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真寺边的那些事儿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清真寺边的那些事儿

出版社:宁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10
ISBN:9787227039549
页数:306页

章节摘录

  23年的光阴已经过去了。可同心的人们依旧念念不忘这些过去的事儿。  1985年,中国与沙特尚未建交之前,原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黑伯理率访问团访问巴基斯坦时,经巴基斯坦总统齐亚?哈克帮助,促成了访问团应邀访问沙特之行。访问沙特期间,沙特方面要求黑伯理延长访问,12天时间享受到了极高的礼遇。  新中国成立以后,与阿拉伯国家陆续建交是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1956年5月,中国先是与埃及建交,在国际社会特别是在阿拉伯世界引起了广泛而积极的反响。  而在黑伯理应邀去往沙特之前,沙特阿拉伯也通过多种渠道与中国外交部保持接触,并向中国表达其国王对于中国的友好态度。尽管当时沙特与新中国建交面临困难的局面,但双方都在积极努力,寻求突破。  1985年,黑伯理所率领的代表团在埃及访问期间,还与费萨尔银行签订了合作意向书,双方共同出资4000万美元建成了宁夏伊斯兰信托投资公司。这个公司和之后成立的伊斯兰信托国际技术合作公司成为了两座通向世界的桥梁,沙特同时还无偿先后援助建设了同心阿拉伯语学校和宁夏伊斯兰经学院。以至于今天的人们说,1985年的那次出访,直接促进了中国与沙特的建交。  正是这一年,同心县有了中国第一座中等阿拉伯语学校,4年后,有了宁夏伊斯兰经学院。对于23年前,原宁夏回族自治区主席黑伯理应邀访问沙特的经过,宁夏大学王锋博士颇有感触地说,“这是中国省部级领导首次出访沙特,对于推动宁夏地区与阿拉伯国家之间的交流与交往,有了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至今,仍有现实意义。关于沙特,黑伯理是一个开拓者。”

前言

  清真寺在阿拉伯语里称为“麦斯吉德”,意为穆斯林礼拜的地点。  在中国,有回族人的地方就有清真寺,清真寺犹如芝麻饼上的芝麻粒,星星点点地遍布在大地上,成为了56个民族中最为独特的景致,而唐朝正是这一万千景象开启的时代。公元618年,大唐帝国建都长安,与此同时亚洲西部的阿拉伯帝国(大食国)则以伊斯兰教为纽带,在阿拉伯半岛实现了迅速崛起。公元650年(唐高宗永徽2年),大食国与唐王朝修好。而在这两国修好之前,伊斯兰教已经由大食国商人传入中国,这时的清真寺已在中国出现。  大唐帝国有着拥抱世界的胸怀,对于外来文化出奇地包容,那时京城长安的街头,买卖着世界各地的商品,跨国贸易扩张到了一个更新的领域。那个时期来到中国的阿拉伯、波斯商人都有一个别致的名字叫“番商”“番客”。  唐代历史揭开了中国古代最夺目的篇章。帝国以军事为保障,贯通了出河西走廊,经新疆库车沿塔里木河西翻越葱岭抵达中亚、西亚的丝绸之路。而此时,另外一条通往阿拉伯国家的通道一以广州港为主的海上丝绸之路也已经形成了固定的航线。“我用瓷器换香料”,商贸的流通使得这两个相隔万里的帝国不再遥远。  再后来,中国大地对于这些以阿拉伯人、波斯人为主体的“番商”来说,逐渐不再陌生。“丝绸之路”引进来的不只是“胡商”会集,而且也带来了异域的礼俗、服饰、音乐、美术……以及各种宗教,形成了盛极一时的长安风尚。在大唐王朝空前的古今中外大交流大融合背景下,西来的穆斯林番商开始在中国大地上繁衍生息,更多的清真寺应运而生。今世,我们称那些在唐代至元代留居中国的信仰伊斯兰教的阿拉伯、波斯商人为回族先民。  是成吉思汗西征欧亚归来的蒙古军队,将伊斯兰文明史无前例大规模地带到了中国。数不清的穆斯林走进了东方这个古老的国度,他们留居中国与百族融合,形成了“元时回回遍天下”的景象一以回回人黑迭儿为主设计并主持修建了今日北京的雏形元大都;赛典赤缔造了中国的“行省制”;赛典赤的后裔郑和七下西洋,惊世骇俗……  明代,是回族男儿张扬个性的时代。这个时期的回族人开疆拓土、戍边屯垦,他们把灿烂的文明留给了烟波浩渺的海洋、亘古荒芜的边疆,这时的汉语已经成为了回族人共同的语言。以中国大地为载体,一个民族的共同体就这样在光阴流转百世融合中形成了。深感回族可依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赐建了多座清真寺,并向清真寺赠送《百字赞》,以增其荣誉。  继而,伊斯兰文明与传统儒学展开了对话,更多的人了解到了这个庞大群体,这个时期的回族人昂扬自信,他们与各民族和睦相处。再后来,孔子回族后裔、藏回回、傣回回、托茂回回、白回回、菲律宾回回也陆续涌现,百族融合是回族的特性。  “爱国是信仰的一部分”“求知,从摇篮到坟墓”“天下穆民是一家”,回回人与各民族和睦相处的生存哲学形成了独有的人文景观,他们早已不离不弃融入了大国的血脉之中。  1941年,在延安出版的《回回民族问题》一书中,从理论上首次肯定了中国回回人自成一个新的民族共同体,回族这一称谓自此传开。1958年10月,中国回族人文地域中心一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  千年演变,今日中国回族人口已过千万,不变的是回族人围寺而居的习俗。回族人聚居地的一座座寺院绝非是一处处简单的宗教场所一婚丧嫁娶的风俗在这里得以延续、经堂教育奉献出了今日中国一所又一所的民族学校、寺院的教场里代代都有习武弄枪的男儿走出、经济讯息与乡邻友谊在这里联络沟通、每个时期的建筑风格在这里打下烙印……甚至日常的纠纷与诉讼也在这里进行化解。更为离奇的是,如果在中国地图上,把回族古代略微知名的清真寺用笔勾勒出来,我们的眼前就会闪现出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古商道——一座座清真寺连接起来的商道,因商业而生的回族离不开清真寺,也离不开地理的要冲,大地上的清真寺手手相挽默无言语地沟通着中国。  小小的清真寺院涵盖了宗教、文化、历史、’建筑以及人情世故。一千多年来的历史在这里风起云涌,一千多年的历史画面在这里平铺眼前,一千多年来的民族气质在这里继往开来。  原北京师范大学校长、已故国学大师陈垣先生在20世纪初就提出要通过清真寺来向人们介绍回族的方方面面,不过这是他终生未了的心愿,陈垣之后的近百年来,许多学者也都有此设想,但因种种困难功败垂成,以至于我们今天看到的仅有1995年吴建伟主编的《中国清真寺综览汇编》一书,以及为数不多的社科类图书。  作为回族的孩子,8年前我萌生了“走近清真寺里看回族”的设想,使得更多的人在阅读中认识并理解回族。这一夙愿在今年得以开始逐渐实践。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张乐琴给予了关怀,感谢李文华先生的无私支持,感谢我的同事王彦林、朱爱华等人,正是有了大家的努力,才使得这本书在半年的时间里完成了采写、编辑与出版。《宁夏广播电视报》首发后,《中国民族报》对本书内容进行了连载,全国十多家报刊选发了部分内容,编辑本书时,稿件有所取舍。  仓促与匆忙间,书中疏漏与失误难免。如果书中的篇章对您认识回族有所裨益,那我们将是无比开心与荣耀的。

媒体关注与评论

  清真寺内涵丰富,实质上它是回族人写在大地上的通俗史。作者万里踏访一处处清真寺,理解并书写着一个民族不朽的传奇。 ——谢生林/中国伊斯兰教协会副会长  《中国民族报》之所以要连载《清真寺边的那些事儿》,那是因为我们与作者的设想不谋而合,书中过去的人和事在今天仍有现实意义。      ——赵学义/《中国民族报》社长  什么是清真寺?我的答案是,正如本书序言里所说的那样:“回族人一千多年来的历史在这里风起云涌,一千多年的历史画面在这里平铺眼前,一千多年来的民族气质在这里继往开来。”    ——姚继德/中国回族学会副秘书长云南大学教授  本书鲜活轻快地讲述着回族的艰辛与传奇,乃至对于回族研究多少有些补白的作用。认识回族,我们不妨从这册通俗读本开始。    ——王锋/著名回族学者宁夏大学教授

内容概要

马跃,1957年9月出生,回族。1983年毕业于西北民族学院汉语言文字专业,现任宁夏广播电视总台副书记、副总台长。高级编辑。
1998年进入广播影视行业,一直分管影视创作,组织拍摄的主要影视作品有《生死腾格里》《英雄无语》《公家人》《撑起生命的蓝天》《冯志远》《画皮》《大篷车》等。2007年,被任命为中国策划院宁夏分院副院长,并被聘为高级策划专家。兼任宁夏广播电视协会副会长,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副会长,中国视协电视文艺委员会副主任。

书籍目录

序言:让我们在清真寺里认识回族第一章  1  伍长华:虎门销烟背后的回族男儿  2  庚子国难时的那把固原刀  3  清真寺里的救国梦  4  追寻不死的马本斋  5  珠联壁合,20世纪的将军与阿訇  6  胡友松:嫁给李宗仁我不后悔  7  孟村:燕赵回回从来多慷慨  8  中国与沙特建交幕后的故事  9  建在繁华八角街上的清真大寺第一章  1  踏上丝路,我们一步步这样走近长安  2  遥望光塔,我们乘风破浪而来  3  麒麟寺,阅尽“东方第一大港”的沧桑  4  凤凰寺,盘旋西湖之畔逾千年  5  仙鹤寺,扬州为之荣幸的寺院  6  “省长之父”最后的家园  7  在首都的清真寺里感受温情  8  在西南,聆听郑和七下西洋幕后事第三章  1  青海,那些说藏话的回族乡亲  2  甘肃永靖大山深处的“孔回回”  3  海南岛上有个“女儿国”  4  探秘“帕西村落”  5  他们在桃花源生活了600多年  6  走近开封“犹太回族”  7  到山东,踏访菲律宾皇族后裔  8  去南京,拜谒古淳泥国王陵墓  9  走甘南,追寻明朝南京的回回  10  通州清真寺里埋葬一代名臣第四章  1  走近红军在循化修建的清真寺  2  无言地诉说一辈子的故事  3  砖头上盛开的花朵永不凋谢  4  乌鲁木齐有个宁夏湾  5  松江清真寺里的荣光与梦想  6  义乌清真大寺里的伊拉克人  7  揭开普洱茶兴起之谜  8  高原上,回族人的家园  9  走进广州小东营清真寺  10  陈埭,有一段属于回族的传奇  11  迤西公,护国路上故事多第五章  1  寻找毛泽东唯一题写的宗教匾额  2  贺兰山上有座清真寺  3  韦州清真寺,见证中国阿拉伯语教学400年  4  银川老人给青藏线取了—个美丽的名字  5  改变王洛宾一生命运的宁夏女人  6  藏在巍巍六盘山下的奇异武术  7  郭南浦,一个不该被遗忘的人  8  开城,掩藏了蒙元帝国最后的谜团特稿  奥运圣火点燃时,我从青川回乡走过

作者简介

《清真寺边的那些事儿》不只是在谈清真寺,更多的是在讴歌一个民族的精神,诠释一个民族的传奇,解读一个民族的气质。从大西北到大西南,再从东南折回北方,作者追寻着遍布中国大地的回族聚居区,在一座座清真寺里,看一处处回族人的家园,听一个个回族人的故事。
在中国大地上,耸立着34000余座清真寺。有回族穆斯林的地方,就有清真寺;有清真寺的地方,就有许多的故事。
中国的回族穆斯林习惯于居住在清真寺的周围。这既方便他们在清真寺里完成礼拜等宗教功课,也给他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现在,人们的精神世界已经变得丰富而多元,但无论如何变化,清真寺在回族穆斯林心中的地位都不会改变。清真寺依然是他们的心灵圣殿。
小小的清真寺涵盖了宗教、文化、历史、建筑以及人情世故。从迁徙到衍生,千年回族史诗般的传说,被浓缩在这部由50余篇专访合集的专著中。

图书封面


 清真寺边的那些事儿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涉及历史,各种错漏。文笔说难听点,有时捉襟见肘。作为资料还有价值。以后继续找清真寺的指引之一吧。
  •     不错,有内容,开阔眼界
  •     文笔欠佳,但作者脚踏实地到访过书中所述地方,加分。从书中可以了解到许多回族的历史和事迹。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