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言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流言

出版社: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6
ISBN:9787530209615
作者:张爱玲
页数:279页

章节摘录

天才梦我是一个古怪的女孩,从小被目为天才,除了发展我的天才外别无生存的目标。然而,当童年的狂想逐渐褪色的时候,我发现我除了天才的梦之外一无所有——所有的只是天才的乖僻缺点。世人原谅瓦格涅的疏狂,可是他们不会原谅我。加上一点美国式的宣传,也许我会被誉为神童。我三岁时能背诵唐诗。我还记得摇摇摆摆地立在一个满清遗老的藤椅前朗吟“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眼看着他的泪珠滚下来。七岁时我写了第一部小说,一个家庭悲剧。遇到笔划复杂的字,我常常跑去问厨子怎样写。第二部小说是关于一个失恋自杀的女郎。我母亲批评说:如果她要自杀,她决不会从上海乘火车到西湖去自溺。可是我因为西湖诗意的背景,终于固执地保存了这一点。我仅有的课外读物是《西游记》与少量的童话,但我的思想并不为它们所束缚。八岁那年,我尝试过一篇类似《乌托邦》的小说,题名《快乐村》。快乐村人是一好战的高原民族,因克服苗人有功,蒙中国皇帝特许,免征赋税,并予自治权。所以快乐村是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大家庭,自耕自织,保存着部落时代的活泼文化。我特地将半打练习簿缝在一起,预期一本洋洋大作,然而不久我就对这伟大的题材失去了兴趣。现在我仍旧保存着我所绘的插画多帧,介绍这种理想社会的服务,建筑,室内装修,包括图书馆,“演武厅”,巧格力店,屋顶花园。公共餐室是荷花池里一座凉亭。我不记得那里有没有电影院与社会主义——虽然缺少这两样文明产物,他们似乎也过得很好。九岁时,我踌躇着不知道应当选择音乐或美术作我终身的事业。看了一张描写穷困的画家的影片后,我哭了一场,决定做一个钢琴家,在富丽堂皇的音乐厅里演奏。对于色彩,音符,字眼,我极为敏感。当我弹奏钢琴时,我想像那八个音符有不同的个性,穿戴了鲜艳的衣帽携手舞蹈。我学写文章,爱用色彩浓厚,音韵铿锵的字眼,如“珠灰”,“黄昏”,“婉妙”,“splendour”,“melancholy”,因此常犯了堆砌的毛病。直到现在,我仍然爱看《聊斋志异》与俗气的巴黎时装报告,便是为了这种有吸引力的字眼。在学校里我得到自由发展。我的自信心日益坚强,直到我十六岁时,我母亲从法国回来,将她睽隔多年的女儿研究了一下。“我懊悔从前小心看护你的伤寒症,”她告诉我,“我宁愿看你死,不愿看你活着使你自己处处受痛苦。”我发现我不会削苹果。经过艰苦的努力我才学会补袜子。我怕上理发店,怕见客,怕给裁缝试衣裳。许多人尝试教我织绒线,可是没有一个成功。在一间房里住了两年,问我电铃在那儿我还茫然。我天天乘黄包车上医院去打针,接连三个月,仍然不认识那条路。总而言之,在现实的社会里,我等于一个废物。我母亲给我两年的时间学习适应环境。她教我煮饭;用肥皂粉洗衣;练习行路的姿势;看人的眼色;点灯后记得拉上窗帘;照镜子研究面部神态;如果没有幽默天才,千万别说笑话。在待人接物的常识方面,我显露惊人的愚笨。我的两年计画是一个失败的试验。除了使我的思想失去均衡外,我母亲的沉痛警告没有给我任何的影响。生活的艺术,有一部份我不是不能领略。我懂得怎么看“七月巧云”,听苏格兰兵吹halide,享受微风中的藤椅,吃盐水花生,欣赏雨夜的霓虹灯,从双层公共汽车上伸出手摘树颠的绿叶。在没有人与人交接的场合,我充满了生命的欢悦。可是我一天不能克服这种咬啮性的小烦恼,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蚤子。一九三九年初载一九四。年八月上海《西风》第四十八期,收入一九七六年三月香港文化·生活出版社《张看》。

媒体关注与评论

谈到《小团圆》,张爱玲说:“看过《流言》的人,一望而知里面有《私语》、《烬余录》(港战)的内容,尽管是《罗生门》那样的不同。”这充满魅力的“同”与“不同”,吸引我们读了《小团圆》,再去读她的散文作品,如此才能真正体会张爱玲不同时期的人生体验与艺术追求。而且不光是《私语》、《烬余录》,还有《华丽缘》、《对照记》……张爱玲的所有散文,主人公都是张爱玲自己,这里有她一生的经历与感受。  ——止庵张爱玲的文学生涯是从创作散文起步的。哪怕她没有写过一篇小说,她的散文也足以使她跻身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散文家之列。  ——陈子善

后记

一九四四年十二月,张爱玲在上海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散文集《流言》。对之所以取名“流言”,张爱玲后来作过解释:“以前《流言》是引一句英文——诗?Written on water(水上写的字),是说它不持久,而又希望它像谣言传得一样快。我自己常疑心不知道人懂不懂,也从来没问过人。”(《(红楼梦魇>自序》)与《传奇》交上海杂志社出版不同,《流言》是张爱玲自己当“发行者”,由上海五洲书报社“总经售”。为了此书的出版,张爱玲没少操心,自己找纸张,跑印刷厂,用她好友苏青的话说,就是“郑重付刊”。张爱玲承认的“处女作”不是别的,是她二十岁时上海《西风》月刊创刊三周年纪念征文的获奖散文《天才梦》。因此,或许可以这样说,张爱玲的文学生涯是从创作散文起步的。哪怕她没有写过一篇小说,她的散文也足以使她跻身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散文家之列,一部笔调瑰奇、文思隽逸的《流言》即为明证。早在《流言》问世之时,就有读者指出:“张爱玲的散文比她的小说写得更流利。”(许季术:《评张爱玲的》)《流言》初版本的鲜明特色还在于配有多幅张爱玲自己创作的幽默生动的插图,张爱玲的绘画天才从中得到了清晰的显示。初版本同时刊有三幅各具神韵的张爱玲个人玉照,照片说明文字分别是她《再版序》中的两句名言:“有一天我们的文明,不论是升华还是浮华,都要成为过去。”“然而现在还是清如水明如镜的秋天,我应当是快乐的。”一九六八年六月,《流言》由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列为张爱玲作品系列第二种,但书中不再出现插图和作者玉照。此后,《流言》多次在台港重印。《张爱玲集·流言》收入《流言》和迄今已经发现的张爱玲一九四。至一九四七年间创作的集外散文(英文作品除外),像《姑姑语录》,张爱玲后来特别说明“是我忘了收入散文集《流言》”(《张看》自序)。《流言》中原还有一篇《再版序》,因已编入《张爱玲集·倾城之恋》的“附录”,不再重出。编入本书的作品作了必要的校勘。作为有鲜明个人风格的作家,张爱玲的散文用词特别讲究,除了恰到好处地运用方言,还有不少与当下行文规范不同的独到用法。为了保持张爱玲散文文字的原貌和丰富性,只要不是明显的错漏,本书一律不作改动,特此说明。陈子善二00六年九月一日于海上梅川书舍

内容概要

张爱玲,1920年9月30日出生于上海,原名张煐;1922年迁居天津;1928年由天津搬回上海,读《红楼梦》和《三国演义》;1930年改名张爱玲;1939年考进香港大学;1941年与胡兰成结婚,1947年离异;1945年自编《倾城之恋》在上海公演;同年,抗战胜利;1952年移居香港;1955年离港赴美;1969年《红楼梦未完》在台湾发表;1973年定居洛杉矶,《初详红楼梦》刊载于台湾杂志;1975年完成英译《海上花列传》,《二详红楼梦》在台湾发表;1976年《三详红楼梦》在台湾发表;1977年《红楼梦魇》在台湾皇冠出版社出版;1995年9月逝于洛杉矶公寓,享年74岁;2003年10月,哈尔滨出版社出版14卷本《张爱玲典藏全集》。

书籍目录

书籍目录:天才梦.
到底是上海人
洋人看京戏及其他
更衣记
公寓生活记趣
道路以目
必也正名乎
借银灯
银宫就学记
烬余录
谈女人
存稿
论写作

有女同车
走!走到楼上去
夜营的喇叭
童言无忌
造人
打人
.私语
说胡萝卜
炎樱语录
写什么
诗与胡说
中国人的宗教
忘不了的画
传奇再版的话..
谈音乐
谈跳舞
被窝
自己的文章
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
罗兰观感
汪宏声记张爱玲书后
致力报编者
雨伞下
谈画
不得不说的废话
“卷首玉照”及其他
双声
气短情长及其他
秘密
丈人的心
我看苏青
吉利
天地人
姑姑语录
中国的日夜
有几句话同读者说
华丽缘
太太万岁题记...

编辑推荐

《流言》是一本唯一授权华丽新版,读《小团圆》,不能不看张爱玲散文谈到《小团圆》,张爱玲说:“看过《流言》的人,一望而知里面有《私语》、《烬余录》(港战)的内容,尽管是《罗生门》那样的不同。”首次收录《不得不说的废话》等七篇散佚作品。

作者简介

《流言》收录《私语》《烬余录》等颇具张爱玲自传性的散文,《童言无忌》《姑姑语录》《公寓生活记趣》等有助于了解张爱玲家人、生活的散文,以及《自己的文章》《关于倾城之恋的老实话》等能更好地理解张爱玲创作的文章。

图书封面


 流言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8条)

  •     说实话,这是第一次看张爱玲的书。而且居然买的是本盗版的.....以前总是听周边的人夸赞她,并不以为然,觉得充其量是上了档次的小资语言。亲眼读了 才品味到 她语言的犀利与魅力
  •     张爱玲说,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你一生可能会见过许多穿大旗袍的上海女人,但魔力只有一个。有一个人,她能穿越平庸,生命在裙角间轻摆。上海滩头,只有一个张爱玲。《流言》里的张爱玲绝不是那个你所想的写《小团圆》《半生缘》《倾城之恋》的披着尊严外套的文豪,在那里,她只能边饮茶边写散文。陈子善说:“哪怕她没写过一篇小说,她的散文也足以使她跻身二十世纪中国最优秀的散文家之列。世间说不清道不明的事儿大可说破,真相就在那里,只是烟雾疑云。张爱玲说:“如果没有幽默感,千万别说笑话。”写的了文章的,大抵都有几个幽默感,王小波,北岛,路遥。现实用幽默来调讽。气球要戳破就该早戳破,丢了线,又能到哪里去。尽管被视为古怪的天才,但天才终究是百无一用的名词。在这本书里,她把小说中的说梦人召回现实。她讲大实话,写小说,她“只知道一切的小说都离不开坏人。好人爱听坏人的故事,坏人可不爱听好人的故事”;谈法律,“中国人喜欢法律,也喜欢犯法”;讲中国十三亿人口“在哪里也躲不了旁观者”;时间就是金钱,因为“女人多花时间在镜子前面,就得多花钱在时装店里。”生命是块鱼肉,鲜美可口,但我们不可将鱼的肉与刺一起囫囵吞掉,活着,就是为了把刺拔掉。张爱玲的魅力在于她好像很俗,但又不俗。她曾经直言不讳地说:“对于我,钱就是钱,可以买到各种我所要的东西。”在那个年代,好像人人都给循规蹈矩,唯独她一人出众。众人皆知,她热爱时尚,喜欢华美的时装,在她眼里衣服虽不言语,但却是一部“袖珍剧”。这就是《流言》,小说里的她也许是本我的她,但在《流言》里,这个聪明的上海女人抓住了属于她的话语权。事实上也是如此,我们读她的故事,她的文字,无外乎想从中摸索到在现实泥泞中摸爬滚打的自己。奥尔德斯•郝胥黎在《针锋相对》一书中说:“是何等人就是遇见何等事。”这句话被张爱玲引用在《流言》;里。散文的意义在于不同小说一样冗长过后揭示真理,散文就像说话,这干干净净,明明白白的理就在那里。这本书教会我的更多是一种思考,你选择怎样的“活”,终究是你自己的问题。万事逃不过就不躲。也许你听到的世间事不过是一场流言,那又怎样,我们就不活了吗?“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张爱玲如是说。
  •     长的是磨难,短的是人生爱这是真的。  有个村庄的小康之家的女孩子,生得美,有许多人来做媒,但都没有说成。那年她不过十五六岁吧,是春天的晚上,她立在后门口,手扶着桃树。她记得她穿的是一件月白的衫子。对门住的年轻人同她见过面,可是从来没有打过招呼的,他走了过来。离得不远,站定了,轻轻的说了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她没有说什么,他也没有再说什么,站了一会,各自走开了。  就这样就完了。后来这女人被亲眷拐子卖到他乡外县去作妻,又几次三番地被转卖,经过无数的惊险的风波,老了的时候她还记得从前那一回事,常常说起,在那春天的晚上,在后门口的桃树下,那年轻人。  于千万人之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千万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惟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炎樱语录炎樱描写一个女人的头发:“非常非常黑,那种黑是盲人的黑”

精彩短评 (总计74条)

  •     16岁时,堂姐送我了一本张爱玲散文集,爱不释手,两片枫叶当作书签,看她如何讽喻人生,十几年时间薄薄的封面和纸张已经被磨损的不成模样..这本"流言"硬皮包装,内页装订也很结实,枫叶又夹进了"流言"里,终于收了这本书
  •     一代人的记忆经典文学
  •     文章基本是在张爱24、25岁写的,感觉到敏感和早熟。但是确实谈不上喜欢
  •     看张爱玲第一篇就是私语,印象深刻,十分惊艳。初中买的烫金散文集里张爱玲的文字简直在发光(以及季羡林的照片hhh)
  •     最爱《天才梦》《公寓生活记趣》。 林语堂说读书是为在优秀的人中寻找自己的知音,与他们促膝长谈。她总能说出我心里的那一种感动与悲恸,城市,人情,或者自己。
  •     最爱的是她的散文,那才是生活里真正的张爱玲。
  •     大于期待值。有趣。
  •     天才天才
  •     张爱玲的散文也很棒啊 尤其是这本里的 和小说又是不一样的
  •     8分都给高了,张爱玲这本书里收录的好多东西一般般
  •     那么聪明。那么刻薄
  •     高一在学校图书馆借了张爱玲的《流言》看,从此就喜欢上张爱玲的书了。散文可以说写的比她的部分小说要好,字字句句都是可见文学功底之扎实,每篇虽短小但都是精品。
  •     晦暗潮湿的气质。封面很漂亮
  •     我的启蒙书
  •     凄凄去亲爱,泛泛入烟雾
  •     和张爱玲的其他正版书比较过,这个绝不是正版,封面纸质毛糙不堪,硬壳也被挤的有点难看。摸上去无比廉价的感觉。那些没有好好比较过的人请不要轻易评论“正版”二字来误导其他买家。
  •     爱玲的散文是高高在上的冷眼观世。
  •     包装不错,我喜欢的类型
  •     零零碎碎,这才是张爱
  •     感觉和张爱玲好近。
  •     和张爱玲的三观太合了 比起小说 更喜欢张爱玲的散文
  •     流言蜚语了
  •     可笑小时候连短篇都要读两天
  •     因为被色戒震撼过度 所以开始读张爱玲最先读的便是这本散文<流言>就像张自己说的她喜欢悲壮 喜欢苍凉她的文字和气息都秉持了这些形容词她和三毛大大的不同自然 她们都是太出色的女人 并且同样拥有浓烈的生命过程
  •     喜欢收集书的朋友 千万不要错过
  •     又俏皮又有深度,好多文章犀利语句经典。
  •     很多经典句子 都来自于流言
  •     本来应该是四星,一星扣在装帧。这一套书的装帧,只有小团圆好看。
  •     在北大的时候从图书馆借的
  •     流言无谓
  •     质量不错,作为送别人的礼物。。。。
  •     外观漂亮
  •     描写生活的我看了,阐述画作与音乐还有文学作品的没有看
  •     封面 纸张 内容什么都很好 很满意 除了贵了点
  •     写散文的张爱玲比写小说的张爱玲可爱得多,像个少女
  •     张的散文比小说好。
  •     因为柯灵先生的遥寄张爱玲,又草草略读了一些个文章,文笔流利的令人惊叹!
  •     边缘上附着一大块胭脂红,还当是玻璃窗上落日的反光,再一看,却是元宵的月亮,红红地升起来了。我想道:“这是乱世”。——大时代背景下,再美的文字也尽是怅惘。
  •     张爱玲的观点太有趣了!
  •     大爱这一本啊 张爱玲的东西就不用多说了吧
  •     值得收藏,喜欢张爱玲的强烈推荐看看
  •     「张爱玲是一个彻底的悲观主义者,同时又是一个活泼的讽刺作家,记录近代中国都市生活的一个忠实又宽厚的历史家。」
  •     清平之调,偶感机智
  •     有一年的生日礼物之一,还有一张林宥嘉的《大小说家》
  •     生命是一袭华美的袍,爬满了虱子。于张爱玲,我惊讶于她对女性心理的精准了解,她儿时的生活经历促就了她的性格,她的作品,需要一遍一遍地揣摩。
  •     水晶心肝玻璃人,小恶毒,大悲怆。电话情愫,月亮的暧昧,还有用爱情架构起的,世外桃源般的小角落。谁没喜欢过这样的笔触,飘在空中遥远的无关现实。
  •     I like it ~
  •     记得06年左右十月文学出的张爱玲全集,封面典雅,纸张优良。这个版本纸张不能说差,但也不及前者。而且这个版本似乎把张爱玲的若干上海话用词改了。
  •      2010-07-25
  •     哈哈哈哈哈,确实不错,一直期待
  •     为了 爱 这一篇专门买的这本书 反正最喜欢呢一篇!
  •     包装精致,工整,书本很新
  •     耐读的
  •     书的质量很好,,不过有点贵
  •     反复看。真如李碧华所言,文坛寂寞的恐怖,一百年才出一位这样的女子。
  •     对人性复杂之处沉痛的揭示,对民心幽深之处的体察与刻画,字字珠玑。看得如此透彻的一个人,想必在现实生活里很难快乐起来吧?
  •     集张爱玲细腻华丽的才华于一书
  •     开始理解张爱玲。
  •     重读书目
  •     不错不错呦 值得阅读 值得推荐
  •     喜欢白白的颜色,就是书本边角有点皱皱的!
  •     水晶心肝玻璃人
  •     比较喜欢张爱玲的作品
  •     张算是个刻薄的人吧,单转念一想刻薄的人其实自己也不好过。太爱自己了才会这样吧。
  •     由此似乎了解到张爱玲之所以成为张爱玲。原来,我们确实做不了主;原来,张不完全是那么小气的,她也很努力了。
  •     “钱 我从小就爱钱 只看到它的好 没看见它的坏 ”“出名要趁早 不然不痛快” 诚实的势利 ,天真又漂亮.塑造这种感觉的艺术者...来世适合做一只羽翼华美的孔雀不是吗.或是一朵昙花的刹那心痛和孤寂.
  •     于千万人中遇见你所遇见的人,于十年之中,时间的无涯的荒野里,没有早一步,也没有晚一步,刚巧赶上了。那也没有别的话可说,唯有轻轻地问一声:噢,你也在这里吗?
  •     绝妙,琐碎中见真性情
  •     终于收到书,虽然费了些周折。我向客服投诉了快递,客服态度相当不错,记录了我的投诉内容,并且很快向快递公司沟通解决了我的问题。客服回了我3通电话,从出现问题到解决问题共用了1个多小时。很不错,感谢了。
  •     给别人买的,没看过哦
  •     第二遍看 真不错啊 也挺实惠的
  •     和小说一样棒,最喜欢的是《私语》,“父亲的房间永远是下午……”对于父亲,张的态度真的很矛盾吧。还有《爱》的那篇,上课老师讲过,印象特别深,多年之后那个女孩子经历了这么多人生的苦难回想起往事,想起来在那棵树下见到的男人,想起他说的那句“你也在这”,那一瞬间的感受就是爱
  •     尤其对爱人,是应该敞开心扉的。
  •     读一个人的散文更容易感知一个人的个性,她的敏感,自卑,都让我喜欢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