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感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第一感

出版社:上海文化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年4月第一版
ISBN:9787806468586
作者:苏七七
页数:214页页

章节摘录

  山东画报出版社新又出了一套阅读张爱玲书系,除了一本陈子善编的旧评论,刘绍铭、梁秉均、许子东编的一套新评论之外,还有一本水晶的《给张爱玲补妆》(这书名真肉麻!)和一本王德威的《落地的麦子不死》。我对被列为“张派”传人的朱天文、朱天心、黄碧云、钟晓阳、袁琼琼、王安忆等等大多爱读,就买了王德威的这本来看。看之前,倒自己先想了想:张爱玲为什么会成为一个“祖师奶奶”这样的人呢?  作家里头,是大体可以分为“优秀作家”与“重要作家”的。优秀作家就是写得好,作品响当当,比如钱钟书,凭着一部《围城》就称得上;而重要作家呢,作品未必好,但因缘际会时势造英雄,文学史必定要提上一笔,甚至还地位显赫,如果我举郭沫若作例子,有没有人提反对意见?当然一个“伟大作家”,那就必定是既“优秀”又“重要”的,比如鲁迅。而张爱玲是慢慢被“发现”的,人们慢慢发现她的优秀、重要,也许还要发现她的伟大。  张爱玲的重要,在我看来,不仅仅在于小说的艺术价值——当然,一部小说的艺术价值与这个作家的思想能力是不能分开谈的,而且还在于她有着一种预见性的世界观。在一个时代转折的当口,她有着敏锐的触觉,体会到了一种现代性,而同时,对于这种现代性抱着一种悲观的观望态度。这在我看来,现代作家中只有鲁迅与她对此有清晰而深刻的认识。但在同样的感受的起点上,鲁迅以一个男性的社会责任感,把更多的力气花在当下的民族与民主问题中,即便自己是一个绝望的人,也要给年轻人一点希望、种种支持。而张爱玲却对政治漠不关心,她关心的是人性,乃至于物质性,在对人与物质的摹写中,寻找可以不败不毁的存在。鲁迅将希望搁在坟前的一个小小花圈上,这是精神的祭奠与追求,而张爱玲将希望放在唱蹦蹦戏的女人身上,这是身体的原始力量。  在对于世界的自觉观察与对于语言的自觉运用上,张爱玲是一个比鲁迅更为现代主义的小说家。她说“我喜欢素朴,可是我只能从描写现代人的机智与装饰中去衬出人生的素朴的底子。因此我的文章容易被人看作过于华靡。”(《自己的文章》)她也许可以成为一个伟大的作家,但是这种伟大的可能性中途夭折了。离开上海之后,她再没写出饱满的作品来。在我看来,一个语言艺术家脱离了自己的母语环境是十分可悲的,她只能在一本《红楼梦》里尽着自己“梦魇”。而同时,她太过自闭,她知道怎样的人身上有生命力,但她却不能接近底层,而将力气花在了回望那早就“惘然”的贵族出身。

书籍目录

手艺芦苇的哭声·评《黑暗中相逢》花忆前者·评《落地的麦子不死》小说像稗草一样蔓延·评《小说稗类》回忆与诗·评《飞廉的村庄》贪玩的重要性·评《雕虫缀网录》预言的号角·评《反对阐释》书之爱·评《爱看书的广告》厚道的克里玛·评《爱情对话》归去来的困境·评《无知》批评之刃·评《电影批评》加酸柠檬的英式下午茶·评《不够知己》永远的安徒生·评《没有画的画册》生活之中的理想·评《桃之天天》三十年前的月亮·评《同学少年都不贱》仅靠语言的力量·评《天一言》受活的问题与意义·评《受活》胭脂痣·评《张爱玲画话》亦慈亦让·评《沈从文晚年口述》孤勇的光亮·评《中国建筑之魂》倒退到未来-评《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我的灵魂是阴影里的鸢尾花·评《小毛驴与我》织物的意义·评《夜幕》耶利内克的蔑视·评《钢琴教师》双鱼座崩溃型·解读《十三角关系》伤·解读《孔雀》真实、失衡与妥协·解读《可可西里》相见欢:王家卫与王家卫的聚会·解读《2046》悲喜一念间·解读《意外的旅客》笔记之一·夏先生的故事之二·吹小号的天鹅之三·祖和占之四·骑士降龙记之五·局外人之六·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之七·魔灯之八·乡村诊所之九·作品与画像之十·汉魏六朝诗选之十一·迷楼之十二·中西同步与位移随记读书人蜀行记三月记四月记五月记回家记五城记上海迷宫下小雨逛书店恋物癖鹫峰寺紫色的衣褶/甜的蔷薇帕斯捷尔纳克与太提琴致微吟木匠和泥瓦匠,还有晚上的小猫文德斯的展览/潘剑林的电影四月的紫丁香花朵的秘密生命落雪黑暗的另一半下雨了七分之六的桑贝旧书香桐花落诗经中的美人与特吕弗一霎儿雨/一霎儿晴波德莱尔的忧郁未央“你有可以收藏活人的小箱子吗?”后记

编辑推荐

  谈文论艺,红袖解书。本书为“人文书房FIRST AND BEST系列”的其中一册,收录了70篇声色笔记。全书共分“手艺”、“笔记”和“随记”三部分,有成熟齐整的书评和影评,也有读书看碟的感悟和短句点评,还有读书人的生活点滴……

作者简介

本书分成三部分:“手艺”(书评+影评)包括30篇成熟齐整的文章;“  笔记”,读书看碟的感悟和短句点评,言简意赅,言之有物,涉及面广,约  200部书、碟被深刻地记录、留影,它们的灵魂和精髓瞬间凝住;“随记”  是一个读书女子的痕迹,人生的,体验的,和生活,和书,和“读”书密切相关的。

图书目录:
手艺
芦苇的哭声·评《黑暗中相逢》
花忆前者·评《落地的麦子不死》
小说像稗草一样蔓延·评《小说稗类》
回忆与诗·评《飞廉的村庄》
贪玩的重要性·评《雕虫缀网录》
预言的号角·评《反对阐释》
书之爱·评《爱看书的广告》
厚道的克里玛·评《爱情对话》
归去来的困境·评《无知》
批评之刃·评《电影批评》
加酸柠檬的英式下午茶·评《不够知己》
永远的安徒生·评《没有画的画册》
生活之中的理想·评《桃之天天》
三十年前的月亮·评《同学少年都不贱》
仅靠语言的力量·评《天一言》
受活的问题与意义·评《受活》
胭脂痣·评《张爱玲画话》
亦慈亦让·评《沈从文晚年口述》
孤勇的光亮·评《中国建筑之魂》
倒退到未来-评《迎向灵光消逝的年代》
我的灵魂是阴影里的鸢尾花·评《小毛驴与我》
织物的意义·评《夜幕》
耶利内克的蔑视·评《钢琴教师》
双鱼座崩溃型·解读《十三角关系》
伤·解读《孔雀》
真实、失衡与妥协·解读《可可西里》
相见欢:王家卫与王家卫的聚会·解读《2046》
悲喜一念间·解读《意外的旅客》
笔记
之一·夏先生的故事
之二·吹小号的天鹅
之三·祖和占
之四·骑士降龙记
之五·局外人
之六·基耶斯洛夫斯基谈基耶斯洛夫斯基
之七·魔灯
之八·乡村诊所
之九·作品与画像
之十·汉魏六朝诗选
之十一·迷楼
之十二·中西同步与位移
随记
读书人
蜀行记
三月记
四月记
五月记
回家记
五城记
上海迷宫
下小雨逛书店
恋物癖
鹫峰寺
紫色的衣褶/甜的蔷薇
帕斯捷尔纳克与太提琴
致微吟
木匠和泥瓦匠,还有晚上的小猫
文德斯的展览/潘剑林的电影
四月的紫丁香
花朵的秘密生命
落雪
黑暗的另一半
下雨了
七分之六的桑贝
旧书香
桐花落
诗经中的美人与特吕弗
一霎儿雨/一霎儿晴
波德莱尔的忧郁
未央
“你有可以收藏活人的小箱子吗?”
后记

图书封面


 第一感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先给表扬,以证明四颗星的货真价实:“手艺”部分从一个专业人士的非专业角度,教会读者感受力和思考力的重要,读书观影要“五官开放”。“随记”描绘出一个爱读书并且在读书的性情女子,我见犹怜。而其中提到熟悉的福州和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沙县小吃,更是倍感亲切。而批评,也是本文的主体,针对的是的“笔记”部分。如果说“手艺”中的书评影评是断臂维纳斯——即使有缺陷仍不失为美的话,那么“笔记”里这些断章就如同只剩脚趾的美人雕像——一来残存的不是最重要的部位,二来凭大多数读者的感受力和思考力,仅凭脚趾想象出整具胴体的美丽来,恐怕难于过蜀道。再从语言上挑挑刺。苏老师与鲁迅先生一样,都有频繁使用“好”字的的习惯,然而功力上却输了先生一大截。先生用字精简,常常是在描写完对象之后,添上一句“这样便是好的”,顿时字里行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而苏老师的做法却是劈头盖脸先来一句“觉得好”、“好看”、“这个片子不好”,之后却只是只言片语,没说清究竟如何“好”,又为何“不好”,有时甚至直接给了句“好看到不知道怎么说”。好与不好同样缺少深思熟虑的审慎,苍白而缺乏说服力。然而这毕竟只是作者自己的笔记,尽兴即可,没必要交代得太清楚,只是……这样就集结出版的话,未免有些对不起读者吧?
  •     《第一感》差不多是一部书评+影评的集合,夹杂着作者个人的小生活。有整齐成熟的篇章,也有短句点评和细碎的感悟,涉及到书和电影的面很广。作者写作的态度轻松自然,也不乏独特的个人见解,读起来很顺、很自在。可小书并未因此而失去了深度,书中写到的对部分作品的感受很透彻,哲学上说是透过表象看到了本质的,可即使上升到了人性、哲学的层面,也并未让人觉得教条、刻板,还是言之有物的。可见作者平淡、从容、不随大流。反观起自己阅读、观影的那份心态,浮躁极了,只求知其然,不求知其所以然,只有眼馋别人深刻的份了。看完小书,有甜甜的幸福感,可能同龄女孩写的小书,比较能引起共鸣。觉得不错,推荐给大家。
  •     苏七七,影评人。福建师范大学文学硕士,北京师范大学电影学在读博士。《新京报》《南方都市报》特约书评人。“诗生活”网站“七七影音书”版主。在“清韵书院”网站开有个人专栏“声色笔记”。出版《声色笔记——和苏七七看电影》、《第一感》浙江传媒学院电影解析课老师。无意中在市图发现这本书,作者的名字和书的名字都对我的胃口,便决定为了这本书去办一张借书证。这本书收集了“70篇声色笔记”,包括“手艺”、“笔记”和“随记”三部分,实际上就是作者的书评、影评和生活随感。她的一些观感很能引起我的共鸣,让我觉得这个写字的女子气息清新,姿态温婉,很是亲切。“看的时候,手里拿根铅笔,划出了许多触目惊心的句子,看完了,又把那些句子统统忘了”。这说的不也是我吗?她说倪湛舸的文章读起来让人觉得冷,“这个冷,像是她自己一个人走到冰洞里头去,看着的人固然冷,最冷的人还是她。不是事不关己的冷嘲,而是身处其中的,对世界,对人,对己的一个冷笑。这个冷笑撑着她走得更深。……我因此对于湛舸有着更多的期待。这种期待像是一个胆怯的人,看着她下坠到很深很深的冰洞里去,等着她从另外一头,传出声音。”她说:作家里头,是大体可以分为“优秀作家”与“重要作家”的。优秀作家就是写得好,作品响当当,比如钱钟书,凭着一部《围城》就称得上;而重要作家呢,作品未必好,但因缘际会时势造英雄,文学史必定要提上一笔,甚至还地位显赫,如果我举郭沫若作例子,有没有人提反对意见?当然一个“伟大作家”,那就必定是既“优秀”又“重要”的,比如鲁迅。而张爱玲是慢慢被发现的,人们慢慢发现她的优秀、重要,也许还要发现她的伟大。她欣赏杨绛的学养,又说:这个老太太是个典型的精英知识分子,平实的文笔之下,有着强硬的优越感。一定的历史环境中,他们仨以知识维护尊严,以亲情对抗风暴,是让人敬佩的。但是这”躲进小楼成一统,不管冬夏与春秋”里,却还有着对待仨人之外的人与事的冷淡与居高临下。她如此解读《意外的旅客》中的夫妻关系:虽然一切都像是很好的样子,可他们又开始争执了。这个争执真是毫无必要,毫无道理——不过夫妇之间的争执,多半如此。如果说了解,莎拉也许比妙丽还要了解麦肯,而且她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好,总是能把麦肯的问题说得一针见血:太冷、太远,不会关心别人的心理感受。但是这些东西说出来又有何益?莎拉是个好大夫,妙丽是药。一个病人的身体需要的,还是后者。在麦肯与莎拉的关系中,有些不好的东西:互相之间是索取的,如果索取不到,莎拉容易苛责,而麦肯开始把自己封闭起来。把生活的问题迅速归纳、总结,最后指出一个让人沮丧的形而上困境,是一种文明病,他们两个都病着,没法子互相安慰。她对音乐的感觉也很“文学”:古典音乐太洁净了,碾冰为土玉为盆,越听越要羽化。还有听听爵士吧,有烟气酒气,对情欲不是宽大,是坦然的怂恿与纵容。于是听《54街传奇》。我喜欢低音提琴的拔弦声附和着鼓点,小号和萨克斯像是灰浆,把鼓点连砌起来。她看完电影《小毕的故事》大哭了一场,我看完小说痛快的流泪。

精彩短评 (总计22条)

  •     C
  •     是一个大学老师的笔记,读起来有一种沐浴在春雨中淡淡温馨,点点滴滴的回忆,以娓娓的语调讲述着自己看过的电影;讲述着自己读过的书;讲述着自己走在空旷大路上的感觉;讲述着自己吃过面条的小店;讲述自己悠闲舒适的心情。在图书馆里第一眼看到就把它拦在怀中。我没有想这样的书对我有什么启迪和教益,读这样的书让我感觉很舒服。
  •     很好的读书索引
  •     看完随笔就喜欢上了这个家伙,是我喜欢的那一型
  •     为着“笔记”部分和收录的电影和书籍
  •     仍有一个临水照花少女的内核。当年读着很开心><当书单来用的
  •     当个文艺青年不容易啊。。
  •     还行 有自己的看法
  •     一部很简洁的随笔,内容很繁多,电影笔记、日志、书评等,但并不是很严肃的专业的评论,而更像是生活小品文,只是加入了一些对读过、看过、听过的东西的感觉。文中流动着小资生活的情怀。虽然没什么深刻的内涵,个人还是很喜欢的这种风格的。
  •     豆瓣上知道的七七……很好嘛
  •     下午时分喝着茶品读!
  •     这样的文字有什么理由不喜欢呢
  •     你好,苏七七。
  •     我可是有签名版的哦。
  •     看看好书,好电影
  •     最后的最后,买看电影只为苏七七的影评
  •     书店里偶然淘到的,每年都会拿出来读,真心喜欢啊,那个叫下小雨的小孩儿。。把七七介绍的书能找到的都扒拉出来看。。。
  •     七七老师的电影笔记~
  •     写篇短评吧,就不附注了
  •     《没有画的画册》
  •     苏七七:桑塔格的文化批评,最大的意义在于一种预见性。这种预见性,来源于敏锐的感受力与深刻的洞察力。
  •     太散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