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的歌谣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过去的歌谣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1
ISBN:9787807414513
作者:良友书坊 编
页数:273页

章节摘录

  “苦涩”十年  1  记得那是九八年的五月,同学们都回家实习了,我却没有回家,我不愿意看父母为了我工作的事再一次愁眉不展。也许这样我会更加有负罪感,而我的父母何尝不是呢?我知道他们正处在一个自责的心理下,而我不想在父母憔悴的心上再次造成伤害。  第二天我简单收拾了一下就去了人才市场,那时候的我其实很可笑,总以为自己经天纬地,总以为靠自己的努力就能使父母摆脱贫穷。踏进人才市场的时候我有些傻眼,自己中专的学历在一些本科专科的面前简直是一个文盲。我小心地打听招聘单位的情况,我希望能有个单位收留我,哪怕这个单位再小、老板再凶我都毫不犹豫,毕竟我走出了第一步,毕竟第一步以后我将成为一个自食其力的人,我可以孝敬我的父母,我可以梦想很多年后实现自己的理想。  应该是几次奔波中有一个公司让我去上班,我早上起来满是兴奋地向另一个留下来的同学借了一辆自行车就去上班了,单位在烟台科技市场里一个估计12平方米的办公室,我的主要工作是跟着经理学修复印机和打印机什么的,虽然我当时是个计算机毕业的,可是对这些一点也不懂,只是负责去搬个显示器啊、送个打印头什么的。公司答应一个月给200块钱的工资,而且其他什么也不提供,然而就这些还让我的那个同学羡慕不已呢。  因为是实习,时间大约也就两个月,在这两个月里我随着经理跑遍了烟台的边边角角,我每天都骑着那辆自行车来往公司与学校两地(因为租不起房子只有住宿舍),晚上便和同学去学校外的村子里买两个包子。就这样两个月过去了,在经理把400块钱给我之后,我一个人来到了外面,坐在街上的石头上想了很多,我并没有把钱寄给父母,因为这两个月我已经借了我表哥300元钱,我必须还给他。做个有志气的人,父母经常这么和我说。  两个月后同学们陆续返校了,我要继续接待我的同学(当时我是班长),再次见到熟悉的同学我非常高兴,拿出50块钱请几个同学吃了顿饭。当着很多同学的面我喝醉了,只记得自己一边流泪一边给同学们讲,我很想父母和妹妹,泪水流过自己晒黑的脸庞,我仿佛看到了我的父亲和母亲,我仿佛看到了父亲不再那么憔悴、母亲的哮喘病也已经好了很多,那个晚上我睡得很香——我梦见了我的家人,父亲、母亲还有哥哥、妹妹和姐姐。  2  终于毕业了,我带着几分欢喜地回了家,因为我又可以见到我的父母了。我有半年没有回家了,平时信也写得很少,而电话我们村里就一部,每次打电话回去母亲总要跑几百米去接电话,想像着有哮喘病的母亲喘着气小跑,我就很少打电话了。  偶尔的信还是写的,但我总感觉自己不再是小孩子了,所以很少给父母提学校的琐事。回信的每次都是父亲(父亲曾做过20年民办教师),拿着那仿佛还带有父亲手温的信封,我总是会想起父亲。父亲是一个沉默的人,每次我们的沟通都很少,甚至在我的记忆里父亲从来没有亲过我的脸,也许家里的生计已经让父亲喘不过气来,甚至生存的压力让父亲有些超负荷运转,那时候我的理想是快些毕业能为家里分担压力,毕竟我是我家惟一的读书人。  终于拖着一个大箱子回家了,那是我求学三年所有的结果,一些课本,几床被子。家里的情况还是那样,大姐辍学在家里帮父亲料理地里的农活。大姐当时在学校里学习很好,记得父亲不让大姐去上学的时候大姐夜里还偷偷哭过,当然父亲也很难受,甚至夜里很晚父亲还坐在床上抽烟,火光忽明忽暗映衬着父亲苍老的脸庞我偷偷地看父亲,那刻满岁月的脸上竟老泪纵横,我装作已经熟睡,转过脸自己竟也泪流满面。我们无法再责怪父亲,至今父亲说起大姐来还是满脸愧疚。  妹妹那时候已经打工了,我上学的时候曾去看过妹妹。那是一个韩国的耐克鞋加工厂,妹妹的车间主要是一个加工运动鞋底的,里面飘着刺鼻的塑料味,但为了补贴家里妹妹一直没有调车间,每个月妹妹总会给家里寄几百块钱,我知道那是妹妹所有的工资和加班费,但那个时候在我们村里就已经很厉害了,总会有人说妹妹在外面赚大钱,他们不知道那是妹妹在一个恶劣的环境里辛辛苦苦赚来的血汗钱。  终于过了大约一个月,我和父亲说我也要去妹妹的厂里打工,父亲没有说话,母亲却不愿意了,她不愿意自己还是个文化人的儿子去外地打工。我没有说话,当晚就和妹妹打电话说要去她厂子工作,妹妹说厂里临时不招人,不过可以过来碰碰运气,我默默地整理着被子当然还有自己的书,母亲坐在那里悄悄地流泪。我不愿意成为家里的负担,那时候就可以找工作了,可是家里没有钱给打点关系,只记得父亲提着几十块钱的烟去了一个亲戚家,后来人家说不好办,没有几万块钱肯定办不了,父亲只好回来了,而那几十块钱也是我找工作惟一的花费。  第二天我起得很早,当我像民工一样背起背包的时候没有丝毫的尴尬,因为我已经通过自己的努力为父亲分担压力了。父母一直把我送到村口,一路上谁都没说话。车来了我立刻上了车,在我挥手告别父母的时候母亲竟嘤嘤地哭了,我没有再看母亲。当我猛地转过身自己已一脸泪水,再一次告别父母,我带着自己的理想启程了。  终于到了妹妹的厂里再次见到了妹妹,妹妹很高兴围着我问家里的情况。然而第二天妹妹陪我去厂里的时候我却傻了眼,因为厂里临时不招人,我使劲向那个负责招聘的说明我刚毕业一定能干好工作,可是最后仍然没有把我留下。我和妹妹非常失望,可是没有办法我只好打道回府,回到县城的时候已经是晚上十一点,早就没有回去的车了,自己的兜里只有5块钱(去的路费父亲只给了50块),怎么办呢?就是打一个三轮也得15块钱,还是走回去吧。当时晚上十一点况且离家得20里地,没有办法我只好背着背包,提着妹妹给母亲买的东西往回走,因为已经半天没有吃东西了还背着30斤重的背包,走到我们镇上的时候又累又渴,正好路边一户人家外面有一个水桶,我就大喝了一顿。经过两个多小时,终于走到了村口,当时饿得已经快走不动,正好是秋天地瓜和花生都快收获了,我不由分说坐在一块地头上拔了几棵花生吃了起来。那是我第一次偷东西吃,饱餐一顿后回了家,我不愿意让母亲看到我的窘态。  没想到我第一次的求职梦就这样破灭了,十年过去了,那是我第一次自己走20里的黑路,我仍然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的花生是那么香那么甜……  3  在家的日子没有我想像得苦闷,毕竟父母已经默认了我的处境。看得出他们也很内疚,毕竟家里没有钱去给我周旋工作,而我的未来也因为我的沉默而变得更加迷离。这个时候的我是孤独的,我体验了人生中真实的无奈与彷徨,它更增加了我对人生的认识和理解,这个时候的我就好像是沙漠里的一个独行者,漫无边际而又不能停下来。  一天母亲高兴地对我说:“你妹妹来电话了,她们厂子这次真的招人了,如果你愿意去我看你去报个名吧,虽然那里苦点,但毕竟是个大厂,再说你和你妹妹在一起也有个照应。”是啊,我有什么理由不去呢,妹妹都在那里干了好几年了,每年都可以给父母寄钱,为父母分担压力也是我很愿意去做的事。  简单的衣服、简单的行李,还是不舍的情怀,还是父母复杂的送别,我又起程了。岁月依旧悠悠,而我也习惯了一个打工仔所要面对的一切。到了妹妹的厂子,规模很大,有一万多职工,又见到了妹妹。妹妹很高兴,因为妹妹是一个很内向的人,很需要一个亲人在她身边。  第二天简单的培训后就开始分车间了,我分到了印刷车间,就是负责油印NIKE商标,很幸运,因为我是新招的员工中学历最高的,所以车间主任让我负责生产计划,就是负责生产的定单分配和车间原材料的领用。而更幸运的是我们的车间经理是一个和蔼的韩国老头,我和他相处得也很好,虽然我们语言不通,但我们还可以通过翻译来简单交流,看得出他很喜欢我,我更可以借助这个机会跟他学一些简单的韩国语,而我也在工作空隙教他一些简单的国语,他学得很努力。  我很快就习惯了这里的工作,虽然车间里总是充斥着油墨的味道,但我干得很开心,厂里待遇也可以,第一个月我就拿了八百多的工资,而我就留了50元后连同妹妹的工资一起寄给了家里。厂里有单独的宿舍,更令我高兴的是厂里还有图书馆、电影院,而这些也极大地丰富了我的业余生活。但厂里管理非常严格,平时都不能随便外出,就是周六和周日出去也要经过几道安检,连上班上厕所也要签字后拿着出门证才可以。  ……

媒体关注与评论

  因为她工作的关系一男人会给她打电话,说实话我非常吃醋,也许我当时的不自信或者自己感觉没有自信的资格,我总是以是暗暗说服自己她喜欢的应该是我,也就是春节后的一个月后她开始夜不归宿,有一次甚至三天没有那一个月很难忘:一天24小时,我有18小时花在复习上了。基本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日常事物我一概不管,由家人负责挡驾。有次,老家来人看病,找我了。我特别烦,仿佛一动弹身上就往下掉知识点。  ——雨人  汶川大地震发生后,身在北的我,常想起33年前的辽宁海城大地震。那时,我在灾区生活了二十几天。重读当年日记,百感交集、恍如隔世,但仍有些东西与今天相连,隔不断。  ——刘卉  在汶川,老三乘车去新城,一个女人光着身子站在路上,无数的人都在看却没有人帮她,他从包里拿出他的衣服给她身上。有人问:她是谁?他说:“在我心中,她和我的母亲一样!”  ——黄进业  下课了,走出英国的政治课堂,明白了为什么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最注重卫护自己的自由与权利,因为他们悠久的传统,因为他们从小的教育。  ——郭初阳  我在进行第二个德国大项目时,国内单位来函告知不立即返回将按自动离职处理。妻子于是已经规划着如何用她一人的微博退休工资支付今后两人的生活费了。对于我这个20年来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来说,更不会在乎待遇问题。  ——李幼燕  这些学生大多来自社会底层,处在城市边缘,他们为了生存,挤进这个城市艰难地谋生,是的,他们没有户口,他们挤占公共资源。可是我们为什么不能给予他们一点同情呢。  ——黄海燕

书籍目录

“苦涩”十年求职梦破碎了她后来和我发生了很多故事我决定辞职一个没有未来的男人是可怕的泪水滴落在我的腿上她去了一家火爆的信息台我疯了似地打她的传呼她在撒谎我冒充聊友给她打信息台电话母亲低下头,忽然哭了做了一个创业者我成了有家室的人蜿蜒的博士梦厌倦和期望充实,枯燥与迷茫考研第一次考研第二次考研复试代价另一片天空导师决裂孤岛鲁滨逊如梦初醒考博和直博1975年海城地震日记一次严峻考验我要豁出一切心头热潮翻滚天塌地裂撑得住我太浑了《冲锋号》七级地震不当事装点此关山汉旺帐篷里的女人穿过裸露的死亡之城有些村子完全消失了帐篷里咳嗽的女人她今天穿戴整齐,“地震灰”第四天晚上母子俩抱头痛哭当志愿者W坚决不信丈夫已死于老路废墟非常干净她在破碎的街头放了一挂鞭炮我的读书生涯中学时代1959-1977年家居时期1978-1988年进单位后1982-1984年在美国1988-1997年在德国1997-2000年旧金山湾区2002-2004年巴黎购书记互联网时代和书籍心中的影院“地图”永安电影院“白厦宾馆”广东大戏院虹口大剧场群众电影院国际电影院胜利电影院解放剧场东海电影院大名电影院百老汇大戏院国光剧场长治电影院大光明电影院金城大戏院1980年岁末的北岛去北京寻求出路找北岛召开《今天》杂志特别会议第二届“星星画展”名叫小英的女孩子充满书卷氛围的四合院缺少的是苦难的艺术拜见曹禺被北影厂邀请去改本子曹禺让我约个时间等他电话先生不在家听爸爸说起过你曹禺来了他拉着我的手误入歧途的钟道新他的生存智慧一支笔从小房子写到大房子满满两堵墙的《四库全书》不是金子就闪光“无中生有”写书不发愁笔记本上的生活细节“孟小冬戏唱得很好”大家都不懂的语言小船也曾有过舵为自己寻找出路过去的歌谣(1975-1976)那一年我十岁看了《创业》电影红小兵庆五一内容是黑人小兄弟向潘冬子学习长安街通着共产主义学习样板戏《沙家浜》和弟弟下反帝棋开门办学就是好开展对《水浒》的评论拿起笔来做刀枪要和走资派斗到底要把妖风打下去迎接省评估组到来省一级评估组到来一派节日景象专访组没有听课男的很粗暴他们伤心难过最担心评估组听课功夫在公关红地毯直伸室内为“高潮”干杯指责学校造假书记流下了动情的眼泪在英国的点滴市长地毯政治课食物两个关键词流浪歌手老三像头狮崽出现在我眼前在工地上筛沙在都市的背后北京某编辑部的聘书机器人乐队决定流浪卖唱与乞讨心不挂在脸上中蒿子沟知青岁月民兵连长新婚之家的三条毛主席语录公社大院里的头等野鸳鸯炕头上的兄弟风雨中的斯诺我们热爱解放军还是“我们热爱解放军”名字叫“张可疑”良友稿约良友余话

编辑推荐

  修复记忆·书写个人史:传承《良友》画报精神质地,以新生代慕客书的形态连续出版,提炼芸芸众生的生命过程,在人生的意外事件、特殊经历中展示历史的真实性。读《良友7:过去的歌谣》的人,口味要比“清高”多几分“挑剔”。  良友稿约:  《良友》丛书是一种连续出版的关注当代中国、呈现个人历史的人文读物。  《良友》丛书致力于民间视野的开拓,强调以感受映照人生,以事件折射时代;注重在当代历史进程中的大背景下,表达独特的人生经历和生活体验。  《良友》丛书的文本是非虚构性的。人文视角、讲述方式、现场姿态是它的特征。恳切期待您的赐稿。文字以朴实生动为佳,篇幅不限。一经刊用,即致稿酬。

作者简介

《过去的歌谣》中的两篇关于学校生活的记录,体裁相同,都是日记,但风格泾渭分明,尤其是各自呈现着不同时代的烙印,一个是“文革”末期,也就是在时代的转折线上——在“反潮流”的日子里(1975-1976)。从一个小学生的日记中读到了那个时代的荒诞。一个是当下,从一个中学教师的日记中,也分明感受到了当下的一份荒诞。

图书封面


 过去的歌谣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4条)

  •     没读完,评价就先免了吧。。。
  •     封面很漂亮……但是,内容自己不太喜欢,读了心里很难过。。。。反正是说不出的一种那个那个。。。悲凉
  •     还是继续力荐这套书
  •     这本够水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