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与随想(上下)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集 > 往事与随想(上下)

出版社:译林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3
ISBN:9787544700351
作者:(俄罗斯)赫尔岑
页数:1620页

章节摘录

  第一卷 育儿室和大学(1812—1834  “韦拉·阿尔塔莫诺夫娜,喂。再给我讲一回法国人到莫斯科的事情吧。”我老是这样说,一边在小床上伸着懒腰,用绗过的被子裹住身子,我的小床四周都缝上了布,免得我摔出来。  “咳!这有什么可讲的呢,您已经听过那么多回了,况且现在是睡觉的时候了;您还是明天早点儿起来好。”老妈妈照例这样回答,其实她很愿意再讲她所喜爱的故事,就像我很愿意再听那样。  “您就讲一点儿吧,您怎么知道的呀,它怎么开头的呀?”  “就是这么开头的。您知道您的爸爸是怎样的人——他总是拖拖拉拉的;他收拾行李,收拾行李,总算收拾好了!人人都说:‘该动身了,还等什么呢?城里头人差不多走光了。’可是不,他跟巴威尔·伊凡诺维奇商量来商量去:大家一块儿怎么走,起初是这一位没有准备好,然后又是那一位没有准备好。后来我们都收拾好了,马车也准备好了;老爷们坐下来吃早饭,突然我们的厨师脸色十分惨白,跑进饭厅里来报告:‘敌人进了德拉里米洛夫门了。’我们大家心都紧了,叫了一声:‘啊,上帝保佑吧!’全都惊慌起来;我们正在忙乱、唉声叹气的时候,看见街上跑过一队龙骑兵来,他们戴着这样一种头盔,脑袋后面还拖着一条马尾巴。城门全关上了,您那位爸爸这下可交了‘好运’了,还有您同他一块儿;您的奶妈达利雅那个时候正抱着您喂奶,——您是那么娇嫩、柔弱。”。

前言

赫尔岑自序   许多朋友劝我出版《往事与随想》的全本,这并不困难,至少头两卷是这样。但是他们说,在《北极星》上面发表的片段是零碎的,它们不统一,偶然地断断续续,时而提前叙说,时而移后描述。我觉得的确是如此,不过我无法改正。作一点增补,把各个篇章按年代顺序编纂起来,并不是难事;然而dun jet要把全书回炉重写,我不想这样做。  《往事与随想》并不是连贯地写成的;某些篇章之间相隔好几年。因此书中处处都留下写作时期的时代色彩和各种情绪的痕迹,——我不想抹掉它。  这与其说是笔记,不如说是自白,围绕着它,和它有关的都是从往事里抓出来的片段回忆,在随想里留下来的思绪点滴。然而把这些外屋、顶楼、厢房合并在一起,它也是统一的,至少我是这样看法。  这些笔记并不是初次的试作。我在二十五岁左右,就动手写过类似回忆录的东西。事情是这样的:我从维亚特卡给转移到弗拉基米尔,感到十分寂寞。在靠近莫斯科的地方待下来使我感到苦恼,感到屈辱;我落到了这样一种境地:就像坐在最后一个驿站里得不到马的人那样。  事实上这差不多是“行将结束的青年时代的最纯洁、最严肃的时期”。那个时候我虽然寂寞,却心里开朗而幸福,好像小孩们在节日或者生日的前夕感到寂寞一样。每天都有写着小字的书信到来;我为它们感到骄傲,感到幸福,它们帮助我成长。然而别离折磨我,我不知道该做什么来更快地度过这无限长的时光——充其量不过四个月……我听从了对我的劝告,开始在空闲时候写下我关于克鲁季次的回忆,关于维亚特卡的回忆。我写满了三本笔记本……这以后,过去的事便淹没在现实的世界里了。  1840年别林斯基读了它们,他喜欢它们,他把两本笔记本刊登在《祖国纪事上(第一本和第三本);其余的一本倘使没有给当做引火材料烧掉的话,现在一定弃置在我们莫斯科住宅里的什么地方。  十五年过去了,“我住在伦敦樱草山附近一个偏僻地方,遥远、浓雾和我自己的心愿把我同全世界隔绝。  “在伦敦我没有一个亲近的人。有一些人,我尊敬他们,他们也尊敬我,可是没有一个亲近的人。一切来来去去的人,同我交往的人都在从事一种共同的利益,全人类的事业,至少是全民族的事业;我和他们的交谊可以说是没有私人感情的。——岁月过去了,没有谈过一句我想谈的话。  “……然而那个时候我刚刚在一连串可怕的事件、不幸和错误之后开始清醒,恢复元气。我最后几年的生活事迹越来越清楚地浮现在我的眼前,我怀着恐怖发现除我以外没有一个人知道它,真相会随着我的死亡而消灭。  “我决心写下来;可是一个回忆唤起了几百个别的回忆;一切旧的、半遗忘了的都复活了:少年时期的梦想,年轻人的希望,青年时期的大胆,监狱与流放——这些并不曾在心灵中留下半点痛苦的早年的不幸,像春雷一样一下子过去了,这一声霹雳使年轻的生命焕发青春而且更加坚强了。”  这一次我写作不是为了赢得时间——我用不着匆忙。  我开始写这部新作品的时候,完全不记得《一个年轻人的笔记》的存在了,有一天我在British Museum里翻阅俄国杂志,偶然看见了它们。我找人把它们抄下来,并且重读了一遍。它们激发起来的感情是奇怪的:我非常明显地看到在这十五年中间我竟然这么衰老了,这使我开始大为震惊。那个时候我还是以人生和幸福为儿戏,好像幸福就没有止境似的。《一个年轻人的笔记》的调子差异太大了,因此我不能从那里取用任何东西;它们属于青年时期,它们应当保存本来面目。它们的早晨的亮光不适宜于我的黄昏的工作。它们里面有许多真实,但也有许多玩世不恭;此外它们那里还留着海涅的明显的痕迹,我在维亚特卡曾经入迷地阅读海涅的作品。在《往事与随想》里面看得见生活的痕迹,此外就不会看到任何其他的痕迹。  我的写作进行得很慢……要使某一种往事经过沉淀变成明晰的思想——尽管它不能给人安慰,它是忧郁的,却为理智所谅解——这需要花许多时间。倘使做不到这一点,纵然会有真诚,却不可能有真实!  几次的尝试都没有成功,——我便把它们抛弃了。后来在今年夏天我向一个青年时期的朋友重读我最后的稿本,这个时候我才自己认出了熟悉的面目,我便停下来……我的作品完成了!  很可能我对它的评价过高,很可能这些刚刚显露出来的轮廓里只是为我一个人埋藏了许多东西;可能我读的时候理会到的比我写在纸上的多得多;这里叙述的事情唤起了我的一幕幕的梦景,它好像是难认的字,只有我才有开启它的钥匙。可能只有我一个人听见精灵怎样在字里行间跳动……可能是这样,但这部书并不因此就对我减少价值。对我来说,它多年来一直代替了人们和我失去的东西。如今到了我和它也得告别的时候了。  凡是属于个人的东西都会很快地消失,对于这种消逝只好顺从。这不是绝望,不是衰老,不是凄凉,也不是淡漠;这是白发的青春,恢复健康的一种形态,或者更恰当地说,就是恢复健康的过程。人只能用这个方法忍受某些创伤。  一个修道士,不管他的年纪多大,在他身上总是老年同青年合在一起。他用埋葬属于个人的一切这个办法恢复了青春。他从而感到了轻松,心胸开阔……有时过分开阔……的确,在毫无个性的共性、众多的历史事件和像浮云一样地飘浮在它们之上的未来的形象中间,人有时感到空虚,孤独。但这又怎样呢?人们想保存一切:要蔷薇,也要雪;他们希望在一串串熟了的葡萄旁边开放着5月的鲜花!修道士在苦闷的时刻靠着祈祷得到解脱。我们并不祈祷,我们从事写作,写作就是我们的祷告。也许,二者的结果是一样的,不过现在我们谈论的不是这个。  不错,在生活里有爱好重复的韵律、爱好反复的曲调的;谁不知道老年多么近似童年?仔细看看,就不难发现在生命全盛时期的两头,连同它那用鲜花编成的花冠和用荆棘做成的荆棘冠,连同它的摇篮和棺材,类似的时代常常重复,而主要点又是如此相像。青年时期还不曾有过的事物,它已经丧失了;青年时期毫无个人考虑所幻想的事物,也同样没有个人考虑地从乌云和霞辉里现出来更加光辉,更加宁静。  ……当我想到我们两人现在快到五十岁,站在俄国自由语言的第一架印刷机前面,我觉得我们在麻雀山上少年时期的格留特里不是在三十三年前,而是至多——三年!  生活……许许多多生命、不同国家的人民、革命、极其亲爱的人们都在麻雀山和樱草山之间出现、变换、消失了;它们的痕迹几乎已经给事件的无情的旋风扫掉了。四周的一切全改变了:泰晤士河代替了莫斯科河在流动,身旁都是外国人……我们再也没有返回祖国的路了……只有两个孩子(一个十三岁,另一个十四岁)的梦想完整地保存了下来。  让《往事与随想》算清个人生活的账,而且作为个人生活的总目吧。剩下来的思想就用到事业上去;余下来的力量就投到斗争中去。   我们的同盟仍然如此……  我们又一次走上忧郁的路,  不倦地宣扬真理啊,——  由它去吧,让梦想和人们在我们身旁过去!  臧仲伦《往事与随想》(代 跋)   译完《往事与随想》,完成了我此生的最大心愿,我已心力交瘁,再加上人已垂垂老矣,患有青光眼,视力较差,本来,我已不想再说什么和写什么了。但是,在交稿之前,我还想谈谈我翻译《往事与随想》的缘起、经过,以及巴金先生与我的相识和对我的提携。  1977年岁末,即文化大革命已经结束和粉碎“四人帮”以后的第二年,当时,我国知识界和社会上已经一扫“万马齐喑”的沉闷空气,有些话敢说了,有些事敢做了。我也心潮起伏,充满幻想,也许,终于可以做点事了。但是,政治上乃至社会上的成见和条条框框还在,门槛很多。我虽然从二十年的重压和凄苦下挣扎出来,稍稍舒了口气,但是仍旧没有感到“科学的春天”和“艺术的春天”即将到来。许多事还是老样,并不见松动。这一时期,我处在一种跃跃欲试而又彷徨和无所适从的境地:一方面有一种欲罢不能的执著追求,不甘蹉跎岁月,虚度此生;另一方面,我曾经说过一句遭到“革命群众”批判的话,“天生我材必有用”,但是怎样用和用到哪里去呢,又不得其门而入。  我是20世纪50年代,慕我国著名翻译家曹靖华先生之名,报考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的,希望将来也同曹先生一样能成为一名文学翻译家。我在读研究生的时候,买到和读到了苏联文艺出版社出版的赫尔岑的长篇回忆录《往事与随想》。它是作者所处的那个时代的历史实录。俄国的黑暗使我感到震惊,无数爱国志士前仆后继的斗争,使我感到钦佩。书中对活跃于19世纪历史舞台的正反两方面的人物,都作了深刻的描绘和耐人寻味的分析,不啻是一面时代的镜子。我在许多方面与作者产生了共鸣,他说出了许多我想说而不知道怎么说的话。我喜欢《往事与随想》,我想把它翻译出来。但在当时这是不可能的:一方面,因为我很快就被错划成“右派”,被剥夺了写作、翻译和出版的权利;另一方面,像我这样一个初出茅庐、刚开始学步的无名小卒,哪能叩开国家出版社的大门呢!  经过长达二十年的凄苦岁月,我已变得心如死灰,只想做个享有公民权的普通人,娶妻生子,了此余生。  但是,我的“右派”帽子摘了(1972年),“四人帮”被打倒了,政治气氛松动了,能稍许喘口气了,又使我萌生了一线希望,但这希望仍十分渺茫,甚至连画饼充饥也说不上。  就在这时候,我在报上看到巴金先生正在翻译《往事与随想》的报道。对巴金先生的这个工作我很感兴趣,对他的译文我也一直很喜欢,很欣赏,认为由巴金先生来翻译《往事与随想》,那是最好不过了。我等着巴老这一译作的问世。  当时,我住在北大筒子楼一间十四平方米的陋室里。晚上,挑灯夜读。我想借此学一点前辈翻译家的翻译技巧和翻译方法,就从北大图书馆借来了巴老在20世纪50年代翻译的《家庭的戏剧》,中俄对照,逐字逐句地仔细研读。《家庭的戏剧》是《往事与随想》第五卷的一部分。读时,我做了笔记,记下了许多精彩的译例,同时也发现了一些问题,有的似是误译,有的似乎欠妥。  发现这些疑问后,我倒无所适从起来:写信给巴老给他指出来,供他参考?巴老是我国著名的文学大师和文学翻译家,我不过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无名小卒。以巴金先生的庙堂之高,我实在无此胆量。同时,晚辈向前辈提意见,也似欠礼貌。为难之际,闲谈中,我与妻讲了。妻鼓励我说:“知无不言,试试看嘛,大不了碰个钉子。”我听了妻的话,写了一封言词恳切的信,目的只是供巴老在翻译全书、校订旧译时聊作参考。  信发出后(1978年3月初,因为我不知道巴老的住址,是请《文汇报》编辑部转交的),我心里一直在打鼓,深感自己没事找事,自讨没趣。  但是,完全出乎我的意料,我很快就收到了巴老的回信。一看到信封上俊美的笔迹“上海武康路金缄”,我的心就猛跳起来:一方面感到欣慰,巴老终于回信了,另一方面又不知道信里说些什么?打开信一看,我顿时感动得热泪盈眶。信中写道:  “仲伦同志:  “本月19日我回到上海,才读到您月初的来信。谢谢您的信,也谢谢您那些意见……”  巴老接着说,有些错误,他是“照英译本译的”,有些则是“我弄错了,不能怪英译者”。接着,巴老又诚恳地说:“我接受您的意见,将重译《家庭戏剧》时,一定参考您的意见修改译文。”  一位高踞于中国艺术殿堂的最高层、声名显赫、蜚声中外的文学大师,居然虚心接受一个解放后才上大学、当时甚至不够资格当一名大学助教的人(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当时,我不过是北大俄语系的一名小资料员,或曰教辅人员)提的一些极不成熟的意见,真是旷古未闻!唐皇纳谏,千古传为美谈,但魏征是朝廷重臣,时任谏议大夫。巴老,说句不恰当的比喻,就好比中国文坛的皇帝,而我不过是一名白丁,一介布衣,一个庶民。巴老居然能虚怀若谷,倾听我的意见,而且这些意见还不见得全对,——巴老的人品、文品,由此可见一斑。难道这不应传为千古美谈吗?!至少,也应当是一段值得载诸史册的文坛佳话吧。不是不才有什么了不起,而是巴老太伟大了。高山仰止,景行行止!  足以说明这点的还有,这位蜚声中外的老作家,居然让我这个比他小二十七岁、当时尚无像样的译作问世的小资料员,替他校订他翻译的《往事与随想》这样一部皇皇巨著。  他在信中问我:  “此外,我还有一个请求,您愿意不愿意,有没有时间替我校一遍《往事与深思》的新译文……倘使您愿意校阅它,我就把底稿寄上。”(以上均见1978年3月25日巴金先生给我的信。)  对此,我很感动,内心很惶悚,同时也感到十分荣幸和幸福。我诚惶诚恐地接受了巴老交给我的这一光荣任务。我对巴老说:“我才疏学浅,不克当此重任,但我将勉为其难,将这一工作做好。”  我兢兢业业、夜以继日地对照原文,逐字逐句地校读巴老翻译的《往事与随想》(第一册,即原书的一、二两卷)。巴老看了我的校改,很满意。他给我写信道:  “您的意见很好。我这十几天在校改《往事……》,您的意见我已看到第六章,百分之九十我都采纳了。我觉得您不仅相当熟悉这部书,而且您的确是‘肯花时间,肯下工夫’。您的意见对我有大的帮助。”(见1978年7月30日巴金先生给我的信。)  类似的话,巴老在以后给我的信中,在《往事与随想》第一册后记中,以及在《巴金译文全集•第四卷代跋》中,又多次提到,并向我表示感谢。这使我备感羞愧和汗颜。我为巴老做了一点事,其实是不值得一提的小事,他就惟恐抹杀了别人的成绩、别人的“功劳”,因而利用各种机会,一再提到我,奖掖、提携之心溢于言表,——此恩,此德,我没齿难忘。  再说说我与巴老对《往事与随想》(《Былое и думы》)这一书名的推敲和酌定。  过去,有人把它译成《往事与回忆》,欠妥。巴老曾把它改译为《往事与沉思》、《往事与深思》、《往事与思想》……等等。我觉得,这样翻译也对也不对,但似与作者的本意不甚契合,似译成“随想”、“随感”、“杂感”更妥当些。我把我的这一想法告诉了巴老,巴老回信说:  “……书名决定改为《往事与随想》。感谢您提醒我。我一直不满意‘思考’、‘沉思’、‘深思’这类的译法。用‘随想’二字,适当得多。明明是随时的感想。”(见1978年9月2日巴金先生给我的信。)  巴老在《往事与随想•第一册后记(一)》中也提到此事。他说:“我最初把书名译作《往事与深思》,曾经用这译名发表过三四万字的‘选译’。现在我根据一位朋友的建议将‘深思’改译成‘随想’,这样可能更恰当些。”巴老在《巴金译文全集•第四卷代跋》中又说:“我和臧仲伦同志的友谊同样是建立在赫尔岑回忆录的基础上的……回忆录的书名《往事与沉思》,我便是根据他的建议改为《往事与随想》。从这里我得到启发,我为我晚年的主要著作《随想录》找到了名字。因为这些,我衷心感谢他。”  现在到处(包括《中国大百科全书》)都采用《往事与随想》这一译名,这里面也有我的一份微薄的贡献,我为此感到高兴、幸福,甚至比我有幸校阅巴老的译稿更高兴。巴老的译文是不朽的,这书名也是不朽的,我也随之分享到了一点小小的不朽。巴老在自己的文章中称我是他的朋友,真是愧煞我也,我哪有资格做巴老的朋友呢?他的朋友都是大作家、大诗人、大剧作家。我一直自称是巴老的学生,向他谦恭地执弟子之礼。如果我恬不知耻,硬着头皮接受“朋友”这个称号的话,那也至多只能算是(正如李小林称陈丹晨那样)巴老的“小朋友”,在陈丹晨先生之后忝居相知之列。  《随想录》是巴老晚年呕心沥血之作,是一部讲真话的大书,是巴老创作的又一高峰。可是这书名居然是受了我的“启发”(巴金语)。我哪怕一事无成,一本书也没有译过,也没有在北大教过书,仅此一点,我就足以含笑九泉了。  1978年9月1日,巴老校完《往事与随想》第一册全稿,交给了上海译文出版社。第二天,巴老写信给我,谈了许多事,其中还谈到:“第三、四卷(即《往事与随想》第二册——笔者)还是要请你校对……”(见1978年9月2日巴金先生给我的信。)  我怀着感激的心情接受了巴老的这一盛情邀请。  1979年10月,《往事与随想》(一)中译本问世。巴老亲笔题词,送给了我一本样书。此外,还给我写了一封信:“《往事》已出版,我想寄给您精装本,但等了两个多星期,听说精装本还未装出来,打算一两天内先寄上一册平装本,让您看看,补(精)装本以后补寄。”(见1980年2月27日巴金先生给我的信。)此外,巴老还让出版社付给我他的稿费的两成,作为校订费。我一再辞让,他坚持要给,后来还是给了。  1983年春,我趁到上海外国语学院开会之便,到上海华东医院看望了病中的巴老。我以前没有见过巴老,这是初次见面(也是唯一的一次),但我与巴老神交已久。巴老给我第一眼的印象是,岁月洗净的苍苍白发和一张清癯的、略显疲惫的脸,一副深色的眼镜架在鼻梁上。我原以为像巴金先生这样有身份的人,又住在上海顶级的高干医院,病房一定很宽敞,很舒适,可是,大谬不然,它很小,甚至略嫌逼仄,陈设也很简陋,毫无豪华之气。当时,病房里还有两个人,大概是来陪护或是来看望病人的,一位是巴老的弟弟,姓李,在上海文艺出版社工作,一位大概是巴老的女儿李小林。我与大家寒暄和问候巴老的病情后,就谈到《往事与随想》。巴老乡音未改,四川口音,我听不大懂,交谈时,就由巴老的弟弟李先生权充翻译。在谈话中,巴老提到福建师范学院的项星耀先生,也就是巴老在《往事》后记中提到的把他译好的四卷译稿寄给巴老作参考的那位先生。巴老说:“我写信给项星耀同志,‘不要因为我翻译《往事与随想》,您就不译了。您译您的,我译我的。如果您没有地方出版,我可以介绍您到四川去,我侄子在那里当社长(指出版社社长——笔者)。’但是他不同意,非要等我死了以后,他再接着译。”当时,这话我都没有听懂,巴老的弟弟李先生还用普通话给我重复了一遍。当年,巴老七十九岁,——我觉得,这样说有欠恭敬,也不礼貌,当即回答:“我相信,巴老有生之年一定能把这部大书译完。”直到1985年1月15日巴老在给我的信中还说:“《往事与随想》我早已答应项星耀同志,如我中途死去,就让他接着翻译下去。”  当时巴老似有足疾,正在用一种中草药熬制的汤剂泡脚。我就站在他身后,由他弟弟李先生拍了一张合影。这是我唯一的一次与巴老见面,也是我与巴老的唯一的合影。  随后,巴老又亲笔题词,送给我一本由香港三联书店刚出版的《随想录》第三集《真话集》。  1987年或者1988年,我在报上看到,巴老公开宣布:《往事与随想》,他“已经没有精力,也没有时间翻译下去了”。这时我才萌生重译或续译《往事与随想》的念头。我先与人民文学出版社主管外国文学编辑室的原副总编孙绳武(孙玮)先生谈及此事。他说,“您说晚了”,他曾与时任副总编的秦顺新先生到上海组稿,秦已接受项星耀的译稿。他问我有没有兴趣担任项稿的社外责编?我考虑后辞谢了。于是我就写信给巴老,征求巴老的意见,能不能由我接着翻译下去,以完成他的未竟之业?巴老回信道:  “项星耀同志的全译稿一次在人文出齐,对读者来说是件好事,他这样做是得到我同意的……我喜欢赫尔岑的回忆录,自己不译,就不应当妨碍别人翻译……您有兴趣,您可以译下去,也可以从头译起。您会译得很好。”(见1988年7月9日巴金先生给我的信。)  我遂与上海译文出版社联系。因为巴老译的《往事与随想》(一)是在“译文”出的,要续译就必须在那里出。我怕碰钉子,就请我的老师魏荒弩先生代为询问,还附去了巴老希望我把此书续译下去的信。“译文”的回信是由冯春写的。果不其然,我的建议遭到了拒绝。回信的大意是,巴老还健在,不便约请其他人继续翻译。我见此,只得作罢。  因为叩不开“译文”的大门,我只好放下《往事与随想》,而且一放就是十五年。在这十五年中,我专攻陀思妥耶夫斯基,几乎译了陀翁的全部长篇小说(除《少年》)。  2003年,南京译林出版社的责任编辑陈肇芬同志来信,请我介绍几本值得翻译的俄文著作。当时正值全国筹备庆贺巴老一百岁华诞,国内掀起了一股巴金热。我也陡地想起我长达十五年的未了心愿,以及我与巴老相识、相知和愉快合作的前前后后。我向陈肇芬同志推荐了《往事与随想》,并附上巴老给我的信,说明巴老处将由我负责联系。“译林”总编章祖德同志立刻同意了。我写信给巴老与巴老的女儿李小林同志,说明了我的打算,并表示我愿意在巴老已经翻译出版的《往事》一、二卷之后继续翻译,把全书译完。很快,李小林同志就给我回了电话,表示首肯,并说:“我爸爸还留着给您的信,我查到了。他本来就希望你们继续译下去。”  巴老在1978年3月27日给我的信中说:“我翻译这部书,也感到吃力,是边译边学习,翻译也是为了学习。”巴老尚且如此虚怀若谷,后学如我,能不颤栗觳觫,诚惶诚恐,把我一生最后一件大事做好,以慰先生在天之灵乎!本来我想多花些时间,勤以补拙,一字一句,慢慢推敲,精雕细琢,但是出版社频频催稿,有些地方来不及细细琢磨,再加我已年逾古稀,患有青光眼,视力不好,在翻译过程中,难免有误读、疏漏和粗糙之处。为此,我愧对巴老,也请热爱巴老、喜欢赫尔岑回忆录的广大读者见谅。  最后,在结束这篇《代跋》之前,我还要衷心感谢三个人。  第一位是我的爱妻胡明霞。她是我整个翻译生涯中的重要顾问和左右手。给巴金先生写信,是她鼓励和极力促成的。我在翻译《往事》时,她为我做了大量辅助性工作。所谓贤内助,不仅在生活上,主要是在事业上。家有仙妻,此之谓乎?一笑。第二位是译林出版社的资深编辑陈肇芬同志。她是我在译林出版的所有书的责编。她知识渊博,文学素养高,中俄文修养都极好。十余年来,她认真、负责、细致地审读我的每一句译文,以至校定每一个标点符号。劳苦功高,对我有大的帮助。第三位是我的同事和朋友彭甄博士。他为本书写了很好的译序。他高屋建瓴,谈古论今,博采众说,对赫尔岑的哲学和社会政治思想,对他的文学观和美学观,以及对《往事与随想》本身的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艺术建构和文体特色进行了全面、深入的分析、综合和评述。为喜爱本书的广大读者登堂入室做了很好的铺垫与向导。                                   臧仲伦              2006年11月28日  

名人推荐

文学与心理学天才的伟大纪念碑,赫尔岑赖以不朽的最大凭据。以回忆录作家而论,他无可匹敌。——以赛亚•伯林我最喜欢的书肯定是赫尔岑写的《往事与随想》。到目前为止,关于这100年苦难的精神记录,还没有一本超过《往事与随想》。—— 朱学勤赫尔岑是我的‘老师’,他的‘回忆’是我最爱读的一部书。它是我学习写作时的老师,我这次翻译它也是为了学习。—— 巴金历史上的一些记忆文章和著述对我们影响也很大,比如爱伦堡的《人•岁月•生活》,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他们那种在个人记忆里思索和记述历史的做法,有个性,又有深度,还让读者觉得亲切。我和北岛一直在想,他们能干,咱们怎么不能干?当然我们做法不一样,是集体回忆,这样更好。我们希望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完成今天和昨天的一个初步对话。——李陀 如果失去了赫尔岑,正如我们所知道的,俄罗斯革命史和俄罗斯思想史都将是断裂而又残缺的。——摩罗在我国(十九世纪的俄国),没有一个作家比他更敏锐、更聪颖;在描写他所接触过的人们的技巧方面,无人与赫尔岑匹敌。只有他一个人善于这样写作!——屠格涅夫赫尔岑作品的最大特点在于“思想的威力”。—— 别林斯基巴金与《往事与随想》翻译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被巴金视为他“一生最后的一件工作”。赫尔岑是俄国19世纪杰出的革命民主主义者、著名的政论家和出色的作家。他30岁流亡国外,长期生活在西欧,死后安葬于法国尼斯。巴金清清楚楚记得他初读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一书时,书中的人与事使他如何激动,如何亢奋。他说:“当时我的第一本小说《灭亡》还没有写成。我的经历虽然简单,但是我的心里也有一团火,它在燃烧。我有感情要发泄,有爱憎需要倾吐。我也有血有泪,它们通过纸和笔化成一行、一段文字。我不知不觉间受到了赫尔岑的影响。”几年后,巴金撰写《俄国社会运动史话》一书时,有一章专门介绍了赫尔岑:赫尔岑的家庭、他的学历、他参加革命活动,被捕入狱,流亡国外,创办《北极星》和《警钟》杂志,他与俄国的巴枯宁、法国的蒲鲁东、意大利的马志尼和加里波第的交往,他的家庭悲剧等等。这一切无疑为巴金后来翻译《往事与随想》作了铺垫。1936年,巴金翻译了赫尔岑回忆录中的两个片段《海》与《死》。他还向鲁迅表示过要翻译这部100多万字的巨著。1940年,巴金又译出回忆录中的第一部分(1848-1852),并以《一个家庭的戏剧》为名,于同年8月由文化生活出版社出版。巴金欣赏赫尔岑的文笔,说他“善于表达他那极其鲜明的爱与憎的感情”,说他的文章“能够打动人心”。巴金在上世纪40年代初写的一些散文,如《雨》、《火》等中不止一次引证赫尔岑的话。巴金时断时续在翻译赫尔岑这部巨著的一些章节。“文革”后期,1974年,70岁的老人再次拿起笔来,每天翻译几百字,一边翻译一边作详细的注释。他把翻译《往事与随想》看成是一种学习,“我要学习到生命的最后一息”。又说,“当然学习是多方面的,不过我至今还在学习作者如何遣词造句,用自己的感情打动别人的心,用自己对未来的坚定信心鼓舞读者。”1975年2月巴金在致一位朋友的信中说:他总想能在活着期间把一百多万字的《往事与随想》译完,即使不能印出也没有关系,留下来总有点用处。他写道:“全书好像是欧洲和俄罗斯19世纪前半期政治和社会的编年史。”1977年3月巴金写给另一位朋友的信中说:赫尔岑的回忆录的前半部揭露尼古拉一世的反动统治,写得很出色,值得学习。“我老了,又受了‘四人帮’十年的折磨,放下‘作家’这块牌子,也无怨言。现在认真学习,倘使译完赫尔岑的书,能学到一点他的笔法,又能多活几年,有机会再拿起笔给‘四人帮’画个像,给四害横行的日子留下一点漫画、速写之类的东西,那就是我的奢望了。”我想,赫尔岑的回忆录不仅在文体方面给予巴金诸多益处,而且“文革”期间在精神方面也给予这位受尽凌辱的老人以力量、以希望、以信念,增强了他坚强地活下去的勇气。他回忆那不堪回首的十年经历时,深有感触地写道:“我仿佛同赫尔岑一起在19世纪俄罗斯的暗夜里行路,我像赫尔岑诅咒沙皇尼古拉一世专制黑暗的统治那样咒骂‘四人帮’的法西斯专政,我坚决相信他们的横行霸道的日子不会太久了。我就这样活了下来,看到了‘四人帮’的灭亡。”1977年他译的《往事与随想》第一册问世了。第一册包含原作中的前两卷,即《育儿室和大学》和《监狱与流放》。巴金年龄越来越大,体力越差,疾病缠身,写字困难,精力也不够。他只译了《往事与随想》的五分之一,意识到自己已无法完成这部巨著的翻译工作而感到遗憾。这时,我国有两位翻译家主动愿意帮助巴金完成他的译著,一位是臧仲伦,另一位是项星耀。臧仲伦帮助巴金校对了他的全部译文。项星耀则把这部巨著全部译出。1993年年终,90岁高龄的巴金写信给项星耀说:“在这个金钱重于一切、金钱万能的时代读到您介绍的好书,我实在高兴。”他感谢这位译者替自己向读者偿还了一笔欠了几十年的债。值得注意的是巴金晚年的主要著作《随想录》,其书名即来自于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巴金说:“赫尔岑是我的‘老师’,他的‘回忆’是我最爱读的一部书。”

内容概要

赫尔岑(1812—1870,Герцен,Александр) 俄国哲学家,作家,革命家。生于莫斯科贵族家庭,卒于巴黎。1829年秋进莫斯科大学哲学系数理科学习,和朋友一起组织政治小组宣传空想社会主义和共和政体思想。1835年被流放,1842年回到莫斯科,成为俄国进步思想界领袖。
30年代末被流放时开始文学创作。发表了《一个年轻人的札记》、《谁之罪?》、《克鲁波夫医生》和《偷东西的喜鹊》等中长篇小说,是19世纪中叶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优秀代表之一。
1847年初,赫尔岑携家到欧洲,成了政治流亡者。其间,创办了《北极星》和《警钟》期刊,写出了长篇回忆录《往事与随想》。回忆录记述了半个世纪里俄国和西欧的社会生活及革命事件。对革命真理的不倦探索和对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念是贯穿全书的主线。
巴金,原名李尧棠,字芾甘,生于四川成都。“五四”时期,形成了初步的民主主义思想,同时也接受了无政府主义思想的影响。1920年入成都外国语专门学校。1923年到上海、南京读中学。1927年赴巴黎学习。1928年9月在巴黎完成了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同年底回国。
1934年秋去日本。1935年回国后,在上海担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抗日战争爆发后,担任《救亡日报》和《呐喊》旬刊编委。1938年被选为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抗战胜利后回上海。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先后担任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主席,第六、七、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上海文联、作协主席,国际笔会中国中心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等文艺杂志主编等职。
巴金文学著述颇丰,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的三部曲》(《雾》、《雨》、《电》),《抗战三部曲》,《人间三部曲》(《憩园》、《第四病室》、《寒夜》);中篇小说《海底梦》、《春天里的秋天》、《砂丁》等;短篇小说集《复仇集》、《光明集》、《将军集》、《神·鬼·人》、《还魂草》;散文、杂文、评论集《忆》、《点滴》、《废园外》、《龙·虎·狗》、《新声集》、《随想集》等。
臧仲伦,江苏武进人。民革成员。195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罗斯语言文学系,1957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俄语系研究生班。历任北京大学俄语系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1955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有专著《中国翻译史话》,译著《驿站长》 、《伊万·伊利奇之死》、《克莱采奏鸣曲》、《暴风雪》、《舞会之后》、《自家人好算账》、《大雷雨》、《白痴》、《罪与罚》、《伪君子及其崇拜者》、《死屋手记》、《被侮辱与被损害的人》、《卡拉马佐夫兄弟》、《群魔》、《双重人格》、《地下室手记》等。

书籍目录

往事与随想(上册)致尼·普·奥加辽夫序言第一卷 育儿室和大学(1812—1834)  第一章 我的保姆与“伟大的军队”——莫斯科大火——我的父亲觐见拿破仑——伊洛瓦伊斯基将军——与法国战俘一起旅行——爱国主义——卡·卡洛——共同管理家业——析产——参政官  第二章 保姆的议论和将军的谈话——尴尬的地位——俄国百科全书派——苦闷——女仆和男仆的住所——两个德国人——上课和读书——教义问答和福音书  第三章 亚历山大一世之死和12月14日——精神觉醒——恐怖分子布肖——柯尔切瓦的表姐  第四章 尼克和麻雀山  第五章 家庭生活细节——俄国的18世纪人物——我家的一天——客人与常来的人——佐年贝格——听差及其他人  第六章 克里姆林宫管理处——莫斯科大学——化学家——我们——马洛夫事件——霍乱——菲拉列特——孙古罗夫案——瓦·帕谢克——列索夫斯基将军  第七章 学业结束——席勒时期——风华正茂的青年时代和艺术家生活——圣西门主义和尼·波列沃伊增补:亚·波列扎耶夫第二卷 监狱与流放(1834—1838)  第八章 预言——奥加辽夫被捕——大火——莫斯科的自由主义者——米·费·奥尔洛夫——墓园  第九章 逮捕——见证人——普列契斯钦区的警察所办公室——家长制法庭  第十章 在瞭望塔下面——到过里斯本的警官——纵火犯  第十一章 克鲁季茨兵营——宪兵的闲谈——军官们  第十二章 审讯——老戈利岑——小戈利岑——斯塔阿尔将军——宣判——索科洛夫斯基  第十三章 流放——市长——伏尔加河——彼尔姆  第十四章 维亚特卡——省长大人的办公厅和餐厅——基·雅·秋法耶夫  第十五章 官僚世界——西伯利亚总督——阴险毒辣的警察局长——好商量的法官——葬身火窟的县长——传播东正教的鞑靼人——女性的男孩——马铃薯恐怖及其他  第十六章 亚历山大·拉夫连季耶维奇·维特贝格  第十七章 皇太子在维亚特卡——秋法耶夫下台——调往弗拉基米尔——县长审案子  第十八章 弗拉基米尔生活的开始第三卷 克利亚济马河上的弗拉基米尔(1838—1839)  第十九章 公爵夫人和公爵小姐  第二十章 孤儿  第二十一章 离别  第二十二章 我离开后的莫斯科  第二十三章 1838年3月3日和5月9日  第二十四章 1839年6月13日(给娜·亚·扎哈利娜的信)第四卷 莫斯科、彼得堡和诺夫哥罗德(1840—1847)  第二十五章 不谐和音——新的小组——极端黑格尔主义——别林斯基、巴枯宁和其他人——同别林斯基的争吵与和好——在诺夫哥罗德同一位太太的争论——斯坦克维奇小组  第二十六章 警告——铨叙局——内务大臣办公厅——第三厅——岗警事件——杜别尔特将军——卞肯多尔夫伯爵——奥莉加·亚历山德罗芙娜·热列布佐娃——第二次流放  第二十七章 省公署——我自己监管自己——反仪式派和保罗——地主与地主太太们的家长权力——阿拉克切叶夫伯爵与军屯——凶残的侦讯——辞职  第二十八章 Grutibelei——流放后的莫斯科——波克罗夫斯柯耶村——马特维之死——约翰神父  第二十九章 我们的朋友    一、莫斯科的朋友圈——席间谈话——西方派(博特金、列德金、克留科夫、叶.科尔什)    二、在朋友的坟头  第三十章 我们的论敌    斯拉夫派和泛斯拉夫主义——霍米亚科夫、基列耶夫斯基兄弟、康.阿克萨科夫——恰达叶夫  第三十一章 家父去世——遗产——遗产分割——两个外甥  第三十二章 最后一次索科洛沃之行——理论上的决裂——紧张的局面——Dahin!Dahin!  第三十三章 充当随从的警察分局长——警察总监科科什金——“有序中的无序”——再一次拜访杜别尔特——护照    尼·赫·克彻尔    1844年的插曲第五卷 巴黎——意大利——巴黎(1847—1852)  序  革命前后  第三十四章 旅途    丢失的派司——柯尼斯堡——用自己的胳臂做的鼻子——到了!——又要离开  第三十五章 共和国的蜜月    穿皮上衣的英国人——德·诺阿耶公爵——自由女神与马赛的自由女神胸像——西布尔神父和阿维尼翁的普世共和国    西方杂记第一辑    一 梦    二 雷雨交加  第三十六章 《La Tribune des Peuples》——密茨凯维奇和拉蒙·德·拉·萨格拉——1849年6月13目的革命合唱队——巴黎的霍乱——离境  第三十七章 建造巴别塔——德国的umwalzungsmanner们——法国的红色山岳派——日内瓦的意大利fuorusciti——马志尼、加里波第、奥尔西尼——罗马与日耳曼传统——乘坐“拉杰茨基公爵”号  第三十八章 瑞士——詹姆斯·法齐和流亡者——Monte—Rosa    西方杂记 第二辑    一 IL PIANTO    二 POST SCRIPTUM  第三十九章 金钱和警察——皇帝詹姆斯·罗思柴尔德和银行家尼古拉·罗曼诺夫——警察和金钱  第四十章 欧洲委员会——俄国驻尼斯总领事——给奥尔洛夫的信——对孩子的迫害——福黑特一家——将七品官转为纳税农民——沙特尔的接待(1850—1851)  第四十一章 蒲鲁东——《La Voix du Peuple》的出版——通信——蒲鲁东的意义——补遗对一些已经触及的问题的思考  第四十二章 Coup d'Etat——已故共和国的检察官——荒野中的牛叫——检察官被逐出境——秩序和文明的胜利(下册)第五卷 巴黎——意大利——巴黎(1847—1852)(续)    家庭的戏剧  第一章 1848年    兆候    伤寒病  第二章  第三章 心的迷乱  第四章 又一年(1851年)  第五章  第六章 《海洋之夜》(1851年)  第七章 1852年  第八章    后记    追记    豪格    再记    特丁顿出发之前(1863年8月)    到达以后    附录    关于《家庭的戏剧》    俄罗斯的影子    一 尼·伊·沙左诺夫    二 恩格尔孙夫妇第六卷 英国(1852—1864)  第一章 伦敦的雾  第二章 高山仰止    欧洲中央委员会——马志尼——赖德律一洛兰——科苏特  第三章 伦敦的流亡者    德国人,法国人——派别——雨果——费利克斯·皮亚——路易·勃朗和阿尔芒·巴尔贝斯——《On Liberty》    补遗:约翰·斯图亚特、穆勒和他的书《ON LIBERTY》  第四章 两次审判案    一、决斗    二、巴尔泰勒米  第五章 “NOT GuILTY”  第六章    波兰流亡者    阿洛伊修斯·别尔纳茨基——斯坦尼斯拉夫·沃尔采尔——1854.年至1856年的宣传鼓动——沃尔采尔之死  第七章 流亡中的德国人    卢格·金克尔——Schwefelbande——美国人的宴会——《The Leader》——St-Martin's Hall的群众集会——  第八章 五十年代的伦敦自由流亡者    普通的不幸和政治不幸——教员和推销员——货郎和流浪汉——耍嘴皮子的和耍笔杆子的——什么也不干的经纪人和永远忙忙碌碌的不劳而获者——俄国人——小偷——密探  第九章 罗伯特·欧文  第十章 CAMICIA ROSSA第七卷 私人俄文印刷所和《钟声》  第一章 全盛和衰落(1858一1862)  第二章 瓦·伊·克利西耶夫  第三章 年轻的流亡者  第四章 巴枯宁和波兰问题    附 录致波兰俄国军官委员会的信  第五章 R.WEATHERLEY&c。的轮船《WARD JACKSON》  第六章 PATER V.PETCHERINE  第七章 伊·郭洛文第八卷 断片(1865—1868)  第一章 杂记    一 瑞士风光    二 旅途上的闲话和餐厅里的俄国同胞    三 在阿尔卑斯山那一边    四 ZU DEUI’SCH    五 彼世界和此世界  第二章 VENEZIA LA BELLA(1867年2月)  第三章 LA BELLE FRANCE    一 ANTE PORTAS    二 INTRA MUROS    三 ALPENDRDISKEN    四 但以理们    五 亮点    六 出兵以后    旧信选编(《往事与随想》补)    尼古拉·阿列克谢耶维奇·波列伏伊的信    选自维萨里昂·格里戈里耶维奇·别林斯基的信    选自季莫费·尼古拉耶维奇·格拉诺夫斯基的信    彼得·雅科夫列维奇·恰达叶夫的信    选自彼·约·蒲鲁东的信    托马斯·卡莱尔的信《往事与随想》代跋生命的舞蹈与沉思

编辑推荐

•七十年苦旅  巴金领衔翻译全译本终可重见天日•《往事与随想》是独家版权  首度自原文翻译•百年苦难的精神记录,影响中国自由知识分子成长

作者简介

《往事与随想》是一部包括日记、书信、随笔,政论和杂感的长篇回忆录,成书于作者流亡期间,赫尔岑称其为“历史在一个偶然走上它的道路的人身上的反映”。全书共八卷,记述了从十二月党人起义到巴黎公社前夕的半个世纪里俄国和西欧的社会生活及革命事件,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下描写了形形色色的人物,把重大社会事件同作家个人的生活道路、思想发展紧密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部“十九世纪的百科全书”,展现了俄国和西欧几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史和精神史。
在这部书中作者把他个人的生活事项同具有社会历史意义的一些现象有机地结合起来了。在前四卷中展开了十九世纪上半叶俄国政治、社会、文化生活的景象。在这样一幅宽广的历史画面上活动着各式各样的人物,从达官显贵、各级官员、大小知识分子、各种艺术家到听差、仆婢、农奴。作者善于用寥寥几笔勾出一个人物,更擅长用尖锐无情的讽刺揭露腐败的官僚机构和现实生活中的怪人怪事,从各方面来反映以镇压十二月党人起家的尼古拉一世统治的黑暗恐怖的时代。他以坚定的信心和革命的热情说明沙皇君主制度和农奴制度是俄国人民的死敌,它们必然走向灭亡。

图书封面


 往事与随想(上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7条)

  •     摘自《文汇读书周报》 作者:翁义钦莫斯科和彼得堡的青年从每月25号起便如饥似渴地等待着别林斯基的文章。大学生们三番五次跑进咖啡馆,打听《祖国纪事》到了没有;厚厚的杂志一到便争相翻阅。“有没有别林斯基的文章?”“有。”于是怀着狂热的同情,把它一口气读完,一边读一边笑,一边争论……三四种不同的信仰和根据顿时化为乌有。  这段引文常见于俄罗斯以及国外学者撰写的别林斯基传记、相关的文学史和文学批评史著作之中,它出自俄国文学家、政论家、革命活动家赫尔岑(1812-1870)的自传性回忆录《往事与随想》(1852-1868)。  别林斯基的文章以及刊载这些文章的《祖国纪事》杂志,缘何会受到莫斯科和彼得堡年轻读者这般的欢迎与青睐?  这还得从别林斯基及其思想的转变说起。  别林斯基(1811—1848)是俄国文学理论家、批评家。他在莫斯科大学求学期间,就组织进步学生团体,还写过反农奴制剧本,因而被学校以“体弱多病,才能低下”为借口,予以开除。这以后,他从事杂志的编辑和撰稿工作,以文学批评为武器,反对沙皇专制、农奴制度,并从理论上倡导文学直面现实、反映社会生活,为奠定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理论的基础、推动俄国进步文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赫尔岑曾高度评价别林斯基,认为在他那虚弱的躯体里蕴藏着斗士般的性格,认为他耿介正直、嫉恶如仇、才思横溢,说他涉及文学与生活关系的文章中那种使人耳目一新的、强劲有力的批判,那种对世界和生活的新见解震惊了整个俄国思想界,并且认定他是那个时期最杰出的人物之一。  不过,别林斯基思想的发展却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  早在十九世纪三十年代上半期,面对沙皇专制的黑暗统治,俄国进步知识界为了探索解决社会问题的方案,努力学习、研究西欧的哲学和社会政治学说。莫斯科的一些进步人士则热衷于德国哲学,特别是黑格尔的理论。《往事与随想》中就有这样的记述:“一切毫无价值的小册子,在柏林和其他省城,以至县城出版的德国哲学书,只要提到黑格尔的,无不被一一搜罗来,在几天之内读到书页破烂、脱落、沾满污迹。”这就很能让人们看到当时的有些人是如何重视黑格尔了。  与知识界的一些人相仿,别林斯基也醉心于德国哲学,尤其是黑格尔的理论,并且受其影响。这一时期,他虽然也意识到俄国社会的不公平与不合理,鄙视丑恶的现实,但又认为现实只不过是“绝对理念”的体现。后来的一段时间里,他面对俄国丑恶的现实,看不清社会发展的前景,又如赫尔岑所说,他从保守的方面,理解和接受黑格尔的“凡是现实的都是合理的,凡是合理的都是现实的”这一命题,错误地认为沙皇专制、农奴制度是现实的,也就是合理的,因而于1837至1840年间,出现了“与现实妥协”的倾向。他在一封信中就这样写道:“我看着过去那样为我所鄙视的现实……意识到它的合理性,从中看到不能抛弃任何东西,也不能对现实中的任何东西加以非难和驳斥时,这真使我欣喜莫名。”他还强调文学应当使人与现实和解。  别林斯基对现实的态度,他的这类观点,引起了莫斯科进步知识界的关注。赫尔岑就认为他的这类观点是荒谬的,并且坦诚地向他指出:“您可知道,从您的观点来看,您可能证明压在我们头上的丑恶的专制政体是合理的,应该存在的。”这话说得很重,但却很实在。别林斯基却不假思索地回答:“毫无疑问”,并且给赫尔岑念了普希金的诗歌《波罗金诺周年纪念》。  面对赫尔岑的这番话,别林斯基为什么要搬出普希金的诗作《波罗金诺周年纪念》呢?  原来,普希金的《波罗金诺周年纪念》(1831)涉及俄国殖民统治下的波兰争取民族独立的一次起义及其被俄国军队血腥镇压的历史事件。这次起义爆发于1830年11月,起义者的队伍迅速扩大,并在华沙建立了独立政权。为了镇压波兰人民的反抗,沙俄政府出兵,攻占华沙,时为1831年8月26日;这一天,正好是1812年拿破仑入侵俄国后两国之间的一次大战役,即波罗金诺激战的周年纪念日。出于狭隘的民族主义、大俄罗斯主义,普希金在这首诗里,反对波兰起义,并且极力宣扬俄国军队的威力,对俄国军队攻占华沙、镇压起义以及“被镇压的反叛只得保持沉默”予以赞美。这诗作问世八年后的1839年,别林斯基正为他心目中的那种理论所惑,认为不应对俄国军队镇压波兰起义持反对态度,并且肯定和赞扬了普希金这样的诗作。可见,别林斯基搬出普希金的《波罗金诺周年纪念》,意在说明那样的现实是“合理的”、“应该存在的”。  与上述态度迥然不同,赫尔岑反对沙皇俄国对波兰的殖民统治和蹂躏。波兰起义这一事件从始至终,都牵动着他的心。当他听到起义的消息时,他热泪盈眶,反复吟诵歌德写于1776年的《希望》中的诗句“不,这不是空虚的梦想”,表达他那美好的愿望:起义成功,波兰独立成为现实。在起义期间,他曾为俄国军队在镇压过程中的“每一挫折而欢呼”。起义失败消息传来,他迟迟不愿意相信。唯其如此,尽管赫尔岑对普希金这位俄罗斯近代文学奠基者赞颂备至,认为有教养的俄国人终生都应该反复阅读普希金的作品,但他对普希金《波罗金诺周年纪念》一类的诗篇,一直是持否定态度的。如今,别林斯基却借赞扬普希金这样的诗作来肯定现实,这就使得他们发生了严重的龃齬、尖锐的分歧。就这样,他们之间“爆发了激烈的战斗”。  此后,别林斯基离开莫斯科,前往彼得堡,并且发表了一些包含“与现实妥协”观点的文章,特别是被赫尔岑视为向他们射出的“最后一批炮弹”,即发表了别林斯基有意取名为《波罗金诺周年纪念》(1839)的文章。事情发展到这一步,他们也就断绝了一切往来。  不过,别林斯基并没有执迷不悟,也不会知错不改。在他来到京城彼得堡这个沙皇专制制度罪恶非常集中的地方之后,亲眼目睹了极其黑暗的现实、异常丑恶的世象,同时又受到日益高涨的解放运动的影响,他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说,彼得堡对于他来说,是一个可怕的悬崖,他的美好的精神被碰得头破血流。他还在一封信中写道,与现实妥协乃是与卑鄙龌龊的俄国现实的一种强制性的妥协。他对自己思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迷误,后悔不已。  别林斯基前往彼得堡几个月后,赫尔岑也来到那里。经挚友劝说,赫尔岑终于和别林斯基见了面。当赫尔岑提及别林斯基的《波罗金诺周年纪念》一文时,别林斯基说了这样一番话:“……您胜利了,在彼得堡的三四个月,比一切论证更能说服我。这件倒霉事不必再提。我告诉您一个情况就够了:前几天我在一个朋友家用膳,同席有一位工兵部队军官;主人问他,想不想认识我?军官凑在他耳边问:‘这就是那篇关于波罗金诺周年纪念文章的作者?’主人说:‘是。’军官冷冷地回答道:‘谢谢,我不想认识他。’这一切我都听到了,我再也忍不住,热烈地握住军官的手,对他说:‘您是个正直的人,我向您致敬……’瞧,这还需要说什么!”没有太多的话语,更没有浓描与重抹,只是如实地再现了一个既普普通通又有些许特殊的场面,别林斯基那种勇于面对错误的精神,清除滞留于心头污秽的决心,已十分清晰地显现出来了。  赫尔岑预料别林斯基会用尽尖刻的语言,不遗余力地攻击他先前的观点,他也会猛烈地抨击社会的罪恶。果然,不出赫尔岑之所料,别林斯基确实这样做了。他多次狠狠地自责;他通过杂志、文章,在书报检查制度的暗礁间巧妙地前行,无情地鞭挞丑恶的现实,并且对维护、鼓吹专制之类的派别以及官僚政客、御用文人展开了不懈的斗争。于是,就有了本文开头出现的莫斯科和彼得堡青年急切期盼《祖国纪事》的出版,迫不及待地阅读别林斯基文章的热烈情景。  作为回忆录的一个组成部分,涉及别林斯基的有关章节,就是这样以作者的亲身经历,运用鲜活的事实材料,并以含有典型意义的细节为依托,真实地追叙了俄国文坛的这一“往事”,留下了有关的生动情态,又真诚地记述了他对这段往事的“随想”。“往事”与“随想”在文本中交替出现,糅合在一起,使得事情的前前后后,历历如在眼前,为别林斯基有关这段经历所留下的文章、书信等文字材料提供了确切的印证,是别林斯基转变真实、生动的写照。  其实,这样的描述,并非涉及有关别林斯基的一些部分所独有,而是贯穿于该书的各章节,也即这部丰富厚实的回忆录的其他部分,同样是从事实材料出发,把追叙“往事”与记述“随想”融为一体,从而再现了从1812年抗击拿破仑入侵的卫国战争、1825年反对沙皇专制制度的十二月党人起义迄至巴黎公社前夜这数十年间俄国和西欧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众多的社会生活画面,展示出作者对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的认识与态度及其人生沧桑和他对真理的不倦探索与追求、奋斗和缺憾。  有鉴于此,赫尔岑的这部自传性回忆录问世后,就受到有识之士的重视与推崇。雨果读完赫尔岑寄赠的《往事与随想》后,在给他的信中写道:“您的回忆录是幸福、信仰、高度智慧的编年史……您培养人民对专制主义的仇恨,您在帮助制服恶魔……”巴金也格外看重这部巨著,指出它是“我最爱读的一部书”,说他深受其影响。当他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接触到《往事与随想》时,他就心怀意愿:翻译这部回忆录。虽然由于疾病缠身等原因,他未能终卷,但他那强烈的意愿却依然久久地萦绕在心间。他多么盼望有一部《往事与随想》全译本早日问世。后来,当他得悉此书译者项星耀的全译本即将发排的消息,他非常兴奋。在收到项星耀寄赠三卷本《往事与随想》后,巴金给译者写了信,为他“终于把它们送到中国书市来了”,也为他替自己“偿还了一笔欠了几十年的大债”而深致谢忱。巴金还说:“读到您介绍的好书,我实在高兴。”  这样一部好书,有益于人们,是很值得阅读和细细品味的。
  •     赫尔岑称,同尼克的通信是一座座墓碑,信中的人物均已牺牲。赫氏此作也可谓一座巨大的墓碑,其中的伟人们、名人们、小人物们,均有自己的位置,而一起被历史的洪流打没。不得不提的是巴老的译笔。有人称不如项星耀先生的译笔,没有看过不敢做比,但巴老的译笔已够达和雅,且注解完善,对我来说也就够了。
  •     这段时间好像民国开始流行了,所谓的民国范儿,在某些人的文章里,好像民国就已经宪政民主了,好像社会问题就已经解决的差不多了,如若不是某些政党搅局的话,我们现在的生活不知多好。但是历史不是用来意淫的,我看《古拉格群岛》,索尔仁尼琴这样一个伟大的作家,在他的笔下,沙皇时期简直就是人间天堂了,因为流放的人想去哪去哪,他们在西伯利亚拥有种种自由,他们有同志的支持,他们有民众的支持。是的对于索尔仁尼琴经历的那一段在世界历史上都是污点的历史相比,沙皇可能略显逊色,但是绝不会是天堂。在赫尔岑的书中我随处可见,沙皇时期对青年,对农奴,对人的伤害。P141:“孙古罗夫的妻子同两个孩子给抓了起来,在普列契斯千斯基警察分局里大约关了六个月,他的吃奶的婴儿就死在那里。” 沙皇的时代好吗?或许可以用双城记的开头来回应我。是的,现在有种种问题,但是这不表明以前比现在好。无论是匡扶汉室,反清复明,还是张勋复辟,利比亚的战火中也有人打起前朝的旗帜。无论现在是比以前好,还是差,我想改变的原因是因为现在不够好。

精彩短评 (总计85条)

  •     偶尔在书店看到,随便翻了翻,主要因为是巴金先生翻译的,就买了。
  •     得慢慢看!
  •     终于等到这本书了。如果是线装本就更完美了。
  •     巴老,我最喜欢的作家~~~~他主译的书,很有水平,不在原著之下!
  •     我觉得国家的发展进程或多或少大家都一样 都会经历被压迫到有人觉醒 再起来反抗的过程 腐败也是到处可见 有斗争就有牺牲 可是有斗争才有胜利 整本书文笔其实很流畅 没有传统中读那个年代回忆录的枯燥感
  •     大力推荐啊,读后非常有感触的一本书,赞!赞!赞!
  •     受了伯林的影响,很喜欢!史诗般的著作,要静心细读!
  •     品读此书,了解一个伟人的一生。
  •     正在读,还不错。图书质量很好,物流不给力。
  •     巴老经典译丛,俄罗斯文化人的经典思想
  •     赫尔岑的回忆录,巴金的译本,很好!
  •     看书评推荐的大部头,需要有时间静下来细看。
  •     曾不止一次看过一则小幽默。俄罗斯的一个著名作家参加一个上流社会的沙龙聚会,热闹的场面丰盛的筵席舒缓的旋律中作家独坐一隅。一位贵妇人好奇走来,说:“先生不跳一曲吗?这是很流行的呢!”,作家回到:“感冒也流行”。这位作家叫赫尔岑。俄罗斯作家辈出,小子能说出十几位乃或几十位世界级的,只是不知赫氏何许人也。惭愧!现在知道了!赫尔岑——何止一个作家了得!
  •     值得一看 當當購物一直很放心
  •     一本真正的历史
  •     开始看没啥意思,看了一部觉得写的很好,值得一看。
  •     就英国那段有点意思,流亡革命党遍地走。加里波底马志尼。作者是黑格尔份子怎么不谈谈黑格尔和政治哲学,比较不喜欢巴金。你以为你是赫尔芩咩?
  •     俄国文学真是厚重,也许是地处西伯利亚的寒冷所致吧。
    思考的深度真是深,也许农耕文化不会考虑这些。
  •     这本书用作者的体验给我们呈现了很多故事。仔细琢磨。会发现在历史中的人物的细节
  •     内容很好,只是印刷上有字体不统一现象,很多处有字体突然加黑的现象。
  •     要不是有那么多编辑上的错误,我就打五星了。
  •     我读过,但是没有读完。
  •     文学经典,看大师是怎么练成的
  •     书面的立体印刷很好~~~很漂亮~~~2本包装很好~~~
  •     伟大在他身上都显得渺小。好书阿
  •     我党以俄为师半个多世纪,但我对“老师”不了解。这本书比官方历史书更能靠诉我十月革命对俄罗斯人的影响。

    如果能增加阅读古拉格群岛等书,有助于理解苏联的消失。


    缺点是,和所有俄罗斯作家一样,比较絮叨。
  •     还未启卷,想必非凡。
  •     发人深省,好书
  •     一套非常好的书,需要认真的品读。
  •     趁活动,想都没想就收了。
  •     一部需要认真地、静下心来读的书!
  •     纸张有点薄,其他的还好 ,很厚实
  •     高中的时候就读过巴老的译文集里面就有一册是《往事与随想》虽然只有一部分,但还是可见巴老的认真与严谨,当然文字上的功夫自不必说了。后来再找便再没在市场上找到这个版本,于是买了项星耀的译本。也不错,但是和巴老的译本相比,还是简略许多。
  •     巴金的译笔朴实,严谨,有厚重感。臧仲伦的译笔更华丽,但有卖弄成语之嫌。书不错,但要有一定1790-1860的欧洲历史功底,否则政论部分会不知所云。
  •     前边因为是连续的所以看得很投入。后面乱七八糟没条线,看得较粗。那个时候的流亡者与现今是大大不同的。不要听别人的评论,自己去发现的才是真的。PS:为什么不把德文法文什么的都翻译了啊,老是上上下下地看注释好累=。=
  •     是一本好书,每人的口味不同,未必每个人都会觉得这本书好。
  •     每本有778页厚,重1.05kg,拿在手里够分量,放在书桌上也难以摊平,怎么读?79年已经有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过,现在还要卖128元够黑!本书一共8章,巴老翻译了1-2章,还有第五章和他人合译。其他都是他人翻译的。项先生译的是根据莫斯科国家文学出版社出版的《赫尔岑九卷集》译出,并且是一人翻译,水平我以为不差巴老,故不建议买这个版本。
  •     看封底那么多牛人的评论,得留着慢慢看
  •     人类的思想者
  •     13日下单,16日送到,效率很高,包装也较好,至于书则是期待已久,要静心慢读。
  •     开始买了一本薄的,简装的。孩子说不对,有另卖的。这才是正版的。
  •     思想家对历史天空沉思,人类文化结晶。
  •     巴金的译本,加上不错的排版,包装。书拿到手上还是非常开心的。不过上下册两本都比较重,比以前看的上中下三册那个版本显得要大不少。 这样的书就应该出这么大气的版本吧,呵呵。
  •     据说这本书影响了很多人,我希望他能影响影响我!
  •     感觉此书是在书房看的书,不太容易看进去.
  •     项星耀的那本才50几元, 而且翻译的质量也不比巴金的差啊..这是巴金自己也承认的事实, 另外不知道合适由巴金领衔了,,巴金只是翻译了一章啊..
  •     纸质很薄,单非常厚,拿到手里看很费力的,质量没的说
  •     非常好的一本书,还没看
  •     历史在偶然出现于其道路上的一个人身上的反映。
  •     1,“历史在偶然出现在它道路上的某个人身上的反映”;2,“你常犯举证不实的错误”;3,很容易感受到赫尔岑对一些事件、人物的态度,却不知道他持这种或那种态度的原因。打算补一下19世纪的欧洲史;4,非常有人情味儿的书。竟然翻完了;5,谢谢您给我力量。
  •     佩服
  •     可能是书太厚,有些纸张没有切好,具有盗版的一切特征,再有,包装太粗心,书籍都被压弯了,要是出库就是弯的,那工作人员太不负责,这种书我收了好几次,唉,退货麻烦,只能默默凑合
  •     才买了两天就降价了,呃……
    书还是不错的
  •     一套非常好的书,书中充满了智慧的沉思。巴老的译文让我非常喜欢
  •     项星耀译本是据英文本翻译的。此本是据俄文本翻译的。此本翻译中夹杂许多外文,阅读时不能很好的连贯阅读。不过正好可以细读,多读。
  •     很好的一本书,大部头作品,看起来比较吃力,需要慢慢地读!
  •     名著,还没看,不知道翻译如何。
  •     赫尔岑的《往事与随想》作品介绍中展示的竟是《杜拉拉升职记》的目录。
  •      只有经历丰富或精神强大的人,才能写出受欢迎的回忆录。无疑,赫尔岑正好具备这二者,加上其敏锐深刻的观察力、坚定不移的理想主义气质、和鞭辟入里的文笔,使得回忆录《往事与随想》成为世界思想史、文学史上不可代替的殿堂级作品。至少,这是我读过最优秀的回忆录。
  •     书的质量很好,送货也很快,就是书太厚了,呵呵,不过这应该是出版社的问题吧,要是有一个更轻便的版本就好了
  •     经典不厌百回读。
  •     有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     推荐一读,非常满意
  •     是历史也是人生,更是顿悟
  •     我算得上是卓越亚马逊的常客了,对从贵处购来的东西都挺满意的。但能不能向贵处提个建议?是否送一张SVIP卡?
  •     代同事买的,挺好的
  •     经典书有点贵不过很值得巴金翻译的很好值得看
  •     内容还行,但是装帧和纸质一般,和价格不符,比同等价位的剑桥中国史系列差很多。但确实很欣赏巴老的译文也就将就啦!
  •     往事与随想(上下册)
  •     在网上买还是比较方便,相对便宜些,
  •     还没仔细看,应该很好啊
  •     买了这厚厚的两本,翻了一下,感觉挺不错,只是最近一直没有时间看,一堆书,看不过来了,不过,先收藏了再说。
  •     目录错了,书是好书!
  •     书的装帧不错!
  •     书的质量不错,纸张稍薄。翻译的质量较高。书很厚,有质感。
  •     大师手笔需慢慢品读
  •     巴金翻译的书错不了,再之因为巴金喜欢这本书我才买的。就是书大了点,书架不好放,再之,2本太厚捧着看不方便啊。
  •     好厚重的书。
  •     对于一个远在异乡的北漂来说,深夜秉烛读此书,感觉是沉重的
  •     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受到,急切地期盼着。
  •     赫尔岑的书至今还在影响着人们,如同高尔基所评论的,他一个人就是一部思想史
  •     值得花时间一读!!!!!!!!
  •     巨子经典,慢慢品读!
  •     大学时在图书馆翻过,只是很粗略的翻翻,却很喜欢,一直打算买来看。到货后发现就是印象中的样子,有一种别样的亲切。现在有时间读了,幸福。
  •     有一份沉重,要静静的读,一个人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