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的首日封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记忆的首日封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7.1
ISBN:9787807411383
作者:薛原
页数:192页

书籍目录

  超文本  一个抑郁症患者的遗书    心灵史  囚禁自己  1980年代的老县城  过去的好时光  大肚川忆旧    访谈录  艺术与生活    铿锵锵  《百家讲坛》的前世今生  易中天的秘笈或伎俩  我为什么要批评易中天  为易中天两辩    私房菜  绿头巾 绿帽子  旗袍不能承受之重  喜欢小男生的理由    档案馆  夭亡的诗心    鹅毛笔  《莎乐美》的故事    速写簿  死在飞机上的博士  张主任  马当路憨大    演讲稿  密云:彩云密集的地方    旅行包  一个满是记忆的首日封  刘文彩庄园见闻记    连城诀  “我的最后的北京”  上海的爱与路  良友稿约  良友余话

作者简介

《良友》第一辑《记忆的首日封》内文摘要:
留给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我并非不留恋这个世界,但是三十七岁的我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前面只有两条路——死亡,或是进精神病院,我选择死亡。
——奥基弗
我是不太相信医院的,以前去过几次,从未得出任何结论。我知道我的病只能靠自己。也许对我来说,这不是什么病,只是我特殊的异质的生存方式。
——残雪
收视率是真正学术和学者尊严的冷面杀手。所以,即便是前任制片人治下的“百家”,也脱不了这个俗。在文学馆与“百家”合作的中后期,已经出现学者对于电视编导的不满,因为编导在制片人迫于收视率的压力下,在与学者沟通时,已经开始反复强调让学者变着花样讲故事。摆在学者面前的只有两条路,如果想出镜,就要屈尊说书;如果还要保持学术矜持,就要疏离电视。
——傅光明
是的,原有的北京老了,原有的四合院老了,但这不是北京和四合院本身的错,不能成为火柴盒式的北京替代老北京、新四合院替代老四合院的理由。
——朱兵
我降落。我降落的地方很小,我的视野有限。当我抬头,天空中悬铃木枝桠上栖息着的飞翔姿态的白玉兰(它们长在了一起)再次撞入我的眼帘,街口有一对年轻恋人正倚着各自的自行车热烈接吻,行人从旁经过时都带着不易觉察的祝福的微笑,高处有一块写着“梦想”、“现实”字样的大广告牌在阳光下闪着非现实的橙色光,但我知道这是现实,今天,此刻,上海。
——周佩红
“裂痕”出现,最初是由于另一个女人李英(英儿)的“强行”介入。那是个强烈地做着“出国梦”的女人。她以顾城为“跳板”,一步步实现了自己的梦,用两个人的生命作了代价。
——蒋泥
印像中,80年代就是由这些支离破碎的画面叠加拼装成的。它们静静的残缺,病态的富足在记忆的光照下成了一座颓败的旧建筑。
——赵柏田
我遭遇了我人生中迄今唯一一次同性的性骚扰。骚扰者就是那个摄影组的穿墨绿工作衣服的女人。
——diandian
神奇的医学发明与发现让男人女人们都如愿以偿了,几乎无须寒夜“坐怀”,工作、生活、旅行的“同路人”之间,一个媚眼,一个邀约,就可渔火燃情,遭遇“春宵”——男人掏出“伟哥”,女人掏出避孕药—— 但快乐总是“快”的,痛快总是“痛”的,新的烦恼也很快就来到。
——思凡
那真是一座不同寻常的山,它的东面就是前苏联,山脚下流淌着国境河,胡布图河。这座高山上的工事就是为了扼制苏军的进攻的。东宁要塞曾经被称为东方马其诺防线。它是整个东宁要塞的核心。研究军事的人说它是二战时期,亚洲最大的军事要塞。而我,在这个最大军事要塞里挖煤生活了整整十六个年头儿。
——孙少山
今天去北京的大山子画家村看了一下,那个脏啊!你说画家要的就是这个脏劲儿,也说得通,但这也是市场呀,那个破房子,没有任何人去,大概只有开幕式,自己找些人来。他们自己卖自己的画,没有形成市场,大都是年轻的画家,有些太激进,有些作品像口号似的,感觉是仅仅在宣泄,深入得不够。
——傅红
人各不同一如其面,惟有戆大千人一面。不同民族的正常人相貌迥异,但全世界戆大都长着标准划一的统一面孔,早在史前时期就已进入全球化时代。不过也有例外。有一对马当路戆大是孪生兄弟,不仅都是兔唇,而且与常人的额头饱满外凸完全相反,其脑门像勺子一样完全内凹……
——张远山
策划:青岛日报集团 良友书坊
营盘兄弟文化(青岛)有限公司

图书封面


 记忆的首日封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从小集邮时就知道,首日封是个值得珍藏的东西。这本书果如其名,从装帧到内容都经得起欣赏,放在架上或捧在手里都闻的到香气。初一篇的作者奥基弗好像很有名,也好像真的死了。我比较后进只知道些片断。不过那文章的确是不错,很像……什么和什么来着忘了。不过开始还以为是Georgia O’Keeffe呢,她的花蕊开满了欲望,大概也是这位喜欢的吧。傅红的访谈和讲憨大的一篇印象颇深。其实除了几篇百家讲坛史的东西其他的都印象深刻,轻易不会再忘掉。蒋泥的那篇又讲起顾城之死,又是一痛,还是像隔着层雾看不清楚。当然还有薛老师的那篇回忆文字,淡如菊花,却准确击中很多人心里的某个地方。相似的时光相似的人相似的死亡,一次次沉淀下来,可是总没法忘掉。我喜欢这书,她一直出下去我就一直看下去,也央着别人看下去,这样她就会一直出下去。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马当路憨大
  •     应该说这本书是定位作休闲读物 但是开篇的《遗书》就让人无比压抑 我还喜欢《大肚川忆旧》
  •     借阅。
  •     08.07.08 还可以吧,选的文章。。
  •     我所见过的最好的文学类杂志
  •     主要就看了易中天部分
  •     不太喜欢这本书的装帧。。。字体什么的也好,总有种怪怪的感觉。。。
  •     第一次知道奥基弗,一如既往地喜欢残雪,写顾城的那篇好啰嗦
  •     读完《良友》第五辑的头题文章再来重读此书的头题,有种难言的滋味在心头
  •     其中有个短篇 奥基弗《一个抑郁症患者的遗书》 很棒
  •     海这边,海那边
  •     很丰富的内容,越是年轻的人,越值得拿来一读,补充一下教科书以外的历史生活
  •     名字封面都美cry 初中就是颜控了 好可怕。
  •     这种书现在是不是太多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