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滢闲话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西滢闲话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539932996
作者:陈西滢
页数:334页

章节摘录

  萧伯纳说:“世界上只有一条金科玉律,这条律说,世界上没有金科玉律。”  就是金科玉律,经了年月,换了地点,也免不了修改,何况本来就没有什么金科玉律呢?  他们的呼号,使我想着中山先生的三民五权主义,同时也联想到英国有两位大文豪也不约而同的希望我们恢复考试制度,一位还希望恢复弹劾制度。  一九二一年六七月间我同章行严先生见过几位英国政治思想家,里面有一位是小说家威尔思(H.G.wells),一位是戏剧家萧伯纳(G.B.Shaw)。  坐在他乡间园中谈到中国的时候,威尔思这样的说:  “民主政治并不是万能的圣药。现在各国都在模仿英国,这是一件很不幸的事,可是中国虽然在许多方面是向来非民主的,例如没有代议制度。在别种方面,却很合民主的精神,例如科举制度。在科举制度底下,谁都能爬到国中最高的位置。你们为什么不恢复那制度呢?自然恢复的时候,应当适合现状,譬如不考四书五经,考新的学问……”  他又说:他自己正想写一本书,叫《人的选择》。什么人最配干什么事,什么事需要什么人,一定有一种选择方法。选工业专家有工业专家的选法,选学校教师有学校教师的选法。他说这本书在小说之外,当最先出版。可是四年来他又写了好几本书,这一本还没有出现。  称赞弹劾制度的也是威尔思,可是我的日记上没有记下来,现在想不起他怎样说的了。  萧伯纳说的更有味了:  “配治人的才可以治人。为人民的利益,由人民主持的人民的政府这一句话,从林肯首倡以来,成了口头禅了。但是人民是不能主持政府的,他们连戏都不会得写。假使有人说戏剧应当是为人民的愉快,由人民编著的人民的戏剧,我就要说他们是瞎说。人民是不会写戏的。他们要戏,他们就得请教我。政府也是一样的。英美历代相传的见解是谁都能治国。中国历代相传的见解可不同了。治人的一向须经过一个智识的试验。试验的方法也许很糟,意思却不错。困难的地方就在怎样想出一个着实可靠的试验方法来。”  威尔思与萧伯纳,虽然以小说家戏剧家出名,他们在政治思想上很有些贡献。他们像一般近今的政治思想家,都对于民主政治,非常的怀疑,可是想不出什么具体的替代方法来。威尔思说过:“只要有十分钟的工夫,我们便可以把民主主义打得体无完肤,可是其余的主义,不消五分钟便可以打得落花流水了。”这句话很可以表示一般近今政治思想家的态度。考试制度和弹劾制度也许是一种补救的方法,至少他们以为在中国是值得试验一下的。不过在他们是“姑妄言之”,在我们也是“姑妄听之”。偶然想到,翻开日记本,译述于此。我并不是说中山先生提倡的考试权和弹劾权,经过他们不约而同的赞成,增进了多少价值。只是,我希望崇拜孙先生而“仍须努力”的人,努力下些研究的工夫,使他的主义成一种更完美而能应实用的学说,不要仅仅在宣传方面努力。要不然,孙中山先生的主义虽在口头,在纸上“永远不死”,在实行方面能够说得定“永远不死”吗?“行之匪艰知之维艰”,孙先生的这句话,是应当时刻记在心上的。

前言

  自新文学运动以来,散文作家辈出,其中有几位是我私人特别欣赏的。首先应推胡适之先生,他的文章明白清楚,干净利落,而且字里行间有一股诚挚动人的力量,在叙述说理方面是一个很崇高的标样。周作人先生的文字,冷落冲淡,而且博学多闻,往往逸趣横生。徐志摩先生文中有诗,风流蕴藉,时常浓得化不开。鲁迅先生有刀笔之称,不愧为“辣手著文章”,看他笔下纵横,嬉怒笑骂,亦复大有可观。陈西滢先生的文字晶莹透剔,清可见底,而笔下如行云流水,有意态从容的趣味。当然我所欣赏的不只这几位,不过谈起近代散文,我不由得要先想起这几个人。  陈西滢先生的“西滢闲话”大概是在民国十四年左右发表在“现代评论”的,由于他的见解纯正文字优美的缘故,当时成为这个刊物中之最受人欢迎的一栏,我当时感觉有如阿迪孙与史提尔的“旁观报”的风格。民国十六年我们几个朋友在上海开设新月书店,商得陈先生同意,出版“西滢闲话”,成为新月的最畅销书之一,后来新月书店结束,所出各书版权移让商务印书馆,“西滢闲话”也就由商务继续印行。但是最近十几年来,此书早已绝版,好多年轻的朋友们时常向我问询西滢先生其人其书,我只能告诉他们,西滢就是一直在联合国文教组织代表我们中华民国的陈源(通伯)先生,他的夫人就是以小说绘画驰誉国内外的凌叔华女士,叔华的短篇小说集“花之寺”也是新月出版的。至于“西滢闲话”是怎样的一本书,我怎样形容怕也不能恰如其分。前些天收到叔华自英国来信,她说:“我大前年见到了适之,我同他说想找一本西滢闲话以便重印,他很赞成且允代找,不意书未找到,人已找不到了!日内偶然因一位朋友在伦大图书馆借到一本,所以我又想起几年前的心事。……”随后她要我写一篇小序。这就是我写重印“西滢闲话”序的经过。  西滢先生文笔矫健,但是惜墨如金。我们办新月杂志的时候,他是在日本,新月第一卷里刊出了他的几篇通信。他译了一本“少年歌德之创造”,也是新月出版的。我们再想挤他写点东西,总未能如愿。可是这一本“闲话”,内容太丰富了,里面有文学、思想、艺术、人物,可以说是三十几年前文艺界的一个缩影。读过鲁迅先生的几册“杂感”的人应该记得,他曾不时地把西滢先生挑选出来作为攻讦的对象,其最得意的讽刺词就是“正人君子”四个字。当然鲁迅先生所谓“正人君子”,是一个反语,意谓为非正人君子。如今事隔三十多年,究竟谁是正人君子,谁是行险徼幸,这一笔账可以比较容易的清算出来了。“西滢闲话”现又重印出来,摆在大家眼前,该是很好的参考资料。不过这些问题究竟是随着时代背景的演变而成为过眼云烟了,文学的价值是超越这些一时一地的特殊现象的,“西滢闲话”的真正价值并不系于这些笔墨官司,其价值究竟在哪里是要请读者们自己去体认的。

书籍目录

梁序
西滢闲话
中山先生大殡给我的感想
民众的戏剧
哀思
小戏院的试验
中国报纸的外闻
独身主义萧士比亚兄妹
开铺子主义
“非利士第恩”
清宫
《观音》与国剧
“报娘恩”
“一天星斗”
文艺出版物
吴稚晖先生的著作
妙论
洋钱与艺术
粉刷茅厕
黎明即起
东西文化及其冲突
拆了火炉搭凉篷
劝进表与伟人的传记
庆贺“小剧院”成功
善本展览会
五卅惨案
干着急
多数与少数
维持
干脆
智识阶级
行路难
象的故事
“乌龟坐电车”及其他
官气与洋气
模范县与茅厕
理由
参战
走马灯
争点
利害
“有奶便是娘”与“无奶不是娘”
刘叔和
南京
中国式的外国医院
民气
捏住鼻子说话
粉饰
文章与饭碗
创作的动机与态度
版权论
吃饭与火并
捞油水
放假
剽窃与抄袭
著书与教书
“管闲事”
法郎士先生的真相
再谈法郎士
吴稚晖先生
罗曼·罗兰
线装书与白话文
再论线装书
苦力问题
《空谷兰》电影
中国的精神文明
文化的交流
小烟的小戏
飞机炸弹声中的感想
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上)
新文学运动以来的十部著作(下)
贫民与节育问题
节育问题
“尽信医不如无医”
西医问题讨论
谈世界文学史
西滢后话
少年歌德之创造
神话里的王子
元旦日的晚餐
时间同人开的玩笑
这个故事可不成
菊子
闲话
日本汤屋
日本警治
日本普选
武器与武士
心理学与政治
整理国故与“打鬼”
野玫瑰
我的父亲陈西滢

作者简介

《西滢闲话》是陈源通伯先生在五四时期的主要作品结集。看《西滢闲话》,最主要的收获是了解了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立场和观点。因为在他来说,除了个人的感觉,社会大局,大众的感受,没有什么好顾及的。所以这样的人经常会像猪八戒照镜子那样,里外不是人。

图书封面


 西滢闲话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近来一直在读《西滢闲话》,这本书如在省图的烟波浩渺之一叶孤舟,默默沉寂的守望着冬夏春秋的时光荏苒,岁月蹉跎、物是人非,年景早已改换了门庭……可书中的精义,连同陈通伯所阐释与理解的民国众生相,在一本薄薄的小册书中,乾坤尽藏,启人心智!胡适之先生手书的书名,新月书店1931年三版,还有那略显粗拙的竖排正体铅印排版,都让我回到了那个令我魂萦梦回的民国……这本书,在尘世的书架上,静静地度过了人权保障论战、抗战军兴、国共和谈、中共建政,以及兵燹人祸、焚书浩劫……泛黄的书页,以及沉重的文字,都在诉说着历史的细节,还有人世的悲欢、沧桑……观照内心,这本书带给我心灵的震撼,不亚於当年我初读雨果的《悲惨世界》。历史的吊诡在於,尘封的闸口一旦开启,就如源源不断的活水奔涌而来,鼓荡着内心,涤荡着灵魂……陈源,这个名字,相信从小读着教科书上所载的鲁迅先生杂文的人,都不会陌生。因为女师大风潮的不同观点,陈源被鲁迅先生讥为“正人君子”之流……然而,历史的诡谲,往往难以逆料。中国历史向来以“成败利钝”论英雄,而鲁迅先生由于早逝而被后世机会主义者架上神坛,更是时势使然,亦是鲁迅先生的幸抑或是不幸?我们无意再讨论当年女师大风潮的是是非非,仅从这部《西滢闲话》中所阐释的观念和思想上来看,陈西滢并非如鲁迅先生所指斥的那般刻薄,鲁迅先生至少在这件事上由于自身的利益和观念上的不同,将文战上升到了人身攻击,是不智之行为!陈西滢先生的大度与宽容,更是让人钦佩万分。陈源对章士钊(孤桐)亦多有批评,虽则是从新文化的角度进行的笔战,但至少说明陈源不是攀附权贵之人。女师大风潮,学生之过亦不可否认。然,在当时的氛围下,左翼思潮的流行,学生动辄“行动”,置学业於不顾,一味追求轰轰烈烈,有时不过是“赶时髦”而已。在开首的一篇“中山先生大殡给我的感想”一文中,陈源写道他当时所观察到的感想,“尤其使我觉得难受的是看见许多十岁左右的小学生也把这四五句口头禅高声的叫着”、“何况那些呼号的青年们,十个有八个是在笑着”。风潮起时风起云涌,落潮之时又如秋风落叶,学生情绪激昂时壮怀激烈,待口号呼过,不过好像是完成一项任务一般,与他们的心灵并无多大实际的联系。联想到当年北大学生为了收讲义费闹风潮围攻蔡元培先生的事实,也就不难理解蔡元培的坚辞之决心了。热情有时会被情感冲晕头脑,理智亦容易受到不明白的因素的控制。这已经是许多人都能认识到的,可在当时,是多么的令人痛心疾首和留下无尽之千古怅叹!陈源先生的札记、随笔的小文,都是当时载於《现代评论》的“闲话”栏目的,而这些篇幅不一、体裁各异的短小精悍的时文和书评、影评、论说,多见心明性、情理交融,让人读之不免产生“心有戚戚然焉”。而陈源遭鲁迅先生之笔战,还揄扬其杂文集《呐喊》,作为他所推荐的重要现代文学作品,这种气度、雅量,又岂是周树人君所能及於万一的。退一万步讲,就算鲁迅先生所言“有理”,也应心平气和,语调泼辣、愤世嫉俗也未尝不可,可上升到人身攻讦,就殊为不妥!当年,我们所受之教育,只收录鲁迅先生那一篇篇“酣畅淋漓”的“投枪”、“匕首”,却不曾收录一篇胡适、陈源、徐志摩等人的言说,这样的教育,是误导?还是灌输?有识之士,经历过沦陷后教育的几代人,都应深有体会,无需我赘言……其中,还有关于无锡“模范县”的讨论,更是揭示了国人短视、粗鄙、功利的一面。厕所也是一种生意,更是中国特有的“特色”……想来,源头可以延续四千年的文明罢?另外,对於一战的“参战”、五卅、执政府门前的惨案等与当时时局和情境的观照,也从另一个侧面,反映出陈源的思想并非食古不化,在人道关怀的前提下,能够有一些不同於当时潮流的“独立思考”,让人不得不佩服陈源先生的勇气和良知。他并不盲目崇外,在列强欺凌弱小之时,也站在民众一边。可是,陈源也犀利的指出另外一个事实,在外人欺侮的情形下,国人倒也容易形成一致,可是,对於内乱与连年军阀、土匪的兵灾,所造成的血流飘杵、饿殍遍野,为什么却不会引起国人的强烈愤慨以及麻木无睹的国民性?这些,难道不值得我们深思么?谈及文艺评论、影评、文化现象的思考,陈源先生亦有独特的创见。在一个“趋时”成风的年代,陈源并不仅仅站在东方文明的角度思考问题,而是充分吸取西方文明的养料,但又有独立的思考,并不盲目“崇洋”。这正是陈源先生的可贵之处,是勇于承认中国的样样不如人,不仅在物质文明上不如人,精神文明更是远不及西方。他曾言:“中国人的大错误,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八个字”,他认为,东方一系包括中国、印度的文学,应该和西方欧美文学,交汇融合在一处,“不择细流方能成其大”,只有东西方文明的融通交汇,才能形成文明的激荡和融合,相互受益,相互影响,共同进境,以期达成文明的共性与相异性的并存、交流。陈源先生推荐的新文化运动的十部著作,其中不仅包括胡适先生的《故适文存》、吴稚晖先生的《一个新信仰的宇宙观和人生观》,还有顾颉刚的《古史辨》,更有曾为论敌笔战的鲁迅之《呐喊》,郁达夫的《沉沦》,徐志摩的《志摩的诗》,郭沫若的《女神》等,甚至还有女性作家冰心、白薇的作品。这样的一份书单,不仅在当时有这样雅量的文艺评论家不多,现时大陆文人的“文人相轻”和攻讦不休,相信他们,睹此更让人羞惭无地。还有陈源先生对於西医的批评,亦充分反映了他的雅量和公允持中的气度。西医的“试验”本来就不同於中医的经验,当西医以科学为名却不以人命为重的所谓手术,甚至误施手术导致将错就错取出梁启超先生的左肾一事的批评中,说明了陈源先生的人道关怀和人文视角。陈源先生更是大度地把身为将为西医实习生的读者为西医“辩白”的檄文全文发表之后,并没有严厉斥责和教训,而是如长者一辈敦厚的讲理,指斥西医和中医的缺失,更是对不顾民命的无良医德的“医生”进行了道德的谴责。最终既不偏向中医,也不完全否定西医,只是对医德不良的所谓“医生”和政客栖居於“东交民巷”之所的德国医院的行径进行了严厉的指责,但又不失理性,免於受到情感的摆布,多么令人感佩!话不絮烦,有心者可以通览此书精髓,以充实我们那贫瘠、荒凉的心灵沙漠。重拾失落的民国,那里,有我们本应有的气度、雅量、伦范,更有那灿若星汉的学术大家的真知灼见。深铭陈寅恪先生輓王国维的名句:独立之思想,自由之精神,历千万祀,与天壤同久,共三光而永光!人文之辉和人道关怀,永系於灵魂深处……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一定不会买但一定还会再看的一本书。却很难说清楚好在哪里。就只是感觉淡淡的。喜欢这种不太主流的、从学者的立场阐发观点的东西。喜欢他的名字,西滢,真好听。他描述的罗曼罗兰的生活让我心向往之,对于这种人我总是不能抑制自己的景仰之情。他说西医,“现在的社会制度是不能造成极健全的人类的。因为病人是医生的饭碗,那么世界上的疾病绝了迹,医生也就没有饭吃了。医生们的利害,在现在的制度下,是与我们的利害恰恰相反的,绝对的冲突的。在理想的社会中,我想,医生的进款应当与人们的康健做正比例。他们应当像保险公司一样,保证他们的顾客的健全,一有了病就应当罚款或赔偿的。”有诡辩的味道,但是不能不会心笑笑。
  •     写的什么已经忘了,就记得陈西滢和鲁迅干嘴架了
  •     不管鲁迅是怎么批他的,但就我而言,书中的许多观点我都举双手赞同。
  •     虽然他的“不够热情”被左翼诟病,但今天旁观的我们,那份读书人的冷静正是我们需要的罢。PS: 梁实秋写的小序里,隐约地可以看出两位一致的立场。 PPS:江苏的这个版本似乎也是删去了少许激烈的文章。当然,删节据说是西滢自己的意愿,网上流传的考据因由是,晚年陈西滢生活态度的成熟。
  •     老先生写得诚恳。虽说他经常和鲁迅掐架,却不因个人好恶贬低鲁迅小说。
  •     民国公知 中国人向来……
  •     死在自由的国度,倒也死得其所。“究竟谁是正人君子,谁是行险徼幸,这一笔账可以比较容易的清算出来了。”——梁实秋
  •     以前提起反动文人,老跟汉奸走狗混在一起,后来知道西滢先生是个好人!
  •     民主主义十分钟就被批判的体无完肤了,而其他主义只要五分种就落花流水了。很多观点现在读起来都非常的新颖。对于戏剧的洞察才见真知;对于孙中山,那时候人们还是很追星的。看戏我更多的是感觉自己在看故事,后来是看画面,现在读了这本书才开始知道如何看戏的门道。萧伯纳的关于英国人的主义那段真的很不错。拿破仑评价英国人:英国人是开铺子的。满清政府为什么对于欧美不反抗,因为他们知道他们自己也是外族人。英国人赔款全都还给中国,但是附加条件都是对于他们的利益最大化的。经济的手段本质就是用最少的力量得最大的效果----艺术最讲究节制精神
  •     收。
  •     丢了根深蒂固的偏见,多一个视角,多了解这个世界。
  •     难得一见陈源的书
  •     HJ同学赠书,不读对不住他:)
  •     虽然被迅哥儿骂得狗血喷头,他的书还是很有自己的见解的
  •     这个 最好的是后面4篇陈源翻译的 特别是梅立克的 我觉得哈 元旦的晚餐 很有爱 虽然不是人人能这样 "噢 我的早餐只有仇丽脱的吻了"
  •     因为喜欢凌叔华,希望成为她这样的女人,所以去了解陈西滢先生,看的入迷,不得不佩服陈先生平淡矫健的文字。
  •     其实没那么喜欢这本书 但是折服于民国大家的气度 不以个人喜恶来论一个人的作品 对于医院的那两章实在是印象深刻 比起医闹更可怕的 是有文化的医闹啊…计划生育的见解十分超前
  •     老牌“智士分子"果然生猛。 给他的称号一直是”反动文人陈西滢“ 着实不合适 就因了他发对鲁迅。骨子里他和大先生是一路人 生猛 清醒 以及超前。
  •     民国报刊体是一种值得重视的文体,也是白话文学实验的活跃的场域
  •     陈西滢与鲁迅笔战激烈,仍将他的《阿Q正传》选入自己推荐的10本小说,但说他那些“匕首投枪”的杂文大多不值一读。陈源对吴稚晖推崇很高,但称吴绝不是他的娘舅。只不过,游历欧洲养成的英式幽默,我还是读不太懂。
  •     尖锐直爽,但和鲁迅比还是剖析不够深入。此人貌似有理想,但又很务实,看问题很切实际,不易冲动和代入,总是旁观者的姿态。应该和适之兄比较对路。
  •     说到底 不就是一愤青嘛
  •     比较理智的声音在那个年代不受待见也是正常的而且他有的地方确实矫情了
  •     陈西滢的书只有江苏文艺的。我只要求本人民文学出版社的就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