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国的工厂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日出国的工厂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3
ISBN:9787532756940
作者:(日)村上春树
页数:158页

章节摘录

隐喻式人体标本 京都科学标本我一说要为写这本书去京都参观人体模型制造工厂,几个朋友都着实羡慕起来。“嗳,那人体模型,就是……噢,就是小学物理试验室里悬吊的那家伙吧?头盖骨可以‘喀嚓’一声卸下来,红色肌肉抽筋似的一动一动……”“正是。”“心脏红红的,肝脏是褐色……羡慕啊!一提起小学来,我就条件反射地想起那东西。静悄悄的幽暗走廊,物理试验室,放幻灯片用的厚厚的黑窗帘,四周漂着一股酒精味儿……接下去就是人体标本。整个标本看上去有点儿旧,但内脏颜色鲜亮鲜亮的,蛮有说服力。令人怀念啊!运动会啦郊游啦压根儿想不起来了,人体标本那条小肠的摺子却至今历历在目,不可思议啊!”那么,全国数百万……可能没那么多……数十万人体标本爱好者们,人体标本工厂马上就要出场了。说实话,我也决不是讨厌人体标本的一方。用纸巾包起自己喜欢的女孩的十二指肠到处走来走去,那种怪异的爱好我当然没有,但不管怎么说,还是和上面的朋友一样,少年时代曾被物理试验室里齐刷刷一字排开的骨骼和能够拆卸的人体标本以及福尔马林浸泡的莫名其妙的白惨惨的动物所吸引,饿虎扑羊一样盯住不放。我想——虽然只是我随便想像——世上恐怕所有人都有同样的体验。为什么骨骼和人体标本会如此强烈地吸引孩子们呢?我猜想可能是因为孩子们第一次遇上“生与死的隐喻”的缘故。在那些标本面前,孩子们得以第一次将“自己”这一存在相对化。自己的皮肤——滑溜溜光润润的皮肤下面居然存在着如此五颜六色奇形怪状弯弯曲曲重重叠叠的五脏六腑,再往下还有白得仿佛漂白过的令人不寒而栗的骨骼——他们知晓了这一事实。内脏象征着不确定的生,骨骼象征着死。当然不是说他们当场就清楚地认识了所有一切,认识恐怕是在很久以后。但他们在物理试验室昏暗的一角知晓了这一系统朦朦胧胧的存在形式,并且作为一个里程碑在他们心中留下了烙印。这同那个有名的古埃及晚餐会有些相似。埃及人在盛大的晚餐会开始前,让侍者拿着装入棺材的骨骼在会场里走动,使人们想起无可回避的死的存在:“在生之高潮中想到死!”但是,自不待言,人们并不是为了唤起哲学省察而制作骨骼标本的,也不是对作为某种隐喻的内脏施以色彩,而仅仅是在制作“以教育为目的的标本”。这座工厂——正式名称叫“京都科学标本株式会社”——位于京都站以南,沿国道1号线南行二十分钟就到。这一带基本上空空荡荡,高速公路附近剩有一块块的零星空地和农田。因为距伏见不远,还可以看见古旧的清酒仓库。电线杆上左一张右一张贴着接客女郎花花绿绿的广告画。虽说事不关己,但我还是不由得怀疑:在这种悄无人息的郊外路上行走的人,看了广告画莫非会忽然发动情欲不成?这里的景致在所有意义上都不足以刺激人们的想像力。“京都科学标本株式会社”的建筑物也并非足以摇撼来访者想像力的那一类型,不甚旧也不很新,极其平常的即物式三层建筑。无须说,虽然是制作人体标本的公司,但建筑物也并非罗杰•科曼式或安迪•沃霍尔式的。公司后面连着两栋厂房,大的是制作佛像、美术工艺仿制品、庭石、同实物一般大小的瀑布(竟有这东西!)的工厂,小的是教育器具制作部——即制作我们此次采访的对象人体标本的部门。美术工艺部是最近才发展起来的部门,加之制作的东西也相应让人开心,很有一种美术大学工作室那样的气氛,甚至有年轻的女职员。而制作人体标本的部门——虽然被允许参观还这么说,是不妥的——不但建筑物陈旧,务工人员也以年长者居多。总的说来,情景绝对算不上欢快,不是招呼一声“干得可好”就应声“胜利、胜利”那种生机勃勃多姿多彩的工作场所。工厂的情况往后放一放,我们决定先参观设在公司三楼的展示室,以确认这家公司到底生产什么。说起来东西真够多的,遗憾的是不能一一介绍。只见到难以形容(这么说倒也不难)的奇妙标本一排排的,把个足够大的房间摆得满满的。走进展示室,最先映入眼帘的是曾经的骨骼模型和人体解剖模型。这两种模型以各种各样的姿态,整齐地排列在玻璃橱里。最高档的人体解剖模型有几百个部件,身高约150厘米,内脏自不用说,就连肌肉都能逐一分解,且男女有别,极有视觉冲击力,其精细程度简直让人叹为观止。能在几分钟之内将几百个零零碎碎的部件组装起来吗——假如深更半夜一个人做此游戏,很可能走火入魔。不过,这般精巧的东西是给医科大学那类专门机构用的,一般用的是15-30个部件、身高100-120厘米的。我们在小学物理试验室看见的大约为15个部件,同一百个部件的相比,分明是哄小孩的玩意儿。二者之差不亚于F15鹰(Eagle)战斗机比之赛斯奈(Cassna)飞机。一百个部件的标本不带皮肤,肌肉大体裸露在外,说即物式也好,实战式也好,反正相当有冲击力。因此,即使分为男女,从外观上也很难一眼看出男女,非查看乳房和生殖器不可。问题是,乳房这东西剥去一层皮就相当让人不快。过去The Impressions有一首走红歌曲,唱道“Beautyis Only Skin-deep”,的确言之有理,剥去一层皮,美女也罢丑女也罢都是一回事。骨骼模型也有种种档次。标准的高160厘米,合成树脂制,脏了能用肥皂清洗,非常方便。骸骨模型当然有普通的纯白之物,但其中也有彩色的或按部位分涂颜色的全彩头骨模型,这东西不无LSD意味,颇具迷幻效果。总之,这些物件一排排逼匝地摆在这里,光看都相当紧张,无论怎么想都不能说是寻常光景。紧张也没用,还是要请营业科的横山君讲一讲。

前言

我读小学的时候(说起来也就是昭和三十年代前半期),上社会课时被领去工厂参观了几次。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口香糖工厂——口香糖叫“乐天鲜橙口香糖”,圆形,高尔夫球大小——尽管三十多年前的事了,但至今仍能情楚记起。几千几万个橙黄色圆球由机器吐到传送带上,~个个包上玻璃纸装进箱子。那光景在七八岁小孩眼里显得相当奇特。说到底,世上存在那么多橙形口香糖这一事实本身就足以让人吃惊。    我想,这样的经历大概任何人都会有一两次。试着问了周围好几个人,果然每人都有参观工厂的记忆。有人记得“明治骰子糖果”工厂,有人记得“森永奶糖”工厂。看来,糖果厂这东西相当鲜明地留在大家的记忆里。听人讲的过程中,甚至觉得那不妨称之为一种“必然仪式”。    说起昭和三十年代前半期,正是朝鲜战争结束后日本经济紧锣密鼓复兴的时代,理所当然,“工厂”一词也具有一往无前的韵味。虽说不是《有炼钢炉的城市》,但仍有“我们也在加油干”那种积极向上的风貌。那样的风貌现在诚然也有,但我觉得当时好像带有国民共识的色彩,公害和噪音之类也没眼下这么严重,浓烟滚滚的烟囱乃是经济复兴的强有力的象征。正因如此,我们才去工厂参观,目睹机械化(令人怀念的字眼啊,觉得)生产线时才情不自禁地感叹“哇好厉害啊”。    自那以来,我心里就有了些因为受工厂吸引而形成的淡淡阴翳——或者不如说同参观工厂无关,而仅仅属于我个人嗜好——有时候那一印象是形影清晰(例如大象)的具体工厂,有时候则是形影皆无的形而上工厂。我每每十分认真地思考这各种各样的工厂,譬如思考制造性欲(这个倒很难说是形而上的东西)的工厂是怎样的工厂。    这里说的性欲工厂,我猜想恐怕是由五个人经营的:两个有点儿呆头呆脑的高中刚毕业的小伙子,一个沉默寡言的中年男人,一个老于世故的喜欢帮忙的所长,加一个名叫玲子的老实而又性急的漂亮女事务员(25岁,单身,德岛县人)。普通的性欲工厂是个格外悠闲自在的地方,两个小伙子互相开着不够档次的玩笑,中年男人歪在那里看《大众读物》里的藤泽周平或其他什么,所长用随身听听着相声,独自呵呵发笑。机器已经停了,四周别无动静,惟独玲子一人或打算盘或打电话或用橡皮筋整理账单,不停地做这做那。    不料,不多久玲子发起火来。她霍然立起,大声吼道:“你们怎么搞的?就我一个人干,你们什么也不干!不觉得不好意思么?”听得玲子吼叫,大家吃了一惊,所长差点儿从椅子跌落下来。    “吼得好!你们在干什么呢?”所长也站起吼道,“给玲子那么说能好意思吗?还不快干?一起干!”    “干吧!”中年男人也扔开《大众读物》,站起身来,“喂,宫田,中岛,干活了!”    “玲子,我干。”“干就是,玲子。”宫田和中岛交口应道。于是,机器轰轰隆隆急速开动起来……这就是我在脑海中描绘的性欲工厂。不过这种描绘因人而异,若问我是否正确,我也说不上来,反正我就是有这种胡思乱想的习惯。    比如说,制造小说的工厂是怎样的工厂呢?制造悲哀的工厂是怎样的工厂呢(例如诗的语言),制造大规模间接税收、存在主义和得过且过主义以及青山学院大学校长的是怎样的工厂呢?那里有什么人、如何做工——我不由得如此想入非非,有时还就细节加以验证。    在这个意义上,可以说,这本书所选的工厂完全是好奇心所使然。  “××到底是怎样的工厂、又是怎样运作的呢”——一个念头蓦然浮上心头,随即依序前往,结果就成了这样的顺序:    (1)人体标本工厂    (2)婚礼馆(本来打算采访婚礼场馆的厨房,岂料到现场一看,竟被婚礼馆本身的工厂性彻底俘获,以致改变了初衷)    (3)橡皮擦工厂    (4)酪农工厂(本来也打算主要采访牛奶处理厂,却被作为“经济动物”的牛的生产转移了目标)    (5)科姆·D·加尔逊工厂    (6)CD工厂    (7)亚德朗斯工厂    这个顺序,说奇妙也够奇怪,说不奇妙也根本不奇怪。我还想加上(8)兵工厂、(9)作为系统的蒸浴按摩室这两个,后因种种情由放弃。如果可能,以后还想试试。    当然也不是说采访这七个工厂就会使当下经济大国日本平均线上的工厂情况历历浮现出来。一来是出于我个人兴趣选择的,作为倾向相当偏颇,二来从规模上说,多是中小企业、轻工业,而重工业、.大工厂则漏选了。反过来说,感觉上似乎选的全部是意在使当下日本平均线上的工厂情况浮现出来之人一般不选的那类工厂(松下工厂自是例外)。个中缘由,希望读者理解为外行人(非·非小说类作家)的心血来潮。在结果上,我本人为选择这七个工厂而暗暗——话虽这么说,但因为写出来了,已无所谓暗暗——感到自负,认为自有其充分的理由。    作为这本书的名字,本来想的是另一个,但在采访和写作过程中,觉得“日本”、“日本人”这一概念逐渐变大,于是改变主意,采用了“日出国的工厂”这个书名。关于这点有很多很多想写,问题是一旦写开头就有可能收勒不住。不过,我还是想重复一遍——固然不大合适——日本人这种人实在能干,能干得让人怜爱。能干,并且力图从工作本身中找出快乐,找出哲学,找出自豪,找出慰藉。至于正确与否,我当然不得而知,日后如何变化也无从判断,但不管怎样,在我这么写这篇文稿的此刻,整个日本的工厂中仍有无数人动来动去,不停地制造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想到这点,我就好像得到安慰和鼓励。    最后交待一句,关于这本书的采访都是在1986年进行的。

内容概要

  村上春树(1949—
),日本著名作家。京都府人。毕业于早稻田大学文学部。1979年以处女作《且听风吟》获群像信任文学奖。主要著作有《挪威的森林》、《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舞!舞!舞!》、《奇鸟行状录》、《海边的卡夫卡》、《天黑以后》等。作品被译介至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在世界各地深具影响。

书籍目录

前言隐喻式人体标本  京都科学标本作为工厂的婚礼馆  松户·玉姬殿橡皮工厂的秘密  RAPIT经济动物们的午后  小岩井农场缝制作为思想的西服的人们  科姆·D·加尔逊高科技战争  CD工厂明朗的福音制造厂  亚德朗斯

编辑推荐

《日出国的工厂》编辑推荐:村上春树随笔系列,从日本的工厂窥视日本和日本人。一个与众不同的村上春树。

作者简介

村上春树对日本7家有特色的工厂(或服务机构)的采访录,有人体标本制造厂、婚礼馆、橡皮工厂、奶牛饲养场、西服制造厂、CD工厂和假发工厂。书中肯定了各家工厂的高效率和产品先进性,也对工业化进程中人的地位的萎缩表达了忧虑。全书文笔幽默,内容新奇,从内容到风格都不同于村上的其他作品,体现了作家的多才多艺。

图书封面


 日出国的工厂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刚生出来的小牛马上被人从母牛身边取走,像“雾都孤儿”一样被一起扔进牛舍里养大。基本上只留母牛,每年从公牛里挑出来两三头做候补种牛,其余在五六个月左右阉掉,长到十二个月作为肉牛处理掉。总的来说还算是高档牛肉,可以做牛排。成为奶牛的小牛都挂有名牌,类似户口。登录父母的名字还有编号,名牌下端有“能力指数”,清清楚楚写着产奶量啦,乳脂率啊。作为奶牛的存在价值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一年能产多少公斤浓度的牛奶。什么性格活泼啊,多才多艺啊,容貌俊美啊,都没有人关心。选作种牛的公牛也不是跟真的母牛交配,取而代之的是一台脏兮兮的母牛模拟台。咋看起来像是拷问刑具,包着带毛牛皮,手柄控制高低和角度。就算是种牛,也只是对着冷冰冰的机器,榨取精液,一辈子都不可能跟鲜活可爱的小母牛来一发。难以想象男人一辈子不碰女人,只摸充气娃娃是怎样奇怪的感觉……一星期射精两次,对成年牛是多大的负担呢?想象不出。而且牛交配的时候只用后腿站立,超过十岁几乎无法支撑重量,于是就被当做肉牛处理掉。十来岁的牛不能做成牛排,只能加工成汉堡包和猫食之类。几乎所有公牛一生下来就作为肉牛处理掉,侥幸活下来精力充沛的种牛,每周跟冷冰冰的模拟母牛机器交配,交差一般的射精两次,等到后腿站不住了,就被杀掉做成猫食。这么一想,种牛的世界也太残酷了。不过,还是比《云图》里把克隆人加工成汤,再喂给新的克隆人喝掉,要温情脉脉吧。至少不像养鸡场把鸡骨头磨成鸡饲料喂给鸡吃。
  •     1正因如此,我们才去工厂参观,目睹机械化(令人怀念的字眼啊,觉得)生产线时才会情不自禁地感叹“哇好厉害啊”。2比如说,制造小说的工厂是怎样的工厂呢?制造悲哀的工厂是怎样的工厂呢(例如诗的语言),制造大规模间接税收、存在主义和得过且过主义以及青山学院大学校长的是怎样的工厂呢?那里有什么人、如何做工——我不由得如此想入非非,有时还就细节加以验证。3至于正确与否,我当然不得而知,日后如何变化也无从判断,但不管怎样,在我这么写这篇文稿的此刻,整个日本的工厂中仍有无数人动来动去,不停地制造着各种各样的东西。想到这点,我就好像得到安慰和鼓励。4用纸巾包起自己喜欢的女孩的十二指肠到处走来走去,那种怪异的爱好我当然没有。5“京都科学标本株式会社”的建筑物也并非足以摇撼来访者想象力的那一类型。6能在几分钟之内将几百个零零碎碎的部件组装起来吗——假如深更半夜一个人做此游戏,很可能走火入魔。7看样子完全可以包在坐垫中,贴在腹部吓唬男子:“喂,这可是你的孩子!”不过请别这样,很吓人的。8尤其是耳蜗,形状是何等的端庄可爱!9写到这里,忽然想起大学二年级时和圣路加医院一个女孩约会,借了她一千元一直没还。不够意思啊!10盲肠啦肛门啦哪怕做得再好,一旦脸上有疏漏,护士学校的女孩子们也还是上不来情绪,因为感情无法转移。尽管我们认为没必要做得像西武百货大楼的模特那样栩栩如生,以致有个老太婆去问“柜台在哪里”。11那里有形形色色的模具,从婴儿脖颈到盆骨,应有尽有,成排成列,说异乎寻常也异乎寻常,但工序本身和制作洗脸盆一个样,技术上没有任何值得一提的。12钢架上不时探出尚未着色的手脚和胴体,印有“青森苹果”或“淡路白菜”字样的纸壳箱里塞满了头盖骨和心脏等物,它们都在耐心地等待着色。13总之,这内脏颜色有各种各样的诀窍或技术。举个例子,如果不太乐意涂以新鲜颜色而想表现”中年阶段大众传媒工作者“肝脏那样的滞涩色调,那么就把笔蘸上涂料后“啪”一声甩在报纸上,等笔干到一定程度再涂,这样就会出来“古色”。14诚然,给内脏涂颜色并非什么让人欢欣鼓舞的活计,且麻烦多多,但从旁观者角度看倒也非常有趣,足以让我也产生一试身手的冲动。15大部分世人需要Ceremony,寻求相伴而来的某种感动。对于众多世人来说,婚礼便是这么一种东西。不过他们寻求的不是真正的感动。他们寻求的是有始有终并且适度发挥功能的可以把握的感动。16假如那里频频发生天崩地裂般的感动,而且每次都使得参加者或趴在地板上抽泣不止,或新娘屎尿失禁,或新娘的父亲感动至极而用切牛排的刀子花开新郎的喉头,那么人世必将乱作一团。那类感动婚礼馆是不需要的。17“好吧。”沼津低声应道,然后轻轻贴上铃木的裸胸(写这种事情相当累人)。18铅笔:喂,这里这样好了!橡皮:不对,不是那样的。铅笔:是吗,那倒也是。实际是这样的吧?喀嗤咔嗤。橡皮:不是说不对的嘛,哧咻嗤咻。铅笔:你这家伙够固执的了。喏,这回如何?喀嗤咔嗤。橡皮:大致差不多,可这里不行,哧咻嗤咻。铅笔:胡说!喀嗤咔嗤。19看上去不由得叫人担心工厂会不会因为不景气而将开工量压缩到三分之一,但实际并非如此,橡皮工厂即便开足马力也是这幅德性,大概属于玩命干也不显眼那一类型,让我想起高中班上也好像有几个这样的同学。20“BANBARI”搅拌机是怎么回事我补太懂,看起来像是个燃烧炉那样的蒸汽机车,粗粗大大,有一种“我就是BANBARI”的朴实无华之感,给我的印象不错,我也很想招呼说:“请‘梆梆加油干’!”……21反正,第一阶段“将原料搅黏搅稠”至此顺利结束。打个离奇的比方,好比把女孩灌醉领进宾馆,弄到床上熄灯——便是到了这个地步。22我们看的“橡胶消字”厂房,气派也较另一栋“塑料消字”厂房差了一成。“橡胶消字”务请加油……话是这么说,可我家里用的也是“塑料消字”。23(3)气味和形状不使之同食品相似。我认为很有道理,应该这样。若有形状香蕉并带有香味儿的橡皮,小孩子肯定又啃又咬。别说小孩子,就连我都要啃咬一番。24东北新干线好的地方时车站盒饭够味儿,不好的地方时风景单调至极。香菇盒饭相当可口。水丸君,喏,盒饭,别老躺着,吃饭了,吧唧吧唧。困死了,昨晚没睡好。这可是盒饭呦,喏。如此一来二去,转眼到了盛冈。25进入牛舌,通道两侧齐刷刷排列着小牛,全都以严肃的神情闭着嘴咀嚼青草。我看了心里不免嘀咕:那东西真有那么好吃不成?但小牛们吃得甚为投入,像是在表示“好吃、好吃”。26这里的牛的存在价值可以归结为一点,那就是一年能产多少公斤浓度的奶。不用说,也仅仅凭这一点对每头牛予以评价,至于性格如何啦样貌如何啦艺术才华如何啦,根本不是评价的对象。举例说,就算有一头牛对自己的能力指数心怀不满,走到饲养员老伯那里说“嗳老伯,我的乳汁可能不怎么出类拔萃,但我在朋友中的评价简直好上天了,深受信赖”,老伯也只当耳旁风,应道“噢,是吗”。27至少应在前方挂一个嬉皮笑脸的母牛脑袋,或正面墙壁上贴一张全裸母牛照(可细想之下,牛这东西本来就是全裸的),那样,我也没准猜的出来。28提起种牛,我本来想象它每天都气壮如牛地和不同的母牛做爱,傍晚像谷冈安治的牛那样道一声“今天干得很来劲啊”,一边擦汗一边返回牛舍——想象的确很优雅,然而现实这东西到底不是好玩的。29母牛们悄无声息,仿佛说我们什么都想通了。30——母牛也有长得好、长得不好的么?菊池:有的。牛也有它的长相问题,同样的。例如这头吧(指着身旁一头脸形和研直子相似的母牛),就不怎么样,从长相看。倒是逗人喜爱,多多少少。可尾巴这么圆圆秃秃的……若是肉牛倒也罢了。而奶牛还是尖尖的好……31我们连续参观工厂不是为了肯定或否定什么,而仅仅是想目睹其本来面目。32对方越说麻烦就越想看,此乃人之常情。33看来自员工的投诉板,上面贴着“进来午餐的炸鸡块肉太少”——这也够明朗开发的。年轻女孩在宽敞的员工食堂里一边唧唧喳喳说话一边吃午饭(免费)的光景仿佛历历在目。“怎么搞的,这鸡肉,骨多肉少的么!”“真是的,不像话!”“桂子,写投诉信,你字写得好!”“哦,我写?写就写!”——我就喜欢这个样子。34我这个那个地向班长提无理的问题的时间里,女工们一直默默劳作不止。打喷嚏都听不见。我很想大声讲个好笑的笑话,讲牛和皮鞋推销员在桥上相遇……逗得大家哈哈大笑,却又觉得影响工作,只好作罢。35人们由于各种各样的缘由变得不幸,又由于各种各样的缘由变得幸福。
  •     作为报告文学来说,这些文都已经是老古董了,八十年代的报告文学,如果不是村上的东西,恐怕也难以集结成册发行出版。不知道村上采访的工厂现在还在不在,如果还生存得很好,那么这些工厂也不知经历多少轮的技术换代。即便是婚礼馆和农场也改进发展。橡皮厂那些采访看的恨头痛,理科的东西看到就头大,不过这篇文也让我感触最深。它让我想到我父亲的经历。父亲是国有印刷厂的工人。八十年代还是技术相当先进的一批工厂。然而不知道什么时候起,工厂跟不上改革步伐,开始慢慢被淘汰。眼看着落大个国有企业,被合并,被拆解,被破产。最后一群临近退休的老工人为了日后每月多500元工资坚持不提前退休,带着几台落后的机器远赴外地熬最后三年。不过,国家一个政策出来,眼看着最后的小厂房也要破产了。技术革新下,倒下的工厂是不幸的,更多不幸则是工人。不过若是能痛痛快快的死也算是不错,能干干脆脆重头再来。最可怕的就是即不远花钱革新技术,也不拓展维护老客户,还要拖着国企的名头苟延残喘。破产之后也不放人,拖死工场,还要继续拖累员工。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村上春树的最新随笔集,还没有读,先收藏!
  •     有点小,书较薄
  •     满足对工厂的好奇心,虽然离现在已经很久远,仍然看到一些经济上的东西。
  •     在杭图一个下午翻完,除了挪威不说,似乎是认真看完的第一本村上?意料之外的惊喜,婚礼馆的章节最是喜欢。
  •     挺有意思的几篇工厂小文合集,读起来觉得很舒服,很快可以读完,带有村上一些作为小说家对现代工厂的另外一种角度的思考,看来打发时间非常好。
  •     一般。。。
  •     村上的小说,都非常喜欢,语言的节奏宛如音乐般缓慢的流淌,好像活在他的小说里
  •     好几篇的写法颇有意思 对于工业的思考有趣
  •     当你参观工厂时需要参观什么
  •     虽然是村上君,还是有辣么一点读不进去啊
  •     357 80年代的日本工厂就感觉很厉害的样子,做人体标本的那个感觉现在会大派用场,因为貌似日本人会很喜欢充气娃娃的感觉(!)所谓匠人的自尊也很可爱:【在营业部的人看来,发际什么的何苦那么讲究,只要可以做教育标本就可以,如果像做偶人那样细细着色。还不如多做一个为好。可是现场的老伯自有其自尊:不不,这种细小的地方一定得做好才行。】日本人工作认真细致真值得我学习。原来牛有角反而比没有角来得安全些。【即使除了角,也是一样顶人。被顶倒的时候,有角便用角挑着走,而若没有,就要狠狠顶下去,内脏全部报销,“咕哧”一下子,一塌糊涂。还是有角被顶的时候有缓冲时间。而且打针的时候有角也好办,能用角固定。】
  •     村上君的观察点真的一点也不日本人 玉姬殿部分和中式婚礼在脑中重叠后觉得婚礼真是麻烦 花笔墨最多的小岩井农场是最好看的一章 想去奶牛场看看
  •     86年左右写的了,虽然跟不上潮流,但是村上的小幽默还是有的。
  •     原来人体医用模型也有专业的工厂。。。奶牛要滋养草再养牛,估计大陆的特需也要加快赶超步伐
  •     读得很轻松,婚姻那篇文章读得让人松一口气,然后重获活力的感觉,果然村上的文章就是定期拿来充氧的。
  •     我也好想去参观各种工厂啊
  •     村上的书很是不错哦 好评
  •     喜欢人体标本和经济动物。
  •     看看村上春树非小说类作品
  •     3.7
  •     期待的书...
  •     不务正业的村上先生干了一件很有趣的事情哈哈
  •     搞笑的记住了假发工厂和村上不多的头发和爱谢顶的头型好的女孩
  •     妙趣横生
  •     首先是喜欢村上看事情的角度以及表达方式(表达方式或许应一半归功于林少华老师)。薄薄的一本小书,貌似内容很少很浅显,但还是有不少值得回味的东西。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村上式幽默,看上去哪一个字哪一个词也不幽默,但读来却忍俊不禁。
  •     没想到是硬壳的 质量不错
  •     (南大图书馆)内容颇具新奇和趣味的纪实作品,加上村上的脑洞又立刻变成了文学巨著。只是想问林老师,那些不认识的词,CNM不会百度吗
  •     买这个纯粹是惯性使然,一套都买了漏买一本实在不符合收藏癖的做事风格。书,本身是村上蛮早写的了,现在读当然也很有意思,CDG的译名之争什么的我们也就不去考虑它了……不是村上的迷其实就没什么必要特地来买了。最后加一句,上海译文的村上系列越做越磕碜。
  •     村上眼中的工厂。
  •     村上朝日堂系列的书都很不错,比小说要清新柔和。
  •     村上君的随笔很傲娇哦~~~
  •     我觉得很有意思啊~
  •      2013-01-19
  •     只要是村上的随笔我都喜欢
  •     村上村上
  •     奶牛那篇看的入迷,与水丸君打情骂俏加一星,可爱的水丸君今何在
  •     书的内容非常不错,值得阅读~
  •     在今天的机械化过量生产里,生产者与消费者都已成为了机械,制作里不再融入热情,商品里不再存有灵魂。
  •     买了十二本,现在评不了
  •     写采访那段深有感触 身为作家也有吃闭门羹的时候 每一行都不容易 想想当初一个人跑到人家公司企划部简直是笑话
  •     不错还没有来及看
  •     是朋友推荐的,很不错
  •     看看在村上眼中日出国的产品是怎么样子的。
  •     日出国的工厂,了解不一样的日本
  •     猎奇
  •     语言诙谐,娱乐不错
  •     收藏用,但不会失望。
  •     这是介绍日本一些工厂的纪实加随笔,因为书是90年代写的,所以略显久远,按照日本的工业和科技发展,现在再去工厂参观的话一定有更多的可以分享的新鲜的东西。真期待先生可以再去参观一下现代的工厂,分享给我们,不知道他还有没有这个心情。
  •     村上你真的是去采访不是去捣乱的吗!哈哈!
  •     工厂见学真是件蛮有意思的事,自己写的话就是流水账吧[偷笑]
  •     特色工厂有情怀
  •     真的很幽默嘛。
  •     今天刚收到书,随手翻了翻还不错。物流很给力,包装也很好。下星期再好好读读~
  •     很好看的哦 很喜欢村上的书
  •     80年代的工厂。奶牛场的那篇写得好残酷(还黑了研直子23333~)~做假发的那篇好逗~一直觉得村上的随笔读不下去,但这本让我有了改观。
  •     严重觉得村上的非虚构比小说写得好得多,这本简直要逗死人了~~处处都是奇思妙想~~
  •     83年的几家日本工厂调查,现在看,总有种考古的感觉,里面描述了cd工厂,然而这个时代cd已然成为古董商品了。
  •     一本正经讲黄段子的村上,还有一颗赛艇的杂学,摘一段你们感受下:亚德朗斯也做假阴毛,这主要用于“修学旅行”,不取型。不做假胡须和假胸毛。
  •     “嗨哬!年轻的村上真是玩世不恭!和在《地下》里严谨认真的模样相比真是好笑!字里行间很幼稚,但是有趣至极。这本书后来买的,不是按“村上年代记”顺序看的,和夜半蜘蛛猴、奇鸟有呼应之处。”
  •     参观工厂,看了本书之后也有这方面的冲动了
  •     幽默风趣写得很自然
  •     这是我看他的第三本。还是比较喜欢这种。不会让我觉得悲哀和压抑。很抱歉。
  •     是他的书就买呗,虽然还没有看
  •     非常有意思的描述,很喜欢
  •     很喜欢外面的包装,很期待阅读哈!
  •     书小本点
  •     村上的书都喜欢,有意思。
  •     我是村上粉丝!
  •     不喜欢书的名字,会想起“日出处天子,致书日没处天子”。。。。内容一般吧,没有想的那么有吸引力,不过有些地方的想象力还是那么有趣。看到日本小学还会组织学生去参观工厂,这倒确实是个不错的教育点子~
  •     以为是个奇怪名字的散文,谁知真是写工厂的,虽说读起来并非无趣,但若不是铁杆村上迷,或是想接触村上,还是从小说开始比较好~
  •     村上纪实性的作品,跟他的小说,给人截然不同的印象---就是说,更加日本人,这类作品,不论写作年代,都是了解日本的好材料
  •     讲各种工厂的运作,比较没有文学性
  •     大概是读得最快的一本书了 村上这样去认认真真地调查工厂,研究裁缝假发。我却如此快速浏览过去,有些对不住村上的良苦用心。想来,村上这更是自己的兴趣所在,为自己的探索记载一下,又何必读者怎么想呢 真有意思。“人们由于各种各样的缘由变得不幸,又由于各种各样的缘由变得幸福。”
  •     客观,简洁,笔记书似的,没太多创见,村上的才华还是在小说上。
  •     书中的日出国就是日本
  •     更年少时在表带工厂呆过一点点时间,以至于在后来的那么多年,看到一些手表的表带都不禁会想会不会经过自己的手。
  •     一向都喜欢村上春树的小说,不过总觉得是要林树华翻译的才好看。这次感觉书本的纸质比以前的差很多,会影响阅读心情。但外包装是不错的。
  •     十分轻松愉快又充满幸福感的一本随笔,看完后对村上的好感大增,日本人的根性精神、服务理念、匠人文化浓缩于工厂这一工业化的标志产物,但这些多少有些异色感的工厂参观之旅同时具有着新奇趣味。
  •     3.5
  •     很有意思的小书
  •     看看日本人的生活。
  •     看到了《奇鸟形状录》的假发工厂,也是其中最有趣的一篇。
  •     内容很好 村上的书一直都很好看 推荐!~
  •     我無論如何都不想進入那樣的婚禮工廠。
  •     从来没失望过
  •     对几个工厂的参观,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奶牛饲养场、假发工厂,另外婚礼馆的描述仿佛是现代中国结婚的翻版,那个时候可是1986年的日本啊。
  •     大学时
  •     这本太有意思了……从人体标本厂内心就笑到不行。这些research让人想起他书中那些拥有着诸如假发推销员之类职业的主人公应该也不是凭空来的。
  •     比书店便宜多了~村上的作品都快收齐了~这一版的这几本
  •     天了噜 这翻译我也是
  •     还不错,满299减100时买的
  •     2013-84
  •     假发那个很有意思
  •     活动买书真合适
  •     非常有意思
  •     作为村上的独特之处就在于他选择调查(参观?)对象的与众不同(诡异?):绝非怀旧式地追寻濒临失传的古老技艺,而是聚焦于将现代化大工业流水线上的格式化生产和类似传统的偏于手工、个人定制及侧重用户体验的小作坊生产相结合的特殊工场(此工场非彼工厂)。作为被调查对象的场所本身已经够叫人摸不着头脑的了,再加上村上这样一位不靠谱的外行调查员,出来的效果让人捧腹的同时,又能让人陷入遐思。
  •     各种工厂~做橡皮的,做衣服的,做CD的......
  •     想参观人体标本工厂和假发工厂hhhh
  •     有趣,特别是做假发和假体那两篇
  •     这本书看得很轻松,能够感受到村上对于未知进行探索的那种兴趣。只是参观一下就能够发现许多问题,看到许多更加深刻的东西,我想,这应该是作家对于生活细致观察、询问的本能吧。
  •     文字洗练,骨子里的幽默感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