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书之美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古书之美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3-1-1
ISBN:9787513305853
作者:韦力,安妮宝贝
页数:24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现在能在一起交流的书友不在少数,其中很多人对书都是真爱,但迫于生计,他们在买书时不得不考虑经济价值,以期达到以书养书的效果,这我都能理解。如果有充分的经济基础,没人愿意卖出自己心爱的书,当然,纯粹以经营书为商业目的的不在此论。即使这样,我还是认为不少书商骨子里也是爱书的。 问:那么,在思想层面上,你基本是跟书交流。 答:人需要有一种“吾道不孤”的感觉,需要别人欣赏,而这往往很难得到,或者得到欣赏的只是他人眼中的自己。人需要精神的碰撞,深层的交流,但也往往难得,原因在于思索的人太少,要不就是自以为思想家的愤青式谩骂。后一种人很多,所讲道理却是矛盾的,完全不合逻辑,不能自圆其说。他们很少考虑自己的逻辑有没有形成完整体系,很少在乎自己的语言是否构成思想。当然我这么说,也许会让你感觉太狂妄,似乎目中无人,但这是我真实的想法。 问:你觉得儒家是你的底色,那对老子和庄子怎么看? 答:庄子对中国文学的影响极大,他会用大量的形容词,真正做到了文学上的五彩缤纷与天花乱坠。他对中国文学有极大的影响,如李白的“燕山雪花大如席”,“飞流直下三千尺”,都是这样的夸张手法。庄子的思想超然物外,“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生死、无终始者为友”,追求精神的彻底解脱。我的朋友止庵对此有深入研究,他对庄子和老子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我对他的见解很有同感。 杨朱、老聃、庄周是中国先秦道家系统的三个重要人物。老子向来被奉为道家与道教系统的初祖,下启庄子,而实际上杨朱才是道家系统的先驱,他提出“贵生”、“重己”、“全性保真,不以物累形”的思想。而老子思想是更加逃避式的,他用另一种办法解决社会矛盾,不是推动,而是回避。比如“小国寡民,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这种观点,其主导思想可以概括为“绝圣弃智”,他认为天下之所以乱,是因为有圣人、有智慧。正如杨子“损一毫利天下,不与也”的思想,企图通过绝对的自私来达到社会的公平一样,作为哲学思想可以探讨,但作为社会思潮是不可普及的。 问:关于老子和庄子我有保留意见,我想他们的思想还有其他方面的探索意义。在思想体系方面你好像更倾向于西方式的架构?你很善于怀疑,但是西方的怀疑主义很容易产生虚无主义。

前言

南宋罗大经在《鹤林玉露》里写下一篇文字。唐子西诗云:“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家深山之中,每春夏之交,苍藓盈阶,落花满径,门无剥啄,松影参差,禽声上下。午睡初足,旋汲山泉,拾松枝,煮苦茗啜之。随意读《周易》《国风》《左氏传》《离骚》《太史公书》及陶杜诗、韩苏文数篇。从容步山径,抚松竹,与麛犊共偃息于长林丰草间。坐弄流泉,漱齿濯足。既归竹窗下,则山妻稚子,作笋蕨,供麦饭,欣然一饱。弄笔窗前,随大小作数十字,展所藏法帖、墨迹、画卷纵观之。兴到则吟小诗,或草《玉露》一两段,再烹苦茗一杯。出步溪边,邂逅园翁溪叟,问桑麻,说粳稻,量晴校雨,探节数时,相与剧谈一晌。归而倚杖柴门之下,则夕阳在山,紫绿万状,变幻顷刻,恍可入目。牛背笛声,两两来归,而月印前溪矣。这篇文字为《山静日长》。字字可喜,使人流连。古人留下的字,在故纸堆中依旧清晰,而幽远情意恐已在时间更替之中再难寻觅。隐遁生活在任一时代中都只是逆流和孤立,而与之映衬的“驰猎于声利之场者,但见衮衮马头尘,匆匆驹隙影耳”却是主流。集体依靠迅疾而粗暴的力量向前推进。即便有人另辟蹊径,背离大多数人的归宿,在扑面击打的浪潮之中做不合时宜的事,其根本也只是一种个人选择。“山静似太古,日长如小年。余花犹可醉,好鸟不妨眠。”《醉眠》的诗句,清简如溪水中的松影,使时间循向缓慢,放空。这种变化需要内心的基地作为支撑。在缓慢中有丰富的流转,在放空中有笃实的基底,如此,太古和小年的感受,才不至于成为另一种寂寞的负累。清醒则时时逼迫出内心漏洞。佳境之前,原是险道。文字背后,唯见承当。被湮没的古时,热衷于插花、焚香、点茶、挂画的日子,手工逐一制作出端正的纺织品瓷器漆器和食物,尊重四时节气,对万物和天地的敬畏之心,对风雅和优美投以深深爱慕,对高洁和矜持的情操不失信仰……这样的辰光貌似已一去不复返。被电视新闻、互联网、科技电器、虚拟空间、化学污染……种种新世界的衍生物所包围的我们,又可以对历史及传统作何欣赏、表达、维持和保护?彼时有缺,也有光华。古今对照无定论。被吞没和推远着的价值观,如夜空中流转星光逐一熄灭。我们也许已忘却抬头看一看天空,寻找星辰轨道,感受它遥远时空之前迸发的光耀。而这光耀仍在等待。因此,古书、古物、古人、古事不妨重提。才有了这本关于古书的采访的开端。安妮宝贝二〇一二年三月十二日北京

媒体关注与评论

  “对风雅和优美投以深深爱慕,对高洁和矜持的情操不失信仰,这样的辰光貌似已一去不复返……被新世界的衍生物所包围的我们,对历史及传统,如何欣赏、表达、维持和保护。”  ——安妮宝贝  “我们今天所谈的悠久历史、灿烂文化怎么体现?靠的就是这些古书。我总想告诉别人,美之所以为美,到底是怎么回事。”  ——韦力

内容概要

安妮宝贝
著名作家。一九九八年在互联网上发表短篇小说,二〇〇〇年开始职业写作。题材多围绕城市中游离者的边缘生活,探索人之内心与自身及外界的关系,文体自省疏离,风格清冽。
著有《告别薇安》《八月未央》《清醒纪》《莲花》《素年锦时》《春宴》等中短篇小说、长篇小说、摄影散文各式作品。二〇一一年,主编文学读物《大方》。二〇一二年,出版散文集《眠空》。
韦力
著名藏书家。凭个人之力,收藏古籍逾十万册,四部齐备。“唐、五代、宋、辽、金之亦有可称道者,明版已逾八百部,批校本、抄校稿、活字本各有数架。”
著述有《古书收藏》《古籍善本》《批校本》《中国近代古籍出版发行史料丛刊补编》《芷兰斋书跋初集》等。

书籍目录


访问记
古书谈
古书收藏

编辑推荐

《古书之美》编辑推荐:安妮宝贝对谈著名藏书家韦力——关于古书、古典文化,对风雅和优美投以深深爱慕,对高洁和矜持不失信仰。这样的辰光貌似已一去不复返。《古书之美》含大量珍贵古籍照片,四色全彩印刷,还原古书沉淀百年之精之纯之美。

作者简介

《古书之美》主体内容为著名作家安妮宝贝对著名藏书家韦力的长篇访谈,以随笔的形式容纳访谈内容,展示了古书在版本、纸张、装裱、刻印等方面的含蕴精致之美,怀缅了古书历经百年递嬗的艰难历史,并向前人著述之严谨、工匠技艺之精湛、古法用心之体贴致敬;另有藏书家韦力对十本珍藏古籍内容、版本递传、背后故事的解说,配以大量精美的古书照片,内容严谨详实而雅趣盎然。
以古书沉淀百年的厚重与优美呈现中国悠久传统文化的内在力量,倡导读者回归质朴、平和的本初心境,通过了解、亲近、感受传统文化之美而淘澄心性、陶冶情趣。

图书封面


 古书之美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0条)

  •     从《书楼寻踪》中认识一个叫韦力的男人,足迹踏遍江浙一带,千里迢迢,就为亲临旧时藏书楼的那一刹那,前世种种记忆如卷轴般缓缓展开,一股亲切熟悉的感觉扑面而来。那个时候,我并不知道此人的身份,从他若干言行中,隐约中觉照例该是一位书斋里的酸文腐儒,哪天一根筋没闲住,大吼一声:我要看真的!于是乎推门而出,一去不返。要说迂腐,一点也不冤枉,且看他拜访江苏省立镇江图书馆的时候,正逢那天在搞移动通信展销会,室内分贝稍微高了点,对此他大为不满地讽刺道:“图书馆本应是个幽静的地方,如此热闹,在改革大潮冲击的今天,其他城市也少有这样的景观,看来镇江不愧是经济重点城市,至少图书馆的多功能利用走在了前列。”喂,不就是那天叨扰了您老的清净嘛,何必连带把镇江都奚落一通?访铁琴铜剑楼时,因工作人员不让进,他便借了竹梯想从后墙翻到院子里拍照,此时一旁的“工人兄弟看我们如此执着,都笑了起来”,这一笑让他觉得在“工人兄弟”的眼里,自己不过是个穷极无聊的观光客,搞不好甚至被当作了死缠烂打的狗仔队,字里行间不外乎是大发知识分子才有的那点牢骚。考虑到韦力先生四处奔波,所到之处只剩一座座繁华散尽的空楼,又接连饱尝门卫的白眼,吸收了不少“负能量”,对此本人殊为同情。然而我以为,假如作者在诉诸笔头之际,能将这些情绪化的语句抹掉岂不是更显修养?之后韦力又出过不少书,都比较专业,一如其书名,显然非专业学者不能为之。再后来就是这本《古书之美》了。此书分为三个部分,前面两部分以访谈的形式简要介绍了几本韦力自藏古籍的来龙去脉,窃以为这才是本书最有营养的部分。中间是一大段夫子自道,主要是谈他自己对人生的态度。最后的部分是流水账一般的文献学知识点罗列,你翻任何一本文献学教材都会有,唯一不同的是,这些概念显然经过有意加工,几乎是用最少的术语和举例来解释每个专有名词,乍一看显得那么通俗好读,即使完全没有文献学基础的读者读起来也不费力。然而不费力的东西读过又有什么能留下呢?巧的是我又找到了一本2009年出的书叫《古籍春秋:中国古籍善本鉴赏与收藏》,开篇“常用术语汇释”的段落在内容上和本书第三部分居然有重叠之处。忽见其封面赫然印着“韦力先生特别推荐”,顿时明白,想必韦力先生一定是极其欣赏此书内容,以至于在本书中也照单全收,主动包揽自己的推荐义务。可惜最后好像偏偏忘了把书名“推荐”出来,不免给那些渴望多长见识的读者设置了小小的障碍。也就是在这本书里,通过安妮宝贝的采访我终于知道,这位爱书成痴的人并非是学者,而是商界高管。作为一个商人,他所有的兴趣不是积累财富,而是赚钱用来买书、藏书、读书。安妮宝贝惊叹于他将这两种截然不同的身份切换地如此自然成功,套用一句俗话,“在商人堆里他是最有文化的,在文化人中间他是最会做生意的”。然而在我眼里,这可不是什么值得炫耀的光环,反倒是加重了他内心深积的矛盾与冲突,活在始终不被人理解,也无法完全理解别人的怪圈。他为了买书选择了从商,不到30岁已经实现了凡人在财富上的野心。对他而言赚钱太快太容易,只要是钱的问题都不算问题,因为还有很多更重大的问题他要解决,比如古纸复原工艺,推动藏书事业等等,这些都是有钱也不一定办成的事,是大人物的事。可是偏偏有很多“经济实力不行”的小人物不自量力地过来凑热闹,让人不胜其烦。一次在孔夫子网为《芷兰斋书跋初集》作宣传的时候,许多“穷书生”纷纷要他传授经验,怎么捡漏,怎么用最便宜的价格淘到最有价值的古籍。缠得腻了,韦力干脆回复道:“首先应该提高自己的挣钱能力,我认为这才是问题的根本。”此言一出,澄清了这样一个事实:原来很多人并不具备赚钱的能力,却偏偏喜欢玩烧钱的东西,如此错位之下才产生了诸多“问题”。我相信他会纳闷,同是爱书人,为什么其他书友不能像他一样赚钱买书?我更相信,很多“穷书生”这辈子也未必能赚到他一年买书砸的钱。不信?2008年的《北京商报》,韦力亲口说自己在古籍上的投入是600多万元,而且是“每年”。反正作为一个尚需咬牙才狠心买下内页书影已统统糊成一团的“山寨之美”来过干瘾的吊丝,我压力很大。另一方面他又身处于不被人理解的苦闷中。据说有个生意人来他家见到一屋子旧书,脱口道:“这里有这么多烂纸啊!”韦力大受刺激,遂有“芷兰斋”的称号问世——即把“烂纸”二字颠倒过来,取谐音也。可想而知,他谋生的场所充斥的是无趣之人,必须小心翼翼地压抑自己的爱好,生怕一不小心暴露在外,便得到“烂纸”的恭维。又有一次开书友会,组织者本要计算出席者每人分摊多少钱,他大手一挥说都自己出算了。结果别人说,你不要一副救世主的姿态,你以为照顾了别人,别人未必这样想呢!其实稍微懂点心理学就不难看出他这种“救世主情结”很大程度源自童年的生活背景。心理学上将这种心理描述为一种病态的“过度善良”,一般由于童年生活在父母地位很不平衡的家庭所致。我们知道韦力的父亲是个“野性不羁”的军人,对待子女善用“简单粗暴”的教育方式,而他母亲是个出身世家的艺术工作者,双方的身世背景相差甚远。他就像柳宗元文中的“蝜蝂”(书中反复提过两次,貌似误记成白居易了),背负了很多不应该背负的东西,活得很沉、很重,既没有外人眼中的风度翩翩,也不像他极力想表现的那些超脱物外。安妮宝贝以一个女性特有的敏感,到底嗅出了一丝消极的气息,追问下去,没有正面回答。大概这个问题触及到了本质。无论以两个世界里的何种身份面对,都是跳不过去的沟壑。或者根本没有答案。总之,不说就不会有人知道,哪怕是小心翼翼地活着,也比整天提防听到“烂纸”这种实话要好吧?现实告诉我们,人格分裂时间长了,迟早是会有副作用的。
  •     偶然在书店翻阅到这本书,书名就叫古书之美,看起来很小也不算厚的一本书,价格接近50元,书价如同它的书名一样,不讨喜却有点鹤立鸡群的味道,是指和其他书摆在一起的时候。书只有两部分的内容,前面是作者对于古书收藏家韦力先生的访问,提到一些关于古书收藏方方面面的问题,行文一如作者以往的风格, 后面部分 是来自韦先生对于自己收藏的部分古书的介绍。 各自占了一半。看到有两个有意思的地方,因为家庭背景的原因,韦先生年少得志(作者的话, 经营企业很早就获得了成功,现在每年投入几百万用于购买古书。然而他生活上极简,不热爱运动,不沾烟酒。当然偶尔的应酬时能喝一点。家庭生活简单,夫人笑说他是个无趣的人,他说他不关心柴米油盐酱醋茶这样的事,正如他不理解,为什么有的人花许多时间去商场买衣服鞋子,挑选半天,最后还是要买。为什么不看上了马上就拿走。 他的解释是。没有时间。 人的时间和精力有限。只能投入专注去做一件你认为值得的事。而收藏古书这件事恰好需要这种专注。但是他也认为,有的人专注柴米油盐家庭生活,有的人专注其他,没有对错,只是选择不同而已。我在一本大概也算是古书里看到一段话,大意是。虽然人有贤愚,文有高下,有的人写出的文字通顺而且天花乱坠,但是读来乏味,而有的人写的笨拙简单,有的地方并不通,却可以让人读下去。其中的滋味和道理,不是常人可以理解的,正如古书之美也不是人人都能懂的,而作者和韦力先生一致认为,既然是美好的事物。有必要为大家做一个介绍,。。 砖引玉也好。书里有小的书签,上面是杜甫的一首诗,具体不记得了,记得杜甫的一首诗里有,家书抵万金 一句,古书大概也能抵万金了。这本书的采访人和作者见封面 。
  •     说书之美不如说人之美-读<<古书之美>>昨日思南路图书集市第一次开张,天又不错,于是前去逛逛。书摊不多,只四处,一处童书,一处外文书,不喜。所以能逛之处却也不多,所幸还能淘得几本归来,其中有本古书之美。初见时见封面典雅,内容应是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虽然是安妮宝贝所著,价格亦不菲,不算太厚一本,要价近50大元,加之塑封,不能看内容,有点犹豫。再看第二作者,著名藏书家韦力,虽然名字不熟,我的最大问题,记不住人名,哈哈,猪肉好吃,何必要知道猪的名字,但是既然藏书家,想来不差。果然下手买了,到手马上拆了塑封,翻看目录,大部是安妮对韦力做的访谈,心下略安,应该不错。今日花了大半日读完,果然不错,有不忍释卷的感觉。虽书名为古书之美,莫若说是以书识人。仿佛间,见一青衫古人,手执一卷,翩然而至。读什么样的书,成就什么样的人。从韦力的身上看到了自己的淡淡的影子。“习惯以善良的角度理解别人,而社会上普遍的思潮是把所有人都当成坏蛋,在交往中从坏蛋中筛出好人。但我依然按本性来交往,把所有人视为好人,至少在他坑骗我之前。”“守信,做事但求无愧我心。”“事实永远胜于雄辩,少说多做才能把一件事做好。”“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处理公司琐事和商业往来,都非我性情所悦,只是谋生手段,我的兴趣在于书,读书的快乐远远大于一切。但我告诫自己,要活在当下,必须务实的做好这一切。”通篇读罢,脑海中的韦力是这么一个人,借用书中的说法:“一个常说自己无趣的人,一个说自己是一个与这个时代不相宜的人。在内心的层面,他的身份也许只有一个,一个单纯的爱藏书爱读书的老式人。有一些意兴阑珊。但始终一意孤行。”哈哈,“一笑人间万事”,你是那路上的领军者,我辈在后踯躅前行,此道不孤!

精彩短评 (总计70条)

  •     美的感受 也通过这本书看到了另一个从未了解的世界
  •     装帧真不错
  •     提问看着太违和
  •     虽说“聚书好货,终为一贪”,但认真钟爱一件事物到底,是更有可能抵达某种单纯境地的吧。钦羡。
  •     分两部分。上篇是安对韦力先生的采访,充满了女性对成功男性的崇拜之情,还有淡淡的对自己美丽怜赏的流露(还是年轻啊);下篇是韦力先生所作对古书介绍。致敬韦力先生。
  •     第一本读的安妮宝贝的书,匪夷所思的书,安妮宝贝的问题幼稚倒在其次,主要是一种浓浓的情感专栏味道,加诸关于藏书和知识以及藏书者的人生之上,显得格格不入,也很不深入,问题都浮在表面。真不知道这本书是怎么策划的,错误还很多,潜研堂被按在了朱彝尊头上,还有漏字错字。书唯一的价值是韦力的一些看法观点,但多数泛泛而谈,也只是相对有趣,显出些商人的本色倒是诚恳。至于后一部分的藏书知识,还不如去买本文献学概要之类了。
  •     这书的精髓全在韦力先生啊…学习到了很多知识,也思考了很多。
  •     【图书馆阅】2016.3.14
  •     韦老师厉害。安妮宝贝也做了不少功课
  •     2014-75
  •     爱书人都容易得肺病
  •     拜托各位说说书的内容如何吧。说来说去都是装帧如何精致。书是要读的,不是把玩着玩的。只有外在美,没有丰满的内容,也算不上什么好书。
  •     图书馆有藏,发现来读。道理总是那些道理,能做到才好。
  •     惊人又安静的世界,真的需要静下心来看,忍受过枯燥寂寥,会打开新世界,余韵悠长。
  •     四星半
  •     用安静的眼和心,去体味中国文化之美,非常值得玩味.
  •     听沉静内敛的藏书人,讲述他专注并执着所做之事。与古书浅薄连接,使人得以开阔和平静,有了偷得浮生半日闲的心境。 无太多安妮标志的东西,会多次翻阅。
  •     欣赏保存收集美和传承文化的延续
  •     言之无物
  •     安妮宝贝采访韦力而成的一本书。阅读之前,以为是讲述古书的知识,带领读者欣赏古书的,实际上古书之美并非本书的主要内容。主要讲的是作为藏书家的韦力之做派、风格、爱好、习惯等。有得必有舍,耗尽精神,熬败一众贩书的,把自己修炼成古书的守护者,也许唯此方能成大家吧。
  •     贵死了 ,没感觉 ,难道我还没达到看这种书的境界
  •     作为入门了解古书、藏书是个本好书。
  •     今天刚拿到书,一口气读到80页,非常喜欢~安妮的文字优美大方,一如既往;韦力先生针对与古书相关的问题作出的回答意味深刻,对现代社会我们的生存状态有诸多反思,在科技发达社会进步得只知追求效率金钱、美好的事物难以保存流传的今天,我们到底该追求些什么呢?该怎样传承祖先留给我们的灿烂美丽的文化?装帧简单雅致,纸张很好,插图很美~~读这样的书,着实让人心生欢喜~
  •     不错~就是纸张有点薄。。
  •     前面是对古书收藏家的采访,后面是有关古书的详细介绍。我对古书本来没兴趣的,看这个纯是为了体会一下大收藏家的心境,对古书的一些粗浅了解算是意外收获吧~
  •     13年出版时我就看到了,但因为这本书的封套与眠空类似,就没有买,14年初我去台湾之前买了一本,看了一路,真好,目不离书,少看了很多台湾风光。 浅松石绿色麻纹纸的精装硬封面,翻开柔软适手的内页,细腻饱和的色彩,雅致的设计,都是一种沉浸在古书叙述里的悠然状态。 韦力是藏书家,安妮宝贝是访问者,二人配合的很好,文字很漂亮又很有价值。单独的安妮宝贝的书我买过几本,不能说是垃圾,但也是在垃圾桶里待过的,那本《且以永日》在我厕所书架底层睡了两年,落满了灰尘。
  •     虽然对古书、藏书不甚了解,但读完心平气和的状态让我从中受益很多。一如既往的爱安妮。
  •     第一本安妮宝贝的书。看了这本书开始对古书有兴趣了。
  •     给同学买的,据他说还不错。
  •     让我对古书十分感动
  •     安妮宝贝的书向来以装帧优良著称,此次也是如此,图片全部是彩色印刷,感觉很好。亚马逊的价格也很不错。
  •     昨日图书馆里,一个前卫作家和一个收藏家的cross,吸引了。半夜看得兴起欲购之,无奈搜遍网络已无书可购。遗憾 安妮宝贝用纪实的手法将收藏家的思想如是展现 --- 一个有情怀的理想主义者。为了理想奋力前行。
  •     韦力这种不被外力左右专心做好一件事的人真是让人钦佩呢
  •     镇图I267.1/834。钦佩韦力,收藏古书是财力精力的耗费,好书是理应传世的,印刷品亦如是。
  •     古琴的部分让人心生向往
  •     用心做的一件事
  •     对古书收藏能有一个初步了解
  •     内容一般,性价比不高。
  •     内容感觉更适合做成纪录片的一集,而不是出成书。
  •     曾一度掀起我对古籍的兴趣
  •     世事中都有很深的学问。
  •     长姿势。。
  •     非常入门的对于收藏以及鉴赏中国古书的一本访谈录加收藏心得。
  •     这本书内容写的很好,纸质也不错,但装帧一般,小里小气。
  •     被这本书的精致所吸引 里面有很多古书知识
  •     这本书有点专业噢,冲着安妮买的,但依然没有看完。可能我对古书收藏不太感兴趣吧。
  •     了解了古书收藏的知识。书的油墨味很特别,很好闻
  •     书本本身十分精致考究,内容也十分上佳。有些人轻装旅行,有些人在荒漠大原上建立起城池。对建起古籍城池的人的访谈,不失为安妮宝贝另一方向的探索。
  •     跟安妮宝贝关系不大。如果没有安妮宝贝的自说自话,就该给五星全好评!
  •     完全是冲着安妮来的。。图片可以再小点。。
  •     藏书人对书的态度...
  •     人生的快乐就是不知道自己哪天死。
  •     图片 封面 很美 内容80%是精致的 尽管 没有 认真的 全部看完。。 毕竟也是迷恋过安妮的少女 哈哈哈
  •     某人送我的,不过不喜欢书,喜欢送书的人。
  •     打开新世界大门。
  •     后半部分知识很实用,图书印制很精美
  •     喜欢安妮的文字,书的内容和设计一样古朴大方
  •     某baby的“文字”写得还是一如既往地让人肉痛,前半部分是采访+安妮宝贝流水账一样的记录(什么白衬衣XD),后面则是关于古书的简单科普小知识,书做得很美也很有趣。
  •     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另一个领域,图书的收藏,也更多的了解了图书的收藏有那么深的历史,以前只知道外国的。对此想了解的可以看看。
  •     她的一贯风格,感性描写过多,我更希望能了解多一些专业知识
  •     可阅读韦力亲书的古书之爱,古书之媒。
  •     前面非常好看,羡慕藏书家_(:з」∠)_安妮宝贝的文字简直败笔
  •     写给小学生看的吗?
  •     一不小心就买了一本盗版还是当时的语文老师开的店…
  •     希望以后包装方面能更完善一点……买了《眠空》和《古书之美》,《古》的封面两角都被折坏了……超爱书的人很心疼
  •     书买了很久,每次都是看看就作罢了,有些看不动,不是很懂学术的人买来看了真心无趣
  •     吾道不孤。
  •     很美的一本书 很佩服韦力先生的极简生活态度及做事的专注
  •     藏书根源还是要找到华夏民族的文脉,并尝试传承下去,建立民族的价值取向,儒教是一种选择,而经部则是重中之重,财富不仅仅是用数字衡量的,这个道理大家到懂得那一天,或许中国还有救。
  •     真的很美,懂了很多知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