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妮日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安妮日记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530208229
作者:(德)安妮·弗兰克
页数:311页

章节摘录

  1942年6月20日(二) 星期六  亲爱的基蒂!  我想马上开始。这儿是这么安静。父亲和母亲外出了,玛戈在一个朋友那里打乒乓球。最近我也很喜欢这项运动。因为我们特别喜欢吃冰激凌,夏天打完乒乓球后,我们多半是跑到一家允许犹太人买东西的糖果糕饼店“海豚”或“绿洲”去。我们不用担心钱包里的钱多还是少。在大多数情况下那里总是人满满的,我们总能从我们的熟人圈里或崇拜者中找到付账的,给我们端上来的冰激凌多得一个星期也吃不完。  我猜想,你很惊讶,尽管我这么年轻,就已经谈论追求者了。可是很遗憾,这种陋习在我们学校不可避免。比如小伙子中的一个问我,他是不是可以和我一块骑自行车回家,我可以肯定,问话的少年一定是喜欢我,爱得昏了头,眼睛使劲盯着我看。过了一段时间这事才平息下去,特别是因为我一般来说不去看那爱慕的目光,高高兴兴地继续往前骑。假如我觉得太过分了,就骑着车摇晃一下,让我的书包掉在地上,年轻人必然毫不迟疑地下车。直到我后来找回我的书包,他才放心。还有一些老实人,但是也有那么一些人,他们向我飞吻。似乎更迫不及待。但是他们在我这儿是找错了对象。我跳下车,说明我拒绝和他们交往,或者说我觉得受到了如此大的侮辱,干脆把他们赶回家去。  喏,我们的友谊现在已经奠定了基石,基蒂!明天见。

内容概要

安妮·弗兰克,1929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犹太家庭,1933年希特勒上台,开始疯狂地迫害犹太人,弗兰克一家移居荷兰。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后不久,德国法两斯占领了荷兰,在这里避难的犹太人同样遭到残酷迫害。为了逃避纳粹的逮捕、监禁和屠杀,弗兰克一家在朋友的帮助下,

书籍目录

1942年  1942年6月12日   1942年6月14日  1942年6月15日  1942年6月20日(一)  1942年6月20日(二)  1942年6月21日  1942年6月24日  1942年6月30日  1942年7月3日  1942年7月6日  1942年7月8日  1942年7月9日  1942年7月10日  1942年7月11日  1942年8月14日  1942年8月21日  1942年9月2日  1942年9月21日  1942年9月25日  1942年9月27日  1942年9月28日  1942年9月29日  1942年10月1日  1942年10月3日  1942年10月9日  1942年10月16日  1942年10月20日  1942年10月29日  1942年11月7日 1942年11月9日  1942年11月10日  1942年11月12日  1942年11月17日  1942年11月19日  1942年11月20日  1942年11月28日  1942年12月7日  1942年12月10日  1942年12月13日  1942年12月22日 1943年……1944年后记

编辑推荐

  我想死去后还能继续活下去。  我们在日记中看到,这个激情、敏感的少女在封闭狭小的环境中如何苦闷、无聊,她对在特殊的环境中人际关系的扭曲如何反感、厌恶,看到这个自尊心强、有独立见解的孩子与长辈之间的冲突;看到她用自己早熟的头脑对战争与和平、人性善恶、男女两性社会角色等重大问题的思考;同时她在日记中也真诚地袒露了一个十四五岁的少女在青春期性意识的觉醒和对异性的情感的渴望。  ——宁瑛

作者简介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人类历史就是不同文明交融的过程。“洋经典”系列为读者推荐了一批小巧玲珑的外国文化好书。小巧的篇幅容纳了文明的博大,精致的文字表达出了智慧的深沉。本书为丛书之一。安妮·弗兰克1929年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的一个犹太家庭,十五岁时在法西斯集中营悄然死去。本书是她在与世隔绝的密室中写下的日记。日记从1942年6月12日开始,一直记到1944年8月1日,是纳粹罪行的真实记录,是对人性、和平和安宁的激情呼唤。

  “洋经典”系列为读者推荐了一批小巧玲珑的外国文化好书,丛书所选作品来自各国大家,都是人文学科中的精华,不少是作家的代表之作,而且可诵易读。它们题材各异,体裁不限,文学、历史、哲学、宗教、社会、伦理无所不包,随笔、散文、游记、自传、小说、论著应有尽有。一册小书,凝聚人类智慧,在轻轻松松的阅读中,我们和世界沟通心扉。本书为丛书之一。

图书封面


 安妮日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小小的一本书,我并不急着看完,每天读几篇,就好像安妮还活着,每天都在讲诉刚发生的故事一样。一点点地感受这这个大眼睛小姑娘的成长,每次都令人惊讶。
  •     她还那么年轻,可却不得不每天面对死亡.她是个勇敢又有活力的姑娘.她用她那双大眼睛把战争和世界都看透了.她让我想起一句歌词:I am a big big girl In the big big world.她是她日记的主人,可她只是她日记的主人.面对战争和世界她显得是那么渺小和无力. 可怜的安妮,在解放前两个月去世了.
  •     不太喜欢读日记、书信形式的书,会觉得是在窥人隐私。况且《安妮日记》名头太大,向来不喜欢张扬的东西。如果不是CC的推荐,可能也就与安妮无缘了。阅读的时间是零零碎碎的,因为自己心情的原因,也因为日记的内容不像小说故事那样结构紧密。计算了下,居然读了有两个多月!十四岁的你在做些什么?在想些什么?——一个叫安妮的犹太小女孩在一间封闭的密室里躲避战争,顺便成长……他们有八个成员,当然,如果算上安妮最好的朋友——日记精灵kitty的话,应该有是九个。他们的生活确实是暗无天日的:机械的就餐时间,做操时间,如厕时间,读书休闲时间,睡觉时间……不能弄出任何大的响动,不能吃喜欢吃的东西,玩爱玩的游戏,见喜欢的人……我们可以想象:这比监狱里的生活可能更惨。没有自由,没有足够的食物,不能享受哪怕是一会的阳光,随时有性命之忧……以现在的你,是否可以如此的生活25个月之久?安妮以及她的亲人同伴们却那样走过。于是反思:繁重的工作,贫瘠的物质条件,腐败的ZF官员,遥远的亲人家乡等等这些负面的东西,真的有能力破坏自己的生活?安妮说:只要我还活着,能看到这阳光,这无云的天空,我就不可能不幸福!也因此,安妮的“隐居”生涯并不枯燥。她学习速记,外语,历史等等感兴趣的东西,甚至自己做研究——探索王室家谱和世系表。她思考着我们那个年纪是思考的问题,甚至得出了异常精彩的答案。她恋爱,也对爱形成了自己独到的认识理解。虽然从某种意义来讲,安妮的恋情有些无可奈何——可以恋爱的对象就只有彼得一人。。。但是不得不说的是:她的恋爱进行的异常灿烂~(由这里,怀着对安妮的歉意,某人猜测:是否爱情只是激素作用下的隶属于性活动的一种行为方式?如果在青春期开始后阻断激素的产生与作用,那么生活在一起的男生女生将视而不见?。。。有点反人类了ORZ。。。)安妮的才华令人惊艳,而且是似曾相识的惊艳。因为这样的才华每个人都会有。只是最后因才华而扬名立万的人却是少数,因为才华这个东东很难抓住——你没意识到时,她无处不在,你可以轻易说出震惊自己的话,做出震惊自己的事。而当你要抓住她时,她却不知道躲到什么地方去了……安妮成人后是否能有很高的成就,无从得知了。只是,哪个灵光四溢的美丽小姑娘,就那样轻易的被战争随意的抹去了……

精彩短评 (总计57条)

  •     读后让人感觉到战争的残忍,人们对战争的恐惧,对和平、自由的渴望。值得一读。
  •     個人認為,安妮挺賤挺騷……戀父還討厭她媽……
  •     每次看到坚强的女生就不由自主的想歪了,喜欢安妮
  •     喜欢这种纪实的文学,真实的还原了那个时代的悲剧,读起来很痛心
  •     精神传达
  •     简浅文字。。
  •     15岁,我在做些什么呢
  •     女孩安妮
  •     想想安妮,你会惭愧的~
  •     她告诉我们:不要战争,只要和平!
  •     我生日那天这个犹太女孩被抓进集中营
  •     很感动,很震撼,活着真好,反对战争
  •     小时候来来回回看了好几遍的书 一本是安妮日记 一本是爱的教育
  •     很好一本书,一个女孩在特殊环境下的成长,却有很多我们都会遇到的反思和苦恼,励志,又温情,很喜欢。
  •      犹太人对教育的重视以及对知识的无尽探求令人惊叹 在这种强压下,仍旧坚持不断的学习 保持自我的理智 15岁的小女孩都让人敬佩
  •     一个女孩的日记,只为纪念,写的当然不如大师了
  •     扔着我妈都看过
  •     原来还无法想象犹太人一年如何看完85本书,安妮日记给我最大的触动除了这个手不释卷的民族,还有这个正在遭受迫害的家庭在如此极端的环境中仍旧最大限度得保持快活和优雅。
  •     二战期间的罪行。觉得活着并自由是多么美好
  •     稍稍有些印象
  •     安妮是一个有着超越年龄成熟的女孩,她的坚韧、积极或许让成年人也自叹弗如吧。让我找回曾经对着日记本抒发感情的稚气,还有对男孩的心动,这一部分挺美好的。
  •     有同学说看不下去,但我看地津津有味,感觉不错,跟着主人翁的故事,像自己在写日记一样。
  •     从纯真少女到暗无天日直至折磨致死,这个过程很短很短,短到只是一瞬间还来不及反应,却也很长很长,留给我们太多思考···战争在一代代人心里都将是不可触及的痛···
  •     民族歧视。。。可恶可恨
  •     短暂的、诚实的、勇敢的生命。
  •     小学时,老师要求写日记。看完这本书后,我完全没有勇气动笔了,因为总觉得自己写出来的东西叫“垃圾”
  •     一个孩子。。的二战
  •     很真实的感觉.仅此而已.埃利维塞尔<夜>是一本记忆的苦难
  •     跟安妮日记有点点相似,我喜欢这样不是很相同的小孩子。
  •     纷飞战火中的坚韧成长。
  •     Read in my junior high, barely left any memories ~
  •     茶余饭后看看少女的心
  •     即使全世界的黑暗,依旧无法掩饰那一缕看似微弱的光辉
  •     儿时看过的印象最深的外国作品之一,还有《简爱》
  •     小学时期最喜欢的读物。战争令我恐惧。
  •     一朵花儿一点一点的将要盛开。
  •     高中时候读的书,当时年纪跟安妮是差不多大的。一方面看的时候心里肯定是难受的,另一方面,觉得她年纪虽小,但是有一定思想,内心情感丰富。
  •     也许你看不上安妮的平凡记录,也许你不在意她的家长里短,可是你不能轻视她的非常童年。一个不公平的战乱年代,一个无法呼吸新鲜空气的暗室,一个没权利跳舞唱歌的童年,一个没资格恋爱的少女,一个对未来无限憧憬的女孩,整天吃土豆求活的孩子,对生命乐观热爱的人,一个万般小心仍然逃不过奥斯维辛集中营的安妮,值得我们尊敬与敬佩。
  •     记得小时候看完很唏嘘,真希望你能活着
  •     这段日记写于一九42年6月12日到1944年8月1日记录了十四岁安妮一家(她,姐姐玛戈,父母)以及冯丹夫妇他们的儿子彼得医生啊瑟尔八个人躲匿在她父亲公司大楼一处后屋里。她对冯丹太太自私和的自私和抱怨她对彼得的青春爱恋之情,她对人际关系的看法读书学习倾诉感情,对战争的厌恶两性。
  •     奥斯维辛之后没有诗。但还有些许希望
  •     刚开始看觉得这小姑娘太烦躁了,中间觉得蛮有意思的,到后来成长的让人佩服了
  •     小学的时候看的,从她这里学会了不要把日记写成流水账。
  •     细碎与伟大,都是你我曾有的心事。
  •     经历过新疆75事件后,再看这本书,更觉得那一切美好祥和,多么容易被几个暴徒毁灭!
  •     十四岁的小女孩教会我怎么反思。
  •     越翻越薄,越觉得残酷
  •     安妮有亲爱的基蒂╮(╯_╰)╭我有亲爱的葵酱
  •     看过《像自由一样美丽》,看过《辛德勒的名单》,都从旁观者的角度看到了战争对人的摧残,再看《安妮日记》,第一次从真正的“藏匿者”的角度看到了这场战争下的苦难人民。乐观、独立的安妮,写着一篇篇给自己的信,她思考、自省,喜欢这样的女孩,可惜她没有更多时间给她自己。
  •     欢乐的女孩儿,悲惨的命运……
  •     一个与我年纪相仿的女孩教我反思。
  •     读的时候总觉得背后有若隐若现的修改痕迹,但其中幽闭的心情还是蛮真实的。
  •     不知是不是翻译不好也有关系,看的我范困,觉得好枯燥!
  •     “青年在内心深处比老人更寂寞。”一个小姑娘的成长,一段令人心酸的历史。
  •     教你怎样与人交流,还可教你写日记哦!
  •     Enjoy everyday,一个战争中近乎被囚禁的人都如此,我们为何不坚强。
  •     我屋里的就是这个版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