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待香港》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等待香港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5
ISBN:9787308067270
作者:林奕华
页数:226页

林奕华眼中的香港

【作者:南门大人 来源:外滩画报】我一直认为,最能集中表现现代上海味道的地方是地铁一号线陕西南路站的2 号出口。地上是上海最小资的地标长乐路新乐路,地下除了汇聚上海最剽悍敏捷的地摊小贩,还有季风书园。在季风书园幽静的茶水走廊里开一个新书品鉴会是一件令人心怡的事情,远比上海书城的千人签名售书要好玩得多。端午节的中午,在这个“最上海”的地方,有群人聚集在此,讨论什么是“香港的本质”。香港戏剧导演林奕华带着他的新书《等待香港:永远的香港人》来到这里,这部书结集了他近20年来在香港、伦敦以及其他各地写下的关于香港的长短文字。简体版《等待香港:永远的香港人》在繁体版基础上进行重新编排,并加入了新的内容,书名取自贝克特的经典荒诞剧《等待戈多》。林奕华在书中试图概括出他眼中的香港。整体来说他对香港是悲观的,这个曾因厌倦而逃离的香港人,在国外旅居了多年最终还是回到了这个让他爱恨交加的地方。他自身就是个矛盾的结合体,所以他可以用自己独特的男性少有的敏锐来感知香港内在的气韵。这个香港老资格文青一直在小心翼翼恪守自己的艺术底线,但本质上,香港庞大的娱乐工业早已悄悄修改或模糊了那条界限。他声称自己几乎不看港剧,但是他对于TVB演员的熟悉程度却远超一般港人。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发现这种悲哀的根源—他一直高举旗帜反对的东西,其实就是滋养他成长、供给他生活的东西。“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八卦杂志!”林奕华的这句话我是相信的,收录在书里的许多娱乐评论其实是书中最出彩的文字,也是可以引起读者购买欲望的部分。他对于香港娱乐文化的精准描述和略作提升的剖析,对于看惯了明星绯闻和八卦杂志的都市白领来说,是一道味道稍怪但依旧可口的新式菜肴。同样是香港文化的长期观察者,他和梁文道、欧阳应霁不一样的是,他在娱乐圈长期的浸淫,使得他的分析更加贴近娱乐本质。林奕华还有一个很大的爱好就是谈女人,这也就是这本书的另一个重要内容。“上帝创造女人,但不包括香港女人。”可想而知,他对于香港女人的厌恶到了什么地步。林奕华的很多话剧都是探讨女人的,他对于都市女性的矛盾困惑和复杂的内心变化揣摩得十分到位,所以也只有他才能把《红玫瑰与白玫瑰》改编得如此成功。在这本书里林奕华对女人从性格成因到社会成因各个方面分析得细致入微,如果你可以耐得住他的琐碎来看看他的独到分析,还是蛮有意思的。从香港现状想象上海的未来,这是很多上海知识分子经常做的。《等待香港:永远的香港人》在最后一部分,又试图回归一个知识分子、一个研究者的角度,来讲述曾经和现在的香港岁月。都说30年代的上海和80年代的香港在气质上是一脉相承的,那么以后呢?   2009-06-11 总第 339 期

祝你不劳而获

永远的香港人林奕华笔下的香港,繁华中带着些须苍凉。在香港,香港人崇拜的周星星,有着最市斤的地痞气质,小人物的成功史,没有太多的奋斗历程,完全符合香港人的口头禅“祝你不劳而获”。在香港人的期许中,不劳而获是最美妙的人生。作者分析香港流行文化的渐渐没落,从港星的洋名(英文名),找出上个世纪香港流行文化盛行的因素,王菲的走红,莫文蔚的改名。香港是文化沙漠,也是中英的混合体,它生产出TVB的港剧,上演过港姐的传奇,在殖民和自治的变更中完成无数次的转变,然而正是这样的香港披着民主的外衣,却相当被动。香港人的精神在书中被诠释成定律:"(一)揾錢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二)女人的幸福是決定在她找到怎樣的老公;(三)工作只是為了謀生,所以它最好不要給人太大壓力,例如時間太長,責任太重;(四)對別人若有什麼不滿,不要在他面前表現出來,因為你不知道什麼時候他會變成你的上司,或會不會有一天你要問他借錢;(五)女性不適宜在婚前有性行為,男性不同,他應預先積累較為豐富的性經驗,因為他要負責主動;(六)被愛比愛人快樂;(七)對自己沒有利益的事情,不應投資時間和心機;(利益的定義:在名譽和金錢上的進賬;投資的定義:付出之後,可得回以數倍計的回報。)(八)一個人的力量是十分十分有限的,沒有人能靠自己而改變社會,因而千萬不要妄想以一雙手來改變世界、社會、別人;(九)做人不要太執著,不要太認真;(十)著數不妨要多一點,蝕底卻千萬千萬要提防,而基於所有的蝕底都是由於計算欠周詳或做了沒有把握的事而起,所以凡是都不宜走得太前或做第一排的第一個(先驅?),除非那條隊是為了輪豪宅的籌而排;(十一)任何會有麻煩的事情都不要干涉到我;(十二)說愛你的人便應一輩子地愛你,不管你變成怎樣,他變成怎樣,或兩人之中,有一個無論怎樣也不改變"。 一直觉得广东话才是最平民的语言,每个发声,每个感叹,每个高音都散发着最百姓的感觉。而这样的语言,和意想中纸醉金迷的香港最为贴切的,在这个城市里,钞票成为主动的语言,有钱的很有钱,没钱的很没钱,不劳而获成为最要紧的心灵安慰。

那些让我守寡的同志们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这是自由恋爱的时期,这是孤独寂寞的时期。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失望的季节。我们的面前是男盛女荒,我们的面前是同志当道。——写在前面去年冬日,我翻读林奕华文集,甫一开卷,即为其妙笔生花的文采倾心。林出身学院派,走的路子是文学大宗,少林武当的路数,又精通一阳指之功。文字断无半句废话,句句点中要害。再观其访谈视频,他说话间时常跃出的字字箴言无一不大智饱满,湿哒哒地拧出智慧之水,一滴滴打在我头上。彼时少女情怀萌动,如遇理想夫婿,当即决定将其作为心仪对象。为时刻欣赏林郎风姿,特于书桌贴在他的照片,旁侧题字曰:“言(闫)念君子,温其如玉,在其扳屋,乱我心曲。”一会苏仁进屋,瞟了眼书桌,接着说了等同晴天霹雳的风凉话。惊声尖叫后我跟着便哭天喊地,其间夹杂着万念俱灰的咒骂,转而莫名愤怒驱使我撕下照片塞进抽屉底层。爱慕之情荡然无存就因苏仁他说,恭喜你啊,喜欢上个同志。对了,同志这词另意就是他创的。这种尴尬像是上帝故意在和女人玩得恶作剧。古往今来,似乎越是优秀的男子,越是女性神魂颠倒的男子越是容易成为同志。达芬奇、米开朗基罗、福柯、王尔德、塞林格,路德维希·维特根斯坦,今日香港词人林夕、黄伟文、林迈克,黄耀明,以及已故巨星张国荣。如此戏虐的恶作剧对于女性来说,只会发狂绝不会发笑。不是因同性相爱违背恋爱的自然法则,更多由于未得到异性理所当然迷恋的羞耻,仅远观不可亵玩的绝望,以及由爱生恨由恨生怜的无奈。这种心理的褶皱性和微妙性绝对比异性恋中他的不爱深刻残忍万倍。因容颜性情而不爱你,大可通过投其所好或日久生情扳回败局。而同志的不爱,缘由再简单不过,只因你有uterus,难道你为他割了不成?达摩难陀尊者答弟子问时说,同性恋和异性恋都源于“无明”,没有基督教意义上的“有罪”。它们都是使人增加渴望与执望,有了智慧方可学会怎样摆脱这些执着。我们不谴责同性恋是错的、有罪的。但是我们也不迁就它,这是因为它与异性恋一样,延续我们从轮回中的解脱。无缘何生此事,有缘所累今生。如果佛教所言轮回真的存在,想来同志间上辈子欠的情债定是仇深似海,换来今世不惜对抗自然法则、世俗道德、舆论压力等来补偿。电光火石般不可阻挡的情感,先天性的强烈的相互吸引,爱情最初的初始动因竟在同志交往间淋漓展现。其“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的单纯与真挚,也隐藏在王尔德被判鸡奸罪(当时还没发明出同性恋一词)入狱后仍不停给情人写信的热情中,林奕华对张国荣说“如果世界上真有罗密欧,我以为他便是你这样的”隽永告白中。凭着尘世历练的心相爱的男女,其爱之潦草、粗鄙功利,对比之下一目了然,难免相形见拙。情深至此,纵然赏心悦目,然身为女子,虽看得如痴如醉,到底意难平。特别是听到林夕“我绝不罕有,往街里绕过一周,我便化为乌有”的灵逸歌词、阅读蔡康永写给未知情人温情短信,欣赏世界顶端奢侈品最新作品时(男设计师几乎全部都是同志),委屈感再次油然而生,遂再为天下女子叹了口气。此等只应天上有的同志,也显得市井俗夫不堪入目,不配托身。论及外貌,张国荣举世无双;谈到才情,王尔德首屈一指,“读书人”蔡康永只能垫底;说起性情,“恨不得蜡烛两头烧”的林奕华,也是恭谦蕴藉,即使卷狂风流,亦无促侠戾气。再言糊口能力,达芬奇不仅会画神秘笑脸,歌唱的好,会演奏七弦琴和长笛,更设计飞行器、机器人、潜水艇,坦克。天才者,多叛逆。下者逆物议,中者逆强权,上者逆定律。而同志中大多都是超级天才,通杀文艺与科学。检阅历史长河,唯人夫苏轼可与他们匹敌,其余皆望尘莫及。如此反差,怎不让女性望洋兴叹,恨生女儿胎?佛曰:这是一个婆娑世界,婆娑即隐忍即遗憾。没有遗憾给你再多美好也不知幸福为何物。或许完美同志的存在正是为了提醒女性珍重眼前人。别对爱人挑三捡四了,虽然他相貌不佳、才情不济、性情不好,经济基础不富,但至少他爱的是女人。多年前,我与父亲一同观看《春光乍泄》,看至梁张共舞那节,忍不住问父亲,他们为什么都不结婚?父亲神色郑重地回答,因为他们彼此相爱。多年后,全国男女失衡比例高达1:6,如果那时我还因心高气傲无人问津,定会翻出林奕华的照片,恨恨地说,都怪你们彼此相爱,害我守寡至今。

等待香港,用情为甚

内地认识林奕华大多是从他的话剧开始,《半生缘》、《包法利夫人们》到《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其实除了话剧,林奕华更符合梁文道讲的“最后一代香港文化人”。意思是说,他是最后一代只是在香港成长发展、文化背景纯属香港的文化人。而香港文化人最明显的logo就算是对于流行文化的大举介入了。确实,对于香港这样一座城市而言,流行文化无处不在、无孔不入。林奕华本人也坦言短时间内无法改变这个现状,既然如此,那倒不如选择放胆面对。因此,在2005年,他做了一个决定:“从今往后,每天只看娱乐八卦杂志,只写娱乐,二十年后再回过头,我想看看专吃一种东西,会吐出些什么”。当然,二十年太久。只看林奕华的新书《等待香港》,不过是对香港近几年来娱乐业的梳理,便可见他对这座城市的感情了。一边厢是批判,一边厢又是“恨铁不成钢”之后的留恋和欣赏。说到底,还是对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的一表情怀和良心。比如提到香港到底是不是文化沙漠时,林奕华讲:“不,应该说香港是一座巨大的游乐场,充斥着速食文化,缺乏深层次和多样性的东西,无论是电视剧还是音乐,但是这座游乐场本身也有自己的欲望构成。”可见,林奕华对香港这座城市本身是有偏袒的。当然,对于港人,林奕华已然有话要讲。比如他就很不满现在的年轻人。讲“香港的年轻人对外在的、一般性的东西很少感兴趣,只喜欢答案不喜欢问问题,只要结果不要过程,通常只能消费别人为他塑造的‘二手’的东西。比如自《无间道》成功后,港片演的就全是卧底,坏人走投无路时,只会拿把枪挟制人质,然后说你们别过来啊,过来我就开枪。”于是,这种没有创新,便直接导致“香港的文化越来越不性感”。也因此,这些年来,一大批香港文化人选择北上发展。因为“香港能提供的欲望越来越单一,北上一方面是为了生活,另一方面也是追求文化发展的突破和创新”。可见,一座城市如此的矛盾,难免叫这个文艺中年在愤世嫉俗的同时,透着一点点荒凉,而这种荒凉,其实更像是香港一代文化人的“情感沙漠”。 在《等待香港》中,林奕华正是用上述种种的流行事物来界定香港的文化基因。毕竟任何事物的流行,都其实是针对人的劣根性、满足的是人的欠缺。于是这种界定无疑是一种很好的明示或者隐喻。比如他讲香港的第一流行便是金庸。讲“若没金庸,香港早就死掉了”。而韦小宝,也无疑是他笔下香港男人的一个侧面,至于一届又一届的港姐,无疑是金庸作品中永远的女主角。又比如他讲,香港最流行“闷”,就是不必认真、不必思考,更不必有过多的个人坚持。就拿港人唱的卡拉OK来说,都是“闷”的,十首歌里有九首半是失恋的,完全是为了发泄无力感,并且让自我形象的低落,用最华丽的方式倾泻而出。而这其中,林夕的歌词无疑推波助澜。再说香港能塑造亦舒,其实也刚巧微妙地契合了港人的没安全感。而香港女人一直读亦舒的话,也肯定不简单。毕竟亦舒最爱讲的就是“女人要自立、要往上爬、要有力量”,搞得尊严比什么都重要,而爱情不过就是一种丧心病狂,也无所谓。可见,在林奕华眼中,香港这座欲望都市全然不像很多人想象中那么精彩华丽。他讲:“内地人看到香港,因为有距离,怎么看都觉得是好的。他们没看到香港文化中的许多东西正在死掉,他们会说,即使是死,也死得很哀艳。他们不愿承认香港人其实很闷。其实你只要看看,港剧、K歌、电影、杂志……香港的许多东西都一样,内地的人看不到这一点。”当然,在该书中,虽然所有的关键词都与娱乐圈有关。可惜,就八卦写八卦的话,就不必是林奕华。林所要做的,便是从这些娱乐圈现象背后看到香港的文化和精神的变迁,其中的大男人、小女人、世故少年、犬儒学者等形形色色的香港人都跃然纸上。并且作者试图解答这样的问题:香港的未来是什么样?而我们又在等待怎样的香港?而这种解答本身,也刚巧点到了书名《等待香港》。就是很有点《等待戈多》的意思,无休无止。当然,等待在他而言,也只是一个比喻,其实林奕华是在探讨你希望用一种怎样的方式消费自己的生命。而消费自己生命的前提,就是先要了解自己的生命。但是现在港人的生存状态,其实更像是在被动着、等待一个什么人来了解他们。诚如在《<老港正传>:“被动”的香港》一文中,林奕华这样写道:“被动有很多种。左向港(片中男主角)是被动的被动。成功资本家企业家的成功便是来自懂得利用港人的被动性格来赚取利益。正因为这个市场的基本性质是被动的,在商言商者自然不会以过于主动地姿态创造新的需求,因而造成市场与大众同时对选择的不热衷——当中谁是鸡谁是蛋却永远说不清楚。”为什么会这样呢?林奕华说:“既不想活得平凡,但又只想(能)当个平凡人是香港人的终极矛盾,因为香港人既想享受不平凡所带来的好处,但又不希望承担不平凡者要承受的责任,是以无厘头主义才会乘势而起,并成为香港人最重要的精神食粮。”此外,林奕华文字是一面细腻,一面又狠准痛快。而这多少和他性格中温和与锋利气质的杂糅并存有关。就是从不浪掷虚言,虽也有比拟借喻,却非柏拉图也非伊索。总要字字到肉,一剑挑破,才甘心方休。如此文艺中年,还是《国王的新衣》里的小孩儿,难得!再者,他的文章几乎从不掉书袋,基本是从草根文化层面入手,并且尽可能坚持用知识分子式的思考,虽然是港式的知识分子,难免实用主义居上。但无论如何,当整个香港都在用无厘头的名言讲“要不要这么认真啊”的时候,当一切事态都在用八卦的角度放大的时候,林奕华的这种思考显然有其价值。所以回到最开始的问题,关于一个人对一座城市的爱恨交加和这种自悖本身的迷人。确实,在很长时间里,香港都充当西方经济文化进入中国大陆的窗口,并且这种角色也在混合、交错、渗透的塑造了上述所谓的香港人和香港文化,而这种文化极为明显的一个特质就是既左右逢源,又左右为难。并且在这种进退失据之中,敏感而市侩,反智主义盛行,压抑感情,进而物化感情。也正因为如此,林奕华一面高举旗帜反对的香港庞大的娱乐工业对于艺术的挤占的同时,另一面是在这种反对之外,他关于香港的爱恨、希望和恐惧,在许多时候看起来都如此相似。而也正是在这个层面上,《等待香港》超越了香港的界限,拥有了更广泛的意义——换言之,大陆的读者阅读此书,也未尝不是在阅读这边的明天。毕竟香港中产阶级的患得患失、力图好处兼得、对物品占有的“无目的的渴望”、那种“疯狂的自私自利”、偶尔做做白日梦却又极端世故务实的微妙心态,只不过是比我们更早体验到了现代性的滋味。而这种现代化,对于也在日夜兼程的内地而言,无疑是一剂很好的启示。毕竟这边的速度更快,心态更浮躁,并且大多数人浑然无觉。

爱恨有然

对于一个并不怎么了解香港的人,这本书大概不能算很好懂。相比起来,林夕的《我所爱的香港》得来要浅白得多。还没有看林奕华的书之前,读到过关于他的零星的访谈,印象深刻于此人直言,尖锐到可怕。然而,也可以说这样的人正是属于比较可爱的那一种。至少应该庆幸在众人皆醉之时总有一些人保持着清醒和理性,看待这世界,不粉饰,不抹杀。没有真诚,反省就变成了辩解,智慧就变成了狡猾。这一本站在香港人的角度得来的反省和审视,智慧之言成全于坦诚。说到典型的香港,最初的概念不过是物质,物质,物质。读到后面,渐渐觉得书中所言并非只能用做说香港和香港人。就像说到男人好色女人拜金,绝非特指,而是普遍。对于金钱的态度(P3, 有钱才能“兑现”别人的尊重,没有钱便不是“人”,因为不论受到多少挫折和自我否定,只要赚到钱,自我感觉随之亦会变得良好...),对于女性角色(P23 ,“被动地主动”则是女性待人接物的黄金定律,特别是在与男人相处之际,因为“矜持”被认为是一种女性的“美德”。),对于工作(P37,专业人士和要靠出卖肉体或努力的草根阶层的基本分别在于,他受过高等教育,拥有影响社会的权利,而他感到的“委屈”,可能是对工作没有热爱,缺乏感情,有如一般人心目中妓女与嫖客的关系。所以他会觉得为了搵食便要出卖自己。问题是,身为优越阶层的一分子,为什么他会认同自己没有其他选择,只能向“现实”低头?),对于社会(P,213 九十年代最大的分别是,表面依旧繁荣,实则不然。报纸头版愈来愈似漫画——大只耸动的标题,大幅吓人的视觉——不是很《风云》吗?P212, 那年代,我们的脑袋,通过别人的脑袋来刺激、滋润。这,未尝不是集体的鞭策吧...),对于教育(III从小香港人),大概不仅仅是只有香港人才能对号入座的思索。林奕华说:“我认为这是典型的香港人的态度:我们总是做着一些我们并不相信的事情。” 读到这儿,不由得要借别人的自省来自嘲一下。要我说的话,这典型的香港人的态度,因为现实,只能算是物质追求层面的扭曲。换做某些环境,一不小心就推到极致变成疯狂的荒诞剧。这是一个追求大赢家( winner-take-all )的时代,而不是追求大家赢的时代。谈论欲望的人往往比谈论梦想的人更理直气壮。犬儒主义的“不反抗的清醒和不认同的接受”,不是生活态度而是生存状态,又安适,又惘然。狗急了才跳墙,其实人也一样。狄更斯在《双城记》开篇那那荡气回肠的段落到现在都还是应景的经典。时代,仿佛没有我们所想的变得那样快。即便林奕华在书中多次直指犬儒之态,然而出自《等待戈多》的书名,也多少透露出了不甘背后和等待一样绵长而被动的无奈。从林夕的”我所爱的香港“到林奕华的”恨香港“(代序),爱爱恨恨,也一样长。PS:这本书的质感真好,封面也出彩。这种假亦真的做旧,着实让我惊喜了一把。

不了解香港人

这是我读的第一本有关于香港人的书虽然以前也零零星星的有看过有关于香港的文章但是都没有比这个深刻的说真的,看完这本书 我依旧对香港没有别的想法依旧是我自己最最原始的想法:可以去旅游,但不可以居住。这种想法并不是针对香港的想法,是华南的一片我都有这样的想法。其实我很庆幸,这些事情只是作者看见的,听见的,感觉到的周围的事实,而并不是每件事都发生在作者本身。如果发生在作者本身的话,我会觉得作者真的很倒霉。我之所以称作者写的这些为事实,因为我相信作者,我相信他说的一切都有道理。一个人对生活没有了质疑,应该也就没有那么多进步了吧。

那个蓝白色调的海报好棒!!!!

那个蓝白色调的海报好棒!!!!很现代的箱子,里面装着一个很古老的香港。表达了受殖民文化影响很深的香港,其内在还是有其本土文化内涵的。表达的很充分~~~

有才地狭隘着

看着本读物的时候,恰好遇上了冯小刚怒喷影评人的日子,未尝不是一种巧合。书中,言辞犀利,一针见血,不禁让我想起《铁齿铜牙纪晓岚》里面,那个算命师傅,闻到纪晓岚的字的时候,大呼:辛辣!只不过在你饶有兴趣地看他把周星驰、林夕、黄伟明、香港女人都骂个遍的同时,你不禁心想:这难道也不是另一种孤傲和偏激?当然,这符合了很多自诩才华横溢的创作人一般的逻辑:用自己的审美去批判别人(异见以为高这种事情在任何朝代都是金科玉律),然后当自己乏善可陈的作品被抨击的时候,就气急败坏地说:你不懂。这种智商的优越感应该叫什么好呢?偏激一点的四个字,便是:刚愎自用好一点的形容词,便是:狭隘。当然,套用作者的造词方式,这是“有才地狭隘着“。

箴言,诤言,证言。

“年轻,如果就是必须与一个无时无刻不想把自己摔倒的巨人进行徒手搏击,请问一切自命‘年轻’的成年人,可会愿意为了体会这种感受而放弃手上所持的权柄和武器不用?”——林奕华《等待香港——永远的香港人》全书太多铰结思辨,看得人心生疲倦,不似彭浩翔的一本《破事儿》,连夜就读完了。最近连读几本香港人的书,马家辉是个书生,彭浩翔是说书的,而林奕华是知识分子。知识分子特有的敏感,让他在生活中处处找寻意义,难免有举轻若重的嫌疑。这本如许多杂文集一样成为如厕读物,总是随便翻到哪就读起来。诸多观点并不见新颖,只有上边的引的这一句印在封底,真真打动了我。——我愿意。写于2009.7

一个崇尚迪士尼梦幻的成熟

一个人懂得再多,他也不会把懂的东西深挚在人格的深处,相反,他只会利用表面的知识来营造,以及借着炫耀自己。欺压别人来掩饰骨子里的空洞与自卑。

等待香港 读后感

2011.04.10 sunday依附的意思,是他们要做一些不喜欢做的事来得到或维持某一种身份,矛盾与内心斗争亦因此产生。觉得林奕华还是一个很有观点的人。虽然他的文风多少有点难读,但是对于社会、文化的思考却是鞭辟入里的。尤其是对于香港的一些文化,一些价值观,特别是女性的阐述,是很值得一读的然后就遗憾了。遗憾当初明明是为了他的讲座去的北京,却错过了——彼时在清华园里晃悠,来不及赶去未名。

踩在香港的肩膀上

新近读了两本香港作者的书,一本是梁文道的《常识》,一本是林奕华的《等待香港:永远的香港人》。前者和香港关系还不大,文章针对的并不限于香港,很多是对内地管理制度和理念的反思,顶多是作者写文章的思路背景得来于生活在香港时的所学所悟,客观来说,这些所学所悟更多地还是和作者本身的研习有关;而后者则真正是身为香港人的作者评论、分析香港社会的点滴。我读这两本书,确是冲着两位作者去的,但也是冲着香港去的——前阵子对香港文化比较着迷,一度很有学习粤语的热情,其实也是冲着更近地去了解香港来的。我所在的城市——上海,应该是很乐于把香港当作建设和管理的对标城市的吧,因为这两个城市地理条件比较接近,都是中国的沿海城市,并且是突出的金融活动和信息交流中心,城市公民对于国外的各方面信息也比较开放。因此,相应地,上海就会朝着香港的发达程度努力,在社会制度上、在文化氛围上、甚至在人们的价值取向上。我已经能感到这座城市因为快速发展而愈加明显地表现出了浮躁、急功近利、情绪化、金钱至上,等等等等,那么比我们更为发达的香港,又有着怎样的现状呢?真幸运,林奕华正是从一名勤于思考、勇于捍卫自尊的知识分子角度,为我们剖析了他眼中的香港。可以说,《等待香港》既是提醒大陆人换个角度思索城市发展的警钟,令我们得以踩在香港的肩膀上更好地发展建设,又是一次很个人的内省,因为林奕华指出了他那座城市出现改变的转机仍然要依赖于生活在其中的公民,也就是书本的副标题——永远的香港人。所以,读《等待香港》的大部分时候,其实我还是在思考自己的问题——自己随着一座城市的发达,不知不觉变得不独立、变得不会思考了,变得害怕改变、变得被动、变得失去信念。最要命的是,我习惯于拿生活当借口,就像林奕华书中的年轻人,他们说“一个人能改变什么”,又说“为了生活”、“为了吃饭”所以只能如何如何。于是,我过着安逸的生活不思进取,分辨不清“幻想”和“梦想”之间的差别,也忘记了从小到大关于女性独立的各种态度理念,更不记得身为一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该为自己的生命和所处的时代负担起怎样的责任。我知道我的骨子里就像林奕华一样“死板”和“正统”。物质方面的追求很快就会让我感到失落,因为我一直认为现在人们常说的那种“成功”甚至自我实现,在我眼中成不了永恒,更回答不了我对生命的疑问——这类疑问归类来说,只有两方面,要么关于人类来自哪里、如何发展、如何消失(这些有关生物学、物理学、天文地理等学科),要么关于个体自己的行为发展、情绪体验及生存价值(这些有关心理学、教育学、哲学等学科),也正因如此,我需要思辨和逻辑来充实自己的生活。林奕华问“感动和思考,为什么香港人更喜欢前者?”谁说上海人不是呢,谁说现在的我自己不是呢?但我本是一个更喜欢思考的人啊。身为一个大学毕业生,在林奕华的文字面前很容易无地自容。因为他一而再再而三地指出“大学生”应该要挑起的社会担当。他说大学生活的最高目标在于:要令自己成为跟之前不同的一个人,若是做不到比以前更好,至少要知道不够好的地方在哪里,并且有勇气去挑战自己。我知道自己的不够好的地方在哪儿,毕业后没有勇气去改变才是最大的失败。但林又在书的末篇给予我们大量鼓励,甚至用他直白的爱来当做鼓励——年轻人缺乏自信并不是错的,而是正常的,问题是我们会如何去处理这个阶段——让自己停留在疑虑的驿站,然后终身等一列不会来的火车?抑或,放弃等待,或靠双腿行路,或换一种交通工具?翻过奔三的年头,我还能称自己作年轻人么,我还能给自己多少借口来逃避困难、沦为平庸呢?在开心网上,我写到:我也不喜欢周星驰的电影,不喜欢满街看到无数人将一堆英文字母堆砌于身,不喜欢这个日渐以搵钱为取向的社会,不喜欢短视的教育氛围,不喜欢借享受生活的名义过着只有感性却没有思考的人生,也不喜欢自己面对改变、面对选择时的自我无力感...《等待香港》在给我无数同感的基础上让我体会了林奕华的坚持和勇气。踩在香港的肩膀上,等待自己和自己的城市日渐成熟。

土豆网上有端午节签售的录音了!

土豆网上有端午节签售的录音了!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Oi2I-2sWPHc/大家可以去听听。

有恨从来是爱情——书及新书签售现场

醒来已经是11点半,想着12点的林奕华新书见面会,只能抱着就是迟到也要硬闯的心事匆匆出门。 到了新光,据说是1930年建造的新光,才知道1点钟开始是放映关锦鹏的《红玫瑰与白玫瑰》,林是编剧,当年击败《东邪西毒》和徐克版《梁祝》获得金马奖最佳编剧奖。被告知,他3点钟才来。 一开始很害怕看双色玫瑰。坐定了,看下去,反倒不怕了。只觉得电影不断跳片,对白很多时候七零八落;玫瑰不够美,娇蕊还没来得及爱,烟鹂的角色倒是安排得不错,到最后,并没有发现娇蕊的老。心里也不知道是否应该为此而失落。就这样老了,也许才是好的。大抵不怕爱的人,也不怕老。 然后,林来了。放映室响起一片掌声。我看着,坐席里大约7成的女人,占据了中部和右边的大多数座位,男士们则相对集中在左边区域。从我的角度望出去,讲台上的他仿佛被簇拥在女人堆中。这种场面让身为女人的我感觉怪异。林穿绿色T恤,瘦,轻快善意与开放姿态让他看不出年纪。 并不是有准备的讲座。只是提问与回答的互动。我边听边记录: 新书《等待香港》。 林:在香港不能做真的自己。写这本书的一段时间,正在排练《等待戈多》。《等待香港》就是《等待戈多》。你永远也等不到,却不能不等。年轻的时候,80年代的时候,希望把自己看到的世界上一切好的东西都带来香港、放到香港。但是你后来知道这是不可能的。 林:影响香港的流行文化有10个典型: 金庸,王晶,选美,无线电视,卡拉ok,爱情小说(亦舒、张小娴、以及亦和张的一切变形虫,亦舒和简·奥斯汀的小说都不是写爱情,是写尊严。最后,爱清小说选择的都不是浪漫,而是安全感),王家卫(性压抑及喃喃自语),四大天王,salesmanship商业电台(余铮、软硬天师),以及涉及上述所有的《苹果日报》。 王家卫在拍《花样年华》的时候其实拍了三个版本。有床戏、没有床戏、仅穿内衣的三个版本,最后选择的一个版本,实际上是市场希望看到的一个版本。这是西方观众眼中的中国人,就是这样性压抑的。在看到张曼玉用指甲紧紧掐着自己手臂的镜头时,中国人和西方人的感受是完全不同的。 有人用蔡康永说的“爱情更多时候只是一个舞台,不存在你真正理想的爱人,只有你自己心目中理想情人的投影(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来问林,是坚持等对的人还是就这样自己投影自己?林:你是少女吧。你有被深深伤害的失恋过么?我最后的少女时代在38岁已经度过了。 爱情是种的。你希望的爱情是自己种的。是一棵种子从你心底里种出来的。你的所作所为所言所行决定了你未来的爱人 。你先要自己成为自己爱的人。你有多爱他,发生危险的时候,你是推开他,还是抛下他?你现在讲没有用,只有事情真正发生了你才知道。等有天事情发生了,我们在天上遇到,我才能跟你说:呀,你真爱他。 你希望爱你的人勇敢。我知道,只有我自己是勇敢的,才能吸引到勇敢的人。 林:我的Role Model是祝英台。可以看出来,自由对我来说有多重要。 林:现在做编剧肯定和原来不一样。红玫瑰和白玫瑰应该由一个人来演,这个女人的样子是没差别的。只是身份不同,给男人的幻想才不同。直到见面会结束的6小时以后,才看完了这本书。并不觉得好或者不好。只是多了一种角度去看去想。尽管书里提到流行文化的时候,采取了一种对立者的姿态,但是林奕华本身,也已经渐渐在有意识地被更多人接受认同的同时,成为流行文化的部分。(文化,因这“化”字,本身就应该是属于流行的。)这是一个常见的悖论,当我们谈论某样概念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身处其中。但是林奕华的姿势又是脆生生的。这和另一个林,拧巴拧巴的林夕不同。也许其实,就像在书末那封“致爱人”的信中所说的,他“骨子里,也是个最最消极的人”。他不喜欢拧巴拧巴,但也摆脱不了人性的子之矛盾。流行文化的另一个佐证是,行文时的短句。每一句都很短,每一句的意思都很明确。和亦舒、倪匡一样短,和李碧华的一样短。和林夕的《原来你并非不快乐》一样短,甚至连董桥写的句子也一样短。其实我的大脑,也很久不习惯长句了。唯独,最后那篇《公开的情书》却是那样长,零碎。仿佛不是给一个爱人,而是一个孩子。那样长,余下感慨爱人之间面对面的交谈如此艰难、牵手不代表和解、上床也会醒来醒来问题还在。我只是猜想,那是他少女时代的终结。

斋破不立

写书不等于舞台剧,虽然对香港人,香港精神,娱乐现象有细微的观察和敏感的捕捉,却太过标签化了,之后是顺理成章的对立,批评,破而不立,为何不对香港的时代背景历史背景去深层挖掘而体现他对香港极其港人更多的关怀呢

现场:林奕华《等待香港》

时间:2009年5月28日地点:新光影艺苑 上海人物:林奕华录音:jude_chen下载:http://www.namipan.com/d/ee48f3748458ed94d522e1a94e9534ea56a5abca00369e06(后面有几分钟因为机器原因漏掉了,其他基本完整)这是我第二次来新光影艺苑,上次是看《夜半钟声》,挑了前面的位子坐下,环顾四周,又出现了上次的情形:周围百分之八十都是女的,这让我有种莫名的惶恐,但具体惶恐什么,却不是很清晰,可能一下子难以适应吧:)记得有一次公司组织去新世界唱歌,当时走在走廊里去取食物,突然想到:要是腾空到上空俯瞰歌城,一定觉得很荒诞,在这个看似现代化的大楼里,被分成那么多笼子一样的格子,然后有那么多人那么投入地模仿别人唱歌,假如恰好有飞碟飞过的话,一定会吓跑的。对于卡拉ok的生理性的反感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以前会给出一个貌似冠冕堂皇的理由:青春期变声没变好,嗓子唱不了歌,或者五音不全。其实每次迫不得已去这种场所,都是昏昏欲睡,要是被迫要唱的话,真是比死都不如。我一直很好奇,为什么有这么多人热衷于这种娱乐方式,私底下觉得音乐对于一般人来说是用来听,而不是用来唱的,刨除流行音乐,大部分音乐是唱不了的,比如西方古典音乐,民乐,爵士,摇滚,朋克,噪音等等,你可以喜欢,但你干嘛要去唱啊!即使在上海这样的城市,很多年轻人的聚会,吃饭和唱歌占了很大的比例。就像公司里每次新员工介绍自己的爱好,百分之八九十就是唱歌,旅游,拍照,体育,为什么没有稀奇古怪一点的爱好呢?一开始会觉得是不是自己不合群,后来到了国外才知道,其实只有日本,中国,韩国这几个东亚国家热衷于卡拉ok,其他地方是很少的。而这种厌恶,自己一直都只觉得是个人喜好问题,从来没有像林奕华这样,站在社会和文化的角度进行批判,这或许是他做戏,而我看戏的缘故吧:)搬了新家以后,被催缴有线电视费,电话里对收费员说:我们家没电视。对方很奇怪,难道你们不看电视吗?是的,现在不看,将来也不大可能看。电视倒是后来买了,依然没有电视信号,它唯一的功能是用来放碟。很多时候,别人会问:每天回去不看电视,你干嘛?对于这种问题,一般的回答是:有很多事情可以干啊!接着对方会问什么事,自己一定会打马虎眼过去。因为会问这种问题的人,通常不知道除了电视,确实还有很多事情可以做,应该不是同类人,所以解释了也不明白。记得上大学之前也是很有电视隐,一不上课就守着电视看,上了大学以后一开始宿舍没电视,就慢慢戒了,后来有了电视,也不会想看了。就在不久前外出住在旅馆里打开电视,发现它还是像若干年那么无聊。相对于卡拉ok,对于电视的抵制倒是自觉的,抵制什么呢?意识形态和从众文化的影响。前者,只要是在大陆受过教育的,请检查一下自己的语言和文字,尤其是文字,那种来自官方的意识形态的东西,从小就根深蒂固,难以根除,就在几年前的工作小结中,本以为早已脱离了那种影响,原来骨子里面还是有那种劣迹在。对于后者,记得有一次和朋友一起吃饭,当大家都在大谈超女的时候,其中有一哥们突然问了一句:谁是李宇春?大家像看火星人一样看着他。这种惊奇在于有一次去内蒙古的额济纳旗旅行,试想一下,乘了二十多个小时火车,然后是十几小时的长途汽车,沿途都是荒无人烟的戈壁草原,来到一个再几十公里就出国境的地方,然后推开一个农家高中女孩的房间,迎面而来的是一幅李宇春的巨幅照片,你能想象那是一种怎样的惊叹,流行文化具有怎样的覆盖率?而在上海这样的都市,对面的哥们竟然不知道李宇春是谁!后来,自己也遭遇了这种惊讶,例如同事们经常说的一个很出名的广告,自己却一点不知道,又比如到现在自己都不知道小沈阳张什么样子,周立波是谁。一直觉得像我这种没有超强识别能力的人,避免受其影响的最好办法是逃离。当然,也有少数人例外,比如林奕华这样的,就能深处染缸而时刻不忘批判的大刀,这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一般人能做只能是被牵着鼻子走:)可以附带回答一下前面那个问题,不看电视的时候我们干什么?从自己的角度,自己打开电影之门,接触戏剧、舞蹈、音乐、小说等等,都是逃避了电视以后开始的。还有对周星驰和王家卫的批判,林生的分析也有点让人豁然开朗。对周星驰的厌恶是在看文艺片之前就有了,一开始自己也和别人一样看得乐哈哈,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就有了天然的反感,直到在看《长江七号》的时候,才突然意识到他的东西是多么变态和扭曲。而王家卫的东西,一直是在文艺片的角度上觉得他的单调和过于形式化,他把自己陷于一个很小的窟窿里还乐在其中,林生用性压抑的角度去分析,倒是一直没想过。不知道这和张艺谋的东西有什么相通之处?接下来可以自曝“家丑”了:)曾经有两次喜欢的女孩因为我太文艺而离开。别笑:)第一次的感觉是有点懵,因为那时候还不知道什么是文艺。后来才开始所谓的真文艺,一直不明白是怎么走上文艺这条贼船的。有点被冤枉的委屈,放眼过去,里里外外的亲戚,除了一个还在上高中的表弟学绘画,其他没有一个是做文艺的,和文艺八杆子打不在一起的嘛。自己学的专业也是理工科,从事了多年的工作也是标准的技术活,怎么就成了文艺了呢?所以当第一个女友的好友说我太文艺,不能给女人安全感的时候,自己还一度反省过,试图远离文艺之贼。没想到第二个文艺女又说她已经够文艺了,希望找个踏踏实实的,哈哈。为什么这年头,文艺就像瘟疫霍乱一样人人喊打呢?即使自己文艺,也希望别人不要文艺呢?记得第一个女友曾经说自己用电影看生活,那是一种逃避。现在想来,那时候自己的电影之门根本没打开,之前看的片子用后来的眼光看大部分称不上文艺片。我时常在想为什么不能用电影的眼光看世界,为什么喜欢看电影是一种逃避?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对文艺片的误解,那些不了解文艺片的人,可能以为大部分电影是像大部分好莱坞电影那样是远离生活,其实,如果走进真正的文艺片,就会发现它们是关注内心关注当下的东西。就在不久前看的吴念真的《多桑》里, 我看到八十年代自己的家庭是怎样的,在里面我看到自己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阿姨在那个时代的喜怒哀乐,本以为那个时代只能存在于内心某个遥远的角落,没想到在这个片子里得以真实的呈现,没有粉饰,没有美化,没有刻意的诗意化,准确地捕捉了那个时代的脉搏和冲突。再比如最近看的《步履不停》和《东京奏鸣曲》,又或者林奕华的戏《生活与生存》和《包法利夫人》,是它们揪出了当下一直困扰我们日常生活的东西。当然这些东西,你在大部分流行的商业片里面是不会看到的,它们只会制造出脱离生活的幻境,比如有钱人的生活,比如皇宫贵族,比如显赫人物,好像包罗万象,无奇不有,但是就是和你的内心无关,和你的当下无关,和你的思考无关。从这一点上看,到底谁在逃避呢?就在自己想逃离文艺的时候,接触了一些真正的文艺工作者,比如导演,演员,作曲家,摄影师,画家,作家,舞者...每个人都极具个性,但是他们有一些共同点,比如很少有大众媒体上那些明星的架子和排场,又比如他们都比一般人更了解自己,也更了解一般人。那么,文艺究竟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它不过是了解自己,洞悉人世的一种途径。那么它为什么会让人觉得没有安全感呢?为什么了解自己,洞悉人世的结果是更没有安全感呢?为什么不是相反呢?其一,了解自己真正的欲求确实是需要勇气的,大部分人是不敢迈出这一步的。其次,了解自己之后紧跟着的是什么?做自己。这表面上看是好事啊,这不是一个追求个性的时代吗?错了,流行文化或者大众文化本质上是惧怕个性的。因为都追求个性了,现代经济的基石之一集约化生产就无从谈起了。从这一点上看,靠近文艺的人确实是危险的人物,因为这意味着你脱离了多数人的群体,进入了少数人的贼船,而这正是大众流行文化最不能容忍的,这或许是文艺让人有不安全感的根源之一吧。提问当中后面有一个女孩好像问了是一直坚持找到最合适的那个人,还是退而求其次找一个不那么完美的人。哈哈,这估计困扰不少刚出校门的人,尤其是女人了:)记得多年前看到《人间四月天》里,徐志摩写给梁启超的信中的句子。 “我将于茫茫人海中访我唯一灵魂之伴侣,得之,我幸,不得,我命,如此而已。”当时觉得徐志摩写这个句子的时候干嘛那么兴师动众,至于嘛!随着年龄的增长,愈发觉得至于:)确实,能够这么决绝地坚持的人又有多少呢?换一个角度考虑,退而求其次真能解决问题吗?就像《白玫瑰红玫瑰》中的男主人公,放弃了红玫瑰,娶了白玫瑰,满足了社会对他的合理化要求,他自己呢?没有解决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甚至愈演愈烈。或许还是得像林生说的,首先是做自己。还是想到小川绅介的那个比喻,用到这里,认识自己就像挖洞,挖得越深便愈认清自己,而在很深的地方,如果能遇到同样挖得很深的那个人就好了。可问题是,我们都太没有耐心了,林生38岁才脱离少女情怀:)看看那个女孩,那么年轻,不用着急。没有丝毫笑话的意思,知道这很难,我们都没有勇气和毅力去挖,而且谁也没有担保挖得深究就一定能遇到那个人。知道有同行者,这或许是我们唯一的安慰和确信的东西吧。每次现场,自己都想不到问别人什么,现在想来倒是有两个问题:第一便是开头部分提到的惶恐,不知道林生注意到没有,今天提问的人都是女生,对此有什么看法呢?第二,你是怎么保持这种年轻的状态呢?从07年《包法利夫人》见到你,到现在反而更年轻了:)jude_chen 2009-5-28 上海

香港人眼中的香港

读这本书一直有一种感觉,作者是一个很thoughtful, cynical, critical, dogmatic和 perfection-pursuing的人,所以读他的文章总觉得他在无病呻吟,make a fuss about nothing。    他很喜欢将个别现象升级为普遍现象般发表评论,比如说有些年轻人的人生目标是结婚生仔,这确实是没什么志气,也不值得表扬,但作者会把这个别现象当作是所有香港的年轻人都这样来看待,或直接或兜着圈子地对他们批判嘲讽,说香港的年轻人现在如何如何消沉如何如何没有大志。我觉得好纳闷,看他写这文章出来的目的又不是要劝慰他们不要这样,而只是一个劲儿地在那儿发牢骚,好一副众人皆醉唯他独醒的嘴脸,真受不了!   如果要说这本书有什么观点是比较acceptable,主要有三点,第一点是他指出周星驰的电影之所以受欢迎,是因为他有一个必胜方程式,那就是周在片中的角色跟灰姑娘有相似之处,总是在受尽压逼凌辱以后反击对抗,甚至是不费吹灰之力便能脱胎换骨反败为胜无坚不摧,这种剧情的安排其实是迎合了人们对不劳而获和最终能飞黄腾达的向往。“我们从小念书都不会羡慕读了书而考得好成绩的那位,真正受我们崇拜的,永远是凭小聪明而大获全胜的人!”有一定道理吧,呵呵!   第二点是他指出整个无线的节目设计,绝大部分是以“师奶”为目标观众,乍看节目类型有很多种,事实上切入角度却万变不离其宗。对于这点,我也深有同感,看了无线差不多有二十年时间,对它的节目越来越没兴趣,剧情、角色、背景千篇一律,看了第一集基本上都能猜出最后一集的结果了。   第三点是他指出在过去几年,在香港乐坛能够成为最受欢迎歌曲的大多是情歌,甚至是以失恋/分手作为主题的情歌,因为这样的歌能骚着痒处,能让听众把自己套入到歌曲中的角色中去。但是音乐是不应该只以满足K歌的需要和需求而创作的,这样只会越来越庸俗和单调,最终沦为跟无线节目一样的换汤不换药。香港的娱乐事业也确实没有以往那么领先于国内了,虽然内地还有很多地方赶超不上香港,但是随着两地合作的日见频繁,谁能说得准将来哪边更吃香呢!呵呵~!

原来我的症结是being passive

大四就买了这书。看看停停,因为没法完全看明白字里行间的意思。离职后有大把时间。找工作的两个月在上海地铁、动车里坐着的时候看着这书。心境、情境都有些吊诡。这样之中将字字句句看完。对有些章节、字句还是不太明白。我应该还会再看一遍(或是多遍)这书,所以应该总有不同发现。书里说香港人被动等待,大多不愿主动争取想要的东西。这话醍醐灌顶。做不了香港人,但却沾了这毛病。想到大学外教课上讨论什么造就英雄/领袖。很神奇的,我竟然和一个法国人共享关于英雄的看法:Heroes or whatever are not made, but rather be chosen. It is the surrounding (people around, the time, the incidents,etc) that makes a person into a hero. 在课上整理这个想法时我想到的是杨过。从一个小痞子变为神雕大侠。不是他的选择和意愿,是被动成为英雄。但是,被时代(命运)选到的人只有一两个。想要(成为something或是类似成就)的人还得自己去争。哎……我了解,但总是太晚明白。最后一篇是他给爱人的情书。只有只言片语是情话,但很打动我。

[转]流行与犬儒

文/指间沙尽管新书见面上,林奕华不知怎么就被引导成了青年教育问题专家和香港戏剧家,但是,林生勇敢地说:“这几年,我尝试专栏里只写娱乐。”好!鼓掌!替娱评争气。2008年初香港出了艳照门,全中国娱评人简直忙疯瘫。事态一日三变,多角度诠释,写得人昏天黑地要背过气去。就在大家手忙脚乱之际,看到林奕华的娱评专栏,日日评艳照,篇篇新角度,行文如小钢炮火力迅猛,继而声嘶力竭、如泣如诉,某天甚至还出了个长篇,从字母A写到Z!我们每天看每天感叹:林生千万别用力太大,一鼓作气容易,二鼓、三鼓都全情投入,很容易气血衰竭……林奕华从此成了我们崇拜死掉的人,第一让我联想到的竟然是“勇晴雯病补雀金裘”。这样的发愤又发奋,原来是有先例的。有人说当年林奕华写了20多篇文章批评王家卫的《花样年华》。这次,林奕华在新光影院自己说:实际写过40多篇!可见,事实超越想象。不仅能写,他也能说,当真口若悬河、滔滔不绝。看他专栏和听他演讲,感觉是统一的,当真是我手写我口,分毫不差。所以,如此高产也是有基础有理由的了。《等待香港》系列是林奕华多年来专栏文章的结集,《永远的香港人》是此系列的第一本,各方面都比较严肃些。我们看这系列书,不仅出于对林奕华的喜爱,也出于对香港的关注。真正对香港毫无感情的人,压根别读。只是,现在去香港便捷了许多,我们和香港之间的距离却更加微妙。我们这代或多或少爱过香港,这和从小的流行文化熏陶有关。我小时候的偶像有阵子是郑裕玲,正是强人辈出的蓬勃香港。可今天,香港的媒体仍旧紧盯港星,港星的辐射力却越来越小。香港以为头版的大新闻,在内地却不知排至第几顺位去。香港流行文化,成了小众圈口味。于是,就像担心香港靓女就此消失一样,开始替林生担忧:若有一天港星光芒黯淡,娱评栏目在内地何以为继?林奕华说自己“恨香港”,更贴切的字是“怨”,是“怨你怨你情在不言中”。我们在书里很High地看到一个香港美男从文化的角度大谈港产明星,也看到这个港人怨香港文化、香港男女,怨气冲天。我欣赏林奕华提出的一点:香港社会其实没有“中产阶级”。“表面上有着中产收入的香港人,当中许多的价值观念仍然是由草根的心态来操控。”所以,TVB剧总归是男一号穷小子斗胜男二号富家子,梁洛施未婚生个儿子那么受人羡慕……“香港有资历的真正的头面人物都不是香港人。”但港媒特别强调早年移民香港的广东人发迹史,草根文化里“以低价获取”的投机心理为他所痛恨。林奕华曾在批评《春田花花同学会》时写道:“一个犬儒,一个软弱;一个不要求自己,另一个不要求自己对别人要有要求,然后便当一切安好,没事发生,直至这个同流关系在承受不了过多没有人愿意承担的责任而破裂时,一切已经太迟了,就像香港自九十年代累积的最严重的社会问题:文化断层、泡沫经济、创意枯竭,都是由于社会鼓吹不劳而获和‘承担等于戆居’等观念。”只是,把香港扒掉一层皮后,林生又觉得何处是乐土?在训斥自家人时,人有时会刻意抬高别家人,那也未必不是一叶障目。真想和他一篇篇抬扛。当然最终,林生还是选择香港的。希望林生往后不要更怨才好。FOR:上海壹周

文如其人

看完这本书,才知道林先生是同性的爱。很率真的性格去爱,很独特的视角去看香港。文如其人,看字就想起在《锵锵三人行》里的他。不错的书,希望有机会能将后两本一并看了。

发表一下个人感受

让我对事物的看法有了另一种的角度,对从众有了深一层的认识,很多事情都是相辅相成的,这是鸡与鸡蛋的问题,不能只看问题的一面。对于做自己与做普通人的选择,首先是寻找到自己,爱自己,不是表面的,要发现自己。面对权威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尽管思考不能当饭吃,但也是心灵的慰藉。其实身为大学生的我也有很多迷茫,也是很害怕付出的代价太大,受不了压力。总想有个安稳的生活,但是又不甘心。所以只会想着见步行步。其实很多看似道理的东西是伪真理,原来我增经信奉伪真理这么久。真的想不劳而获,但是这有可能吗?醒醒吧!不付出努力就注定没有你想要的生活。而我真的要为自己活一下了,真正的自己,不是众人的“自己”,不是想人认同的“自己”。不要怕人耻笑,不要怕挫折。记住真理只掌握在小数人手中,不要怕做小数人,要做自己。勉励自己!

批评家的眼光看世界

我读本书最大的收获是:得到了一种全新的角度,去看世界。在阅读的时候,我也有对比自己的生活、行为、言论,心中也曾一阵的寒,我在作者的眼里应该也算是个“香港人”吧,虽然不够典型。尽管他极尽批评讽刺之能地“数落”着“香港人”,但我却看到了他对生活的积极和热爱,以及他对“港人”(或者应该是世人)强烈的期待。期待他们不再肤浅,期待他们更有深度,期待他们可以更加主动的去探求真正的命运而不是随波逐流,甘于“平庸”(这里的平庸,并非是说能力平凡,而是和其他人都一样不创新、不追求,只等“好日子”送上门)。这其中也包括他的爱人。我不知道他是否是因为对爱人的“怒其不争”而决心出版本书,也无法期待他的爱人能够仅凭着一本书就改变那被身边人同化了的人生观。只是至少,我肯定今后我会有更多的反思,自己是否够积极,是否真的有在争取,是否在往自己期待的路上走,是否在爱着自己~

《等待香港》第一本媒体报道大汇总!

为大家提供方便,我把相关媒体的报道整理了一下,希望大家喜欢。豆瓣链接: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6939704/

非常林奕华

非常林奕华周鸣之说来,对林奕华——这位香港的这位鬼才导演和作家的敬意确实来得有些迟了。今年四月,张爱玲的《小团圆》出版甚嚣尘上,某杂志推出张爱玲的附册一本,里边收录了一篇名为“林奕华访问林奕华——与张爱玲的六段缘”的文章。尽管前面有马家辉、宋以朗、陈子善等诸家纷纷撰文爆料,然而我还是被林奕华的这篇看似与《小团圆》无关的文章深深感动。与其他诸家所刻意展现的亲昵感不同,他与张爱玲的私生活始终保持着适当的距离,“缘”指的是纯粹的灵感和启迪。我想我在林奕华的文章中看到了一个久违的张爱玲,那是在媒体和读者不断地拼凑挖掘复制解读中,被传奇化被标签化被妖魔化甚至被悲情化后日渐消散的主体。林生笔下,张爱玲的意义不仅止于她文字所展现的骄傲或卑微,更有深一层的确立自我的勇毅和正视自我的决心。他说,张爱玲“总让我们看见既熟悉又陌生的自己。熟悉的是被自己善待的‘我’,陌生的则是那个不愿被残酷地正视的‘自己’”。或许林奕华与张爱玲之间存在一种跨越了时空而互通的东西,在敏感和刻薄之外,还有一种真正的平等与尊重。林奕华的眼所看到,是我们看到却又看不到的张爱玲。他没有用物质材料来还原给我们一个真实的张爱玲,却让我们看到了张爱玲被掩埋的精魂。同样一部《小团圆》,悲情的女子看到男人的薄幸;信奉美貌动力学的人看到了自卑;悲观的人看到了宿命;验明正身后得出“女人聪明如此,果然没有好下场”的也不乏其人。原来,人们只是碌碌地收获自己亲手埋进去的东西。只是这些东西真的这么重要吗?林奕华的文章促使我去想一些问题,我们真的能理解别人吗?真的能看清自己吗?是什么让我们浅薄而自负?不久后我看到了林奕华在大陆出版的第一本书《等待香港:永远的香港人》。他透过光怪陆离的文化现象,不停地审视着香港这座城市的真正模样。香港人在他的笔下显得荒诞——日复一日地用通过情歌浇淋自己的块垒,在对明星的恨与爱中投射对自己无能的不满足,在周星驰的电影中,自我迫害与自我膨胀如此和谐地彼此融通。懦弱与狂妄恰构成了“现代人”虚无的底色。一面是对生活的无能,无心无力亦无勇气去改变什么;另一方面,在集体面具的遮掩下,或是在权力允许的范围内,这种自虐和自恋几乎迫不及待地转化为一场场暴力:偶像一旦幻灭就愤起讨伐(想想阿娇吧),父母以爱之名粗暴地塑造孩子,爱人们相爱时各自描绘自己的幻想,分手后转瞬被撕裂的现实深刻折磨。在林奕华看来,我们在被这个世界不断推搡,自我的边缘逐渐溃败,直到放弃对自己的主权,放弃自我的看法,最终对自己的身体也做不了主——你真的以为胸部大小与性感的关系是自然律吗?在林奕华的笔下,香港好像是一座幻城。它是由人们的想象、欲望、虚荣堆积起来,然后又反过来通过“电视”、“媒体”,通过“市场”作用于每一个成员。其实何止是香港?林奕华所写下的文化现象与我们生活的世界有何不同?从芙蓉姐姐、快女超男,到如日中天的人肉搜索事业,再到最近集体沉痛哀悼迈克尔•杰克逊(如果我没记错的话,不久前人们还只对他的丑闻津津乐道),在一个接一个全民狂欢的盛宴中,我们已经不再需要自我,而只需要徜徉在集体思维的怀抱中,就能获得快乐,获得安全。只是借用某位评论家对迈克尔•杰克逊痛哭流涕的狂热粉丝的话来说,“哭的时候别忘了擦擦手上的血”。一个充满了虚荣与焦虑的社会,终于成批地塑造出了匮乏力量、思维与突破的民众。从男人到女人甚至孩子,其背后的思维逻辑,何其相似,竟如出一辙。16世纪欧洲最早的小说《巨人传》中,拉伯雷描写巨人卡刚都亚来到一处叫做德兼美修道院的地方,那是座理想中的学校。原因或许令现代人费解,修道院的会规只有八个字:随心所欲,各行其事。随心所欲,让人依凭内心的正直和善,自然地成长,任心智自如舒卷。这一高扬人性的呐喊现在看来非但有些遥不可及,而且颇有些不合时宜。大家不妨想一下,如果你的目标与物质、功利、成败无关,心还能向着什么方向?《等待香港》这个名字自然让人想到《等待戈多》。人们永远不会看清等待戈多的那两个流浪汉的面目,因为他们扁平、无聊、毫无特征、没有思想,缺乏个性。如果不是姓名符号,谁能分辨哪个叫做弗拉基米尔,那个叫做爱斯特拉冈?如今,我们任由社会操纵我们的欲望,抹平思维的特异性,我们与这两个流浪汉又有什么不同?或许还是有所不同,我们是飞奔着,嬉闹着,狂欢着,向那平庸而去。我依稀又想到了张爱玲的理性和勇毅——她到底是在不断地清算自己。或许林奕华的文章并不总让人欣然相悦,他总在批评,不断触及人们脆弱的软肋。他好像总站在主流的对立面,提供一种差异的维度,像一个永远的反对者,让大家看见世界的另一面。然而我却很喜欢华裔作家程抱一先生对“差异性”的解读,差异的碰撞是一种缘分,若“有缘对他方深度了解,各人应在自身之内作出变化性的启发、吸收和创新。”差异性的世界或许残酷,或许不美好,触碰或许会带来伤痛,难免难堪,导致失败。但是只有开放心灵才能走出封闭的循环,拥抱自我,才能发展出新的可能性,纵然兰因絮果,也是缘分。林生的世界观便是建立在自我(ego)的自觉性上的,以开放的心态来迎接充满变化、挑战和希望的生命。这是我在他的文章中,自始以来,一直看到的光华。《等待香港:永远的香港人》,林奕华 著,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年5月,26.00元。

香港的柏杨,香港的贝克特

林奕华是有才的,但这本书并不是所有欣赏他才华的人都能读明白的。 首先,这是一本香港人讲香港人的书,所以不是香港人或没有去过香港的人,看起来会觉得不知所云。 其次,这是一本香港人讲香港人“坏话”的书,所以当我看到他对香港人的“势力”和“庸俗”的描写时,不禁想到同样不吝啬鞭笞同胞的柏杨。 最后,这是一本香港人反思香港人的书,所以他要等待,等待另一个香港,一个全新的香港,一个完美的香港。然而这种等待似乎又有些不切实际,所以林奕华变成了贝克特,等待中的香港变成了永远不来的戈多。 然而了解香港的人是会在这字里行间找到共鸣的。这本书所收集的文章时间跨度有十年,是香港文化演变的一种见证,是一个土生土长香港人对周遭环境变化的反映图谱。所以,批评里饱含的是一种情感。

林导 现场部分答录

林奕华在新光电影院,与观众的互动:香港的好处是方便。当方便成为被追求的时候,其实可能是懒。懒在生活中,可能是在追逐结果,而非过程。香港教育,是很有名的填鸭教育。打开一本书,中心思想、主题都是定义好的,我们就像一个机器,把它们重新的拆开和合成,长大后还是以同样的方式来看待生活。实际上,这些东西,难以解答生活,难用中心思想来谈恋爱。需要,太被硬性规定某个范畴时,大家不知道活化我们的需要。简言之,我生活过伦敦、纽约、台北、巴黎、柏林、香港。香港一定是我最不希望生活的城市。大约,香港满足不了我的生活期望。好在,我们可以看到英国节目、报章,形式上可满足。香港的空间不够大。由此,在挪威的奥斯陆,毫无目的的在大雪中走了六小时。在一家小的建筑博物馆,我看到一匹黑色的马,我原以为是一根黑柱子。去别的地方,就是找一个个人的天空。香港,建筑太高太密集。其实,我只在铜锣湾。所以,我的说法也不一定正确。香港巴士里的人,很容易看到情侣在吵架。如此的吵架式对话,听到一种文化:做大家不想做的事情,在勉强对方。我们则得到观看的便宜。在香港很难做自己。七八十年代,我们希望所有好东西发生在香港,以这里为骄傲。或许,等待犹如孩童,从小草长大为大树的过程,是一种自我实现的过程。而这个书名,其实是一个比较悲观的含义。任何事物的流行,其实是针对人的劣根性。对于流行,其实满足的是个人欠缺。做个人做不来的东西,满足投射的心理。若大家不稀罕,它不会流行。香港最流行什么呢?金庸。若没他,香港早就死掉了。其中有幻想,有小人物变成Big man.鹿鼎记作为他的最后一本小说,是值得玩味的。香港的男人其实是韦小宝,回归普通人。王晶。不管你长什么样,都会有美女投怀送抱。丑没关系,重要的是知道女性的弱点。追女是一种精神,而非伎俩手段,其实是让宅男找到了精神力量。也很少女性会认为,王晶的追女仔是一种丑化伎俩。港姐。这归功于无线电视。这让没有王子公主的现实文化,打开了一座皇宫。女孩对自我形象、价值,被无线电视打造成为男人对你的幻想。后来,港姐成为金庸作品里的女主角。无线,是神灯。在70年代初,不用有钱,也可享受免费电视服务。让所有人有平民化享受空间。异军突起,让归来的年轻人,找到他们单一自己的性浪潮。在小盒子里,放松给观众。70年代电视文化,我们怀念三个事情:选美。身份地位的突然改变。新浪潮(的电视剧、电影)胶卷带来的视觉改变,原来戏剧不知有名著、清宫。牵涉了现实问题和社会现象。打开了现实与幻想间的灰色想象。肥皂剧。让香港人明白,我们要往上爬。新浪潮在80年代的夭折,决定香港电影的现状只能如此。播与放的区别。细节的不要求,其实是香港文化的特质。因此,鲁迅所言的差不多先生一直没离开过。大多时候,人把放过自己合理化。我们只要生活,何必认真,何必劳累。香港的闷,就是被逼接受这些观念,不能有过多的个人坚持。流行文化的重点是,不教你思想,而是不用想。卡拉OK。80年代起,爱情是一种FEEL。在国内,我们是为卡拉OK而去创作。港人唱ok,是为了发泄无力感。因此,没有我很快乐的歌,只可能有我很惨、我死定了的歌。OK让自我形象的低落,用最华丽的方式倾泻而出。即便大便不想让人看见,而希望别人认同。因此,我们放很多漂亮的配乐、豪华的厕所,让人觉得大便也很华丽。大部分唱OK,若点张学友的歌,一定要唱的很张学友。当唱的好像时,大家拍手鼓掌。我们模仿,成为那把声音,而成为有话语权的人。唱歌只能是悲观的情怀。在失败者领域,大家都是LOSER。这都无所谓,我们要找到那把声音。林夕的歌词一直在扭曲扭曲,对我来讲,那些歌曲是一种酷刑。让你有代入感,我就是那首歌。填歌词很痛苦。从文字游戏角度,陈述心理,把自己的感受交给别人来诠释。你希望有话语权,但又不希望用自己方式来陈述。爱情小说。亦舒,丧心病狂的亦舒;张小娴,张其实是不会写的人。每个成功的人,成为文化符号,是时代在帮忙。张的风行,其实是看中物质。法国红酒、面包… 深雪是个神婆,放进女巫、塔罗牌。亦舒是大陆移民,有成长起来的怨气。写的书里,反过来教育香港人。大陆文化的转化,征服香港人。亦的小说,是其中的尊严在吸引人。小女人,在时代社会中,找到做人的力量。让很多OL与女学生很是沉迷,让他们找到力量。房子很重要,有房才有家。大家追求的不是浪漫,而是安全感。香港能塑造亦舒,其实是微妙的契合——港人没安全感。性。无论男女,还是需要教育认知性。我们的文化中,并没这一点。我们的文化,拒绝性感。90年代的王晶电影,有性的明示与隐喻,如邱淑贞。香港电影并不因邱而性感起来。王家卫受欢迎,是因为很多人要性压抑。王的电影,有一种咒语。很多人在其中喃喃自语。若将旁白拿掉,他的电影不像一回事。这种自语,像自圆其说。泣诉自己应被爱,诉说自己的失魂落魄。这为何是王的风格呢?用国际标准来看,《花样年华》是性感的极致。正是因为压抑。旗袍、长楼梯、树洞、房间。把性的压抑,包装的非常国际化。大家从中得以投影,外国人:哇!他们可以这样压抑哦!国人:我们都是这样压抑的。王是一个好的生意人,并非好的导演。好导演,能跨越视野障碍,看到我们看不到的。很多大学年过五十的教授,是非常喜欢《花样年华》的。性的压抑如何形成?这归于女性的价值是什么。香港普通女学生,会夏天穿毛衣。他们很在意自己的身体,被品头论足。她不希望别人讲不想听的话。女性的性欲被压抑,又被物化。从比例上来说,K的大多是男性歌曲。四大天王。性,在男性主导社会中。女性的性感由男性的性感来定义。梁朝伟的性感像吃了药。若用艺人来做香港精神,一个是周星驰,一个是刘德华。但他们都不性感。周,是自己觉得自己性感。世界上若只剩下一个人,你希望是周还是刘呢?要像刘那么努力干嘛呢!当城市用周作成功形象时。像周一样无厘头、耍宝。这反射香港男生,引伸出女人对男人的欲求和盼望都会落空。大陆把无厘头视作犬儒,他并没消失。当一个民族推崇犬儒时,这个社群觉得所有力气都没用,我们都只要等就可以。周像香港小姐选美,周是男孩子心目中的灰姑娘。这种自我想象,会释放压力。推销员文化。用嘴巴把劣的说成好的。香港70年代的脱贫,靠的是贸易。因此,第九个是商业电台。郑丹瑞、林珊珊。。Yuzheng:讲话快,麻利。从美引入DJ文化。天各一方。体现70年代的单纯一代的情怀。电台的意识形态,与歌曲的意识形态,是紧密结合的。苹果日报。掌握了前述9样东西的总和。寻找女人的浮夸,请看名媛舞会版。什么事情都可以是八卦。一切用八卦角度来放大。上述离不开三件事情:1、绝大多数活的都不开心。2、我们一天不成功,我们就白活。每天的杂志报章,让人压力很大。3、拥有了所期望的,你会快乐吗?很少人用张的自杀,来反思自己的生活。因此,钱并不能解决问题。缘由是,他不知道自己是谁。你不会因买了包,而不一样。你只是成为另一种人中的一个。上述,香港的十个文化基因。这就是我在香港,很难找到朋友的缘故。(现场记录,未作修改,稍请见谅!)

只看到他所批评的香港人在继续堕落

编排看不出其观点在时间上的变化,大概时间跨度不够,或者他的观点已经十分成熟。还有梁文道的文章也这样。早熟,定型。 很多港人确实不爱港,所以心态如此,如作者言只是在那里赚钱。但要他们爱港,先要国人爱国,等到北大清华不再是留美预科班时吧。

他的香港

在文字里,迈克是玩,林奕华是喊。买《等待香港—永远的香港人》来看。这是林奕华等待香港系列在内地出版的第一本书,接下来,还会有《香港制造》和《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早前,牛津版本以文化、娱乐、青春、女人分册,辑成内地版后改头换面,只保留等待香港四字——这是他的母题。在序中,他直言不讳地“恨”香港,几番出走,终又回归,他说:我更渴望香港的好。香港好不好?《苹果日报》近日将娱乐圈大盘点,讲到80年代时说:『80年代的娛樂圈,是傳奇誕生的時代。 經濟起飛,西風東漸,港人對新事物接受能力越來越高:聽英文歌,睇西片,在那個時代,是很平常的事。學東洋偶像打扮、改編日本歌,你抄我我抄你,卻抄出一片天,百花齊放,位位獨當一面。張國榮梅艷芳吳宇森周潤發鍾楚紅關正傑,整個80年代,我們看着他們由寂寂無聞變成legend。毋須靠千萬宣傳嘩眾取寵,實力就是一切。』实力就是一切。如果香港是个“她”,她一定瘦过也胖过。我们看着她由寂寂无闻变成legend,一个大浪打下来,几番挣扎才重新站起来。林奕华恨铁不成钢的“爱”香港,他所“恨”的,却不独是香港特质。鼠目寸光、过分榨取、事不关己……那种种人性的弱点,不单在香港,也在别处。书中所收,有些从前也看过。读过再读,他说的并非全对,却贵在敢于将目光投向别人避之不及的地方。书中最末一篇《公开的情书》,林生以一封长达16页的情信,来剖白“你”与“我”在一段失败的爱情中所犯的错误。我们常常只顾着痛苦地去埋葬一段情,却不愿从中汲取经验和教训。埋葬有时令人逃避,因为我们会假借痛苦,而不去承认那些从没认清的现实与不肯改过的未来。放大到人生其他事,也一样。老实说,我并不认为,香港真的像林奕华所鞭挞的那样“糟透了”,也不认为在这个被许多人裁定为“文化沙漠”的地方,人们的主流价值在金钱以外,绝对毫无他物。我所接触到的有限的香港人,通过BLOG所见,也许是带有粉饰的文字,但那些私人笔触下的香港青年生活,他们和他们,并没有被师奶文化教育成贪财怕事不能独立思考的甜品一代。或者,这便是硬币的两面,谁看到的都不是全部。全社会有时并不能涵盖全社会,绝对值这类事,时刻仍在变化中。我们对于社会的喜爱,是否建立在它必须符合我们的想像(理想?)之上?一个不遂我们意的社会,又究竟有没有它的可取之处?“我”是林氏爱探讨的主题之一。他一直对独立的我,主动的我,积极的我,大加推崇与鼓励。然而一个理想的“我”,形状如何,最终不会也不该是绝对地的模式化。现实也许就是那么令林奕华失望,因为人困马乏之时,甜腻的安慰剂确实奏效。但他不能不呐喊,他有许多许多的热情与爱,困于香港,在等待中必须爆发出来。这不仅仅是他的故乡,这个社会的人文精神、流行文化,根植的历史,错落的现实,他所看到听到接触的,在他生命之初,已经闯了进来。于是,他继续喊,他继续玩,我们继续看。附:林奕华笔下的香港人。(怒我不争,也被这样的价值观所洗脑)(一)揾钱是人生最重要的事情;(二)女人的幸福是决定在她找到怎样的老公;(三)工作只是为了谋生,所以它最好不要给人太大压力,例如时间太长,责任太重;(四)对别人若有什么不满,不要在他面前表现出来,因为你不知道什么时候他会变成你的上司,或会不会有一天你要问他借钱;(五)女性不适宜在婚前有性行为,男性不同,他应预先积累较为丰富的性经验,因为他要负责主动;(六)被爱比爱人快乐;(七)对自己没有利益的事情,不应投资时间和心机;(利益的定义:在名誉和金钱上的进账;投资的定义:付出之后,可得回以数倍计的回报)。(八)一个人的力量是十分十分有限的,没有人能靠自己而改变社会,因而千万不要妄想以一双手来改变世界、社会、别人;(九)做人不要太执着,不要太认真;(十)着数不妨要多一点,蚀底却千万千万要提防,而基于所有的蚀底都是由于计算欠周详或做了没有把握的事而起,所以凡是都不宜走得太前或做第一排的第一个(先驱?),除非那条队是为了轮豪宅的筹而排;(十一)任何会有麻烦的事情都不要干涉到我;(十二)说爱你的人便应一辈子爱你,不管你变成怎样,他变成怎样,或两人之中,有一个无论怎样也不改变。

凝固的时间

有些文章很厉害,很敢言,很犀利,很关注社会民生,让人很受启发。他关注到现代人最缺乏的部分,独立思考的能力,算是对年轻人的启蒙。启蒙就是试图抹去人家眼前的灰尘让其看到真相。为了启蒙,真觉得林生有思考过度,于是犀利与吹毛求疵间的界限模糊了。他觉得大陆、台湾的青年比较好看,因为有气质,气质来源于文化底蕴。但其实大陆青年真的还能接到文化底蕴的仙气么?我们大概会觉得台湾、香港更有文化吧。当我们扯着嗓子向往西方民主、自由时,西方社会里一样会有人扯着嗓子大骂还不够民主自由或者民主与自由太过泛滥。或许文明与否的区别在于只能私底下议论,还是真的可以“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大陆、台湾、香港,哪里的年轻人更有气质,活出了自我呢?总之不是大陆,偶尔认为是台湾。

my city

《恨香港》和《公开的情书》看了又看 写的最用心的 一定是开头和结尾了 任何一本书 这座城市 至王家卫的电影慢慢映入大脑 是浮夸 寂寞 黑暗中地铁穿梭而过的匆匆擦肩 回不了头 美得是颓败 是再无花事“华美而苍凉”张爱玲是这样说的 林夕的词 我从来没否认过 就是靡靡之音 繁复 矫情 有仿不来的旧时美感然而 又不知哪儿读来的 日光下又有一种“博”劲 街头巷尾的小人物努力生活得丰盛 许是因为任何一座经历了一段时期的经济飞速膨胀跃升国际繁华都市的城都会这样的怀念过往 伦敦 东京 甚至上海也有点影子如今置身其中 只感到现代 公民素质普遍较高 人性稍微舒展 城市设施完善 政治氛围宽松(其实也并没有被利用完全) 社会选拔体系相对公平健全 其实也并不是 我所爱的香港林先生是认真的人 跟一切较劲 跟自己较劲 不是不明白且行且歌 不过是觉得 多点这样的人 社会会好些 短短一世浮生若梦 放低一切也就过了 拿得起 生命才有点重量其实说他怒其不争的是香港 不如说是这世代 人们安于平庸 普遍的对周遭的食物和行为冷漠 无知并且不想知道 人云亦云 拒绝思考 觉得知识是奢侈的 走弯路是浪费时间的 把个人价值完全依附在身份上 追求他人认同 即普遍意义上的成功其实不是整个现代人都是这样的价值观么 不寻找自己 也找不到最糟糕在 不愿意自身努力 不敢投入 投机取巧 幻想不劳而获 觉得一切皆是命运作祟 一个人的力量太小 什么也改变不了 只能悲观 只能幻想 就是这样才生了无厘头主义 和星仔电影一夜之间得到神力梦想成真的典型说到知识分子和握权人士 总是在逃避社会责任 即使社会体系不公平 官僚化晋升传统难改 制度笨重 有言难申 就老是认为自己委屈了 为了搵食要出卖自己 而不承认其他的可能性的存在 少于挑战 在骨子里看不起自己 这也是自我想象窄化 选择意识弱化的体现 林生说到大学教育似专职教育 我倒觉得跟外国的career school很像 重视实际操作和职业技能 怎么着也好过国内强加许多政治因素形式主义完全不practical的圈养但是general education在香港 也的确是菜单上有厨房里没的菜 先生说 大学生极其缺乏人文思想 只期望尽快“出厂” 完成被赋予能力和身份的工序 正式成为有价商品 其实哪里的年青人不是如此呢 这也是由小被灌输的价值理念造成的 不在没实际效用的东西上浪费时间 入大学是为了完成自己 多独立思考 这点我是很认为正确的如果这是基于整个文化的没落 也不难理解为何那么多人如此怀念咖啡厅的昏灯旧杂志 当时仅有的两所大学严谨热血的校园氛围而出版物如今只剩八卦杂志和吃喝享乐指南 时评不用心不大气 主流声音拒绝严肃内容 文化启蒙读物完全消失 林生在这里表达了对大陆和台湾的赞赏 其实也不尽然 大陆的杂志有些许真实的声音 不能不说是压迫太紧的反弹 而一些伪文化的东西其实更毒 读物的出现不只是读者的需求和明辨 也是掌握着资源的有识人士对自己对真理的坚持 上代人的确更有使命感 到下一代实在不敢想 幸而这城市有些前辈仍然不倦的希望有些东西得到传递 在各地也常见摄影和图画展览 电影节(其实现在的电影已死)音乐会 座谈会 只能说是文化修养在社会比较进步的基础上曾经一度高企而今急速后退 并没到达山穷水尽的地步另又说 港女认为 幸福等于小女人 的确是精辟的写实 这也和香港男生明显的大男子主义脱不了关系吧 阳盛阴衰 比起大陆男生的拒绝成长拒绝担当 个人认为是要好那么一点的 如今的环境说是艰难 其实可以私募得来的创业基金来源不少 local上代捐助提携也不少 也算是鼓励尝试鼓励承担总结一个:追求他人认可的价值观 最紧要开心的人生观 悲观自卑的生活态度 自私犬儒的社会风气 教育漏洞 文化没落其实也不独独是香港懒得补了 之前写的又丢了 什么保存机制啊!X !就这样吧 感觉为什么又红又专 == 其实所谓看到复杂性 失望 悲观 随波 放低追求 忘记理想 我都试过 但是从来没觉得是因为来到香港产生的影响 如果人生中有无数次放弃的时刻 该捡起来的该抬头的始终是有confrontation的一天 不过是看清楚了 不过是还得更努力另外有些笔录 “人因为匮乏而心虚” “没有爱(这里作热爱解),于是无法肯定自己的存在”“唯有一个人通过知识的追寻,发掘到自己的兴趣,建立起可以被喜欢,被信任,被要求,被委托的自己,他的世界才容得下爱情”我就是爱这个城市高人一等的调调 林生的反思许是忧心它不再有资格我们都不希望 “然后 一个城市终于失去了味道 ”

看他的戏吧

知道他,是因为昨日等人对《包法利夫人们》这部戏的推崇。在网上,看过《水浒传》等剧的视频(片度),喜欢。在黄图,找《香港制造》,未果,于是只好拿这本凑数。都是他的专栏文章吧……他的戏肯定还会再来上海,只是他的戏都好贵,一百八才只能坐三楼。攒钱吧……10.03.28上写于外公家

因荒诞名评寻常事

2009-06-12 来源:京华时报 作者:桑塔这《为什么我不是周星驰的fan?》《假王菲之名》《情歌已死》《香港女人的百年孤寂》《知识分子的下场》,每一篇都是独到见解,话说得直,里面很多文字恐会得罪人。比如,他说周星驰电影是男性的灰姑娘之梦;批评香港的大学教育“素质下降”,批评中学教育“沦陷”;批评郝思嘉用“不愿长大”遮蔽任性和不负责任的“恶行”;讨厌韦小宝…… 然而,林奕华慢悠悠的讲述有理有据有思考。他的话题主要是经常占据娱乐媒体封面、头条的那些歌星、影星,以及他们的作品。这和他的编剧职业有很大关系。你看他写明星,其实说的往往是和明星、娱乐圈八竿子打不着的事。 所以千万别把《等待香港:永远的香港人》当作影评、乐评、八卦来看,它的上架建议“文化读物”未免帽子太大,分类社会学似乎更恰当,但销路必受影响。其实,分去励志也是不错的选择。你看,他从女明星的英文名字当中看出许多隐形的书写,从周星驰的电影中读出了香港人的真谛,戳穿了被重复了成千上万遍的真实谎言。 林奕华批判着心目中的香港,而他对香港的留恋、欣赏、恨铁不成钢深藏在每一篇文章中。所谓艺术家的良心、知识分子的良心,就在这册书中。我注意到,他和陈丹青的身份相似、感觉相似,这本书有着《退步集》那样的情怀。自然,我对两位名家的感觉,也只能是我乏力文字的一种体现,相信诸公阅毕自有见解。 林奕华笔下的香港已经足够荒诞,就好比我眼中的北京。自然,这只是一种感觉,一种态度,一种潜意识。最起码我知道,喜爱艾斯特拉冈、弗拉基米尔的朋友,大致会喜欢这册书;善于独立思考的朋友,会欣赏这册书。

等待HK

等待多时,终于读到了这本书,书名取自贝克特的经典荒诞剧《等待戈多》,仿佛心中有个等待的对象,而我们可以做的就是被动地等待着。“被动与主动”似乎是书中多篇探讨的主题,书里的内容多而杂,从香港人的学业、爱情、娱乐乃至生活的方方面面都逃不过“主动与被动”的业障。香港人是被动的,随波逐流的,这让我想起谢立文编剧的麦兜系列《春田花花同学会》,《春》被影评人们认为是麦兜系列中最怪异、风格最突兀的一部,不仅因为荒诞,更是因为它折射现实的方式是这样犀利,以致让人难以忘怀,郑中基有份出演的那个小人物,让我印象深刻………那样的处事艰难,乃至麻木的小人物,真是让人心酸。林奕华的笔太耀眼,字字都刺得人生生地疼。如果说柏杨用嬉笑怒骂来阐释丑陋的“酱缸文化”,那么林奕华的长枪短炮逼得你不得不去好好思考,看完每一篇章后,你总会再回过来想想,他是一个会让你反思的人。作为一个教育者,林所反映的香港教学体制中的各种缺陷及现实社会对教学的影响,我在想其实每个城市都会有这样的问题,大陆的教育体制甚至更甚。香港也正是有林奕华这样的教育者,香港的教育体制才让大陆的教育者们和学者们侧目,乃至汗颜。这样勤于思考,又敢于说话的老师,我们的身边又有多少呢?作为一个剧作家,他对詹瑞文现象的分析也算是笔下留情。艺术家要让艺术活得更久更有魅力,走向商业也许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赖声川不就是个成功的例子么?真正的舞台艺术,就该和郭德纲的相声一样,要走到剧场去看,而如何让人们走入剧场,就成为了林奕华们进一步思考的问题。作为一个普通的香港市民,林奕华是娱乐的,八卦的。香港这个“八卦之城”的娱乐精神真是贯彻得彻底啊!刘德华莫文蔚张柏芝各种轶事收入囊中,但林又总有自己的角度,思考的方式也真是独特。比如对张柏芝,他明显是偏爱的,这样的佳人受尽狗仔的围追截堵,甚至港人的谩骂、蔑视(这当然是 03年的时候了,那个时候张柏芝那么多负面新闻,背着“坏女孩”的名声),但只有林奕华说,“唯有在张柏芝的身上才会让我嗅到像法国少女般的自由气息……”现在的张柏芝俨然早已不是那个“不堪”的少女了,成了人人称道的贤妻良母,你瞧,林奕华多年前早就说过,张柏芝“是香港电影的希望,也是一个拥有法国少女般自由气息的”的女神,那样个性率直的张柏芝,若干年前的林奕华早就发现了。作为一个电影评审员,他对周星驰电影中那些稀奇古怪的演员解释为时中国人的自卑形象的呈现的分析则让我眼前一亮,这的确是很多影评家从未涉足的理由。所以,林奕华眼中的芸芸众生,这些男人女人,世故少年、犬儒学者,这个师奶之城,欲望都市,都有些让人力不从心,而林奕华是这个城市的英雄,他挺身而出,但他那孤独的光芒只会显得这座城市愈益苍白,张爱玲早就给你留言了:香港是一座华美而苍凉的城。

大学怎么了?

说来今天确实有些内疚。因为某公司的戴小姐很有诚意地跟我表示,要参加我们的品牌策划推广大赛。对方电话里语气虽然匆匆忙,邮件里却诚意十足,令我觉得有些奇怪。相比其他品牌,她所在的公司并不是为了来这里冲销量,而是真的想通过这样一个活动平台,去获得一套学生做的策划方案,她说对于他们这种二线饮料企业,很需要这样的机会。同时又强调说要到时负责他们品牌的学生到他们公司参观、学习交流。种种行为看得出对方对这个活动的期许是有多高,又是如此重视人才的培养。可我为什么觉得内疚?一来学校最近对食品类企业审批严格,对于这样的二线饮料公司,我怕学校不给批,而最重要的是,我怕到时候参赛的学生没办法给到他们所要的效果,怕会出现应付、玩比赛、不愿意跑去企业参观这样的情况?虽然说是作为一个学术性活动,应当不会像平日里学校那些大大小小的活动一样,但我还是有些怕,我觉得他们对我们这一群大学生的期许太大。如今的大学生,很多都在混日子,没有思想,没有干劲,逐渐免得麻木、顺从、功利。虽然作为一个资历尚浅的大一学生来讲,认识尚未完备,但对当代中国大学生这样的看法拿出去,估计也不会被批,因大多数人都会这样认为。在世界大学生日的那天,我在网络上看到一条微博,是潘德明(1908~1976)先生曾经说过的一句话。“以世界为我之大学校,以天然与人事为我之教科书,以耳闻目见直接的接触为我之读书方法,以风雪雨霜、炎荒烈日、晨星夜月为我之奖励金。一往无前,表现我中国国民性与世界,使知我中国是向前的,以谋世界上之荣光。”这是德明的旅行世界自叙。天地为证,诸位为证。说这句话的那时,他也是大学生。看这句话的今日,我们也是大学生。说到如今大学,最初引发我去思考的是赵老师的课上,在介绍大学教育的时候,她也跟我们学生讲到作为一个大学讲师的无奈。“学校让我们写论文,做学术研究,规定一个月一定要多少篇,一年一定要参加多少个学术比赛,老师自己也有家庭,多方兼顾,自然很容易就把学生课堂给落下,可知要讲一节动听的课堂需要多长时间的资料查找和构思?而学校并不会以课堂质量作为评价老师的标准,而是以你提交的论文数,参加的比赛个数来做标准,这是我们的无奈之处。”大学到底怎么了?我还记得新周刊曾有一期杂志叫做《可怕的大学》,细数大学黑暗,但我没有看,我怕我看了后对大学失去希望。而我始终觉得,在大学前面加个“可怕的”这样的定语,确实还是有点夸张的,倒是想起要推荐最近看的林奕华写的《等待香港之永远的香港人》。这是我第一次读林奕华,他是一个电影人,对港人的观察算是深刻。而这本书,大抵在写香港大众心理,又特地写香港女人,还有很大笔墨也花在写香港的大学教育上面(不过是从人的角度去写)。虽然写的是香港,但我觉得他的观点在批评香港的大学生和讲师上有些刻薄,反而觉得用用他的言论来看待中国的大学教育,倒是挺合适。书中,林奕华谈香港大学生变得越来越八卦和功利,又讽刺教育界以“现在大学生多产”为由,庇护大学生素质下降的事实。“大学生深信功利至上乃唯一的做人态度,这包括校内校外的人际关系,还有他们如何对待学习成绩”,他也把大学生比作一间商店,无时不刻上演着交易,老师、校长、学生三者之前的一场交易。“教室如果不想被学校以不受学生欢迎的名义刁难,那么他就要懂得如何取悦学生,包括如何给学生戴高帽,还有在考卷的评分上的‘今日留一线,明日好想见’”,关键是很多讲师都自认为这样做没问题。他提出相当尖锐的五个问题:(一)为什么现在的“大学生”在课堂上都不敢公开地、大声地表达意见?(二)为什么他们会有那么多事情不知道,未曾听过,甚至不想知道,连听也不想听?(三)为什么有那么多的大学生会以对很多事情“不感兴趣”为荣?(四)为什么他们对周遭事物、环境,对语言、行为,会是如此的冷漠,最普遍者莫如在上课时当着教师的面传短讯,讲电话,或在迟到时当教师透明?(五)为什么有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都不想工作,就算要揾工也像是逼于无奈?为什么在找到工作后又很容易觉得压力大,而不是把要求视为挑战? 我觉得林奕华这五个问题问得极好,我们确实都应该也好好问问自己,其实对比下我们自己,是不是如此?书中的“子女之爱”“愚昧的儿童”“好学生”则进一步去分析当代大学生落得如此模样的缘由,这关乎我们从小都不知道如何去“爱”,还有从小就接受的一种功利化思想。现在的十七岁学生族就已经开始学会“适者生存”这个道理而且时时引用,在林奕华看来却是十分可笑:比如现在的大学生动不动就说“我这样做(追求功利,拉拢关系)只不过是为了生存啊!”可这般大学生又是否知道“生存”的含义,“我开始明白在‘为了生存’的背后,是争取别人的认同,以此来博同情”。而对现在流行于讲师口中的“我一个人改变不了什么”,林奕华也是花了不少手笔写出了他的看法。“‘我一个人改变不了什么’是否也包括‘我连自己也改变不了’?”这是一本能够引人去反思的书,除了讲大学教育这块,当然还有更多篇幅在分析香港人的内心世界,值得一看。回到我最初说的,我说我觉得林奕华的观点确实有些过于尖,过于刻薄,特别是用在香港这样一个教育水平相对较高的地方身上,不过你一一去思考他提出的每个问题,却也觉得不无道理。也可以理解为,或许要有这种刻薄和尖锐,才足够去引发我们的思考。而相比内地,香港的大学优秀得多,且有很多地方值得我们去借鉴,过几天要去香港,而这一次行程除了想感受一下圣诞氛围外,还有就是去逛逛香港几所大学,到时再分享一些心得体会。我曾思考过一个问题,如果大学教育制度是如此悲剧,大学是如此黑暗,大学如此退步,那我们是一直沉浸在这样的思考中,还是怎样?我总觉得,这个世界怎样都好,我们都要尽快地从书籍或报刊中抽离出来,微笑踏入现实生活,因我并不觉得“我一个人改变不了什么”,更不会觉得“我连自己也改变不了”,而我也相信也许许多多和我一样想法的人。最后引用书中林奕华的一句话:“大学生”起码要知道自己为什么入大学。若你问我,三年大学生活的最高目标是什么:是要令自己成为跟之前不同的一个人。若是做不到比以前更好,至少要知道不够好的地方在那里,并且有勇气去挑战自己。

香港制造

香港是个弹丸之地,却承载了诸多人的梦想。疯狂的迪士尼乐园,繁华的维多利亚港湾,吸引着前仆后继的观光者和打工仔。而对于更多内地人来说,香港是个可望而不可及的城,它的美只能以幻象的形式呈现。人们通过流行文化了解香港,粤语歌,港剧,以及香港电影。当人们不再满足于“四大天王”的魅力时,便又开始推崇王家卫的意识流,周星驰的无厘头,如此这般。即使人们不在意香港“东方好莱坞”的名号,也绝不会忽略香港作为“购物天堂”的意义。于是,前卫,活力成了香港的标签,使得香港围簇了大批拥趸,好像一切只要与香港有关,便与fashion有关。而一旦剥离了传媒制造的流行表象后,又有多少人能够直面一个真实的香港。在《等待香港》的书中,开篇序言便是一页名为《恨香港》的文字。仅仅是标题的这三个字,就能让人隐隐嗅到整本书的怨怒之气,你甚至可以想象到他奋笔疾书时的表情。也许你会因此而期待看到一个恨得咬牙切齿,恨得锥心刺骨的林奕华,进而看他如何摘除那温文尔雅的外表,对自己的故土进行毫不留情的批判。可恨之人必有可恨之处,一个城市亦然。但这种恨,却注定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恨。事实上,香港人和大陆人的核心特质并无太大分别,这个看上去多元而开放的城市,却也无时不在显示其保守的立场。香港人的观念中依然充满了伦理与禁忌,依然习惯利用所谓“社会道德”的力量对各种大胆尝试进行围困,同时又不放过通过其他渠道进行窥探和泄愤。另一方面,则是犬儒盛行,人们相互推诿,不敢担当,力图将责任转移,唯现实主义和功利主义至上。此外,大学教育的刻板化,对成功定义的单一化,也使一批批香港年轻人缺乏青春年华应有的活力和勇气。香港人那暴发户式的财大气粗,对知识、文化的不屑一顾,只求单纯地满足娱乐和消遣,注定会使有着高层次精神追求的艺术创作者体会到强大的压迫感和无力感。林奕华在《永远的香港人》一文中写道“香港可能是别人的某一种天堂,对于我,它确是百分百的现实的”,“‘现实’的意思,是不作无谓的行动和妄想”,“而在香港人的字典里,数艺术是最无谓的”,正是因为香港人安于现实,认为没有必要把视野拓宽,才满足于当一个“永远的香港人”。正如鲁迅所言:哀其不幸,怒其不争。没有爱,何来恨。林奕华依然在一个被他称作最不喜欢的城市里坚守着,并试图像鲁迅一样呐喊,叫醒那些沉睡的灵魂。而他叫醒人们的方式,自然是以他的戏剧。林奕华一直强调,他做的戏是不愿直接给人答案的,他做的戏是要让人绝望的,或者说,他的目的是希望观众通过戏剧,让情绪经历一个跌宕的过程,最终跌倒谷底,进而逼迫自己在现实生活中爬出,找寻各自的出路。从毕业后与友人组织的“进念二十面体”,到如今“非常林奕华”的团队,林奕华将戏剧作为对抗现实的武器,反复地进行洞察,探讨,然后与更多的人分享他对世界的认知。随着都市白领阶层对办公室戏剧《华丽上班族之生活与生存》的狂热追捧,林奕华再次成为公众的焦点。身为同性恋的林奕华,第一个在华人圈中以“同志”作为同性恋的称呼,他对“同志”身份的坦然,对同性感情的诚实,促进了人们对同性恋的理解和接纳,更增强了人们对自我选择的尊重。初见林奕华的人,都难以抗拒他的双眸,正是这双成熟而又童真的眼睛,清澈得难以见底。忽略掉媒体冠以的鬼才称号,林奕华只是一个平静的洞察者,他忍受着这个城市的盲目与无知,并以他的方式表达和对抗,去给那些或迷茫或混沌的心灵以撞击。他对“现实”在意的太多,同时又太固执,太认真,太一丝不苟,他勇敢地挑战传统观念追求同性之爱,从不向现实委曲求全,永远对自己的选择负责。这样一个香港人,made in Hongkong,但却不是所有香港人都能具备这样的生活素质。不过,在林奕华之外,我们还可以看到陈冠中、梁文道、马家辉这样的文化评论者,也可以看到开创“栋笃笑”的黄子华,与现实开玩笑的林海峰,以及在舞台上对香港人进行嬉笑怒骂的詹瑞文等等,他们与林奕华一样,是香港制造的另一种人,更重要的是,他们在以各自的方式影响着原有的香港人,以及更广阔的华人世界。此外,当未被“阉割”的港版图书越来越成为内地知识分子热烈追逐的对象时,香港又好像拥有了另一种希望。等待香港,我们不知道在等待什么,也不知道会不会来,但香港仍然没有停止制造,制造它的流行文化,它的香港人,和另一种香港人。2009.7.10

毕竟是香港

必须承认,这是我第一次读林奕华的书。不过在读完后,我已经在期待他的第二、第三本书了。他的书很“好看”——作为对阅读体验的描述,“好看”在意味着“行文流畅不生涩”的同时,似乎往往也表示“易懂”因而深度不足,但他的文字却有一种回味带来的深度:虽然第一遍看不难懂,却能让人再想上一遍。这在某种程度上可能因为他是作为知识分子在写专栏,而不是由写专栏逐渐变成知识分子,加上他的敏感和克制,终于避免了将这些文字放纵为心灵鸡汤。他写的东西大抵都关于香港。他生于斯,长于斯,也正在老于斯,香港与他自己的内心世界相互渗透,不可分离。因此不难理解他自愿将自己和这座城市联系在一起:他也是自己笔下“永远的香港人”之一,但他为本书所写的序言题目却又是“恨香港”——这种低徊婉转正如我们每个人对爱人有过的那种难以言说的爱恨交织,那种过于亲密的距离带来的既依赖又排斥、但最终却化不开的纠缠。这种复杂的情感听起来很熟悉吧?——是的,令人联想起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对祖国既爱又恨、辗转反侧,而后“不论对错,终是吾国”的内心挣扎。因此,虽然他写的是香港,是香港人(香港无非是香港人集体创造表现的总和),但却时时让人想到上海人、北京人、乃至被卷入现代化浪潮中的所有中国人。他们的喜怒哀乐、价值取向与所思所想、乃至希望与恐惧,在许多时候看起来都如此相似。正是在这个层面上,他的书超越了香港的界限,拥有了更广泛的意义——换言之,大陆的读者阅读此书,并不仅仅是为了以一种隔岸远眺的姿态获得和香港有关的信息,同时也是在读自己或自己的未来。具有相同文化根源的现代东亚城市文化,毕竟在一定程度上还是有着明显共性的。日本漫画中有一个办公室白领“计算妙子”的形象,在养家等方面她有着19世纪式的观念,认为这是男人应做的,但现代女性的权利上她又寸步不让,认为这是女人应得的,可谓好处通吃。林奕华笔下的香港女性,以及现实生活中上海女白领,又何尝不是如此?香港中产阶级那种患得患失、力图好处兼得、对物品占有的“无目的的渴望”、那种“疯狂的自私自利”、偶尔做做白日梦却又极端世故务实的微妙心态,只不过是比我们更早体验到了现代性的滋味。以周星驰电影为代表的无厘头文化就是媚俗艺术的典型,而媚俗艺术几乎是现代性出现的准确无误的标志。在过去数十年里,香港长期充当西方经济文化进入中国大陆的窗口和桥头堡角色——这几乎是它1841年以来的宿命角色:一个充满张力的“接触地带”(contact zone),它也从一个南海渔村变成了发生殖民遭遇战的空间,正是这一至今仍在持续的混合、交错、渗透的进程塑造了香港、香港人和香港文化。由此诞生了香港人混血式的文化认同:他既左右逢源,内心里又左右为难。这造就敏感的心灵,也只有极端敏感的心灵才能把握、理解和叙述这种微妙的心态。在林奕华笔下,香港人的心就像《教父》III中的神父所说的鹅卵石——虽然在水池里浸了数十百年,但敲碎了打开一看,里面仍然是干的。不管一个香港人看上去多么西化、酷、中产,骨子里却大抵对西方文化艺术兴趣不大,宁可去打麻将吃河粉,他们的价值观仍然是草根的中国文化,因为他们是“永远的香港人”。这些年中国大陆以令人眩目的速度上升,过去曾以“阿灿”嘲笑内地穷亲戚的香港人,如今开始以“港灿”自嘲。在进退失据之中甚至原有的自信也发生动摇,仿佛一个有点没落的贵族,不得不以一种计较而略带恐慌的心态重新打量这个世界,在这种惟求自保的心理下,人人都吝啬于感情的付出。林奕华以一种一针见血、令人几乎下不来台的洞察,将此刻画得入木三分,恐怕香港人读了他的文字,不免感觉自己像被剥了三层皮一样。洞察世事,原需一双毒眼。这种“透”使他的文字更加干净和节制,并透着一股似乎不抱太多希望的悲观。没有对香港的深入骨髓的认识,是写不出这些字来的。他的文章几乎从不掉书袋,都是从市民生活、影视娱乐等最草根的文化层面入手,得出自己的思考。而在这么做的时候,他又深刻地意识到在香港做一个知识分子意味着什么:整个社会都不重视人文教育,人们喜欢感动多过思考。用无厘头文化的名言来说,“要不要这么认真啊?”香港大概也因此一直被冠以“文化沙漠”的恶名,以至于现在一谈到“文化沙漠”,人们的第一反应通常是香港,连google的结果也是如此。这倒也是一个说明刻板印象坏处的很好案例——我一直很奇怪为什么没有人说上海是文化沙漠,事实上我觉得它的“沙漠化”程度比香港严重多了。如今海派文化还有什么像样的东西能输出到其他地方?香港至少有电影和电视剧中的无厘头文化。又有几个内地城市能像香港这样,用自己的城市名来冠名一种文化?例如像“深圳文化”,它指的是什么意思呢?甚至“上海文化”的内涵也在空洞化,因为文化不是一个固定不变的生成物,它是需要整个社会不断创造去丰富和填充它的。当然,在文化批评中人们总是借用他山之石来自我鞭策,林奕华突出香港在两岸三地的文化竞赛中的窘境,用意无非在此。但在我看来,内地城市所需要反省的地方更多。由于内地的现代化进程被压缩在极端的时间内高速完成,因此心态上显得更为浮躁,人们已开始习惯极快的变化。在这个新的消费文化中,一家超市和一个艺术画廊之间已没有什么差别,人们已不大能容下一张平静的书桌,而在香港这个商业社会中,能决心读书的反倒能非常坚定地一直走到底。在许多文化方面,内地实在没有一座城市能比肩香港的,更不要说傲视它了。什么时候每个内地城市才能有一个自己的林奕华?香港在阵痛中,或者从更大的范围来说,整个中国都在阵痛之中。这是社会、文化在吸纳新力量之后自我转型的时刻,而蝶变的时刻终究将会到来。林奕华说,香港将来的希望,要看能有多少另类的年轻人能不跟大队走,另创新的机会,这句话其实适用于一切转折前行中的社会。只是不论怎么变化,香港毕竟总是香港,香港人也终究永远是香港人,因为中国文化中的某些核还是永恒不变的。

等待香港终结版 有奖线上活动开始了

回顾三十年香港经典电视剧,还记得黄日华的射雕、周润发的上海滩吗?义不容情的温兆伦、流氓大亨万梓良、大时代下的郑少秋等等经典的香港无线电视剧给我们留下的不仅是回忆,更是一种岁月摩挲的痕迹……如今,经典越来越少了,近几年,《鉴证实录》《金枝欲孽》《冲上云霄》等还不错,可总觉得比以前少了些东西……最有号召力的香港舞台剧导演林奕华的新著《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将与8月15日全国发售。该书是《等待香港》系列的终结版。为报答各位读者厚爱,现于豆瓣网发起有奖征集的线上活动。围绕互动话题,调动你的情感回忆,用智慧的语言发出你最真切、最个性的声音,与百万读者一起来分享你珍藏的剧情回忆和真知灼见!活动时间:2010.8.14——9.15 21点 9月25日前公布获奖结果并发奖品。奖品设置:根据文章回应的人数多少,由高到低评选出15名获奖者。一等奖1名,奖品:林奕华2010舞台剧《命运建筑师之远大前程》下半年演出门票(180元)+《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图书一本。【说明:我们会选择离您最近演出城市的门票】二等奖4名,送《等待香港》丛书一套。(包括《永远的香港人》、《香港制造》、《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三等奖10名,送《等待香港:我与无线的恩恩怨怨》图书一本。参与方式:标题: [启真图书]+自拟题目内容要素:1.分享内容要涉及某香港电视剧,剧情、布景、片段、镜头等等给你回忆的、印象深刻的、最挥之不去的抑或是最疯狂的……2.附上至少一张剧照。100字以上。9月25日前公布获奖结果并发奖品。文章要求原创,转载无效。包含以上内容,才可拥有评奖资格哦。

香港人的文化局限不是香港人的错

如果说殖民地历史不是香港人自己所能改变的话无人争议,那样反智主义在香港的盛行当然也符合着他们的精神需要,我怀疑的只是在日益被边缘化的今天,港人的经济图腾是否能永远满足他们的自信

專職打耳光的人

在這個雷雨交至的周末,把對著天空發呆的時間留給那些之字形的閃電,它們一定是想對這個城市訴説什麽,更或許是《甜言蜜雨》中浪漫死神來到的前兆。我以前很怕死,到現在清醒了一點點,才發現自己怕的並不是一無所知的死後,而是死的過程。更要命的,還不是死的過程,而是靈魂已經死在了這個熱鬧得沒有方向感的城市(像一個關滿了無頭蒼蠅與鮮肉的玻璃箱),但是自己絲毫察覺不到變化。好在這個城市裏,還有一個專職打耳光的人,他就是林奕華。《等待香港》並不是一套系統介紹香港文化的書,因此也不是個帶領著各式本土團隊講解香港建築歷史、失散文化的文物保育隊員,反而像一個土生土長的冷眼少年,離不開香港文化,卻能夠一眼看出這群熱鬧分子背後的虛無黑影正蠢蠢欲動。這是一套不夠具體的評論性書籍,甚至在許多篇章之間,都存在著觀點的重復,簡直是能看到他似乎形成了自己的一套香港病態理論,足以用來分析一切娛樂、文化圈之怪現象。當然,也有可能與他寫專欄的地方太多有關。可對於我這樣到香港時間不長的人來説,每天看一篇還是極好的。那些文字與眼光夠冷,夠酸,和人孤獨的本性貼得夠近,可以預防“隨波逐流”的病態。以上作爲自己讀後感的楔子,是以爲記。

没有放过谁

我比较被吸引的是两点。1、反复地自省,内省,左右均切入的批判。总之,就是不放过。2、最后一篇,《公开的情书》。关于情感的人性软处。


 等待香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