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棚杂忆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牛棚杂忆

出版社: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1
ISBN:9787503530982
作者:季羡林
页数:244页

章节摘录

从社教运动谈起六十年代前半,在全国范围内又掀起了一场惊心动魄的叫做“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运动。北大又大大地折腾了一番。规律仍然是:这场运动你整我,下次运动我整你。混战了一阵,然后平静下来,又都奉命到农村去搞社会主义教育运动。我于1965年秋天,开完了“国际饭店会议”以后,奉命到了京郊南口村,担任这个村的社教队的副队长,分工管整党工作。这是一个小小的山村。在铁道修建以前,是口内外的交通要道。据当地的老百姓告诉我,当年这里十分繁华,大街上店铺林立,每天晚上卧在大街上的骆驼多达几百头,酒馆里面划拳行令之声通宵达旦。铁路一修,情况立变,现在已是今非昔比。全村到处可见断壁颓垣,一片荒凉寂寞,当年盛况只残留在老年人的记忆中了。村里社教运动进行的情况,我不想在这里谈。我只谈与“文化大革命”有关的一些情况。这一场“史无前例的”所谓“革命”,来头是很大很大的。这是尽人皆知的事实,用不着我再去细说。它实际上是在1965年冬天开始的,正是我在南口村的时候。这时候,姚文元写了一篇文章:《评新编历史剧〈海瑞罢官〉》,点起了“革命”的烽火。这一篇文章鼓其如簧之舌,歪曲事实,满篇邪理。它据说也是颇有来头的。姚文元不过是拿着鸡毛当令箭出台献艺的小丑而已。我读到这篇文章就是在南口村。我脑袋里一向缺少政治细胞,虽然解放后几乎天天学习政治,怎奈我天生愚钝,时时刻刻讲阶级斗争,然而我却偏偏忽略阶级斗争。我从文章中一点也没有体会出阶级斗争的味道。我一点也没有感觉出这就是“山雨欲来风满楼”,这就是大风暴将要来临的信号。我只把它当做一篇平常的文章来看待。兼之我又有肚子里藏不住话的缺点(优点?)。看完了以后,我就信口开河,大发议论,毫无顾忌。我到处扬言:我根本看不出《海瑞罢官》会同彭德怀有什么瓜葛。我还说,“三家村”里的三位村长我都认识,有的还可以说是朋友。我同吴晗三十年代初在清华是同学。一九四六年,我回到北平以后,还曾应他的邀请到清华向学生做过一次报告,在他家里住过一宿。如此等等,说个没完。我哪里知道,说者无心,听者有意。同我一起来南口村搞社教运动的有我的一位高足,出身贫农兼烈属,平常对我毕恭毕敬,我内定他为我的“接班人”。就是这一个我的“心腹”,把我说的话都记在心中,等待秋后算账,脸上依然是笑眯眯的。

前言

《牛棚杂忆》写于1992年,为什么时隔六年,到了现在1998年才拿出来出版。这有点违反了写书的常规。读者会怀疑,其中必有个说法。读者的怀疑是对的,其中确有一个说法,而这个说法并不神秘。它仅仅出于个人的“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的一点私心而已。我本来已经被“革命”小将——其实并不一定都小——在身上踏上了一千只脚,永世不得翻身了。可否极泰来,人间正道,浩劫一过,我不但翻身起来,而且飞黄腾达,“官”运亨通,颇让一些痛打过我、折磨过我的小将们胆战心惊。如果我真想报复的话,我会有一千种手段,得心应手,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够进行报复的。可是我并没有这样做,我对任何人都没有打击、报复,穿小鞋,耍大棒。难道我是一个了不起的、宽容大度的正人君子吗?否,否,决不是的。我有爱,有恨,会妒忌,想报复,我的宽容心肠不比任何人高。可是,一动报复之念,我立即想到,在当时那种情况下,那种气氛中,每个人,不管他是哪一个山头,哪一个派别,都像喝了迷魂汤一样。 我期待着有人会把自己亲身受的灾难写出来,也期待折磨人甚至把人折磨至死的当时的“造反派”实际上是打砸抢分子的人,为什么不能够把自己折磨人的心理状态和折磨过程也站出来表露一下,写成一篇文章或一本书呢?在我的两个期待中,其中一个我无能为力,而对另一个,也就是对被迫害者的那一个,我却是大有可为的。我自己就是一个被害者嘛。我为什么竟傻到守株待兔、专期待别人行动而自己却不肯动手呢?期待人不如期待自己,还是让我自己来吧。这就是《牛棚杂忆》的产生经过。我写文章从来不说谎话,我现在把事情的原委和盘托出,希望对读者会有点帮助。但是,我虽然自己已经实现了一个期待,对别人的那两个期待,我还并没有放弃。在期待的心情下,我写了这一篇序,希望我的期待能够实现。

媒体关注与评论

逝去的生命不能复归,也用不着复归。但是,回忆这样的生命,意识到自己是这样活过来的,阳关大道、独木小桥,都走过来了。风风雨雨都经过了。一直到今天,自己还能活在世上,还能回忆往事。这难道还不能算是莫大的幸福吗?  ——季羡林季老的学问、人品都是一流的。  ——著名哲学家汤一介老人从来没有停止过思考。  ——著名学者、季羡林弟子钱文忠他是一个很好的父亲。  ——季羡林之子季承

后记

我从1988年3月4曰起至1989年4月5日止,断断续续,写写停停,用了一年多的时间,为本书写了一本草稿。到了今年春天,我忽然心血来潮,决意把它抄出来。到今年6月3日,用了大约三个月的时间抄成定稿。草稿与定稿之间差别极大,几乎等于重写。我原来为自己定下了一条守则:写的时候不要带刺儿,也不要带气儿,只是实事求是地完全客观地加以叙述。但是,我是一个有感情的活人,写着写着,不禁怒从心上起,泪自眼中流,刺儿也来了,气儿也来了。我没有办法,就这样吧。否则,我只能说谎了。定稿与草稿之间最大的差别就在于,定稿中的刺儿少了一点,气儿也减了一些。我实际上是不愿意这样干的,为了息事宁人,不得不尔。我在书中提到的人物很不少的。细心的读者可以看出有三种情况:不提姓名,只提姓不提名,姓名皆提。前两种目的是为当事人讳,后一种只有一两个人,我认为这种人对社会主义社会危害极大,全名提出,让他永垂不朽,以警来者。我只希望被我有形无形提到的人对我加以谅解。我写的是历史事实。我们“文革”前的友谊,以及“文革”后的友谊,我们都要加以爱护。

内容概要

季羡林(1911-2009),山东临清人。1934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外语系,翌年作为清华大学与德国的交换研究生赴德国哥廷根大学学习梵文、巴利文、吐火罗文,获哲学博士学位。1946年回国在北京大学东方语言系任教授,曾任北大副校长、南亚研究所所长、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等职。对印度古代语言、印度古典文学、印度佛教史以及中印文化关系等方面有精深研究,著作颇丰,有《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罗摩衍那安探》、《今译》(合著),译有《沙恭达罗》、《五卷书》、《罗摩衍那》等。

书籍目录

自序
一 缘起
二 从社教运动谈起
三 一九六六年六月四日
四 对号入座
五 快活半年
六 自己跳出来
七 抄家
八 在“自绝于人民”的边缘上
九 千钧一发
十 劳改的初级阶段
十一 大批斗
十二 太平庄
十三 自己亲手搭起牛棚
十四 牛棚生活(一)
十五 牛棚生活(二)
十六 牛棚生活(三)
十七 牛棚转移
十八 半解放
十九 完全解放
二十 余思或反思
二一 后记
附录
我的心是一面镜子
一个老知识分子的心声
季羡林自传
季羡林年谱

编辑推荐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老先生对其在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书对“文革”的残酷性揭露的让人不寒而栗。他出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总结教训和“经验”,让更多经历过的人出来说话,让更多知情者出来说话,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作者简介

《牛棚杂忆》是季羡林对文革时期的一本回忆录,他以幽默甚至是调侃的笔调讲述自己在“文革”中的不幸遭遇。此书对“文革”的残酷性揭露的让人不寒而栗。他出书的目的就是希望总结教训和“经验”,让更多经历过的人出来说话,让更多知情者出来说话,不要让历史的悲剧重演。

图书封面


 牛棚杂忆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92条)

  •     一、正如作者所说,除了一些不疼不痒的伤痕文学和夸张渲染的小说作品,当事的双方(整人者、挨整者)还没有人客观坦诚地记录下这段真实的历史。而今的淡化处理和时光飞逝,如果被忘却,苦难就白受了,历史就有重演的可能。二、很真诚,作者没有为自己讳,也有过头脑发热、胆小怕事、逃避放弃、明哲保身,这些都可以从作者的文字中读出。正因为如此,才可以更令人印象深刻地看到这种颠覆人性的浩劫对知识分子内心造成的真实伤害和折磨。三、难得是过来人用了一种含泪带笑的讽刺口吻,充满自嘲、幽默和调侃,很多地方甚至让人忍俊不禁。不禁更让人同情和共鸣。四、值得思考的地方还有很多,季先生此做乃以身垂范、抛砖引玉。不过也许正因其后来“翻了身、飞黄腾达、官运亨通”(作者自云),才更无所顾忌一些。其他人呢?
  •     花了三个多月的时间看完了季羡林《牛棚杂忆》,为什么花了这么久。说实话因为那段历史对于我这七零后来说有些遥远,没有任何记忆,引不起任何共鸣。这种回忆不像侦破小说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不像言情小说有纠结的感情令人嘘唏。所以一直有一搭没一搭的看着。从九月开始看终于在十二月看完。如若不是季羡林这三个字,我可能看都不会去看。对于那段历史,我们缺失的实在太多了。 从文中我摘录了几句令我想思考的语句:1、时间是毫不留情的,它真使人在自己制造的镜子里 照见自己的真相。2、在中国,只管目的,不择手段;造谣污蔑,人身攻击;平平常常,司空见怪。3、暗夜在窗外流逝。大自然根本不管人间有喜剧,还是悲剧,或是既喜且悲的剧。4、一个人的一生难免稀奇古怪,一个人走的路有时候并不由自己来决定。我的理解是时间、自然都会给我们最真实的答案。 文中提出了一个至今还需我们认真思考的问题:一个人堕落是有一个心里过程的,可我们有时潜意识里似乎有点认为这是天生的。这种想法是不正确的,然而谁来负这个责任呢?我们总是把人分成“好人”和“坏人”,“坏人”是怎么形成的?应该怎样减少“坏人”?谁应该对这“坏人”的形成负责?我们每个人都有在一定环境里、一定条件下都会变成“坏人”。 文中还提出了四个思考问题:1、那段历史吸取了教训没有?2、那段历史过去了没有?3、受害者舒愤懑了没有?4、那段历史为什么能发生?上述问题至今我都没知晓答案。 对于这段历史许多人跟我一样是无知的。为什么我们会缺乏这段历史的教育呢?希望它永远都不要再发生。希望我们永远不要再被愚蒙、无知占上风。
  •     前几天读完这本书,对文革又有了另外一种认识,原来对于文革只停留在总体认识上,看完这本书后,对知识份子的批斗有了具体的认识,对于精神与肉体上的迫害是我等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体会,看到那些文字都不寒而颤。周末到渔洞的云篆山去游玩,吃饭选在了一个名叫“知青山庄”的地方,在这里吃一顿饭,然后看晚上的文艺节目每人35元,整个镇上都以6,70年代的风格来进行建筑恢复,一到镇上都可以看到体现那个时代精神面貌特征的大幅墙画,画中人物个个精神断抖擞,基本人物都为工农兵为题材,墙上类似于“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的标语,很多地方都能见到,总之到了这里你会感觉你不再生活在现实生活,而是回到那个离我们远去的年代。知青山庄就是在这个街道附近的一个地方,在一个原来知青大队的旧址上进行重建与扩大的,到了这里游客都被称之为”社员“,下午4点多到达然后在服务员的引领下去订晚上吃饭的餐桌,这个过程这里称之为”报道“,就像知青来到大队报道一样,然后会得到一个大队的标识牌,我们被分配在了12大队,队长就是去办事”报道“的朋友,我看了一下12大队上面写着”XX县XX单位“,估计这些都是根据当时知青下乡实标的一些大队名称来的。安定下来,就在里面转了一下,看了一下资料 知青山庄 已成立差不多10年,已创出品牌,在打了一阵麻将后到了6:00开始吃饭,高音喇叭开始喊各生产队吃饭,一个大院里面估计20桌左右,在一面大墙的中央印着毛泽东的肖像,在人员差不多都到齐后,在主持人的主持下全体起立,说实话我是极不情愿起立的,但是朋友说入乡随俗,就起立了,然后就是对着毛泽东的画像三鞠躬,可能因为我没有经历过那个年代,对这种形式与个人崇拜都有点厌恶,鞠躬我们这个12生产大队都是没有鞠躬的,每鞠躬一次都会喊一些口号,什么万岁,为人民服务之类的,虽然没有看周围,但是那些年龄大一点的人们都激昂喊着口号,从鞠躬与激昂的口号都可以看出那个年代的疯狂。吃完饭后,离吃饭不完的地方有一个小广场,有点像露天电影场,只是前面搭建了一个舞台,舞台背景后面中央还是印着一幅巨大的毛泽东肖像,肖像下面然后就是一个忠字,忠字中心的中间一点换成了一个心型的图案,一看忠字就是一个词:忠心,然后舞台上方一幅红底白字的标语,写着“沿着毛主席无产阶级文艺路线前进“,然后主持人就喊各生产队队上去凭刚才吃饭的生产队牌字上去换一个红袖章,看到很多估计原来当过知青年龄稍微大点的人很积极并踊跃的上去换红袖章,当然我们这个队是没有上去换了,毕竟我们没有经历过也没有这种激情。接下来就是一些文艺节目,在去小广场的通道的一面算是文化墙上有很多照片,就是一些剧照,然后还有一些获得的文化单位的奖牌,具体也记不太清楚了,文化节目主要就是一些编排的如白毛女之类的话剧,还有样板戏的一些选段,然后还有邀请观众上台一起进行大海航行靠舵手的合唱,总之文艺节目也是以恢复当年文艺节目为目的,其中一个节目是讲知青相应号召去支边告别父母的节目,我看到一些人流下了泪水,也许这些泪水我是永远不会明白,也不想去明白,整体文艺节目可以看出很多编排是很专业到位的,有一点的专业水准,但给我最深刻的还是一个国家二级演员二胡独奏”赛马“,的确极具水准,因为我原来很喜欢女子十二乐坊的赛马,所以这首音乐很熟悉,有一点在音乐上的共鸣,整个过程还有另外一首背景音乐很熟悉,具体是那个节目中使用我不太清楚了,不过背景音乐是”向阳花“,在观看到10:30左右后,我们生产大队成员基本没有兴趣了,就离开了此地。因为前几天看完了牛棚杂忆,然后又这里感受了一下知青文化的商业复古,觉得应该以文字记录一下,其实这种知青文化的商业复古,原来在另外一些游玩的地方也有这种,但都没有这个知青山庄专业,在回程路上跟朋友们谈起,朋友们机关单位的一些领导很是喜欢这个地方,这也再次印证了那个年代的知青都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体,所以才有知青山庄这种商业模式的火暴,在此不想上纲上线去说他们是否向往原来那个年代的狂热,至少那个年代的生活方式成为了他们回忆过去的纽带。其实这种知青文化的商业复古模式,虽然比较火爆,但是在媒体上我却没有看到关于这方面的任何报道,不管是重庆还是全国都是如此,其实我一直在想,在主流媒体上是不会出现知青文化的商业复古报道的,至少个人觉得政审是通不过的,也就说政府是不会大力提倡,不会做为商业经济推动发展模式进行推广的,但是政府也不会反对的,为什么会出现这种不报道也不倡导呢?其实就如中国政府对待文革历史的态度一样,这样就很容易理解了,但是季老就是看到了政府的这种态度,再加他等待着有人出点关于文革的书,但是一等几十年没有人,他就动笔了,他说这是留给后人的一笔财富,希望能引起思考,所以才有此书的出版,此书的出版在季老的访谈录中也讲到出版经历了一些波折,原因肯定大家都清楚,最后在他老人家的个人影响力及中央党校出版社的特殊性才得以问世。如果这种商业模式的火暴或者与大面积兴起,可以说政府也不会出面进行制止,因为这种商业模式扛着一面大旗,那就是对毛老人家表忠心的大旗,如果制止就是反对毛老人家,那就是很严重的政治事件,这种商业模式就只能是主流媒体视野外的另类商业运作方式了,也许随着时代的变迁,就如我这个年龄阶段人大多数对文革没有多少认识一样,逐渐淡出视野,这段不愿意提及历史就这样过去了,社会主体人群的变迁,这种商业模式慢慢也不会有什么市场了,知青山庄创办了差不多十年,它还能不能存在二十年,三十年或者更久呢?我想是不会的,我一直在想如果季老之类的老人对这种知青文化的商业复古持什么态度呢?他们看到那些批斗节目又会做什么感慨呢?也许有过跟季老同样经历的老人都是不会愿意到这种地方去的,不但在揭伤疤,同时看到这种商业复古模式他们更会觉得我们这个民族对于那段历史的认识与总结是远远不够的。。。PS: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在Google与Baidu上面搜一下”知青山庄“有很多图片,因为出行没有携带相机所以没有拍照,还有就是豆瓣也不能帖图。

精彩短评 (总计50条)

  •     一叹再叹。
  •     文字朴实,有生活气息,一些句子有主观性,即使多年后回忆,可见季老内心愤懑之气难以抒发。最后的称述也是好的,很贴心但是像是没有大声的喊出,生活经历改变了他许多,我们不及此也无多言语,但是一个疑问是那些所谓的工人阶级后来怎么了,是靠广大的人民来供养着吗?
  •     很清晰的 记录了作者在文革时期蹲“牛棚”的经历,一些细节的描写,不禁令人动容。然而作为季老这样的“大家”写出这样的一本书,我是完全不满意的,因为全书的基调,依然停留在“诉苦”“忆苦”的层面。像季老这样的经历过文革的文化人,应该是最有资格和责任反思文革的了,然而全书离这一目标差的太远太远。【因为读这本书的时候正值“毛诞”百廿,因此这本书引导我深入思考文革,我认为要对文革进行反思,应该从三个方面:一是太祖爷的性格、思想与权术,二是文革之所以能产生的政治体制和思想基础,三是个人主动或者被动卷入这场漩涡所体现的人性之恶和平庸之恶(季老的遭遇和他本人的表现显然属于这一点),只有从这三个方面深入思考,我们才能真正的以史为鉴,不重蹈覆辙。】
  •     大部分人都不是坏人,但也不是好人,人性中的恶只看有没有被环境发掘出来而已
  •     知识分子的苦难!牛棚里的“管理者”,绞尽脑汁地折磨人,以满足自己的虐待欲;受苦着只能忍受。
  •     满篇心酸,讽刺与荒诞,不容相信的历史活生生的被遗忘了
  •     今年读的最后一本书了,也是今年读到的第三本关于WG的书,直面历史才能避免悲剧重演。
  •     老爷子用幽默诙谐的语言讲述那段悲惨经历,让人越觉得唏嘘不已。
  •     看到一半内心很受冲击,社会环境导致人性最大的恶释放出来,让人不寒而栗。
  •     过去的东西就让它快乐一点,不管多艰辛,只要过去了就把它调侃为喷气式吧!
  •     生不如死,死不如死的早,留下来的人呢?心早就碎了。
  •     中国人的镜子
  •     文革十年,欠了他们太多。 多少人因此牺牲了性命,中国文化至此都未恢复如初,校园再不静心学问。实在可惜。
  •     想起了莱维的这是不是人,奥斯维辛集中营里的非人对待至少有着战争 国别 利益 侵略等种种理由来进行哪怕一丝丝的解释,而十年浩劫赤裸裸的暴露了人性,如季老所言,人性本恶,我亦坚信。
  •     就是难以一口气读完,这段历史太沉重了,死的死伤的伤,该遗忘的人永远不会忘,不能忘,也不敢忘。民粹主义到达一个高潮,民智也就只是说说而已。不管你曾经多么显赫,一瞬间被打倒。小心生活。
  •     感慨万千那个冷漠的年代 浩劫一场
  •     见证一个魔幻荒诞的时代
  •     能说出来的伤痛往往都是内心已经释怀了的 但历史不容忘却 知识分子也是人 也会自私 也要自救 时代所致的犯下的错 终该在积极的反思中 避免再犯而非绝口不谈 一个民族 懂得直面历史才能更好的面向未来呀 自我觉得年轻人还是有必要了解这段过去的
  •     新闻史作业。感觉季羡林这种性格的人才写的出这么娓娓道来的文字啊。没有过多的怨气,只是把事实铺陈出来。学习了!
  •     中共中央党史出版社
  •     深切感到到那个颠倒是非的年代,人被打上标签物化,季先生大概也未必如序言中所说的那样全然看淡,印象最深的却是其中一段不堪受辱想要寻死的自我剖析,现在想起来依然心里发颤
  •     天凉好个冬
  •     相比之下,余秋雨的《借我一生》更像自己的辩护书。
  •     一段对于那个黑暗时代最为深刻的记忆,虽然作者有时候语带调侃,但是内心的伤痕却在字里行间都可以看到。重要的是,季羡林的遭遇,应该是文革期间相对较轻的人之一,相对于《夹边沟记事》,这本书里的遭遇还是要轻得多。一个人鬼难分的时代,但是起劲这种回忆性的书却是太少了……
  •     季老的心血岂是我能评价的
  •     人类浩劫。
  •     它带去的不是仇恨的报复,而是一面镜子,从中可以照见恶和善,丑和美,照见绝望和失望
  •     没看完
  •     士可杀也可辱?因为作者不想带着情绪不愿说脏话,所以写的相当温和了。正因为如此,很显得书里那些折磨人者面目可憎令人发指。
  •     看得我都要气死了。。。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整本书充满了知识分子的嘲讽之言,不过谁经历过那个年代不会咬牙切齿呢?正如季老先生说的,我们一直等着有人能真实的描述出当时发生了什么,但是没有。于是,加上老先生的语言功底,这本书成了我们珍贵的参考文献。
  •     “英雄是用特种材料造成的,而我实非其俦。”
  •     逃不了的人的反思
  •     诚实,不回避,诚恳不做作,这是季老让我一直感动的。
  •     也许是罪孽太多深重,也许是背负的东西太多,近日睡梦之中似乎回到了那个年代,鞭挞辱骂,牛鬼蛇神。没有什么是不可以被推翻的,我们一次又一次的提醒着我们自己。但是在这些苦难的岁月之中,季老那一代知识分子的对每一分生命的坚守,对自我坦荡的剖析,激愤之中的幽默,足以让人心生敬畏。 我每次读书无一不在被一次又一次的震撼,感叹生命的变幻多端,每次读完后都会深深的觉得自我存在的渺小和天地的宽广无垠,于是对世间万物充满了自发的仰望凝视。 无论何时都将自己置于低处,这是我读书至今为止收获的最大的道理。
  •     切肤之痛!
  •     高三看过的
  •     一场杀戮
  •     两天时间看完,感受一个大度量、历沧桑的人如何再次谈起过往。季老的文学水平和做人的气量,都是令人敬佩的。
  •     特殊年代里的血泪史。
  •     现实比想象中的更残酷。
  •     了解文化大革命的又一个角度,文革时期的残忍较之于南京大屠杀恐怕也是相当的。起初对走资派和 资产阶级权威的定义十分不解,如何安此罪名的逻辑怎样都搞不通顺,但后来揭示的就是这就是一场暴乱,没有什么道理看你不顺眼就可以安上任何罪名的。这就是说我们新中国或许还是有一段很可怕的专政时期。另季还是以讲段子的方式来述说这一段历史的,别开生面,有的时候竟然也能笑得出来。然有很多细节估计也是删掉的比如说对当时的领导人态度,能出版你态度必须还得平和一些,也还必须表现出自己既往不咎
  •     季羡林先生是我一生学习的楷模,中国真正古朴的老一代知识分子,虽然没见过,但是读他的文章就像和一位和蔼的老人悉心交流一般舒适。希望季羡林先生地下有知能感到安慰。
  •     至少是让我重新认识了文革,和一百个人的十年一样,都是对文革中的生活写实,然后有一些反思。
  •     面对那段黑暗的历史需要莫大的勇气。
  •     七八年前读过的书,季老师的回忆录,初读会有点无趣,慢下来能感觉到大师的气度,渗透着一些老辈说的道理,听着既普通又发人深思
  •     血泪史
  •     面对这样一本鲜血淋漓的回忆录,我们如何能不反思,不沉痛地思考那个荒唐的年代?季老笔触幽默晓畅,但血淋淋的史实简直让人毛骨悚然,他文字里蕴含的怒气和感慨也叫人嗟然长叹。最让我印象深刻即使他一针见血地剥开革命的实质:为了满足人类折磨别人以取乐的劣根性。我怕看文革的书,看了糟心,看了悲愤,但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历史书上一页便轻描淡写揭过的十年,永远不该被忘记。
  •     不管回忆录中内容真实性是八成还是九成,疯狂年代,任何人在那个时候都不能保证自己会存有理智
  •     您用心酸与血泪,书写出平淡和珍贵。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