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宋词名家论稿》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诗歌词曲 > 唐宋词名家论稿

出版社:河北教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1-05
ISBN:9787543429451
作者:叶嘉莹
页数:273页

此时语笑得人意,此时歌舞动人情

很多年前,当我第一次读到少游“日边清梦断,镜里朱颜改”的时候,真是说不出的感动,将其抄在纸上,一日三读也自不能罢,一时竟被迷的云里雾里,真可谓我的“绝代尤物”!那时,我便与词结下了不解之缘。我本是一个极易动感情的人,而词的生发作用在各个文学样式中是最显著的,因此,对于我的吸引力也自比其他文体来的更多了。词本来就是生于歌筵之上,用于舞女吟唱的,只是后来被文人借用,来抒发自己内心深厚的情感了。就像上面提到的秦少游的《千秋岁》:“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曾季狸《艇斋诗话》曾记载:“方少游作此词时,传至余家丞相(曾布)。丞相曰:‘秦七必不久于世,岂有“愁如海”而存乎?’已而,果下世。”词并不似诗,诗言志,而词最重要的是要兴发情感。因此,在艺术感染力上,也就更多了表现的余地。中国文学自古以来都是抒情的文学,只是到了近代,对于传统文化的批判,导致了文学传统的终结。抒情少了,政治多了。真情少了,肉麻的阿谀多了。文学的革命,似乎革掉了中国文学的魂,让它在愁云惨淡的岁月里,始终暗藏在墙角,没有站在阳光下的勇气。对于古代文学的研究,也自剩下聊聊的几人,程千帆、陈世镶,还有我们今天要讨论的叶嘉莹。惭愧自己的无知。对于叶嘉莹的了解,竟然是从现在已经庸俗不堪的《百家讲坛》开始的,后来自是抛弃了这个娱乐化倾向十分严重的节目,转而从专业的角度看待叶嘉莹先生了。不管别的,单说叶先生以80多岁高龄创办南开大学中国古典文学研究说,并且在全国大学讲学,其对于自己信念执着的精神就已经非常值得我们尊敬了。可以说,在中国当代对于唐五代两宋词的研究中,还没有谁能够比其项背!《唐宋词名家论稿》是叶先生对于唐宋词史论述最系统,探讨最深入的一本书。全书自赋、比、兴这一中国诗学的核心问题谈起,提纲挈领地梳理了中国古典诗词的脉络,从先秦的《诗经》迄民初的词作,从诗词的基本美感特质到西方的语言学与文论,理论结构横跨中西,再配以生动翔实的具体范例,条分缕析,备见原委。有时驳去俗解,翻深前贤,在旧题旨中转出新意绪,尤带给人思理折进的快意。对于每一个词人,在文章的开头都用一个七言绝句对其做出高度的总结,眉目分明便于记诵。叶先生对于每首词的分析,从单首词的风格到词人总体风格,包含了词人整个的生平,痛与快、喜与愁,让人每每读之皆有戚戚然。就像陶渊明的《闲情赋》,随被人认为是其诗作的败笔,但让我看来,却真正的表现了那个隐逸诗人内心最真挚的情感。“愿在衣而为领,承华首之余芳;悲罗襟之宵离,怨秋夜之未央!……”细读本书,对于叶先生学养的深厚自是佩服的五体投地。而其对于古典诗词的执着更是让人敬重。现代社会已经成为了一个无诗情的时代,世俗的浮躁早就让我们把古典诗词的美抛到了九霄云外。然而对于世界的美感表达是人特有的能力,如果表达缺失,没有了对于美的追求,就算我们还有表述的权利,也仅仅是一种生存的工具罢了。有时候,我们都显的太理性,然而却正是在这种所谓的理性中丧失了对于人内心的感知,丧失了对于生命的体悟,而我们最终变成了被所谓的“理性”支配的没有了情感的行尸走肉。特别是在当下电视传媒的熏陶下,在面对一个没有了背景的断断续续独立分割的语境中的时候,我们对于世界的感知变成了对于“媒介现实”的无选择接受,我们的世界观、社会观也潜移默化的形成于媒介所谓的“报道事实”和“提供娱乐”中了。难怪我们会“娱乐至死”,难怪我们没有时间拿起手中的书本,就是因为我们丧失了对于美的追求,全部沉浸在了大众传媒为我们构建的世界中全民娱乐。在一个没有了诗情的年代诵读古人的耽美佳句,对我来说,是比全民娱乐更能让我感到快乐的享受。在当下喧嚣的社会中,寻找一片心灵的净土,这是一种莫大的慈悲!

心意

此书是《灵谿词说》中叶氏所撰写的部分抽出单独成集,共十七篇,含有对十六位词人的专题介绍。感觉因文体和篇幅之故,多数介绍较为精简,并未展得太开,倒是便于阅读。许多论点在其他叶文中早有见识,其论苏辛等大家的文字倒极可一观。另每篇文字前都有叶氏的论词绝句,有时倒比长篇文字更能体现其心意。


 唐宋词名家论稿下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