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琴师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钢琴师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
ISBN:9787020043422
作者:(波)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
页数:175页

章节摘录

  博古茨基站在维希尼奥瓦大街的拐角处。这意味着到目前为止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他见我来了,赶紧走开。我竖起衣领跟着他,与他保持几步远的距离,紧盯着他,以免在黑暗中走  失。街上空空荡荡;路灯很暗,这是按照战争爆发以来实行的规定做的。我得当心,不要在路灯下遇见德国人,否则的话,德国人有可能认出我的脸。虽然我们走的是最近的路,而且走得很快,可是好像总走不到头。最后,我们终于到达了旅途的终点——维希尼奥瓦大街10号。我将要藏在六层楼上一个画家的画室里,这个画室由彼得·佩尔科夫斯基支配,他是当时秘密抵  抗德国人的乐师群体的一个领袖。我们一步迈三级阶梯,赶紧上了楼。雅尼娜·戈德莱夫斯卡正在画室等着我们;她显得很紧张,很害怕。看到我们来了,她放心地舒了一口气。  “啊,你们可来了!”她双手握在一起高举过头。她又对我说:“只是在安杰伊出发去接你以后,我才意识到今天是二月十三日——不祥的数字‘十三’。”  八月十九日,在一片喊声和枪声中,德国人赶走了住在菲尔特罗发大街别墅里的那户人家。现在这片居住区只剩下我一个人了。党卫军到我藏身的大楼来的次数更多了。在这种情况下,我能活多久呢?一个星期?两个星期?在那以后,我的惟一的出路还是自杀,而且我没有别的自杀手段,只有一个刮脸刀片。我只能用刀片割断动脉。后来我在一个房间里找到一点大麦,到木工房用炉子做熟,到了夜里热一热,一连吃了好几天。  八月三十日,我决定还是回到街对面那幢烧毁了的楼房去,因为大火已经烧得差不多了。半夜一点钟,我带着一罐水离开了医院大楼,悄悄地溜过马路。起初我想去地下室,但那里的煤炭还在冒烟,因为德国人曾不断往那里放火,于是我就藏到四楼一个套房的废墟里。那里洗澡盆的水是满满的,虽然是脏水,但毕竟是水。大火没有烧着食品柜,我在里面找到一袋面包干。  在那里待了一星期之后,我有了一种可怕的预感,于是我又换了地方,上了阁楼。那阁楼只有四面木板墙壁,屋顶早已掉进火里烧掉了。那天乌克兰人到楼里来了三次,去没毁坏的套房里找值钱的东西。他们走了以后,我回到四楼我前一个星期曾藏身的房间。先前的大火已经烧光了屋里的东西,只剩下一个镶瓷砖的炉子,而那些乌克兰人把炉子砸了,瓷砖都碎了,他们大概是想找金子。  像成年人走私一样,孩子们也是冒着丧失生命或肢体致残的危险在干这种勾当。一天,我正沿着隔离墙走,看见一个小孩在弄私货,似乎马上就要成功了。那个犹太小孩还在墙的另一  边,他的货已经塞进了通口,他只要跟着进来就没事了。我看见他那瘦骨嶙峋的身影已过来了一半,突然听见他一声尖叫,此时,墙那边传来一个德国人粗哑的吼声。我赶紧跑过去,想把孩子从通口里拉过来,尽管我们用了很大力气,可他的屁股被夹在排水沟里动弹不得。我使出全身气力拉他的两只小胳膊,可他的叫声却越来越惨,我能听见墙那边警察狠命打人的声音。等我把那孩子拉过来的时候,他已经死了。他的脊梁骨被打断了。  实际上,犹太聚居区的人们并不是依靠走私物品过活。从隔离墙那一边私运过来的东西都是波兰人给那些最穷的犹太人的捐赠品。真正的经常性的走私买卖都是像科恩和黑勒那样的大人物干的;对他们来说,那很容易,而且很安全。警察收受贿赂之后,在双方约定的行动时间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于是成队的马车就在他们的默许下从他们的鼻子底下赶进犹太聚居区的大  门,车上装载的全是食品、高档烈酒、豪华佳肴、希腊进口卷烟、法国花哨商品以及化妆品。  在现代咖啡厅里,我每天都亲眼目睹这些走私商品。这家咖啡厅是有钱人经常光顾的地方,他们佩戴金银首饰,浑身珠光宝气,在那里消磨时间。打开香槟酒瓶时发出的砰砰声响此起  彼伏,女招待们打扮得妖里妖气,在摆满美酒佳肴的咖啡桌之间跑来跑去,伺候那些发战争财的投机商们。在这里,我丧失了两个方面的幻想:一是关于我们的团结精神,二是关于犹太人的音乐素质。  乞丐是不准在现代咖啡厅门外逗留的。那些肥头大耳的门卫会抡起大棒把他们赶走。也有人力车拉着男男女女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他们冬天穿着昂贵的毛料衣服;夏天穿着用法国  丝绸做的服装,戴着考究的草帽。在他们快到咖啡厅门卫用大棒保卫着的区域之前,他们自己就用手杖驱赶围上来的乞丐,连脸都气歪了。他们一点也不肯施舍,认为施舍会使人堕落。还  说,如果你也像他们那样努力工作,也能得到同样丰厚的收入,机会人人都有,如果你不懂得在生活中如何进取,那是你自己的过错。  这些人到这家宽敞的咖啡厅来只是为了谈生意而已,他们刚刚围着小咖啡桌坐下,就开始抱怨起来,什么时世艰难啦,美国犹太人不团结啦,等等。他们在瞎扯些什么啊。这里的人们  快要饿死了,连一口饭都吃不上。这里正发生骇人听闻的事情,而美国新闻界却只字不提,大洋彼岸的犹太银行家们没有采取任何行动劝说美国对德国宣战,假如他们想劝的话,本来是很容易做到的。  在现代咖啡厅里,没人注意听我弹琴。我弹得越响,那些吃吃喝喝的人说话的声音就越大。我每天都在和他们竞赛,看谁能把对方的声音压下去。有一次,一个顾客竟然打发侍者过来  让我停下来,因为我的琴声妨碍他测试金币,那些面值二十美元的金币是他刚从一个客人那里得来的。他用金币轻敲大理石桌面,然后捏起来举到耳边,仔细倾听金币震颤的声音,那是他惟一感兴趣的音乐。我在那里没干多久,后来,谢天谢地,我在干草大街上的一家餐厅谋到了一个职位。这家餐厅与现代咖啡厅不同,常有犹太知识界人士来听我演奏。在这里,我确立了自己作为艺术家的声誉,也结交了很多朋友,后来我和他们共同度过了愉快的时光,也共同经历了艰难的岁月。常来这里的客人当中,有一个叫罗曼·克拉姆什图克(Kramsztyk)的画家,他极有天赋,是亚瑟·鲁宾斯坦和卡罗尔·席曼诺夫斯基的朋友。当时他正在创作描绘犹太聚居区生活的系列组画,场面很壮观。他那时怎么也没想到自己后来会惨遭谋杀,也没想到那些画作中的大部分后来会散失。  最坏的事情终于发生了:一个居住区的全体居民,大约五十万人,将要被重新安置。这似乎很荒唐,没有人能相信。  最初几天,这一行动采取类似彩票摇奖的方式进行。军队随意包围楼房,有时在聚居区的这个地方,有时在聚居区的那个地方。哨声一响,楼里的居民都得出来到楼前的院子集合;他们都被装进马拉的大车,运到“集中转运站”去,男女老幼无一幸免。然后这些受害者又被塞进火车车厢,不知被运到哪里去了。  一开始,行动完全由犹太警察队实施,由德国行刑官的三个助手负责,他们是舍林斯基上校、莱伊金上尉、埃尔利希上尉。他们和德国人一样危险,一样无情。也许他们比德国人还坏,因为他们找到那些没下楼集合的藏起来的人时,可以轻易答应不追究,只要给钱就行。他们对眼泪、乞求,甚至对孩子们绝望的哭声都可以无动于衷。  所有的店铺都关了门,犹太聚居区的一切供应也断绝了,因此两三天后就闹起了饥荒,每个人都受到了影响。人们在为吃饭问题而发愁的同时,又开始为一件更要紧的事而奔走。他们需要获取工作许可证。  我只能想起一个比喻来形容我们在那些恐怖日子里的生活境况:像一个受到威胁的蚁巢。当一个卤莽的白痴穿着带钉子的皮靴开始践踏蚁巢的时候,蚂蚁会爬到东,爬到西,愈加忙乱  地寻找逃生的路,寻找解救自己的办法;可是,它们或许因为袭击来得太突然而不知所措,或许因为担心后代的命运,没有一直向前爬,躲开有危险的范围,而是折了回来,总是回到原来的路径和原来的地方,无法爬出死亡圈,因此它们会灭亡。就像我们一样。  这个时期对我们来说十分可怕,但德国人却趁机做买卖,生意兴旺。德国公司在犹太聚居区里如雨后的蘑菇一般冒了出来,比比皆是。这些公司都要发放工作许可证。当然,只发几千  个而已,可是人们并没有因为发得少而不去索取。这样的公司外面排起了长队,大多数人等在“特本斯”和“舒尔茨”这样的重要大工厂的办事处外面。有幸得到工作许可证的人们把小张的通知书用别针别在衣服上,显示出他们要去的工作单位名称。他们以为这可以保护他们不被迁走。  我本来可以很容易地拿到一个这样的许可证,可是,就像当初注射伤寒疫苗的情况一样,只能解决我一个人的问题。我的熟人们,就连那些与我关系最密切的人,也无法为我们全家提供工作许可证。要得到六张免费的工作许可证——那简直是奢望。可是,若花钱给每人买一张,即使花最低的价钱我也买不起呀。我平时出去干活,干一天挣一天的钱,我挣的钱都供全家吃饭了。到了犹太聚居区的迁移行动开始时,我口袋里只剩下几百个兹罗提了。因为我的无能为力,也因为眼看着比我富裕的朋友们能让全家平安度日,我感到十分沮丧。我顾不上理发修  面,饿着肚子,拖着疲惫的脚步,从早到晚四处奔波,从一个公司跑到另一个公司,央求人家可怜我们。整整六天,托关系,走后门,总算把许可证凑齐了。  大概是在迁移行动开始的前一个星期,我最后一次见到罗曼·克拉姆什蒂克。他瘦得可怜,尽管他努力掩饰自己的紧张情绪,但还是看得出来。他见了我很高兴,“还没上路吗?”他说,想开个玩笑。  “没有,”我简单地回答。我可没有心思开玩笑。接着我问了他一个当时我们见面常问的问题:“你觉得怎么样,他们会把我们都迁移走吗?”  他没有回答我的问题,却换了一个话题,“你的脸色很不好!”他很同情地看着我。“这些事情你太上心了。”  “有什么办法呢?”我耸了耸肩。  他笑了笑,点了一支烟,沉默了一会儿,又接着说,“你等着吧,总有一天,这一切都会过去的,因为……”他抡着两只胳膊说:“因为这完全是瞎胡闹,对吧?”  他带着一种喜剧性和无可奈何的自信说了这番话,似乎想论证,既然当前的事态是地地道道的瞎胡闹,它早晚会结束的。  八月十二日,大约中午时分,楼梯上又是一阵慌乱。惊慌失措的人们跑上跑下。从人们的只言片语中我得知,这座楼已被德国人包围,必须立即把人撤出去,一会儿就要开炮炸楼。我的第一个反应是穿衣服,但马上意识到,我不能当着党卫军的面走出楼门上大街,那样会被当场枪决的。我听见街上有枪声,然后一个很不自然的又高又尖的声音喊道:“大家都出去!请立刻离开你们的套房!”  我向楼梯看了一眼,那里很安静,空无一人。我下了半层楼梯,走到那里的窗户前,向法官大街望去,一辆坦克车正把炮筒对准我们的楼,对准我所在的楼层。过了一会儿,炮口吐出长长的火舌,炮筒猝然往回移动,接着是一声巨响,附近的一面墙倒塌了。德国兵挽起袖子,拿着铁罐到处跑。浓浓的黑烟开始从我们楼的外墙滚滚升起,从一楼顺着楼梯一直升到我所在的五楼。一些党卫军跑进楼里急急忙忙地上楼。我将自己锁在屋里,把患肝炎期间一直服用的强效安眠药片从小瓶子里倒在手上,把一小瓶鸦片药水放在手边。只要德国人开房门,我就把安眠药吞下去,把鸦片水喝下去。可是,过了一会儿,我在一种无法说清楚的本能的指使下又改变了主意。我出了屋子,急步走到楼梯的驻脚台,那里有一个通向阁楼的梯子,我顺着梯子爬了上去,把梯子推开,然后关上阁楼的活板门。这时德国人已经在四楼用枪托挨家挨户砸门。有一个德国人上了五楼,进了我住的房间。然而他的同伴们一定是认为在楼里再待下去会有危险,便喊他:“菲施克,走吧!”  听见下面的脚步声走远了,我才从阁楼里爬出来,在里面我差一点被下面套房的通风道里冒出来的烟呛死,我又回到我的房间。我真希望只有一层楼的套房被烧,目的只是为了威慑,还希望房客们在接受了身份证件检查后会回来。我拿起一本书,在沙发上坐舒服了,便开始阅读,可是一个字也读不下去。我放下书,闭上眼睛,决心等到能听见附近有说话声的时候。  到了黄昏时分,我才下决心冒险再去外面的楼梯驻脚台。此时我的屋里充满了浓烟和有害气体,外面的火光透过窗户射了进来。楼梯上的烟是那么浓,楼梯扶手都看不见了。火烧得更旺了,从下面的楼层传来火烧东西的巨大爆裂声,还有木料的破裂声,以及室内的家具什物摔在地上发出的声音。现在走楼梯是不可能了。我走到窗口。这座楼已被党卫军包围,他们在较远处设置了警戒线。看不到一个老百姓。显然,现在整座楼都在燃烧,德国人站在一边,等着看大火烧到上面的楼层,烧到房顶的木梁。  看来,这将是我的死亡结局——我等了五年的死亡,我一天一天逃避的死亡,它终于找到了我。我曾设想过将来会怎么死。我想过可能被他们抓去,受折磨,然后一枪打死,或送进毒气室活活憋死。可我从未想到自己会被活活烧死。  我不得不嘲笑命运的巧妙安排。我现在完全冷静了,因为我相信,既然事情是这样的结局,我无力改变它。我环顾四周,由于烟越来越浓,屋子的轮廓已不清晰,在加深的暮色中,它显得诡谲怪异。我的呼吸越来越困难了。我感觉头晕,脑子里嗡嗡作响,这是一氧化碳中毒的最初现象。  我又躺到沙发上。为什么要让自己活活烧死呢,我不是有安眠药吗?我想起父母、妹妹和弟弟在特雷布林卡被毒死的事,比起他们的死法,我的死法要轻松多了。在这生命最后的时刻,我尽力不想别的,只想我的家人。  我摸到装安眠药片的小瓶,将药片倒进嘴里咽了下去。我还准备把鸦片水也喝了,确保自己准能死,但是我没有时间那样做。安眠药进了辘辘饥肠立刻生效。  我睡过去了。

前言

  直到几年前,父亲才开始跟我们讲起他在战争年代的经历。然而,从孩提时代起,他的那些经历就一直陪伴着我。我十二岁时,就偷着从书架上把这本书拿下来读,由此我明白了为什么我没有爷爷奶奶,也明白了父亲为什么从来不和我们谈他的家庭。这本书在一定程序上使我知道了我是谁。我很清楚,父亲知道我已经读了这本书。可是,我们从未谈过有关这本书的事情。因此,我也从未想过,这本书对别人有什么重要——它的重要性还是我的朋友沃尔夫·比尔曼在听我讲了父亲的故事之后指出来的。  我在德国生活了很多年。那里的犹太人、德国人和波兰人互不往来,这使我深感痛心。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有助于治愈这些仍未愈合的创伤。  我的父亲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不是作家。论职业,他是一个被波兰人称为“心中有音乐的人”,是钢琴家和作曲家,他一直是波兰文化生活中鼓舞人心的重要人物。  父亲在柏林艺术学院师从阿尔图·施纳贝尔,完成了钢琴学业,同时也向弗伦茨·施雷克学习作曲。一九三三年希特勒上台后,他回到华沙,开始在波兰广播电台担任钢琴师。到一九三九年他已经为多部电影谱写了乐曲,还创作了很多抒情歌曲和通俗歌曲,在当时很流行。战争爆发以前,他曾与国际知名的小提琴家布罗尼斯拉夫·金佩尔、亨里克·舍尔林以及其他著名音乐家同台演奏。  一九四五年以后,他又回到波兰广播电台工作,继续在音乐会独奏并参加室内乐合奏。他创作了好几部交响乐和三百来首通俗歌曲,其中有很多获得很大成功。他也写了许多儿童歌曲,偶尔为广播剧配乐,还为多部电影谱写乐曲。  他在波兰广播电台音乐部担任主任多年,直到一九六三年才辞去此职务,以便用更多的时间巡回演出,并关照他和金佩尔共同创立的华沙钢琴五重奏乐队。他在世界各地举办了两千多次音乐会和独奏音乐会。一九八六年退出演奏活动,专心致志从事创作。  可是,在西方,他的乐曲一直鲜为人知,我总觉得这很遗憾。我认为,其中有一个原因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欧洲被划分为两个部分,不仅在政治上是这样,在文化上也是如此。在世界各国,娱乐性轻音乐的影响远远大于“严肃的”古典音乐,波兰也不例外。波兰人民是唱着我父亲的歌曲成长起来的,因为几十年来是他开创了波兰通俗音乐的领域。可是,波兰的西部边界竟成了阻隔这种音乐传播的障碍。  父亲在一九四五年写下这本书,我想他是为自己写的,而不是为全人类写的。写作能让他的精神和情绪从战时的可怕阴影里解脱出来,让他能继续生活下去。  尽管波兰一些出版公司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曾想让年轻一代读到这本书,可是一直没能重印。他们的努力总是受挫。没有人解释原因,但真要解释也很简单:政治当局自有理由。  在第一版出版五十多年后,本书得以出版,对波兰的很多好心人来说,这也许是个值得记取的教训,这个教训也许能够说服他们在自己的国家重新发行这本书。  安杰伊·什皮尔曼

内容概要

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
生于一九一一年。少时就读于华沙音乐学校,钻研琴艺后又进入柏林艺术学院攻读。一九四五至一九六三年间,担任波兰广播公司的音乐总监,同时也身兼钢琴演奏家及作曲家。二○○○年去世前一直定居在波兰华沙。

书籍目录

引言
一 孩子和疯人出没的时候
二 战争
三 第一批德国人
四 父亲给德国人鞠躬
五 你们是犹太人吗?
六 在赫沃德纳大街跳舞
七 K太太的善举
八 受到威胁的蚁巢
九 集中转运站
十 逃生的机会
十一 神枪手们,起来!
……
附言
附录一 维尔姆・霏森菲尔德上尉日记摘抄
附录二 一座沟通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和维尔姆・霍森菲尔德的桥梁

编辑推荐

  《钢琴师:二战期间华沙幸存记》是根据荣获75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最佳男主角奖、最佳改编剧本奖等多项大奖的同名电影改编的。《钢琴师:二战期间华沙幸存记》是钢琴师什皮尔曼的二战回忆录,由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发行,是一部回忆录。文风清新生动,风格朴素、文字优美。

作者简介

他们被羞辱、被凌虐,他们的痛苦只能藏在心里,他们一个个被送去处死,他们想起而反抗,却遭到杀人机器最残暴的镇压……但,有一个人,他躲藏在这座死城里,在悲伤寂寥的空气中弹奏著萧邦小夜曲,他不愿被打倒,不愿屈服!

这是一个发生在二次大战的真实故事:纳粹入侵波兰,华沙变成恐怖的沦陷区,德军以各种匪夷所思的手法大肆屠杀犹太人,年轻的犹太裔钢琴师史匹曼一家人也全葬送在这场战事中,只有史匹曼一人奇迹似的存活下�。靠著发臭的水、渣烂菜,以及对音乐对生命的渴盼,他在断垣残壁里躲藏了五年!

战后史匹曼立刻以近乎冷酷的客观笔触描述战时骇人听闻的故事,但因波兰政府干预,迟至五十多年后才再次出版。本书一发行就备受注目,荣登德国畅销书排行榜;后改编成同名电影,更是囊括国际影展多项大奖。

战争已结束,历史已迟去,但音乐激发的力量、人性战胜邪恶的坚毅精神,和那段黑暗年代留下的教训──永远弥足珍贵!

图书封面


 钢琴师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4条)

  •     《钢琴师》(The Pianist)是二战期间波兰华沙犹太幸存者瓦迪斯瓦夫·什皮尔曼(Wladyslaw Szpilman)的一本回忆录,什皮尔曼是年轻的波兰犹太裔作曲家和钢琴家,并被公认为那个年代最有希望的新星,前途一片光明。在纳粹战火烧到波兰之前,他在波兰广播电台任钢琴师。然而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爆发无情地改变了他的命运。德军入侵波兰后,纳粹开始逐步剥夺犹太人的一切,安全、房屋、家庭、生命……在残酷的纳粹铁蹄下,什皮尔曼逃脱了被流放的命运,留在千疮百孔的华沙犹太区(Warsaw Ghetto)。在那里,身为犹太人的什皮尔曼不得不为了逃避纳粹的迫害而开始了地狱般的流亡生活。受人尊敬的艺术家变为一穷二白的平民,然后是重体力劳动者,然后是无家可归的阶下囚,最后是性命垂危的流亡者……他放弃了所热爱的音乐和钢琴,顽强地生活了下来。面对恐惧、饥饿、死亡的阴影,什皮尔曼仍希望将来能发挥他音乐方面的天赋。在最艰难的时刻,他得到了意想不到的帮助,一位德国军官维尔姆·霍森菲尔德(Wilm Hosenfeld)在战争的最后一段日子把他藏了起来,什皮尔曼终于迎来了自由。书中没有激烈的言辞,没有愤慨的控诉,有的只是叙述,平静的叙述。也许像什皮尔曼这样真正经历了人生痛苦的人反而不会叫唤、哀鸣了。而这种平静也许比歇斯底里来得更有力,更能刺激人们的神经。对于二战期间德国纳粹对犹太人犯下的种种恶行,我们了解的也许只是一些耳熟能详的名词(大屠杀,反闪族主义,阿道夫·希特勒,种族净化,集中营)和一系列简单的数字(大屠杀中约600万犹太人被杀,屠杀结束后,世界上剩下11,500,000名犹太人,250,000生活在欧洲的难民营,11,200,000无家可归)。而这些对我们而言,只是一些空洞的文字,似乎不能够刺激到我们那隐蔽得极深的感情神经,即使是斯皮尔伯格那部经典的《辛德勒名单》(Schindler's List)所诠释的也只是一个广大的视角,全景式的描写。也许只有具体到战争中个人的遭遇、情感、痛苦才能让我们更深刻地体会那段历史。而什皮尔曼给了我们这个机会,他让我们看到了一位真实经历大屠杀的人的内心,折射出那样一个黑暗、残酷、令人万念俱灰的世界。书中让我感触最多的是什皮尔曼那段流亡生活,他的孤独让我感受到一种从没有过的悲凉。如他自己所说:“如果我想活下去,就必须孤独,完完全全的孤独。”失去所有的亲人,六年时间在一座死亡之城东躲西藏,饥肠辘辘,贫病交加,后来成为整个华沙城唯一的活人,做伴的只有一具烧焦的、腐臭的男尸。而且,他经常要面对德国兵的搜查,处于死亡的恐惧之中。这需要多么强大的忍受力、意志力,也许人本能的求生欲望是远远超乎我们想象力的。我想,什皮尔曼六年所承受的痛苦是我们穷尽所有想象力也体味不出的,在我来说,他确是个奇迹。根据此书改编的电影亦获得巨大成功,而导演罗曼·波兰斯基把自己在难民营的经历也融进了他的电影。可看过电影之后,却没太多感觉,可能读书时震撼太深了,毕竟故事是关于一个人的独白,看书可以进入到作者的内心,体会他的孤独,而电影更擅长表现一些场景,再现那个年代的灾难,观众被视觉震撼所包围,无暇与主人公进行内心交流,整个感觉可能有点被屏蔽在表层,无法深入的那种状态。而这部电影让我印象最深的却是男主角,阿德里恩·布劳迪(Adrien Brody),那种苍白、忧郁、平静的气质,让人难以忘记。
  •     是看完电影再看书的,让我感触最大的是书后附上的那几篇日记。那出自一位二战时期纳粹德国的国防军军官之手。有人说他是大善之人,有人说他搭救犹太人是为了战败后的出路做考虑。而我真的不敢对这位军官的人格做过多的评价,因为毕竟对于他,我们所知道的很少很少。我唯一敢确定的是,他是一个好人;更可贵的是,他同时还是一个有见识的、清醒、懂得思考的人。在读到他的日记之前,我以为这只是辛德勒的另一版本。但是当读到他在1942年得知党卫军对犹太人的暴行的时候就确信战争就要失败时,我开始对他有了另一种敬佩。在他私密的日记中,他联系到了法国大革命雅各宾党的断头台,还有苏联的布尔什维主义,在历史中吸取精髓,得出违背了人道的战争必败的结论。要知道那时是1942年,德国向苏联进军的时间还不长,不管前线的战况如何,后方的气氛一定还是充满了必胜的信念。那时前线指挥作战的军官也许已经感受到了战事的严峻,但是作为驻扎后方的军官,理论上讲,他很难会想到“战败”这个可能性。作为一个经历过一战的人、一个年纪稍大的老师,他表现出了远见,也显示出在那个疯狂年代他所保有的清醒。也许就是从那以后,他对自己作为德国军官的身份开始感到耻辱,开始对犹太人进行搭救。在我看来,不能排除他认为战争早晚会失败,于是准备为自己铺一条退路的心理,毕竟他搭救过的人,他都详细的记录了名字和身份,并在战俘营把这些寄回家里让他们救助他。但是这只是一部分。他真正在做的,是自我的拯救。自我的拯救。他把自己的论调记录在日记本里,从没有煽动他人,到最后救助什皮尔曼的时候,他还不想让别人看见。至于他对犹太人的救助,就书上写出来的那几次来讲,似乎对于他都近似于举手之劳。他只要停下脚步,做些许安排,便可以了。除此之外,他也没有做出其他任何出格的事。他认为自己作为这场无人道的战争的参与者,是有罪的。而他所做的,其中很大一部分也许就是为自己脱罪。不管有没有为自己在战后脱罪的成分,至少,他在为自己的心理脱罪。这种心理也折射在了他战后的种种遭遇中。直至最后,他还坚信着他所拯救的人会来就他,认为在救人的过程中,他已经变得坦荡,即使有罪过,也已经赎清,而且从他的日记中以及和什皮尔曼的对话中都可以看出他信仰上帝,也许他以为上帝会明白他所作的一切,会原谅他、帮助他,会让他“活着”。然而事与愿违,苏联人不是上帝,对待战俘也许连“人”都不能算是。然后他变得绝望了、精神失常了。也许他明白无论他曾做了什么,等待着他的也只有那个悲惨的结局,这个世界就是没有那么单纯。所以我说他和辛德勒是不同的。他所做的一切充满了理性。辛德勒告诉我们,人性至善;而这位德国军官则告诉我们,无论在什么时代,真正理性的、充满智慧的思考都会把人引向善行,无论是为了他人的幸福还是自己的命运,真正清醒地明白时局的人不会是那些暴戾之人。事实何尝不是这样呢?法国革命时开始时的启蒙思想出自伟大哲人的思考,自由平等博爱,到如今也是人类所向往的终极社会;然而当人们开始狂躁,不再有人沉心思索,启蒙思想就沦为了断头台的无耻助手。至于中国,曾经推翻封建专制建立民主制度的思想火花多么灿烂,而后来呢,无非为下一个专制统治加上了一个冠冕堂皇的理由。真正的理性思考是不会孕育出暴戾的,只是这些思想的光辉往往悲哀地殊途同归,成为疯狂、野蛮的盲从的开路者。既然人类的智慧总会引向的善良和美好,那么也许,我是说也许,我们终将迎来一个真正灿烂的明天呢?
  •     我看的是同名电影,应该是根据这本书改编的,只是豆瓣上没有找到这个电影。从电影《辛德勒的名单》到《生死朗读》再到这部电影以及《他们为什么效忠希特勒》这本书,一步一步的让我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二战,认识了战争与屠杀对人性的摧残。德国在一战战败后一直过着被压制的生活,无论从生理还是心理上所有的德国人应该都是阴郁的,再加上接连而来的经济危机,德国已经千疮百孔,人们看不到任何生活的希望,这时候出现了一个“伟大”的人,他告诉大家他可以把德国变成一个大帝国,当然走投无路的太多人追随了他。很多德国人从小就被教育犹太人有多坏,他们奸诈狡猾,骗走德国人的钱。这样的思想根深蒂固,从出生开始他们就认识到犹太人是敌人。屠杀就可想而知,从心理学上面可以解释德国士兵的残忍。枯燥的军旅生活只有暴力可以带给人快感。不光是德国士兵,日本士兵,中国历次的农民起义中的屠杀都是一个心理。在战争中最不值钱的就是生命。惊异于这些电影拍的可以那样深刻,再想想国内的情况。我们从小认识的抗日战争是怎么样的,是红军多么的英勇,是正面战场怎么的不抵抗。是南京大屠杀多么的灭绝人性,是日本人都是日本鬼子。电影中多是刻画的战争场面,而且必然是我军打了胜仗的,最后一片欢天喜地。曾经听到过有人说“我喜欢地道战,多好玩啊!”回想一下地道战的场面似乎真的是让人看的兴趣盎然,打仗和玩捉迷藏一样。打倒日本鬼子看上去更像是邻家小孩儿的恶作剧。这就是战争吗。为什么没有更深刻的东西,战争带给了我们民族什么,战争中的汉奸又是出于怎样的心情,没有人关心只是一味的唾骂。人民在战争中有过怎样的挣扎,为什么我们都看不到。一切平时的好坏善恶的标准在战争中都显得那么的微不足道,与生命比起来尊严道德似乎都有可以跨越的界限。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犹太人没有进行大规模有组织的反抗,六百万人就那样的被消灭,是因为他们没有统一的国家需要保卫,他们相信上帝会来就他们。还是因为没有广阔的领土可以供他们逃跑藏身。为什么没有反抗呢。我不明白。。。本来想深刻一次,结果还是写成了乱七八糟的东西,唉。。

精彩短评 (总计53条)

  •     下班回家生怕被尸体绊倒。二战 文革 有战争就没有安宁!【任何一个对战争的残酷有一点点了解的人都会由衷的祈祷世界和平】2014.10.1祝愿祖国繁荣昌盛!
  •     实在太感人
  •     权利纷争,人的本性
  •     第一部因为心里不好受没看完的片子
  •     二战幸存者的真实写照,人物心理的描写很到位
  •     无法否定一切,也无法肯定一切。那些死里逃生,偶尔上帝的现身。
  •     我想人性的伟大之处就在于,二战期间也有那些个善良正义的白人拯救了犹太人,他们值得人们的感谢,应该在二战大屠杀纪念馆的正义大道上永驻。
  •     刚开始觉得笔调太平淡,越看下去越难受,纳粹军官的残忍,华沙犹太人的惊慌度日,一幅二战的真实再现,如果是我,是苟且度日还是起来反抗?!几百万犹太人啊,最后只剩下几万人。各种惨况看的泪如雨下。
  •     电影也算是纪实影片吧
  •     妈个鸡男主简直理想型!
  •     比电影还要好。应该结合电影看。
  •     都说电影拍得好,其实很大程度有赖于原著,书的内容写得非常详实,比电影涵盖了更多的信息,惊异于作者的记忆力和超然,经历如此生死劫难后还能这样冷静还原回忆事件。
  •     个人觉得没有穿条纹睡衣的男孩令人印象深刻
  •     让我深刻感受到战争的可恶。人为了活下去可能性是巨大的。
  •     我很喜歡得一本書,裏面得故事很真實很感人。
  •     “这场战争为什么一定要发生呢?因为人类必须通过实例才能知道自己的邪恶会把自己引向何方”
  •     2016-11-19
  •     很棒
  •     启蒙
  •     战争中没有公平可言。——德国军官救了波兰钢琴家,但钢琴家最终却没能解救德国军官。战争中也是没有戏剧性的。——钢琴家始终只是一个会弹钢琴的人,在危机时刻也不会转身变成一个拿武器的革命战士。观众觉得他太懦弱,胆小。但是整部电影所带给人的绝望和无从适应的压迫感也正是因此——电影中对战争还原的真实性大于了其情节需求的戏剧性。
  •     有时候想起来,和他们相比,我们多么的幸福,我们不用喝洗澡盆里的水,不用东躲西藏怕人发现,不用担心亲人的生命。现在的困难和烦恼又算什么。
  •     1、对二战一点都不了解的我几乎是边百度便看完的,但还是挺受震撼的; 2、跟钢琴一点都没关系,充其量就是作者的职业而已; 3、原来不只是日本人会大屠杀,人性真的是一样的; 4、与前面看的辛德勒的名单可以联系起来了,当初看电影的时候很多地方都不懂
  •     悲其不幸,怒其不争。
  •     看了电影后看的小说,提不起勇气读第二遍,因为每一个字都让人悲伤,让人感到战争的残酷
  •     电影震撼了我
  •     纳粹虽然可恶,但军装是真的太帅了。纳粹为什么要迫害犹太人?是犹太人本性的奸诈狡猾?是犹太教义的封闭排外?还是希特勒童年被犹太人欺负的阴影?我们对这段历史了解得太少了。人们都在慢慢地遗忘历史。
  •     对后记和最后附上的日记最为感触。 世间的善恶从来就不该用国界来划分。
  •     最黑暗年代的一缕光,给人以爱和希望。
  •     可恶的战争
  •     经典
  •     犹太钢琴师历尽磨难,终于坚持到战争的结束,正义的胜利,生命的顽强,被感动了……二战真实的写照!
  •     要么在反抗中死,要么在绝望中死
  •     因为电影的缘故多给一颗星,确实是不错的小说,成就了经典的影片
  •     悲伤的时候还有文学还有音乐。看着残疾人被楼上扔下来的一幕实在难以忘怀,战争实在太残酷太令人心寒,愿世界和平
  •     Jews
  •     哭着看完,能够反思到很多东西。
  •     我是看的电影。父亲凑了二十波比买了一块糖,小心翼翼切成六块分到家中每一个人的手上。双指捏住那么一小块糖放入嘴中含着它直至融化。这一幕看得我差点要掉下泪来。找块糖聊以慰藉生活之苦。总会过去的、总会好起来的
  •     中午到的,半天读完。看音乐家写作,少了伪饰,更多真实,少了渲染,更多冷静。从这个角度看那段历史,倍觉压抑。难以想象,如此惨痛的历史,只距离我们几十年而已,但似乎大多数人已经忘记了。
  •     【大学狗时代看的书都好深度系列】对比起电影,我更喜欢书里对援助钢琴家的德国军官描述。这是文字和影像的差异,在书里能直接地感受军官内心的反战情绪和对纳粹的抗拒。
  •     无怪乎电影拍得这么好。附录德国军官的日记很有意思。
  •     看的时候真的很愤怒
  •     “邪恶和野蛮就隐藏在人的心里。如果听凭它们任意发展,它们就会蓬勃生长,长出很难看的萌蘖枝条。”只有回首过去的不幸岁月,才更想握紧这来之不易的和平。
  •     我的身后除了死亡一无所有,怎么能开始新的生活呢,我从死亡里能汲取什么样的生命力呢? 小说所讲述的那些作者亲身经历的苦难语气平淡,好像是在诉说着别人的故事。可是我却分明感受到作者失去一切后的那颗滴血的心。太残酷了,我不敢想象那真的不是瞎胡闹
  •     心酸无助
  •     一个成熟的男人,一个难忘的故事
  •     趴在他背上看的第一部电影 韶光易逝
  •     好害怕看这样的电影,太沉重
  •     一般说到二战电影,我就会直接推荐这一部。从高中看到工作。反反复复看过无数遍。每次的感受都不一样。希望世界和平,每个人都可以平安健康和家人爱人一起渡过自己的一生。
  •     看的是长江文艺出版社2017年1月出版的。
  •     看过电影,感触很深,战争对人,对社会,对国家影响太深远。音乐很有力量。影片施坦威钢琴很棒。
  •     有關集中營的書總是令人不忍卒讀。
  •     在战争亦或灾难中会凸显人的脆弱性
  •     残忍 真实 人性 生存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