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兵眼中的战争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美国兵眼中的战争

出版社:新华
出版日期:2008-1
ISBN:9787501182510
作者:郑凯梅
页数:360页

章节摘录

  一个水兵的水上水下  ——吉米·格拉斯比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吉米就是我们在避暑胜地天鹅岛上的一个近邻。每年夏天,大家都要互相请客,谈谈岛上的新闻,婚丧嫁娶、流言飞语等等。吉米谈吐诙谐,笑话连篇,内容不太高雅,但往往令人捧腹不已。吉米就是用水手们讲笑话的特殊方式,把潜水艇里枯燥的海底生活讲得有声有色,把残酷的战争讲得铿锵有力。年复一年,故事积累起来,就成了一卷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美国水兵生活的多彩画卷。  “我上了八年的夜校”…“咱们此生有幸相会了”…“一直追到她的裤子掉了下来”  要想了解二战中的美国兵,就得了解战前美国人的生活,也就是上个世纪三十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的生活。我们得从吉米战前的生活说起。吉米的父母是18世纪末从苏格兰移民到美国的,家里很穷。吉米14岁时,父亲因糖尿病去世了。为了维持生计,吉米想退学去工作。但是母亲坚决反对,她挑起了生活的担子,在附近一家百货商店工作。  吉米高中毕业以后,在一家机械制造公司做长途销售,专卖摩擦机、滚磨机,在各个城市跑来跑去。不能上正规大学,吉米不甘心,幸好公司愿意替他交一半的学费,他就去上夜校。在波士顿大学上了三年,在费城的庙宇大学上了三年,又在波士顿的塔夫斯大学学了两年。就这样,8年之内,每天早上7点起床,一直到晚  上11点才归家,一边工作,一边学习。1940年,在美国参战之前,他几乎完成了大学的工程学士学位。  吉米对母亲很孝顺。父亲去世之后,母亲常常想念家乡苏格兰。只要吉米攒了点钱,就一定送母亲回家乡,看望兄弟姐妹。  、  1941年9月,珍珠港事件之前,吉米的母亲坐船从苏格兰回来,在途中,这条船被德军炸沉。吉米从费城的报纸上得知这个消息,脑袋“嗡”的一声,呆了。  吉米立即想到是加入加拿大海军,给母亲报仇。当时美国还没有对德宣战,但作为英联邦成员国的加拿大已经与英国并肩对德作战了。当然大家都反对吉米这个“远水不解近渴”的主意。吉米跑到纽约去,找到了另外一条船的船长。这条船曾在海里救过不少沉船的旅客。船长说:“海上到处漂着尸体。”

内容概要

郑凯梅,美籍华裔女作家,北京人。曾上山下乡到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现任美国麻省大学艾森伯格商业管理学院信息技术管理主任,多年来与IBM合作。教授电子商务和电子销售学。多次在一海明威论坛》和。《南德科达季刊》发表关于海明威中国之行的学术文章。她与先生唐纳德·詹金斯共同翻译李白诗歌六十多首。

书籍目录

中国兵眼里的美国兵(代序)自序第二次世界大战:“最伟大的一代人”  1.一个水兵的水上水下——吉米·格拉斯比  2.太平洋上空的机枪手——鲍勃·怀特  3.白宫记者与塞班岛的安妮——史蒂文·麦克唐密克,希欧·麦克唐密克  4.一个一枪未发的侦察兵——罗兰德·詹金斯朝鲜战争:“最寒冷的冬天”     5.清川江上的坦克排长——查理·黑沃德  6.战场上的宪兵——瓦特·詹金斯  7.战俘营内外——肯尼思·伊顿  8.难以平息的战火——罗伯特·路易斯越南战争:“迷雾重重的战争”  9.用炸药的伐木工人——约瑟·哈德曼  10.一个海军陆战队员的忏悔——戈登·弗莱彻一豪厄尔  11.热带雨林的最佳飞行员——罗伯特·梅森后记参考书目

编辑推荐

  在这些平静悠缓的往事叙述中,我们感受到的是小故事说大历史的平实和质朴。血腥的战争卸下了呆板厚重的敌我面具,历史的见证透过零零碎碎、错杂缤纷的回忆,留给我们的是一种别类的战争絮语,是胜者,和败者都必须承担的苦难和人性代价。   ——知名学者 徐贵  “一将功成万骨枯”,每一场战争中能被人记住的总是那些叱咤风云的将军,那些流血牺牲或幸存下来的普通士兵,他们的经历、想法、命运几乎没有人留意。这本书就把目光投射到了那些普通的美国老兵身上,他们的故事,他们的内心世界也正是中国读者所关心的。  ——知名作家 傅国涌  什么是炮灰,什么是士兵,二者的分界在郑凯梅的笔下得到了感性的呈现。士兵没有选择参与何种战争的权种,但他们却有独立思考和自由表达的尊严。  ——美国德拉华州立大学历史教授 程映红

作者简介

《美国兵眼中的战争:从二战、朝战到越战》中这11名美国兵,日后有的成了知名作家、文学教授、白宫记者、公司经理、私人侦探,以及园艺师、工程师。这增加了他们的人生经历的厚重感、沧桑感,有助于中国读者了解美国老兵眼中真实的美国社会。
这11名美国兵中,亲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吉米有令中国兵欣赏之处。美国兵与中国兵似乎有共同的爱憎,有共同的坚定信念。
1941年,吉米听说母亲乘坐的轮船被德军炸沉,于是怀着一腔热血,几经周折参加了美国海军。吉米像恨“德国鬼子”一样,恨“日本鬼子”。吉米“总是咬牙切齿地骂:日本人屠杀中国人,狠呀!”以至于几十年后,吉米仍有仇日情结,坚持不买任何“东洋货”,不买日本汽车。每次谈起日本人,他总是说,“这些混蛋王八蛋!”这令任何有血性的军人对他肃然起敬。
吉米所在的“博劳号”,在太平洋战争中,可谓功勋累累——“击沉击伤日本载兵舰四艘,如果平均每只船载兵五千的话,吉米这艘小小的潜水艇,一艘75人的潜水艇,消灭了两万日本鬼子。”吉米可谓美国二战军人中活着的“典型”。不过,战后,他回忆起菜特岛之战的残酷,不免常怀恻隐之心。

图书封面


 美国兵眼中的战争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中国出的朝鲜战争相关书籍,其实和朝鲜方面的《朝鲜战争史》差不多,无非多加了些事例,图表,各部队列装之类的。相较《朝鲜战争史》那种满口政治套话的书(我方均是“攻陷”,敌军皆是“败退”)略好,但依然给人一种不真实感。最近读这本书,结合另一本《日本人眼里的朝鲜战争》来看,发现了很多很值得深思的细节。首先关于“朝战是谁挑起的?”。据相关数据,朝鲜在6月25日前已经磨刀霍霍,军队中多是参加过八路军或者完全在苏联培训的军官和士兵,兵多将广。陆海空武器齐全,基本都是苏联援助,其中T34坦克最为耀眼。韩国方面则完全相反,上层虽然得到情报部门报告,但是没有获得重视,依然认为朝军向三八线集结类似与往日的“边境挑衅”而非全面战争。美方顾问团也认为朝鲜不敢妄动干戈。韩国士兵多是日伪时期的警员,实战很少,最多也就是扫荡游击队。海空武器基本形成不了战斗力,陆上武器虽有,数量少且多为老旧器材。6月24日,韩国军队许多士官和士兵都在休假中,军队并不满员。6月25日这天就出现了类似德军突袭苏联的一幕。韩军做了抵抗和迟滞,可惜技与器皆不如人,连汉城都丢失了。到这里,我想说一条。战争前,韩国的动向,朝鲜通过间谍摸得一清二楚。而朝鲜的动向韩国一直无法摸透。原因是朝鲜在情报方面花了1亿多日元,韩方经费只有其1/10弱。另外一个原因是朝鲜难以渗透。朝鲜的两重保护包括了思想警察和密告制度。朝鲜方面提倡的先进典型中不乏因为密告同学朋友父母而受表彰的人,这种情况下韩国间谍无法携带通信器材进入朝鲜。从而导致坐失良机,处处被动。美军先头部队亦是如此。最早时,华盛顿和东京GHQ方面没有打算仁川登陆。只是先派出了驻日美军协同韩国被打散的部队将朝鲜打回三八线以北就好。许多新兵抱着“他们看见美军出现就会掉头逃跑”的心态来到朝鲜半岛的。一上来,美军就被打得丢盔卸甲。T34可怕的威力让这些手里拿着二战结束后“刀枪入库”的落后武器的大兵们晕头转向。一路退却,甚至连第八集团军24师师长迪安少将都被俘虏。直到此时美军才开始考虑联合国军全面登陆事宜。并且第七舰队进入台湾海峡,既要遏制CCP的出动,又要阻止KMT的反攻。如果单就此条看来美国应该不会在扫灭平壤后入侵中国。之后在安东的投弹大约的确是美军常见的误炸。(美军的飞机误炸频率很高,应该与不熟悉朝鲜半岛地理环境有关)还有一个就是关于国内很少提到的俘虏问题。先说美军俘虏。郑凯梅女士采访到一位美军坦克机枪手肯尼斯·伊顿。他被志愿军俘虏了,逃出来3次,都被捉回。通过他的眼睛,我们可以看到几点。其一,朝鲜人民军方面基层士兵极其残暴。抓到的俘虏,除了高级军官,其余无论百姓还是军人,全部要求自己掘墓后被仰面杀死。而对押送回去的军官,一路也是枪托不断。某些时候,朝鲜军对美军战俘还采取极其野蛮的手段虐杀——杀死俘虏后割下生殖器塞在其嘴里。大概是被日本殖民太久,行为上也与日军无二。其二,人民军的军纪败坏。除了上下级间的欺压。在伊顿第二次逃出后被人民军抓获,被绑在树上暴打一顿。本来要被枪毙的,伊顿的日语救了他,但是士兵们抢走了他的大部分随身物品。直到第二天被一个中国军官救下来。在平壤战俘营里,伊顿每日伙食又少又差。某日实在饿得受不了,恳求一个路过的中国黑衣汉子。那汉子牵了匹骡子,大概是中国运输队的人。那人看他们可怜,摸出几块钱要他们买吃的。可是一转眼,人民军看守就把钱抢走了,留下一点零头只能买垒球大的一个糖球。几天后那黑衣汉子又路过,知道此事,拿了一杆俄国老式步枪,把所有美国俘虏抢到中国的野战医院来看管。不知怎么的,我和伊顿一样,对这个不知名的中国汉子印象深刻。其三,朝鲜老百姓很友善。每到一个村,战俘们就要被老百姓围观。对他们踢打吐唾沫的自然有,这点非常能理解。奇特的是伊顿凭借日语优势,写了几个纸条托朝鲜的“阿妈尼”带到美军驻地,居然最后有几张越洋过海寄到了伊顿母亲手里。其四,中国志愿军的军纪不错。虽然在碧潼战俘营,每日要接受“洗脑”教育(伊顿说中国人非常善于分化战俘,将黑人,其他国家士兵分开);虽然徒步押送战俘,一路上死亡不断(可能有杀死战俘中伤兵的事件),可是中国志愿军的素质的确很高,即使他们中的大部分都是文盲。除了上文的黑衣汉子,还有一位宋司机沿途像父子一样照顾一个美军战俘(那位战俘最后死了)。反观美军在巨济岛设置的战俘营中混入了不少朝鲜的情报人员,与外面的游击队相呼应。战俘营内也选出了上下级,制造了各种冷兵器。杀死所谓的“软弱”分子(成为战俘后产生投降心理很正常,士兵和情报人员的义务不同),最后甚至绑架了战俘营的负责人所长多德准将,要求改善条件。战争结束了。在交换战俘时,美军的战俘基本都回来了。中国的大部分也都回了中国,一少部分去了台湾(所谓的一万五千个Anti-CCP义士)。朝鲜人民军战俘许多都留在了韩国。之后中美朝所有这些战俘的命运,他们是否后悔大概也只能冷暖自知了。最后再说一点题外话。这本访谈录的作成,很大程度上依靠了美国国内异常发达的各种老兵协会。反观国内的老兵协会,不如叫老将协会吧。一场深刻改变世界四个国家命运的战争,后人看到这些会想些什么呢?
  •     推荐大家看看其中朝鲜战争部分,很多资料都是国内第一次公开,比如美军战俘北上大行军内幕,以及战争初期战俘死高伤比率的一些原因,还有关于志愿军第四次战役砥平里失利中的美军数据。此书让我们以地球那一端视角来重新审视和了解这三场战争,不管是历史爱好者还是军事迷们,都会发现一些新的可供使用和回味的史料。

精彩短评 (总计13条)

  •     不……好……看
  •     此书甚是内涵,原来斯大林死的时候,志愿军前线司令部居然搞了庆祝,很开心的样子
  •     详实地写出了战争的惨烈和给人带来的伤害。从美国老兵的角度了解战争很值得借鉴
  •     我们看到的战争只是一个个数字:多少部队出征、多少人战亡。而在数字的背后,是他们真实的经历。这些血淋淋的背后,还有人性的光辉。
  •     抛开术中随处可见的名词错误来说算不错了
  •     很好的间接史料 视角很客观 描述很精彩
  •     非常精彩的原始素材,被一个经历过文革、头脑定型还自鸣得意的二流文艺女中年给糟蹋了。但原始素材实在精彩,即便是文学化的文笔,在有心读者眼中,也掩盖不住口述历史的鲜活魅力。另,作者这份心和敬业精神,强过其同代绝大多数文艺女中年,还是值得称道的。
  •     写的还可以吧,比较写实不过作者挑的都是好的写
  •     最有价值的是对朝鲜战争的看法~~
  •     昨天的敌人今天的朋友
  •     郑女士想当然的部分自动过滤即可。
  •     经历过战争的人都挺豁达的嘛~ 写出了战争的残酷,而不是鼓吹胜利
  •     另一个角度。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