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种学术史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另一种学术史

出版社: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2-31
ISBN:9787305089855
作者:张春田,张耀宗
页数:354页

章节摘录

  最使我终生难忘的是,1990年11月18日,我将离门下回湖北大学工作,行前我与副导师常国武先生、曹济平先生一起去唐师家与他合影、辞行。座中唐师一直握着我的手,千叮咛、万嘱咐,要我到达武汉后立即给他写信,并哽咽着说:“我欲哭无泪。不能远送你,路上多保重。回去后多读些书,好好地工作。有机会再来看我。”在场的常、曹二师,也深为唐师这种真挚的师生情谊所感动。他俩的眼圈都湿润了,临出门的时候,我几乎迈不动步子。蓦然间,我的脑海里浮现出1937年唐师与吴梅先生话别的情景。唐师在《吴先生哀词》中写道:“翌日,予拜别,先生执手丁宁,既盼有暇重来,复期鸿雁勿疏。衡门久伫,弥深缱绻之情。”如今这次师生别离场面,与五十七年前何其相似!我回到武汉后,即写信给唐师报平安。27日,唐师收到我的信,十分兴奋,自己看了一遍,又让家人读给他听。唐师仿佛是在等候着我的信,等到了,次日凌晨就瞑目而逝。临终前夕,他还是那样惦记着学生。唐师啊,没想到一时的生离竟成了长恨永别。在您的追悼会上,我的泪水湿透了手巾,写这篇短文,泪水也浸湿了几张稿纸。  亲爱的唐师,请让我再像在您生前那样喊您一声“唐老”。您也放心,您的弟子们将会在您人格风范的感召下,不断地进取,努力地学习,继承并弘扬您未竟的词学事业!  ……

内容概要

编者 张春田,1981年生,先后就读于华东师范大学、北京大学,曾在德国海德堡大学进行访问研究,现为香港科技大学人文学部博士候选人。
张耀宗,1981年生,清华大学中文系2007级博士研究生。

书籍目录

张春田 张耀宗 师承所在,流风未泯(编者序)
程千帆 忆黄季刚老师
邓广铭 回忆两位老师
钱谷融 我的老师伍叔傥先生
王兆鹏 我的老师唐圭璋先生
柯庆明 那古典的辉光--思念台静农老师
姚大力 琐忆韩师儒林
王得后 一个人的学问、信仰和作为--埋在我心中的李何林先生
沈津 一片冰心在玉壶--怀念潘景郑先生
陆谷孙 秋风行戒悲落叶--忆师长
袁行霈 燕南园六十二号
汪晖 明暗之间
邓小南 跟随王先生读书
陈平原 此声真合静中听--怀念陈则光先生
秦晖 教泽与启迪:怀念先师赵俪生教授
罗志田 把意境深远的话说得风韵疏淡--忆张芝联先生
甘阳 梦邹谠
张灏 一条没有走完的路--为纪念先师殷
海光先生逝世两周年而作
许纪霖 “我是十九世纪之子”--王元化的最后二十年
裘锡圭 怀念我敬爱的朱德熙先生
钱志熙 湖畔的思念
韩钢 生命最后的大事记--悼龚育之老师
巫鸿 张光直,哈佛与我
倪文尖 钱先生的散淡人生
王德威 读《谈文艺,忆师友》:兼记《瞎三话四集》
扬之水 以“常识”打底的专深研究
王?森 史家与时代--余英时先生的学术研究
陈建华 狐狸说诗
沈卫荣 学术偶像崇拜和学术进步
陆扬 花前又见燕归迟--追忆牟复礼先生

编辑推荐

  在20世纪的历史中,这些学者以他们的学问与人格,赢得了人们发自内心的尊敬与纪念。面对学术的碎片化与人文心灵的萎缩,“却顾所来径”就有了继往开新的意思。  薪火传承本是动人的风景,希望也能构成继续前行的资源。

作者简介

本书编选众多学者回忆昔日恩师的文章为集。所选文章不仅是单一的对师长的敬意,其实还包含了两代人之间的学术对话,学术道路的碰撞、汇流,读者藉此构建语境,将这些温情的怀念、平躺在纸上的宋体字还原成一个个立体的历史场景,一个个生动的历史过程。在历史性的师生关系的生成中,感受到那些回忆发自于内心的力量,从而寻找到属于我们时代的“自强”与“突破”的道路,并以此探求现代(广义的)学术师承的情况。全书立意有识,雅俗共赏。

图书封面


 另一种学术史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8条)

  •     1、编者序 页4 九行“大放阙词”应为“大放厥词”。2、《一片冰心在玉壶》 页111 倒数六行真觉得先生须眉罄欬,一一如在眼前。案:“罄欬”应为“謦欬”,原指咳嗽,借指谈笑。3、《此声真合静中听》 页155 二行尤其是关于15世纪下半叶小说的研究,更见先生的功力。案:联系上下文,应为“19世纪”。4、《教泽与启迪》 页170 七行我抖起胆来跟他们争辩案:“抖胆”难度有点大。不如改为“斗胆”。5、《一条没有走完的路》 页205 倒数七行“‘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案:此处为引用殷海光致徐复观信中言,且殷亦用了引号,则应直录陆游《游山西村》原句:“山重水复疑无路”为妥。参本书页196甘阳为邹谠序中亦用此句。6、《“我是19世纪之子”》 页219 十一行“想的是东海西海,心理莜同”案:钱锺书:“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7、《狐狸说诗》 页312 九行 读罢波特莱尔页313 倒数六行 “从波德莱尔看鲁迅的《野草》”页314 倒数二行 “从波特莱尔看鲁迅的《野草》”案:最好统一为“波德莱尔”。8、《花前又见燕归迟》 页340 七行考订史料史实的饾钉之学案:“饾钉”应为“饾饤”。架上的南大版图书不多,这是屈指可数的几册之一。南大出版社书店多年前倒是去过,印象中规模不小,后来听说萎缩了,再未曾去。读这本书还遇见一件巧事,288页后出现了装订错误,多了289、290、287、288四个错页(见http://www.douban.com/photos/photo/1409371512/),难不成以此为契机,改日去南大出版社书店故地重游?
  •     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面对中国古代文学研究,我个人认为,最大的焦虑并不是其研究对象是否有经典这个虚假命题(所谓的经典都是由人筛选,再加以时间的刻度予以丈量的。在这个意义上去批评中国现当代文学没有经典的人,都是没有想到中国现当代文学只有100多年的历史,再加以100多年的时间,即使曾今被诟病的作品也自然会被人从潜意识等同于经典。)。我理解它的最大的焦虑,是中国现当代文学本身没有如同中国古代文学一样,形成一个强大、自足的学术传统,一个艾略特意义上的“传统”。之所以说这个重要,因为有了这种“传统”的存在,任何一个学科都有了不证自明的体系追求,而任何一个后来者都会以认同或反对前人的方式在实际上去加入这个传统,使得这一传统绵延不绝,启迪一代代的后人。从此去理解,我们就能明白中国现代文学的“阿喀琉斯之踵”。因为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确是没有自己的“学统”,它诞生其内部就有了非常大的自我撕裂,不同的流派,不同的认同,在不同年代发生的对前一辈学者、研究根本性的否定,翻案,甚或拒绝,这不是一个能产生“学统”的土壤。如果用不那么文学的话讲,中国现代文学中,有多少学生在学术起步阶段会自觉地去看看朱自清、王瑶等第一、第二代学人的作品,我想这个问题连现在的部分老师都不敢有肯定回答;在当代文学中,所有的批评家都会不同方式来肯定自己的批评文章属于研究领域,他们这样的不自信的表达,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是不可想象的,因为在古代文学研究领域,“评论”历来就是“学统”重要的一部分。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觉得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统”改头换面,更强调师承,有了更多地在在某某诞辰过世的纪念集,诸如此类,但这在我看来恰恰是一种脆弱的表征,这样的纪念,往往在客观环境下,比如隔了三代以上,比如经济条件不允许,就难以为继,最终造成“学”而不“统”的现象。当然,事情都有自己的两面性,可能真是这样一种自我撕裂,中国现当代文学才有不断地自我更新能力。说了一些看似不大和此书搭调的话,但如果能和作者编的另一本书《传灯》一起读,看看选文中不同学科人如何去表述自己的“学统”,我想每个人都能明白其中出自现当代学人的那份不自信、言而难尽,不似古代文学、历史学那么从容的缘由。
  •     一种难得的缘分——读《另一种学术史:二十世纪学术薪传》这是一本学生写老师的书。这也是一本怀旧的书。这还是一本温暖的书。书中所收,基本都是怀念、回忆之作,在表达对恩师长辈的敬意、对学术薪传的敬畏之外,更多地为我们绘就了一幅两代人之间的学术薪传地图。对于某一学科,作为外行的我们,读过之后只需按图索骥,即能了解大致的发展脉络。比如秦晖的《教泽与启迪:怀念先师赵俪生教授》,或许我们对赵俪生、秦晖师徒的研究一无所知,但读过此文,对于这些学科的传承、发展便一目了然。通过阅读,获得知识之外,收获更多的是这种一代代之间学术对话的温暖,一代代学术道路碰撞的敬意。这更是一本讲缘分的书。还是秦晖的文章:人生道路靠努力,也靠机遇。机遇就是最好的缘分了。程千帆能遇到名师黄侃,是一种机遇,更是一种缘分。他们之间的学术传承,或许是在程千帆意识到“别人读书,只是受到了书的益处,老师读书,则是他先受到了书的益处,反过来书又受到了他的益处。”便已经顺利地完成了学术间的交接。想想,能把书读到如此境界,便已足令我辈羡慕了;再面对如斯的学术高峰,便只能仰望了。再比如书中的那篇《把意境深远的话说的风韵疏淡——忆张芝联先生》,作者罗志田写的:“后来自己也教书多年,深知师生是一种难得的缘分……”,正是因为这种缘分,二十世纪的学术得意薪传,学术史的长河得以浩浩荡荡地流淌。更为难得的是,作者罗志田并无“拜入先生门下的荣幸”,但“心里一直以师视先生”,此文写得真是如旧时明月般温情,饱含敬意,文章尽显旧时恩师永世情的味道,让人忍不住一读再读。而遇到“最长于把意境深远的平常话说得风韵疏淡”的张芝联先生,我们也只有“嫉妒”罗志田先生了。正是因为殷海光、王元化、龚育之、李何林、朱德熙等前辈学者,以其学问和人格,赢得了晚辈学子发自内心的尊敬和纪念,才让我们看到一篇篇一读不忘、连接过去、对接未来的好文章。王兆鹏的《我的老师唐圭璋先生》,文中寥寥几笔记述师生共享阅读之乐,就常常让人怀念不已。而此类文章之所以感人,大约也就是源于此。或许是于偶然,也许是编者有意为之,此书还为我们呈现了一幅学术三代相传的壮丽画幅:把钱谷融写其恩师的《我的老师伍叔傥先生》与倪文尖写钱谷融先生的《钱先生的散淡人生》放在一起读,真是令人感慨,很多时候学术并不是靠着一个个大道理而得以流传,而传承的纽带更多的是藏在常被人忽略的事与物中。谁能说这不是大师之“大”的所在呢。而那一篇柯庆明追忆笔者乡贤的《那古典的辉光——思念台静农老师》一文,写得真是情深似海,温润厚实中不失潇洒自然,可作为美文读矣。此类文章,能写出如此境味,真是一种功夫。读本书,到王汎森的《史家与时代:余英时先生的学术研究》一篇,竟然有了意外的收获。关于乡贤余英时先生的文章,不可谓少,对其学术历程的研究也颇有成果,但谈到他曾经居住过一年的桐城经历,桐城派文章以及他的桐城亲戚,对其学术的影响,似乎研究得甚少,王汎森先生在本文中用了大量的笔墨论述了桐城这一段经历对其治学、研究的深远影响。文章论述充分,有几分材料便说几分话,不由得你不叹服其结论的严谨。而读本书,也是一个遗憾的过程。每读毕一篇文章,总遗憾无缘、无法亲临课堂、书房,当面聆听教诲,还好有这本《另一种学术史:二十世纪的学术薪传》,在遗憾之外,能借此书,在深夜的台灯下感受前辈大师的风范、魅力,并致以温情的敬意。二○一二年二月十七日晚,七十七团(《另一种学术史:二十世纪学术薪传》,张春田 张耀宗编,南京大学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定价:39.00元)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程千帆先生一文为季刚先生辨白,虽马主义浓厚但分量最重可为标榜,其次王汎森与陆扬诸篇兼有八卦史料价值。袁行霈、王兆鹏先生两篇实在文人情怀,感人至深——另二公,秦晖一人占去十余页的学术兜售与甘阳两页水准相似。
  •     汪晖的散文写得真不错,和理论著作完全两种风格。
  •     没《传薪》读着爽。
  •     《传灯》已经乏味,想不到编者乐此不疲,继续编纂这样的无聊的玩意。
  •     多是旧文汇编而已
  •     里面错别字太多!
  •     八卦料足。
  •     图书馆
  •     不错,但秦晖那篇直接跳过去了,没法读下去。
  •     真正的教者。
  •     回忆唐先生的故事很感人,最后一篇云中君的不容易见到
  •     作艱深語以驚他人,并不費難;以平常言表學養,最是功力。 蓋言需有物,而辭貴達意。 不詭其詞而詞自麗,不異其理而理自新!
  •     內容還是很豐富的。希望看到回憶日本漢學家的文章
  •     “另一种学术史”是借用陈平原先生的一篇文章的题目,而那篇文章是《传灯:当代学术师承录》的序,张春田同是两本书的编者。

    感觉此书似不如《传灯》。不过近些年较关注这方面的书,也就买了。

    我关注的不是学术史,而是教育史。与正襟危坐的教育史相比,我更喜欢“另一种教育史”。
  •     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本书汇集二十世纪人文学科名家回忆和描写其老师的文章二十九篇,从一个侧面勾勒出当代人文学术的脉络。在两代学者之间薪火相传的,不仅仅是值得发扬的学术传统,还有弥足珍贵的情怀与精神。学术流变和传承既足以启迪后学,师生间诚挚而温厚的情谊更是感动人心。
  •     這種文章看多了有點膩,特別集在一起的時候。
  •     在豆瓣書店見到過這本書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