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这么好的事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读书这么好的事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8
ISBN:9787309087673
作者:张新颖
页数:176页

章节摘录

  十五岁那年,格拉克在一本文学教科书中读到有关司汤达的几行文字,大概说司汤达用字精确,擅长心理描写。这七八行介绍文字激发起他的好奇心,就要求父母给他买司汤达最著名的小说《红与黑》。  “几天后我就得到书了,是绿色封面的两卷本,我今天还偶尔去翻阅。每章的标题和题词令我惊喜(我对分成章节的书,每章的标题,尤其对章前引用的题词,天生有种偏爱)。刚一展卷,就有一股难以形容的欢快、放肆、狂热的劲头涌上脑袋,令我醺醺然;几页以后,我整个被迷住了。读完一遍,我立即从头开始,再读一遍。一而再,再而三。上高二那一年,这部书整整一年没有离开自习室里我那张课桌深处。五点半到七点半,与其说我在用功,不如说在吊自己的胃口;每晚七点半到八点,我打开这部神奇的书,在飞毯上就坐。这一学年年终,只要有人在我面前任意念出书中某句话,我能几乎一字不差背出接下去的半页文字。”  《红与黑》使这个少年大大突破了世俗之见,每天晚上打开这部书,他便置身于一种和平、宁静的智性与情感的反抗状态中,反抗人们向他灌输、而他曾经照单全收的东西,就像书中的主人公于连·索黑尔用读《回忆录》来反抗社会,反抗教条。可是这种反抗不带暴力,它是只向世俗之见的告辞。  “《红与黑》是我的文学初恋,一种野性的、心醉神迷的、排他的恋情,任何其他恋情都不能与之相比:我要回忆的是这个恋情本身,而不是它的对象(当然这个对象永远令人叹服)。……少男少女也会产生一种对文学的爱的冲动……奇怪的是,这种文学的爱的冲动竟是被一本如此老练、精明的书,一本与我当时的年龄不相称的书烧着的。它必定在我脸上留下几道深刻的、少年老成的皱纹……”  如果说在格拉克对书的亲密和美妙关系中突出了爱的强烈和它产生的力量,在别的人那里也许会突出其他的特征,因为爱本身是一个无比丰富的世界。  德国现代思想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Benjamin,1892-1940)是个一生都与书处在亲密和美妙关系中的人,用他自己的话来说,他从来不是在阅读书籍,而是住在书里面,在文字与文字之间,在行与行之间闲荡。他曾经描述过下面这样的阅读情形,我们可以看作是他自己的童年经验,也是一幅特征鲜明的自画像:  “整整一个星期你沉浸在书籍柔软的纸页里,那些文字就像秘密地重重叠叠一刻不停地环绕着你飞舞的雪花,你带着无限的信任走进去。书中的静谧愈来愈深地吸引着你,而书的内容似乎无关紧要,因为阅读的时候你仍旧在床上编着自己的故事。孩子总是沿着半隐藏的途径寻找自己的道路;阅读时他甚至两手堵着耳朵。桌上的书对他来说总是太高,而且总有一只手遮在上面。对于他来讲,书中英雄的历险甚至可以在旋转的字母里呈现,就像飞舞的雪花里隐藏的人物和故事。他和正在讲述的故事里的人物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和他们经历着同样的生活。他与书中人物的关系要比成年读者紧密得多。他被书中人物的命运深深地感动了,那种强烈的感觉是难以用语言形容的。从床上起来时,他被阅读的大雪覆盖得异常苍白。”  我们再看看英国作家乔治·吉辛(GeorgeGissing,1857-1903)对书的美妙感情吧请特别注意一下他所说的书的“气味”:  “我对自己每一本书的气味都很熟悉,我只要把鼻子凑近这些书,它们那散发出来的书味就立刻勾起我对往事的种种回忆。就说我的那些吉朋的著作吧,那是八卷精致的梅尔曼本。我曾经连续不断地读啊,读啊,读了三十多年。我丝毫无需翻动它,只要闻闻那质地精美的纸张香味,就能回想起当年我把它作为奖品来接受的幸福情景。还有我的那些莎士比亚著作,它们是剑桥版本,也有一种能惹起我追忆往事的香味。这套书是属于我父亲的,当我还不能够读懂它们的时候,常常有幸被允许从书架上抽出一本来看看。这时我总是怀着虔敬的心情,将它一页一页地翻弄着。那些书散发着一股古老而奇特的幽香。每当我将它们捧在手中的时候,总有那么一种莫可名状的感觉,由于这缘故,我很少读这一套莎士比亚著作。而当我捧读另一套吉朋的书时,眼里总是闪烁着兴奋的光芒,因为我买这套书时,简直就像买一件价值连城的奢华物一样,甚至还有过之而无不及,所以我对这套书格外偏爱,该知道我是付出了多大的牺牲才将它得到手的啊。”  阿根廷作家博尔赫斯堪称迷恋书籍、享受阅读的典范。可是后来他双目失明。当他不能用眼睛看书的时候,他和书之间还会存在美妙的关系吗?是的。“我仍然没有把自己当成盲人。我继续买书,继续让书堆满我的家。前些日子有人送我一套布罗克出版社一九六六年出版的百科全书,我感觉到这套书在我家里,这是一种幸福。这一套字体潇洒、共有二十余卷的百科全书在我家里,觉得这是一种幸福。只是我不能阅读,里面有许多我看不见的地图和插画。尽管如此,这套书总在我家里,我感觉到书对我具有亲切的吸引力。我想,书是我们人类能够得到幸福的手段之一。”  ……

内容概要

张新颖,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理事。主要从事中国现代文学研究和当代文学批评。著有《栖居与游牧之地》、《歧路荒草》等多部。

书籍目录

上篇/读书这么好的事
一、“给我狭窄的心 / 一个大的宇宙”
二、留在我们身上的种子和朝向自我的过程
三、不放弃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利
四、“好像有了它在,我的生命也就有了安全”
五、不读书的种种理由
六、很困难,所以很快乐
七、书中的恒星
八、“不懂”的召唤
九、起死回生的一骂
十、亲密与美妙,还有幸福
十一、 普通读者
十二、工具书不是工具书
十三、“世界上有那么多我不要看的书”
十四、书的侦探
十五、和写书的那个人见面,还是不见
十六、重读
十七、像这样的一篇读书笔记
十八、网络时代的笨拙精神
十九、读书的历史和网络时代的挑战
二十、向谁去抱怨书籍的命运
二十一、阅读因阅读经验的唯一性而存在
二十二、鲁迅在知用中学的演讲
二十三、十二种声音
二十四、阅读者从书中抬起眼来

下篇/读书这件事
——一次演讲
一、一种基本的精神活动方式
二、带着满脑子的想法来读书,可能造成大的障碍
三、在“无知”的位置上去“胡思乱想”
四、阶段和顺序:野,从,通,物,来
五、离开,扬弃
六、一本没有读懂的书
七、“不求甚解”,为什么还能有所“会意”?
八、你对书好,书就会对你好

外篇/几本关于书的书
经典,把现在的噪音调成背景轻音
书的价值和价格,还有人对书的感情
书和插图,时代和记忆

新版后记

编辑推荐

读书是一种生活。人生因读书而不同,生活因有书而美好。这套由知名青年学者倾力撰写,奉献给广大青少年的文库,以书为题,谈读书,论生活,说经验,品趣事。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中,可以感受作者的读书智慧,也能体验自己的读书之乐。

作者简介

本书是复旦大学中文系张新颖教授应报刊编辑之约专为广大中学生读者撰写的读书之作。所涉内容有为何读书、如何读书、读什么书、读书之乐等一系列有趣话题。作者娓娓道来,叙述庄谐并重,文字张弛有致。读后给人平易亲切之感,掩卷之余又感深受启迪。

图书封面


 读书这么好的事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读书这么开心的事《读书这么好的事》完全是冲着书名买的这本书,读书这么好的事,为什么还要反复去宣传呢?其实能够知道读书的好的人,只有读书人而已,而现在读书人却越来越少了,少到成了要保护的濒危动物。和八十年代的读书热比起来,现在在网络和电视的冲击下,读书的人不是在增加,而是在减少。过去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可是现在读书完全是为了考上一个好学校,找一个好饭碗,考试以后就把书撕掉,读书有什么用啊?能挣到钱吗?能提高你的工资吗?能买到大房子吗?如果不能我为什么要读书啊?读书有趣!有趣的事情可多着哪,网络游戏更有趣啊!网络中的世界不是更精彩吗!读书那你可太“奥特曼”了。是啊,今天你可以找到无数个理由,不去读书,可是当你真的走进书的世界中,领略了那个世界的美以后,你就会发现世界上还真有比网络游戏更好的事情,那就是读书。作者张新颖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读书人,这本书也是我读过很多本关于书的书中,最精彩的一本。要是说缺憾,那就是这本书实在是有点太小了,看着实在是不过瘾。书中引用贺麟的话“说粗浅一点,人是能读书著书的动物。故读书是划分人与禽兽的界限,也是划分文明人和野蛮人的界限。……所以读书实人类特有的神圣权力。”呵呵,说读书是划分人与禽兽的界限有点太夸张了。肯定会引起那些不读书的多数人的愤怒,不过不读书的人估计也很难去读这本书,更别提去看到这段文字了。不过一般读书人是不会这么偏激的。往往会换一种更好的说法,比如作者所说的“而一个人的心灵有多大呢?在有的人那里,它很小,小得只能装得下一点点东西,我们会感觉到这样的心灵很贫乏,当贫乏到什么也装不下的程度的时候,我们会说这样的人是没有心灵的;比起来,我们当然更愿意看到那些巨大而丰富的心灵,在这样的心灵里面,我们能够深刻感受到人类精神的悠久浩瀚。”说起来书里面很多关于读书的观点我并不是很赞同。不是反对,其实读书人对读书这件事的理解都是想通的,只是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读书方法,每个人有每个人的读书环境,每个人有每个人喜欢的书,在向别人谈论读书的时候,也看是在对谁说,是对一个八十年代的读者,还是面向一个九零后,是面对一个大学生,还是面对普通大众,所以书里面关于读书的观点我是认同的,但是要普通人接受确实有点不现实,毕竟不是每个人都能够成为读书人。所以要让人们喜欢读书,更应该从趣味上下功夫。让大家知道读书不仅仅是一件好事,更是一件非常非常有趣的开心事。读到这么好的书,本身就是一件多么开心的事情啊!
  •     本书的“新版后记”里,作者张新颖说起这本小书十年来的辗转生长,像个孩子兜兜转转,交朋友,开眼界,最后还是回到了最亲的地方:作者长期学习和任教的母校复旦大学的出版社。“书里书外,这么好的事。”我们或许还能从作者的感慨中读出这样一层意思:一本书的好,不仅在于它写了什么,更在于它背后有那么一段和它一起成长的记忆和生活;这段生活里,有那个写书的人,也有如你如我每一个读书的人。而此次新收入的几篇“关于书的书”的文章,便都是在书的内容之外,与读者聊起了“对书的感情”以及“时代和记忆”。既然说到了记忆和生活,不如再说一点作者没交代的“书外”的事。小书上一回出版时,作者的一个学生icancu在豆瓣上写过一篇很好的文章,《水就是水的形状》,写当年上课的情景,历历如画,教人动容又想念;一时引来好些新旧同学,聚众版聊我们的张老师。而彼时这位在“沈从文精读”课上发言并把大家和张老师都感动得不行的icancu同学,现在已是上海书店出版社的编辑,手边有三本做得很好看的书都要感谢她:去年夏天再版的沈从文先生的《中国古代服饰研究》,今年夏天张老师的两本文集,《有情》和《此生》。《水就是水的形状》中这样回忆张老师,“他上课喜欢读原文,像这本书里大段的引用文字一样,一段一段地,不厌其烦地,一字一句地读书。他的普通话并不太好,但是我觉得他读书的感觉很特别,从他嘴里出来的文字,都像是成了某种‘张新颖气息’包裹起来的文字,朴实、深情、静穆、深远。”这或许也是很多学生对张老师课的印象,是很多读者对其文字的印象。在他读诗讲诗的时候,你会对此有更深的体会:我们常能听到那些激情的、热烈的甚至拿腔拿调的读诗讲诗的方式,可是张老师念诗,和他平日讲话没什么两样;他上课,和与你聊天的时候不会有太大不同;读他的文章,即便是学术性很强的专著和论文,也依然是平实的语言。从他一贯的问题意识里你或许可以窥到鲜活的理论养分,但这些从不会构成观念上的偏见或文字上的障碍,相反的,他每每能够贴着文本,在常情常理间予人一份对书的温情和敬意,教人感到历史的“有情”。如果说,张老师读书是“朴实、深情、静穆、深远”的,那么这恰恰是因为生活本来有这样的朴实、深情、静穆、深远——尽管生活并不需要这些词语。他读诗的方式就是生活的方式,或者更确切地说,他就是用生活本身来理解诗歌的。这说来很平易,但和惯常对文学的定义是多么格格不入啊。我们总是倾向于将文学理解或误解为一种与普通生活相对立的、“拿腔拿调”的事——我们或者向往这种幻象,以为可以“躲”到文学里,从而拒绝现实中那些平庸的甚至丑的、脏的东西;或者在世故之后,看清幻象的脆弱和空洞,甚而识破那些对爱、正义和善的诗意言说的虚伪,然后放弃文学,学会犬儒地悦受那些平庸、丑和脏的东西。正是在这样的过程当中,我们误解了文学,也误读了生活。而在这本书里,张老师却说每个人都要学会做一个“普通读者”。词语固然来自伍尔夫,张老师也自有他的解读,但我想,真正的“普通读者”是怎样的呢?他不该向书要求名声、钱财,也不必向书要求学识、智慧甚至信仰——即使书最终可以予你这些。换句话说,普通读者不该向书要求那些超出书本身的东西,更不能向它要求超离生活的意义;相反的,他们应该是那些能够从书中获取单纯的快乐与安慰的人,是懂得在普通的生活里,用一颗平常心与书交朋友的人。关于书和我们的生活,我还记得张老师曾在另一处引用雷蒙德•卡佛的话:“文学能否改变人们的生活……我小的时候,阅读曾让我知道我自己过的生活不合我的身……我想,文学能让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匮乏,还有生活中那些已经削弱我们并正在让我们气喘吁吁的东西。文学能够让我们明白,像一个人一样活着并非易事。”印象中,在其略而未引的段落里,卡佛似乎还说到:至于文学能否改变人们的生活,我们并不能知道。诚然我们不知道文学能在多大程度上帮助我们实现幻想、重塑生活,但通过卡佛,我们至少会明白,文学的本务乃是让我们拒绝幻象,从而在匮乏甚至苦难面前,始终坚持生活本身。世上有那么多事情让我们忘乎所以,革命的自我欲望和大众文化的虚拟幻觉,它们不停地让我们背离常态的生活。正是在这样的现代情境下,坚持生活本身或许反倒成了文学“改变”生活的最高可能性——用张老师在书中所引艾伦•布鲁姆的话说就是,“面对如此险恶的政治环境,这些学者并没有陷入文化的绝望,他们纵情于自然的欢乐恰恰证明了人类最优秀的生存能力,证明了人独立于命运的驱使,不屈从于环境的胁迫。”当一个人通过阅读,清醒地懂得自身与时代与历史的关系,并深切地感受其身处的文学经验与传统,乃至与一切人类的共同命运的关系时,我们有理由相信,普通的生活里即蕴藏着最大的反抗力量。不过,张老师或许并不会说出我这些难免显得过于乐观的话:大概就是近些年吧,张老师越来越多地强调文学的“实感”、“经验”,其回应的,固然是新文学以降对革命、名教、观念的狂热和屈从,但这种狂热与屈从背后的深层心理,却正是人自以为能够超离生活、主宰历史。在这些“无所不能”的幻觉下,历史实在经过了太多可笑可怕的事。所以再往下,张老师难免说到了“无能”。但与此同时,说沈从文,他说“无能的背后是有情”;说卞之琳,他说“用情即是践道”。这思想一步一步向上地生长,像是张老师爱看的树一样,根在最切身的普通生活里,可是向上却能联接起大地与天空。而这,正是作者张新颖“无能文学的力量”。这些,你从他二十年前自己还在做学生时候写的那篇《平常心与非常心》中就能读出缘起,也或许能在他的学术研究与文学批评背后看到一贯的诉求;即使在手头这本与读者闲聊读书的小书中,你也能体会到相似的用心。所以,本书虽不无劝勉读书之意,但说到最后,却是“阅读者从书中抬起眼来”。是什么让我们从书中抬起眼来?是鲁迅讲的“实人生”,也是沈从文爱说的“实生活”,是我们对生活的依赖、欲望、爱和责任。但更重要的,是如里尔克诗中所说:“我从书中抬起眼来,/一切都已变得伟大”,实生活因为书籍和思想的烛照,显出它自有的庄严,“于是大地超越自身,/继续生长,/仿佛将包容整个天空:/大地上的最后一所房子/就像是天空中的/第一颗星星。”2012.11

精彩短评 (总计29条)

  •     对这本书而言,我年纪太大了
  •     “书页之于我,像一张张面孔”
  •     纯粹为了语文任务,但书中人讲得不无道理。
  •     看书要心掏空了再坐下细看。
  •     有一些值得借鉴的想法,但读书的人自有癖好,也很难一而概之。
  •     绝对的好书一本,读书读到现一阶段,有很多体会。我列下了笔记:我要读圣经,读鲁迅,读百科全书,读古书,读历史书。
  •     29130602购买
  •     能上到张老师的课也是很好的事
  •     阅读
  •     大致浏览了一遍,写得四平八稳,说教味有点浓。定位是写给中学生读者。这本书唯一遗留给我的刺激,就是反观自己的阅读经验。其中谈到的“虚心”以待阅读的话题尤其应和自己当下的阅读状态:感觉脑子里被充塞,无法很好吸收新的书籍。不仅仅阅读,看电影、听歌也存在这个状态,感觉脑子绷得有点紧,内里没有内容但是又无法吸收、拒绝吸收。真是有点痛苦的阶段。
  •     光这个书名就够好的了,当然内容也不错,尽管有些观点我不赞同。
  •     读书确实是这么好的事儿~~~读读书,让我整个人都振奋起来了~~~一看作者的名字以为是个女作家,后来看着看着发现是男作家,还是高校的教授~~~呼呼~~~
  •     从理论方面讲了读书 如何读书
  •     读起来还蛮溜,算是作者说的那种读了与自己识见相仿的书吧。不过仍有益处,燃起熊熊读书壮志……
  •     想起老师上课的样子。
  •     藏书票精美隽永,用作插图与文字交相辉映,愉悦,丰盈,兴味盎然,更添阅旅乐趣,不禁想起董桥书之绵软。语言质朴,平白如水,感情真挚,甚至略带笨拙。行文于关节处啰嗦,引用多无source,漫谈而已,无须多么强求吧。
  •     挺有趣味的小书,都是一些随感,读读感受感受就好。
  •     读的过程完全忘记时间的流逝 完全不能错过的一本书
  •     “好读书,不求甚解”这本书从各种方面解答了我对读书的困惑。很好的一本书。
  •     引用例证很多,认识了不少读书人,当作一本读书指导目录还是不错的,会去更多的在意书的选择,毕竟读书这么好的事,可不想白白浪费了。
  •     易读,好玩,
  •     旁征博引
  •     方法再多书单再全不如开始翻开手边那本你一直想读却总是因为各种原因从没拿起来的寂寞的书。
  •     资料例证丰富
  •     邮科院图书馆借阅
  •     花了一个下午,在图书馆一口气看完。看散文类的书速度就是爽啊,有阅读的另类“快”感。
  •     张老师的文字很平实,感觉他应该是个友善、谦虚的读书人。书中谈及"书的书"、引用鲁迅"老人与小孩"的故事以及关于"水的形状"的讨论深深启发了我。
  •     20130608 建构读书观,#在教育子女前先教好自己系列# 原来一直孤陋的认为张新颖老师是位女士,直到看到这本书第153页“爸爸,水是什么形状的”,刚好下一句是“我一愣”,我也一愣。
  •     出了新版啊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