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唐山大地震

出版社:当代中国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5-05
ISBN:9787801703859
作者:钱钢
页数:237页

章节摘录

插图:插图:

前言

本书所记录的历史事实,时而被人淡忘,时而又被突然提起。被淡忘的日子,它本应被记忆;而被突然提起,却每每在不忍回首之时。我们就是这样走出20世纪,走入21世纪。20世纪是人类欲望和人类力量急剧膨胀的世纪;然而在世纪之交,忽然巨灾迭至。面对21世纪,恐惧和无望在蔓延。仅仅数百年,人类像幼草突然拔地参天。我们曾经放大了自己的历史——地球生命史的最后数秒钟,而傲慢地忽略了地球数十亿岁的存在。可是刹那间,我们又把自己当作狂风里的一粒微尘,悲叹人的脆弱,命运无常。尽管人类拥有了把自己灭绝数次的可怕力量,但永远不可能扭转乾坤。地球还是那个地球,它在呼吸,在行走。时而一声叹息,火山爆发,海啸降临。地球向人类裸露出许许多多的秘密,但秘而不宣,甚或成为死谜的则更多。反躬自问,人类本身何尝不是如此?人类看似已经成为自己的主人,掌握(许多时候是操纵、摆布、践踏)自身的命运,但人类同样远远未能看清“我是谁”,同样无法真正左右自己。不明原因的疫症,有时骤然爆发;人类的精神,更不止一次发生强烈“地震”。我们不是地球的主宰,也不是地球的奴婢。我们是天地所出,是地球的一部分,宇宙的一部分;包括我们的血肉,也包括我们的灵魂。一个完整的生命,有着不可侵扰的脉动,有着无可阻遏的气血流通。但侵扰和阻遏却每日都在发生。

媒体关注与评论

书评二十四万人无疑是一个悲哀的整体,它们在十年前带走了完整的活力、情感,使得唐山至今在外貌和精神上仍有残缺感。一切似乎都逝去了,一切又都遗留下来了。仿佛是不再痛苦的痛苦,仿佛是不再悲哀的悲哀。    我希望唐山大地震的“惨史”永远不被淹没和淡忘。    我更希望有一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能通过一项议案,在每年“七·二八”的清晨,中国各地同时敲响钟声,对在唐山大地震和一切自然灾害中死难的同胞表示哀悼,对华夏大地和整个地球的平安表示祈盼……                                                           ——钱刚    一介书声:生命具有同等的价值!

内容概要

钱刚,上海大学和平与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大学新闻及传媒研究中心研究员。曾为《解放军报》记者、《中国减灾报》执行编委、《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中央电视台《新闻调查》栏目总策划、《南方周末》常务副主编。著有《唐山大地震》、《大清海军与李鸿章》、《留美幼童》等著作。

书籍目录

21世纪新版序
凝神于北纬40度线的思考——1986年版代序
引言 我和我的唐山
第一章 蒙难日“七·二八”
3时42分53.8秒……
大自然警告过
目击者言
濒死的拂晓
第二章 唐山——广岛
红色救护车
陡河!陡河!
开滦!开滦!
目标——唐山
剧痛中的城
天上地下
抢夺生命
第三章 渴生者
3天:一对新婚夫妻和一把菜刀
8天:“小女孩”王子兰
13天:大大超越生命极限的人
15天:最后的五个男子汉
第四章 在另一世界里
宾馆
看守所
精神病院
盲人居住区
40次列车
第五章 非常的8月
罪恶能的释放
推开瘟疫
“方舟”轶事
政治的1976
第六章 孤儿们
3000:不幸的幸存者
我和我的小拖拉机手
张家五姐弟
第七章 大震前后的国家地震局
我的结束语
附录

编辑推荐

  我们记录,我们追思,我们祭奠,献给又一次直面大灾害的同胞们。  本书所记录的历史真实,时而被人淡忘,时而又被突然提起。被淡忘的日子,它本应被记忆;而被突然提起,却每每在不忍回首之时。  我们必须面对,面对人世间、地球上和宇宙中的一切:你愿意看到的和不愿看到的;你能够承受的和无法承受的。这实际上是“四目相对”:我们面对自己。  我希望唐山大地震的“惨史”永远不被淹没和淡忘。  我更希望有一天,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一项议案,在每年“七·二八”的清晨,中国各地同时敲响钟声,对在唐山大地震和一切自然灾害中死难的同胞表示哀悼,对华夏大地和整个地球的平安表示祈盼……  钱钢  购买本书1册,捐赠灾区2元(当代中国出版社将长年从本书的销售收入中,每册捐献2元给中国红十字会,用于救助遭受灾害的同胞)

作者简介

二十四万人无疑是一个悲哀的整体,它们在十年前带走了完整的活力、情感,使得唐山至今在外貌和精神上仍有残缺感。一切似乎都逝去了,一切似乎又都遗留下来了。仿佛是不再痛苦的痛苦,仿佛是不再悲哀的悲哀。作者希望唐山大地震的“惨史”永远不被淹没和淡忘。
1976年7月28日的唐山大地震,是迄今为止四百多年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一页,造成了24万人的死亡,16万人的重伤,导致一座重工业城市在瞬间夷为平地,直接经济损失在10C}f乙元以上……作者当年曾经赶赴唐山参加抗震救灾活动,亲身经历了地震发生时唐山地区犹如经受了战争一般的深重劫难。事后,作者以十年的时间不懈地追踪访谈,经过缜密的整理和分析,用真挚的感情和洗练的笔法,全景式地记录了当时人类面对自然灾害时的种种表现,追溯了地震前后扑朔迷离的事实与现象,反思了人类在现代化过程中究竟应该如何与自然相处的终极问题。

图书封面


 唐山大地震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6条)

  •     曾经是在很年轻的时候读了这本书,给我的震撼是相当大,以至到了今天我还可以很轻松的想起作者钱钢先生.现在有地震了,再次想起.
  •     非常真实的记录了在那个特殊年代发生的事情,1986年第一次出版时就买了一本,觉得写的好,就将该书介绍给同事和朋友们阅读,结果传丢!非常遗憾!2008年托朋友在网上又终于买到这本书,很高兴.这次一定收藏好!
  •     看到个帖子指责本次救灾,说和32年前唐山地震后没有区别,我很不以为然。灾后第六天了,各种问题相继涌现出来。灾民搜救自不必说,灾后的疏散安置、防疫、心理救助等等一系列后续问题都已经按部就班的展开。看看此书,可以做个对比,看看改革开放30年来政府有何变化,中国人又有何变化。对大多西媒和一部分5美分当来说,只要共产党执政一天,就可以无视这30年来巨大的变化,什么什么都是一样的。只要西方民主不在中国实现,这些自由民主人士就会不遗余力的冷眼旁观、指手画脚下去。西方媒体或许因为不了解中国人民,甚至由于两大阵营和价值观的对立而刻意如此,那些不分时机专拣人民众志成城的时候故作冷静的职业评论家,我能问一句,你们为了什么?从书的角度讲,钱刚的亲身经历加上军艺的科班培训,没得说,希望本次灾后能有一些第一手的记述。

精彩短评 (总计65条)

  •     小时候就看过,书丢了,再买一本收藏吧
  •     给四星,是考虑到作者的写作年代。
  •     这本书是我小学时候在家里翻到的。小孩子寂寞无聊的假期里将中国的大苦难来来回回像看故事书一样看了好几遍。记得那个时候最喜欢看里面一家几个姐姐和一个小弟弟相依为命的故事。而对死亡并无他感。不知道为什么家里没有《十万个为什么》或《格林童话》,现在想来也很是诧异——一个小学生的文学启蒙读物,居然是《唐山大地震》。
  •     继《一百个人的十年》后看的第二本纪实文学,不同的是,前者是一部政治史,这是一部自然史,它告诉我们现代的人类在自然的震怒前依旧渺小如蝼蚁一般。 但是,我在这一本泪水与苦难凝成的书中,印象更深的是人性的美好面。救援人员的奋不顾身:司机为了避免瞌睡狂嚼辣椒;蒙难者的无私付出,盲人音乐家奏响的天籁,以及外宾下榻的宾馆、精神病院的事无不令人动容。关于地震后唐山所出现的众志成城、相濡以沫,虽然从理性的角度我认为灾难使唐山退化到了最原始的共产主义的观点非常在理,但我更愿意说灾难使人类返璞归真,再现了洁白善良的本性。丈夫的菜刀敲击声,地底矿道的闲聊,卢桂兰大妈的碎碎念,无不说明人类的精神可以更大限度地承受苦难,只要心中还有活的信念。“知识使人变得敏锐和坚强,也使人类变得聋盲和脆弱”发人深思。
  •     地震面面觀,有些角度以前從來沒想到過。
  •     愿地震永不再来。如果再有此不幸发生,我想或许我会去当一名志愿者。
  •     钱钢老师的深入记录,给你一个看似真相的真相
  •     2010-11-11 首图
  •     看完以后我突然毛骨悚然的想起当年我爹要我报考地球物理系……
  •     人性的善与恶好比硬币的两面,在灾难面前,你不能奢求翻到的总是正面。
  •     唉真不喜欢太过煽情的电影,不过这片子让我重思了生命的意义。即使销往外国也比《山楂树之恋》来得好,以陈道明、徐帆为首的一代的中国人很典型,执着、朴实的内涵很打动人。明白了地震对人的创伤有多大,但是不愿意再看第二遍了。故事中说得最多是亲情,家庭结构和很多连续剧里的一般无异,无怪在中国非常吃得开。不过胜在自然。结尾比较续貂。到底幸存者要以什么样的态度缅怀过去活在当下面对将来,是治愈的重点问题,徐帆说如果她活得花红酒绿就对不起方登和爸爸,没了就是没了,心里的房子塌了,一辈子都建不起来,从此活在心中的废墟里,这都是很好的台词。方登的成长过程让人心酸,陈道明和陈瑾的铺排很喜欢,这是真正的“大爱”。以后要到汶川和唐山走一趟。
  •     我的老家在唐山,对唐山及其那场大灾难有着特殊的感情。所以当年出第一版的时候我们家就买了,但不知怎么弄丢了,这些年来一直在寻找,可惜都没找到。这次再版让我们有机会再次见到这本书,一定好好收藏。
  •     记录读书,发现叫这个名字的书其实还有很多。任何人的记录其实都只是灾害见闻的一小部分,连带这本书看的还有钱钢二十世纪灾害记录和新世纪sais的有关记叙。70年代自救能力的低下可以想象,联想到75年驻马店大水,天灾固不可免,人祸不可恕啊
  •     还原一个和报纸看见的不一样的灾难
  •     这么晚才读,惭愧。读的时候脑子里一直在回忆08年的情景。地震面面观,报道事件应该寻找哪些采访对象的范本。那文风,虽然不是我菜,不过正体现了钱钢老师果然是军人出身
  •     隔了三十年来看那场悲剧,还是震憾,钱钢的文字非常好,值得读!
  •     部分文字似乎初中时在某本A4杂志上看过。老奶奶对着好一个个死去的尸体哭着儿啊,然后掏下手表顺势待到自己手上,直至手上带满齐帅帅十几个手表的情节印象非常深刻。还有地震局的愧疚和痛苦。 这次对‘党支部’‘集体’感触特别深。 但是这次重看,么有之前的喜爱,也许是期待太多。
  •     小学时候读的,深深的觉得人生无常,在自然面前人是那么的弱小,所以只能珍惜每一天,尽量让每天过的快乐一些。。。
  •     小时候读的 经典
  •     要珍惜在一起的时光。。。好好活着。
  •     从 唐山大地震 知道了 钱钢
  •     当年买过一本,后来找不到了,买本用于收藏.概不外借~!~
  •     没看过的人可以看看,猎奇的就不要买了!我十几年前看过,现在看起来觉得很平淡,似乎没有当年那么精彩了!
  •     民族较为真实的灾难史
  •     不要缠绵赶快离开
  •     越看越难受的书。每个人物,每个场面的都描写的栩栩如生。场面可想而知的惨烈。。。有那么多的遗憾,有那么多的无奈,有那么多的可怜的人儿啊~~~天灾人祸。一切都已注定。。
  •     不是这个封面
  •     #^o^读书时光^o^#钱钢的《唐山大地震》,一本很严肃的书,为纪念地震十周年而写,另一个目的像作者所说,是为以后留取一个参照物,来证明人类毕竟是伟大的。看过以后让人更加了解这场地震的细节,愿逝者安息,向参与救援的人员致敬。
  •     写的很有深度和力度
  •     脑补了当年的惨状,有几段读起来真难受。
  •     在有些段落阅读的整体感被打断了,可想而知这一版删掉了某些内容。
  •     一时竟不知道说什么好
  •     印象深刻的是关于地震局的描述。
  •     哭着看完的,很想再回唐山看一看。
  •       在我手上的这本书和封面上的已经差很多了,破破烂烂的快散了,但是这本书是老爸年轻时候买的之后在我初中的时候送给我,当年我看了起码有3-4遍,看一遍都被震撼一次,当时网络不发达,年纪也小全靠想象。现在,随便搜搜,当时的照片、文献都很多了。虽然那么多年了,还是很让我唏嘘不已,当时的人、事、物......我不知道怎么说,只想流泪。
  •     第一次看这书时掉泪了
  •     重读。中学时候看过老爸的藏本。中国报告文学的先驱作品。
  •     看完后,潸然泪下。
  •     请配合10年前柴静的《回望唐山三十年》食用
  •     灾难面前人真的渺小。
  •     给钱钢点大赞 读这本书的时候难过的没吃晚饭
  •     三十周年的今天出版的内容是却是1986年写成的,关于这此天灾人祸的悲剧应该有更新的披露,凤凰大视野的专题节日内容比这个更直白和深远。但在那个年代能有这样的版本算是可以。
  •     写得很好~
  •       很多时候不知道该怎么描述。唯有阅读。
      
      
      开卷有益。
      三岁,十三岁,现在。感觉越来越棒。
      
      
      我希望有人可以教我学习围棋。当下的愿望。
  •     感动,关注点非常全面。
  •     这本书不错,了解一下当时发生的事情!!!
  •     读时几欲泪下,灭顶之灾。千古。
  •     一本好书。。
  •     为了了解灾难,我们走近灾难。
  •     灭顶之灾!!
  •     你可以不习惯书中看似“过时”的写法,但请别不分青红皂白,逮什么都归结到体制。(对,我就是在说下面某个书评。)
  •       以前一直找这本书,孔夫子上面找到的都卖完了,所以2005年一出30周年版就买来看,觉得很实用、很受伤。
      
      现在重新翻看,还是说得让人深思!
  •     30年,不长不短的时间,有些痛会随着岁月隐藏,这本书我也藏起来,不敢给我爸看
  •     能有一本书详细记录下这场旷世灾难的方方面面,不仅是积极的,还有负面的,甚至是及后的反思,实属难得,钱钢背负了十年的压力才把这本书出版,而我在阅读的时候也感受到了字里行间的沉重,4颗星
  •     很棒的记录。唯一的遗憾是大陆版有删节,没看到猛料
  •     深情、悲悯。
  •     让冯小刚的破电影去死吧
  •     一万多井下作业人员只遇难数十人,累极睡在尸体堆里的埋尸士兵,十万官兵用手扒了十天废墟,农民进城抢劫人们拦路设卡检查,中国拒绝任何外援,拍遇难者伤者的照片为非法,十六岁大姐带大四个弟弟妹妹的孤儿家庭,七千多家庭绝户,三千多地震孤儿
  •     总最真切的笔触描写那段历史,用更真实的故事还原一场灾难面前人性与本真。
  •     好书,没什么说的
  •       钱钢先生我早已熟悉,作为南方周末黄金一代核心成员,执行主编,他和各位大侠一起打造了中国第一新闻周报。被迫离开之后,他又到香港大学从事研究,写出了名震一时的《中国传媒风云录》。
      但他军报记者的履历,我确实不清楚。
      1976,作为《解放军报》记者的钱钢,见证了唐山的这一切。军报记者给了他行动之便,而父亲好友的帮助,则使他有机会进入灾难的内核。
      他写出了一座城市面对灾难的坚强,也描绘了灾难下人性的蝇营狗苟;写出了举国之力救灾的传奇,也描绘了特殊年代的无奈。
      一场灾难,一座城。1976唐山 2008北川。
      钱钢先生幸甚。他打造的南方周末团队512后突然爆发,《汶川九歌》《大地震现场再报告》,依稀看得出《唐山大地震》的影子。这,或许是对钱钢先生,以及江艺平老师最大的安慰了吧。
  •     我应该知道的事。背面竟然写买本书一册捐给红十字2元,无奈。
  •     大一从L姐姐那里借来的读到的。推荐下,报告文学,更真实,更细致!
  •     今天雅安7级地震,正好在学校,在图书馆找到这本书,慢慢翻完了。那些幸存的人,那些逝去的人,那些残缺的生命,那些孤独的精灵,还有那些温暖人心的,那些让人愤怒的大时代。希望唐山的悲剧不要重演。也希望雅安的悲剧尽量避免。
  •     这么好的题,这么好的机会,却出来的是这样的东西,让人痛心疾首。真不能把这个当做新闻作品来读,而是着重“报告文学”的“文学”二字,只是在泛滥的抒情中还是能找到一些干货。但前提是,这个题,写的人那么少,所以才觉得这本书有点价值,并且可贵。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