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身,相遇》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转身,相遇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世纪文睿
出版日期:2012-12
ISBN:9787208110250
作者:黄荭
页数:192页

对面遇见黄荭

第一次注意到“黄荭”这个名字,源于一本法国现代通俗小说,《鳄鱼的黄眼睛》。故事流畅,讲一位法国中年女知识分子作为家庭的“三明治馅”,历经各种焦头烂额,读着容易产生共鸣。因为喜欢书中母亲与青春期女儿的纠葛段落,记住了译者的名字,暗暗说声“谢”。我自己也做日本小说的翻译,深知翻译的艰辛与微末,遇到好译本,总有几分相惜相敬。后来才发现更早时读的犹太女作家内米洛夫斯基的短篇集也出自黄荭的译笔,《星期天》是值得反复阅读的书,古典式的写法,然而毫不繁冗,人物内心在细微转折间毕现。这下我知道遇到才女了,不仅是作家,还包括译者。所以当黄荭的杂文集《转身,相遇》出现在视野内,少不得要“遇”一下。集子有种且走且聊的亲切格局,开篇写萨冈,然后是墨西哥作家卡洛斯·富恩特斯,在非洲度过传奇岁月的英国女作家柏瑞尔·马卡姆。在译者和高校法语教师的身份之先,黄荭显然是读者。她热爱以阅读构建内心世界,其眼光不仅仅局限于文本,还延伸到海外作家们的人生轶事,“我更愿意把fiction看做是记忆一厢情愿的言说,是文本对真实的虚构和错位的再现。”因此她笔下的书评有温度和脉搏,是一幅幅人物速写,借了她好奇、探究的眼和广泛深入的阅读,我们得以窥见篇章之外的世界,由书及人。有时她跳得更远,例如从《复仇女神》到《桤木王》,让人忍不住想跟着她轻捷的脚步读下去。译者与原著的关系,我听过各种趣致的比喻。黄荭说得有新意。“如鱼饮水”,经过鱼身的过滤,水仍是水,同时带了鱼的气息。而鱼呢,继续游曳在水的天地。黄荭的译笔干净,据她在书中形容,其实经过无数次的校译。功夫在书外,她是译者也是文化的牵线人。戈贝尔的访谈,戈贝尔拍摄的萨特和波伏娃纪录片的节录,毕飞宇和法国汉学家何碧玉(Isabelle Rabut)关于中国文学与世界的对谈,还有《翻译论集》的作者罗新璋的回忆整理……如果说黄荭在前半本书展现了她的感性和敏锐,后半本则更多沉静的目光。这些第一手的文艺现场记录,让人得以瞥见不同时代的写作者、译者、文化引介者的身影和思维片段。让我触动最深的要数《1967年:萨特、波伏娃双人像》,三部各一个小时的纪录片并未在国内正式上映,小范围观影会的受众毕竟有限,借着黄荭的翻译整理,如见其人,如闻其声,一九六七年的波伏娃成为立体的形象,仿佛就坐在对面娓娓道来。在翻译稿酬可比“白菜价”的今天,能坚持翻译的人,首先都是源于热爱。黄荭谈起她复译《小王子》的初衷:“我其实只希望有一个自己的版本,可以用自己的声音把这个故事再说一次,在静夜里,说给自己听。”而她在十多年前翻译的第一本书,恰好是圣埃克絮佩里妻子撰写的《玫瑰的回忆》。黄荭“在他人的风景中看自己”,她用不矫饰的中文重现的法国记忆,叠合了多少她自己的影子呢?有些秘密,只在译者和文本之间。

黄荭的音符(《转身,相遇》代序)

法国文学是迷人的。其中散发十足魅力的女作家,更是风韵独特。巴黎广场上,随意驻足观望中回眸一笑的潇洒的萨冈;或塞纳河畔咖啡馆明亮的落地玻璃窗折射出的水波倒影里相叠的波伏娃的身影;抑或杜拉斯裹着厚厚的披肩缓步走在黄昏大街上,落日穿过建筑高高柱廊投射在她身上低低的斜影。暖风和鸽子在法国梧桐间穿梭。在我的想象中,穿梭其间的还有黄荭。她们的身旁,是落满一地的雅致的法语。能够在如此风景里徜徉的人是令人羡慕的。黄荭游历此中,把那边的景色捎带给我们。她的文字,就像色彩饱满的水彩画,把法国文学的旖旎景象描摹在纸上。从这意义上说,黄荭是个信使,一只漂流瓶,一羽越洋而来的信鸽。看黄荭谈论萨冈、波伏娃、杜拉斯、妙莉叶•芭贝里、朱莉娅•克里斯蒂娃是富有情趣的,当然,她也谈论男性作家,但她以女性的细腻和敏感,能对女性作家做出更为深幽的分析。诸如萨冈,黄荭聪明地将她作品名字串连起来做一番生动的形象描摹的同时,也以她神奇方式将精准的判断糅进她那特别细微幽致的感性体察中:当68的五月风暴裹挟着革命、性解放、Rock & roll、大麻和毒品来势汹汹,萨冈作品中的主人公却已经厌倦了,在自由中迷失了方向,“什么也不想要”,不想起床、不想工作、甚至不想做爱,总之:无心应战。性之于人生的慰藉,只是“冷水中的一点阳光”,一抹淡彩之血,让人一时间目眩神迷,有一种温暖的错觉,尔后是“更深人去寂静”的幻灭,那种不彻底的绝望,那种铺天盖地的忧伤。你不愿意就此埋葬青春,而青春和我们的爱情已经入土(为安)。这就是萨冈的游戏,激情永远在满足之前像潮汐般退却,留下那片金黄色的沙滩,在夕阳下,闪耀着创世之初的平坦和未知的爱情或人生的残骸。时间犹如文火煮食,渐渐消磨了自己,侵蚀了曾经深爱过的容颜。萨冈点燃一支香烟,跷着腿,漫不经心地问:“你喜欢勃拉姆斯吗……”萨冈的青春是不羁的,柔发在疾驶的敞篷车里飞扬,一路伴随的,还有她爽朗的笑声,她早早获得了成功,但之后一直在青春里沉迷不醒,醉梦人生。黄荭潜进她灵魂中,指出她内在的伤痕:“生活给了我想要的东西,同时又让我认识到那没什么意义。”太早、太快、太容易得到的一切都显得虚幻和可疑。“一月后,一年后”,或许曾经的“某个微笑”就已经变成了镜花水月,渗到灵魂里就是莽撞的青春磕着碰着的一块“淤青”(bleu)。黄荭是法语界的才女之一,翻译、研究、写作、教书,样样在行,年轻又出类拔萃。黄荭目前主要生活在南京,南京大学是她的阵地。南京,一度是我喜欢的城市。我曾迷恋过那里旧日的小巷,下午低迷的阳光,照射在碎石路面上,一副安静中藏满轶事的模样。拐出小巷,南京大气的一面迎面而来,宽阔的街,茂盛巍峨的树,远处缓坡上凄迷的低草,风一阵阵吹拂,它们散漫地摇曳。南京是随性的,低缓的,阔绰的,有些颓丧,有些靡费。这是以前风姿绰约的南京。认识黄荭后去过几次南京。印象深的是,一次为南京法语联盟做活动,一次参加南大的波伏娃研讨会。那几次黄荭显得很匆忙,身影一闪而过,但她的细腻与周到,不会让你觉得被怠慢了。只是南京,各处在施工建楼,在我眼里,它像是被抽取了内涵似的。黄荭是那种第一次见面令你不觉得陌生的人。她坦然微笑,自然亲切。正是这份亲切感,使我记不清第一次与她相识是在什么时候和什么场合,我猜想多半是与其他朋友在一起的时候。其实我每次见黄荭,她的身边总有一群朋友相伴。她为人热情大方,做事又有分寸感,知性与阳光相溶,让人觉得很舒服。她的随意之中伴随着特别细心的周全。也许,这正是她有许多朋友的原因所在。学院是她的生活中心,但她身上没有一丝学究气。按照司汤达的看法,或者说按照《司汤达》一书作者克鲁德•鲁瓦的说法,作者的为人行事风格反映了作者的行文风格。在法国文学的殿堂里,曾汇聚了许多优美的声音,其中,有些篇章是通过黄荭的吟唱,在此处回响的。在我的书架上,有不少黄荭翻译的作品,这些书籍曾伴我度过许多下午与夜晚的静谧时光。而黄荭本人也是十分喜欢法语文学的,她痴迷其中,不知疲倦,在两种文字间穿越,传递着两边的消息。她说:“我承认,写作的故事总是特别能吸引到我,可能是我自己也常常迷失在文字的暗夜里,逡巡犹疑,找不到梦的出口。”受到过巴黎之风熏陶的人,笔下总有一种塞纳河般摇曳的风姿。巴黎的某个夜晚或清晨,一定曾回响起过黄荭流连期间的足音,在某条街或某处长长的台阶上。这些足音,如今汇成音符,落叶般地飘落在她的文字中。打开此书时,会有一阵风掠过树叶的沙沙声。作者:刘苇


 转身,相遇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