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牧女之歌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随笔 > 游牧女之歌

出版社:上海远东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
ISBN:9787806619520
作者:格尔曼
页数:334页

内容概要

作者:(美国)格尔曼 译者:何佩桦

书籍目录

前言 生活方式不只一种墨西哥之篇 第一章 缘起 第二章 萨波特克村 第三章 在帕伦克与洛杉释放自我危在马拉之篇 第四章 学习尼加拉瓜之篇 第五章 告别政治无知以色列之篇 第六章 根加拉帕戈斯群鸟之篇 第七章 真正的自由印尼之篇 第八章 婆罗洲的森林 第九章 红毛猩猩营 第十章 抵达巴厘岛 第十一章 通灵美国之篇 第十二章 返美印尼之篇 第十三章 伊里安查晋省:高地区 第十四章 伊里查亚省:阿斯马特之乡 第十五章 前往马斯加拿大/美国之篇 第十六章 温哥华与西雅图新西兰之篇 第十七章 经巴百岛到新西兰泰国之篇 第十八章 在泰国挑逗味蕾美国之篇 第十九章 持续进行了旅程致谢

作者简介

本书不仅与读者分享旅行记事,奇风异俗,也是一名彷徨女性的重生故事。

图书封面


 游牧女之歌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最先感动的便是作者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勇气。婚姻的变故让她终于鼓起勇气面对自己心灵的梦想,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勇敢的踏上自己的心灵之旅。没有精细的准备,没有熟悉的环境,只是随性而为的独自去探索一个个陌生的世界,即便语言不通、风俗不同,只要你以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当地的生活,终究会找到人类所共同的语言——微笑与真诚。而这本书的目的不只是向读者展现作者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更是向大家传递着最朴素的真理,人类是一个大家庭,不关乎种族、地域,无所谓优劣、等级。然后触动内心的便是作者丰富多彩的“现代游牧生活”。或留或走,只要是契合心灵的需要。在语言不同的情况下,作者独自在巴厘岛生活长达八年,因为那里可以让作者的心灵回归最初的平静,得以在心灵最澄净的时候思考自己的生命,那种学习与了解的乐趣更是让作者欲罢不能。我们不得不说作者是一个了不起的女性,能够突破世俗的观念不断在追求理想生活的路上学习进步。而作者的环球之旅中不得不提的一点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信任往往会创造出出乎意料却又理所应当的境遇。丽塔能够拥有这令人艳羡的“游牧生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对于人的莫大信任。很多时候,我们无需为心灵全副武装,多一点信任、多一点真诚,生活或有更多可遇不可求的乐趣。
  •     能读到这本书完全是一个巧合,本来是想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但是图书管理员说已经借出,于是便借了这本同样是通过“文化苦旅”关键字搜索出来的书目。不过,当我从管理员那里接到书眼睛触及到封面的时候就莫名的对这本书有一种好感,而事实也的确没有让我失望。关于旅游的书籍和电视节目可是说是不胜枚举,在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的同时,也让我不时的觉得有一种“好过头”的不真实,但这本书却不是。书的开始,丽塔(作者)和其丈夫由于对生活态度的差异决定分开一段时间思考他们的婚姻,她选择去了墨西哥,那种初到某地的不安,害怕一个人吃饭,甚至不幸在异乡染上怪病从而惶惶不可终日,让人感觉是那样的真实,这的确是一个游牧女而不是一位导游。记得几年前,刚刚辞掉工作的我也曾一个人非常随性的去了一趟杭州,一路上没有人说话,有的只是美丽的西湖,扶风的杨柳,路过的人群,耳边传来的只言片语,以及自己与自己对话的思维,每当与来路人发生眼神关系的时候,我也经常在想那些成双成对的人看着一个步伐较快的我是不是也会想,这个人挺奇怪的,一个人来杭州,而且从步调看却不像个观光客。当天色渐晚,我才想到了住宿的问题,于是在雷峰塔下发信息给朋友,得知青年旅馆的聚集地在“四眼井”。周末的杭州是一个热闹的地方,当我到达的时候发现已经没有空余铺位了。于是我便一家一家的问,心里也想着,如果实在找不着,要不就在西湖边找个长椅坐上一宿算了,哈哈,当然这是个兜底项目。然而,当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位旅店老板突然对我说,刚刚接到另外一位旅店老板的电话,说,有一对夫妇临时不来了,预定的房间空了出来,我可以过去看看,不过由于是夫妻房所以价格较单间可能要贵一些。于是我便拿到了店家的号码,并在其指引下找到了那个在一个上坡最尽头的旅店。很不错,我的住宿问题解决了。回想起这一段情节,也许正应了书中的那一句话“无巧不成书”。的确,有时候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里,遇到了困难,也会想想会不会像很多书里的那样,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一位“应时应景应要求”的人出现呢,有时候的确有,巧的很;有时候则好像没有,孤零零的还得靠自己。但是回过头仔细想想,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无论是否出现了巧合的事情,都是事情发展的一种可能,这也许就是生活吧。扯的有点远了,但书中的内容给我的感觉如果具体来说的确就是这个样子。周游世界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真正付诸于实践的人数可能较有这个想法的人要大打折扣。生活中的条条框框,传统的惯性思维,以及社会责任和家庭义务,的确是让人很难以个人的喜好为中心简单的做决定。丽塔也是,她如果最后没有和丈夫离婚,子女也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我想她的“文化苦旅”很可能不会成行。反观现在的我,过的应该也算一种“非主流”的生活,这个社会只要偏离了传统,压力就会随之而来,让人不胜其烦;躺在床上,看着朦胧的窗子,有时候也想自己这样是不是在荒废人生,产生了自我怀疑;直到有一天,我突然觉得情况也许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糟,因为旅行有时候不一定是身体上的,也可以是心灵的,回想过往的人生,总结生活经验和家人在一起,甚至对一些诸如:生、死、活着的意义、社会的看法等哲学问题进行一些个人的思考和探讨也是一种精神的旅行,如同传统的旅行一样,你经历,然后偶有所得。也许有一天,当你将你当时的心态写成一本书或一片文章,有过同样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的人也一样会引起心灵上巨大的共鸣。也许是好久没有看文学方面的书籍了,心里都成了一片沙漠,这本书的确触动了一些什么。
  •     为了自由,我知道要付出代价为了自己,我知道要倍受误解为了自救,我知道要踏上旅途因为梦想,所以渴望因为渴望,所以不安因为不安,所以迷茫因为迷茫,所以流亡因为流亡,所以清醒清醒了之后---我有了勇气来面对我一直以来的梦想,我知道了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我知道了我其实可以拥有这样的生活---而我会这样做的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一本拿起就不愿再放下的书。
  •     人需要有梦想,如同需要吃粮食,谢谢有人提供这么丰盛的梦的食量,这本书我喜欢
  •        读到这本书的时候最先感动的便是作者对于生命的热爱和勇气。婚姻的变故让她终于鼓起勇气面对自己心灵的梦想,不在乎世俗的眼光,勇敢的踏上自己的心灵之旅。
       没有精细的准备,没有熟悉的环境,只是随性而为的独自去探索一个个陌生的世界,即便语言不通、风俗不同,只要你以一颗真诚的心去融入当地的生活,终究会找到人类所共同的语言——微笑与真诚。而这本书的目的不只是向读者展现作者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感,更是向大家传递着最朴素的真理,人类是一个大家庭,不关乎种族、地域,无所谓优劣、等级。
       然后触动内心的便是作者丰富多彩的“现代游牧生活”。或留或走,只要是契合心灵的需要。在语言不同的情况下,作者独自在巴厘岛生活长达八年,因为那里可以让作者的心灵回归最初的平静,得以在心灵最澄净的时候思考自己的生命,那种学习与了解的乐趣更是让作者欲罢不能。我们不得不说作者是一个了不起的女性,能够突破世俗的观念不断在追求理想生活的路上学习进步。
       而作者的环球之旅中不得不提的一点便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信任往往会创造出出乎意料却又理所应当的境遇。丽塔能够拥有这令人艳羡的“游牧生活”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她对于人的莫大信任。很多时候,我们无需为心灵全副武装,多一点信任、多一点真诚,生活或有更多可遇不可求的乐趣。
      
      
      
  •     现在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生活,迷茫中...
  •       能读到这本书完全是一个巧合,本来是想读余秋雨的《文化苦旅》,但是图书管理员说已经借出,于是便借了这本同样是通过“文化苦旅”关键字搜索出来的书目。不过,当我从管理员那里接到书眼睛触及到封面的时候就莫名的对这本书有一种好感,而事实也的确没有让我失望。
      
      关于旅游的书籍和电视节目可是说是不胜枚举,在看到五彩斑斓的世界的同时,也让我不时的觉得有一种“好过头”的不真实,但这本书却不是。书的开始,丽塔(作者)和其丈夫由于对生活态度的差异决定分开一段时间思考他们的婚姻,她选择去了墨西哥,那种初到某地的不安,害怕一个人吃饭,甚至不幸在异乡染上怪病从而惶惶不可终日,让人感觉是那样的真实,这的确是一个游牧女而不是一位导游。记得几年前,刚刚辞掉工作的我也曾一个人非常随性的去了一趟杭州,一路上没有人说话,有的只是美丽的西湖,扶风的杨柳,路过的人群,耳边传来的只言片语,以及自己与自己对话的思维,每当与来路人发生眼神关系的时候,我也经常在想那些成双成对的人看着一个步伐较快的我是不是也会想,这个人挺奇怪的,一个人来杭州,而且从步调看却不像个观光客。当天色渐晚,我才想到了住宿的问题,于是在雷峰塔下发信息给朋友,得知青年旅馆的聚集地在“四眼井”。周末的杭州是一个热闹的地方,当我到达的时候发现已经没有空余铺位了。于是我便一家一家的问,心里也想着,如果实在找不着,要不就在西湖边找个长椅坐上一宿算了,哈哈,当然这是个兜底项目。然而,当我几乎要放弃的时候,一位旅店老板突然对我说,刚刚接到另外一位旅店老板的电话,说,有一对夫妇临时不来了,预定的房间空了出来,我可以过去看看,不过由于是夫妻房所以价格较单间可能要贵一些。于是我便拿到了店家的号码,并在其指引下找到了那个在一个上坡最尽头的旅店。很不错,我的住宿问题解决了。回想起这一段情节,也许正应了书中的那一句话“无巧不成书”。的确,有时候一个人在陌生的环境里,遇到了困难,也会想想会不会像很多书里的那样,在这个“关键”时刻,有一位“应时应景应要求”的人出现呢,有时候的确有,巧的很;有时候则好像没有,孤零零的还得靠自己。但是回过头仔细想想,其实生活就是这样,无论是否出现了巧合的事情,都是事情发展的一种可能,这也许就是生活吧。
      
      扯的有点远了,但书中的内容给我的感觉如果具体来说的确就是这个样子。
      
      周游世界是很多人的梦想,但是真正付诸于实践的人数可能较有这个想法的人要大打折扣。生活中的条条框框,传统的惯性思维,以及社会责任和家庭义务,的确是让人很难以个人的喜好为中心简单的做决定。丽塔也是,她如果最后没有和丈夫离婚,子女也没有独立的生活能力,我想她的“文化苦旅”很可能不会成行。反观现在的我,过的应该也算一种“非主流”的生活,这个社会只要偏离了传统,压力就会随之而来,让人不胜其烦;躺在床上,看着朦胧的窗子,有时候也想自己这样是不是在荒废人生,产生了自我怀疑;直到有一天,我突然觉得情况也许并不像我想象的那么糟,因为旅行有时候不一定是身体上的,也可以是心灵的,回想过往的人生,总结生活经验和家人在一起,甚至对一些诸如:生、死、活着的意义、社会的看法等哲学问题进行一些个人的思考和探讨也是一种精神的旅行,如同传统的旅行一样,你经历,然后偶有所得。也许有一天,当你将你当时的心态写成一本书或一片文章,有过同样经历或者正在经历的人也一样会引起心灵上巨大的共鸣。
      
      也许是好久没有看文学方面的书籍了,心里都成了一片沙漠,这本书的确触动了一些什么。
  •       美国女作家丽塔•格尔曼(Rita Greman)是个“游牧女”(Female Nomad),也是个裸读经历格外丰富的女人,曾经在墨西哥的萨伯特科(Zapotec)文化区和印尼的瓦梅纳原始部落生活过。她后来回到纽约隐居,记者采访她在那两个地区裸读的感受,丽塔说:“当我脱光衣服的时候,总感觉自己处于不安全状态,不是指人身受到什么威胁,而是来自性别上的困扰。于是我总想抓住点什么给自己壮壮胆,一把枪?一把剪刀?还是一颗手雷?这些东西我都不具备,我只能抓起一本书埋头痛读。”她的话也许给现代裸读女提供了一个新借口,既合情合理,又巧妙的掩饰了自己。
  •     1、梗概 一个美国大女人为了这一梦想,她告别优越的美国上层生活, 与共同生活20年的老公说再见,变卖家产,成为现代社会的“游牧女”。 到过加拿大、印尼、墨西哥、印度、泰国等。2、展现西方人内心的野性 高更到大溪地也是一例。 话说是探索心灵世界,纯属美其言。 一个人觉得生活单调了、无聊了, 走原有的生活圈圈 实际是放纵自己3、好书。4、译笔很好。
  •     远方
  •     记得某人的QQ说明里写着:
    Freedom is not free !
  •       为了自由,我知道要付出代价
      为了自己,我知道要倍受误解
      为了自救,我知道要踏上旅途
      
      因为梦想,所以渴望
      因为渴望,所以不安
      因为不安,所以迷茫
      因为迷茫,所以流亡
      因为流亡,所以清醒
      
      清醒了之后---
       我有了勇气来面对我一直以来的梦想,
      我知道了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
       我知道了我其实可以拥有这样的生活---
      而我会这样做的
  •     真正的另一种人生。
  •     我的直觉总是准的,这本书我第一眼就觉得我一定会喜欢他,当我在浙江图书馆找到他时,我就相信我跟这位女士的缘分。
  •     没什么营养的书
  •     一九八六年,她四十八岁。与她相伴二十年的婚姻到了崩溃的边缘。之后没多久丈夫选择主动放弃,她也没有挽救的意思,就那么结束了一切。看上去很痛苦无奈,可实质是上得到了彻底的解脱。从此她不必再顾忌什么,也不用对任何人任何事有任何的愧疚,可以自由地浪迹天涯,追寻自己曾经的梦想。用她自己的话说是:告别尘世生活,迈向自由之路。这个女人就是美国作家丽塔·戈尔登·格尔曼。她的自传体游记《游牧女之歌》便记录了她走出婚姻之后,开始游牧生活的十多年经历。一个作家的环球文化苦旅。这是一个进取心很强的女性,富有想像力和冒险精神。在她的两个孩子一个念大一而另一个即将高中毕业的时候,她放下工作毅然投入了研究生的行列。她始终在学习,而学习研究的动力则来源于对人类、对异国文化的兴趣,她曾经梦想环游世界、顺流亚马逊河泛舟……这种类型的女人我是极为佩服的。她们率性勇敢,对生活和未来充满活力和激情,她们不会满足现状,永远有一股向前冲的劲头,也有一股永不服输的精神。但同时,她们也是不甘寂寞女人。例如作者丽塔,当她一个人刚刚踏上异国的土地墨西哥时,她甚至不能忍受独自一人用餐。因为她一生当中不是由朋友陪着吃饭便是有丈夫一同吃饭,这种再普通不过的独自用餐,对她来讲是没有过的,让她一个吃饭,她宁可饿肚子。同样,每到了一个新的地方,她马上就开动脑筋,想尽一切办法来结识新的朋友,与她一起结伴而行,她渴望自己时时都能置身于人群中并被人关注、关心。由此我也想到,她不是一个可以独自生活下去的女人,她独自上路,是因为她已经没有了家庭,如果有那个家庭依然需要她继续维持,她或许没有机会迈出这一步。她结束了婚姻,便开始走向未知的远方,在一个又一个不同的家庭落脚,与陌生的人们一起生活,并了解当地的文化习俗,当好奇心理得到满足之后再换一个地方,换一种民族,换一个家庭。总之,她的身边不能没有人,不能没有声音,哪怕是动物的声音。所以,每到一个国家,一个地方,她第一步就是必须先找到与她一样的背包客,大部分都是比她年轻的男男女女,他们一起陪伴着走过一程,然后挥手道别,再走向不同的地方结识不同的背包客。就这样,她走过了墨西哥,走过西班牙,走过以色列,走过印尼,走过加拿大,走过新西兰,走过泰国,走过了世界各地许许多多的地方,走了十五年之久。在最初的三年结束时,她的朋友们以为她是因为离婚而选择暂时的逃避,三年后理所当然该结束漂泊之旅,重新回到现实生活。可她在书中写道:“我现在的生活有无穷的吸引力,充满学习、冒险、有趣的人、启发性的新体验。我前所未有地欢笑、歌唱、舞蹈。我成为内在的我……我在拥抱生命,不是逃避。何需终止这一切?”在她写这本书的时候,她已经开始考虑她的下一个目的地。她说:“或许我会买部箱型车,装满书,走遍美国,在国内过游牧生活,待在各户人家(她需要家,哪怕是别人的家),与读书俱乐部谈话,造访书店和小学,为读者朗读、签名我的书。但愿我能找到家庭留宿,与人建立关系。”我在想,丽塔的这种生活会坚持多久?不知怎么的,我忽然就想到了张爱玲,两位作家,她们都非常的优秀,然而因了性格的完全不同,也就有了完全不同的生活方式。同样因为性格的不同,一动一静比较起来,我更欣赏和喜欢张爱玲。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