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华论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余华论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9
ISBN:9787208064447
作者:王达敏
页数:334页

书籍目录

序余华十论从虚无到现实——论余华的文学观超越原意阐释与意蕴不确定性——《活着》批评之批评福贵为何不死——再论《活着》《活着》的两个文本——三论《活着》民间中国的苦难叙事——《许三观卖血记》批评之批评民间中国的命运叙事——论余华的先锋小说和长篇小说《活着》民间中国的世俗叙事——论余华小说集《黄昏里的男孩》从启蒙叙事到民间叙事——以余华的“少爷三部曲”为例民间中国的叙事者岂止遗憾——《兄弟》批评余华中短篇小说解读《十八岁出门远行》《西北风呼啸的中午》《四月三日事件》《一九八六年》《往事与刑罚》《河边的错误》《现实一种》《世事如烟》《难逃劫数》《死亡叙述》《命中注定》《鲜血梅花》《古典爱情》《此文献给少女杨柳》《祖先》《两个人的历史》《黄昏里的男孩》《我没有自己的名字》《一个地主的死》《蹦蹦跳跳的游戏》余华研究资料索引(1986--2005年)后记

作者简介

余华,中国当代最有成就的作家之一。本书主要从“余华十论”和“余华中短篇小说解读”两个部分来研究余华及其作品。作者放弃了面面俱到的研究方法,而是发现一个或针对一个问题写一篇文章,因此本书有一论“咬”着一论的特点。

图书封面


 余华论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余华论》是一本余华作品的评论集,说是专著的话有些勉强。作者王达敏并未建立明确的研究体系,而是有选择的将多年来自己零散的余华作品文论结集,从具体问题入手,环环相扣的线性研究。似乎近年学者热衷于这种出书的方式,想到哪写到哪,还能秀秀文采。正襟危坐的建体系,一章一节,一板一眼的论述,不但要把大把的精力陷进去,还会把我这样浅尝辄止的读者吓跑的。 一向不太喜欢褒扬。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大概就是这个意思。褒扬的话总觉得有限,说不出新鲜的,而批评就好得多了。所以也许我将通篇都是对《余华论》的不满,但并不表明我那么厌恶它。记得李零先生教育他的学生,大意是说,如果你把你研究的作品骂得一无是处,那本身也说明你的研究没什么意义,研究垃圾有什么意义呢?所以如果真的是一本垃圾书,那我就一个字也不说了。 一 两边不靠的体裁 《余华论》在内容上是文论集,单篇来看则大多为论文方式。从内容上来看,《余华论》大部分文章围绕着《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里呼喊》、《兄弟》及中短篇作品占篇幅都较少,而余华的随笔虽然多处涉及,但并不是作者的论述对象,而是作为论据出现。如此厚此薄彼,使这本书更像是一本《<活着>论》。至于占全书三分之一的《余华中短篇小说解读》,其内容全部来自前面文章,明显是为了出书强加上的,可忽略不计。 这本书的一个尴尬在于:如果把此书当成文学评论随笔集来读,其参考文献似乎太多了,官样文章的味道过重,作者自己的观点被严重稀释。可是,如果把这本书当作学术研究专著来读,其参考文献又未免太少了。其核心参考文献仅包括《虚伪的作品》等几篇,反复引用。数百页的专著的落脚点实在太不稳妥。 二 务虚的学术话语 因为自己也是写论文的,知道现在的论文总要掺杂很多离题的资料。没有人奢求论文好读,可是作为比较大众的出版物,写成论文样式就大大折损的文章的可读性。 从《民间中国的命运叙事》一文里逮个例子。在《命运叙事之三:宿命变奏(上)》一节,作者论述余华部分作品的“潮湿和阴冷的宿命主题”。开头几段还围绕着题目,可笔锋一转,作者开始给读者讲起了“命”。“命运简称命……何谓‘命’?李泽厚解……”作者开始引经据典,先后搬出李泽厚、子夏(孔子的弟子)和钱穆,介绍他们对“命”的观点,最后竟搬出了一部《中国古代算命术》。四五百字后,作者才又回到余华的《世事如烟》。可作者的论述越发玄妙: 他按照五行相生相克的原理……,人的“神性”无奈地降格为“动物性”,而动物性支持不了神性。术数的道数然而也有限,算命先生炼不了金刚不坏之身,自然也就难逃命运劫数。…… 真是匪夷所思,余华的宿命观竟然扯到神性和动物性上去了。 这种学术话语不仅包括东拉西扯,也包括作者论述观点时的避实就虚。比如《从启蒙叙事到民间叙事》一文,从145页到158页漫长的历史回顾,竟然没有举一个文本实例,全部是评定性话语。《民间中国的叙事者》一文,写到先锋小说由盛转衰,作者提到了先锋作家不同的转变。有的作家等待时机,比如格非,有的作家把先锋小说经典化,比如潘军,有一些先锋作家却忙于抽身,彻底否定先锋小说,可悲可叹,让人低看……在写到作家的积极行为时,作者并不吝惜例子,可是写到可悲可叹让人低看时,就以“一些作家”代之了。想做老好人,不敢举例子,文章自然没力量。 三 失去乐趣的观点接龙 喜欢什么,就别入那一行,这话很对。读小说,评小说成了饭碗,自然就变了味道。读完了这本书,字里行间读到的,不是阅读的乐趣,只有阅读的辛苦。有一处写到作者读《活着》,反复研读终于发现,从前的研究都认为《活着》写的是苦难,他却发现《活着》写的其实是命运。进而作者兴奋不已,觉得自己填补了一个空白。不知不觉间,作者把自己的阅读疲劳或者说解读疲劳暴露无遗。如果放弃功利心,我相信作者不需要那么辛苦就能读出《活着》中的命运旋律。我也相信,小说爱好者中得到作者这样结论的大有人在,只是没有去发表罢了,说填补了空白绝对是个笑话。作者在兴奋什么呢?读《活着》,如果读出的是苦难,那就算没有收获,因为苦难已经被人研究过了,只能继续读下去,找到一个新的字眼。要评论一部小说,总要像拜山头一样,先把有影响的研究一一了解一遍,然后或在此基础上再发挥,或避开定评另辟蹊径。解读小说成了少数圈内人的观点接龙游戏,完全没有阅读小说的原始体验了。 回顾自己读过的最好的小说评论,大概是马原的《阅读大师》。余华、格非的随笔也不错。但他们都是作家,而且用的是读者视角。评论家让作品变得陌生,而作家让作品变得好读,我不敢为其分高下,可我敢肯定作家的品评方式更接近小说存在的意义。小说毕竟是小说家的东西,还有谁比自己更爱惜自己的东西? 四 草率的“无条件信任” 纵观全书不难发现,作为对余华作品的研究,作者使用的核心资料大多来自余华的随笔和创作谈。而在讨论命题时,余华的观点成了作者的前提,很多论点干脆只有余华自己的话来作论据。这让人不知道这本书是作者的研究心得还是作者对余华的观点的总结与展开。比如作者写到《活着》和《许三观卖血记》是灵性写作的典型文本。之所以这样说,完全是由于余华的创作谈。余华把这两本书的创作缘起描述的异常轻巧。总是偶然遇见了一个人,他的形象打动的余华,于是作品就诞生了,很有灵机一动的意思。余华这样说,要么是对自己创作过程故意的神秘化,要么是他对自己平时习惯性的思考积累忽略了。但是仅就余华的“自卖自夸”就承认这是灵性写作,这种信任太草率了。其实论述一个作家是不是灵性写作很无聊,根本谈不上是一种研究,倒是有点八卦的味道。 书中作者自己的观点最坚决,写得相对精彩的是关于《兄弟》的部分。《兄弟》还比较新,还处在争论期,作者没太多山头可拜,所以感觉相当自由。 以前看莫言一本书,大概是《什么气味最美好》,里面有一段莫言访谈。莫言说他认为作家的创作谈是靠不住的,而他不管作家自己怎么说,看看作品,就知道作家的路数。作家自己说新作改变了什么,突破了什么,一读就知道是不是那么回事。我总觉得莫言的态度暗藏着对很多评论家的藐视。评论家自己必须要回答一个问题,如果作家完成作品后就闭口不谈,自己能说出什么。回答不好这个问题,就只好被莫言等藐视了。 五 不厌其烦的复制粘贴 我还从没见过一本书比《余华论》更疯狂的复制粘贴。多篇文章共用一段话,一字不改的现象随处可见。第二部分《余华中短篇小说解读》里几乎没有一句新鲜的文字,全部来自第一部分文章的复制粘贴。这真是赤裸裸的骗稿费啊。其实,这本书的厚度要是只有现在的一半或者再薄些,是很可以说是一本优秀的著作的。可是现在,只能在废话充实起来的书里寻找作者零星的真知灼见了,就像在垃圾堆里淘宝一样。 写得太长,就此打住。况且很多书都有的毛病,没必要全放在《<余华论>印象》里。

精彩短评 (总计9条)

  •     我为了学年论文而买的一本书,好贵哇。。。。
  •     文笔不错。不敢苟同他的一些观点。学者嘛,都他妈喜欢以旧换新的。
  •     很独特的视角
  •     几乎是抄了一遍···虽然是我极其不自愿的
  •     内容重复比较多。
  •     。。。。。。
  •     烂书一本。对文章的解析毫无值得惊叹的地方。
  •     从其看到挺多观点的
  •     写小论文的时候看的。集各家之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