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单间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散文/随笔/书信 > 精神单间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1
ISBN:9787106031459
作者:梁化乐
页数:264页

章节摘录

  父亲的优雅  上世纪60年代初,我家住在泰山庙改成的一所小学里。那所小学叫台儿庄二小。到了暑假,我跟着母亲到徐州姥姥家去了,二叔三叔小姑也不知都跑到哪儿去了,家里只剩下奶奶守家。二小已经放假,双扇大木门上了大锁。父亲不在家里住,他住在镇东头二中的单身教师宿舍里。那一天,父亲从二中过来帮我奶奶挑水。父亲先在墙头上喊。他不喊娘,他从来不喊奶奶娘,好像他喊不出口。不过奶奶也不生气。父亲是奶奶的大儿子,从小学到高中都是尖子生,一直都是奶奶心中的最大骄傲。父亲给奶奶带来了这种骄傲,至于喊不喊娘又有什么呢?父亲没有喊娘,也没有喊挑水,他喊的是“拿扁担”。喊到第三声的时候奶奶听到了父亲的喊声,她“噢“了一声算作回答,然后赶忙拿着扁担提着两只水罐赶往庙门口。从我家住的东挎院到庙门口有一百多米远,奶奶要走好几分钟。奶奶的脚很小,裹过的,只有三寸多一点。奶奶晚上洗脚的时候,我经常蹲在一旁看。奶奶是很以她的小脚为骄傲的。奶奶告诉我,她们那时出嫁,不看脸长得怎么样,只看脚,脚小为俊。“我这还不算小的呢,还有比我更小的”,奶奶说。我看着奶奶脸上的笑容很不解,臭脚丫子有什么好看的呢?我想。奶奶一摇一晃地把水罐提到庙门口,父亲取下大门下面的闸板,接出扁担和瓦罐,在庙门南面二十多米远的一口井里提了水,挑到大门口,又从门下边给奶奶递了进去,然后就同奶奶告别。回二中去了,父亲为什么没有翻过墙头,或从大门下爬过去,帮奶奶把水挑回家?父亲从没给我讲过这件事,这件事是奶奶告诉我的,她也没有认为在这件事情上父亲做的有什么不妥。奶奶认为父亲只能做到这一步。父亲是位中学教师,他能爬过墙头为奶奶挑水吗?不能。他能像小孩子一样从大门的闸板下面钻过去,帮奶奶把水挑回家吗?也不能。奶奶的意识依然活在旧社会。旧社会的中学教师是有身份的人。在奶奶的眼里,父亲是家里的顶尖人物,她是不会要求自己的大儿子爬过墙头或钻过门洞以把衣服弄脏为代价,来替自己把水挑回家的。剩下的问题再难也要留给自己去解决。于是奶奶在绝望中鼓足了勇气,把水罐一溜烟地挑回了家。事后她认为有神灵在帮助她。  父亲在家中的地位的崇高决定了他的衣着。冬天里,他穿一双黑色的牛皮棉鞋,擦上鞋油,锃亮锃亮的。鞋里子是带毛的狗皮,又软又暖和。父亲不出脚汗,冬天他的脚是干的,穿那样的皮鞋应该很舒适。夏天,父亲从不戴草帽,而是手拿一把芭蕉扇走路。在太阳地儿里,父亲的芭蕉扇比现在时尚小姐的阳伞好得多。芭蕉扇遮在头顶,阳光穿不透,而且可以根据太阳的位置调整遮挡的方位。父亲的干净、体面,父亲的狗皮里子的皮棉鞋和那一把芭蕉扇,曾经吸引了大街上很多很多的目光。如果在平稳正常的年代里,那些目光里应该含有着羡慕的成分。我跟在父亲的身后随他去镇东头的中学时,随处可见这样的目光。如街东头菜组的几个老头,饭店里买粥、买油条的中年妇女,商店里的售货员等等。父亲皮肤白净,大眼睛,高鼻梁,衣着光鲜,举止文雅,是台儿庄大街上的一道风景。  50年代初期,父亲最早教过的几届学生对父亲有着很深的感情,谈起父亲总是先强调父亲的优雅的风度、温和的性格、待人的亲切、工作的认真。父亲在他们的眼里,是一个近乎完美的人。他们总结一生的经历,无法再找到一个像父亲这样的优雅君子。这是他们在已进入暮年,顶着满头白发来为父亲祝寿的根本原因。父亲已经年老,七十多岁的人了,但优雅不减当年。老学生们围在父亲身边,一起回忆昔日的温馨情景。从他们眼中看到的是重现的时光。他们又一起回到50年代初期的平和。那是一段短暂的安宁,虽然已有批《武训传》、批翦伯赞,批胡风等运动,但还没有波及县级中学。父亲尚在安稳地教书,学生们也在父亲的温热的目光中安心读书,那是暴风雨来临之前的平静。也是在这平静中,他们结下的师生之情没有被污染而流转四十余年之久。这,让我感慨不已。  等到我懂事的时候,父亲已被打成右派分子,在峄县的一座山间古庙里劳动改造。父亲挥舞着一把镰刀,下劲儿地割着红红的厚密的山草。他不知道这样的劳动究竟能把他改造成一个什么样的人。体力劳动的粗糙试图改造掉父亲的优雅;无法果腹的简单食品要消磨掉父亲的优雅。父亲拿着两个黑色的地瓜面的窝窝头,到自己的枕下去找奶奶给他捎来的那包用油和面炒的糊盐。那是奶奶在毫无办法的情况下,给儿子捎去的唯一奢侈品。可是,当父亲的手触到枕下时,枕下空空,那包糊盐早已不翼而飞。这荒寂的古庙里没有和尚也没有农人,只有十几个劳动改造的右派分子。父亲知道偷糊盐的人肯定是其中的一个,也是一个饥饿难耐的人。父亲没有声张。他坐在自己的铺上,一口一口干啃着自己分到的那两个窝窝头,他保住了自己的优雅。  父亲的优雅贯穿于他的一生。无论是在黑板上潇洒地画一个圆的时候,还是打扫厕所的时候,他都穿得干干净净,从不垂头丧气,妄自菲薄。这种优雅一直保持到去世。去世时,他眉头舒展,脸上现出淡淡的微笑,格外平静与安详。几乎所有见过他的人无不被他的气质所折服。直到前不久,一位60后的小师妹告诉我,说父亲的优雅影响了她的一生。这真让我感慨。父亲或许的确影响了很多学生,但是靠他最近的我,却没从父亲那里继承多少他的优雅。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里,在“文化大革命”的黑雾腥风之中,我的心不再柔软,而是渐渐僵硬。一个时常怀着愤恨的人,身上怎么还会有优雅的风度?过去我怨天尤人,把账记到别人头上。今天,我改记到自己头上。我没有学到父亲的优雅是因为我的修养不足,学识不够,境界不高。现在我重新体会父亲的优雅,点点滴滴地回忆,以此来驱赶掉心中积存了几十年的狂躁与不安,复归于灵魂的安宁。那是人的本源之所在,也是父亲优雅气质的顽强支撑。  父亲的优雅来自于他的内心深处,那儿有一片静水深湖,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我也要为自己的心开挖这个深湖,虽然为时已晚。但多挖一锨是一锨,也算是对父亲的最好的纪念。

前言

  小时候,跟着父亲到他工作的中学去,很迷恋他的宿舍———一间十平方米大小的单间。  那是一排单间中的一间。一门两窗,青砖青瓦,的确是一间很好的房子。清晨起来,打开门,推开窗,新鲜的空气立即就扑进来,夜间的浊气就一扫而光了。门前还有两级水泥台阶,我就蹲在台阶上刷牙,吐出去的水也弄不湿鞋。而我住在台儿庄西关的家就差得太远,两间草房只在南面有一门一窗,后墙没有窗,不透气。我家的房后是生产队的饲养棚,经常有大黄牛卧在我家后面倒沫(反刍),有时牛身上痒了,就在我家的后墙上磨来磨去,天长日久,把我家的后墙磨出了一道凹腰沟,弄的我家的房子显得有点摇摇欲坠,不过最终也没有倒。  父亲所住的单间是教师宿舍,长长的一溜有二十多间,式样完全一样,没有任何区别。从东面数,父亲住在第四间;从西面数,数着数着就混了,就有点数不清。冬天的一天,父亲不舒服,让我到食堂去打饭。打完饭回来,我觉得差不多到了,就用肩膀扛开了一间屋的门,进去一看,是温州籍的张福来老师的屋。张老师见我端着饭菜进去,先是一愣,然后哈哈大笑。尴尬的我只好退出来,站在排房的对面,从东头开始数,数到第四间,再走进去,才没有再走错。  父亲的单间是和别的老师一样的单间,而我的单间却要在很久之后才能开始建造,那是只属于我自己的精神单间。或者说,我的单间很早就开始了建造,只是建造得很慢:今天垒上一块砖,明天再垒上一块砖,天长日久,便终于有了一间房的模样,但何时竣工,我就不知道了。或许永远也建不成,或许建成了又要拆掉重建。但无论如何,这是一间只属于我自己的单间。在这个单间里,我可以任性而自由地去想这想那,他人无法干涉。  单间的建造是从怀疑开始的。  十八岁那年,我到家乡一家小厂上班。填表时,我在家庭出身一栏里无奈地填上了“地主”二字。虽然填了,但我对这样的填法很怀疑:因为父亲从小上学,高中毕业就当了教师,他不是地主分子,我为什么要填地主成分呢?我想我的成分应该填“教师”。后来,为这事我找过区文教科长,找过区委宣传部长,虽然没有找到答案,但怀疑却确立下来了。八年后的1980年的取消成分,证明了我的怀疑的有效。  在厂子当工人时,常听车间主任嘴上念叨的话是“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听了他的话,我心里很不舒服。且不去管鸟,那不是我们能理清的事,鸟界的事我们不能臆断。我们来思考一下人,如果世上的人都为财而活着,为争夺财富而死,那这样做人是不是太没意思了呢?人活着总要有点意思才行,至于是什么样的意思,当时我还没有想透。不过觉得如果只为财而活,那是一种很无聊的活,那样活着和死了有什么区别呢?  在车间的工人堆里,也有格言在流传。比较典型的如:“吃螃蟹,看大夹(家)”。虽然大家都在说,但我怀疑这是有益的格言。都随了大溜,就没有了“冻死迎风站,饿死不弯腰”的气节了。都随了大溜,还会有文天祥、谭嗣同那样的汉子吗?我不能认同他们的观点,我也不愿随大溜。于是,在后来糊信封这件事上,我们几个青年工人同车间主任起了争执。那时,车间里揽了一点糊信封、纸袋的活,因太零碎,不好记工时,就分到各个小组,利用业余时间干,让大家挣点外快。这本是件好事,但车间里又出政策,把这业余干的活也不按多劳多得,仍按工资级别来付报酬。这规定受到级别高的老职工的欢迎,却打击了青工的积极性。几位青工(其中有我)认为不妥,就联合起来找车间主任说理。虽然最后车间没有采纳我们的意见,但我们几个没有随大溜“看大家”,而是明确地表达了对这件事的看法。改革开放之后的现实再次证明了我们意见的有效。其实车间主任和老工人他们也知道在业余时间干活多劳多得是对的,但他们被“人为财死”的想法困住了,于是抓住了几个小钱,放弃了工友之间的友情。  上面所说的这些,都成了构筑我的精神单间的一砖一石。  现在,我享有着这个单间,并一如既往地在这个单间里沉思。“我思故我在”。笛卡尔这话,我信。西谚曰:人类一思索,上帝就发笑。我觉得上帝之笑,应该是会心之笑,赞赏之笑,而不会是嘲笑。如果是嘲笑,如果上帝以为他早就替我们思考完了,那么,这样的上帝,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了。面对几千年文化传统中的精华与糟粕,面对西方精神成果的纷至沓来,面对现代化进程中的喧嚣与浮沫,我更觉个性化的精神单间的重要。不迷信古人,也不迷信西人,以五千年华夏文化为背景,以以人为本的人道主义理念为旗,以精神自由为出发点,不断拓展自己的精神单间,实现自我的精神超越,那是多么愉悦的人生快事!有了这样的快意事了,别的任何事都是小事了。  是为序。  梁化乐  2009年9月18日

内容概要

  梁化乐,1954年出生于山东台儿庄这个充满血性的打鬼子的地方。曾当过工人、大学教师,现任山东省枣庄市作家协会主席,系中国当代文学研究会会员、山东省作家协会全委会委员。1982年开始文学创作,在《青年文学》、《小说界》、《青春》、《萌芽》、《时代文学》、《山东文学》、《文学世界》、《春风》、《当代小说》、《散文》、《青年作家》、《文学报》等报刊发表小说、散文作品100余万字。

书籍目录

自序【第一辑】 在渐逝的星空下父亲的优雅美丽的女人代写书信的老人传说之死独身女人卖开水的人孙福林尤八爷生活如戏被折断的翅膀有这样一个富农怀念二姨父钓者二题抄家成分散记报名的故事饥饿记忆无法毕业的考试童年故事命题作文前途鞋说送盲人回家文曲星【第二辑】精神单问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独对皎月个性的执着梦里桃花男子的小屋生命感想汤汤大运河眺望时间“文革”余波记心底的流水游览南京的几种方式信仰的话题迷失的灵魂色盲张掖卧佛记沈园的沉思不化蝶又如何等待暴风雨【第三辑】诗在哪里拂晓鸡唱超越千年大漠胡杨独卧扇子崖对一条小路的怀念甘泉与荒漠寒夜钟声换个角度看嘉峪关魂牵梦绕台儿庄崂山随想莫高莫高我的家那一片山菊花人生际遇的悲凉诉说三峡如巷山问野店吃炒鸡苏州的小巷台儿庄的糁微笑的卢舍那为了那醉人的绿小楼一夜听涛声寻找美丽夜宿龙泉寺硬席车厢远方在心中平阳九章西湖二题紫丁香走进百草园【第四辑】深度阅读唤醒内心沉睡的激情——读罗伯一格利叶《去年在马里安巴》精神的冒险之旅——读里尔克《沉重的时刻》渴望壮举——读《西域的忧伤》之一绝望的经历——读《西域的忧伤》之二谁为孔乙己哭泣——读鲁迅《孔乙己》札记另一种活法——读罗萨《河的第三条岸》l那条路——读史铁生《我与地坛》漂泊的灵魂纤细而温暖的战栗虚幻的村庄——读刘亮程《一个人的村庄》艺术的力量走向梵高吉庆街的伪风景——读池莉中篇小说《生活秀》失落的意义失败的寓言——读阎连科中篇小说《年月日》

作者简介

《精神单间》内容:这是一部帮园旧梦的回忆之作,优雅的父亲、代写快的老人、爱唱戏的理发师等。这是一部故园旧梦的回忆之作。优雅的父亲、代写书信的老人、爱唱戏的理发师……
那些特殊岁月的小镇人物丰满而灵动,留下了追忆思索的浓浓痕迹。
这是一部叩问灵魂的畅想之作。
独对的皎月、心底的流水、信仰的话题……
丰沛的情感沿着美与善的道路前行,寻找着内心深处安静的栖息之所。
这是一部寻找信仰的游历之作。
遥远的村落、幽长的巷道、千年的雕塑……
一行行跃动的文字背后,深藏着亘古的素美和厚重的情韵。
这是一部深度阅读的探究之作。
罗伯一格利耶、里尔克、鲁迅……
不落窠臼的评论与视角独特的感悟,彰显了一位爱书人的坦荡性情和心灵质量。
我们可以自己给自己套上枷锁,束缚住原本无边无际的思想和感情。
我们也可以秉承信仰,心意恒定而不畏艰险,去追寻黎明的曙光。
翻开《精神单间》,遵循自己的内心,这里将为您献上一方晴空。

图书封面


 精神单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梁化乐把自己的散文集命名为《精神单间》,显然,他是有意将其打制成一本思想之书。该书分为四辑,一是回忆性的——“在渐逝的星空下”;再就是思考、思辨性的——“精神单间”;还有就是游记性的——“诗在哪里”,是在游历当中得到的感悟,实际上也可以归入思辨类之中;最后一部分“深度阅读”是一些读书随笔、文学批评,展示了他的审美修养、文学观念。就全书内容来看,大都是感悟性的:对人生的感悟,对文学的感悟,对过去对现在的感悟,尽可列于“精神单间”。个人经历,所见所闻,是他写作的由头。他喜欢对一些寻常事物发出不同寻常的看法,这体现了他与人不同的观察角度,不一样的思考方式。比如《换个角度看嘉峪关》,说的就是只有打破常态,才能看到平时不能看到的东西。站在山上看嘉峪关,所谓雄奇的关城就成了小土埂,不堪一击。《沈园的沉思》,则是就陆游的《钗头凤》提出质疑,反对那种写在墙上的爱情。写在墙上的爱情,看似风流,其实是给别人看的,已经变质。再如,他写燕奶奶、尤八爷、周老师、徐三姑等文革人物,更是旨在表现这些人的个别性——他们的不同一般。 梁化乐有着十分个人化的思考习惯,所思所想都能提炼出他的个人看法。《精神单间》的第一部分“在渐逝的星光下”,是关于前文革时代和文革时代的沉重记忆。在当下这个飞速前进的时代,人们不仅顾不得记住当下,同时还在轻慢地遗忘过去。曾经那样疯狂恐怖的“文革”,似乎早成了一个荒诞不经的传说。梁化乐对“文革”的追问和反思,融合了自身的痛苦体验和清醒质疑。他所经历的文革以及他的切身感受,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史所不传的民间记忆。这是一个人的“文革”记忆,是一笔宝贵的心灵档案,是一次有胆有识的精神冒险。那些不堪回首的往事通过他的叙写,能够以文字的形式重新复活,为我们提供了一份独特的思想切片。比如《美丽的女人》中的燕奶奶,她守寡大半辈子,听说丈夫的尸骨被红卫兵扒出来之后,竟颠着小脚走了七里路,去给丈夫收拾遗骨……我们可以体会到一个人的内在力量。也就是说,即使燕奶奶受到那样的的侵害,被剥夺了财产,甚至被剥夺了活着的理由,但她仍然具有一种不可扼杀的精神。表面上她是羸弱的、不幸的,骨子里,她又是伟大的、美丽的。她不仅要让自己活成一个人,还要给死者以人的尊严。在那个非常的年代,非常难得,又非常合情合理。燕奶奶之所以被梁化乐写为“美丽的女人”,就是因为,在众生颠倒,在别人甘为非人时,她还是一个正常的人,一个女人、一个妻子、一个不失人格的老人。 应该说,梁化乐的散文所表现出来的特点,就是能从常俗的一面出发,走到和常俗相背离的另一面,有一种不依不饶的反叛性。因此,在写作时,他往往采取“逆行”的方式,从一般走到不同一般,从不同一般走到离经叛道、超凡脱俗。他总能打破常规的经验,提供一些别致的、通常人少有的想法。他的反思多是反禁锢、思个性,反僵化、思性灵。所以,他与经常念叨“人为财死,鸟为食亡”的车间主任有区别,希望“活得有点意思”;他也不同于信奉“吃螃蟹,看大夹(家)”的工友们,因为他不愿“随大溜”。他向往“个性化生存”,推崇“精神的魅力”,所以才要构筑一处“个性化的精神单间”。他在《生活如戏》中写道,“现实中的生活,更多的是一地鸡毛,繁杂琐碎,缺少深意和趣味。只有生活如戏,我们才能一步一步向上走,提高自己的人生境界,不再落入庸常的范畴。但,可惜的是,几十年来,我们只有生活,却无戏。不是没有人写戏,而是写出的戏还是生活,甚至是假生活。没有戏,我们怎么来如戏?这是我们当今社会生活的一大悲哀。希望这个现实尽早一点结束,让我们每晚都在戏院里看自己喜欢的戏,并在生活中如戏一般生存。”“如戏”就是他所追求的“做人的最高境界”,而写作,正是一间化自缚为逍遥的小剧场,能够让他彻底放松下来,“情不自禁地进入戏中”。他说,“谁不想做一个有情趣的可爱的人呢?”所以,他要用文字提纯生活的情趣,要让更多的人成为“升华”为可爱的“戏中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