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抒己见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文集 > 独抒己见

出版社:浙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2-1
ISBN:9787533932640
作者:(美)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
页数:324页

章节摘录

  1962年6月5日早晨,我偕夫人乘“伊丽莎白女皇”号邮轮从法国瑟堡港到美国纽约出席电影《洛丽塔》首映式。在我们抵达的当天,就有三四个记者来圣里吉斯旅馆采访我。我曾在记事本上草草记下一些人的姓名,但我不能确定其中就有某个记者的名字。采访结束后,我马上就把笔记本上的问题和回答打印出来。  采访者觉得您不是一个特别有情趣的人,为什么会这样?  我为自己是一个缺乏大众魅力的人而自豪。我一生中从未醉过酒。我从不像其他男生那样说脏话。我没有在办公室或矿井干过活。我不属于任何一个俱乐部或团体。没有什么教条或派别对我产生任何影响。没有比政治小说和具有社会意图的文学更让我讨厌的了。  然而,必定有什么会打动您,比如,您所喜欢或不喜欢的。  我厌恶的东西很简单:愚蠢、压迫、犯罪、残暴、轻音乐。我喜爱的则是最让人们感到紧张的事情:写作和捕捉蝴蝶。  您一笔一画写下所有的东西,是吗?  是的,我不会打字。  您同意给我们看一页手稿吗?  恐怕我得拒绝。只有野心勃勃的无名之辈或好心肠的庸人才会展示他们的手稿。这好像让人看他们吐的痰。  您读很多的小说新作吗?您为什么要笑?  我笑是因为好心的出版商老给我寄--还附上“希望您会跟我们一样喜欢该书”的便函--同一类作品:就是那种内容淫秽、用词花哨、情节离奇的小说。所有这些书像是同一个作者写的--而这个人甚至都不及我的影子的影子。  您对法国所谓的“反小说”有什么看法?  我对文坛上诸如团体、运动、流派这类东西不感兴趣。我只对个体的艺术家感兴趣。“反小说”实际上并不存在;然而存在一个伟大的法国作家,罗伯一格里耶;他的作品引起了一批平庸的三流作家古怪的模仿,对他们来说,一张仿做的标签有助于商业炒作。  我注意到您说话老“嗯”、“哦”的,这是趋向衰老的标志吗,  不是。我一向不善言辞。我的词汇深居我的大脑,需借助纸张挣扎而出,进人物质层面。出口成章对我来说简直是个奇迹。我发表的每一个字我都改写过--经常要写好几遍。我的铅笔的生命力比橡皮更长久。  ……

内容概要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二十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翻译家、鳞翅类昆虫学家。他的作品包括用俄文创作的小说《防守》和《天赋》;用英文创作的小说《洛丽塔》、《普宁》、《微暗的火》、《阿达》;自传体小说《说吧,记忆》;译作包括《爱丽丝梦游仙境》(英译俄)、《尤金·奥涅金》(俄译英);还有《文学讲稿》。

书籍目录

序言
访谈
刊名不详(1962)
BBC电视台(1962)
《花花公子》(1964)
《生活》(1964)
纽约电视台13频道(1965)
《威斯康星研究》(1967)
《巴黎评论》(1967)
《纽约时报书评》(1968)
BBC-2台(1968)
《时代》(1969)
《纽约时报》(1969)
《星期天时报》(1969)
BBC-2台(1969)
《时尚》(1969)
《小说》(1970)
《纽约时报》(1971)
《纽约时报书评》(1972)
“瑞士广播”(19727)
“巴伐利亚广播”(1971—1972)
刊名不详
《时尚》(1972)
刊名不详
致编辑的信
《花花公子》(1961)
《伦敦时报》(1962)
《交锋》(1966)
《星期天时报》(1967)
《交锋》(1967)
《新政治家》(1967)
《君子》(1969)
《纽约时报》(1969)
《时代》(1971)
《纽约时报书评》(1971)
《纽约时报书评》(1972)
文选
论霍达谢维奇(1939)
萨特的尝试(1949)
弹奏古钢琴(1963)
对批评家的回答(1966)
《洛丽塔》和吉雷迪亚斯先生(1967)
论改写(1969)
周年日记(1970)
罗威的象征(1971)
灵感(1972)
蝶类学论文
雌性小灰蝶(1952)
谈克洛茨《野外指南》的一些失实(1952)
1952年在怀俄明捉蝴蝶(1953)
奥都邦的蝴蝶、蛾子和其他研究(1952)
L.C.希金斯和N.D.莱利(1970)
译后记

作者简介

《洛丽塔》的作者纳博科夫不仅是闻名于世的小说家,还是一位眼界开阔、知识渊博、见解独到的文学批评家。本书绝对是喜欢《洛丽塔》的读者解读作者的一把钥匙。在这本集子里,纳博科夫谈及了生活、艺术、教育、政治、电影,以及其他种种近现代主题。他那些尖锐的、机智的、让人着迷的想法——从俄国大革命到“洛丽塔”的正确读音,所有的一切——都一一体现在这里。该书的访谈不少是围绕《洛丽塔》一书的,作者披露了自己的创作动机和不为人知的一些细节。纳博科夫从不人云亦云,因而在这本书中,他还本能地对名人宣战,如弗洛伊德、海明威等就不如他的法眼。纳博科夫亦是罗兰•巴特和苏珊•桑塔格所提倡的“新批评”观念的先驱。他的“新批评”观念不时渗透在本书的字里行间。

图书封面


 独抒己见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说到纳博科夫,就不得不说那本家喻户晓的《洛丽塔》。《洛丽塔》不仅为他在文学界、影视界赢得了多项荣誉,也搭建了一座沟通中西的桥梁。宋朝早有“心有千千结”的张千一树梨花压海棠,被当时的世人一顿嘲笑,纳博科夫笔下的亨伯特也上演了这一出。无论读小说还是看电影,所有的观众都会突破国界的障碍,会心一笑:“哦,原来是这样!”电影里高大帅气不失风度的亨伯特似乎就是纳博科夫的样子,柔肠百转千回,眼波顾盼生辉,看得人心都要碎掉了。他对小小的洛丽塔那份难以言说的情愫,成了文学史上难以逾越的一道经典风景线。不知不觉,读者们会有种错觉——大概作者本人也正是这样吧!温文尔雅,一往情深。是不是真的一往情深还有待商榷,然而现实中的纳博科夫,却像一块硬骨头一样,并不让人喜欢。只要在公共场合演讲,他就一定要写好了稿子照着读,很难说这是一种强迫症还是一种超级不自信。纳博科夫和记者们的互动也生硬得很,提一大堆要求不说,稍有不顺意,记者就会被骂个狗血淋头——无怪媒体都不喜欢他。而在这本名为《独抒己见》的访谈合集中,纳博科夫无论是面对美国著名的黄色杂志《花花公子》还是英国传统守旧的BBC,都无时无刻不在展现他那不太友善的态度。看看他对弗洛伊德的评价,几乎可以用刻薄来形容:“弗洛伊德主义及被其荒唐的理论和方法所玷污的整个领域是最可恶的自欺欺人的骗局。对此我完全拒绝接受,而又不接受另一些至今被无知者、守旧者或者重病患者所崇拜的中世纪的玩意。”这样的语气,这样的评价,在访谈中可为数不少。他当然不是故意的,也许是早年生活的影响,也许是从俄语到英语痛苦的转变——无论如何,纳博科夫都不能算是记者们喜欢的采访对象。译后记中关于本书英文标题“Strong Opinions”的转述,看上去倒更像是在为纳博科夫辩解。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独抒己见”的确有了一丝为纳博科夫平反的味道,将一种强硬的态度转换成了褒奖,有点耐人寻味。当然了,作为当年炙手可热的大作家, 媒体要想完全将他排除在外,恐怕也是件难事儿。事实上,我们从这些访谈里还是能看到一些文字以外的东西。这些看似支离破碎的访谈,看似漫无目的地交流,看似天马行空的回答……这些背后,藏着纳博科夫的前半生。我们从他不经意的透露中,可以看到他是个喜欢大自然的人,看到他对于一些同时代作家的评论,看到他对于不同政治形态的态度等等。这本《独抒己见》为我们提供了拼凑纳博科夫生活的契机。正巧最近也在读查尔斯·萨奇的访谈录:My Name is Charles Saatchi and I am an Artoholic,以及罗伯特·勒帕吉的访谈录。同为访谈录,却有一些不一样的感觉。然而,这三位都有着所谓的“固执”,且并不因为这份固执而感到不安:萨奇对于艺术和艺术品的态度完全以自我喜好为中心,很少甚至不去考虑社会影响,而勒帕吉则一生以“不创新,毋宁死”作为自己的座右铭,在戏剧导演生涯中做出各种尝试。你看,其实纳博科夫也是一样。或许,这种“固执”的背后,是作家、艺术家固有的骄傲吧!
  •     纳博科夫的自我评价:从没醉过酒,从不说脏话,不加入任何团体,信奉自由主义;以写作和研究蝴蝶作为双重职业;乐于住在宾馆,喜欢午后散步,散步时与妻子八卦文学;时常失眠,每周可能做两次噩梦;躺着著文,站着写诗,坐着作注,裸身捕捉蝴蝶;最向往的地方是图书馆和大峡谷。这本书由纳博科夫自己编订,只挑选了几篇重要的、内容较少重复的访谈,以及几篇可以作为注解的随笔。访谈中凌乱的口水被小心地删除,干脆利落,也流于生硬,与书名非常合谐。所有纳博科夫想就文学谈论的话题,在这里都能有涉及,立场鲜明决断,呈现的是一个整洁而细致的精神地图,纳博科夫的喜好在此一览无余了。纳博科夫对待采访一向小心翼翼,要求自己“尽量做到气定神闲、悠然自得”;他有字斟句酌的习惯,因说话时时常发出“嗯”、“哦”之声,所以更乐于回答采访者拿出来的书面问题。从这些风格不同的采访中,纳博科夫既紧张又自负,既有坦率且刚愎自用的天真,也有老派自由主义者那种贵族式的“我行我素”。他极少回避话题,更不会顾左右而言它。很多采访者不怀好意,很可能早就了解他在文学上那些非同寻常的“谩骂”,所以常刺激他去重复自己观点,刺激的方式非常隐蔽。所幸的是,纳博科夫总能找出新的挖苦话,而且还直言不讳,但到了后来,他就感到无聊,只以自嘲加以反讽了。但那些刺激的方式中仍有一条让他十分恼恨,那就是采访者将他与别的作家相提并论,每当这时,他就会突然就爆发出一阵狂怒,以一堆刻薄话将访谈结束。纳博科夫的心理虽然细致,却缺乏毛姆那种耐心。毛姆可以不厌其烦地将对方从头到脚品评一遍,纳博科夫只是简单地迎头痛击。而且纳博科夫对毛姆也没多少耐心,本书里有两次表示对其不屑一顾。一次是嘲笑毛姆(与一些二流作家并列)搭理那些索取签名的通信者。另一次则对毛姆被称为天才表示惊讶。总的来说,纳博科夫脱口而出的讽刺既不公道,也不中肯,过多娱乐性,而且肯定有违他的初衷。这本书里被纳博科夫贬损的作家有“陀斯妥耶夫斯基(笨拙和丑陋)、康拉德和海明威(老派和幼稚)、毛姆(平庸)、加缪和萨特(糟糕的和更糟糕的)、洛尔卡和托马斯•伍尔夫(二流短命)、托马斯•曼(愚蠢)、福克纳(木乃依)、庞德(老骗子)、D•H•劳伦斯(垃圾),等等,他唯一没有攻击的作家是詹姆斯•乔伊斯。一些读者看到他的过激言论可能会觉得不快,实际这都是与别人无关的个人牢骚而已。他对那些作家的厌烦也可以比之于他对音乐的厌烦,这是一种非常天真的厌烦。他对音乐的厌烦是这样的:“我没有听音乐的耳朵,这是我很苦恼的一个缺憾。当我出席一场音乐会时,我努力想跟随音乐的进展和不同乐调之间的关系,但过不了几分钟,我就跟不上了,视觉印象,手在上了漆的乐器上照出的影子、一个在小提琴上不断晃动的秃脑袋,这些取代了音乐,不久,我就被音乐的演奏弄得不胜其烦。”因此,他希望一个自由美好的世界中最好没有音乐,特别是公共场所播放的轻音乐。同样,纳博科夫厌烦的作家都是那些喜欢讨论意识形态(政治的或伦理学的)的作家,原因也是他本人对一切都避而远之。他的思想总是用于对事物的细节进行甄别和追踪上,对那些抽象、概括的,有时候也确实是空洞的观念——就像音乐中共鸣的和声——十分痛恨,这可以想像陀斯妥耶夫斯基和托马斯•曼充斥意识形态讨论的“复调小说”让他如何厌烦了。他对小说中插入过多“对话”也非常痛恨,这可能与他不喜欢音乐也有联系。“对话”的艺术性就在于聆听对话者言辞背后的心理动机,和欣赏音乐相似,心理的动机大都藏在情绪的后面,藏的越巧妙,印象越强烈。纳博科夫的文学是视觉化加棋题式的。坦率几乎算是他的癖好,他的创作方式像拼图游戏,总是将先想起来的句子写在卡片上,然后再扩写和塑形,然后用它们拼成整个作品,从明晰到更明晰,从具体到更具体。从他那本未完成作品《劳拉的原型》可以看得很清楚。因为不怎么欣赏“对话”,纳博科夫的阅读名单上戏剧家几乎是空白。不过,这本“访谈录”恰好由对话组成,如果把它们当成戏剧来看,纳博科夫对作家这个角色诠释满能让人信服。他侃侃而谈的名家风度和言之有物、决断是非的魄力,都给读者留下相当强烈的印象,厄普代克说纳博科夫对待自己的作品“从不草率”,此评价既概括又准确。他不仅是一个老派自由主义者,也是一个我行我素的保守绅士。“自由”和“固执己见”对他来说是同一回事。
  •     你撞枪口了!只有天才派:纳氏老头子的确很厉害,可能有点属于“异端”的那么些成分,或者说很特别吧。仔细研究老头子的作品,你会理解到:噢,原来是这样的!对,和魔术比较相似,但又飞出很远。因为艺术从来都不是简单的!《洛丽塔》可能不是纳氏最好的一部作品,但绝对是最特别的一部!或者,我们都需要颠覆传统的勇气吧。

精彩短评 (总计73条)

  •     洛丽塔之父非常之牛!
  •     缺乏知识的的想象走不出原始艺术的后院,也不会比栅栏上儿童的涂鸦和市场上的商贩的买卖走的更远。
  •     4.5,此书可在第一部分结束
  •     “我总是什么书都读,现在也像我小时候一样,想到夜晚灯光照在床头的书堆上,这情景就是期待中的享受和整个白天的指路明灯。” —书里最亲切的一句话。这老头真是非常固执偏激,但又富于洞见,时不时闪现点风趣的灵气儿让你欲罢不能,又爱又烦。看他讽刺加缪萨特巴尔扎克陀思妥耶夫斯基和奥康纳最爱的康拉德,心里真是很不痛快。
  •     纳博科夫这只傲娇的小蝴蝶 经过各种吐槽乔伊斯的形象完全的高大了起来= =
  •     纳博科夫段子集,各类访谈的杂集,妙语连珠,金句不断。在20世纪的明星作家里,纳博科夫可能不是最高明的,却是嘴最毒的一个,而他又巧舌如簧,总能把话说得俏皮又无可指摘。
  •     不可小觑的作家、批评家与蝴蝶学家;移民作家里单论文学成就值得佩服的人不多,而他是其中之一;12年春天初读,预备再读一遍
  •     2.20 访谈部分真是妙语连珠
  •     送你一个NYMPHET。
  •      视角锋利…
  •     尖刻、锐利,一如既往地迷人,近来读到最开怀的一本,绝不可错过。
  •     一直钟情于纳博科夫,他的小说几乎全部具备了,他的评论文字怎么可以少了呢!这里面充满了他的瑞兹,博学和尖刻,博学得令人讶异,尖刻到令人发笑,多么可爱的人啊!多么真实!我几乎要以他的喜爱为自己的喜爱,以他的厌恶为自己的厌恶了,虽然我对陀思妥耶夫斯基也崇敬不已!值得一读,看看一个伟大得小说家,文体家,是怎么坚持他的兴趣的!
  •     每次看纳博科夫的评论我都会感觉到自己跟他在某个奇妙的时空里是心灵相通的,喜欢他对艺术和美的细致独到的评判,喜欢他的真实
  •     喜欢写作,喜欢捉蝴蝶,他是纳博科夫,他为自己代言,为洛丽塔辩护。他瞧不起海明威等一大票作家,他恨俄罗斯,他不属于任何国度,他萌萌的。
  •     有小说家、批评家、翻译三重身份的纳博科夫绝对是毒舌,他对这三个领域的见解批评也很独到,很好看的访谈。
  •     和《洛丽塔》一起买的 都不错
  •     文学成就不论,看起来实在是个唧唧歪歪的老男人啊。
  •     恩....好像是采访的记录
  •     打开目录最先想看的竟然是“蝶类学论文”啊啊然后没有;前面的访谈类比后面的勘误类好看,纳博科夫真是集骄傲和傲娇于一体的一枚可爱的老头纸,比起他的览闻辩见和哔哩哔哩般的神吐槽,更欣赏他豁达的生活态度,你以为常驻旅店是颠沛流离,其实来去自如轻松自在,就像他爱的蝴蝶。【题外话:记者问他如何看待自己在活着的及刚去世的作家中的地位,他回答“我经常想,应该存在一种表示微笑的特殊的印刷符号——比如凹面标志、一个平躺的圆括弧,我可以用来回答你的问题”这是1969年纽约时报的访谈,所以纳博科夫是不是现代社交网络表情符号的先驱者之一呢?噗哈哈
  •     很多重复呐
  •     故意的,但是略显拙劣的,态度。
  •     本来吧还没读过这本书是不应该评论的,但是又实不想憋你屈着。收到的书又一次刷新了我在当当买书质量差的下限,以前收到吧,顶多是有点拆痕呀、脏一点呀之类的,但这次就太不舒服了点,没有塑封说环保我支持,但是不能旧啊,封底有两道深深的折痕,还有点退色了,感觉就象是放在书店里给人当样本来看的那种。想过要换货的,但是想着当当换书的过程呀,那个漫长呀,这个旧也就不是不能接受了,人果然是受虐的。
  •     刚飞过去的那只燕子
  •     期待看见这个写出洛丽塔的作者的想法
  •     非常不错,值得购买!
  •     就书名的翻译,Strong Opinions还是译成"固执己见"更恰当。
  •     译者吐槽某人的翻译,他自己的翻译,也没好哪去。。。
  •     访谈录很值得一读,桀骜不驯的旷世奇才。后面的文论有点枯燥。关于蝴蝶的论文太过专业,没有翻译。对于了解纳博科夫的创作和生活都是一本好书。
  •     纳博科夫还真是个喷子
  •     翻译水平不知如何,尚未读。
  •     纳博科夫只说他自己的,我们也只管说自己的。
  •     纳博科夫的形象,大概是他精心修建出来的。
  •     只要是纳博科夫的书,我必定买
  •     答记者问。意象与文字的融合。生活的一般性。天才派。艺术的隐秘、隐喻。——我喜欢的是纳博科夫对细节的关注,搓手的苍蝇,想象的展开,特有的颜色。不喜欢隐喻。
  •     慢慢将从序言中建立起来的同病相怜的好感消耗殆尽,作品比人有说服力
  •     “狂妄的人有救,自卑的人没救。”
  •     记者们的三大爱好:是否回俄国、如何写作,以及千方百计地提到弗洛伊德……另:纳博科夫文学品味这么奇葩,真不是在cosplay托尔斯泰么?——为了让后人在评论中写一句“纳博科夫不喜欢陀思妥耶夫斯基和福克纳,就像托尔斯泰不喜欢莎士比亚一样令人难以接受”之类的话?
  •     很有趣,刚好昨天看到一篇华科的学生写的研究《洛丽塔》里性和伦理的论文,绝对可以在这几年看过的扯淡雷文里排前三,纳博科夫一再强调自己所有的作品都不是给“在文本里寻找性和社会伦理的学术界疯子写的”,这帮人还要把自己的歪理邪说套在他头上来憋那种Shi一样的论文,试问,对得起作者么?
  •     good perfect
  •     Sunday Times连续十周Top10畅销书,涵括诸多华语名家首发杰作
  •     人对过去的记忆会因披露而淡化。这就像那些色彩斑斓的蝴蝶和飞蛾被无知的外行挂在充满阳光的客厅的墙上,以便陈列观赏,几年后,它们就逐渐褪色,成为一种可怜的单调的色彩。鳞翅目昆虫的宝蓝色不易褪色,但即便如此,聪明的收藏家也会将标本放在干燥而光线暗淡的柜子里。
  •     聪明又刻薄,看得超级开心。文艺界吐槽前辈,吐槽弗洛依德、萨特、加缪、毛姆什么的好戳本读者笑点。“信任你汗毛的突然竖起,在这一点上别把弗洛依德掺和进来”“一个真正的好脑袋不是椭圆形的,而是圆形的。”哈哈哈来来来拿个小本本抄下来!
  •     这是我见过最高级的作家和最有趣的访谈!
  •      2014-01-09 我大概不能喜欢Nabokov,因为他到底是只关心微观层面的捕蝶人(「我只关心微观的色彩」),而窝早已被三岛和虚渊玄败坏了口味,体内孕育出一个发狂的伊卡洛斯,不得不去追逐太阳。(当然这里并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审美倾向差异罷了
  •     这本文学评论算是我买的第一本文学评论书籍,从中看到了大师级作家是有着与众不同的习惯与喜好,而每一个成功人都不是专注于好几件事,只有专注于一件事才会在这一个领域得到非凡的荣耀,而文中讲到很多作品,但在我看来提到篇幅最多的就是《洛丽塔》和《爱达》,前者虽然没看过但名气很大,还拍成电影了,后者是没有听说过,可能是我的孤陋寡闻,而按文中叙述,这本书还未拍成电影,不过这本文学评论大志写的是1962-1972年的。
  •     lolita 经典著作
  •     看完再评论
  •     字字閃光,我執遍見
  •     《洛丽塔》作者的文集 为您揭露其创作《洛丽塔》的动机和不为人知的秘密
  •     收藏的书,慢慢看
  •     昨天刚刚拿到书,晚上读了几篇,很过瘾,用己见独特来评价不为过.
  •     从文字风格上猜测,他应该是个特别害怕与凡人为伍的处女座。但书中透露他是双鱼座。嗯,否认《洛丽塔》有现实根基,喜欢扑朔迷离的蝴蝶,执意要自己写《洛丽塔》的电影剧本,频频接受媒体采访并且要求提前准备……不是双鱼座他妈的是什么?
  •     永远支持纳博科夫。
  •     涉及到语言,所以访谈之后就没好好看,sigh.题外话,有才华的人多半虚荣心更强些(或者说心高气傲?),要宽容对待www所以反过来,遇到咄咄逼人者还是先不要急着反感,看看他是不是真有才再说吧XD
  •     原来纳博科夫的全部青年时光是在欧洲度过的,很遗憾他和乔伊斯甚至没有一种普通的情谊,并且他教过的托马斯·品钦也没有一点师生情。纳博科夫是极易表露自身的真实的人,虽然他通过文字看似遮掩了什么,毫无疑问,他是清晰的。
  •     真是个聪敏伶俐不好糊弄的刁钻老头啊!
  •     我大概不能喜欢Nabokov,因为他到底是只关心微观层面的捕蝶人(“我只关心微观的色彩”),而窝早已被三岛和虚渊玄败坏了口味,体内孕育出一个发狂的伊卡洛斯,不得不去追逐太阳。当然这里并没有高下之分只有审美倾向的差异了……
  •     到处都是天才的灵光
  •     怀特可以看看 好
  •     有一本书的腰封都撕了~~其他有塑料薄膜的挺好~
  •     英文版书名叫strong opinion,这老头岂止强硬,简直像坦克一样可以把采访者所有的问题碾碎。但这强硬背后,分明是数倍于常人的敏感。
  •     对理解纳博科夫的文学世界很有帮助
  •     爱捉蝴蝶讨厌轻音乐,固执己见的胖老头。
  •     没有看洛丽塔直接翻到这个居然停不下来一口气读完。好笑的一点是,无数次被问到弗洛伊德的话题后,他终于受不了在对方还没有开始提这个话题就直接说“弗洛伊德,免谈了”(不记得原文了)。一些学术名词:戏仿;写作方法:双面卡片顺序打乱不断重组;回忆的映射,反复成为文艺女神。
  •     这老头说的话听一半就真的足够了……
  •     喜欢纳博科夫谈起蝴蝶时的感觉
  •     mark,看到巴黎评论,就比较晦涩了,前边比较有意思,时机对了再读。
  •     喜欢,很不错的商品,一直想看
  •     一直读的大作家
  •     我无比确定,就好像有一天我会死亡一样确定,我永远也找不到一个像纳博科夫这样百分之百符合我对人这个物种全部期待的人,最最天真最最闷骚最最天才。如果有什么是永垂不朽,那么他就是永垂不朽。如果这世上真有奇迹,那么这个奇迹应该被称为他的名字。
  •     2012-03-13 值得一读再读。细节,严谨,有理有据,想象力,节奏。。。太多太多了!!
  •     他可真敢说啊,从陀思妥耶夫斯基骂到爱伦坡。不过如此类采访成籍还是不爱看,言语像隔了沙玻璃。
  •     踢过守门员的位置,哈哈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