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国家公园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我们的国家公园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7
ISBN:9787214080660
作者:[美] 约翰·缪尔
页数:226页

章节摘录

  黄石公园交通便利。火车将你拉到公园北部边界上的辛纳巴尔,剩下的 路 程由马和导游完成。从辛纳巴尔你坐上马车,一路摇晃着,沿着白浪翻滚的 加德 纳河来到猛犸温泉;从猛犸温泉穿过森林和草原,越过上加勒廷河、麦迪逊 河以 及法尔霍尔河支流上的峡谷来到主要的间歇泉盆地;从间歇泉盆地翻越大陆 分水 岭,再一次上上下下穿行在浓密的松林、云杉林和银杉林中,来到壮丽的黄 石湖,沿着黄石湖北岸来到出水湖口,顺流而下,来到瀑布及大峡谷,从那里再穿 过森 林回到猛犸温泉和辛纳巴尔,在间歇泉、涌泉、彩泥泉和泥火山等所谓景点 的地 方不时停下,在那里你被允许逗留几分钟或几个小时,可以漫步于泉华地表,观 看几处间歇泉的表演,并走马观花地对那些最壮美、最恐怖的火山口和泉池 投下 一瞥。你会陶醉于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之中,同时你也会陶醉于眼前的群山 之中,特别是加勒廷山脉和阿布萨罗卡山脉,垂柳般长长的冰川和河狸草原,开满 紫罗 兰、龙胆、天蓝绣球、紫菀、伐塞利亚花、一枝黄花、绒毛蓼与众多其他花 朵的 大地,一些种类的花草使整个草原和山麓为之尽染。你会沉醉于对这些大湖、大 河与大峡谷走马观花般的短暂印象中。你不会见到一个狩猎的印第安人。曾 一度 在这里出没的布莱克斐特人与巴诺克人都没有了;昔日那些捕河狸的印第安 人、考尔特尔人以及布里奇尔人连同他们富于魅力的鹿皮和罗曼史也都消失得无 影无 踪了。公园中还有几群美洲水牛,然而以这种旅游的方式,你不会轻易见到 它们,也不会轻易见到隐藏在大自然中的其他大型动物。尽管路旁时时传来画眉、鸣禽、金莺和松雀等的甜美歌声,然而对于行色匆匆的游客来说,叫声婉转的鸟儿 是看 不到的。也许在路过激流和瀑布时,你能瞥见水乌鸫的身影,但是在巨大的 水声 中,你却无法听到它的歌声。幸运的是,路上的喧嚣没有吓跑道格拉斯松鼠,它 们有趣的玩耍和唧唧喳喳的叫声将伴你一路开心地穿过森林。偶尔可以见到 一只 鹿或一头熊横穿道路。然而,你最有可能见到的是那些半驯化了的熊,它们 每天 夜里到旅馆去寻找晚餐的剩饭——发面粉饼干、芝加哥罐头食品、什锦酱菜 以及 游客觉得太硬的牛排。乘马车旅行的收获是可以加深对人性的认识,并用一种崭新的眼光来审 视 它,因为大自然是一块敏感的试金石,即使是像这样浅尝辄止地走近它,它 也会 展现出许多奇异的特质。出发了,驾车人甩着响鞭,四匹马以一种训练有素、炫 耀招摇的姿态小步慢跑着上了路,直至旅馆从视线之中消失。车厢里人满为 患,老老少少人挨人、肩并肩,无论是风华正茂的年轻人还是风烛残年的老人,全都 充满了希望、欢乐和好奇。有些人看着景物,有些人看着马,他们都在问着 问题,很多人都有一些常见的问题:雨伞在哪里?那里的那朵蓝花叫什么名字?你 肯定 你把那只小袋子带上车了吗?今天早晨你的嗓子怎么样?你刚才说那个间歇 泉能 喷多高?高度对你的头有什么影响?那边岩石中冒烟的地方是一个间歇泉,还是 只是一个温泉?走过一段长长的上坡路,巍峨肃穆的群山出现在眼前,小小 的焦 虑没有了,所有的人都变得安详而宁静,只有那些读过导游手册上的地质学 的可 怜的人们或许是个例外,他们正喋喋不休地讲解着什么,直到被颠簸的车子 震得 前仰后合、险些被掀出车外。当你走进它们的时候,驾车人会告诉你那些山 峰、草原和溪流的名字。他会让你注意玻璃之路,并向你讲述这条道路的铺设有 多么 艰难——黑曜岩崖壁如何自然而然地将测量者画的线条推向了右边,而辛勤 劳碌 的河狸又如何通过在崖壁前的河谷里引发洪水又将它们移向左侧。然而主要的目标还是间歇泉,一旦它们映入眼帘,其他的奇迹就被抛到 了 九霄云外,大家全都聚拢到一个要最先喷发的泉眼处。在诸如比海夫泉和老 忠实 泉这类较小的间歇泉喷发的过程中,尽管人们最初有点害怕,但都热情激动 地迎 接着这一壮观景象的出现,并大呼小叫着:“噢,多好呵!多美呵!多壮观 呵!”有的人大着胆子走近水柱,伸手去触摸它,仿佛那水柱是一根石柱或一棵树,具 有坚实而永恒的实体。而当游客们围在一起等候诸如城堡泉和巨人泉等大型 间歇 泉喷发时,他们就失去了严肃的表情,而去“唧唧喳喳”地说个不停。在泉 水预 备性的喷发间歇时,偶尔有一些勇敢的游客前去探看一下泉眼,欣赏那钙华 结构,并琢磨着地狱是否与它同样美丽。然而一旦大地深处发出山崩地裂、电闪雷 鸣般 的轰鸣,大量泉水开始剧烈喷射时,所有的人都跑到安全的距离以外,静静 地看 着,惊恐不已,充满了虔诚的好奇。最大也是最壮丽的泉水之一是棱镜泉,导游肯定会指引你去观赏这处泉 水。棱镜泉泉眼的周长有300码,看上去更像一个湖,而不是一个泉。泉水从泉 眼中 心处纯净的深蓝色向岸边逐渐变淡,化为绿色,泉盆及泉盆四周微微隆起的 沿状 地表色彩斑斓、溢彩流光,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作为荟萃了黄石国家 公园 中各种泉水的综合体,棱镜泉本身就值得成为踏上横穿大陆旅程的理由。毫 无疑 问,这些泉水造就了许多美丽的神话传说,在人类世界的孩提时代,很多泉 水都 被尊崇为圣灵,认为它们具有神奇的力量。即使是在充满冷漠与怀疑的科学 时代,黄石公园中的很多泉水看上去仿佛仍能制造出奇迹。距离棱镜泉不远是气势 磅礴 的细刨花间歇泉,据说它喷射出来的滚沸的水柱高达50英尺至300英尺,直 径 有60英尺至70英尺,而间歇的时间却长短不一,没有规律可循。这是迄今为 止 世界上发现的所有间歇泉中最大的一个。从一旁淙淙流过的法尔霍尔河,一 般情 况下水面有100码宽,水深有3英尺深,而当间歇泉喷发的时候,大量的泉水 注 入法尔霍尔河,使它的水量骤增一倍,而且水也变得又急又烫,无法涉过。在冰岛、新西兰、日本、喜马拉雅、东阿奇帕拉格、南美洲、亚佐尔以 及其 他很多火山地区都有间歇泉的发现。然而只有在冰岛、新西兰和这座落基山 公园 里,间歇泉才展现出它们最为恢宏的气势与最为壮丽的风采。在这三个著名 的地 区中,无论从间歇泉的数量上,还是从它们的规模上,黄石公园的间歇泉都 当仁 不让地拔取头筹。冰岛的大间歇泉,其水柱实际测量的最大高度为212英尺,而 斯特罗克尔间歇泉的高度则只有162英尺。在新西兰,位于陶普湖的普埃亚间歇泉、位于罗特尔纳的维基特间歇泉 以及 另外两处间歇泉据说偶尔能将它们的泉水射上100英尺的高空,而位于罗托 马哈 纳的著名的特·塔拉塔间歇泉有时喷出的滚沸的水柱,直径可达20英尺,高 度 则有60英尺。然而所有这些都被细刨花泉遥遥领先地超过了。很少有游客能 够 看到细刨花泉喷发时的景象,也很少有游客能够看到公园中位于马车道路和 旅馆 视线以外的众多奇观。常规的游程以三天至五天不等,实在太短了。以每天 40 英里的速度行进,什么也做不好。走马观花之中,那些异彩纷呈的美景奇观 令你 目不暇接、眼花缭乱,绝大部分都不会留下什么印象。你需要比这多得多的 时间。漫无目的、默默地信步而行,去体味山里人的逍遥。在冰川草原的野草和龙 胆中 宿营,在充满着造物主的宠儿的崎岖的花园缝隙里宿营。大自然的祥和将注 入你 的身心,就像阳光注入林木一样。微风将给予你它们的清新,狂飙将给予你 它们 的力量,而物欲与焦虑则像秋叶一样飘零而去。随着岁月的流逝,快乐的源 泉在 一个接着一个地枯竭,只有大自然这个源泉永不枯竭。如同一个慷慨的主人,大 自然在这座宏伟的殿堂里盛满丰盛的杯盘,天空是这殿堂的屋顶,群山是这 殿堂的 墙壁,斑斓的色彩装点着这殿堂,乐队奏起的飘飘仙乐使它蓬荜生辉。笨手 笨脚的 游客以及缺乏经验的宿营者所有的那些小小不适很快就被抛到脑后,而留下 的只有 这些珍贵的记忆。一个人一旦无拘无束地沉醉于大自然中,恐瞑就会随之消 失。笼罩在不成熟的人们心头的大部分危险都是想象出来的,而现实中的危 险可 能远远少于其现实中的有益成分。每次人们准备进行野营旅游时,总是认为 像林 木一样多如牛毛的熊会跳出来张牙舞爪地冲到被吓得魂飞魄散的游客面前,实际 上,当这些熊发现自己不再会遭到枪杀之后,已变得十分温顺了。过于文明 化的 人们所认为的另一个毫无道理的巨大威胁是响尾蛇,响尾蛇在这里十分罕见,因 为公园的大部分区域都在蛇的生活线之上。这些只得到造物主宠爱的可怜的 生灵,山里人知道,它们既胆小又凶猛。其实响尾蛇是一种十分善良的动物,尽管 它背 着黑锅已经很久,即使是出于误解或偶然发生的意外,它们也极少对人构成 危害。对于那些令人钦慕的落基山里的捕猎者,响尾蛇所造成的痛苦和导致的死亡 不到 造成他们痛苦与引起他们死亡的原因的百分之一。尽管如此,无论是在有蛇 的季 节,还是在无蛇的季节,这样的问题总是一遍又一遍地提出来:“响尾蛇有 什么 益处?”似乎凡是对人类没有明显益处的东西都没有存在的权利;似乎我们 的利 益就是造物主的利益。很久以前,有一个法国游客向一个印第安人提出这个 老生 常谈的问题,那个印第安人回答:它们的尾巴可以治牙痛,它们的脑袋可以 退烧。当然,它们的一切,无论是头还是尾,都只对它们的自身有益,但我们大可 不必 因为它们与我们分享生命而嫉恨它们。P34-38

内容概要

约翰•缪尔(John Muir,1838—1914)世界环保运动的先驱。缪尔对自然风光浓墨重彩、光芒四射的描写吸引着欧美几代爱好文学的读者,而每个出门旅行的人也会从中得到更多的共鸣。对于生活在喧闹都市的芸芸众生,可从缪尔的书中去除浮躁之气,汲取心灵的清泉。

书籍目录

序  言:约翰•缪尔与《我们的国家公园》
第一章:到自然中去寻找安全
阿拉斯加苔原 / 一群爱斯基摩人,身披长长的毛发,手足张开,大笑着扑倒在柔软的沼泽上,开始大吃起莓果来。/ 西部的公园和保护区……
第二章:黄石公园:“世界末日”传说的源头
间歇泉的悲歌与地震的轰鸣交相呼应,仿佛到了末日。然而乌云散去,又是晴空万里……水乌鸫在河水中惬意地歌唱,消除了所有恐惧,使一切都化为了爱。
第三章:约塞米蒂:上帝总爱在这里装扮美景
这里有无数的湖泊、瀑布和平滑如丝的草地,这里有最静穆的大森林、最高的花岗岩穹丘、最深的冰蚀峡谷以及最为炫目的水晶质地表。
第四章:森林帝国和爱默生先生的一次来访
灿烂的阳光穿过巨大的树冠,树干笔直地矗立,仿佛庙宇的廊柱,撑起一个由无数树叶交织的拱形天棚,上面星星点点、天光四射。
第五章:数以千计的美妙花园:造物主化身为园艺师
数以千计的花园“养在深闺人未识”。鸟、风和倾泻的雨水将各种顽强的山花种植在这些花园里,只要那里有足够的水分,它们就在那里争奇斗艳。
第六章:我们亲切而天真的动物伙伴
一只英俊的林鼠正在拖走我的冰斧,它用力拽着斧柄上的鹿皮绳。我向它投去几块树皮,它居然站住对着我唧唧喳喳地骂开了,它那美丽的眼睛里闪烁着受到伤害的无辜。
第七章:到鸟的天堂做客
克拉克鸦经常去偷一些对自己毫无用处的东西。一次,我无意中将洗刷用的肥皂丢在了岸边,几分钟后,我便看到我的肥皂在树林中穿行飞过。
第八章:激流、岩爆以及“天崩地裂”
转瞬之间,我便被雪崩冲到了谷底,只觉耳边“呼呼”风响,仿佛升仙一般。经过一天的艰难跋涉,才爬了一英里山路,如今只用了大约一分钟就下到了起点。
第九章:格兰特将军公园的主人
巨杉像居住最久、身体最壮的居民,充分地掌控着这块土地。与周围的树相比,它看上去神态举止都异常神奇,仿佛鹤立鸡群。
第十章:森林的“美国梦”
任何一个白痴都会毁树。树木不会跑开……伐倒树的人没有谁再去种树,而即使他们种上树,那么新树也无法弥补逝去的古老的大森林。

编辑推荐

  看了那么多版本的《瓦尔登湖》,是时候该换一本了!  本书记录了全美最经典的国家公园。不仅吸引着欧美几代文学爱好者,对今天的中国读者来说,更是一部至高无上的旅行与心灵指南。  所有去过美国国家公园的人们,以及有一天将要去那里旅行的人们,都会被缪尔的描述迷住。  本书将是今后相当长时间内读书人不可或缺的枕边书。  走出去吧,大自然在召唤,向纠结的现代都市道一声: "再见,骄傲的世界!我回家了。"  重磅级作者:他是歌颂大自然的文学大师;他是罗斯福总统的终生挚友;他与梭罗、爱默生齐名;他与乔布斯、里根、迪士尼等同为加州名人堂成员。  美国经典著作:与《瓦尔登湖》齐名的经典散文 。  独特的文本:没有什么散文作品比这本更传奇,更富激情,更能抚慰心灵。  读者的需求:本书写给心力交瘁地活在都市中、追求奢华生活而满脑子办公室哲学、满足于从车窗和旅馆阳台疲倦地看风景、恐惧世界末日、忧心忡忡于各种危险的人们。

作者简介

这本插图纪念版《我们的国家公园》是迄今为止最经典的中文版本。记录了全美最经典的国家公园。对今天疲惫不堪地生活在都市中的人们来说,这是一部至高无上的指南,所有去过美国国家公园的人们,以及有一天将要去那里旅行的人们,都会被缪尔的描述迷住。让我们与约翰•缪尔一起聆听瀑布、小鸟 和微风的歌唱,读懂岩石,学习洪水、风暴和雪崩的语言,与冰川和野外的公园熟识,尽可能地去靠近世界的心灵。
【勒卡人文】第一部:《夏布埃尔的薰衣草》,作者昂放。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0573803/
【勒卡人文】第二部:《我们的国家公园》,作者约翰·缪尔,译者郭名倞。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505557/
【勒卡人文】第三部:《这个星球上最动人的名著》(6卷本)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1591817/
【勒卡人文】第四部:《66号公路》,作者昂放。http://book.douban.com/subject/19945864/

图书封面


 我们的国家公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新版的书腰十分亮眼,照录如下:他是罗斯福总统终生挚友他与梭罗、爱默生齐名他与乔布斯、里根、迪士尼等同为加州名人堂成员……最后这躺着中枪的三位故人也没什么可计较的,名人堂本来就是个互相沾光的组织嘛,令人惊奇的是罗斯福总统和爱默生倒真的与作者交情非浅,足见真正献身环保事业的人不一定非得是个疯子,通晓事故的智者更懂得如何在植物语言和人类语言间自由切换频道。此书收入的十几幅新版手绘插图十分有必要,它们能够避免从未有机会领略美国国家公园风采之人被淹死在大片大片充满了细致描绘的文字里。约翰·缪尔太爱这些景色了,就是一个父亲也难这样自得和自信地形容自己的儿女。当然真的把此书当作旅行指南是愚蠢的,不过成书后百年间的旅行指南中一定惯常性地引用着书中的描述并且不考虑支付稿酬。全书的末篇仿佛是讨伐毁林者的檄文,最后一句写道:“自从耶酥时代,在所有美妙而沧桑的世纪里,长久以来一直是上帝照看着这些树,把它们从干旱、疾病、雪崩以及上千次毁灭性的风暴与洪水中拯救出来;然而现在他却无法从白痴手中拯救它们了,能够拯救它们的只有山姆大叔。”悲凉却让人发笑的句子,放到今天似乎不只可以用来形容森林。比如对于某些岛屿的纠纷当中,我们真的感觉无法从白痴手中拯救它们了,能够拯救它们的只有山姆大叔,可是搞笑的是,另一方当事人也这样想。
  •     比起梭罗,缪尔更是一位实干家。国家公园正是在他的不懈努力下促成的。他的文笔也不比梭罗差。看了书上的介绍,觉得自然散文确实有心灵层面的东西,比起什么成功学、励志学更能从内心深处鼓舞人心。不用我多评论,大家买来看书吧。我最喜欢看写动物和鸟那两章。还有雪崩、极光、地震、山岩风暴什么的,用文字描述出来还真美。摘几段吧:1. 在我看来,如果可能的话,一只饥饿的老母熊是会干出抓一个人吃的事的,不过这也是公平的游戏,谁让我们吃它们呢?!但是据我所知,在这富饶的大山里,还没有人被熊吃掉。我永远无法理解为什么熊不攻击一个躺着睡觉的人,它们可以易如反掌地将我们饱餐一顿。不过我想,也许是天性让它们尊重一个熟睡的人吧。”。2. 金花鼠可以发出多种不同的叫声,其中有的甜美而流畅,就像滴入池塘的水一样“叮咚”作响。它的眼睛是黑的,且不停地转动,像露珠一样熠熠闪亮。它似乎特别喜欢逗狗玩,大着胆子来到距离狗几英尺远的地方,然后发出一声尖叫或带颤音的低鸣,就迅速跳开了。3. 胆小好奇的山狸挖凿运河,并在泥土之下控制着小溪的水流。一个将营地安在坡地草原边上的人,如果他的营地就在这个勤奋的山中动物的巢穴旁,那么在寂静的夜里,当他被脑袋下面新挖的小运河中汩汩的水流声吵醒的时候,他会大吃一惊的。而啮食地鼠也有一种惊醒胆小的宿营者的方法,这方法与山狸一样令人激动。在它们拨开泥土挖掘隧道的时候,它们用力地向上拱。人们会自然地大叫:“谁呀?”接着发现了原委:“没事。继续干吧。晚安!”然后就又睡着了。4. 成群结队的旅行者骑着骡马而来,人喊马嘶,闹得沸反盈天;他们衣着的颜色都是非自然的,既陌生又奇异,动物们怎能不退避三舍呢!如果有腿的话,那些受惊的松树也会逃之夭夭的。然而一个热爱大自然的人,总是蹑手蹑脚地去接近这一切,心中充溢着虔诚与好奇,当他们满怀爱心地去审视去倾听时,他们会发现大山之中绝不缺乏生灵,而这些山中的生灵也会高高兴兴地迎接他们的到来。5. 当黑松鸡望见有生以来看到的第一个人时,会发出一阵急促的鸣叫,表达它们的惊异和激动,与此同时,它们从地上飞起,落在最低的树枝上,琢磨着不速之客的身份。它们全神贯注,急于看清这个奇怪的直立动物。……只要你愿意,你可以不受时间限制地观察它们。距离之近,使你足以看清它们羽毛颜色的细微差异,看清它们爪尖上的羽毛以及它们那纯真无邪的美丽的眼睛中射出的好奇的目光。6. 就在我踏着深深的积雪快要走到积雪重压下的峡谷起点的时候,雪崩发生了,转瞬之间,我便被雪崩冲到了谷底,只觉耳边“呼呼”风响,仿佛升仙一般。经过一天的艰难跋涉,才爬上的约一英里山路,如今只用了大约一分钟就下到了起点。7. 将有那么一个时期,富人们会显示出冷漠,因为他们为财富所迷惑;将有那么一个时期,数百万穷人会显示出冷漠,因为他们为贫穷所困挠,他们中间的大部分人从未见到过森林;将有那么一个时期,强盗们会声嘶力竭地抗议和反对,他们像撒旦一样邪恶与咄咄逼人。然而光明一定会到来,破坏者的狐朋狗友将徒劳地祈祷和哀叹。
  •     西人有以自然为题进行写作的传统,据说从古希腊时代开始,那些哲人就纷纷以《论自然》作为自己著作的主题;到了罗马人那里则有赫赫有名的《自然史》问世;到了近代以后这传统更发扬光大,且不说究竟有多少启蒙思想家对自然充满关切,就连《基度山伯爵》里面以公子哥为志业的阿尔培•玛瑟夫子爵的起居室里面也有大把的标本和矿石——若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像今天某些教授那样在一氧化二氢上栽个跟头,那简直是天大的笑话。不过切莫以为这种兴趣跟今天的自然科学研究是同类事物,希腊哲学家探寻自然所追求的,是在变动可见世界背后那些作为不变支持的本体;普林尼写作《自然史》隐喻着罗马帝国的统治与自然对万物的统治原则间那种类似关系:“罗马的确是诸神馈赠给人类的第二个太阳”;近代思想家关心自然要么是涉及政治原则(如霍布斯),要么是凭借经验来纠正古代人的偏见和猜想(培根);至于再往后关心自然成为了一种教养,这一状况直到近百余年来才改变为对技术成果的热切。之所以说这么多看似离题的话,是因为美国自然文学的兴盛,用流行的话来说这似乎是一个“现象”:爱默生(1803-1882)、梭罗(1817-1862)、约翰•巴勒斯(1837-1921)、约翰•缪尔(1838-1914)、玛丽•奥斯汀(1868~1934),这些作家们通常被当做某种科学兴趣的典范,尽管这使得他们好像突然在田野里面生长出来——事实上他们本来是书写自然这一传统中的部分,正像缪尔这位“自然之子”影响了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总统之一的老罗斯福那样,这一传统从来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式的描摹自然,它追求更进一步:思考如何将自然纳入观念的体系。《我们的国家公园》开始于一种旅行的潮流,这种潮流从过度文明的心力交瘁中逃脱出来并试图在自然这一生命的源泉中涤荡身心,它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即将被指出的一点:像那群扑在莓果上大快朵颐的因纽特人一样,未被现代文明浸染和破坏的自然正在逐渐消失,伐木公司、淘金者、猎人、牧羊人都在不停摧毁那些美丽的自然荒野,这些荒野作为世外桃源的价值本是不可估量的,而“美国的大自然中没有哪里能比‘拥有当代全部进步成果’的城市家园更危险”。在缪尔看来,自然绝不是简单的僵化广袤之地,或贫瘠或丰饶的荒野乃是种种自然力量交互的产物,造物的力量与意愿成就了它,这种成就是远远超出人类能力的,正如形容科罗拉多大峡谷时所言:“这巨大的上帝地球城中的建筑种类要超出人类的建筑种类”。那些大河源头的谷地被视为实验室或厨房,自然就像铁匠、木匠、农夫和园艺师那样塑造着所有奇妙而美丽的景观,这些景观不仅仅使人放松而身心舒畅,亦能够凭借其变幻莫测使人眩晕、畏惧、迷醉而产生热爱,这不是康德意义上的崇高感,而是某种神秘主义的,由整全的和谐指向那个严苛并慈爱的上帝的爱。上帝造就了自然,并使得自然这个源泉永不枯竭,那些在全书中多次提及的山火曾经肆虐于从扭叶松、瘦形松到巨杉的种种森林,但森林从未因此而断绝;与之相反,带来死亡的同时也造就新的生机,这是自然循环的法则与律动,它永不停息的在生灭间流转恰如变易不息的世事,但这上帝造就的原野本身对区区人类而言无异拥有近乎永恒的生命。人们在这种丰饶的生机中得以洗涤心灵,如果梭罗呈现了一种可以在身心上自足的生活方式,那么缪尔则为现代生活中的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荒野家园的门。这扇门另一侧是毁灭、也是创造,是永恒不息的万物皆流,那是上帝所赐予的领域。爱默生曾经与缪尔在山林中有短暂的相逢,爱默生写来的信中提到,希望缪尔的“‘守护神’会暗示……”爱默生在此提及“守护神”难免让人想起那著名的雅典人,后者常常自称遵循冥冥中守护神的谕示行事,或许这是爱默生有意暗示缪尔行为的意义——使人在日常生活中追寻日常生活之外的超越。如果读者们稍微留心作者的描述,可以发现造物主的花园里有难以计数的烂漫鲜花,在许多有关森林的章节中都提及过柳树、阔叶槭、杨树、山茱萸或橡树,但无一例外这些鲜花与树木树木(被子植物)都淹没在针叶树(裸子植物)巨大的林海中,后者无论在演化历史还是在实际年龄上都比前者古老,古老而长久的生命历来都与传奇息息相关,当看到旅馆前那用作拴马桩的高大冷杉以花影摇曳的亚伦杖 形象突然呈现时,我们依旧可以从这自然之美中隐约认出那属于上帝的力量。当然这些山川中的动物绝不比植物更缺乏,只不过那些在自然面前炫示的旅行者们往往不得见,只有更富于耐心的人才得以亲近它们:蛇、蜥蜴、昆虫、鼠类、种种禽鸟以及美丽的鹿群。但就像植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巨杉一样,缪尔笔下最重要的动物是“动物中的巨杉”——熊。因为熊能够获取土地上的一切食物,在自然之中也没有什么天敌,它与巨杉一样强壮而骄傲,自由得难以征服,没有什么比这两者更适合象征美洲的精神了。尤其是巨杉,已知的生灵几无比之更巨大者,同时它们曾一度遍布大地,如今仅仅在美洲剩下两个种,但都以千年来计算自己的生命——在人类短暂的时间里它们几近永恒。这树木身上洋溢着极致的力量与壮美,它们庄重威严并极难于死亡,甚至雷电——这属于异教神灵的力量——也往往不足以摧毁它们而只 是使之损伤并重新焕发生机。但毫无疑问,现代的文明人乃是自然的唯一威胁,缪尔记述了能够击杀上百头熊的猎熊人,轰鸣的机械将参天巨木拦腰斩断并为伐木公司获取利润,而那些仅仅为了口腹之欲的猎鸟人遭到了最辛辣的嘲讽:他们在生灵面前的贪得无厌与他们在教堂里唱赞美诗、礼拜、祷告的“虔诚”相映成趣,这种讥刺表明:破坏属于上帝的自然来满足私利并无虔诚可言。相反,森林中好客的山里人与隐居者之间则充满了温情与快乐,他们真正享受到了自然赋予的身心愉悦。描摹自然风光与抨击那些破坏行为之外,缪尔超越绝大多数喧闹的环保人士之处就在于,他使自然-上帝-美国巧妙的连为一体,美国的森林是“上帝的巨大乐趣,因为这些森林是他所栽种的最好的森林”;上帝以其无限爱意与良苦用心来赋予它比地球上其他地区都优越的条件,而这大陆则以繁盛到极致的生命理想来宣讲上帝关于美与和谐的神圣观念。而就像这片土地一样,美国不也是骄傲的宣称自己践行了上帝的意愿吗?那么根据永恒的正义的法律,对自然的护卫实际上是为了每一个人长久地福祉,根本上说是对于上帝的义务。探索自然是自然科学的兴趣,而如前文所提及的,自然文学塑造了对自然的反思,由此使自然成为了自然观念,从不同自然观念中生长出来的,绝不会是相同的人类生活。卢梭曾经颠覆了启蒙主义的自然观念——霍布斯和洛克那里自然毫无吸引力可言,是一步就可以越过的原始泥潭——并唤醒对于自然的强烈渴望,在卢梭看来这意味着回复我们自身的本性(nature)并使之完整。美国人同时信奉着洛克和卢梭,就好像自由民主的进步主义信念是城市的美国梦那样,通过立法活动保存下来的国家公园是森林的美国梦——“能拯救它们的只有山姆大叔”。沧海客2012 8 15

精彩短评 (总计56条)

  •     多谢埃老师夸奖~埃老师抽空也点睛一下吧~~好久都没看到新的点睛篇了!~
  •     书刚入手还没开始看,随手翻了翻,插图很美~
  •     特意翻了黄石一章节,也许是翻译的关系或者英文行文的习惯,刚读完纪实型文字,看大篇幅大段落的抒情不习惯了,只好改日再战。
  •     一本 随手翻起一页 就可以读下去的书 里面有历史 有地理 有自然 有动物植物 和四季 对自然的爱 对生命的爱
  •     质量很不错,速度也很快
  •     缪尔的这种宁静和对大自然的爱是最应该学习和领会到的。
  •     很多读者关心新版的《我们的国家公园》和老版有什么不同,首先译者郭名倞老师对文本进行大量修改,除了订正了原版中的错误(包括错别字、地名人名不统一等等达几百处),还就一些段落进行了重译。另外特邀两位画家绘制了12张精美彩色插图,极具收藏价值。
  •     非常之好,熊与巨杉:)
  •     我深切觉得中小学的写景作文参考教材应该用这本。
  •     这个版本真不怎么样
  •       新版的书腰十分亮眼,照录如下:
      他是罗斯福总统终生挚友
      他与梭罗、爱默生齐名
      他与乔布斯、里根、迪士尼等同为加州名人堂成员
      ……
      最后这躺着中枪的三位故人也没什么可计较的,名人堂本来就是个互相沾光的组织嘛,令人惊奇的是罗斯福总统和爱默生倒真的与作者交情非浅,足见真正献身环保事业的人不一定非得是个疯子,通晓事故的智者更懂得如何在植物语言和人类语言间自由切换频道。
      
      此书收入的十几幅新版手绘插图十分有必要,它们能够避免从未有机会领略美国国家公园风采之人被淹死在大片大片充满了细致描绘的文字里。约翰·缪尔太爱这些景色了,就是一个父亲也难这样自得和自信地形容自己的儿女。
      当然真的把此书当作旅行指南是愚蠢的,不过成书后百年间的旅行指南中一定惯常性地引用着书中的描述并且不考虑支付稿酬。
      
      全书的末篇仿佛是讨伐毁林者的檄文,最后一句写道:“自从耶酥时代,在所有美妙而沧桑的世纪里,长久以来一直是上帝照看着这些树,把它们从干旱、疾病、雪崩以及上千次毁灭性的风暴与洪水中拯救出来;然而现在他却无法从白痴手中拯救它们了,能够拯救它们的只有山姆大叔。”
      悲凉却让人发笑的句子,放到今天似乎不只可以用来形容森林。比如对于某些岛屿的纠纷当中,我们真的感觉无法从白痴手中拯救它们了,能够拯救它们的只有山姆大叔,可是搞笑的是,另一方当事人也这样想。
  •     我手上是旧版,插图是黑白的
  •     非常棒的书,值得推荐、。
  •     从英国散文的传统,经过环保主义影响下的美国散文、梭罗与爱默生,直到电影诞生后的纪录片,国家地理杂志。约翰缪尔及其影响下的国家公园是其中关键的一环。但缪尔与梭罗很不一样,前者尤其是观照自然,后者更多的是沉思人生。【存豆友评论做参考】
  •     啊我爱死这本书了! 不过应该只有内心平静,而且想象力比较丰富的人才能看进去这本书吧。在一些人看来,这本书也许太无聊了…… 就像缪尔所说的那样,现在人们已经把自己当做造物主了……sigh……
  •     啊,你写的书评?很好看!出版社也送我一本,我还想写呢。
  •     在阳光的日子里,安安静静的读完
  •     这一本书有大段大段对自然风光与植物的描写 约翰·缪尔的文字十分优美繁复 每一句都可以独立拿出来做成书签 阅读时能感受到约翰·缪尔对自然的近乎疯狂的热爱 但对于普通的读者(包括我)来说 参杂其中的植物学知识有些过于密集了 约翰·缪尔专注于向读者展现每种植物的魅力 他自己的故事就变得淡化了(不过动物和山民、缪尔君的互动的片段真是可爱生动让人向往w) 而情节性不强的书是很难赢得如今的读者的心的 但是瑕不掩瑜 这本书充满了正能量 只需读一小段就能让人产生想要回归到大自然像鸟儿一样自由歌唱的冲动 非常棒的一本书!
  •     我将终身投身于大自然中
  •     翻譯得很差
  •     文字优美有这么大力量吗?在当代紧张的工作生活下,只靠纯文学写景的力量就想打动国人保护环境,没希望,
  •     西方有博物学传统,西方思想家、文人,也往往有深厚的自然科学底子,卢梭这样的哲学家,也业余研究植物学,和中国完全不一样的传统。
  •     多谢LS提示!我先去找找看:P 找不到再来求助!
  •     一场关于梦想的旅行
  •        西人有以自然为题进行写作的传统,据说从古希腊时代开始,那些哲人就纷纷以《论自然》作为自己著作的主题;到了罗马人那里则有赫赫有名的《自然史》问世;到了近代以后这传统更发扬光大,且不说究竟有多少启蒙思想家对自然充满关切,就连《基度山伯爵》里面以公子哥为志业的阿尔培•玛瑟夫子爵的起居室里面也有大把的标本和矿石——若是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像今天某些教授那样在一氧化二氢上栽个跟头,那简直是天大的笑话。
       不过切莫以为这种兴趣跟今天的自然科学研究是同类事物,希腊哲学家探寻自然所追求的,是在变动可见世界背后那些作为不变支持的本体;普林尼写作《自然史》隐喻着罗马帝国的统治与自然对万物的统治原则间那种类似关系:“罗马的确是诸神馈赠给人类的第二个太阳”;近代思想家关心自然要么是涉及政治原则(如霍布斯),要么是凭借经验来纠正古代人的偏见和猜想(培根);至于再往后关心自然成为了一种教养,这一状况直到近百余年来才改变为对技术成果的热切。
       之所以说这么多看似离题的话,是因为美国自然文学的兴盛,用流行的话来说这似乎是一个“现象”:爱默生(1803-1882)、梭罗(1817-1862)、约翰•巴勒斯(1837-1921)、约翰•缪尔(1838-1914)、玛丽•奥斯汀(1868~1934),这些作家们通常被当做某种科学兴趣的典范,尽管这使得他们好像突然在田野里面生长出来——事实上他们本来是书写自然这一传统中的部分,正像缪尔这位“自然之子”影响了被誉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总统之一的老罗斯福那样,这一传统从来不仅仅局限于科学式的描摹自然,它追求更进一步:思考如何将自然纳入观念的体系。
       《我们的国家公园》开始于一种旅行的潮流,这种潮流从过度文明的心力交瘁中逃脱出来并试图在自然这一生命的源泉中涤荡身心,它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即将被指出的一点:像那群扑在莓果上大快朵颐的因纽特人一样,未被现代文明浸染和破坏的自然正在逐渐消失,伐木公司、淘金者、猎人、牧羊人都在不停摧毁那些美丽的自然荒野,这些荒野作为世外桃源的价值本是不可估量的,而“美国的大自然中没有哪里能比‘拥有当代全部进步成果’的城市家园更危险”。
       在缪尔看来,自然绝不是简单的僵化广袤之地,或贫瘠或丰饶的荒野乃是种种自然力量交互的产物,造物的力量与意愿成就了它,这种成就是远远超出人类能力的,正如形容科罗拉多大峡谷时所言:“这巨大的上帝地球城中的建筑种类要超出人类的建筑种类”。那些大河源头的谷地被视为实验室或厨房,自然就像铁匠、木匠、农夫和园艺师那样塑造着所有奇妙而美丽的景观,这些景观不仅仅使人放松而身心舒畅,亦能够凭借其变幻莫测使人眩晕、畏惧、迷醉而产生热爱,这不是康德意义上的崇高感,而是某种神秘主义的,由整全的和谐指向那个严苛并慈爱的上帝的爱。
       上帝造就了自然,并使得自然这个源泉永不枯竭,那些在全书中多次提及的山火曾经肆虐于从扭叶松、瘦形松到巨杉的种种森林,但森林从未因此而断绝;与之相反,带来死亡的同时也造就新的生机,这是自然循环的法则与律动,它永不停息的在生灭间流转恰如变易不息的世事,但这上帝造就的原野本身对区区人类而言无异拥有近乎永恒的生命。人们在这种丰饶的生机中得以洗涤心灵,如果梭罗呈现了一种可以在身心上自足的生活方式,那么缪尔则为现代生活中的人们打开了一扇通往荒野家园的门。这扇门另一侧是毁灭、也是创造,是永恒不息的万物皆流,那是上帝所赐予的领域。
       爱默生曾经与缪尔在山林中有短暂的相逢,爱默生写来的信中提到,希望缪尔的“‘守护神’会暗示……”爱默生在此提及“守护神”难免让人想起那著名的雅典人,后者常常自称遵循冥冥中守护神的谕示行事,或许这是爱默生有意暗示缪尔行为的意义——使人在日常生活中追寻日常生活之外的超越。
       如果读者们稍微留心作者的描述,可以发现造物主的花园里有难以计数的烂漫鲜花,在许多有关森林的章节中都提及过柳树、阔叶槭、杨树、山茱萸或橡树,但无一例外这些鲜花与树木树木(被子植物)都淹没在针叶树(裸子植物)巨大的林海中,后者无论在演化历史还是在实际年龄上都比前者古老,古老而长久的生命历来都与传奇息息相关,当看到旅馆前那用作拴马桩的高大冷杉以花影摇曳的亚伦杖 形象突然呈现时,我们依旧可以从这自然之美中隐约认出那属于上帝的力量。
       当然这些山川中的动物绝不比植物更缺乏,只不过那些在自然面前炫示的旅行者们往往不得见,只有更富于耐心的人才得以亲近它们:蛇、蜥蜴、昆虫、鼠类、种种禽鸟以及美丽的鹿群。但就像植物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巨杉一样,缪尔笔下最重要的动物是“动物中的巨杉”——熊。因为熊能够获取土地上的一切食物,在自然之中也没有什么天敌,它与巨杉一样强壮而骄傲,自由得难以征服,没有什么比这两者更适合象征美洲的精神了。尤其是巨杉,已知的生灵几无比之更巨大者,同时它们曾一度遍布大地,如今仅仅在美洲剩下两个种,但都以千年来计算自己的生命——在人类短暂的时间里它们几近永恒。这树木身上洋溢着极致的力量与壮美,它们庄重威严并极难于死亡,甚至雷电——这属于异教神灵的力量——也往往不足以摧毁它们而只 是使之损伤并重新焕发生机。
       但毫无疑问,现代的文明人乃是自然的唯一威胁,缪尔记述了能够击杀上百头熊的猎熊人,轰鸣的机械将参天巨木拦腰斩断并为伐木公司获取利润,而那些仅仅为了口腹之欲的猎鸟人遭到了最辛辣的嘲讽:他们在生灵面前的贪得无厌与他们在教堂里唱赞美诗、礼拜、祷告的“虔诚”相映成趣,这种讥刺表明:破坏属于上帝的自然来满足私利并无虔诚可言。相反,森林中好客的山里人与隐居者之间则充满了温情与快乐,他们真正享受到了自然赋予的身心愉悦。
       描摹自然风光与抨击那些破坏行为之外,缪尔超越绝大多数喧闹的环保人士之处就在于,他使自然-上帝-美国巧妙的连为一体,美国的森林是“上帝的巨大乐趣,因为这些森林是他所栽种的最好的森林”;上帝以其无限爱意与良苦用心来赋予它比地球上其他地区都优越的条件,而这大陆则以繁盛到极致的生命理想来宣讲上帝关于美与和谐的神圣观念。而就像这片土地一样,美国不也是骄傲的宣称自己践行了上帝的意愿吗?那么根据永恒的正义的法律,对自然的护卫实际上是为了每一个人长久地福祉,根本上说是对于上帝的义务。
       探索自然是自然科学的兴趣,而如前文所提及的,自然文学塑造了对自然的反思,由此使自然成为了自然观念,从不同自然观念中生长出来的,绝不会是相同的人类生活。卢梭曾经颠覆了启蒙主义的自然观念——霍布斯和洛克那里自然毫无吸引力可言,是一步就可以越过的原始泥潭——并唤醒对于自然的强烈渴望,在卢梭看来这意味着回复我们自身的本性(nature)并使之完整。美国人同时信奉着洛克和卢梭,就好像自由民主的进步主义信念是城市的美国梦那样,通过立法活动保存下来的国家公园是森林的美国梦——“能拯救它们的只有山姆大叔”。
      
       沧海客
       2012 8 15
      
      
      
  •     字里行间,不仅看到了,仿佛听到了,伸手可以触摸到,听风唱歌,与鸟兽对话,读懂岩石的语言,感受自然界中每一个生灵的气息,靠近世界的心灵,这,才是真正属于我的地方……
  •     翻译的太辞藻了,看着别扭。
  •     回复埃老师,受宠若惊啊。
    一位朋友问我要了这篇稿子,杂志叫《石钟山》,估计是下月出刊。
  •     热爱地理的朋友值得一看
  •     每个人心底都有过山居的梦吧?
  •     有一天,我一定会去的
  •     这么一本书配上大量的地图和照片才好
  •     插图非常漂亮
  •     哈!我也看过那个!自从那以后我就把北美的森林公园跟新西兰拍摄魔戒的外景地列为目标了……
    话说写着文章的时候脑子里还在想起蔓榕树……
  •     哈哈,理解,豆娘不让发链接
  •     翻译不够好
  •     很有意思的一本书,强烈推荐!文笔很美,而且也可以了解很多自然地理和动物生物。当然作者对于大自然的狂热也令人心生距离,哈哈,试想原始森林里和各种鼠类蛇类打交道仍能满满都是爱,是什么样的境界呢,更何况还能在电闪雷鸣地动山摇之间记录下大自然的各种壮美,只能说,晚辈失敬啦~
  •     视觉控看纯文字完全入不了戏。
  •     从英国散文的传统,经过环保主义影响下的美国散文、梭罗与爱默生,直到电影诞生后的纪录片,国家地理杂志。约翰缪尔及其影响下的国家公园是其中关键的一环。但缪尔与梭罗很不一样,前者尤其是观照自然,后者更多的是沉思人生。
  •     对于洒脱的智者,无论前面是怎样的坦途大道,也没有必要去横穿整个大陆来寻求自然之美,因为他们随处都可以发现取之无尽、用之不竭的自然美。像梭罗那样,他们从果园和片片樾桔灌木丛中看到了森林,从池塘和露珠中看到了海洋。
  •     这篇东西公开发表了吗?具体在哪个刊物上?我的学生在写硕士论文,我想让他把这篇文章纳入他的文献里。
  •     《地球脉动》里有一集讲北美的森林,真是壮美
  •     感觉翻得还不错唉。。前面一段描写动物的很有趣,末尾描述巨杉树的特别好~看李娟我还能视觉化一些场景,可缪尔写的很多我都只能具像一小部分。。在自然里呆得太少以至于素材不够。。特别羡慕缪尔,为心中所爱燃烧自身的人。揣着面包袋就能在森林里漫游漫游一直漫游,所见都充满了狂喜和感激和爱。。感情充沛到一般人根本无法理会的程度~而山中的不便利和各种困难都被忽略了~要是能有人照着拍纪录片该有多好!
  •     大二上,苏贤贵,美国环境思想。
  •     如果光说熊,有本摄影家写的书叫《熊的真相》,有很多照片~
    巨杉还没有亲眼见过,真想有机会去看看。
  •     有机会要去游玩~去美国找你啊
  •     被遗忘的经典
  •     攒积分,帮朋友代购的
  •     唔,作为坐享其成走马观花的游客,看不到书中描写的大部分细节,环保先驱在上个世纪一定是件很了不起的事
  •     我可以给各位提供一些关于约翰·缪尔和《我们的国家公园》的周边资料,网上都可搜到(搜不到可在此帖下留言,我给你链接):1.CCTVV9引进纪录片:《北美国家公园全纪录》 The National Parks: America's Best Idea;2.约翰·缪尔的照片(200多张,来自Pacific大学);3.约翰·缪尔一生的足迹(来自谷歌地球);4.纪录片《时间的风景》Timescapes
    抛砖引玉了。
  •     走出去吧,告别世俗的束缚与纠缠,摆脱都市的锈迹与疾病。去旅行吧!去做深呼吸,在大自然里,用山间泉水洗涤烦恼,荡涤由恶魔编制的欲网。欢呼吧,雀跃吧。。。
  •     翻译非常的华丽,真的是纯游记了,我是以速读的方式浏览完毕的。缪尔时代的国家公园还没有系统的管理规划,在国家公园及子类的定义上也没有明确的辨析,不过资源保护与游憩利用的本质已经明显。话说看游记不如实地游览,看了再多名山大川奇花异木,也至多是个纸面印象、过眼云烟,唯有亲身体验才能真正记住。
  •     动植物分类学的一场洗礼……
  •     好棒!我也去找找看~
  •     就是裏面的照片質量真不行啊
  •     英文版本~直接描写景物的文字对我来说还是太过文艺,加上许多树木的英文名我实在不了解,所以还是以后直接去公园里看为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