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雨流亡路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风雨流亡路

出版社:山东画报
出版日期:2008-2
ISBN:9787807136347
作者:范小梵
页数:309页

章节摘录

  一 干妈与干哥  我到了北平后,先住在北海三座门大石作胡同31号。那是一所很可爱的小四合院,在我到之前,据说金克木曾经住在那里,我来时,他已经搬走了。当时,我们住了东房两间,西房是梁曰和住的,北屋是振基和周麟合住的。  当时,在北平上学的大学生虽不富裕,但靠了一点家庭的接济或者像锡侯(朱锡侯,作者的丈夫一一编按)这样,搞点翻译卖点稿子,生活虽清贫,但却是相当自在的,至今想来,还是怪可留恋的.那时,房租便宜,生活也便宜,我们共同请了一位山东籍的老工人老陈,专门给我们做饭看门儿。吃饭的问题不用操心,各人忙各人的事,因为这年暑假他们三个人都要毕业出国去了,只有饭桌上大家才能相聚,彼此说说笑笑,亲如手足。  自从我离家出走,父母亲不认我这个“败坏门风”的女儿以后,振基的母亲,一位既能干又慈祥的老人,把我当亲女儿一样看待,我就认了她为“干妈”。于是,振基便成了我的干哥哥,觉得感情上更深了一层。男孩子在生活上向来是不善于自理的,振基在这方面尤其如此。一则是他那时正忙于恋爱。而又因为要出国,弄得心神不宁,女方也就犹疑不定,时好时坏。一般说来,他的家境是比较富裕的,家里的房子比大石作要好得多,干妈怕他影响功课,出不了国,为了让他好好读书,认为跟着锡侯可以安心用功,过过独立生活,便记他搬同来和锡侯同住了。

书籍目录

回望当年——翻阅旧日记所感(范小梵)序(张曼菱)一、在北平:1937  干妈与干哥  去北大旁听  穷日子也快乐  猩红热  经历“七七事变”二、到浙江、 回到杭州老家 逃难到绍兴 在柳桥头的生活 逃难到坡塘 结识了终生难忘的好友一一胡剪虹 到姚家埭小学 到越光中学(五校联中)教书 联中里的其他故事 游香炉峰 朋友们 1939年新年和第二学期的课 到承天中学 教书之外的生活 一件难忘的事三、开始流亡生活  踏上流亡之路  从坡塘到祟仁  小旅店一夜  到嵊县中学教书  到丽水抗日剧咏团  一次敌机轰炸下的惊险遭遇  抗日巡回演出  碧湖  大港头  云和  龙泉  离开丽水剧咏团  到温州去  温州街头  失业·饥饿  从共产党间谍到看相先生……流亡到昆明整理后记(朱新地)

编辑推荐

  去年,日记是一种很个人很私密的东西,在父母亲离散的八年中,母亲所记下的点点滴滴,最多也只是准备组父亲看的,不像后来的某些所谓日记,更不像如今的博客,带有一种展示和发布的意味。可是,在六七十年后的今天来看,母亲的这些个人故事,已经大大超越了个人命运的范畴,它实际反映了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因此,我决定把它们整理出来,呈现给今天生活在和平、安宁中的人们。  这世界的历史是什么?我想,它除了帝王将相、英雄豪杰的伟烈丰功外,还应包含被裹挟在其中的亿万百隆的血泪故事,如果说,这棵参天大树上不仅有树干树枝,还有无数的叶片和花朵,如果说,这条浩荡长河里不仅有激流波涛,还有细小的水花水珠,那么,《风雨流亡路》中那些未经演绎的真实记录,也可算是历史的一部分吧。  ——朱新地(作者的女儿)

作者简介

《风雨流亡路:一位知识女性的抗战经历》主要内容:去年,日记是一种很个人很私密的东西,在父母亲离散的八年中,母亲所记下的点点滴滴,最多也只是准备组父亲看的,不像后来的某些所谓日记,更不像如今的博客,带有一种展示和发布的意味。可是,在六七十年后的今天来看,母亲的这些个人故事,已经大大超越了个人命运的范畴,它实际反映了一个时代或一段历史。因此,我决定把它们整理出来,呈现给今天生活在和平、安宁中的人们。

图书封面


 风雨流亡路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从某种程度上说《风雨流亡路》是失败的,我居然要继续从网上了解有关的人物关系。从书中可知范小梵对哥哥颇为不满,对八年等待后得到的人觉得有些亏。感觉此人颇有点“丧门星”味道,和她亲密接触的人多倒霉。她自己也很倒霉,解放前求学不成求职多难,辗转万里多病缠身;解放后不断挨整,连累家人,但居然长寿,也是奇迹。不论其人如何,这笔记录还是非常珍贵的。许多现时的知识分子喜欢美化旧时代,这本书是本很好的参考书。流亡的日子是苦痛的,没有多少指望,更多要靠精神的力量。也难怪很多人要在沦陷区沦陷下去,一碗饱饭难求的时候,垮下去是容易的。
  •     “这本书胜过迄今我看到的,以抗战为背景的任何文学作品。作者在战乱的年代,经过多少磨难和生死大关,终年不缀,以平实而生动的文笔,为这段历史作证。在她的笔触下,文化的多重性得以再现,让我们看到一个活生生的民国时代,抗战中百姓的困苦……” —— mjs
  •     18岁,她还只是北平第一女子高中的学生,与兄长的学生谈恋爱,拼着与家庭决裂的后果,偷跑出来与恋人结婚。新婚未几,丈夫远赴法国留学,临别嘱托她照顾老母幼弟。于是,还只是个大孩子的她,去到杭州尽那为人媳嫂的职分。抗战烽烟起,她与婆婆和十几岁的小叔逃到绍兴亲戚家,因为没有工作,只得寄人篱下,而长于北方的她与丈夫的两个亲人缺乏了解又难以沟通,于是,不得不忍受冷遇及心灵的孤寂,默默地做那家中的主要劳动力,忍耐饥寒病疲。此间的精神寄托,便是对丈夫深深的爱与思念,投诸笔端便是那一封封厚厚的书信。战事不利,不得不继续流亡。先后逃到嵊县、丽水、温州,又辗转到福建、江西,最后经广西、贵州到达昆明。陆续做过中学教师、话剧团员、播音员、书记员、家庭教师、记者等工作,不断地失业,不停地托人帮忙寻一份事做,以求在乱世维持生计。这期间,结识了一些真诚热情的朋友,一边认真做事,一边努力自学。对丈夫的爱与思念不曾淡薄,反而愈加炽烈。明知邮路不通,信还是厚厚的、一封又一封地寄出。这一路上可谓饥寒交迫,贫病交加,几度与死神擦肩,亏得她乐观坚毅的性格,加之路途中结识到相知的朋友扶持,才算是捱得一条命在。她对丈夫的爱如此坚定执着,八年间独自支撑着自己和丈夫家人的生活,独力应付各种困难。一个他在借酒浇愁地苦闷中写信给她:“告诉我,我该怎么办?我完全听你的,你教我怎么办,我就怎么办。”另一个他惨然地笑着对她说:“你这个家伙,假如我能变成一堆黄土,一定把你和我一起埋起来!”这是她在艰苦历程中患难与共的朋友,在艰难时势下心意互通的知音。刻骨铭心的相遇相知,她冷静而坦诚地面对。她的爱都给了重洋之外的丈夫,所能给予的,只剩友情。放在今日,莫说是隔着大陆海洋,便是分在城市两端,时日稍久,也已然各奔东西,另投怀抱了。我惊讶于她的生机勃勃,即便身处乱世,看尽不平与丑恶,她并未灰心沮丧,坚信爱情永恒,坚信未来的生活会越来越好,坚信良心和正义。用心做事,诚心待人。不放弃希望,不惧怕苦难。照片中的她,永远都是露齿的笑容,眼中的热切与真挚,一览无遗,毫无保留。这位非凡的女性名叫范小梵,记载她抗战经历的《风雨流亡路》是历时七十年,由当时的日记整理而来的个人记录。这是一个女性的人生片断,亦是一个时代的缩影。或许流于琐碎,也缺乏开阔的眼界和深刻的反思,但却提供给后生晚辈一个未经演绎的真实文本,去看看那个已然逝去却不应被忘却的时代,去触摸那个年代生逢困局却依然灿烂的人生。=====================零碎的题外话=======================1) 由于涉及人物众多,附上年代、地点与人物对照表的话,有助于读者理顺流亡历程。2) 流亡温州时,这个尚未被战火波及的临海小镇一片富庶景象,犹是“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皮具制造业已初具规模,民风轻浮,与嵊县、丽水迥异,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大略就是此意。3) 在危难时刻能解人危难,忠人所托,不失信于人的,可谓上上之德。这一路上,有不少亲友相帮,很多本是陌生人,乱世相逢,相互扶持,一段同行后各奔东西。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就是这个意思。4) 走到哪里,不离不弃的是装着日记与书信的小皮箱。这让我想起装着《法兰西组曲》手稿的箱子也是随着作者的女儿辗转流亡,几十年后才得以面世。范小梵的箱子运气不太好,文革中被抄走,拨乱反正后好不容易讨回来,已然面目全非,部分散失了,好比人心上生生剜个洞,这份伤痛,永远不会愈合。5) 读到范小梵做中学教师的记录,联想到Ugly Betty,海玛·莎耶克饰演的撰稿人说Betty与MODE杂志其他工作人员的区别在于,别人是用脑工作,而Betty是用心工作。范小梵其实只是高中毕业,在北大旁听过历史系的课,凭着出身安徽桐城世家的功底,用心教书育人,得到学生的信任与尊敬,并结交为朋友。用心做事或许很累,除了智力的付出还有心力(情感)的投入,智力的付出或许有报酬,而心力的投入也许就是“沉没资本”,白白丢到不值得的地方。可是,我们这个时代多么需要人用心工作啊。6) 这两个人,隔着大陆与重洋,一个在日寇的追逐下流亡,一个在纳粹的铁蹄下偷生。一边忍饥挨饿,困境求生,一边还要抓住机会,努力学习。始终不曾放弃对爱情,对建设美好生活的理想。原以为分离四年,谁知一别竟八年,鸿雁难传,却能始终如一。今日看来,如同神话。是太多的诱惑让我们难以坚守,还是内心对孤寂的惧怕让我们变得脆弱?

精彩短评 (总计7条)

  •     朋友向我推荐的此书。读后,确实感人,值得一读。
  •     记录了大时代背景下个人命运颠沛流离,中国的苦难,不堪回首的悲惨岁月,普通百姓因此遭受的苦难太沉重了。因此当新中国成立后,***能给百姓带来哪怕是短暂的宁静生活时,立即得到了普遍的拥护,以至发展到崇拜。我倒想到另一个问题:草根阶层没有能力记录自己的历史,只有知识阶层才能做到。但也不是每个有知识的人都能做到,知识阶层的后代也并不是不需努力,自然而然会有所作为。看他们的日记、经历,其实他们也是刻苦、顽强、历经磨难才终有所成。他们的知识家庭、长辈能给予他们的,不过是价值观,促使他们从不放弃、努力奋斗而已。
  •     大时代的小故事,小人物的大故事,读来令人唏嘘不已,非常精彩!
  •     有许多共鸣思想啊
  •     纸张不是很好,有毛边,并且里面还发现很基础的错别字,有点儿失望。
  •     老是把自己塑造成被嫉妒被欺负的形象,感觉水分很大。还不如直接出版当年的日记,整理过两道就没意思了啊。
  •     作者真是可惜了,若不是为了丈夫,以她的才情,完全可以接受大学教育,走上不同的人生道路,现在为了所谓的爱情,一辈子当家属,到头来发现丈夫并不是自己心中的那个高大形象,一切都是梦一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