福斯特读本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集 > 福斯特读本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020081349
作者:[英]E.M 福斯特
页数:46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克兰用茶灌圆了肚子,按吩咐走到了汽车库,他们的汽车一直在查尔斯的汽车旁边往下淌泥水。这场倾盆大雨现在一定把六岭山浇透了,带来了让我们不安的文明的消息。“奇怪的山丘,”亨利说,“不过现在你上车吧;下次再来。”他不得不七点钟赶回伦敦——如果可能的话,六点半更好。又一次,她丧失了方位感;又一次,树木、房舍、人群、禽兽、山峦,或隐或现地混成一种脏兮兮的东西,随后她回到了威克汉老巷。她的夜晚过得很惬意。困扰了她整整一年的那种流离失所的感觉一时间消失了。她忘掉了行李和汽车,忘掉了那些知道很多、联系很少的匆匆人群。她又获得了方位感,这是人世间所有美的基础,而且,从霍华德庄园开始,她试图认识英格兰。她失败了——我们尝试眺望,美景却迟迟不来,尽管它们在尝试中可以到来。然而,对这海岛不期而来的爱恋唤醒了她,这一头联系了肉体的愉悦,那一头联系了不可思议的东西。海伦和她父亲已经知道了这种爱恋,可怜的伦纳德·巴斯特正在求索这种爱恋,但是,迟至今天下午,它还一直对玛格丽特隐而不露。它当然是通过那座房子和埃弗里老小姐显露的。只是通过他们,“通过”的意图才表现出韧性;她的心瑟瑟地向前抖动,认可了一个只有不聪明的人才会用语言说出来的结局。然后,她的心向后转向温暖的去处,停留在红彤彤的砖上、鲜花盛开的李子树上,以及春天带来的所有无形的乐趣上。亨利呢,缓解了她受惊的情绪之后,带上她去查看他的那所房子,把那里各个房间的用途和大小一一告诉了她。他把那处小资产的历史大略交代一遍。“很遗憾啊,”他不动声色地说,“五十多年前没有把钱投在这处地产上。当时,这里的土地有四倍——五倍——之多,至少三十多英亩。当时,你可以利用这里干点什么——建成一个小公园啦,再怎么也可以栽种上灌木,把房子改建一下,向路那边开拓过去。可现在怎么处置它才好呢?只有那块草场还留着,可就是草场,我着手处理事情时,还抵押了很多债务呢——是的,那座房子也抵押了债务。哦,这不是说笑的事儿啊。”亨利说话之际,玛格丽特看见了两个女人,一个老了,一个年轻,眼看着她们的遗产日渐萎缩,爱莫能助。她看见她们把他当作救助者迎候。“管理不善导致的结果——另外,小型农场的时代结束了。小型农场难有回报——除非精耕细作。把土地赎回来,也只是小小的产权——啊,跟慈善活动的空话差不多。小规模经营不挣钱,这已经成了规律。你看见的大部分土地(他们站在楼上的窗户前,这是唯一一面朝西边的窗户)都是属于那个公园的居民的——他们靠鼓捣铜器发了财——很本分的居民。埃弗里家的农场,斯瑟家的农场——人们称之为公地,就是你看见那棵枯死的橡树的地方——一座接一座都经营不下去了,还有这座农场,说不行就不行了。”但是,亨利已经挽救了它;没有割舍不断的情感,也没有什么远见,可是他拯救了它,她为这样的行为爱恋他。“我有了更多主动权时,我做了我所能做的:卖掉了两成半动物、那匹瘦马和没用的农具;把外围的房子统统拆除;挖了排水沟;铲除了不知道多少绣球花和老树木;房子内部呢,我把那个旧厨房改造成了过厅,在奶牛圈后边接出来一个厨房。车库之类的东西是后来修建的。但是,人们仍然说,这里曾经是个农场。不过,这地方不会吸引你那些搞艺术的同伙了。”是的,这里不吸引人了;如果他对这地方不是很了解,那么从事艺术的同伙就更不了解了:它是英格兰的,她从窗户看见的那棵山榆树也是英格兰树。没有任何记载,能让她看出来山榆树特殊的辉煌。它不是武士,不是情人,不是神灵;这些角色都不会让英格兰出类拔萃。山榆树是一个伙伴,躬身护着这座房子,根须充满力量和冒险精神,不过树梢儿充满温情,十几个人合起来都抱不住的树干在顶端渐渐隐去,灰蒙蒙的叶芽串儿好像在空中翻飞。山榆树是一个伙伴。房子和树超出了性别的所有比拟。玛格丽特现在想起了它们,后来的许多个刮风的夜晚和伦敦的白天,还会每每想起它们,不过一旦拿它们比附男人,比附女人,总是让它们的景象相形见绌。然而,它们一直存活在人类的界限之内。它们的启示不是永恒,而是坟墓这边的希望。当她站在希望中凝视永恒时,更加真实的各种关系熠熠闪光。再交代一笔,关于她一天的活动就交代完了。他们俩走进花园待了一会儿,令威尔科克斯先生大为惊讶的是,玛格丽特对了。牙齿,猪的牙齿,真的就在山榆树的树皮上看见了——只是牙齿的白色尖儿。“真不可思议!”他嚷叫说,“谁告诉你的?”“我在伦敦的一个冬天听说的。”她回答说,因为她也不想提及威尔科克斯太太的名字。

前言

E.M.福斯特(1879—1970)温文尔雅,和这个世界和睦相处,活了九十一岁。作为作家,他一生算不上丰产,六部长篇小说,两部短篇小说集子;作为学者,他主要写出了《小说面面观》一书以及一些散文,后半生主要从事普及文学评论和推广的活动,经常在BBC做广播节目,生前一直是个活跃的文化人。另外,他是剑桥大学国王学院的终生名誉研究员。    E.M.福斯特二十六岁上写出第一本小说《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1905),此后的五年是他小说创作的高峰期,分别写出了《最漫长的旅程》(1907)、《看得见风景的房间》(1908)和《霍华德庄园》(1910),平均两年出产一部小说。他去世一年后才公开出版的《莫里斯》,完成于一九一四年。时隔十年,《印度之行》出版,赢得了幸福生活一费米娜奖和詹姆斯·泰特·布莱克纪念奖两项文学奖。此后,他的长篇小说写作便结束了,可他的人生才将将度过了一半。在长达四十六年的后半生中,他出版了两卷短篇小说,两部传记和两卷杂文集等。客观地说,和他的长寿相比,他的作品不算多。有趣的是,福斯特这个名字没有因此而冷落,一直受到热捧,直到他去世三十多年后,还是很热。上世纪八十年代《印度之行》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改编成电影,获得奥斯卡大奖多项提名。九十年代《霍华德庄园》改编成电影,又获得奥斯卡大奖多项提名。进入本世纪,《莫里斯》改编成电影,又取得成功。美国兰登书屋对二十世纪的小说进行盘点,由专家评选出百部最佳长篇小说,《印度之行》和《霍华德庄园》名列前茅。    福斯特的长篇小说,有一个共同特点——《最漫长的旅程》是个例外——那就是跨国或者说跨民族文化的冲突、碰撞、误解以及互补所产生的人间万象。《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是他的第一部小说,篇幅虽然不长,以跨民族为背景的小说结构却很完善了。《看得见风景的房间》几乎是《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的延伸,主要写英国和意大利两个民族的文化差异造成的人间悲喜剧。仅从跨国文化这点上看,《印度之行》是高峰,赢得的声誉也是最高的。但是,福斯特始终认为《霍华德庄园》是他的“最好长篇小说”,而且英国多数批评家也认为《霍华德庄园》是他的代表作。所以如此,我以为,主要是这部长篇小说的主要背景是英国,而不像别的小说,写英国人在外国领地上的故事。女主人公玛格丽特是一位具有德国血统的新女性,受过良好的教育,精神世界丰富,思想独立,对社会有自己的看法。作为新女性,对爱情和婚姻有自己的见解。不过,她不是易卜生笔下的娜拉,做了独立女人后立即会面临生存问题。她祖上给她留下了遗产,每年有五百镑的收入(约相当如今五六十万英镑)。她因此懂得了“金钱是一种教育。比起钱能买到的东西,钱的教育作用更大。”钱能给她带来舒适,但她不贪图舒适,能清楚地看到“舒适分两种,一种是我们可以和他人分享的,比如火,气候,或者音乐;一种是我们不能与他人分享的,比如实物”。正如她在写给妹妹的信中所说的:灵魂世界肯定优于世俗世界,不过对此也不必心心念念,挂在嘴上。具备灵魂世界的人,要做的不是把二者对立起来,而是把二者调和起来。她认为,英国工业革命两个多世纪,却是经过了整整一个世纪,英国人才培养了干工作的要求。她因此看清楚,人没有钱才会去努力争取,有吃有喝更容易颓废。她经常鼓励散淡的弟弟,说:“工作,工作,工作,只要你需要拯救你的灵魂,拯救你的肉体,就要工作。”他们的父母亲去世早,她成了家里实际上的家长,因为和妹妹年龄接近,两个年轻女性建造了一个精神世界。在这个精神世界里,他们讨论民主、平等、音乐、戏剧、贫富差别、社会责任等等。她对英国在几百年间建立起来的帝国,有很深的情结,却又不乏理智:“一个帝国让我不堪承受,至少目前是这样的,但是我能欣赏帝国建立起来的英雄主义。”她所欣赏的英雄主义,具体说来,就是男主人公威尔科克斯所代表的英国人的精神面貌。正因为这样的情结,当威尔科克斯先生向她求婚时,她欣然接受,却并非因为爱情,而是肩负了一种改造威尔科克斯这样的男人的使命。但是,海伦却越来越厌恶威尔科克斯先生,因为一个在伦敦城的深渊边缘苦苦挣扎的青年伦纳德拖住了她。伦纳德是那种牧人或农人不出三代的后人,现代文明把他们吸引到了城市,磨掉了他们肉体的活力,却没有让他们达到精神活力的境界。毫无疑问,这类青年的命运掌握在威尔科克斯这样的老板手中。小说中也正是因为威尔科克斯先生随口说的一些话,伦纳德便一步步走向了城市贫困的深渊。海伦不顾伦纳德个人的性格缺陷和视角盲点,一味把责任统统推给了威尔科克斯先生。姐姐离威尔科克斯越来越近,她却离姐姐越来越远,以至因为她自己性格的缺陷,因同情伦纳德而献身伦纳德,一夜激情后怀了孕,落荒般地躲到德国去了。    男主人公威尔科克斯先生是土生土长的英国人。他依靠商业手段,在西非置下了大量土地,种植橡胶,成立了“帝国与西非橡胶公司”,生意越做越大,成了商界重量级人物。他把小儿子保罗派往非洲做生意,自己和大儿子查尔斯在本土经营公司。他对扩大资本眼光独到,房产置办了一处又一处:乡村庄园、郊区别墅、城市公寓,大大小小八九处。形成鲜明对照的是,施莱格尔家族也是有祖上遗产的,姐弟三人衣食无忧,却因为老宅在城市改造中不得不放弃,落入了这样的状态:“封建社会对土地的拥有权,给人带来威严,而现代社会对动产的拥有权,却让我们走回头路,又成了一种游牧民族。”中产阶级在这一变迁的社会中尚且如此,像伦纳德这种在伦敦城贫困的“深渊”边缘上挣扎的青年,连半地下室都住不起,因为付不起房租而一再被强行赶走。威尔科克斯先生对周围的人的生活不幸表现迟钝,用他的话说:“我只是一个平常的生意人。我生活,也让别人生活。”    然而,这并不是说,威尔科克斯这样的人没有自己的意识形态。随着“这种人”的经济实力的提升,代表王家贵族的上议院被迫退居次席,代表“这种人”的下议院在议会的论坛上成了主流声音。他们成了这个国家财富的主要创造者,自己的财富由自己的代表管理,理所当然。王家贵族,他们可以养起来,但是不能把财富交给这些不劳而获的人群恣意挥霍。穷人吗,可以对他们发善心,发慈悲,但是不能把财富交给这些没有经过“金钱教育”的人,姑息他们好逸恶劳的习性,或者引诱他们对钱财的贪婪欲望。威尔科克斯们深信抓住钱就抓住了一切,剩下的事情上帝自有安排。在他们看来,穷人就是穷人,你尽可以为他们感到遗憾,但也只能遗憾而已。文明化程度在前进,这只鞋在很多地方都会夹脚的,非要说哪个人对哪种人负有责任,这种话听来很荒谬。世界上只有穷人和富人,过去一直是这样,今后也一直是这样。    他们的意识形态产生于他们的巨额财富,反过来要为他们的财富服务,这时候他们认识到了营造精神世界的迫切性。没有精神文化,他们的财富说到底也还是保不住的。中国古谚说:富不过三代。可见,财富能否子子孙孙地传下去,历来都是个世界问题。自觉不自觉,威尔科克斯先生富起来之后,就开始在不断地完善自己的精神境界了。他年轻时在地中海一带寻求财富,在商业活动的重压下和妓女厮混,一旦依仗财富的资本有了身份,他就希望把不光彩的过去隐藏起来,越深越好。他主动接近玛格丽特,是一种寻找精神世界的活动。他利用自己的女儿请玛格丽特上高档餐厅用餐,又利用玛格丽特寻找新房子的机会,向她求婚,无不显示出一个阅历很深的商人的老到和精明。在玛格丽特身上,他看中的是智慧和精神,而不是财产,因此他们的婚姻不是财产上的强强组合,而是财产加精神的结合。然而,他们对财产本身的权利,也就是对资本的占有权,看得很重,一旦看到财产流失的危险,矛盾会表现得非常激烈。    就书中男女主人公而言,这些应是《霍华德庄园》的主要内容;然而围绕主人公所营造的背景和氛围以及玛格丽特的妹妹海伦、威尔科克斯一家的描写,使得这部长篇小说异常厚实和耐读。    《小说面面观》今天被誉为二十世纪世界文坛难得的一部评论小说的专著,其实这部评论作品不是写出来的,是讲出来的。这从它的九个标题——导言、故事、人物(上)、人物(下)、情节、幻想、预言、模式与节奏、结语——上也看得出来。不过,福斯特应邀做讲座的级别很高,即剑桥大学历史悠久的“克拉克讲座”。这个讲座所以有名,主要是被邀请的人都是学有成就的著名学者,福斯特当时的名气还没有前面做过讲座的学者们名气大。他因此很高兴也有点紧张,准备也就更充足;因为讲演效果很好,他越讲越发挥,越讲名声越大,到了这个系列讲座的后期,听讲座的人趋之若鹜。后来,根据这个讲座,他整理成书出版,取名《小说面面观》。也许是因为讲出来的,一些英国评论家对这本专著的评价不高,例如《伟大的传统》的作者利维斯。但是,他们忘了,福斯特首先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作家,他的评论小说是在自己体验的基础上写作的,不仅有大量的阅读的支持,还有他的写作经历的支持。因此,这本十万字出头的专著,点评了几十本小说,都十分到位,活灵活现,例如,什么是故事,什么是情节,他只用两句话——“‘国王死了,后来王后也死了’是个故事”。“‘国王死了,王后死于心碎’就是个情节了”——就解释清楚了,而他提供的实例则更引人入胜。他关于文学作品中“饱满人物”和“扁平人物”的定义,成为二十世纪文学评论的著名论断。诚如我国已故著名学者杨周翰所说:“福斯特的这些讲演并非谈论作家创作的甘苦,而是用文学史上各类不同的小说为例,分析小说的各个方面,如故事、人物、作者的观察角度、情节的因果关系、幻想成分、作者的信仰、结构和节奏,来帮助读者加深对小说的理解和鉴赏。这部作品,因为是演说,所以语言非常生动、幽默。”    福斯特的短篇小说写作,很特别,大部分是他阅读希腊罗马神话的结果。他对希腊罗马神话和传说的推崇和再创作,是他的短篇小说的特色。这类短篇小说,现实人物和神话传说中的人物穿越时空,在怪异的神秘的氛围里弄出一些怪异和神秘的事件和故事,读者随着作者叙述,进入一种氛围,忽而和现实人物相遇,忽而和神话传说的人物相遇,有时读者自己都难免迷惑。对于中国读者来说,虽然阅读福斯特的短篇小说需要耐心和对希腊罗马神话的了解,但是体会他写作短篇小说的独到之处,还是比较容易的。本书选收了福斯特的两则比较有名、比较好看的小说,《惊恐记》和《天国公共马车》,堪称他这类短篇的代表性作品。    著名译者谷启楠教授在谈及福斯特的短篇小说创作时指出:“这些小说看似离奇,甚至荒诞,但都表现了重要的主题。福斯特的一个常见主题是:主人公厌倦了令人窒息的世俗社会,想冲出囹圄,逃往一个理想的地方。这个地方可以是森林或大海,可以是民风质朴的乡村或另一个国度,甚至可以是天国。有些主人公成功出逃,有些则被迫回归世俗世界。除了主题以外,一些作品还反映了人际关系、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机器的关系、不同种族之间的关系等等。”    从长篇小说、专著和短篇小说三个方面了解福斯特的写作,希望这个读本是耐读的,会让读者读后有所收获。    苏福忠    二○—○年百月十八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福斯特先生的声音从来没有超出讲话的应有分贝,讲述事情却娓娓道来,不声不响地渗入人们的心灵,呆在那里,如同日本樱花在水的深层绽放……他就是一本鼓励梦想的书。  ——弗吉尼亚·吴尔夫E.M.福斯特的世界没有幻想非非的东西。他按照一种争辩的模式组织他的材料,借此揭示的各种生活的态度产生碰撞,而各种生活的代表人物却无法连结他们之间的沟壑。  ——哈里·布莱米尔斯

内容概要

作者:(英国)E.M.福斯特(E.M.Forster) 译者:冯涛 等

书籍目录

长篇小说
霍华德庄园
文论
小说面面观
第一章导言
第二章故事
第三章人物(上)
第四章人物(下)
第五章情节
第六章幻想一
第七章预言
第八章模式与节奏
第九章结语
短篇小说
惊恐记
天国公共马车
附录
名家点评
福斯特生平与创作年表
推荐书目

编辑推荐

《福斯特读本》是外国文学大师读本丛书之一。

作者简介

《福斯特读本》讲述了:E.M.福斯特(1879-1970),英国著名小说家和批评家,出生在伦敦,被认为是英国二十世纪最杰出的小说家和批评家。作品有《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最漫长的旅程》《看得见风景的房间》《霍华德庄园》《印度之行》和去世后出版的《莫里斯》,还有两部短篇小说集,以及广受欢迎的文学批评专著《小说面面观》。该读本收入了福斯特最有代表性的小说和文论作品。

图书封面


 福斯特读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我一直就反对把书籍纯粹商品化,人民文学的这一本福斯特非常好,让我们捡了个大便宜,精读福斯特,这一本也没有什么不适合。还记得看到过一个80年代的马尔克斯中短篇小说集,几毛钱一整本,现在这些篇目早已经变成了一大系列,出版业的老先生们也不容易。祝愿出版业走出市场困境的同时,推荐这个系列的读本,“读本”书非常划得来,尤其对于学生党。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伍尔芙有点太抬举他了 不过小说面面观的内容的确深入浅出
  •     小说面面观 很不错
  •     此前已经有了《印度之行》、《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这次就是要买《霍华德庄园》,还有那部谈小说的文论。书的开本有点大,不适合躺在床上看。
  •     最重要的收录了小说面面观
  •     福斯特的《小说面面观》是我期盼已久的,真的很受用!
  •     看过根据福斯特小说改编的的电影和电视剧,浓浓的英国风俗画,感情在看似平淡中潜流。
  •     福斯特以其文学批评著作《小说面面观》而为中国同人所熟知,此书兼收《小说面面观》与福斯特本人的部分小说作品,对理解福斯特很有帮助!
  •     国内很多人推荐他的《小说面面观》。实际上这是一个三流的、对学院文学批评怀着浓厚偏见的无知的小说家在谈文学,除了他自己的文学趣味,你不能指望他谈出更多东西。
  •     关键是这个选本里面有《小说面面观》
  •     《看得见风景的房间》——《莫瑞斯》——这回是《霍华德庄园》,顺带看《小说面面观》,挺实惠
  •     蛮喜欢《天国公共马车》。一个是被视为无知却看到诸多美好的小男孩,一个是最后被扔下去摔死的“文明人”在脑海里反复出现。决定明天要对小朋友们好一点.......
  •     满分。我最爱的作家,没有之一。
  •     蛮喜欢小说面面观的
  •     一直是福斯特的书迷,《小说面面观》很轻切的叙述,有启发,很喜欢。其余的还没看
  •     看霍华德庄园根本看不下去,翻译的不好。因为小说本身思辨性强,翻译的稍微不好就会影响理解。但是小说面面观倒翻译的还行。
  •     小说面面观
  •     不仅收录了福斯特经典的小说面面观 还有他的代表作 可以比较全面的了解作家的风格 对这套读本很有兴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