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指的诗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诗歌词曲 > 食指的诗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0-12
ISBN:9787020033768
作者:食指
页数:211页

内容概要

  食指,原名郭路生,1948年生于山东,60年代开始诗歌写作。早期作品广泛传诵于插队知青和都市青年中。80年代后逐渐引起诗界重视。90年代后其创作成就和诗歌史地位得到公认。已出版《食指黑大春现代抒情诗合集》、《诗探索金库·食指卷》等。

书籍目录

海洋三部曲


相信未来
鱼儿三部曲
命运
书简(一)
书简(二)
希望
寒风
胜利者的诗章
窗花
新情歌对唱
我这样说
这是干脆忘掉她吧
难道爱神是……
黄昏
在你出发的时候
灵魂之一
灵魂之二
你们相爱
送北大荒的战友
冬夜月台送别
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
等待重逢
给朋友
农村“十・一”抒情
杨家川
我们这一代
南京长江大桥
新兵
澜沧江,湄公河
架设兵之歌
吹向母亲身边的海风
红旗渠组歌
我不相信这样的讯息
最后一班车
敬酒
陨石雨的神话和传说
无题
田间休息
疯狗
风雪中的红军哨兵
热爱生命
日落
北京的安徽女佣
愤怒
姑娘,不要用目光碰我
……

编辑推荐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作者简介

《食指的诗》: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我要用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用孩子的笔体写下 :相信未来!

图书封面


 食指的诗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1条)

  •     在一个忙乱的周六的早上,我接到一位朋友的电话,问我要不要去听食指的讲座。我非常肯定地答应了。我愿意见到这位传奇般的诗歌英雄。我已经有差不多十年的时间,每年有两次会跟学生谈他的诗歌贡献。出乎意料,讲座是由一个朗诵学会举办的,就设在天津社科院附近一座居民楼七楼的单元房里。等我花了很长时间才找到这个地点的时候,由30平米的客厅改装的会议室已经座无虚席,而且陆续还有人推门而入。坐在讲台后面的就是食指。我仔细地端量了一下这位诗人:他的头发已经全部变白,一边看稿子,一边用有些沙哑的嗓子说话。坐定后,我才发现,食指此次讲座的主题是文化自信与诗的滋味、韵味。坦白说,食指的讲座的内容很苍白,他不断引用诗味说,来证明诗歌果然是有味道的,而我们应该继承,不要中断了血脉。这些内容,根本用不着食指来说,我愿意看到的是诗人食指,而不是学者。对于传统文化,食指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高度的褒扬。对此,我不十分同意,但是完全尊重他的想法。我难以接受的是食指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津津乐道,后来幡然醒悟,时代给食指烙下的印记永远不会被时间抹去,即便在非常讲究分工的当下,他依然愿意就希腊债务问题发表见解。属于我心目中的诗歌的时间是朗诵时段,在接受了天津诗人献诗之后,食指朗诵了《热爱生命》。我以为,真正的食指此刻才出现。食指开始朗诵,他的声音低沉、有力、顿挫而沧桑,配上他的银发和岁月雕刻出来的脸颊,宛若诗神。相信未来、热爱生命的食指,经过了锤炼和磨洗后依然健康的食指,本身就是他的诗歌主张的最好诠释者。完毕掌声雷动。我看到一位激动的女士摘下眼镜,拭去泪水。我本来想问食指一个技术问题,就是《相信未来》中的一个断句,但是看到他被人群簇拥着照相,只好作罢。我想,在这个诗意匮乏的时代,食指没有被遗忘,就是诗歌不死的明证。北岛在《八十年代访谈录》这样谈论食指:“那大约是一九七0年春,我和两个好朋友史康城、曹一凡在颐和园后湖划船。记得史康成站在船头,突然背诵起几首诗,对我震撼极大。我这才知道郭路生的名字。我们当时几乎都在写离愁增别的旧体诗,表达的东西有限。而郭路生诗中的迷惘深深打动了我,让我萌动了写新诗的念头。他虽然受到郭小川、贺敬之的影响,但本质完全不同——他把个人的声音重新带回到诗歌中。虽然现在看来,他的诗过于受革命诗歌格律及语汇的种种限制,后来又因病未能得到进一步的发展,但作为中国近三十年新诗运动的开创者,他是当之无愧的。”食指的崇高地位和思想来路乃至问题,北岛都说的诚恳而清晰。迪克斯坦在《伊甸园之门》中也记叙了60年代红极一时的金斯堡1975年的一次尴尬的诗歌朗诵会,然后评论道:“对金斯堡来说,命运之轮已经转了一整圈;他曾经是一个局外人,现在又成为一个局外人。”真的,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
  •     重新翻起隔置良久的小书,心底也总有一种情绪流泻.--相信未来这样的诗篇在现时还能否激起易感的心灵波涌?这样的断行在如今还能否承担精神励志的良方?现实流毒太多,而相信未来,则是一种信念般坚挺的挚诚,是以内心的激昂迎接来路的未知挑战.以此时望去路,以有知度无限,心思有所不及,而精神一如暗夜辉光,仍以点滴闪亮坚守无限未来.相信未来,痛别过往,不因苦悲,无关心酸.是弥补,是追认,亦是历炼,丝丝心香,皆朝着理想的维度靠扰.
  •     以下应该是02年时二十岁写的,突然想起来粘贴出来,也纪念一下十年前的自己食指的这首<想信未来>一直想说一些话,或可说一些纯个人的思考.三年前,我第一次看到这道诗,确切地说是诗的一部分.一位同学从一本好像是白岩松写的书上抄录下来,送给我.于是我第一次听到食指这位诗人,第一次感受那种排浪式的意象组合所倒致的阅读上的窒吸感,也是第一次深切地为诗作之内的沉重蕴含所打动.时逢高中教材大幅度改动,便从高一同学那里借来了变大增厚了的语文教材,方才见了诗的全貌,也得知食指的原名:郭路生.在这里我不原引该诗的任何文字,想来也不必多此一举,更不想品头论足每个细节,目前我还不具备这个资历和能力.以下我所讲的,若有何不妥之处,就算是大风扇了我的舌头.一个行将20岁的我,看到了从时年20岁的诗人笔下喷泻出的文字.似乎是一瞬间我被从现实的校园拉到了一全完全空旷的陌生精神领域.通过这道诗,我那因个人生活经历局限而短视的目光得以隐约窥见与自己一辈之隔因为历史的车轮面迥然有异的青年们,还有那现如今我这一辈人很难真切地体会到的一个名词-----苦难.是的,我通过文字的联系而得见那种已远离太久的苦难,且由此得知那种极端无耐中苦难的可怕.从那以后也零散得内陆食指其它的诗作,但除了<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好像没有哪首能出其左右.而<这>诗更多的妙处,则是语言控制上的日趋成熟.就内涵来讲我还是首推<想信未来>. 这两首诗都写于作者20岁.我曾试想是什么让如此年轻的诗人取得了如此高的成就,而同样二十出头的我们又与之有着什么样的根本差距呢?思考的结果还是两个字----苦难,苦难造就了一切.据说"相信未来"这四个字并非出自食指之手.苦难造就了一大批郭路生这样的青年,同样地催生出了"相信未来"这一共同的信念.于是我武断地言之:某种大的规律借食指之手创就了<相信未来>.假设没有食指此人,便不会有<想>诗,但诗的背后所潜藏及试图表述的坚定信念却是必然的存在.也正是依托了必然信念的表述,<相>诗才拥有了如此的艺术价值.由此,我得到了一句话,并自认为真理:所有艺术创作的真谛所在是潜藏于外在表现形式(文字,线条,色彩,音符)以及凌架于它们之上的真理一般的无形性规律的思想。就诗歌来讲,我认为真正创作者的作品之所以晦涩难懂是因为读者与作者之间存在着某种阅历上的差别,也因为诗人启图跨越文字本身的世俗内涵便其表达的内在思想突现于作者眼前。在我看来”拨茧抽丝“更容易混淆视听,浪费读者的思考空间。推言之,其它艺术领域亦然。我这里所讲的真正的创作者不包括那些为名为利之徒。我始终认为创作者的根本创作动机只有一样——为表达。任何艺术作品的真正意义并不仅仅在于其自身,而是由创作者的抽象思想到作品的具体表象再到接受者的抽象思想的这一传递过程。上文中所提及的文字,线条,色彩,音符等可以独立存在,但失却了传递思想的作用,便不能称之为艺术了.这话让我扯远了,再回到《相信未来》这首诗中吧。毋争义,世上不存在真正完美意义上的实物,《相》诗也是这样。诗的整体美感从第四段起便开始脱节,既便是前三段也因排浪式的意象运用而稍显空洞。我想大多数以诗为友的人都该知道食指的悲剧命运。就《相》诗来讲,作者确是太多倾注了个人感情的。他把满腔热情及整个命运的希望都泼洒在了“相信未来”这四个字上。一曲音乐,当狂风暴雨般的音符达到高潮时,往往便急转直下,像一根因过度紧绷而断的琴弦一样,留下的是无边的空旷。以前我认为那是艺术家感染观众的一种手段,然而如今才确信这是必然的规律。海子死前不久写过一首诗,大意是从明天开始做自己想做的事。他过分地期待着“明天”,就自然界地失去了“今天”。“今天”这个词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现实,一个失去现实的人,还能有什么得到吗?也包括生命!同样地,当年轻的诗人郭路生用自己的一腔热血向世人呐喊也“相信未来”这四个字时,面对空寂无应的现实,他同样被抛弃了,他那根过度紧绷了的思想之弦也不得不为此而断掉。那么一首诗预示着诗人的命运,我们还能苛求它什么呢。以上便是我的一些想法,自然要有闭塞视听狂妄自大之处,但思而再三还是要有所表达,对批评者我持鲜花以待。

精彩短评 (总计49条)

  •     年代感太强,口号式,自白式,缺乏才情。
  •     那个执着在困境中坚信梦想的人,让心痛。
  •     一直很喜欢食指,他的不屈的灵魂令人感动
  •     人人都爱郭路生
  •     里面有一些很好,也有一些不是很好,但食指依旧是伟大的诗人。
  •     他也去精神病院了~~~~(>_<)~~~~
  •     论文写的这个。。。
  •     一直没有找到完整的诗集,网上零零散散读了很多。非常喜欢。
  •     那個年代的詩人,我最喜歡食指
  •     不知郭先生如今何在?还在精神病院里吗?
  •     少用眼泪叙说悲欢,多写诗歌赞美勇敢。
  •     读了一半,喜欢不起来,没有一首让我觉得厉害,有太多的mao
  •     时代之声,不知为何想起了老崔早年写的《艰难行》,左翼色彩很浓重,但是不怎么好看。《相信未来》和《四点零八分的北京》算是名作,别的都没印象了。
  •     把中年危机写得老套感人。
  •     我不太喜欢这种风格
  •     疯了之后就不那么累了吧。怎么又好了呢。和这个肮脏的世界妥协了吧。诗人。
  •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     眼泪幻想啊终将竭尽/缪斯也将眠于荒坟/是等爱人抛弃我呢/还是我先抛弃爱人
  •     在清晨六点的北京,中山公园,我高声朗诵食指的《这是四点零八分的北京》,那一年我也写下了我的最后的北京,最后的最后,永远无法抵达。
  •     08年
  •     在我看来,郭路生是现代最优秀的诗人。我爱他的诗,在他的诗里,我读到了一颗心,一颗在孤独中坚强的心。
  •     满满的正能量,但是看多了有点倦。
  •     朦胧派诗人中最喜欢食指,他的压抑和痛苦中少一些愤世和嫉俗,多一些希望和憧憬,可讽刺的是他毕竟未熬到黎明到来 - 进了疯人院......一声叹息
  •     喧响的波浪|深沉的海洋 || 我的一生是辗转飘零的枯叶,我的未来是抽不出锋芒的青稞,如果命运真的是这样的话,我愿为野生的荆棘放声高歌。 || 想到死亡是北风号啕|万里山川披麻戴孝 || <(-︿-)>年轻的时候写的比岁数大了之后写的好的多得多了~
  •     时代背景鲜明,革命势头强劲,离家忧愁饱满。『此书的封面被画过,15北京书市够得,半价。》
  •     超级喜欢这首相信未来
  •     郭路生是文革最有代表性的诗人,能拨动你心中那根脆弱的弦。命运也令人唏嘘。
  •     邵T借的
  •     很喜欢。看了介绍,他曾去第三福利院待过一段时间,然后报道说他特别善良,道德标准特别高。大抵善良的人,都很容易得精神病吧,因为所有的不满都会指向自己,而不是指向别人了。所以不是诗人容易得精神病,而是道德标准高的人容易痛苦,所以容易写诗,同时容易得精神病,如此而已。真希望有机会能拜访一下这位诗人。
  •     【2017.12】热烈,呐喊,踟蹰,疯狂(读到写于精神病院不禁有些唏嘘)
  •     自我牺牲 追求伟大精神 潜在意识
  •     个别名篇足称经典,而其余诗歌几乎只是文学青年的业余水平
  •     诗人有消沉期,不过在文革期间和精神病院渡过两个消沉期的人不多。
  •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霜的枯藤/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     写出这些汹涌澎湃慷慨激昂的诗句的人怎么能进疯人愿呢,应该从政才对。
  •     相信未来
  •     实话讲有点失望,并不太喜欢的风格,过去所特有的语言风格。
  •     热烈真诚,感人至深
  •     逼进绝路的时候,也是回归的时候
  •     诗歌这东西,我真的看不太懂,尤其是现代诗。
  •     读不进去
  •     注重音韵的诗人 办活动时有过接触 我的诗集上还有他的寄语和签名
  •     目前这部诗集正静悄悄地放在我旁边的书架上~,想起那部关于郭路生的记录片~
  •     积极地向上的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理论的
  •     晚期的诗除了热情什么都不剩了。不明白他在治疗期间发生了什么,恐怕把诗人异议的部分都析去了。 最深情的两句是:“永不畏惧冷酷的风雪,绝不俯仰寒冬的鼻息。”既然得不到一点温暖的阳光,又何必迎送生命中绚烂的朝夕。——《鱼儿三部曲》
  •     孩子,这是你最后的归宿
  •     初中 我初中真的读了太多我读不懂的书
  •     朴素的语言,炽热的情感,激励了多少消沉中的人
  •     初听到“食指”这个笔名感到好玩,想着怎样的人才会起这样一个名,这是第一次读他的诗集,说实话并没那么喜欢,因为读得太不顺,有些字句感觉别扭,有些则太荒诞无味了。 比如"好的声望是永远找不开的钞票,坏的名声是永远挣不脱的枷锁"就太长。之后读<相信未来>感到一般,觉得食指老喜欢搞一样的结构、重复同样的语句来表强调,话语又说的太直白没什么隐喻,但后来有一天摘出其中一段,突然感到深深的动情,太单纯又太敏感了,热爱生命!之后一查才知道郭路生因精神分裂,下半生一直待在了精神病院,才想起<疯狗>那首诗结尾那句“那么我将毫不迟疑地,/放弃所谓神圣的人权”。真是讽刺,就像一双摧残的只剩食指的手,摇摇指向天空。那段评价金斯堡的话很适合食指,“命运之轮已经转了一整圈;他曾经是一个局外人,现在又成为一个局外人。” M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