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诊所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乡村诊所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3-08
ISBN:9787108018779
作者:谢宏军
页数:251页

内容概要

谢宏军,1962年生于江苏灌南县。少时体弱多病,常在生产队小门诊部打针吃药,不能和小朋友玩耍,只好独自沉浸在画猫画虎的乐趣之中。1979年当兵,退伍后在县文化馆从事美术工作。1984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油画系,1988年毕业后分配在江苏省淮阴市文化艺术学校任教。在国内外报刊曾发表过许多油画作品,并多次参加国内外作品展览。

编辑推荐

  画家在家乡的乡村诊所里,描绘着那一张张因病痛而变形的脸,描绘着骨节粗大的手和伛偻着的背,体验和思考着人的生、老、病、死。他在这儿发现了一种深刻的美,心灵世界的丰富和人物性格的怪异使他人迷。他一张又一张地画下去,似乎永无止境,忘却了外面的世界……本书所收入的,不仅有他手头的绝活儿,还有他脑中的奇思妙想;所表达的内容已超出那小小的乡村诊所,而涉及到了人类生活的许多根本性的问题。

作者简介

如果你不懂画,你依然可以品味这些素描;如果你不理解文字,你依然可以阅读这些文字。这本《乡村诊所》,给人的最大的体会便是文字与图画之间的融通。作者是一名画家,是一名经历了漂泊不羁之后重又静心生活的画家,他蜗居乡野,吃熟悉的饭菜,讲熟悉的方言,一个简陋但小有名气的乡村诊所成了他每日做功课的地方。每天,他都可以看到因病痛袭扰而来就诊的人们,他们在承受痛苦时流露着不同的表情,有故为镇静的,有肆意夸张的,总之,在“不适”这个人生坐标的交点上,人们的体验更多地昭示了他们对生活的态度。这因此让青年画家谢宏军为之恻隐,多愁善感的他操起画笔,在廉价的白纸上快速地记下了一个个稍纵即逝的符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当这些画稿成为厚厚一叠时,他收获的便是一部乡村市井的画卷。不难猜测,这里面也有画家本人痛定思痛之后的诉述。  
作者从美术学院毕业后,找不到可心的工作,曾在乡村的老家里闲居,他每天去一所乡村诊所画速写和素描,画了各种各样的病人。面对疾病和苦难,他一边画一边思考了许多人生问题,写了许多笔记。这些画和文字是一个地方中国农村和农民的真实写照,有很多感人的地方。 画家在家乡的乡村诊所里,描绘着那一张张因病痛而变形的脸,描绘着骨节粗大的手和伛偻着的背,体验和思考着人的生、老、病、死。他在这儿发现了一种深刻的美,心灵世界的丰富和人物性格的怪异使他人迷。他一张又一张地画下去,似乎永无止境,忘却了外面的世界……本书所收入的,不仅有他手头的绝活儿,还有他脑中的奇妙想;所表达的内容已超出那小小的乡村诊所,而涉及到了人类生活的许多根本性的问题。

图书封面


 乡村诊所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面孔就是苦难的集大成者,上面鲜有开心浮光掠影划过的痕迹.倒是众多不快乐的因素或短暂或长期,从初始的分分秒秒逐渐积累成习惯,并最终驻扎下来成为面孔细部特征主要的讲述者....这其中,时间当然是功不可没的首要功臣,而际遇们的诞生则始终孜孜不倦地为它的描画做添砖加瓦的修补和延伸....这条嘴角旁深陷的弧线是隐忍后的自我慰藉长期逗留勾画下来的吧...他笑起来总是固定的样子,颊上的肌肉用劲地突出做出想要迎合的姿态....她双唇紧闭,下巴轻微地努起,在因为缺少倾诉对象而不得不安静下来的时间里,她似乎仍然在和一个想象中的形象对话并且产生争执...她昂着她的大鼻头,即使在闭上眼睛的时候也像在对那些把自己远远扔在背后的人和事宣告不屑...他一定被命运欺骗过很多次,眼神孤注一掷斜倚在任何可供停靠的着落点上....她的眼神总是向下,用对现实空洞的注视完成和内心平静的接洽....他不自觉地拉长了嘴唇的弧线,眉头赶紧配合地皱叠在一起,平视的目光中,尚待解决的麻烦事一件接着一件....她很老了,两颊的肌肉沉甸下来,关闭早已沉默的嘴巴,下巴下面层叠的脂肪用来支撑她常常低下的忏悔似的头脑....他们....他本该有一副威严的样子,脑门光秃,充满体积感,却总是脸色灰白,秃顶变成了黑桔皮色.人们叫他"蒋委员长".但他的眼神总是无力的...看了十来年的病,现在回到乡村诊所,似乎认命了,常常久坐着不动,正有利于我去画他...他娶的是一个哑巴女人,曾来过一回,看不出对他的好坏,只想让他早点回家.她病得很重,但她忍耐着,满怀着对主的信念,她是个基督徒...她患病多年,投医无效,才在心灵上找到了主的救护...她说自己是有罪的,因而该受上帝的惩罚,人不能使头发变白或变黑,一切都是上帝的旨意...她随时会向你宣扬神迹奇事,不管有没有人要听.他正在经历腰疼病.这是过度劳累的奖赏.针灸数日,仍是迈着沉重的步伐而来,托着弯曲的腰椎而去...疾病虽然没有击垮他,诸多的家事生意孩子的前途却都需要他挺直了腰板去操持...他自小贪杯,医生的劝诫也难抵酒乡之风熏陶下的豪情...最近他儿子当兵,又得请人吃喝,走通关系.世风如此,少不得花钱.为了钱,这腰椎难以见直.他是病人中穿着最破旧的一位...来去时总把一个旧塑料袋挟在腋下,小心地放在病床里角,他是不会忘记拿走的(里面有他的家当)...他是老单身,乡间俗称"童儿",靠挑粪为生...他很喜欢诊所,这里人多,听听别人说话也觉得自己是群中人.有事没事他都早来晚走,听这听那,偶尔漫无边际地插上几句,很少有人搭理他,他则像满足了一件事情,心中愉悦...他的孤独和悲苦超过一般人...对他来说医生推拿的手在他身上抚摩也许更像是某种渴望被爱抚的情绪在得到满足....第一回得病还没什么,吃点药就好了.可从第二次开始,患病就成了习惯了.她说:"我们家人都经常得病.我不敢去看望病人,我妈得病我也不去看,我爸也有一张老病脸,我叫孩子们离他远点,以免被传染."他刚得病那会儿怕针,现在成了瘾,不扎上十几针就心中发慌,捻针时的酸和痛使他有了快感.他幼时得过小儿麻痹症,打针比现在多多了,那时大喊大叫,而今一针刺入皮肉,恰似又回到娇惯的童年,回忆起人生初期的时光,他觉得所有的苦难都减轻了.过去他笔挺而庄严,喜欢用柔和的声音呼唤小猫,然后又突然"哇"地一声把猫吓跑.于是他就开心地笑起来....今天他戴着一顶帽子来到诊所,人也显得矮小了许多,口中时常骂着脏话.现在他没钱了,猫也不来找他了......素描比摄影更能凸现宿命感...在刚刚开始看这些画作的时候我甚至觉得有些紧张...好像忽然窥视到了别人暗藏在生命中的悲剧的东西...有别于平时在身边来往路过的人们...不过..也可能是我从来没有仔细观察过他们呢?..嗯..有可能...总之..它们都不会是令人愉悦的画面...甚至还在若隐若现地提醒我..有一天..这些疾苦也会变换成别的形式慢慢入侵进我的皮肤骨髓以及神经...这就是忽然让我觉得沉重的东西...所以..我决定在这里作个记号然后就把它忘了....
  •     这本书有些被冷落,这些年了,豆瓣上才有二十几个人评价过。我的这本,看封页上,也是2003年9月就买了,前两天才开始看。素描不懂,画的比较简普,不是很好看很精细的那种。文字方面,前30篇文字较长;后面的文字较短。有些文字写的很不错,很好的白描写法,有精品;思考的文字也不少,有矫情的,就快速翻过。陈丹青的序言,写的有分量,http://www.douban.com/group/topic/3991560/关于孙兆生医生,http://press.idoican.com.cn/detail/articles/20081127452281/关于谢宏军近况,http://blog.artron.net/space.php?uid=205095&do=blog&id=253984,下面的他在评论部分的回复有些意思于是想,绘画方面,从西方引进的,除了素描,其它的都怪怪的(就彷佛中国人唱歌剧,跳芭蕾,投入西洋乐器,热烈的学习外语。。。)陈丹青的油画,即便是早期,也乏善可陈,他可立世的是文字。从谢宏军在雅昌回复的文字中隐约看出,他活的还是比较挣扎,也很可能就在金钱与艺术间一直随波下去了。不过,这些都不重要了;因为他画过这些素描,写过这些文字,他的生命已然无与伦比的,闪耀过了。。。
  •     作者是一位画家,笔下却能时常出现令人震撼的文字,诸如“农民最需要健康,可偏偏他们得病最多”(谢宏军,第154页),虽是常识,却那么多的人视而不见或避而不谈。诸如作者对医院的独特认识(谢宏军,第194页),直指当代社会人性尊重的缺失。虽然画作还不是名作,但作者对生活与生命的尊重还是令人敬佩,即使这种尊重是在作者自身生活的困苦挤压下成长的。“在倡导描绘农民的时代,农民被艺术家化了妆,变成政治教条的脸谱”。(陈丹青,第267页)我也写过谈论农民形象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表现的文章,现在看来,对一些艺术家的批评还是温情了一些。作者也认为,“我不知道自己在做些什么,我常想不起自己画了些什么,画家太不重要了,他们唱了许多虚假的歌。谁也不知道,那些处于生活最底层的人们唱得那么真实,我们以为是技巧高超的歌,其实那是他们的本嗓。”(谢宏军,第207页)农民成为中国当代社会中的失语者,在当代艺术中也仅仅成为一种道具或工具。甚或,中国的民间艺术不也是越来越失去“本嗓”吗?在旅游口号、传播包装和学术继承的口号下,民间艺术变得越来越精致起来,成为都市人回忆过去的标本。生活在别处,中国的农民与其形象都远离了他们自己。隐藏其后的,是利欲熏心的艺术家和麻木不仁、附庸风雅的所谓“精英”。一位批评家这样写道:“对于知识分子、尤其是艺术家而言,本来他们最理想的诉求对象是弱势群体,因为只有在这里他们才能充分获取批判性养分、史诗性的激情和对社会公正的立法角色。然而现实所提供的图景却恰好相反,总是在权力与财富的周围集结了为数不少的艺术家和知识分子。即便我们可以承认这里有很大的因素是由于体制问题,但源自弱势群体本身和知识分子本身的因素才是至为关键的。就‘新穷人’来说,他们已不再具有早期产业工人所具有的那种阶级意识,生存压力取代了历史理性。……知识分子和艺术家多数成为了体制现状的获利者和支持者,他们与‘新穷人’之间没有任何纽带可以连结在一起。这样,只有少数知识分子以道义、专业的立场继续关注‘新穷人’,如部分社会科学工作者、新闻工作者,而艺术家则基本上甚少自觉地充当弱势群体的艺术塑造者和代言人。因此可以说,在公共领域中的当代艺术对社会的关注是片面的、残缺的,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在于关于社会正义的思想远未成为中国当代艺术的自觉诉求。”(李公明)“在当代社会,知识已构成了一种权力,即通过对阐释权的垄断,规定了人们对历史的阅读方式,而具体的个人在历史中的经验则已近于零。”(易英,第421页)谢宏军的这些绘画因其现场性获得了一种个人的历史经验性,那就是在全球化与现代化的双重挤压下,当代农村的现实图景。对当代农村的读解,我们很难想象在这个图像化社会中竟然缺少最为直接的视觉表现。权力是社会形态最基本的基石。美展对主旋律的硬性要求和不少艺术家的权力崇拜,使得当下农民的形象更加模糊。画面上充满精致的田园风光或者想象中的农村生活,你很难想象这是艺术家的一种真挚情感,更难去奢望社会正义。一位学者指出:“城市的‘文明’和‘现代’建立在把农村作为封闭没落的他者之上,使农村除了作为城市的对立面外,除了是空洞的‘传统’和‘落后’的代名词外,不再有什么其他的意义。这是意识形态上农村的虚空化。”(严海蓉)与此相应,城市中对农民、农民工的“污名化”越来越突出。然而,艺术家在这方面的反映是迟钝的,也可以说同样是失语的。高名潞曾经指出中国当代美术依旧没有脱离毛泽东美术模式,艺术家对农民题材的态度较好的印证了这一论断。举目四望,当代艺术中的农民形象,要么延续“高大全”的象征想象,成为虚构的“主体”,要么成为风情画上当代都市人的“他者”表达,同样是虚构的主题,很少能够看到艺术家对苦难、正义、怜悯的诉求。“传统叙事理论同现代叙事理论的重大差异之一就在于后者提供了关于故事和叙述的区分。故事一般认为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时间,是‘原貌’,以随机性、偶尔性为依据,而叙述则是对故事的讲述,或称表述、话语、叙事等,是对故事材料的秩序化。”(程青松,第41页)《乡村诊所》在素描与速写的时序排列上是叙事化的,描绘对象的不同的病症同样的痛造就了作者叙述方式上的自然化。看似抽取了“原貌”,但是在秩序化里,一个个鲜活的生命有其独特的位置。时间是一种权力结构,先后的组合充满了艺术家对当代农村虚空化、平面化的感知。前一段时间报道说罗中立要重画《父亲》,以此来检验自己这么多年的油画长进。社会学意义远大于艺术性的《父亲》应对于那个时代,重画只能成为当下罗中立风情画的一例,不可能再有当年的轰动,更是投机资本觊觎的对象。作为对现在“无害”的艺术,它是被提倡的。然而,被这种“无害”的艺术喂饱的将是对苦难与非正义麻木不仁、对权力和资本曲意迎奉的艺术家和对平等、自由、博爱一无所知、对苦难视而不见的每一个个体。通过前言与后记,我知道了作者已经离开了他所曾在的地方。生活还在继续,“生活太精彩了,画法是多么的不重要”。(谢宏军,第240页)艺术是无力的,然而,还是会有不同的人以不同的目的与方式去描绘农民。是否精彩,不但艺术家们要扪心自问,每一个人都应该去重新审视我们对待农民的视角和方式。陈丹青说,“我自己干脆就是农民”,“画农民,对我不全是所谓艺术上选择(‘选择’这个词在当时没有意义),而是命运,是一段真的生活”。(陈丹青,第233页)谢宏军,也可以这样去言说自己了。只是,在这个“尊奉的是权力意志,膜拜的是历史必然,顺从的是官僚理性,忍受的是暴力和毁灭”的世界,(徐贲)谁,还愿意与农民为伍,愿意于苦难发生联系?参考书目谢宏军,《乡村诊所》,三联书店,北京,2003年陈丹青,《纽约琐记》,吉林美术出版社,长春,2001年易英,《学院的黄昏》,湖南美术出版社,长沙,2001年程青松,《国外后现代电影》,江苏美术出版社,南京,2000年李公明,《谁还愿意与苦难发生联系?》,《天涯》2002年第1期严海蓉,《虚空的农村和空虚的主体》,《读书》2005年第7期徐贲,《萨特和加缪的美国之旅》,《读书》2005年第7期wenzi_kk2005年6月初稿,2005年7月修订,长沙听香居

精彩短评 (总计24条)

  •     乡村生活的写照
  •     知道自己不算苦
  •     很好,画面深刻
  •     独特有其三:其一作者。学美术出身,是中国(也可能是世界上)第一批“油画博士”之一。应该说画画类属“技巧”学科,其学位到硕士也就到顶了,这是世界通识。但任何事情到了中国,没有变通不了的道理,于是假“史、论”学科之名也就堂而皇之地开招“油画博士”了。(说到“油画博士”不能不说博导,这“最早”的博导便是大名鼎鼎的陈丹青。陈先生作为博导为画为文的能力毋庸置疑。但他最终还是辞职了,且一度惹得沸沸扬扬。面对中国的教育现状,陈先生曾多有愤怒和无奈的言语,譬如“博不如硕,硕不如本”等等。其二是文本的形式,素描(图)配故事(文)。图配文的书籍很多,但用素描的形式来讲故事的书很少。但说实话,从绘画专业的眼光看,“图”泛而不精,尽管作为导师的陈先生多有溢美之词。倒是“文”起码做到了表义的效果。其三是书的关注点。一个乡村诊所里发生的,肯定显而易见。作者与画像中的人都有一定的关系,所以图文流淌出的真挚和温情,十分珍贵和感人。
  •     单幅看来不错,放在一起的话,略显乏味一些。也许,这本就是生活?
  •     意外碰上的好书,作者虽然是画家,但文笔确实了得,颇具人文情怀。
  •     没想到一个学医的人文笔会这么好,内容有点沉重,让我先放在一边,慢慢再看吧。
  •     好书!
  •     此书又要一次再版,朴拙深沉之作。
  •     乡村诊所 非常好的视角 很早就买的 我喜欢书中渗透的那种人文关怀
  •     现实主义
  •     病痛等使人不由得想拒绝,尤其是绘着痛苦时人们的画面。可是生活的真实的力量,往往存在于这些“丑”。见人的文字推荐,买来读。果然值得收藏~
  •     卑微的是他们,也是我们
  •     好久以前的書
  •     每张脸都是一个故事~
  •     简洁而深刻,直指人心的笔触,无论是绘画还是文字,比较难得的底层浮世绘。
  •     被冷落的好书啊,无奈……
  •     白描的写法,配搭粗线条的素描,恰到好处。
  •     画比文好,看不出作者到底是想描写乡村人物和故事,还是想说“我画的是啥”、“画的时候我在想啥”。
  •     王安忆的序当时颇令我感动
  •     平常的人,平常的病,不平常的医生与旁观者
  •     2012年4月18日购于当当网。
  •     病由心生,即为众生相。难得的图文并茂,人的相,人的病。
  •     十分感人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