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裂的天堂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撕裂的天堂

出版社:人民日报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2-5
ISBN:9787511509482
作者:闫亮
页数:223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插图:   3.俄罗斯的南下与顾虑 沙皇彼得大帝在300多年前就曾经说过:谁征服了阿富汗,谁就征服了世界。或许,遗留在阿富汗的苏联坦克遗骸至今仍是难以释怀的痛苦回忆,或许内心“南下”的意念不断闪现,屡次拒绝了北约向阿富汗派兵的“请求”之后,俄罗斯,在与前苏联加盟国接壤的阿富汗,既力求积极插手,向阿富汗出售直升机和提供培训,但谈及出兵,却顾虑重重。究竟为何? 俄罗斯“南下”阿富汗,内忧外患使然,但如履薄冰,极为谨慎。内忧是担心“基地”组织、恐怖分子、伊斯兰极端分子的“北移”以及阿富汗“毒品”的向北蔓延。外患指的是俄罗斯在中亚传统势力腹地的影响力不断遭到美国挑战,生存空间受到挤压。 因此,从反恐和禁毒的角度来说,俄罗斯采取与美国合作的态度;但从地缘政治角度而言,俄罗斯又不愿意美国在中亚的影响力增强。不过,1979年至1989年,大约15000名苏联士兵命丧阿富汗,至今仍有数量不少的苏联坦克残缺地躺在阿富汗大地上,任凭风吹雨打自然锈蚀,时刻提醒着“阿富汗不能被征服”。 阿富汗塔利班与北约部队之间进行的是一场非对称性战争,北约士兵身着正规军服,手持现代化武器,而塔利班头裹头巾,使用自制简易爆炸装置。联军的目标明显,而塔利班和阿富汗民众打成一片,尤其得到普什图族的支持,让北约的士兵“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塔利班土生土长,对阿富汗山地地理颇为熟悉,一个山洞甚至能让他们躲藏一个冬天,次年春季来临,常常发动春季攻势,扬长避短;而北约驻阿富汗士兵却是长途跋涉,征战他乡,后勤补给经常在巴基斯坦和阿富汗北部地区遭塔利班袭扰、焚毁和破坏。 塔利班的“人肉炸弹”视死如归;北约大兵却个个“惜命如金”,且在不少北约成员国内部反战呼声日益高涨,希望能与美国划清界限。从表面看,处于反恐前沿的北约士兵似乎处于攻势,实际上,塔利班已经习惯战争,把与北约的战争视为一种生存状态。塔利班土生土长,“子子孙孙无穷尽也”;而北约士兵定期轮换,有的“无心恋战”。所以,任凭北约军事力量再强大,武器再先进,要想在阿富汗战场上取胜难 度极大。只要北约一直待在阿富汗,永不撤军,无休止的杀戮和死伤必将是北约付出的代价。对此,俄罗斯心知肚明,贸然出兵,蹚北约这道浑水恐怕没有好果子吃。

前言

眼睛是人类最重要的感觉器官之一。有了眼睛,人类才得以通过“看”的方式发掘周边的环境,于是有了发现。有了眼睛,人类以各自之所见,建立起了共识,于是有了沟通与交流;有了眼睛,一个人在其有生之年能够见证发生在他人和自己身上的大小事件,于是产生了羁绊。    承载了如此多的作用,然而人的肉眼目力所及终有极限。于是,越来越多来自远方的消息、故事乃至想法只能假他人之手,传递到我们这儿。在当代,媒体通过大量的驻外记者构筑起了连接外部世界和本国民众通畅的信息渠道。正因如此,驻外记者充当了国内民众的眼睛。    在刚到阿富汗建立喀布尔记者站不久,我就在一次大使馆的新年招待会上结识了时任新华社驻阿富汗喀布尔分社记者闫亮。从业务上来说,新华社在阿富汗的海外报道起步早、根基深,按理说该是我们这些央视的新人主动去他们那儿“拜码头”,但是闫亮给我的印象却平易近人,并且谈吐不凡。尽管新华社是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于他这也是第一任驻外,可就在先期抵达的两三个月中对于阿富汗这个国家的政治格局和形势研判,闫亮已然有了很多深入的思考和精到的论述,听后令我好不过瘾。足见他对于驻在国所下工夫之深、观察之细致。    时常有网络上的不知名朋友向我询问阿富汗的情况。他们自己借助国际新闻中有关阿富汗的报道拼凑出的只能是一幅战火纷飞的战地图景,和实际情况大相径庭。在这一点上,我们这些驻外记者是要负主要责任的。作为国内民众的“耳目”,是否尽到了自己的本分?有一句成语叫做“一饱眼福”,观众往往喜欢看新鲜刺激的画面和爆炸性的消息,这是非常自然的。但是如果驻外记者一直缺乏对驻在国风土人情的人文关怀,那就无怪乎国内观众对某些国家的感觉仍是片面而落后的,我亦如此告诫自己。是时想,如果能抽出时间以亲眼所见、货真价实的观察和体验为素材落笔成书,无疑对国人了解阿富汗、认识阿富汗大有裨益。因为,这个国家太过神秘。    阿富汗经历过外敌入侵,也经历过内战;赶走过侵略者,却也有过“引狼人室”的教训。如今,这个曾经并不起眼的内陆国家,成为了多方势力角力的场所,当今世界上如此鲜活生动的教材不可多得。尽管在国内媒体同人的共同努力下,对阿富汗民生和社会的报道力度不断加强,但是相对于恐怖袭击、汽车炸弹和自杀式爆炸等人们习以为常的题材来说,仍有相当大的空间。于一些国内的民众而言,无异于眼睛盯着舞台一隅而不自知。    如今,对大多数国人来说,出国已经不是一件“事儿”,但是诸如阿富汗这样的地方,由于其特殊性客观存在,并不是所有人都愿意来到这个地方,能够亲眼看一看这个认知的死角。时隔一年,在闰亮离任不久,得知他新书将成,心中倍感喜悦。因为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实现了不少驻阿富汗记者未竟之理想,完成了许多驻外记者未完之心愿。    驻外记者——你的千里眼。    张骥文    中央电视台驻阿富汗记者    2012年4月5日于喀布尔

后记

“Mr Yan,你很幸运,已经离开了这个疯狂的国家,”阿卜杜勒·哈里姆说,“大家想念你。”回国数月有余,新华社喀布尔分社的文字雇员哈里姆在MSN上给我留言。在他看来,相比如今依然生活在阿富汗的人来讲,我是十分幸运的。因为离开阿富汗的我,不用再担心遭遇自杀式袭击,不用提防塔利班“人弹”,一日三餐,生病有医可循,生活颇为幸福。    如此来看,我的确是幸运的。回望过去,以前总感觉是理所当然的东西,如今想来并非那般理所当然。安全而美丽的校园、明亮而洁净的办公室和图书馆、心疼你的家人……样样如此:都应倍加珍惜。    不过,让我感到倍加幸运的是,认识了一帮不是战友、却胜似战友的阿富汗和中国朋友。正是他们的帮助和陪伴,使我在充满风险和挑战的阿富汗过得充实,不辱使命,平安归来。    本书即将付印之际,虽有些许欣喜,但更多的还是忐忑。本书的出版并不意味着我对阿富汗问题关注的终结,相反,对阿富汗塔利班、伊斯兰教和阿富汗问题的理解将是一个新的开始。    作为后学,我用心写作。身为记者,不求辞藻华丽,力求内容真实可信。不过,我深知自己才疏学浅,文中定有不少瑕疵,甚至也会有贻笑大方之处。在此,敬请各位专家、学者和读者朋友斧正。    最后,感谢在阿富汗给予我帮助的所有知名的和不知名的朋友,感谢新华社总社、国际部、喀布尔分社的领导和同事、阿富汗当地雇员、中国驻阿富汗大使馆的官员和朋友、在阿富汗的媒体同行、在阿中资机构和企业人员。感谢他们的信任、陪伴、帮助、鼓励和参与,使我无愧于身上所肩负的责任。    感谢人民日报出版社对本书的支持,感谢本书责任编辑朱岩、翟福军和陈曦老师为本书出版所付出的辛勤汗水和劳动。    感谢默默支持和关心我的父母和爱人。由于驻外记者工作的特殊性,与家人聚少离多,让他们独自应对家庭负担,尤其是每当想起他们因阿富汗发生爆炸和袭击而为我时时担忧,我心生愧疚。    谨以此书献给帮助和指导过我的所有老师、朋友和我的家人。    闰亮    2012年2月23日夜于北京

内容概要

闫亮,山东青岛人,2008年4月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美国研究中心毕业后进入新华社国际部专特稿采编中心担任助理编辑;2009年4月至8月在新华社宁夏分社实习;2010年11月赴阿富汗任新华社驻喀布尔记者,经历了阿富汗战争爆发10周年、塔利班发动“春季攻势”和北约驻阿部队向阿方移交安全防务等重大政治事件;2011年12月底回国后至2012年4月在新华社国际部专特稿采编中心任编辑。

书籍目录

第一章 “9?11”之后的塔利
 第一节 与塔利班谈判:美国立场转弯?
  1.塔利班“温和派”在和谈
  2.塔利班“强硬派”在阻挠
 第二节 塔利班10年变脸
  1.行为方式更趋“基地”化
  2.拉拢毛拉打遣“人肉炸弹”
  3.构建“影子政府”争夺民心
 第三节 塔利班的“软实力”
  1.塔利班言论比塔利班更危险
  2.塔利班媒体运动
 第四节 塔利班的游击战术
  1.初入总统府:体验超级安检
  2.“巴达尔”攻势:潜伏与反潜伏
  3.刺杀瓦利?卡尔扎伊
  4.塔利班“人弹”三部曲:中国公民劫后余生
  5.古尔邦节 :毛拉奥马尔发声
第二章 地缘争夺酿造分裂态势
 第一节 美俄伊正面交锋
  1.美国在阿富汗的军事考量——亲历喀布尔反美游行
  2.地缘战略下的美国高层突访
  3.俄罗斯的南下与顾虑
  4.伊朗在阿富汗的双面手法
 第二节 巴基斯坦与印度暗中博弈
  1.巴基斯坦:秘密武器
  2.印度:经济援助为拉拢
  3.印阿签署战略合作伙伴协议
 第三节 中美博弈艾娜克
  1.踏上中冶艾娜克铜矿的营地
  2.中国在阿富汗的特殊角色
  3.打拼在阿富汗的中国商人
第三章 国家机器打碎容易重建难
 第一节 民选政府缘何失效?
 第二节 经济重建:造血与输血
  1.外援型经济:体外输血能撑多久?
  2.还《三杯茶》作者一个清白
  3.阿富汗的银行安全吗?
 第三节 难以安置的战争难民
  1.有一种苦难叫不忍回首
  2.法里德A的追梦之旅
 第四节 塔利班与毒品
  1.瘾君子的天堂:美丽的卡尔加湖
  2.罂粟花的眼泪:探访喀布尔戒毒所 
  3.现实之需:中阿联手跨境禁毒
  ……
第四章 部族忠诚挑战国家认同
第五章 多元文化冲击民族和谐
第六章 前瞻和平 未来忧患重重
附录 活在阿富汗
后记 不是终结

编辑推荐

《撕裂的天堂:聚焦阿富汗战争10周年》讲述了拉登死了,十年“反恐”长路漫漫,阿富汗的未来究竟在何方?这是一份驻外记者的实地采访手记,是用笔和键盘记录下的阿富汗的真实生活,是作者身的体验和经历、心的感悟与思考。

作者简介

《撕裂的天堂:聚焦阿富汗战争10周年》在阿富汗战争10周年之际,聚焦这片饱经战火的土地,并分别从塔利班武装冲突、大国博弈与地缘争夺、国家重建障碍、部族社会特点、多元文化和教派冲突等方面入手,通过作者在阿富汗的亲身经历加以分析,希望能给读者提供一种思考阿富汗问题的新视角。

图书封面


 撕裂的天堂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3条)

  •     收到打开一看,书脊上有个圆环型的烫伤,深及正页。
  •     当我向一位驻阿富汗的战地记者咨询时,他推荐给我这本书,很直白,很简单的去描述离我们很远地方的故事,感激他们在异国的艰辛付出,对战争或这段历史感兴趣的,可以翻看。
  •     可以看看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