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哭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不哭

出版社:江苏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8
ISBN:9787539928494
作者:申赋渔
页数:233页

章节摘录

插图:乡路带我回家妈妈撑了一下,要坐起来,鬓角的白发垂下,挂在脸上。我过去扶她。看我蓬头垢面,一身的泥土。妈妈问我:“你怎么回来的?”“骑车。”妈妈闭上眼睛,什么话也没说,好一会儿,长长叹了口气。眼泪流下来。我跑出去,我怕在她的面前哭出来。一只一只不锈钢的快餐盆递过来,里面是没吃完的米饭、排骨、大肉,甚至完整的鸡腿。李红光咽了一口唾液,又很不情愿地一样一样倒进垃圾筒。“如果没有人,我肯定会捡起来吃掉。”李红光是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二的学生。上大学两年来,他没在食堂吃过一顿饭。他没有钱。他在食堂打工。同学们第一批进来,他就站在这里,站在大门边上这个桌子的后面,等他们吃完了,把快餐盆送过来,他把吃剩的食物倒进垃圾筒,然后一只一只叠好,放着。到最后一批同学吃完了,他赶回去。他回宿舍吃饭。泡两包方便面。他中午和晚上都吃方便面,一天四包,早饭,他不吃。方便面有时就这么干着啃,喝点水,这样,方便面里的料包就可以省下来。今年,他已经省下94包,他说弟弟喜欢吃这个。他打算过年的时候,一起带回去。其实,一个月前,他回了老家一趟,因为走得匆忙,什么也没带,什么也忘了带。父亲的电话让他神情恍惚,忧心如焚。他骑了自行车就走。从南京到连云港赣榆老家,300多公里,他骑车回去,他走了55个小时。“要是有空,你回家一趟吧。”问是不是妈妈的病加重了,父亲没说,匆匆挂了电话。这是李红光上大学两年来,父亲第一次打电话过来。9月25日上午8点,李红光骑了车就走。他一夜没睡。他担心家里,一定是妈妈出事了。如果乘车回家,车费要70块,他没有。“喉咙干得冒火,嘴唇咸咸的。渴得不行。一瓶矿泉水,早喝光了。一点力气都没有。四处张望着,越骑越慢。到安徽天长一个拐弯口,看到一个农家小院。女主人正摘着花生。带我到水缸边上。我舀了一瓢水,仰起头就灌。水甜甜的,凉丝丝。力气一点一点地回来了。我灌满矿泉水瓶子。女主人说:‘还早呢,路上小心。’。”天黑了。腿疼起来。每蹬一下,像针刺着,小腿直打颤。李红光下了车,推着车走。脚一动,腿上的肌肉像被刀割着。站不住,他在路边坐下来,使劲地用拳头打着腿。他缩起腿,双手死死地抱着。弓着腰,头埋下来,蜷着身子。不知道离家还有多远。腿疼得眼泪在眼睛里打转。“我不想走了,想打110,不管警车带我到哪里。只要不用再骑车。”他没有打110。他在地上一直躺着,旁边道路上的车一辆接着一辆飞驰而过。10分钟,20分钟,腿不那么疼了。李红光站起身,推着自行车慢慢地走。肚子叫起来。李红光拿出饼咬着。离开学校的时候,他带了两只饼。这一夜,他走走停停。100多公里了。“到淮安,看到牌子上写着行人、自行车不许上高速。我还是上了,我不认识路,只想沿着高速走。”“时间不长,后面就有喇叭在喊:前面骑自行车的人停下。是警车。我停下来。我想糟了,我没钱罚款。”“我说,我回家看妈妈。”“警察善意地拍拍我的肩膀,指了一条小路,让我下去。”“没有罚款。”26日中午。另一只饼也已经吃掉。李红光终于在一家饭店的门口停下来。“老板,最便宜的菜是什么?”“青菜豆腐汤,三块。”李红光点了这个,要了一碗饭。老板看着他。猜不出这个骑自行车的脏兮兮的小伙子是做什么的。他问李红光。李红光说了。李红光没饱,可是够了。老板追出来,硬生生把钱塞还他的口袋。离家是越来越近。天又黑了。速度慢下来。夜渐渐深了,他想睡觉。头变得很重,眼皮不时耷拉下来。眼睛挣扎着要睁开,又像被绳子向下牵着扯着。车轮一颠,眼睛猛然一睁。没什么,眼皮又垂下来。李红光骑着车,缓慢地向前,头一冲一冲的。李红光下了车,在路边草地上躺下。他要睡。睡半个小时,爬起来,骑一个小时,再倒下来睡半个小时。天要亮的时候,李红光沉沉地睡了,醒不过来。“你不读书,回来做什么?”母亲问他。“我不上了。”这是他上高一时的情景。班主任喊他:“李红光,下午的课你就不要上了,回家拿钱去!”15里路,李红光走回去。他没有问妈妈要学费,他知道没有。妈妈身体不好,严重的关节炎,家里靠爸爸种地,挣不了钱,还欠村里大笔的债务。自己开学时缴的1000元学杂费,还是卖粮得来的。欠下的,是再也没有了。李红光在家,妈妈去了学校。一间教室一间教室地问,找到李红光的老师。不知道她说了些什么,回来的时候,手里拿着个条子:“李红光下午来上课。”下面是年级主任的签名。妈妈只读到小学三年级,她拼着命要让李红光读书。她的关节疼痛了好多年,从来没去过医院。她卖家里能卖的一切,她向信用社贷款,让儿子读大学。“我就认准那个‘字’,那‘字’是好东西。”妈妈说。脸上湿漉漉的,李红光睁开眼睛。天已经亮了,下着雨。衣服湿了。李红光骑了车,赶紧上路。27日下午3点。门虚掩着。我推开门,门吱嘎一声。妈妈的床在厨房里,我朝厨房望过去,妈妈躺在那里。我跑过去。妈妈回过头。我心里一块石头落下来。妈妈撑了一下,要坐起来,鬓角的白发垂下,挂在脸上。我过去扶她。妈妈脸色苍白,又老了许多。我心里酸酸的。看我蓬头垢面,一身的泥土。妈妈问我:“你怎么回来的?”“骑车。”妈妈闭上眼睛,什么话也没说,好一会儿,长长叹了口气。眼泪流下来。我跑出去,我怕在她的面前哭出来。我炒了土豆丝,做了煎饼。妈妈坐在床边,和我们一起吃晚饭。她埋怨父亲给我打电话。父亲嘿嘿笑着,不说话。父亲是因为妈妈突然晕倒,几次晕倒,才给我打电话的。不过,妈妈看到我了,很高兴,精神好了许多。话也多。“你哪来的皮鞋?”“图书馆的何老师送的。”“手表呢?还是夜光的哩。”“同学给的。”“不能拿人家的东西。”“他们真心的。”“你要记着他们,要好好谢谢。”我点头。妈妈有很多话要说,她忍住。催我去睡。10月7日,早上4点。我醒过来。妈妈硬撑着已经在做早饭。我要走了。爸爸不在。妈妈说他出去了。妈妈一下子打了4个鸡蛋。在家里,每一只鸡蛋,都是要卖的。我吃了一个,放下筷子。“你吃呀。”“在学校,我吃腻了。”“你哪来那么多钱?”“我不喜欢吃鸡蛋。”“你这孩子,你不听话。”妈妈眼泪又要流下来。我站起身,我不会吃的。我去收拾行李。到6点钟,爸爸还没回来。天渐渐亮起来。妈妈有些急了,总是到门外去望。我呆呆地坐着,我知道爸爸是借钱去了,给我借回南京的路费。爸爸回来了。手里捏着一张叠得好好的100元。我只能拿着。爸爸妈妈送我到村子后面的大路上。妈妈说着话,爸爸还是一言不发。车子开了。车子后面的玻璃上贴着纸。我趴在上面朝后看。爸爸妈妈成两个模糊不清的黑黑的影子,在路边站着。影子越来越小。我知道,看不到我了,看不到车子了,妈妈还会站着。看了妈妈回来,李红光心里踏实多了。老师也帮他找了在食堂打工的工作。他要把挣的钱省下来,给妈妈买治风湿病的药。10月28日下午,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李红光的宿舍。他去给我洗苹果,这是4天前,我们看他时,给他买的。他一个没舍得吃。苹果还放在他桌子上方的柜子里。苹果的边上是一只鞋盒,他拿给我看,里面是他剪下的报纸登的广告。他本来打算下午按着这广告去给母亲买药的,因为我来采访,耽搁了。鞋盒的边上,是一堆方便面。两只空了的方便面箱子,放在床底,从裂缝里看到,里面是废旧的报纸。同学看完报纸,不要了,他拿过来,看过,再一张一张收好。箱子边上是一只黄色的,军训时用的大包,口张着,里面是空的矿泉水瓶子。“一个可以卖一毛。”同学喝过了,在宿舍走廊里扔着,他捡过来。“学费可以欠着,学校也没向我催,等我有钱了再还。生活费就要靠自己挣了。”在到学校食堂打工前,李红光在图书馆拖地。每天两小时,一个月,可以挣200块。在李红光的书架上,插着一本蓝色封面的笔记本。翻开来,一页纸上,是许多涂去又写上,写上又涂去的同学的名字。名字已经看不出,名字后面的数字还留着,有20,有50,这是李红光向同学借的钱。无法支撑的时候,他就向同学借,有钱了,他马上还。“从来没人向我要。要是一时还不上,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讲,我还欠你钱呢。他们总说,你用吧,不急。”“现在不欠了。”因为给图书馆打扫卫生这份“稳定工作”,李红光还清了所有欠账。也正因为还清了这所有欠账,李红光轻易不肯再伸手借钱。因为不愿欠债,这一次,他才为70元的路费,骑车300多公里回家。不欠账了,然而这本子他留着。本子的首页上,写着“祝李红光考上大学”。本子的最后一页,盖着一个“连云港赣榆县黑林乡”的公章。在这本特殊的李红光无比珍爱的本子的第二页,他抄着这样一首诗:致爱子孩子,我要跟你说:对我而言生命从来就不是一座水晶的阶梯上面有钉子还有碎片楼梯的木板也支离破碎地板上也没有地毯空荡荡一片但我都一直往上爬有时到达了,落脚了有时转弯有时在黑暗中摸索前进四处一片漆黑所以,孩子,你不要回头也不要坐在阶梯上就只因为你发现很难走下去你不能一蹶不振因为亲爱的,我还要继续走下去我还要往上爬生命对我而言从来就不是一座水晶的阶梯对李红光的采访,进行得缓慢而艰涩。他的心在躲藏。他是如此质朴又是如此天真,他把自己严严实实地包裹。空闲的时候,他总是呆在宿舍,他怕出去,他觉得外面有太多的诱惑,小卖部、饭店、网吧、电影院,他怕自己抵挡不住。他躲着看书。他只知道,成绩好,才是希望。他最觉得遗憾的,不是贫穷,是成绩不能突出。在家乡最好的中学,他总是最靠前的几名,而进了大学,却总是在中间徘徊。他为此苦恼。甚至为此显得小心翼翼。采访的大多时间,我一直尝试走进他的内心。他小心地回避着。很多乱纷纷的顾忌,网一样罩着他。他的生活是艰难的,然而这艰难并没有使他成熟。坐在我面前的,一直是个“中学生”。他已经在南京两年,他已经读了两年的大学,可是他仿佛还停留在故乡的情境。他依然幼稚、淳朴、简单,他的笑容也仿佛只有一种,纯净而透明,他毫不复杂。他的简单,我不知道,对他而言,是幸?抑或不幸?现在的他,可以躲在宿舍。然而大学的宿舍毕竟只是人生的过渡。和他相处的更多的时间,是聊天。我试图靠近他的内心,我试图从他的眼睛里看到阳光,看到活泼泼的青春。然而无法回避,贫困,母亲的病,使他黯然,甚至孤独。“同学们都对我好。朋友也多。”他说。可是我能感觉得到,在某个地方,他们隔了一层。他其实在拒绝着帮助,强烈地拒绝。“我行。”下午悄然过去。他泡了方便面,他要先吃了这晚饭,去食堂清理盆子。他要早早地去,他珍惜这个。母亲从来不肯去医院,因为没钱。他想靠这个挣钱,挣了钱,就可以回家了,回家给母亲治病。食堂喧闹起来。人头攒动。不锈钢的快餐盆一只一只递过来,李红光倒掉吃剩的饭菜,盆子放在一边,叠好。有人轻轻递上。有人侧身走过,盆子斜斜送过来,汤水淋漓。有人信手一抛,盆子落下,筷子跳起来,蹦到地上。李红光动作熟稔而麻利,流水般,将杂乱的盆子飞一样叠得整整齐齐。人群从他的身旁流过,站立的他,反而像在前行。这是他回家的路。妈妈,你还好吗?

名人推荐

《不哭》,沉甸甸涂涂  我是在火车上读完《不哭》的。隆隆车声中,身边的人群是昏昏欲睡,手中这捧泪痕斑斑的文字却热得发烫。虽然申赋渔给书取名《不哭》,我却毫不犹豫地让泪水满眶,而且我想,不用读完,只消稍稍翻阅书中的任意两个章节,任谁都会眼睛发酸的吧?  其实,我会注意到《不哭》,原本完全是因为这书的设计师朱赢椿。之前他设计的《不裁》和《蚁呓》都被评为最美的书,却也都引起了一点“形式大于内容”的争议。不过这次不一样了,《不哭》的设计仍然是夺目的,封面的肃穆沉静,卷首的点点泪痕,内页纸张颜色、大小的变化,无不吸引着读者的阅读欲望。但对于这本书来说,更大的价值还不在此,申赋渔的文字,文字中那一个个浸润着眼泪的故事,才是真正重要的。就像朱赢椿本人所说的,这原本应该是一本不需要设计的书,如今设计成这般耀目,也只为了承担在一片书海之中脱颖而出的功用,一旦读者打开这本书,他就会发现,对于这沉甸甸的文字来说,所有的设计确实都是多余的。  申赋渔,《南京日报》的深度报道记者,《不哭》收录的是他几年来从社会最边缘处收集来的一个个动人心魄的故事,大都曾经见报,其中像李思怡这样的名字,更是几乎所有读者都耳熟能详。当然,书里面的文字,比曾经见报的篇幅,大概是要长一些,也更痛切一些,大概这也是这部文稿辗转了8家出版社才得以出版的原因吧:人人都喜欢和谐美好,而就在身边的那些灰色事实,却没有多少人乐意直面。不过可惜得很,申赋渔的笔告诉我们,那些我们希望忽视、希望忘记的,不仅仅是这个世界的真相,而且是一大群人每天都在面对的现实。看看这些故事吧,艾滋女孩的生命挽歌,被拐卖儿童十年寻亲的艰难行旅,失学儿童渴望课堂的目光,打工少年拒绝沉沦的呐喊,全书18篇,放在一起,是我们这个社会无法承受之重,也是我们不得不流下的眼泪。  不过,如果因为题材的沉重,就把《不哭》看作一部当代中国底层人群苦难记录的话,那是不确切的。虽然申赋渔写的确实是生活在底层的人们,虽然他所记录的也确实是痛苦的生活真相,不过就像书名《不哭》一样,申赋渔在这些让人心酸的故事后面,更多传达出来的,其实还是希望、梦想,以及那些普通人的坚强。全书第一篇,《宝宝,不哭》,1岁半的重度烧伤女孩,一个被父母遗弃的孤儿,在五次手术之后坚强地活了下来,而无数原本与她毫无关联的人,给她带来了祝福、帮助和对未来的渴望,就像这本书将给那些同样流离、同样无助的孩子带来的希望一样。所以,作为一个普普通通的读者,我合上这本书最后一页的时候,也擦干泪水,对自己说,不要哭吧。  申赋渔在这本书的后记里面,记录了自己少年时候的梦想:那时候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书店店员,却想跻身于一群校园诗人的行列,当他终于偷偷摸摸抵达诗人们的聚会场所时,却突然手足无措。我敢打赌,《不哭》里面提到的那些少年,当他们的梦想终于有可能达成之时,他们也会像申赋渔当年一样慌乱的,可是有什么关系呢,当他们擦干泪水坚强地走过少年的坎坷之后,世界,会为他们打开大门的。听说,《不哭》在出版之前,申赋渔已经决定捐献所有版税,朱赢椿也决定免费设计,出版社和发行商也表示将把此书的所有利润捐出。对于像《不哭》里面那些需要帮助的孩子们来说,这当然是杯水车薪,不过我想,如果我们在读了这本书之后,再遇到街边任何一个无助的孩子时(哪怕他们看上去就像乞丐、就像流民),眼神里面都稍稍多出那么一点温柔,对他们来说,就会是莫大的安慰吧。而我们也可以说,这本书没有白读,那些泪水,也没有白白流掉。                                               《广州日报》5月10日

媒体关注与评论

■为了不再哭泣……——记《不哭》的作者和设计师朱赢椿与申赋渔他们认识并不久,闲谈中透露的相似的背景,却让彼此都很放松。朱赢椿,1970年生,著名的书籍装帧设计师;申赋渔,1970年生,颇有名气的记者。人们把这个年龄段还有点出息的人,依然称作为“青年才俊”。都已经顶着这名头几年了,行为作派,不免都有了包裹的成分,“自恃甚高”是才能的人常常脱不了的底色,“相看两不厌”,那就难得了。然而,这两位还真的越来越熟悉了起来,隔个一周,总要聚一聚。眼下,更多聚会是因为某项倾注了两人心血的大作。其实,相聚聊天中太多的惊喜来自于彼此的欣赏和默契,这使两人感到一种纯粹的快乐。他们之间显然有着太多的相似点:都来自苏北农村;都有着贫寒却自由无比的童年。当小朱赢椿用自然界中所有能找到的颜色:青草的绿、桃花的红、迎春的黄碾碎了,无师自通地创造着儿童的天才的画作时,小申赋渔正四处寻觅着村子里能找到的书,甚至是有字的纸,这些文字被他即兴发挥为更有趣的故事。躺在田埂上的他对着小伙伴发誓:一定会成为文学家。虽然彼时的他们,对何谓“艺术家”“文学家”不甚了了。后来,他们都进了城,从事着和早年的理想还能搭上点边的工作,他们有一个共同点:在他们都成了村里人教育孩子的榜样时,他们却一直重复着同样的梦魇:他们仿佛一直在做一张永远无法完成的试卷,大片的空白,让他们汗流浃背,心跳过速。他们是折磨人一生的“高考综合症”患者。多年来,高考,成为农村青年人体面地走出家园的唯一通道。虽然朱赢椿成了涉险过关者,申赋渔却被挤下了无望的深渊,但其中的心路历程,同样不堪回首。此后,朱赢椿留校、工作,慢慢洗去了农村少年的青涩,成了很像艺术家的艺术家;而申赋渔,则做过木匠、搬运工、书店管理员、公司职员等职业之后,最终进入南京大学中文系,边打工,边学习,完成了梦寐以求的大学学业。看似各不相干的人生,却在他们的内心,深藏着一样的悲悯与责任。    因此,当申赋渔第一次跟朱赢椿说起进入这个大千世界的一些人和一些事时,久在象牙塔之中的朱赢椿竟然也同样感到了深入骨髓的疼痛:这是另一种真实存在的现实,离他们曾经生活的环境并不遥远的世界,这个世界里有一群遭遇不幸、却经历各异的孩子:因为家庭贫困,一岁半的孩子烫伤后,竟被父亲忍痛遗弃在医院;母亲吸毒被拘,3岁的孩子竟活活饿死在家中;当一个12岁的孩子溺水挣扎时,相距不过10多米远的钓鱼者,竟能心平气和地继续等着鱼儿上钩;渴望回家探望患病母亲的高校学子,竟因无钱购买几十元的车票,他骑上单车,踏上55个小时的归乡旅程。和申赋渔一样,朱赢椿对这些年轻生命的痛苦,感同身受,颇有几分书生气的他,却不能判断,是否因为他和申赋渔已经是好朋友,而多了一份格外的热情,他担心如果他过分的热衷会使自己丧失客观的判断力,他也担心读者会不买一本描述苦难和不幸的图书,但书中描绘的故事却让他如此的震惊、疼痛与冲动,他一刻也不能忘记书中苦难情景,不能忘记那些在贫寒和挣扎中需要关怀和援手的人。他把申赋渔的作品带到了大学课堂,读给外表很“潮”很“酷”的孩子们听,教室越来越静,后来,传来了哭声。回来后,他对申赋渔说:结集出版吧,我会做出最好的设计,书名就叫《不哭》。几天之后,他背着书稿去了北京,去谈出版、谈发行。他把全部的心血投入到这本书的设计与出版当中。义无反顾,这是一本过于沉重,屡屡被出版社拒绝的书稿。如果你是一个敏感的读者,你一定能从内容到形式,感受到这是一本“不一样”的书,它充满了挣扎、悲悯与关怀。它倾注了两个来自乡野的创作者浓得化不开的真实情感。它不带丝毫功利,源自于没有结茧的柔软的跃动的心灵深处。不知道,《不哭》会让一个陌生人感动吗?会让你内心产生同样的激情和爱心吗?会从书店来到你的书架上吗?不知道这本书上是否会很快落满灰尘,朱赢椿和申赋渔只是希望有一天,越来越多的孩子停止哭泣,露出无限灿烂而美好的笑容。----------------------------------------------------------------------------------------■设计是为了忘掉设计——《不哭》的设计这是一本极为引人注目的书,放在任何一批书里,它都会跳出来,直扑眼帘,让人忍不住就会走过去,拿在手中翻阅。一层薄薄的纱布,从书脊延伸到了封面和封底上,书脊的纱布上贴着一条毛边的牛皮纸,乍一看,像是在装订过程中突然停下来,时间定格、凝固了,让人感到沉郁而伤痛。封面是粗糙的充满质感的纸张,仿佛洗旧了的布,调子怀旧而感伤,沉重而质朴,含着浓浓的悲悯之意。翻开内页,立即听见了纸张的呼吸之声。叹息、沉吟、落泪、悲愤、恸哭,翻开的这一瞬,情绪已经不再属于自己,一只无形的轻柔的手,牵着你,走进了最最柔软的内心,轻轻地翻动,不自不觉中,你已经泪流满面。这本名为《不哭》的书,讲述的是18个孩子的生存和教育困境。朱赢椿,这位著名装帧设计师,为设计这本书,花费了将近半年时间。朱赢椿说,设计这本书,首先是因为它打动了我,让已经很久很久没有流泪的我,流下眼泪。这个时代,许多人已在心上裹上了老茧。这是一本能够融化老茧的书。为什么要花这么长的时间,这么多的心血设计它?我其实是希望不用设计它,人们自然就来读它。可是这是一个浮躁的时代,如果没有设计,原生态地放在这里,根本就没有人来关注它。这又是一个出版大爆炸的时代,放在书店,很快就会被其它的书籍淹没、覆盖。这在种情况下,必须有人把它凸显出来。让设计,使那些脚步匆匆的人,暂停片刻。当他们开始阅读这本书的时候,他们就会将设计忘记。这,是我所追求的。----------------------------------------------------------------------------------------■《不哭》是部微观社会史在强烈变化的社会背景之下,相当一部分中国家庭的孩子,他们正面临着他们难以承受的生存困境与教育困境。然而生存着,就必须挣扎。他们中的一部分在挣扎中毁灭着,一部分在挣扎中寻找到希望。就是在这艰难的行走之中,时代在他们身上打上了或深或浅的烙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翻开《不哭》这本书,就是翻开了一段隐藏着的然而却震撼人心的社会史。在《不哭》中,孩子从出生起,便因社会分层,而面临落差巨大的命运。一岁半的孩子被烫伤,因家庭贫困,竟被父亲忍痛遗弃在医院(《宝宝,不哭》)。贫寒的家境,让品学兼优的高三学生难负重荷,竟然突发精神疾病,从高处坠落死亡;而哥哥的死,给了弟弟必须坚强支撑家庭的理由,弟弟多么希望自己能救贫寒的父母于水深火热,却因为没有哥哥那样优秀的成绩,同样面临崩溃(《重负》)。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一批外来打工者的孩子,也进入了作者的视线。他们的被剥夺感、自卑感与孤独感,他们的勤勉好学与朴实,修正着社会对他们没来由的成见(《我在城市边上》等)。在《不哭》一书中,贫困给孩子成长打上的阴影,是最显而易见,无可回避的主题。可贵的是,作者还洞察了重负之下,成长着的生命焕发出的夺目光辉。在《乡路带我回家》中,贫困学子李红光,渴望回家探望患病的母亲,竟无钱购买几十元的车票。他骑上单车,踏上归乡的旅程,历经55个小时。李红光没有印象中贫困生的沉默而忧郁,他是憨直朴实的,又是阳光般明朗的,哪怕当同学沉湎于网络或恋爱,而他的业余时间全部在食堂、在图书馆打工中度过,他依然快乐地坚信,没有水晶阶梯的他,依然可以走向人生的巅峰。贫困、贫富分化的加剧,不管是不是社会转型必须付出的代价,对于尚未成年的孩子,却都有失公平。然而,《不哭》在表现时却既深入体贴,又客观中允。其实,在任何社会环境中生长的孩子,都或多或少,受到环境的影响,这影响,又都是正负双向的。因此,社会背景下个人的顺应或执着,均是《不哭》刻意表现的内容。在这部作品集中,我们看到了沉湎于网络,不可自拔,以抢劫银行求得解脱的大学生(《他想坐牢》);有为了争风吃醋,参加群殴,以至下手凶残的暴力少年(《血色少年》);还有因为自私、因为怯懦,因为大人的冷漠,置溺水的同伴不顾,甚至隐瞒同伴溺死消息的一伙孩子(《守口如瓶》)。翻开《不哭》,每每被时代大背景下,个人的迷茫与无助、痛苦与扭曲所震惊。我们看到的,是飞速奔驰的发展的车轮,对人心灵的辗压。面对庞大的复杂的无可名状的社会,作者选择了他独特的表现视角:因为少年的洁白,时代的烙印总是格外浓重;同样因为少年的无辜,少年的烦恼总能格外引发人们对于社会的思考。与贫困,使少年沉沦,也使另一部分少年奋发一样,多元化的时代,在淹没了一些孩子的同时,也铸造着另一批孩子。我们看到了他们对知识的执着(《9月1日》);对生命的热爱(《微笑的女孩》);对理想的追求(《假如人生是一部默片》)。《不哭》就这样给我们展开了少年真实的群像,表现着他们的命运、心灵与苦痛。而鲜活的生命,又是在广阔的时代背景下加以关照,因此,成为时代纪录的组成,厚重而深刻。相信这样的读物,不仅是广大青少年认识自身的最佳渠道,也会引起教育工作者与社会工作者的关注。《宝宝,不哭》在文体上自成一家,既具备新闻要素,又采用大量文学手法,擅长将冷静的白描与激情的内心表现相结合,兼具情节的引人入胜与思想的独辟蹊径。而真实性与时代感,作为新闻的要素,在篇目中得到最突出的体现。在厌倦了虚饰的年代,它的力量无可阻挡。

后记

算是跋高考结束,知道我大学无望,父亲四处借债,让我到县城里去复读。我说,不读了。背了爷爷留下的锯子、刨子和一把斧头,去无锡投奔一个做木工的远房堂叔。无锡,是18岁的我,去得最远的地方。刚到无锡的那段时间,我就举着个写着“木工”两字的小木牌,傻傻地蹲在路边。因为接不到活,堂叔介绍我到江南大学的一家制作公交站台的工厂。我的工作就是在这些庞大的铁架子上,一遍遍地刷上油漆。休息的时间,我常去图书馆门口转悠。可是进不去,我不是大学的学生。后来,我终于找到一个去处,中文系有个卖书的书店,叫做“江南书屋”。空闲的时间我就去书屋看书。书屋里的老师对我慈爱地笑笑,听任我看,并不要我购买。时间长了,老师就问我,愿不愿意到书店来,当店员,兼搬运工。第二天我就来了。兴奋地踩着三轮车,从遥远的书店拖来满满一车的图书。老师让我在书店的仓库里清出一块地方,铺上木板,当我的床。书屋其实是由一间教室改成的。教室被高大的书架隔成两半,前面一半开店,后面一半做仓库。这一夜,我几乎把书架上的每一本书都抚摸了一遍,兴奋得无法入睡。我的顾客大多是学生,我的同龄人。我是热情的,可是他们很少和我说话。他们一边在书架前翻着书,一边叽叽咕咕地说话。他们所说的内容,我都关心,可是插不上一句。有一天,来书屋的学生,谈的都是一个话题。就在学校背后的惠山顶上,将有一场盛大的聚会。全市有名的作家和学校里著名的诗人都会去,去朗诵他们自己的作品。我站在柜台的后面,眼巴巴地听他们热闹地谈论着如何在小树林的树枝上挂上自己的诗作。没有人在意我,没有人漫不经心地向我说句顺便的客气话:你也来吧。他们还有请柬,很多很多的人都有请柬。凭这个,可以乘索道上山,可以一直到山顶的电视塔。我是翻过学校后面的围墙上山的。午后就出发了,没有路。其实自己花钱买票也能乘索道上山,可是我怕遇到那些常来书屋的学生。他们如果看到我,一定会惊讶得要命。我手脚并用地攀援着,一路忐忑不安,怕在山里也会遇见熟人。终于安全到达电视塔,天色还早。远远看过去,已经来了不少人。我躲在一块山石的背后,想等天黑下来,再混过去。已经有人在树枝上挂上自己的诗了,有人高声地读了起来。我的手放在裤袋里,紧紧捏着一张纸条,我写的诗。可是我没办法走过去,只是远远地坐在这石头的后面,一遍遍给自己鼓气。渐渐有成双成对的情侣向僻远的这边走过来。我只好向更远的地方退过去。终于,我在一个残破的生满了杂草的古墓旁边坐了下来。是秦少游的墓。我就坐在这墓的旁边,等着天黑。回到山顶的时候,晚会已经开始了。电灯并不是很亮,还发出嘶嘶的声音。非常多的人带着手电,把站在场地中央朗诵诗歌的人的脸照得光芒四射又斑驳陆离。人山人海。朗诵结束,一批批的人走进了场地中间,后面人的手搭在前面人的双肩上,围成一个圈,人们唱起歌,圈子旋转起来。又有更多的人在外面围成更大的圈,一样地旋转着。所有的人都唱着同一首歌,四周的散客让手电筒的光芒像蛇一样地扭动。我站在一棵老树的树桠上,热切地张望着。我知道,此时我混入其中也没有人会知道我是谁,也不会有人来问我。树叶遮挡着我的面容,看着这狂欢却又与我无关的人群,我的内心喊叫着,一起跳吧,一起跳吧。可是我走不过去,我的心情激动,充满渴望,却又满怀悲伤。这18岁的渴望,支撑着我走到今天。并让今天的我,格外去关注那些与当年的我一样的,苦苦挣扎着的年轻生命。申赋渔2007-11-17

内容概要

申赋渔,《南京日报》著名记者,专栏作家。先后6次获得中国报纸副刊银、铜奖,5次获得江苏新闻奖一、二等奖,9次获得江苏省报纸副刊作品一等奖。在多年的采访中,有这样一群人常常牵动着他的心,他们身上背负着不同经历打上的或深或浅的烙印,然而在重负之下,作者看到的是他们生命中仍然焕发出的成长的夺目光辉。

书籍目录

宝宝,不哭
为了孩子去流浪
孤儿院
9月1日
压垮的18岁
宏雅的微笑
14岁,15岁
血色少年
城市边上
他想坐牢
假如人生是一部默片
我是谁
妈妈我饿
河水冰冷
守口如瓶
我要妈妈
姐姐不疯
乡路带我回家
算是跋
设计人语

编辑推荐

《不哭: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作者、装帧设计之稿费,将全部捐出,江苏文艺出版社和广东联合图书有限公司同时承诺:您每购买一《不哭:催人泪下的真实故事》,将有两元钱用于资助安徽颍上“孤残儿童之家”有爱,就有希望,请伸出你的手,你的一点爱心,也许能改变一个人的命运。同情不幸,珍惜已有的幸福——王蒙题于《不哭》初稿这是一串或浅或深的时代烙印,这是一段生动的社会生活史。

作者简介

这是一本由18个新闻故事组成的书稿。他们,大多数是不满18岁的孩子,都有着各自不同寻常的人生经历,他们,被定义为这个社会的“弱势群体”。然而,他们在弱小的生命与渺茫的未来中,却仍然保有自己的梦想。正是这些梦想,让他们拥有着继续生活、前行的力量。有梦想,就有希望。
本书为我们展开了这个时代挣扎于贫困生活中的少年群像的感人故事,具有令人震撼的力量,这力量来自这些故事本身的奇异和书中包含强烈的悲悯之心。
王蒙先生倾情推荐!
本书的写作、设计、出版过程亦是一个感人的故事。《不哭》的设计者是著名书籍装祯设计师朱赢椿,他用将近半年的时间,将这本书设计得极具创造性与冲击力:贴着纱布与毛边纸,让时间凝固的书脊;粗糙厚重,直指灵魂深处的封面;柔软湿润,会呼吸的内页,完美地呈现出《不哭》本身的现实感、悲悯心和人文关照。
王蒙先生在看了这本书以后深为感动,他为此书题词:同情不幸的人,珍惜已有的幸福。
这是一本因自觉的爱、施予、体验和感动而起的图书,目的不仅是为了了解,也为了在奥运会到来之际,投射我们的目光在更多值得持续关心的人与事上……
在本书即将面市之时,发生了汶川大地震,本书作者、设计者均将自己的稿费捐出,同时江苏文艺出版社与广东联合图书发行公司承诺,每售出一本书,将有两元钱用于救助“汶川大地震”受灾儿童。
相信,有爱,就有希望!

图书封面


 不哭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0条)

  •     这本书是由新闻故事组成的,这是一个卖点,也是一个短板。新闻故事大多描写夸张。不是说这些故事不真实,而是经过文笔加工过的故事,大多只描写了故事的表面。作为读者假如只沉浸在这些故事表面的情节里,流下的眼泪只是因为同情的话,那么你还是不要看这本书比较好。
  •       这是一本讲述苦难的书。作为新闻故事,作者笔下有着一以贯之的叙述笔调:平实、流畅、情感性。读者自然会为作者笔下的人物的悲剧命运感到同情,以至落泪。取名为《不哭》是书籍设计师朱赢椿的建议,这个书名以及书籍设计颇值玩味。只要有正常同情心的读者读过此书都不可能不黯然下泪的,“不哭”的书名何为?形成同构的正是本书的设计,设计师朱赢椿在本书的最后《设计人语》中开篇讲到:“我推崇质朴而有亲和力的设计,并常常提醒自己设计时不要跑到文字的前头去干扰读者,因为书毕竟是用来阅读的。”然而读者拿到《不哭》这本书的时候,首先不可避免地首先玩赏书籍的装帧设计:新颖的封面用纸,泪水浸染的书名和篇名,纱布包裹的书籍,每篇各色的内文用纸(甚至纸型也不同)等等。设计师在每一个细节、每一页、甚至每一个字都煞费苦心。这样读者不可避免地在某种程度上阅读此书时有某种失重感:形式和内容同样精彩时,甚至是形式大于内容时,我如何评价作为物质形态的书籍本身?这种矛盾本身就加强了书籍的价值。其实朱赢椿设计并获得国际设计大奖的《不裁》就是一本设计大于内容的图书,这本书的获奖从某种程度上鼓励了设计师对图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的介入,几乎从选题开始。朱赢椿的《呓语》走得更远,设计的介入不仅超越了选题策划,而且我进入到了图书写作本身,更具有先锋性和实验性了。这种先锋性和实验性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争议:设计本身多大程度介入图书才是合理的?  《不哭》一共收集了18个这样的故事,如果这一篇篇故事单独出现在报刊上,我们大都会将之当成副刊传奇悲情故事来看,当这18个故事组合在一起变成一本书的时候(读者很容易一口气读完),读者的阅读体验便发生了变化,我相信他们的心情会变得沉重,苦难在变得这样真切,就在自己的眼前。读者不得不审视宛在自己眼前的苦难,苦难降临在这些个体身上,或者原本可以避免,或者毫无缘由地降临在一个善良的个体身上?面对他人的苦难,其他的个体应该如何?有面对他人苦难无动于衷者甚至造成他人痛苦者,我们是否有权谴责?若社会与体制给微不足道的个体造成了苦难,我们又当如何?  眼前的这些追问都显得十分陈旧和老套,但这一切都缠绕在一起的时候,又迫使你去追问另一个更加嚼烂了的话题:苦难与幸福之间有着多远的距离?个体在遭受苦难的时候,他对幸福的要求在常人看来是如此简单,但在正遭受着苦难者本身来说,那是真正的遥不可及。常人正享受着对于遭受困难者来说是最大的幸福的时候,常人却不能体会自己此刻幸福的情境,因为人人不自满的本性。于是幸福感在生活中显示出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幸福感的缺失并不是因为幸福的缺失,而是心灵的某种触角的钝化。  《不哭》正是一剂这样润化僵硬心灵的液汁,设计师将书名定为“不哭”,其实私心里是希望每一个读者都能流泪的(正是他自己的泪水催生了本书苦心的设计),双眼泪腺的决堤的刹那才是一个人心灵最为敏感的时刻,周遭的一切都在自己生命中显示出非同凡响的作用。  世间的一切总会显现出如此的悖论:表达痛苦的泪水却成了体验幸福的途径。  2008年5月21日,中国四川地区发生人类罕见灾难,这场灾难让举国落泪,同样是在泪水之后,我们对于灾难有切腹之痛,才知道幸福有多么简单;也是在灾难之后,国人是如此团结,才明白一个自己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  余下的还是让人觉得绝望:为什么这一切非得要用灾难和苦难来证明和显现,无论个人经验还是集体经验?如果这一切必须被证明和显现,是否意味着我们必须经历这一切?意义呢?意义是否就是证明这一切的这一过程?
  •     这是我在2008年写的书评。今天上网偶然看到,发现这些年目睹更多更多的悲剧之后,内心已经不如过去那么敏锐。太多的苦难反而粗粝了自己的情感。今天外子打电话回农村老家,得知父亲去喝丧酒,那户人家的儿媳喝农药自杀。外子伤感很久,为农村妇女的命运。我脑子里只有理论和无奈。下午牧师讲道讲的是特蕾莎修女和以马内利修女,两位都去服务贫穷人中的最贫穷者。我没有被感动。因为我怕自己的行动力跟不上自己的感动。我也怕自己被苦难吞噬。5年前我渴望给出自己,但今天却却步了。主啊。----------------------------------------------------------------------------------我相信,2008已不需要更多同情的眼泪,需要的,是抚平创伤的温暖双手。当我看完这本《不哭》的时候,忽然想起电影《柏林苍穹下》中,看不见的天使降临在人们身边,默默搂着他们,听人们心底的喃喃独语。倾听,有时是最好的抚慰。《不哭》的主人公,是一些需要被倾听,却常常被忽略、一直在我们的视线所及,却又似乎从来没有存在过的人们。当我们从垃圾堆边掩鼻而过,余光瞥见拾垃圾的小孩、和卖菜的妇女讨价还价、加快脚步躲开街头闲逛少年的时候,也许从没有想过他们在过着怎样的人生,是否有自己的希望与梦想。也许因为这种习惯性的忽视,《不哭》曾被多家出版社退稿。谁会在意这些人的生活呢,和大多数事情相比、和大人物相比,甚至和大明星的衣装相比,他们都太微不足道了。因为渺小,所以在河边玩耍的孩子被大水冲走,一旁的钓鱼人却能心安理得的继续钓鱼;吸毒的母亲被警察带走,幼小的孩子被反锁在家里却无人过问直到身体冰冷;拆除了孩子们上学必经的桥,却没有及时重建,甚至想不到立一块警示牌,直到有孩子被淹死。渺小的人,哪怕有希望也是微小并可以被轻易粉碎的:一个十多岁的男孩,想以打工支持自己上学,却一再被老板嘲笑,从未得到过工钱;大学毕业的聋哑孩子希望找到一份自食其力的工作,却一次次碰壁失望。我们每天穿越城市、途经乡村,却很少去想其间有多少生命出生和死亡,有多少憧憬升起和破碎,在那一张张陌生、粗糙因风尘甚至有些麻木的面孔下,有过多少希望和失望。但无论我们在意与否,这些“不重要”的生命从不曾在我们的视野里消失过,就像路边常有我们叫不出名字、也并不美丽的花朵,在我们不注意的时候悄悄开放和凋谢。很少有人去琢磨它们需要在怎样的土壤和水分环境中存活,生长,或者枯萎,都由它们自己挣扎。但每到春天,总有野花在贫瘠的土地上钻出来。 《不哭》里的辍学女孩,每天夜里3点和妈妈一起去卖菜,放学后接替妈妈从5点到夜里11点,在超市门口卖旺鸡蛋,只为了能够支付民工子弟学校微薄的学费。每次考试,女孩都是第一名,非常努力的绽放自己微小的花朵。流浪艺人为了还清借债,带着小女儿四处卖艺,却总不忘教孩子认字、学习,走遍大半个中国,他的行囊里有自己偷偷写得书、作得曲,还有一把别人送的二胡,一件新衣服,留到以后哪天上台演出的时候再拿出来。每一朵花都期望开放,这是花朵的尊严。 然而这本书并非仅仅展现人间苦难,甚至也不是要引起同情和怜悯,作者是在试图接近每个主人公的内心,因为任何微小的生命都有高贵的梦想,所有的成长都是不易并值得敬畏的。也因为所有孤独不安的灵魂都需要被倾听、抚慰和理解。这点,作者是深深懂得的。作者申赋渔18岁的时候,曾经历过对知识热切的渴望和无法读书上学的无望。在书店打工的他,向往着能和大学生一起参加诗会,但当他偷偷来到诗会现场,却不敢走向那些自信满满的大学生。那些快乐的年轻人,并没在意他的存在,他静静的独坐到天黑。青年时代因梦想带来创痛、又因梦想的支撑而走过岁月的申赋渔,也就格外关注那些与当年的他一样,“苦苦挣扎的年轻的生命”;在这本书多次被出版社退稿之后,却还一直寻找出版的机会。后来,这本书偶然遇到了朱嬴椿,曾获得“世界最美丽的图书”和“中国最美丽的图书”奖的书装设计师。他愿意为这本书做策划和装帧,在文字和读者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让更多的人倾听被城市的喧嚣所湮没的声音。书的封面设计成印刷厂车间里半成品的样子,纱布贴在书脊上之后,没有按成规在纱布外面包上封皮。一本包着白纱布、“未完成”的书,是夭折的年轻梦想,也是包扎受伤心灵的抚慰。书皮的颜色与质地有种粗砾质朴的美,实际上这一张颜色难看而遭冷落的包装纸的背面,却也最终展现了自己独特的美。书中的十八个故事印在不同色彩的包装纸、牛皮纸和传单印刷纸等生活中最常见、最低廉的纸上。纸张的不同设计,也代表了故事里不同的人。幼小婴孩的故事印在最光滑却柔薄的白纸上,比其他故事的书页要短一截,像他们无暇、稚嫩而无力的柔弱生命;牛皮纸与流浪艺人面容上的风霜一样粗糙;黑白的纸,静得如一部默片,也许那正是聋哑青年的世界……这些纸面上还有凌乱的墨点、斑驳的泪迹,随手一翻,是一部“破破烂烂、杂乱无章的书”。但是把书合起来,从侧面看,却发现这些纸的颜色汇在一起,变成一条在阳光下反射着凝重而美丽的色彩的河流。也许生命便是条永远不安定的长河,花瓣、垃圾、残木、虫尸、羽毛都在河面上涌动翻腾,近看,是每个人的悲喜,远看,因为生生不息而壮美。我们对善举都不陌生,但甚至这也不是这本书的目的,虽然这本书的作者、设计者、责任编辑和出版社都已决定将所得捐给受伤的孩子,同时书的面市恰逢地震发生,每一本书都有收益转赠灾区。更为重要的是,有时倾听和理解,是一种深切有力的抚慰。每一位读过、抚摸过这本书的读者,都像《柏林苍穹下》里的天使一样,张开温暖的双臂、倾听他人的痛苦,抚慰着受伤的心灵。没有人知道这世界是否会变得更好,如书中一个孩子喜爱的诗里写的那样“生活不是一座水晶阶梯”。但每一个人,每一个关切的眼神和善意的理解,都可能让他成为别人的天使。书里还有一些孩子,他们看起来一切尚好,只是内心在封闭中逐渐腐烂、垮塌,他们没见过天堂的样子,也不相信天堂的存在。但如果有天使在,大概,天堂也不会太遥远,哪怕只存在瞬间。流浪艺人离开南京时,想为这座待他不薄的城市做点什么,他把自己的鲜血留了下来,留给某个需要他抚慰的陌生人。实际上没人有权利给别人贴上“边缘人”或者“弱势群体”的标签,生命生而高贵和顽强,没有生命是“边缘”和“弱势”的,只有因内心嘈杂而听不见他人的声音。同样,也没有人天生就是别人的天使,天平两端的角色因微小的善意而互换和平衡。愿我们彼此倾听生命里每一份期待与梦想、尝试去理解彼此生活中每一次悲喜和震颤。愿我们成为彼此的天使。

精彩短评 (总计93条)

  •     买书无数次,第一次主动写书评。原因很简单,我真的在地铁里看哭了。
  •     to 輕憂:那是證明我們這么多年來都沒有真正改變什麽?
  •     为了装帧买的这本书,拿到手上后竟不舍得写下自己的名字。晚上在图书馆看哭得鼻子堵得难受卫生纸都不够用。设计朱赢椿说,希望通过设计,让忙碌的人们能够停下脚步留意这本书。感谢江苏文艺和广东联合图书公司,谢谢你们!
  •     难过
  •     名叫不哭,实则越读越发想哭。这本书很沉重,除了少数几个故事还算向上,其余都是人世间最痛苦的悲。还是想当一名记者。
  •     说好的不哭…
  •     好喜欢这本书,希望更多人看到
  •     作为新闻,他们只是一时的热点,但是作为主人公,那种悲痛,一直在持续。
  •     怎么说呢,这本书的内容其实并不出众,感觉都是正常的新闻会出现的,微博早几年就有的内容了。但是书的设计真的值得四颗星。设计很加分。
  •     无力感是看完这本书最痛苦的感受
  •     买的时候是在实体书店 诶 不记得是不是了 因为设计的很别致 侧面还有网包着 所以 应该是在实体店买的吧 故事吧 放在我读它的那个时候 算是 发人深省了
  •     得来不易,生活该珍惜。
  •     朱老师的讲座上知道了这本书,立马回去买来看。和《看见》一样的纪实文学,几乎从头哭到尾,泪点被戳爆。朱老师和申赋渔合作了三本书,每一本都堪称经典。真正做到了让书籍装帧为文字服务的本职毫不抢风头的同时又为整本书增添一分巧思。
  •     很震撼人心的一本书,非常推荐!特别是那些配图,真的给人一种冲击注意力的感觉~~读完之后,心里挺沉重的,但是会很自觉告诉自己:不哭!因为,我们还有希望!
  •     尽力帮助他人,珍惜已有的幸福。
  •     那些苦难的生命
  •       看这本书的时候,感性的同桌说不愿看,因为怕自己承受不了,我还是坚持看了,真的很抱歉,我哭了,看到那么多不幸的故事,除了同情,就是觉得原来幸福不是必然的,我们应该珍惜今天拥有的一切,哪怕只是一碗热饭。
  •     的确很感人,但我连眼泪都挤不出,故事主要发生2004年前后,那时我才小学5年级,生活变化太多让我觉得这些事情在逐渐减少,只有深入他们生活中,才会发现许多无可奈何,谢谢当下的安全教育,让我们打心眼里知道安全的重要性。
  •     没有一本书能如此轻轻触动我们心灵最柔软的深处 那是爱的传染 一个个小故事 饱含泪血和爱心的交织 ~...
  •     心中一片苦涩
  •       《不哭》
      
       书名叫《不哭》,可是我却很多次泪流满面。让我一次又一次流泪的故事背后,也让我记住了一个有良知的记者,那就是本书的作者申赋渔。
      
       这些故事都是他采访中遇到的真实的故事。我想作者面对这些人这些事的时候,一定留了更多的泪,可是流泪以后我们能够做些什么,为这些社会最底层的人,最底层的孩子?在中国社会飞速发展的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上流动现金最多的国家,GDP世界第二,我们举办了奥运会、世博会,可是我们的社会却连最基本的社会保障都没有覆盖到全体国民。社会救济在中国还是一个相当陌生的名词,各种社会慈善机构还方兴未艾。于是在每天增加多少个百万富翁的同时,无数弱势者在饥饿、在贫困、在死亡线上挣扎。我们太需要申赋渔这样的记者,把这些人间最悲惨的一幕幕揭示给大家,让我们知道这个社会里还存在着黑暗。让我们的国家更快更早的把阳光把福利带个这片土地上的每一个公民。
      
       这里面让我流泪最多的是魔豆宝宝小屋的故事。一个小学的女老师,27岁患上了乳腺癌晚期,孩子才仅仅一岁多,丈夫狠心地要和她离婚,她的父母恳求他等等,说女儿的日子也不多了,等女儿走了,他们会像对待儿子一样对待他,如果他再婚,他们也会像对待女儿一样对待他的妻子。可是这个丈夫竟然说:“人死起来不容易。”于是就抛弃了她们,去寻找自己的幸福,和别人恋爱结婚了。不来看她和女儿一眼。可是她却从来不在女儿面前说自己爱过的男人不好,因为那是女儿的爸爸。
      
       面对自己的孩子,一个母亲没有权利去死,就是为了这个念头,她硬撑了五年,癌细胞在全身扩散,开始还能到处求医,后来只能瘫痪在床上,动不了。每天都在难以忍受的疼痛中挣扎。为了治病,她把房子卖了,租了一个小屋。女儿一点一点长大,因为没有钱,也因为自己动不了,好几年都没有给女儿买新衣服。女儿上幼儿园了,看到别的小朋友都有新衣服,她也想要,妈妈最后只好上网,在淘宝上给她买便宜的童装。后来妈妈在淘宝上也开了一家小店,名字就叫“魔豆宝宝小屋”,因为女儿特别喜欢看“魔豆宝宝”的动画片。女儿的心愿就是能够有一个许愿豆,然后她许一个愿,于是妈妈的病就好了。第一次她挣了五元钱,第二次她因为不知道快递会那么贵,还陪了十五元钱,她就是在两次扎杜冷丁止痛的间隙,躺在床上打理着自己的小店。淘宝上的一个帖子,唤醒了人们的同情,超越生命的母爱,感动了无数人。短短的几个月内,她收到了18万的捐款。
      
       三个月后她终于没有能够再撑下去,离开了她最牵挂最放心不下的年仅六岁的女儿。她去世后三千多网友签名承诺永远关心她女儿的成长,两百多网友希望为她继续打理她的“魔豆宝宝小屋”。他们成立了名为“钟爱一生”的团队,接管了小店,他们将无偿经营“魔豆宝宝小屋”,将利润交给她的女儿,直到六岁的女儿长大能够接管为止,爱心让“魔豆宝宝小屋”永不打样。
      
       她的家人从这些捐款中拿出九万元在苏州红十字会设立了“魔豆宝宝基金”,在全国红十字会和淘宝网的帮助下,一个帮助全国穷困母亲的事业开始了魔豆焕发出来了魔力,借助这些资金,现在淘宝网上已经有了几十个魔豆宝宝小屋。有残疾妈妈,有患病妈妈,有贫困妈妈……她们会把这些魔豆永远传承下去。
      
       她是一个不幸的女人,年轻的生命被病魔所折磨,钻心的疼痛陪伴着她的每一天,丈夫冷酷的背叛,幼小的女儿,撕裂着她的心。可是她又那么坚强,凭借着惊人的毅力,在癌症晚期,和病魔搏斗了五年!这个世界唯一让她放不下的就是女儿,那是母爱的力量在支撑着她!同时这种力量震撼了无数人,并且变成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鼓舞我们激励我们更好的活着,让我们更热爱生命,更珍惜健康,相信这个世界是温暖的,相信爱可以战胜一切黑暗,相信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一个平凡的女子,一个伟大的母亲,因为爱创造了奇迹!
      
      
  •     不哭,可还是哭了…
  •     哭晕了好么!
  •     本能的反感这种悲难的故事所想呈现的悲悯之心。人生不易,生存很难。只有同情和悲情并不能改变什么。最终还是只有自身的努力才能解脱。
  •     这不是悖论
    人生而如此
    幸福永远不是恒久状态
    一定在比较之后才能得来
    但是人的忘性大得可怕
    我觉得这也是得以生存的一个保护剂
  •       在我决定要把自己从中二的漩涡里拯救出来的时候我已经大二了。  中二来自自我意识过剩怎么破?就和其他“你长大就会懂的”事一样。人活的越长看到的东西越多。视野小的时候芝麻大的事情就能要死要活。看多了fml,会发现自己的绳命是多么紧测。  然后每次中二病发作我就想起杨绛说的“你的问题是看的太少而想的太多。”  最后这本书的装帧真是毁,内容这么正经你不要把它弄的这么非主流好不好……
  •     关注的人一直都在,只是声音会被时代弱化。。。很多时候,这是一个社会逼着每个人各扫门前雪的时代。
  •     装帧设计是有个性。但得保证质量啊。我这么爱惜书的人,一翻就脱页了。
  •     很早拿到不哭的样书,看了.....
    当时和朱老师说,我在这本书上留下一滴眼泪呢。
    其实,我脸上还有一行泪痕,只是不忍心落下“证据”,让书上的人物更难过。一滴眼泪,足够了,有感触,尽在关怀和理解。
  •     有很多人和事值得哭。
  •     看了难受的采访稿 书籍装帧很特别
  •     一本悲怆故事的合集。
  •     文章不过是那些“看惯”的”故事“。设计一本里头太多样,喧宾夺主、弄巧成拙,个人看法。
  •     尽管力量薄弱,也应学会慈悲。
  •       当初我们买这本书,是冲着朱瀛春的设计去的。
      毛糙的灰黄色纸质封面、原始感十足的书脊设计,粘贴上去的仿佛纱布一样的材质似在诉说、包扎着书中故事的屡屡辛酸和哀伤。
      带有晕染感的“不哭”两个大字赫然映在封面上,好比读完书中故事,心头的一点酸楚渐渐泛开,晕染了心房,沾湿了“不哭”二字。
      版式略显随性中实则带有精妙编排。
      真是一本好设计的书。
      说实话,当时看完一些故事我哭了。
      但也仅仅是看过,而已。时至今日已大多记不起其中故事和内容,也许正如有些电影、有些电视节目,看的时候心情繁复,或哭或笑,过后大多不记得内容,不过只是种心情的释放而已,因为也仅仅是叙事故事而已。
      至于文字上是否有煽情成分另当别论,至少作者是在用真心真情去走访去写作的。
  •     很符合学平面设计的人的胃口
  •       
      他(她)们或已死去或痛苦的活着。珍贵的是,他们都有着梦想。凭着梦想这一点,他们就比社会上为人民B苟活,为权贵苟活的那些人,高贵很多,很多,很多。
      
      这世界没有人会真正的发自内心的去关心弱者。虽然有一位叫村上春树的同学呼叫着要站在鸡蛋这一边。不过,我依然相信的是,这世界没有人真正关心弱者。没有人。
      
      在日常中,我们总会表现的好象很关心弱者似的。其实,这个只是我们每个人的情感需要。我们假装关心弱者,是因为,我们需要向自己的良心证明,我们自己依然还是具有良心的人。我们还是一个好人。
      
      在美国某个州,州政府打算取消垃圾分类回收这一条例。因为州政府看到,我们州在垃圾分类分类回收这件事上花了很大一笔资金,却并没有取得相应的效果。政府本以为,既然公民对垃圾分类这件事不太关心,那取消这一条例,也应该是水到渠成的事。可事情偏偏不这样。当政府发布这取消垃圾分类回收时,人们很生气,人们大张旗鼓的联名请愿、游行示威,甚至打爆市长的电话。
      
      后来有人研究这件事情的时候发现,人们如此生气的原因,他们需要自己欺骗自己。他们需要向自己的良心证明,他们对垃圾分类回收这件事很关心。如果政府取消了垃圾分类回收,等于告诉他们,这个州的公民在垃圾分类上无所作为。所以,人们当然要大大的生气。
      
      在我看来,关心弱者这件事与垃圾分类回收的真相是相同的道理。人们每天都向着金钱,人们每天都向着权贵,人们每天花天酒地,所以,他们必须要让心里面的那个自己看来,他是关心弱者,他是站在鸡蛋的一边。其实,没有人真正关心弱者。他们只是在看到《今日说法》、《社会能见度》、《新闻调查》这样的节目的时候,偶尔会内心颤动一下而已,随后他们就会在酒桌上把这些个“破事”忘得一干二净。于是世界清净了,穷人依然过着穷人的日子,弱者依然处于弱者的地位。
      
      对于关怀弱者这一行为来说,《不哭》这本书的出版,只是一个未完成的状态。在这本书出版以后,还有更多的路要走,还有更多的弱者需要人们来关心。本书设计师“朱赢椿”是这样看待这一问题。可是在我看来,关怀弱者,是一个永远也无法完成的状态。不信你看,中东的战争、印度的贫民窟,甚至在这个世界上还存的“野人”、“蛮夷”一族。你关心不过来。比尔盖茨也关心不过来。巴菲特也关心不过来。美国总统欧巴马也关心不过来。
      
      穷人依然是穷人,弱者依然是弱者。富人依然是富人,强者依然是强者。这就是社会阶层。这就是定律。谁也无法改变。
      
      话题谈到这里,我再甩出一个问题:弱者真的需要被关怀吗?弱者真的需要强者的关怀吗?有时候,这种关怀对于弱者,是一种伤害。强者的关怀伤害了弱者的自尊。不是吗?
      
      在我看来,无论是强者还是弱者,有钱人还是穷人,只要是扬起高贵的头颅,就值得社会尊敬。无论是生还是死,那颗高贵的头颅才是无价。正如那位为了孩子去流浪的父亲一样,正如《不哭》中的许多主人翁一样,他们有梦想,他们为梦想而生,为梦想而死。他们每个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人生故事。
      
      东扯西拉这多,就以法国摄影家贝尔纳•弗孔(Bernard Faucon)的一句话来结束此文吧:人类的痛苦成为影像的工具,只因为丑陋和贫穷更具视觉性。
      
  •     读完之后悲恸让我久久不能忘怀 这个社会给我们太多的无奈和无助 只有自己变强大了 才能帮助更多的人!谢谢作者让我们能看到命运多舛,生活在社会底层人民的故事 让我更加珍惜生活 感恩父母 感恩所有帮助过我的人 我也要把这份感激回馈给社会!
  •     只看了封面和介绍,就忽然很想哭
  •     去找了几篇看了一下,很难一口气把它看完,一一不留神,就鼻子酸酸的
  •       因为已经没有快乐,所以就更不能哭了。
      
      十八个新闻故事,十八个悲剧。在我看来,贫穷,几乎是这些悲剧的源头。
      
      贫穷。
      
      爸爸因为贫穷把严重烧伤的孩子扔在医院并一去不复反。他不是没有责任心,是生活的压力使得他窘迫至以为出卖良心可以得到更多。他显然不知道比起钱来,爱与责任能让人支撑更长时间。
      
      拉二胡的爸爸就是很好的证明。他的努力换来了“你是一个有尊严的男人。”这已经够了。这样的人,如果是我走在街上看到。会不懈地走过去。现在这样的人太多了,我们没办法一个一个去同情去施舍。但谁知道是不是每个“乞讨者”背后都有这样一个故事。他的心理活动作者刻画的异常好。他是在是碍于面子,他害怕,他自卑,他有强烈的男人的自尊。可因为贫困他只能抛弃一切想法。一面抛弃自尊,还一面留存着梦想,爷们。
      
      18岁的男孩轻生。成绩那么好。为什么?是因为贫困的压力使得他喘不过气来。他知道上了大学家里也没钱供。一个家的存折里只有两块钱。他笑着以为是两万块,然后选择了死。
      
      溺水的孩子,找自己的人,他们都活在贫穷的甚至扭曲的世界里。因为是新闻纪实,每则故事都有明确的时间。在那个时间那一刻,我们可能在笑,可他们在慢慢走向死亡,在挨饿,在哀求,在缓缓自发或被动地结束他们的生命。
      
      我们理应关注,可我们最终选择冷漠。
      
      另外关于作者。他十八岁的时候那么潦倒,虽然他没有说他是怎么一步一步走到今天。但我想也吃了不少苦。
      
      这本书的装帧很漂亮。手摸上去就有一种厚重感。纸张也五颜六色。不一样的故事,不一样的心情,搭配不一样的颜色。
      
      用别人用过的一个TAG作为结尾好了。
      忽略掉本书的装帧,你会读到孤独。
  •     悲伤的故事集
  •     没看书,不过很喜欢的评论,我也一直很迷惑,对于你说的那些问题
  •       一開始,只知道這是一本設計很獨特的書,雖然也知道里面的故事是會觸動人心的事情,可是沒打開書之前卻還是不以為然。
      
      真正打開那材質不一,或粗糙或光滑的紙張,才真正懂得這本書的意義。說不哭,只是爲了起到反效果吧。
      
      看著那些故事,幾乎忍不住就掉淚,還好在公眾場合,我還能忍住自己的眼淚。是不是人長大了,真的會變麻木,或許就在我們日常的生活里,就有如此辛酸的故事:那街頭的賣花女,殘疾的乞丐,還有那些賣唱的落魄“藝術家”,或許他們的背後都有自己的故事。可是太多的人,只是在意他們擠占了我們多少城市空間,在意他們是不是利用了我們僅存的那么一丁點同情心。然後在茶余飯後批判那些無辜的人兒,然後訴說自己的“不幸”。真的只是社會的錯么?還是,我們過分習慣把責任推到別人身上。我們只會放大自己的不幸,卻不會觀察別人的苦難。
      
      的確沒有人需要做救世主,可是起碼不應該麻木。看著東山堂外面那一溜乞丐,真的挺讓人心疼的。卻無法真正幫助他們。各人有各人的不幸,真的有人可以救得了別人么?還是只是我們自大的妄想?
      
      雖然這本書的出版,并不能改變那些既定的事實,可是起碼,可以重新引起思考,可以讓我們麻木的心再次跳動起來。也起碼讓那些良知還沒泯滅的人,知道自己還有救。只有自己得救,才有能力去保護那些對我們來說重要的人,不受傷害;才有能力去防止悲劇的發生。防範肯定比亡羊補牢來得要好。
      
      我不哭,可是淚水卻止不住。這是不是證明,我還是一個活人?
  •     伤在眼下,麻木在心上。世上从来都有冷漠,这和世界总有冷血动物一样。我们唯一能做到的,就是不要让自己的血冷却。
  •     不哭Weep no more
  •     好久没打卡,捡起来,督促自己。#打卡读书#
  •     如果每个故事能够再深入一点就好了。我在阅读之后感到,我心中的那堵冰冷的铁墙,也是可以化为空气的。只是,防人之心不可有,但善心也不可或缺。能在力所能及之处帮助他人,才是真爱心。
  •     昨天刚拿到,早上孩子随便翻了一个故事,看完就哭了。挺感人,但我更希望突出正能量,而不是在表扬一个妈妈,让大家同情的时候,又狠一个爸爸,当然我没全看,也许意见有点偏颇。如果多收集一些正面的材料,那我们的孩子以后可能就能改变我们这个已经变形的社会。
  •     书籍装帧很有特点。。
  •     一个个鲜活的人,就在我们周围。实在不喜欢装帧,虽说是如此用心的设计。
  •     朱瀛春老师的设计
  •     想推荐给每个人看,尤其是习总和所有的当权者们~最不能,不该忽略的一群人-底层的孩子们。都看看吧。
  •     最能给人心一重击的,往往是现实。真实的故事,真实的追踪。
  •     哭点极低的我,没哭。
  •        不是每一个人都生活得那么容易,这世间,悲剧从来都不会停歇。但这世上有这么多让人唏嘘不已的生命,或坚韧,或颓废,或无奈。我停下,穿流的人群流过,我仿佛在前行。抬起头,听到一滴滴无声的泪水落下,洞穿我灵魂深处的声音。太阳露了脸,迎着阳光,我没有哭,只有满脸的泪水,缓缓流下……
  •     书里的文章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没有太多的感觉,因为在别的地方关注过这本书的设计,所以还是买了它,书的设计还是不错的,但是没有经验的感觉
  •     喜欢装帧。
  •     仿佛临境现场,朱老师说话如常逗人,又让人不得不认真对待故事。
    我们走到师大门口前,朱老师看到一对流浪母女默默低头坐着,于是他让我把手中的饼干分给她们吃,而且饼干是他刚才分给我的。
    一半,又一半,分享。
  •     书是好书,内容,创意,都很好,但是快递到了打开一看,书皮已经皱了,折印很严重,这是一次很烂的消费体验,亚马逊折扣很厉害,书也比京东和当当全,但是如果一本发货时完整的书经过物流之后变得残缺了有瑕疵了,你想想作为消费者,怎么会满意
  •       不哭的理由——读《不哭》
      周小四
      
      《不哭》看了很多遍。每次打开这本书,周围的光总像是暗淡了些许,人从日常生活的轨迹步出,走进了另一个世界:这里充斥着贫穷,寒微,泪水,饥饿,孤独,绝望,挣扎,暴力,血腥,冷漠,遗弃,黑暗,死亡……这些字眼似乎距离一个常人的生活有些遥远,看上去多少显得刺目,特别是当这些字眼这样拥挤着出现的时候。但是,这确实是某种常态的生命,某种日常的生活,而且离我们并不遥远,数量惊人的庞大。只是,拥挤的城市,人和人的距离其实更遥远了,我们自己看不到而已。
      
      这是申赋渔的第一本书,是他多年来所写的新闻特稿的一个合集。第一本书,对于一个把写作当作一件严肃并且头等重要的人来说,它的意义可想而知。但是,他却又总是对朋友们说,别看了,看了心里会难受。我只能说,他是一个太过善良的人,甚至不希望书中记录的这些苦难,带给别人痛苦的感受。因为他知道,这些故事充满太多触目惊心,却又总是让观读的人,感到太多的无可奈何。
      
      申赋渔说,很多篇稿子,都是一边流着泪,一边书写的。是的,谁也无法在这样的故事中置身事外。记者的客观冷峻,就好像书中那一个个被洇染开来的黑色的标题,是透过泪光看到的残酷现实。在他的笔下,无论是多么绝望的生命,多么辛酸的故事,却又似乎让人的眼泪不那么会轻易地掉下。我仔细地阅读,发现,那是因为一个共同的原因:希望。多么残酷的生活,都因为有那一点微弱而顽强的光芒,拥有了活下去,怎么也要活下去的理由。因为希望,活着才有了意义;因为曾经怀抱希望,死亡也才有了意义。
      
      是一个同样体尝过生活艰辛却始终怀抱憧憬与梦想的人在书写这些故事。这些故事因为书写者的梦想而显得与众不同。它们,更像是一篇篇真实的小说。洗练、干脆、曲折、动人。是的,申赋渔曾经说过,他的理想是写小说,写优秀的,能够传世的小说。他把他的“野心”和他的职业——记者,紧紧地扣联在了一起。为了自己的梦想,他一遍一遍地审视自己的文字,严苛到不近人情。当一个人把对于他人的关怀和自己的理想紧紧结合在一起,这样的文字,便拥有了一种悲悯的情怀和感动别人的力量。对于苦难的书写,申赋欲选择了另一种境界,处处“忘我”,却又处处“有我”。
      
      《不哭》讲述的只是十八个小人物的命运故事,我却总觉得它的意义在于一个时代。当繁华与富裕成为“城市”的左右双引号时,一些东西被忽略了,我们被漂浮在城市这个巨大容器顶端的浮华撩拨得眼花缭乱,却常常忘记了那些沉淀在底部,苦苦挣扎的人群。十八个故事,只是这泥淖中几颗微小的沙粒。一花一世界,一沙,何尝又不是一个世界呢。它提醒着我们,这个社会并不是一昧的太平盛世。我们当然有权力安享日益发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文化,但是,在社会的许多角落,还有一些被我们称为弱势群体的人,需要关注和关怀。只有当《不哭》里那些哭泣的人们真的露出了微笑,我们这个社会才能说是真的实现了文明的大同。书中记录的一些人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但是,如果看到还有人在为他们落泪,在默默地反省,他们在天堂是会微笑吧。
      
      打开《不哭》,眼泪总是会不经意从眼角泛起,但是,我相信,和这本书的装祯设计者朱赢椿老师和他的夫人为这本书想到的名字《不哭》的意图一样,很多读者会选择不哭。
      
      对于心怀希望的人,希望,就是那一道朦胧泪眼后的彩虹。
  •     很不错的一本书。值得看。里面的内容很感人。
  •       这本书是由新闻故事组成的,这是一个卖点,也是一个短板。
      新闻故事大多描写夸张。不是说这些故事不真实,而是经过文笔加工过的故事,大多只描写了故事的表面。
      作为读者假如只沉浸在这些故事表面的情节里,流下的眼泪只是因为同情的话,那么你还是不要看这本书比较好。
  •     把我看哭了……看完书抬头看看眼前的一切,平淡平安健康就是幸福啊~珍惜
  •     苦难与幸福之间有着多远的距离?
    仅仅只是一步之遥罢了~
  •     想看,就是不知道好看不好看不過,你先降價嗎!
  •     里面的每一篇,都无解。
  •     挺喜欢这个书名的,这是一本看了会哭的书,挺喜欢书里的一句话“曾经丢失的,是否可以一一找回”生活的不堪重负,上学的渴望,冰冷的社会,还有并没有完全泯灭的良知,编织着遥不可及的未来。
  •     是在书店看到的这本书,惊异于这本书的设计和内容
  •     深入人心后是要怎么做都做不好的无力感,能改变什么呢。
  •         这是一本讲述苦难的书。作为新闻故事,作者笔下有着一以贯之的叙述笔调:平实、流畅、情感性。读者自然会为作者笔下的人物的悲剧命运感到同情,以至落泪。取名为《不哭》是书籍设计师朱赢椿的建议,这个书名以及书籍设计颇值玩味。只要有正常同情心的读者读过此书都不可能不黯然下泪的,“不哭”的书名何为?形成同构的正是本书的设计,设计师朱赢椿在本书的最后《设计人语》中开篇讲到:“我推崇质朴而有亲和力的设计,并常常提醒自己设计时不要跑到文字的前头去干扰读者,因为书毕竟是用来阅读的。”然而读者拿到《不哭》这本书的时候,首先不可避免地首先玩赏书籍的装帧设计:新颖的封面用纸,泪水浸染的书名和篇名,纱布包裹的书籍,每篇各色的内文用纸(甚至纸型也不同)等等。设计师在每一个细节、每一页、甚至每一个字都煞费苦心。这样读者不可避免地在某种程度上阅读此书时有某种失重感:形式和内容同样精彩时,甚至是形式大于内容时,我如何评价作为物质形态的书籍本身?这种矛盾本身就加强了书籍的价值。其实朱赢椿设计并获得国际设计大奖的《不裁》就是一本设计大于内容的图书,这本书的获奖从某种程度上鼓励了设计师对图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的介入,几乎从选题开始。朱赢椿的《呓语》走得更远,设计的介入不仅超越了选题策划,而且我进入到了图书写作本身,更具有先锋性和实验性了。这种先锋性和实验性的存在不可避免地引发了争议:设计本身多大程度介入图书才是合理的?
        《不哭》一共收集了18个这样的故事,如果这一篇篇故事单独出现在报刊上,我们大都会将之当成副刊传奇悲情故事来看,当这18个故事组合在一起变成一本书的时候(读者很容易一口气读完),读者的阅读体验便发生了变化,我相信他们的心情会变得沉重,苦难在变得这样真切,就在自己的眼前。读者不得不审视宛在自己眼前的苦难,苦难降临在这些个体身上,或者原本可以避免,或者毫无缘由地降临在一个善良的个体身上?面对他人的苦难,其他的个体应该如何?有面对他人苦难无动于衷者甚至造成他人痛苦者,我们是否有权谴责?若社会与体制给微不足道的个体造成了苦难,我们又当如何?
        眼前的这些追问都显得十分陈旧和老套,但这一切都缠绕在一起的时候,又迫使你去追问另一个更加嚼烂了的话题:苦难与幸福之间有着多远的距离?个体在遭受苦难的时候,他对幸福的要求在常人看来是如此简单,但在正遭受着苦难者本身来说,那是真正的遥不可及。常人正享受着对于遭受困难者来说是最大的幸福的时候,常人却不能体会自己此刻幸福的情境,因为人人不自满的本性。于是幸福感在生活中显示出了特别重要的意义,幸福感的缺失并不是因为幸福的缺失,而是心灵的某种触角的钝化。
        《不哭》正是一剂这样润化僵硬心灵的液汁,设计师将书名定为“不哭”,其实私心里是希望每一个读者都能流泪的(正是他自己的泪水催生了本书苦心的设计),双眼泪腺的决堤的刹那才是一个人心灵最为敏感的时刻,周遭的一切都在自己生命中显示出非同凡响的作用。
        世间的一切总会显现出如此的悖论:表达痛苦的泪水却成了体验幸福的途径。
        2008年5月21日,中国四川地区发生人类罕见灾难,这场灾难让举国落泪,同样是在泪水之后,我们对于灾难有切腹之痛,才知道幸福有多么简单;也是在灾难之后,国人是如此团结,才明白一个自己生活在一个伟大的国家。
        余下的还是让人觉得绝望:为什么这一切非得要用灾难和苦难来证明和显现,无论个人经验还是集体经验?如果这一切必须被证明和显现,是否意味着我们必须经历这一切?意义呢?意义是否就是证明这一切的这一过程?
      
  •     不哭不行
  •     真实情感
  •     一开始担心书送过来会被压皱,但卖家包装很用心,一层又一层,书很完好。内页色彩很丰富,让我很有兴趣阅读。相信内容也会不错
  •     还不错的评论,只是这种观点在鲁迅那个年代已经有了,问题也是从很久以前就存在的了
  •        我不会推荐任何人去读这本书。《不哭》。
      “人死起来不容易。”这是书中某一篇报道中,某个从未出现过的男主人,离开癌症妻子时说的一句话。你得承认。他冷酷。但他说得对。
      在这样一个尘世,你可以不哭吗?
      那个全身大面积烧伤,被遗弃的1岁半的孩子,眼里无辜的泪光,我用手在纸上摸过。
      这是一本不能,不敢重读的书。明天就还掉它。如果你没有看过,请永远不要看。
  •     因为是朱赢椿老师设计的,所以关注的,到了没有护封,设计很独特,封面很有质感。
  •     都是那些疼痛的故事,身残志坚的故事,心里很沉重。
  •     非常推荐这本书,在同情他人的时候审视自己的幸福,更加感恩。而且买这本书,出版社就会捐一点钱给安徽颍上孤残儿童之家,当时做做小慈善
  •     从装帧设计到文字话题,都很戳人泪点。看人间温暖,世态炎凉。
  •     我自知拥有的都是侥幸,受到的震撼很大,多次红了眼眶
  •     形式大于内容
  •     这本书一直放在枕边
    还记得看完的时候激动得给王家玉孤儿救助站发短信问有什么需要的,半日回复:能帮我们弄到小学体育教材吗?
    心酸
  •     充斥着主观评价的“纪实”书
  •     一篇篇读来真是沉重
  •     内容总体还不错,但我不是很喜欢看这类催人感动的书
  •     看起来还是不错的,我觉得可以
  •     看的是kindle版,所以并不太清楚本书的装帧。就故事而言,这本书中有亿万的中国人,他不是某一个特定的人,他们就在你我周围。私以为作为一个媒体人,作为一个记者,关注底层揭示民生是一件责无旁贷的事情,但我不是记者。大学的校园中也行走着这样一群人,他们拾荒,却也会将食物散给路旁的流浪猫。每逢目睹心中也总是堵的。希望有更多的媒体能将目光从娱乐八卦中移开片刻去看看这无数拔地而起的城市中的那些迷茫的边缘人。
  •       谁在关心苦难
      
      在书衣坊第一次听到朱赢椿谈及《不哭》,他说,你不要看,看了要哭的。他做了个很夸张的抹眼泪的手势,惹我发笑,可是语气里全是动情和不忍,后来他告诉我,他看《不哭》初稿的时候就落了泪。
      朱老师是个很单纯的人,用他自己的话说,他从上学开始就一直待在校园里,接着仍然在学校里工作,埋头做自己喜欢的事情,所以与社会接触之少,有时会显得特别天真。聚会的时候我们常常故意说些例如演艺圈里的听闻给他,看他从大惊到坚决不肯相信。
      他用整个五一长假,趴在校园的树丛里拍摄蚂蚁,制作出《蚁呓》和一部不短的关于小蚂蚁的电影,他兴高采烈地放给我们看,指着这只那只告诉我们,它们当时是怎么为了一块蛋糕奔走相告的,这只小蚂蚁后来又是怎么不幸掉进了下水道里。他对我们身边如此平常的小生物,给予的不止是好奇,而是真正的关心,他俯下身来,用平视的目光看着小蚂蚁的生活,那种尊重真让人感动。
      后来他开始做《不哭》,给予书中主人公的,也同样是一种尊重,在朱老师看来,生命原本就该是平等的,就该是被尊重和珍视的。但对于《不哭》,朱老师还有另一层更深的情感,那就是对苦难的关注,和由衷的悲悯。
      这种悲悯的情绪可能是天生的。朱老师最喜欢向别人讲述《不哭》的作者申赋渔在成为记者之前的人生经历,每每讲到结束,他总是会说:申赋渔这个人厉害啊,要换了我可不行。言语中透露着一种羡慕,似乎对申老师丰富的人生那么好奇又钦佩。而这时候,一旁的申老师总是笑得很憨。朱老师,还有申老师,一个是没有经历过太多社会磨砺的设计师,一个以记者身份看多了世间百态,可是从他们心底生发出来的,不是天真幻象,不是愤怒圆滑,却恰恰是同一种深厚、浓烈的悲悯心。
      申老师从社会新闻记者向人物特稿记者转型,历时三年写成的几十篇新闻特稿,目光无一例外地都投向了社会弱势人群。他们的困苦经历,他们的艰难求生,同时还有他们在困顿中的理想和快乐,申老师将这些一一书写下来,呈现在读者面前。他说,他只希望记录下一些社会的成长片断,不是光鲜的阶梯,不是明亮的窗口,而是那些与稻谷捆扎在一起,在角落里静静生长的那一群。
      朱老师在《不哭》的后记中问,是否还有人关心苦难?
      我们有太多的事情需要关心,与己相关的细枝末节,与己无关的传闻八卦,我们的眼界越宽,我们的心跳越快。我们过着热闹的生活,我们很忙。这个社会,还需要关心苦难吗?
      我看《不哭》的校样,有一处几乎是看了三遍,落了三次泪,那并不是一个多煽情的片断。一个拉着二胡走四方的流浪艺人,有一天在街头拉琴,一位女士带着幼小的孩子站在一边认真地听,长长的曲子拉完,女士走上前去对流浪艺人说:"你是一个活得有尊严的男人。"对生命的尊重,此时此刻让人觉得如此温暖。
      《不哭》里有苦难,可是每个主人公,也都怀有各自的梦想和希望。我们不需用苦难来对比自己的幸福,也不必用同情来表达对苦难的不安。其实,对苦难的关心,本身就是一种温暖的力量。
  •     很有意义,很催泪的一本书。据说印刷用的纸都是用垃圾再造的,装帧也挺原始的。
  •     实在是不喜欢
  •     身在南京,很多故事因为熟悉的地名更加感同身受。也听过申赋渔先生的讲座,的确是一位经历丰富又有着怜悯之心的人。然而本书的问题还是在于记者的通病,谈现象及表不及里,一味煽情,忽视了个人苦难背后深层的社会矛盾,无论是制度的不平等还是道德的伪善。不把剑锋指向这一层,反而寄望于个体在面临难以承受的苦难时,抱团取暖,忍耐不哭,未免天真。
  •     现在还有卖的吗 我想买买不到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