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语者的呼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失语者的呼声

出版社: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局
出版日期:2006
ISBN:9787108023902
作者:潘毅,黎婉薇
页数:230页

书籍目录


导言·小历史的火光
导言·在精彩和无奈之间开辟自己的空间
壹·离乡背井
1.脱离家庭才能得以“逍遥”
2.钱是一回事,尊严是另外一回事
3.回家就想出来,出来之后又想回去
4.两手空空想回家
贰·寻找婚姻自主的空间
1.只为逃脱自我封闭的世界
2.打工邂逅爱情
3.为了找个避风港
4.50岁女人的自主
叁·打工路上的苦涩
1.都是胶水惹的祸
2.彷徨于打工路上
3.机器轧掉了我的手指
4.我的妹妹就这样没有了
肆·争取中成长的女工
1.深圳只是我一个驿站
2.给工人装上一部电话机
3.抗议中成长的秋月
4.站在反抗线上的女工
“人间丛书”出版缘起
乐施会
“女工关怀”简介

作者简介

當打工妹滿懷憧憬地來到城市以後,她們常常面對的是︰日復一日的超時加班,頭班病和工傷的威脅,拖欠工資和人身侮辱,還要面對城市的冷漠與歧視。然而,她們不知道該如何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即使抗爭,往往也難以取得全面勝利。

可她們為什麼還不斷地涌向城市?為什麼進城了,又回鄉,回鄉了,又進城?進城務工僅僅是為了增加一點收入,或是開開眼界?

有一點可以肯定,那就是城市的繁榮離不開打工妹辛勤的汗水,因此,就不該讓她們再付出辛酸的淚水﹗

图书封面


 失语者的呼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失语者的呼声和我最宝贵的是香港乐施会做的打工妹实录书我一个下午断断续续的在工作间隙看完失语者的呼声,在自己叫嚣着生活无聊,人生无趣的时候看别人的辛酸不是不汗颜的。梁文道在开卷八分钟里说起这两本书的作者之一是香港科技大学的教授,之前曾经伪装成打工妹亲自调查了一年,写了一本英文的论文书,我佩服这样的文人勇气,然而习惯安逸的自己到底做不到,不如想想如何力所能及的为这群姐妹做点事情,去了乐施会的大陆网站,义工讯息却都是去年的,职位空缺倒是现在的,自己又未够资格。香港乐施会的网站根本上不去,不知道屏蔽还是别的原因。有朋友说现在捐款都不敢给组织,怕到不了终端。我午休的间隙和某外企中国首代聊天(销售总监还是这个身份,差不多吧)说到文化贫瘠,一帮外企人的聚会上讨论的还是那些标的。不然呢,总不能动辄ngo啊。我们到底可以为触手可及的势微者做些什么?尤其看来掌握媒体话语权的职位,知识和勇气是书里反复提到的武器,我决定先去找本《劳动法》看看,再谈其他。
  •     曾经也关注过中国的农民工问题,也到乡下收集过不少个案。然而看完这本书,才知道自己的关注有点冷眼旁观的味道,把农民工外流的社会现象当成大社会结构变动下个人能动地选择,对经济支配权的渴求,同时也是新生代农民乡土观念弱化的结果。而这本书透露着一种关怀弱者的人道主义精神,里面有“我”的这个叙述者,但更多地是通过打工妹的个人生命史来展示被大写的制度史所掩盖的那些微弱的声音。写作方式上与《林村的故事》有着些类似,这可以称得上一种后现代实验民族志的范例。
  •     蒙友人赠此书,在出差的路上读完了它。全书由数个女工口述的事故而结集成书,书中免不了带上了结集者的思想——这也难免,总体感观,这都是一些悲伤的事故,无论是否有结尾调子都显的未免低落了。书中故事大多发生在90年代未至2002年之间,今年才出版我想其中的原因很多,而放在今天,这些呼声似乎是有些迟到的感觉。由于工作原因,我熟悉这个群体,所以更显得这呼声有些迟到;但迟到必竟比没有好,曾经过去的历史不应该被遗忘。另一个方面,编者对于工厂的情况应该不是特别熟悉,在某些描述上不能完全表现出当时事件的详细度;而编者对于各种工厂的制造流程的不清晰和对于化学品的不足认识,使得某些故事欠缺了专业评述的深度;但这些依旧无妨于此书的珍贵和真实性。作为让普通公民了解外来女工在90年代未至2002年的部分存状态,这依旧是目前世面上为数不多的书籍之一。作为个人,我不太喜欢书中过于强调的恶劣劳动环境的程度,若是将编者的话换成女工的讲述语言恐怕更有说服力。书是好书,而却不能让不了解这个群体的人看过后有更多的思考,比如,怎么样帮助这个群体?个人能为这些事做些什么?如果将它看作是一种声音,那未免迟了点;如果将它看作是故事,那未免失却了深度了;如果将它看作小说,我想那不是编者的本意;乐施会赞助,三联发行,总观之,依旧算是一本可读的书;

精彩短评 (总计42条)

  •     对访谈体表示无感
  •     机构丢书时候捡出来看的,算是比较早关注打工群体的书。不太喜欢访谈体。
  •     打工妹.女工关怀.厂子.
  •     苦
  •     有一天我想为底层的人们一一画像
  •     很喜欢这个书,可以看到别人的人生,很详细,也很朴实,不错的一本书!
  •     父母,婚姻,个人,她们的理由有万千。回家,留守,迷茫,成长,她们的选择各有不同。走近她们,关注她们,让她们不再是失语者。
  •     潘毅的《中国制造:全球化工厂下的女工》2005年获得米尔斯(C. Wright Mills)奖,就社会学角度来说,煽情部分过重,对问题的解释与阐释过少,受到了很大的批评。但就阅读体验来说还是不错的。打工是一种生活状况,女工如果有男工的加入,或许会提高职业的容忍度,但是,对她们而言,城市只是名称的意义,因为流动的她们难以在城市中得到认同,这么多年过去后,也有了新的变化,服务业的女工开始增多,与制造业女工的分布是不同的,其次在不断的群体抗争中习得了基本的政治训练,有时候想,马克思说的工贼真是无处不在啊,另一个关键的是婚恋问题,农村的大龄剩女们该如何面对这个花花世界在现在更为突出。
  •     上课学到质性研究的时候,老师提到潘毅做得不错,很好!!书的翻译任焰博士,刚好前几天上过她的课,讲得挺好的,是做工业社会学的。提到了农民工尴尬的身份,还有生产和再生产间的矛盾。哎~打工妹的单纯与无奈啊!!书里面的摄影不错哦~很纪实,没想到任老师的技术专门好
  •     一个一个生命的故事
  •     新工人的血泪史
  •     中国梦
  •     读下来很心酸的一本书.残忍的现实,收获的无耻的心理平衡以及强烈的无力感.
  •           16位打工妹的故事,也是一个劳资纠纷的故事,至于更大的中国转型发展的背景故事,不好评价。这类报告文学十分喜欢,可做素材。      多数打工妹提到之所以要从农村出来,一是因为农村生活无聊,二是因为农活实在太苦。   我从来没有在农村生活过,对农活到底有多苦缺乏实际的体验,只能通过他们的转述来想象。   这些打工妹如同从一个火坑跳进另一个火坑。      P158:1993年深圳致丽大火中幸存的女工小英,10年后记者访问她时,她说:“工人的生命像蚂蚁一样,可以随便掐死。”      P191:“初中念书时读过一些马克思理论,老师讲解资本主义社会中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时,说到工人被残酷剥削。那时我都不懂,现在来到深圳打工,才逐渐明白资本家是如何压榨工人的。”  
  •     好那些默默无闻的人致敬。
  •     尊重陌生人的最好途径就是去了解他们
  •     满脑子都是断指,鲜血,中毒什么的,好凶残TT
  •     沉默的大多数?
  •     很多人向往那些城市,蜂拥而至却不知道其中的艰辛和苦楚。看了这本书,自己很受感触,作为同龄人甚至比自己更小的我们,那段不曾经历的经历,太伤心了
  •     不灵的文字
  •     读完她们的故事只想叹气,唉.....
  •     装帧板式设计不错,内容则有点……梁文道介绍,看看,封面相片中打工女郎的眼神佷抓人……
  •     导言很值得一读再读
  •     那么多劳动的生命史,才能够拼出一幅完整的中国当代史。
  •     一本小书,16个打工妹的故事,是21世纪初中国高速发展的一个注脚,也是深圳这个光鲜城市和其中各个大工厂成功的原罪。从本书中,能感受到中国女性从农村来到城市务工的独立积极的一面,同时也被她们种种并不顺利的打工遭遇以及生活琐事难过。在书的最后一章可以看到,一个有工人阶级运动性质的女工的反抗活动正在升级,我们也真心希望血汗工厂能在将来被彻底灭绝。趁着回深圳买票的一天,把书看完了。书由毛毛从铜锣湾的香港中央图书馆借得。
  •     看完之后,我备受震惊,因为如果不读书,也许我就要成为她们中的一员了。
  •     书里讲的故事年头早,工资都还是3-500的阶段。打工妹这个词现在不常听着了,改叫女工、女营业员、女服务员、家政服务员……,社会融入度比以前高了。但叫她们苦恼的、无可奈何的事儿,可能和从前还是差不多。书读不起或者读不下去了,就出来打工;文化水平不高,没得施展拳脚;于是要么在底层艰苦奋斗,要么回归乡间田里。书里很多女孩,在那个年代,为了掌握一门技能,选择学习计算机。一听到,我就唏嘘。总觉得,该有些什么人,认真替孩子们想想,别让那么“奢侈”的学习,到头来成了一场空。要教她们真的技能,然后为她们提供打开眼界的机会。
  •     女工口述史,不知道她们现在都怎样了
  •     人生百态。。
  •     非常喜欢这本书。
  •     厂妹的故事其实都大同小异,家境贫寒,重男轻女,进城打工,劳资纠纷,身心俱疲,黯然回乡,阶级复制
  •     能动性体现、行动者回归
  •     书没有想象的好。封皮有旧又破。只能作为访谈录看,没有更深入的东西
  •     集合几个不同打工女子的一本书,就论文笔而言,很平常一般,但是看完之后就在想,其实很多进步是建立在许多人的痛苦之上的,活着已然不易,做为女人活着更不易
  •     平实的口述故事 难以想象与体会的艰难人生
  •     很真实的记录弱势群体生活生活的书,很值得一读.
  •     深圳,于我而言,是家;但对她们来说,是承载着梦想与失落的地方
  •     潘毅老师的书,应该读。
  •     80,90年代中国人口迁移数量不断增长,而大部分就是这些最基层的劳动人民,他们为了主要为赚钱的目的,远离了农村,城市虽美,终究不是他们的归宿.不知道用法律武器来保护自己,只知道靠双手默默为别人劳动.中国也就是因为这些最底层劳动人民的坚强,吃苦耐劳的精神不断改善....
  •     : I253.7/3102
  •     游走于阶级之外是不是对社会的不负责任?……
  •     这个世界忘了我们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