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1976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我的1976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6-1
ISBN:9787535432032
作者:彭子诚
页数:315页

书籍目录

前言惊心动魄的1976 波澜迭起的一年稳住空军周恩来的最后岁月   链接周恩来邓颖超的日常收支爹爹临终惦念生产毛泽东讣告和悼词形成前后胡耀邦:激荡风云静读书秋天里的瞬间逮捕“四人帮”亲历记江青被抓的时候   链接“文革”场景改组上海市委   链接《文汇报》事件 “童怀周”:敢傲严寒绽春蕾   链接 “四五”图片代表作摄乔冠华在1976 这一年过得真不轻松漫长而难熬的一年一个女播音员的苦与乐为毛泽东录古诗词唐山大地震:一个空军摄影师的见闻   链接唐山大地震前夜一斤小鱼救了我们两口三命地震那晚,我正在站岗想当青天大老爷,难!  链接 诗人郭小川的最后岁月久风要止,久雨要停中国得救了杂交水稻的幸运之年长歌一曲天外来失落的隐秘   链接共和国第一冤案天灾人祸两当头踏遍青山人渐老-   链接纪念雪峰与生命“第二次握手”   链接 遇罗克与《出身论》   杨小凯与《中国向何处去》   李九莲案 任毅和《知青之歌》   钟海源案长夜梦醒一本书稿的曲折命运乍暖还寒的日子天寒好大雪   链接李劫夫之死毛主席逝世那一天千里奔丧   链接 1976:吉林陨石雨 1976:爱情的终点那年,我十七岁

作者简介

本书呈献给读者的是各方面的人物在1976年的经历。他们之中,有居庙堂之高的官员,有领袖身旁的护士、卫士,有贬谪于江湖之远的作家、画家,有闻名于世的记者、播音员,有处于社会底层但热情未泯的知识青年,也有普普通通的农民子弟以及士兵。在他们的经历中,有生死悲情、辛酸往事,有激情进发、义愤填膺,也有惶惑不安、惊魂未定,当然更有大起大落、大悲大喜。这些形形色色的故事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幅多姿多彩的1976年中国社会的全景图。

图书封面


 我的1976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条)

  •     我是1976年出生的在那个动荡的年代结束的时候,我来了算是庆幸对于那个年代的那些事在我的童年记忆里并不是主打只是觉得父母为了生活付出了太多的辛苦我从初中时就开始关注文革时期的事儿一直非常喜欢梁晓声的文章《今夜有暴风雪》《父亲》《一个红卫兵的自白》在他笔下的文革时的趣事、苦事是那么的生动觉得自己应该生在那个年代,呵呵发现《我的1976》一书,还是一件颇为偶然的事元旦前要陪老婆去看新年音乐会的可是老婆没下班我一个人无聊,就去新华书店吧无意中发现了这本书结果看起来没完了老婆打手机都没听见第二天下班后回家第一件事就是看书呵呵,饭也没做老婆最后大发雷霆了这本书确实好看我终于知道了那个不一般的1976年都发生了什么在那个大喜大悲的日子里母亲怀着我是多么的不容易也知道了如今的幸福生活是用多少人的心血换来的没有那时的历史转折就不会有现今坐在电脑前的我《我的1976》,一口气看完这种纪实性质的书以后要多多读
  •     1976年,像是一个轮回的终点,又像是一个新的轮回的开始。山崩地裂的一年,世事变迁的一年,伟人相继离世的一年,这不能说仅仅是巧合。
  •     是否每一个年代的人都会追寻属于他们年代的意义?至少七十年代的人是有这样的迷思的。是南方?还是我们?我身边属于七十年代的声音过于微小,他们近乎是沉默的。嚣喧的八十年代的声音早已充斥着周围,带着他们对新世界的期待和自身的自信。而我们呢?为何我们这一代一直摆不开是来自自身年代的迷惑?一个又一个大时代已经过去,甚至在我还没有到临这个世界前已经结束。。。在床上,我几乎看到历史和时空纵横交错的在我面前,我们失去的,我们上一代留下的,都一格格的写了出来。高中的时候同桌的人已经看关于文革的书。她家有繁体版的这些资料,她并没有试图和我分析。她知道当时的我对这种浓黑的过去有种抗拒感。现在看回去,我才知道我的抗拒感来自父辈的影响。他们是那一代人走过来的,“文化大革命”五个字是一种禁忌,一种约束了的语言。从小他们很避忌我的言行,他们刻意不提及那些过去。即使词组是存在的,但在我心里却留下了神秘但不讨好的印象。但在高中那样浅薄毫无判断力的年月,即使看了相关的文件,我又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十多年前的中国,也不可能让你清晰去了解那个时候究竟怎么了。包括我们的父母。今日的书,还是出早了点。还是要隐晦,还是被禁闭。但终究是看到了,从一个深入高度去看,十年的浩劫有着与过往朝代相近的斗争痕迹。文官武官间的忌讳和冲突,权利集中与转移,文字狱,军令权,我还不能一一梳理,至少我知道历史的齿轮并没有改变。但父母他们即使经历了其中,他们又知道了多少?在一片混乱,谁是主谁是真理根本无法辨认,甚至自己的思想在一时间的判断都可以变成改变你整个人生对世界看法的重点。书里说到一个学者,在二次批邓的运动中,顶不下去对上揭发了亲家说了些坏话。在那一刻的思想斗争里面,存在的可能就是私欲和整体大众压力的问题。而在推翻“四人帮”的时候,他自杀了,遗书是“丑死了”。而在这个关节口外,他一直都是个学者。在运动的开始到运动的结束,绝大部分人是毫无选择的,他们必须去相信,必须去做。不是为了生计,而是大浪驱使。于是,如今留下来的书,他们都一一收集看。他们都想知道究竟在自己最青春热血的年代,是什么操控着自己的命运?其实他们一直都不知道。他们不知道,我们也不知道。八十年代的,九十年代的更不知道。我们想知道只不过是1976,而他们想了解的已经是1989。书的前言说,让八十年代的人都能了解到过去的中国。然而,他们真的想知道吗?没有重重的解释和相关历史背景的了解,在只言片语的旁人口述中,他们知道的过去只会更加支零破碎。中国就是这样走过来的。1966-1976如此,1989也是如此。历史的意义是在于让你看清楚如今的事的一些历史痕迹和真相,而不是那么表面的事情。或许这就是长大后的一种收获吧,学会不会那么无所根据的指骂一些看起来荒唐的现象,不会贸然比较两种不同性质下产生的东西。所谓的成长的结果,在下一辈的人眼中确实是老而无用的事。但同样的道理,告诉他们,他们也不会懂。没有人真的可以从别人的总结里面读懂人生。更多书评可以进入http://lele9280.blogbus.com/index.html

精彩短评 (总计20条)

  •     这是一本文集,不少篇章是有史料价值的,值得一看。
  •     不疼不痒,小骂大帮忙
  •     形式过于老旧了,在一个时代观照下,内容也毫无新意。不过,对80后,90后,的确还是值得一看的。顺便说一下,封面做的挺好。这也是我没这本书的最初动机。
  •     有所保留
  •     对中国1967至1977的历史比较有兴趣.1976中国地动山摇,陨石撞地球,一连3位开国元老辞世,粉碎四人帮等等,等等,对80后甚至是76后都值得一看.
  •     1976年的各种秘闻揭露,政治导向性和老一派文风太重,故减分。史料数据和照片都不少的
  •     父亲是唐山大地震的幸存者,虽然1976年我还未出世,但这一年似乎真的对我也有不同寻常的意义。
  •     隨便翻翻。算是不錯的街邊書
  •     那个时代的人写文章都好啰嗦啊啊啊。
  •     这本书摘录的是各个不同的人关于不同的事情有着不同的观点。应看。
  •     有一段说的是,上海还是哪儿一栋大楼着火了,群众们一手拿着水桶,一手拿着红宝书,喊着毛主席语录就冲进大楼灭火去了,结果很多人就这么被烧死了。
  •     记实 历史是必然
  •     杂乱的拼凑,没有深度
  •     好书,无限唏嘘,铅华不在惟剩爱。喷子喷的东西我都爱的要死啦啦啦啦
  •     当时老爸让我给他买回来看,后来我自己就读着玩了
  •     写的太狂热,反而无感。
  •     这本书原本是一本纪实的书,如果封面增加一股古典风味更有吸引力,更具收藏价值。好在书的内容还不错,值得一看,回味以前的事迹。
  •     五十年代出生的人,对一九七六刻骨铭心,这本书以权威的当事人真实记录了那一年的风风雨雨,值得一读。
  •     可以在睡前翻翻
  •     第一次看到这本书是在华中科技大学图书馆,倚靠在墙壁上粗粗的翻过几页,发现吸引我,是我平日里喜欢看的几类书之一。一边往宿舍走一边继续翻看,而且越看越慢,因为越发觉得内容是如此令人惊心动魄,至情至深。令我记忆犹新的当属描写周总理那一篇,不知哭过多少回,泣不成声……因为对于我们这代人来说,曾经的历史了解甚少,似乎当时的许多事情就像灰色地带一样在当今的社会中被提及的机会很少。因此,这本书算得上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的了解到这么多位曾经的国家领导们的日常生活,第一次看到了年轻时的江青,第一次了解到了周总理长辞之后朱德元帅的那份兄弟情怀,对于年逝已高的他来说更加努力的工作就是对总理最好的缅怀,可惜不幸在之后不久也与世长辞。就在那同一年,1976,多位国家领导人的过世,唐山大地震,四人帮的粉碎,着实令我国陷入了从未有过的紧张气氛中。当时便决定要把这本书买下来,有幸在当当上看到,书中文字描写感人至深,与往事并不如烟给人的感觉颇有相似之处,仅是书中那些老照片就已把我拉回了儿时那令人难忘的日子。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