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伯伦散文诗全集》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外国诗歌 >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

出版社:北京燕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540212339
作者:(黎巴嫩)纪伯伦
页数:465页

“请把‘真我’披露给我们”

很早在高中时就买来看..说来当时可能并不是对这部作品感兴趣....而是因为知道纪伯伦的人很少..如果我在看的话会显得有品味..有思想吧..没办法....青春期的时候就是那样幼稚(笑..)......所以带着这可以帮助睡眠的想法..看了开始的《先知》...然后......一口气看完了...而后便有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阿法利斯城不同身份的人们的不同问题都凝聚着伴随我们一生的困惑与思索..而“先知”一次次用如诗的凝练的语句简单地道破..每个回答都让人深陷其中..努力思索....这本书当真让我认真起来..细细地揣摩每个字..为此特意买了个笔记本..边读边做笔记..把特别喜欢的句子记录下来...把“先知”对每个问题的回答总结起来..加上自己的解释......对于我这样一个懒人来说...当真是不可思议...现在想想...每个人都有对自身..对人生的困惑..这也是哲学这门学科意义的所在...而在纪伯伦的散文诗中..你每时每刻都在跟随着他一同思考..对于那些困惑..纪伯伦给出了自己的答案..但更重要的..我觉得..是他激发了我们思考的动力..真正的先知..不是给我们答疑解惑..而是引导我们自己去寻找属于自我的答案...所以.......这本书..要读..要深读......

“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物、伟大的诗人纪伯伦(Kahlil Gibran)

哈利勒.纪伯伦(Kahlil Gibran 1883-1931) 黎巴嫩著名诗人、作家兼画家,被认为是20世纪与泰戈尔比肩的东方文学大师、二十世纪全世界最杰出的诗人,在西方被誉为"二十世纪的威廉.布莱克"。他那从灵魂深处传来的生命之歌,富有神秘天启预言式的语句,宛如天籁之音,传达出人生的真理,成为融合东西方心灵精髓、超越时空的永恒箴言,为心灵迷失于尘世的人们起着洗涤灵魂的作用。纪伯伦足以堪称人类精神修养大师,他的文字历久弥新,传遍了全世界,超越了时空与国界的限制,他的散文诗,大半个世纪以来,驰誉东西方世界,征服了一代又一代的东西方读者。诗人说,它是诗化的哲学;哲人说,它是充满哲理的诗。   纪伯伦的经典代表作《先知》自1923年出版至今,被喻为代表真理的小圣经,一经出版就轰动了全世界,译文多达五十几种语言,发行量超过七百万册,欧美评论家将它与泰戈尔的《吉檀迦利》相提并论,称之为“东方最美妙的声音”。《先知》是他“从少年时即开始酝酿,早已成为身体的一部分”的“伟大成就”。纪伯伦在初稿执笔《先知》时,才仅仅十八岁;而这部书在纪伯伦去世翌年,才得以和世人见面。纪伯伦视《先知》为其一生最大的成就,称之为“我的第二次诞生,第一次洗礼”。他曾经说过:“它仿佛是我身体的一部分……因为我想要确定,非常地确定,书中的每一个文字都必须是我的最佳贡献。”   在《先知》一书中,纪伯伦以生活中每人所接触的层次当主题,以先知的口吻、超越现实世界的视野、简洁的问答型式,来谈及感情、婚姻、子女、事业、时间等一系列人生和社会的重要问题,哲理极为深奥,使我们不得不细嚼深思,从他那睿智的人生哲理中得到顿悟!其深邃广博几乎已达到人类精神修养所能及的最高境界。作为世界文坛一颗不朽的巨星,美国人曾称誉纪伯伦“是东方刮起的第一次风暴,席卷了西方,给我们西海岸带来了鲜花”,并被誉为“东方赠送给西方的最好礼物”。《芝加哥邮报》评论说:“如果一个男人或者女人读了他,不能安静地接受一位伟人的哲学,那么,这个男人或者女人,就生命和真理而言,确已死亡”;“这一本奇妙的著作,哲学家认为它是哲学,诗人称是诗,青年则说:‘这里有一切蕴含在我心中的东西。’老年人说:‘我曾不断追寻,但却不知追寻为何?但在我垂暮之年,我在这本书中找到我的宝藏。’” 1983年纪伯伦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七位“具有世界意义”的人物之一。他生前虽未得到文学大奖,然而身后世人给予他和他的作品评价之高却是许多大家可望而不可及的。几年前我国由《中华读书报》评选的20世纪百部文学经典中,《先知》也入选其中。《先知》在中国最早的中文版是冰心译的,冰心曾说:"一般说来,年轻时都会喜欢泰戈尔,而年纪大了,有了一段阅历之后,就会转向纪伯伦。"

纯粹的美

很久以前读的他,可还是忘不了那华丽而真诚的话语,每一字,每一句,都透露着诗人的哲思。第一次,几乎可以透过文字直视诗人的灵魂,是纯粹的美,是看尽世事,还想像一个孩子般的天真。 他的作品透出的是安慰,没有咄咄逼人的烈焰,亦没有阴暗角落里的冷嘲热讽。他让我们原谅每一个有罪的人,只因那些人本就属于我们,他不相信世间竟有如此多的罪恶,让笔下的国王代替他淌下泪水,巨人摧毁了家园,但他始终坚信着未来就要到来,就算月光照上母子的尸体,也让他们逃离了生活的苦难,安慰强盗的谎言,疯癫的神在死亡的大陆上游荡 ,他从未从他的作品中给人以一丝的绝望。你会觉得,就算如此,也是美的,还有希望在前方照耀着,那唯美的国度。读他,就是读一种美的感觉,文字,就像缓慢的温和的溪水淌过心间,带走浮躁和不安。而且,这种美,是时光沉淀下的美,透着善良和睿智,给与人们安慰和美丽。

[转]我为什么翻译《先知》和《吉檀迦利》(冰心)

前记:2006年买的,翻来覆去看过不下五遍,还时常拿出来撇几眼划的重点。诗歌和哲学的有机结合,处处闪烁着理性思考的光芒。语言并非华丽,而是简洁、精准和诚实。很好的一本人生指导书。原本我对诗歌不来电,直至遇到纪伯伦,目前也就对纪伯伦一个感兴趣在这本书的译序后面写下了这样一句话。“读书以平燥”我的大爱。但作为全集我觉得有一个特别大的缺点就是没有交代每篇文章的写作时期。这就对想要了解纪伯伦这个人短短48年人生中思想的发展轨迹的人产生了麻烦。还有一个缺点就是没有标明那些文章是冰心奶奶翻译的,那些文章是伊宏翻译的。以下文字对这本书有辅助了解之功效。PS:全集中不光有《先知》还有其余的十部分,十一本单独出书过。我最喜欢的是《先知》、《沙与沫》和《暴风集》。----------------------------------------------------------------------------------------------这是我从百度贴吧里头发现的一篇帖子----------------------------------------------------------------------------------------------【经典推荐】《先知》---纪伯伦~~~~~《吉檀迦利》---泰戈尔~~~~~ 阿QQ精神 3位粉丝 1楼----------------------------------------------------------------------------------------------我为什么翻译《先知》和《吉檀迦利》(冰心) 我只懂一门外文——英文,还不精通。因此轻易不敢作翻译工作,尤其译诗。我虽然也译过一本国王和总统的诗,那都是"上头"给我的任务,我只好努力而为。至于我自喜爱,而又极愿和读者共同享受,而翻译出来的书,只有两本,那就是《先知》和《吉檀迦利》! 一九三○年母亲逝世之后,我病了一场,病榻无聊,把从前爱读的、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写的散文诗《先知》重读一遍,纪伯伦从小饱经忧患,到处飘流,最后在美国定居,他用亚剌伯文写了许多作品,都已被译成十八种各国文字。以后他又用英文写了许多作品,而这本《先知》是被世界的读者们称之为他的代表作的。 我那时觉得有喷溢的欲望,愿意让不会读原文的读者,也能享受我读这本书时的欣悦、景仰和伤感。 《先知》的好处,是作者以纯洁美丽的诗的语言,说出了境界高超、眼光远大的、既深奥又平凡的处世为人的道理。译来觉得又容易又顺利,又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落下了眼泪。 一九五五年,我又译了印度诗人泰戈尔的"献诗"——《吉檀迦利》。大异于纪伯伦的身世,泰戈尔是诞生于"歌鸟之巢"的"王子",从他欢乐的心境中,他热爱了周围的一切。他用使人目眩心摇的绚烂美丽的诗的语言,来歌唱他所热爱的大自然和人类。为了要尽情传达出作者这"歌鸟"般的飞跃鸣啭的心情,使译者在中国的诗歌词汇的丛林中,奔走了好长的道路! 我从来不敢重译,但是这两位诗人的这两本书,都是诗人自己用英文写的。我知道我的译文,只能汲取了大海中的一滴,但只此一滴,我也愿贡献给不会读原文的读者们,来分享我译诗时的"辛苦"和享受。 2006-6-3 20:44 回复 阿QQ精神 3位粉丝 2楼>>>>>>《先知》(The Prophet)是纪伯伦写出的最优美、最深刻的作品之一,是他诗歌创作的一个高峰。这部散文诗集对于纪伯伦,正如《吉檀迦利》之于泰戈尔,具有特殊意义。正是这部作品,给诗人带来了世界性声誉,使他当之无愧地置身于二十世纪东方乃至世界最杰出的诗人之列。 >>>>>>纪伯伦主张用"血"来写作,《先知》就是他用多年的心血浇灌出来的艺术花朵。据一些传记材料告诉我们,纪伯伦从青年时代起就开始酝酿这部作品了。最早的稿本是用阿拉伯文写下的,后来才改用英文。《先知》曾多次修改,在其正式出版前的五年内,作者又曾五易其稿。一个更确凿的材料证实,诗人虽然在"1918年5月6日"前已完成《先知》中的十六个章节,但剩下的部分(不足整个作品总量的一半)却又是足足用了五年时间才完成的,可见作者精雕细刻的功夫。 >>>>>>1920年纪伯伦曾向友人谈到创作《先知》燃起的热情,他说:"这本书现在充塞了我的生命,我睡觉时梦着它,醒来时想着它,吃喝时仍是它。"1921年春,纪伯伦累倒了,但他不愿放下手头的工作,他带着《先知》的稿子去波土顿进行"治疗"。他对朋友表露心迹道: >>>>>>"我怎么办呢,难道放弃写作和绘画吗,难道丢下《先知》吗?——它还是一个婴儿——是我的精神至今孕育的最好婴儿.不,我将干到底:即令我的生命随着它的结束而结束也罢!" >>>>>>《先知》是一位严肃的作者以严肃的态度为严肃的读者进行严肃的思考而写下的一部严肃的作品。 >>>>>>>在这部作品中,纪伯伦创造了一个充满挚爱和睿智的东方哲人的形象。这位东方哲人具有阿拉伯人先知的美称:"艾勒一穆斯塔法"(即亚墨斯达法)。他滞留西方阿法利斯城十二载,终于盼到回归自己东方故土的日子。在他登舟乘风归去之前,向依依惜别的城民们作了情深意。长的临别赠言,并回答了他们提出的有关爱与憎、生与死、哀与乐、美与丑、情与理、罪与罚、给与取、劳与逸、善与恶等二十六个问题,这些问题几乎涉及了人类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的全部领域。 >>>>>>关于这位"先知",纪伯伦说过,"他是我的第二次降生,又是我的第一次洗礼。他是使我成为一个站在太阳面前的自由人的唯一思想。这位先知,在我塑造他之前先塑造了我,在我把握他之前先把握了我,在他站在我面前向我灌输他的情趣、爱好和主张之前,已先让我跟在他后面走了千万里"。纪伯伦通过这位主人公全面阐述了自己的人生哲学和社会理想。 >>>>>>《先知》的基本主题是人的发展和提高,即生命如何"向着无穷前进",如何"赤裸地无牵挂地超腾"。纪伯伦认为,人类自身有三种特性:"神性","人性"和"不成人性"。"神性"代表了人类的明天,"人性"代表了人类的今天,"不成人性"则代表人类的昨天。"神性"就是"无穷性",是长了"翅翼"的生命,是人类的"真我","大我",是"高人"或"巨人";"不成人性",则是"侏儒"。"神性","巨人",像"海洋",像"太阳",是人类的"白日";"不成人性","侏儒",则是人类的"黑夜"。"巨人"帮着有翼者上升,使生命能在宇宙的"大生命"中寻求扩大,臻于完美,至善;"侏儒"则教人背向太阳,面对自己的阴影,堕于睡梦的烟雾,沉沦于黑暗之中。 >>>>>>纪伯伦通过"先知"之口,呼唤"神性",要人们发掘自身"未知的珍宝",捕捉"在天空中飞翔"的"大我"。他这样昭示人类,让人们看到自己的"真我": 你们不是幽闭在躯壳之内,也不是闭锢在房舍和田野之中。 你们的真我是住在云间,与风同游。 你们不是在日中匍匐取暖,在黑暗里钻穴求安的一只动物, 却是一件自由的物事,一个包涵大地在以太中运行的魂灵。 >>>>>>摆脱动物性,发扬人性,走向"神性",获得"自由",——这就是纪伯伦在《先知》巾为人类"升腾"规划的"神"路历程,光明大道。 >>>>>>为此,他要人们抛掉"祖宗的忧惧",走出"那死人替人筑造的坟墓",跟上"向无穷前进"的"生命大队"的行列;他要人们时时听从"爱"的召唤,把"美"当成向导,让"理性"与"热情"成为"航行的灵魂的舵与帆";他要人们去掉伪饰"面具",摆脱"心上的桎梏与束缚",让生命"赤裸"地站在"阳光"下和"风"里;他要人们"相信生命和生命的丰富",无保留地"无痛"地"施与","带着仁爱"劳作。 >>>>>>纪伯伦曾经说过,他写《先知》的目的是要探讨"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他确实这样做了,但不仅仅是探讨,而且有规范,"立法"之意。他提出了许多与传统习见相左甚至相反的观点,很值得读者仔细玩味。 >>>>>>例如,他谈到宗教信仰时,提出"你的日常生活,就是你的殿宇,你的宗教","假如你要认识上帝,就不要做一个解谜的人",谈到两代人的关系时,指出,"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你们可以给他们爱,却不可以给他们以思想","你们可以荫庇他们的身体,却不能荫庇他们的灵魂","你们可以努力去模仿他们,却不能使他们来像你们";谈到婚姻时,提出,"彼此相爱,但不要做成爱的系链","快乐地 在一处舞唱,却仍让彼此静独","要站在一处,却不要太密逊";谈到友谊时,指出,寻找朋友并不是为了"消磨光阴",也不是为了"填满空腹"。 >>>>>>在《先知》中,纪伯伦很喜欢用一种"定义式"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独特见解,给人以极为深刻的印象。例如他说"工作是眼能看见的爱";朋友是"有回答的需求","用爱播种、用感谢收获的田地";"美是永生揽镜自照";孩子是"从弦上发出的生命的箭矢",等等,所有这些"定义",都很新颖,且能触到事物的本质。 >>>>>>《先知》的格调高雅,意境深邃,既有深思,又有美文,还充满温馨。《先知》把读者引向生命的峰巅,让人们俯瞰世界,审视人生,又得到爱与美的陶冶.正因为如此,《先知》一问世,就引起西方的一片轰动,被当成"东方赠予西方的最美好的礼物"。正因为如此,冰心先生对它那"满含着东方气息的超妙的哲理和流利的文词"留下"极深印象",一见到它就顿生移译之念。正因为如此,阿拉伯著名文学评论家努埃曼才把它称作"长青树",说它"深深扎根于人类生活的土壤里,只要人类活着,这株大树就活着"。2006-6-3 20:46 回复 阿QQ精神 3位粉丝 3楼《吉檀迦利》 泰戈尔的诗歌颂母亲、儿童、大自然,文字优美纯净,充满了神秘的印度宗教精神。 形式和韵味都给人以一种见所未见、闻所未闻的奇花异草的印象 20世纪世界经典著作 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亚洲作家泰戈尔的代表作 1913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评奖会上,一部诗集成为评委们争相阅读的作品,委员会以121的投票比例将当年的诺贝尔奖颁给了这部诗集的作者,这也是瑞典文学院第一次将诺贝尔奖颁给一个东方人。当时,一些西方媒体抱怨委员会不应该将这份荣誉授予了一个"名字拗口、不见经传的亚洲人",但是,大部分读过这部名叫《吉檀迦利》的诗集的人都对这次授奖感到非常满意,他们将诗集的作者称为"东方圣人",这个人就是泰戈尔。 《吉檀迦利》是"亚洲第一诗人"泰戈尔中期诗歌创作的高峰,也是最能代表他思想观念和艺术风格的作品。这部宗教抒情诗集,是一份"奉献给神的祭品"。风格清新自然,带着泥土的芬芳。泰戈尔向神敬献的歌是"生命之歌",他以轻快、欢畅的笔调歌唱生命的枯荣、现实生活的欢乐和悲哀,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前途的关怀,发表之后,引起了全世界的轰动。 泰戈尔将名噪欧洲,他掌握了英文的种种妙处,他的诗歌有一种特别的宁静感。与泰戈尔这个纯朴的东方人相比,我自己显得像是个身披兽皮的野人。我们发现了自己的新希腊。 --美国现代主义诗人 庞德   我拜倒在这位孟加拉诗人面前,如同拜倒在神的面前一样,因为没有任何人的思想像泰戈尔的那样值得重视,没有任何诗集能像《吉檀迦利》一样给我以灵魂上的震撼。 --法国诗人 纪德   诺贝尔文学奖是应该赋予这位集艺术家和预言家于一身的作家的。泰戈尔在这方面是无以伦比的。 --瑞典著名学者 厄普萨拉   跟泰戈尔老人在一起,我的灵感就有了翅膀,总是立刻就能找到最好的感觉。 --著名诗人 徐志摩   在泰戈尔的《吉檀迦利》中,作者以歌颂神灵的形式与文学结合,但并非是在表达一种超凡脱俗的思想,他借以表达的是一种对生命的歌唱,表达了对人生理想的思索和追求。 --《世界文学史》   泰戈尔的《吉檀迦利》 他的一生十全十美;他年纪很轻时写了许多描绘自然景物的作品,他会整天坐在花园里;从25岁左右到35岁光景,他心中怀着极大的哀伤,写下了我们的语言中最美丽的爱情诗。 他的艺术越来越深刻,变得富有宗教和哲学意味了;人类的一切向往憧憬,都是他歌咏的题材。他是我们的圣人中间第一个不厌弃生存的,他是从人生本身出发来说话的。 这些抒情诗——据我的印度朋友告诉我,孟加拉文的原作充满了微妙的韵律、不可翻译的轻柔的色彩以及创新的格律——以其思想展示了一个我生平梦想已久的世界。《吉檀迦利》是一部具有高度文化价值的艺术作品,然而又显得极像是普通土壤中生长出来的植物,仿佛青草或灯心草一般。 叶芝 

最有魔力的书

这本书是我2009年年底收获的最大的惊喜。我终于知道,这世界上有一颗海纳百川的伟大心灵,他说的每一个字都是值得认真去体会的,他的每一句话都是值得完全信赖的。他思维双向,灵魂觉醒,无愧于先知的称号。但绝不仅仅是《先知》,《沙与沫》,《泪与笑》,《疯人》...全是智慧的结晶。《先知》尽管不是冰心译的,但较之冰心译的版本,我更喜欢这本书里收录的伊宏的翻译。美极了。翻译太重要了,前不久看一个朋友手里的《告知》译本,译者是谁记不得了,随手看了一下,诗的美感全丢失了,简直就是平淡的白话。人生艰难低谷时适合读纪伯伦,他的文字透出的是力量,他就像一只伸向你面前想要将你于水深火热中拯救出的大手,让你获得无边的慰藉、更加坚定的信仰。人生平静或欢欣时适合读泰戈尔,他的文字充满了浪漫和甜蜜,在他的笔下一切都是那样的干干净净,那样的天真烂漫。

深刻,隽永,发人深省

这是世界文库里最不可或缺的散文集,我们很难想象如果文学史上没了纪伯伦的散文,会是何等的失色。纪伯伦的散文语言华丽,论点深刻,他会用你所重来没观察过的身边想象来揭示道理的本质。当他谈到巨人们会聚首但不会靠得太近时,他就用“就像大屋的柱子不会相互靠近”来比喻,简洁,贴切。书中的比喻无疑给人最深刻地印象。希望读者继续发掘该书的奥妙,更重要的是,享受这一份前人留下的珍宝。


 纪伯伦散文诗全集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