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76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重返1976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年12月
ISBN:9787020073573
作者:袁敏
页数:304页

章节摘录

  然而,这个约定很长时间没有成行。这些当年曾是“文革”中共和国轰动全国的重大案件中的要犯们,现在几乎个个都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担负着一定的领导职务,他们都很忙,不是这个公务就是那个出差。从盛夏到深秋,从满目翠绿到遍地金黄,人还是凑不齐。等到杭城落下了透出肃杀之意的潇潇冷雨,我终于决定不等了。我给阿斗打电话,我说我希望立刻去西天目,我的第二篇关于“总理遗言”案的稿子是写临安组的,我必须从关押临安组所有成员的“留椿屋”写起。阿斗在电话里迟疑了一下,他告诉我他第二天就要去住院了。我有些吃惊,问他生什么病了,阿斗说,他身体一直有几个指标不太好,除了已经明确的类风湿关节炎、高血压、糖尿病以外,还有一个很要命的指标偏高。医院一直没有床位,现在刚刚通知他有床位了,他得住院检查。我听了心里又难受又发慌,我想起我姐姐曾对我说过,我们这些人住在监狱里时精神备受折磨,免疫功能都被破坏了,出来时一个个看着和平常人没什么两样,实际上五脏六腑都被损伤了。当时听姐姐说这话我并没有太在意,现在看来姐姐这话不是随便说的。蛐蛐儿终日与轮椅为伴,基本是个废人;我哥哥在而立之年患了一场凶险的大病,差点阴阳两隔;我姐姐心脏、肠胃也总有事儿,没有因此影响工作,那是这代人大多具备的责任和毅力。现在阿斗又……我问阿斗那怎么办?阿斗说,你别着急,我让晨光来组织。我说那你还能去吗?虽然阿斗不是临安组的,但平时他也很忙,要采访他很不容易,我很希望他能去。阿斗在电话那头沉默了两三秒钟后说,我去,我向医院请假。  最后成行的是五个人:我、阿斗、毛宁、晨光、大耳朵。  出发的前一天晚上雨下个不停,第二天的天气预报仍有中雨。我很担心天气作梗,行程生变,辗转一宿,祈求上苍。因为我总觉得许多事情常常是在不经意中一拖就拖黄了。  老天保佑,第二天虽然依旧云雾压顶,但雨霁天清。一辆深灰色的子弹头面包车载着我们一行五人向西天目进发。

内容概要

袁敏,一介书人。
几十年编书,做书,为他人做嫁衣裳。
曾在京城出版界声名赫赫,却突然间告别皇城,回归江南故里。
寂寞编杂志的同时,在《收获》开辟专栏——“重返1976”,影响颇大。
三年后,遂成此书。
曰:这不是编故事,而是写历史。我义不容辞。

书籍目录

写在前面我所经历的1976从醉白楼到留椿屋追寻真相老运动员留守的日子活着真好人间四月三十年(代跋)后记

作者简介

三十年前,一份伪造的“总理遗言”震惊了中国;三十年后,涉案人员现身讲述那段不堪回首的历史,又将如何看待这件令他们付出了青春、爱情、家庭等惨痛代价的“总理遗言”案?
本书以纪实的手法,对三十年前轰动全国的“总理遗言”案进行了追忆和记述,作者根据亲身经历以及对史料的抢救和挖掘,分析破译了那重大历史事件背后的谜团,客观、公正、全面地呈现了事件真相,尽述了那个时代这一案件下人们的生存状态以及人性的复杂。
导读:
当我哥哥从关了十八个月的京城监狱放出来后,有一些媒体想采访他。我哥一概拒绝采访,他对媒体说的那句话我至今都没有忘记:二十年内我们谁都不要说这个事情。
如今三十年过去了,白云苍狗,世事沧桑,当亲历那个轰动全国的惊天大案的当事人开始一个个离开这个世界的时候,我意识到:有些事情可以灰飞烟灭,而有些事情却无法留存空白。已经发生过的历史应该让它留下痕迹,二十年内不能说的事情,三十年后应该可以说了。

图书封面


 重返1976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7条)

  •     《重返1976》是一个当事人来写发生在1976年极为轰动的“总理遗言”案。可能跟当事人的年龄有关,特别像上世纪八十年代盛行的报告文学的写法,感情充沛,笔调文学。感情充沛按说不是负面因素,但从当事人写当事人的角度看,我认为是败笔,写历史现场,要想有说服力,要想有更真实的感觉,中性是必不可少的。比如,对人性的剖析,只有对一个残疾人能看出来一点点,而对自己的家人,哥哥,姐姐,父母,则充满了赞誉,完全没有客观的立场。
  •     2010年伊始,我读完了刚刚出版的一本新书《重返1976:我所经历的“总理遗言”案》,该书由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作者是事件的当事人袁敏。这本书的第一章节“我所经历的1976”,去年我在《亲历历史》(《收获》杂志专栏集)中读过,书中其他几个章节都是围绕着事件的几个当事人和外围人物,详细地记述了他(她)们或者被逮捕、或者被审查以及释放、解脱前后的经过和心理路程。作者在“写在前面”的话和作者的朋友写的代跋“人间四月三十年”中,较深刻地评说了为什么要实录“总理遗言”案始末的意义。伪造“总理遗言”案是发生在三十四年前轰动全国的一桩公案,在当时“文革”搞全民运动的特殊历史背景条件下,伪造“总理遗言”作为全国最大的“反革命谣言案”,几乎每个单位都受到了追查。连当时下乡在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的我,也知道有人伪造“总理遗言”。不久,“文革”结束了,这个案子好像也就不了了之了。读完这本书,了解了事情的真相。围绕这个“总理遗言”案,我想到了伪造案一些题外的话题。伪造领袖人物的遗言,是政治诉求或者政治斗争的一种手段。当年几个杭州的年轻人伪造“总理遗言”,就是想借周总理这棵大树,表达一种民意和希望。遗言的精华部分在于借周总理之口,肯定刚刚复出的邓小平,检讨人民的生活现状,进而否定“文革”的一些做法。这在当时,不乏是表达民间诉求的一种政治手段。当然,伪造也是反派人物可以利用的政治斗争手段。例如在毛主席逝世以后,“四人帮”就伪造过毛主席的临终嘱托“按既定方针办”,目的都是一样的——各自的政治斗争需要。伪造需要高超的技巧。伪造周总理的遗言,要符合总理的人物秉性、特点和思想。今天我们看伪造“总理遗言”的原文(见附后的照片),你可能会觉得“遗言”过于四面玲珑,没有那么大的政治杀伤力。但如果你处在当时的历史环境下,你不得不佩服伪造者的政治智慧。其行文和交待的事情,特别符合周总理所处的地位、个人的性格特点、为人处世的特征以及平衡矛盾的技巧。据作者在书中披露,这几个年轻人经常在一起讨论国家大事,关心国家的未来命运。其中“总理遗言”的具体成稿者(外号蛐蛐儿,真名李君旭)是一个极具政治头脑(文革造就了相当一批这样的年轻人)、善于揣摩领袖人物的思想轨迹(他们曾经在一起分析周总理去世前,面对党和国家的危难时刻,不可能不留下遗言)和有着较强写作能力的人(这个人后来还写过报告文学获奖)。正是由于这些原因,所以,遗言一出笼,没有人怀疑它的真实性。正面的伪造其意义有限。“总理遗言”案的一些当事人,后来被说成是反“四人帮”的英雄,这是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此伪造案的正面评价。但是,伪造毕竟不是真实的东西。他们的行为如果与张志新(因为反对“文革”被杀害)、陈少敏(在八届十二中全会上拒绝举手同意开除刘少奇的党籍)等等英雄行为相比较,那是不可同日而语的。曲折的表达和直接的表达,不是策略问题,是每个人的本性使然。这是英雄和英雄的差距,而且可能是巨大的差距。书中讲到了一个细节很耐人寻味:“总理遗言”的制造者李君旭出狱后曾经对作者说,“总理遗言”确实是总理想说的话,不是伪造的,真的是总理的遗言。如果说,总理想要表达自己的思想,却要通过伪造来实现;或者说人们要表达自己的意愿,却要通过伪造领袖的遗言来表达,这反衬出了一些什么问题?确实有这样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我觉得,这才是我们在了解了伪造“总理遗言”案始末以后,需要认真思考和回答的问题。
  •     袁敏写这部《重返1976》,在潜意识上,一定直接发端于1976年那个初春。突如其来与“总理遗言”案的惨痛牵连,从此笼罩着她家的所有人。以二十来岁年轻女性的敏感感受了这一切,袁敏诉诸于笔端就是早晚的事了。三十多年以后,以局外人的身份来读袁敏笔下的种种,依然会让人后背发紧,心头阻痛。当然袁敏是以今天的眼光和思索来打量昔日的,但印象和感受却来自刻骨铭心的当年。这构成了这部纪实文学作品文学品质的基础。我历来以为,所谓纪实文学实际上是文学纪实。是文学而不是纪实,才构成纪实文学的本性。作为1976年震惊海内外的“总理遗言”案的一个当事人——尽管比较外围——袁敏在这里努力作着“记忆对抗遗忘的博弈”,并且以此“与死神赛跑”。那么我们呢?和“总理遗言案”毫无直接干系的读者,我们因为什么,要在今天与袁敏一起“重返1976”?更加重要的是,然后我们还将去向哪里?勿容讳言,“总理遗言”案当时是一个政治大案,背景是总理已经去世,毛泽东迅速衰老,再次出山整顿局面的邓小平地位岌岌可危,后来被称作“四人帮”的文革派向最高权力作最后的冲刺……而在另一方面,经历了10年浩劫的民间,则矛盾郁结怨声载道,“不是在沉默中爆发,就是在沉默中死亡”,鲁迅先生的名言毫不夸张地可以移作当时的写照。对于那个时候盘根错节无比复杂的国内情势而言,这样的表述尽管经过充分的简约,却也大体准确无碍。问题在于,对于高层政治而言,民间情绪很多时候是可以忽略不计的。现在,一个年轻人以“总理遗言”的方式,把两者突然纠结到了一起,为什么?我以为,民间情绪的爆发方式,折射出来的,常常是高层政治意识形态的主流言说。有着悠久历史传承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从来就是老一辈共产党人的精神追求,在新中国建立以后更是党进行政治教育的不二定式:上世纪五十年代整整一代人对政治以及政治斗争的理解就此定型。无论教科书还是日常教育,每年例行的对“五四”的缅怀,与其说重“五四”精神的传承,不如说成了一种政治斗争模式的宣传和追慕。从抗战初起的“12、9”到1976年的“四五”,无非是这一言说的绵延而已。因此1976年初,当“瓜子”背着书包北上南下,仿效先辈前贤开展社会调查,探寻中国社会出路之际,这代极端单纯却在骨子里不无偏激的年轻人,正密布在北至黑龙江内蒙古,南抵云南海南的各个角落:他们在各种境遇和矛盾中备受煎熬压抑无比,正不分昼夜以各种方式左冲右突,寻找着现实的也是心灵的出路。现在来看,“总理遗言”不过是年轻人依循多年的政治教育,按照他们理解的习惯方式,所作的一次情绪发泄和心灵反叛。奇异的是,它从极端的单纯幼稚出发,难以想象地同时把握住了民间情绪和高层脉动。因为应和着民间情绪,它便在民间不胫而走快速传布;又因为触动了高层脉动,就引起高层高度警觉并成了借机打压民间的一个契口。案情其实几天之后已经真相大白,瓜子和蛐蛐儿却还要在北京拘禁一年有余,而因传播“总理遗言”进行的大规模搜捕,实际上持续到1976年的那个10月,就是这种情势走向的简单勾勒。在我看来,1977年11月4日公安部对“瓜子”所做的结论,肯定他和“制造总理遗言无关”,同时还留下“属于严重的政治错误”这一尾巴,自是荒谬无比;但是,到了1979年,同一个公安部在“关于给XXX同志彻底平反的决定”中,却又明确表示“XXX同志是积极反对四人帮的”,两个截然相反的结论,对瓜子本人虽然至关紧要,但因为处于同一个逻辑并由此生发,不仅显出例行公事的苍白,而且在根本上一样可笑。就在这里,袁敏接着写到:“后面的月和日被一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印章上庄严的国徽盖住了,我努力辨认了半天还是看不清楚,便放弃了努力,因为我从心里觉得,这样的平反决定对我们亲历这个惊天大案的人来说已经不重要了”。谢天谢地!袁敏在这里划清了《重返1976》的价值指向,也让惊天大案中的每一个人从英雄回到了人间。事实便从这里开始还原,对真相的搜寻,不再着力于事件,而在事件中的世道人心。首先想说的是袁敏的哥哥,“总理遗言案”核心成员“瓜子”。他其实和“总理遗言”没有直接干系。他的“核心成员”身份基于这样的逻辑:只有他的家庭背景,才符合高层的政治推论(蛐蛐儿的家庭无法构成这一大案背景,这真是“抬举”了袁敏一家,而令蛐蛐儿失望)。在这样的逻辑下,当年专案人员在仔细研究瓜子和蛐蛐儿的各种笔记本后就曾判断:“总理遗言”是“瓜子的脑子,蛐蛐儿的笔”。我们的公安人员确实素质优秀,他们既充分了解高层意图,又对事物真相作出了准确的判断。在有过共同经历的我们这一辈中,瓜子是个少见的清醒者。他对无端牵连进这样的惊天大案非但毫无抱怨,反而在从监狱释放回家,面对媒体的追踪说什么:二十年内我们谁都不要说这个事情。好吧,一晃三十多年过去了。到了今天,我们指望着他能够说出些什么的时候,他居然在电话里沉吟着对袁敏说:“这话我不是随便说的,现在看来我说二十年还是说短了……”以他对政治的敏感,尤其是对人性的洞彻,成为所有涉案者中对历史对事实最难能清醒的一人!我相信,在《重返1976》中,袁敏执拗地在今天追索种种——这里关涉到的,是她的整个家族:父母,哥姐,自己的亲历,乃至各路朋友——始终注视着她并笼罩于她之上的,一定是她哥哥始终不变的冷峻目光。严格地讲,这部纪实作品的意义,首先在于瓜子。是瓜子而不是任何别的人,成了这部作品的主人公,从而成为袁敏苦苦追索的真正灵魂,这一点值得我们倍加珍视。瓜子和真正的“总理遗言”制造者蛐蛐儿既是同学,又是朋友和邻居,他们长达几十年的夹缠,读来就像是一种诡异的宿命。瓜子曾无可奈何地说:“我们俩命中注定有个死扣难解难分”。从瓜子被蛐蛐儿拖进“总理遗言”大案起,无论蛐蛐儿怎样沉沉浮浮,瓜子始终对他一如既往,永远不变。如果说,当年蛐蛐儿伪造了“总理遗言”,看到他政治上崇拜的瓜子二话不说埋头就抄时,他意识到的不是别的,竟只是自己“成功”了。这一令人心悸的细节,如果还能够用年轻人懵懂无知来做原谅,那么,当瓜子口吐鲜血生命垂危之际,父母和妻子居然见怪不怪,反倒是瓜子不顾一切舍身以赴,读来则让人心里一阵阵发紧。瓜子果然再次被拖进生死攸关的厄运。他说蛐蛐儿“垂死前又一次拽住了我”,其实没有任何人能拽住另一个人,除非他自己冲上去,毫不顾忌地把对方当做唯一。好在瓜子最后总算是挺过来了,他说:活着就是好的,活要活得真好,活着才能更好,这是他发自肺腑的人生体验,其实也是他一路坎坷走来的最根本的支撑,这支撑的灵魂,就是一个有理想有原则的中国青年,对于命运无言而坚韧的承担。“蛐蛐儿从小养成了一个坏习惯,喜欢说假话,说假话常常说的自己都陶醉了”,袁敏从蛐蛐儿的前女友J的这番话,开始了对蛐蛐儿制造“总理遗言”的真相追寻。J的父亲、当年同样因为这个案子饱受心灵和肉体创伤的王叔叔则表示了这样的意思:“‘总理遗言’毕竟是假的,是蛐蛐儿编造的谎言,不能因为编造‘总理遗言’的动机是反‘四人帮’的,编造谎言也变成英雄行为了”。其实动机是明确地反“四人帮”应该毋庸置疑,但“英雄”的称谓是否恰当真的尚可讨论。“四人帮”云云,是在那四个人被抓捕被“粉碎”以后才见诸天下的,况且“总理遗言”还有对于“四人帮”之一的溢美之词。不过,在痛定思痛的今天“重返1976”,纠缠这一切实在不再重要。重要的是独特的“这一个”蛐蛐儿。在那个惊天大案掀起的白色恐怖遍及全国,世界几乎都被他的一支笔搅动的时候,他无疑是中国青年中极其出色的一个!他聪明、英俊、富有才华。从小就对只有高级干部才有资格阅读的《文史资料》感兴趣,而在太多的青年还在“上山下乡”为个人找寻出路之际,他则胸怀理想放眼天下,以政治为己任。“就在他的报告文学作品《啊!龙》获得全国报告文学大奖之后,在浙江文学界也立刻有了自己的地位。我大约就是在那个时候认识他的,但感觉中“他依然不是一个文学中人,而是一个政治中人”,袁敏的挚友、著名作家王旭烽如是说。《重返1976》有太多的笔墨,围绕着蛐蛐儿作了各种探寻。袁敏的着眼点主要在于真相——当年的事实还原。对于蛐蛐儿其人的分析,王旭烽的《人间四月三十年(代跋)》更细致或也更加到位。对蛐蛐儿的分析也许是探讨五十年代一辈集体性格比较合适的个例,更加重要的是,它竟是从瓜子那里延续而来——在此之前,对于蛐蛐儿的基本分析与评价,移用而至瓜子一概适用。区别只在于“谎话”二字。王旭烽用一个更合适的词作了替换:虚荣。如果说,瓜子以“承担”走进了那时的政治,那么,蛐蛐儿却因为“虚荣”而被政治所捕获。五十年代一辈总体上是政治化的一辈,是时代强势在不经意中塑造了他们,而他们则自觉不自觉地以关心政治、投身政治安身立命,没有谁能清醒地逃逸。但是,当瓜子以承担最终超越了政治,蛐蛐儿却因为虚荣沉溺于“英雄”的政治光环,于是便不得超拔。正是虚荣,在这里成了重要的分水岭。政治必有的理想主义和激情,原来是与虚荣水火不相容的。但是中国政治以楷模作为基本教育方式(比如张思德,比如雷锋),在表达了楷模象征的政治理念和道德意义的同时,也把一种名扬天下的方式暗示给了被教育者。在政治中成就自己的个人主义就在这时孕育成型。渴望成为楷模,渴望被上上下下关注,渴望被上级重视被他人表扬,是五十年代一辈共同的心理经历,由虚荣引发的谎言矫行就几乎成了必然。只有少数“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真正理想主义者,或者自绝于集体自绝于公众的叛逆者,才能超然于外。蛐蛐儿的炮制“总理遗言”,事发后的株连他人,在粉碎“四人帮”后安然享受反“四人帮”英雄的美誉,乃至在时隔三十多年以后依然不敢面对真相,面对自己,其源概出于此。那么,哪里是我的“1976”呢?“总理遗言”在1976的那个初春秘密传布全国的时候,我已经从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调到省文化厅,参与省曲艺代表队的组建。当时的中央决定,夏天在北京举行包括曲艺在内的五项文艺汇演。记得那年冬天少雪而寒冷。元旦前后我住在位于佳木斯火车站对面的兵团总部,一天清早被火车站的广播惊醒,隐约听得是断断续续的哀乐,急忙去开窗——东北冬天的窗户不仅双层,秋天关闭时就准备轻易不能打开的——情急之下抄起床下的哑铃朝窗户砸去。窗玻璃登时碎了一地,凌厉的寒风带进来的果然是噩耗:总理走了。脑中一片空白,却已泪流满面。就在回到哈尔滨不久,我看到了“总理遗言”。不曾经历知青生涯的人,也许不容易理解,知青之间有着十分通达而广泛的联络管道,这管道密布全国,渗透在凡是有知青的各个角落。原因自然是和同学们到了各地相关,更深层的原因则是因为书,是书,把各地趣味相投的知青联系到一起,并滚雪球一般铺成一片。比如说,我所在的农场爱书的上海知青,有同学在安徽黄山插队,北京知青则有同学到了陕北,那么好吧,就有数不清的书在这些地方来回穿梭。问题是:书的背后一定是人生,是对命运的思索,对爱情的渴望,对政治对社会的关注,往往还有——文学。这批人在文革结束后从山南海北回到城里,投身的大多是人文领域,包括有机会时的涉足政界,根子就是这样种下的。因此,在主流意识形态钳制下的“文革”时代,地下有炙热的涌流,在尤其怀抱理想主义和青春热情的知青中涌动,就是一点也不奇怪的了。我手边的“总理遗言”就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迅速传播到我的朋友圈子里了。随即就是北京震惊中外的“四五”运动,以清明节悼念周总理为由而发动,邓小平再次下台,毛泽东的昏聩已是不争的事实。很快我就被人警告:我传播的“总理遗言”已经被发现,招供我的是当时位居黑龙江省知青办副主任的一个北京知青。更糟糕的是,清明节我曾在哈尔滨闹市区摆放过一个悼念总理的花圈,也被公安局列入追查。三十六计走为上,我连夜就坐火车离开哈尔滨,辗转到了十分偏远的一个农场——这是当时另一个重要的情形,作为知青,你可以藏身在任何一个有同学朋友的偏僻之处,秘密蒸发。我曾经在一篇文章里真诚地感谢黑龙江文化厅的领导们。我因为不知轻重写文章为《青春之歌》翻案,却因此被调入文化厅。我去报到的时候,文化厅机关的楼道里,密密麻麻贴满了批判我的大字报。现在,在我星夜逃亡之际,文化厅的领导们则用尽办法为我开脱,最后大事化小,小事化了。7月,我们坐火车去北京参加调演,途径唐山,火车站被层层叠叠的隔离墙挡得严严实实,让你去想象墙后的一片腥风血雨。9月,毛泽东去世。当天我的女朋友(后来成了我的妻子)正要离开哈尔滨,去北京与在那里的母亲会合,然后一起回杭州。我送她到哈尔滨火车站,正巧遇到我的朋友,坐同一列火车去京的姜昆(后来著名的相声演员)和吴欢(吴祖光先生的公子),我嘱咐女朋友在北京不要多逗留,“很可能全国内乱,要是隔江而治,就回不了杭州了”。把她托付给姜昆和吴欢后,我回到办公室彻夜未眠,和几个朋友详尽讨论了国家政局的各种可能后,把保存的所有信件烧得干干净净,在临要烧日记的那一刻突然犹豫了——总算保留下了那十几本青春的记忆。接下来就是那年举国欢腾的金秋十月了……现在,我们将去哪里呢?三十年弹指而过。伴随着这三十年,共和国走过的已经整整六十年。一个花甲。我们也走近耳顺之年,贴着花甲了。一代人就此即将成为过往。作为个体,留下的只是生命的记忆。背后,是依然鲜活依然令人激动不安的青春岁月。面前,除了共和国的未来,我们还可能再有什么?正是这个我们呼吸与共的共和国,带着我们从1976走到了今天,不仅使重返1976成为可能,也使我们每一个无论多么迥异的命运,最终获得了同一种意义,从而欣然相遇——海涅说过:在每一块墓碑下,都埋葬着一整部世界史。于是在这里,在这篇文章的最后,我要向《重返1976》中的每一个生命(当然包括蛐蛐儿李君旭),表示崇高的敬意;向追寻这一切并记录它们的袁敏,表示崇高的敬意。2009年11月29日 杭州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从书中的275页第二段开始到280页,提到了一个人,叫王佑三,一位医道怪杰。在那个年代,就能把各大医院治不好的尿毒症给治愈了,这比总理遗言案给我的震撼还要大,希望他能救活更多的被病魔困扰的人们。
  •     对于那个年代,知道得太少,记忆中的东西很模糊;现在看是伤感的,是对当时社会的反思。很值得细读,掩卷沉思!
  •     有些事情,二十年内不要提起。而有些事情,五十年了,也许都未必能解冻。
  •     非常非常完整的一本书。文革时期的书一直不太看,但是这一本不一样~~
  •     读这本书之前我读过本《巨流河》读完这本后我又读了李敖的《大江大海骗了你》,我其实没什么明显的政治倾向 也不关心政治,所以在看这些书的时候并不能很好的保持or建立自己的思想和立场,很多时候都完全是从情感和写作技巧上去评判。。齐邦媛的那本情感丰富,语言优美,读起来都会不禁潸然泪下。李敖的那本是横冲直撞老子怕谁的气势,看起来也畅快,但1976这本的作者,文笔不够好,字里行间体现的情感真也是让我觉得 冷暖自知,她作为一个外围的人员,其实并不能真正感受到遗言案带来的影响和痛苦。至于涉及的政治部分,四人帮是个复杂长久的故事。。不敢谈嗯。。
  •     通过作者真实、细腻的描写,让我们了解了1976年那个特殊年代的特殊内情,再一次感慨那一段历史对无辜人群的无情摧残。
  •     看了就知道啦!
  •     很平白的叙述,讲的确实那段不敢回忆的历史。
  •     看到一半实在看不下去了,没见过这么自恋的作者。好好一事情,被她写成家庭颂歌了。
  •     低调和低调是不一样的。和袁敏同事几年,她是那样低调。看了这本书,才知道,她有足够的资格低调。
  •     对中国文学的热爱,对历史的好奇,真实的讲述了总理遗言案的起因过程结果,抚平了我心底极度雀跃的好奇心
  •     那一个不可思议的年代,余毒至今还在。
  •     这本书里有大时代与小人物的交错,有政治斗争的残酷。但最令人唏嘘的却是人生的偶然与必然,人性的复杂与简单。
  •     写1976年周总理刚去世后,作者哥哥的好友编造了震惊中外的“总理遗言”的前前后后。作者不是在编故事,而是在些历史,虽然大部分人并不熟悉,甚至不知道这段故事,但是这本书值得一看。
  •     关于总理遗言案的真相,虽然书中并未挖掘完整,依然留下了疑问,但我想作者已经竭尽全力去拯救一段历史。除此之外,或许还有两个她想探讨的问题:谎言如何诞生和评价,以及谎言背后个人与时代的关系。
  •     哥哥瓜子绝对是个传奇人物,坚忍不拔。@20110524
  •     应该不错 内容还没看完
  •     文字很好,相比于个人青春励志系列这个事件,既然已经在当时能立案,并起到株连效果,说明主题已经上升到历史高度了。社会生活中,最恐怖的莫过于高高盘踞在每个人头顶,那把人定的“法制".真理依旧离我们比较遥远。
  •     讲述的是文革期间因为总理遗言案给相关人员带来的生活及回忆!
  •     在作者侧面描写的李君旭身上,我依稀看见了一个牛逼百倍的我自己。爱撒谎,喜欢玩帕拉图,自负,脆弱,敏感,卑微却乞求承认,甚至对日记的态度也同出一辙。
  •     沉重的题材,写出了作者人生的体验。深沉的痛苦与磨难绝对是人生的给养,此言不虚!看罢此书,对人生对社会,会引起深深的思索!
  •     语言和叙述的事情及其官方,很多细节没有深入。只是简单的交待了起因,过程,结果。倒是蝈蝈年轻的时候很惊艳,可惜了一代风流才子吖。一颗星给作者勇于尝试公开当年的亲身经历,另外两刻星给当年意气风发的蝈蝈~~~
  •     比起那些矫揉造作的小清新风格,我更推崇严肃语境中的纪实性文体。老一辈的知识分子文字平时流畅,能读出一股生活的辛酸
  •     一般般吧。 读了一半
  •     文章内容真实,从这一点上很吸引读者。历史的在线,一次次打动了我。(但似乎作者想描述的太清晰了,所以看着的时候感觉写作思路有些混乱,但是不影响全书的阅读效果。)
  •     一段难忘的历史,不是为了探秘寻求开放的档案记载,而是为了晴明的历史延续。
  •     这本书勾起了我对那段历史深切预知的欲望
  •     对于那个特殊的时代,我们这种70后还是有一点点的影响的。只是每一次看这个时代的书,我还是觉得很是震撼。
  •     整本书读下来感觉非常沉重,1976,一直是一个非常敏感的字眼,每次看到这四个数字,就会牵动我的神经。那一年发生了太多事情,周总理、朱德、毛主席相继去世,整个中国似乎失去了主导前进方向的领路人,大家期盼已久的邓小平也未被启用。在这种情况下,一份几乎没有人怀疑的“总理遗言”就这样传播开来。这本书带我重温了那段历史,更明白地了解了那段历史。恰好在看完这本书的时候,又看到了凤凰卫视的凤凰大视野《我的1976 清明-春潮》这集节目,两者连贯起来,更加能明白那段历史。
  •     有多好看,看了就知道
  •     我是属于那种代跋中评论的幼稚低级的那种人,因为读到数个情节时我都哭了。人和人之间的情谊有时面对肉体的摧残时是极为脆弱无力的,也不要说什么利益面前的冷涩!所以蛐蛐很快把同伴供了出来。但人性不是简单的一是一,二是二,所以又在监狱的外砖上发出“小弟,对不起”的忏悔。看到小弟出狱后“是金子,终会发光”的人生道路,我也哭了,那是突发的喜悦的慨叹公平定律的泪水!
    最后,读到中医救命的经历,我终于笑了。
    我们苦难的国家,我们现今浮噪的国家。因为有瓜子一样的青年,我爱她!因为有西医无法比拟和取代的中医,我爱她!因为灿烂的古代文化,我爱她!


    虎年除夕
  •     刚看《重返1976》,是因为对“总理遗言”案的好奇,对离我们有些遥远,但是沉重的年代的好奇,但是,当我看完,却发现,真相已经无法得知,正如作者所说:历史的迷墙有时候不必打破,因为历史的话语权不在小人物手里,她只是最大限度地逼近真相。是的,作者是当年案件牵连者的亲人,她走访和追寻了很多的牵连者,试图从经历过案件的人口中,记忆中寻找历史的真相,可是,直接的当事人,遗言制造者却已经从此失忆,不再记得当年的事,其他的很多人,更多地沉默,不再愿意去回望那段扑朔迷离刻骨铭心的日子,历史的真相,也许再也不会探明,《重返1976》,展现给你的是作者最接近真相的事实,可是,真相是什么,只能是迷,永远的迷。
  •     A liar or a hero? It's difficult to say.
  •     一段很容易被湮没的历史,也是一种记忆,但在文革的大环境下,并无深刻之意。文章大体就是记录,而无多少的思考。
  •     相对其他描写同类事件的文学性书籍而言,这本书比较真实,质量也蛮不错,纸张颜色非常照顾眼睛的那种。
  •     发现一段秘闻,由衷的钦佩那些热血的青年
  •     买了两本这本书,一本送人,一本自己收藏,很好,深刻揭示了某时代国人的命运,青年的命运,以及人生的沉浮。同时这也是时代的一个大事件
  •     前些年在《收获》杂志上看到这个作品,就一直想买单行本。终于如愿以偿了。
  •     今天刚看完这本书,身为一个80后,看完那个时代的人和事,真的觉得现在的我们生活的太幸福了。
  •     还是第一次看这种类型的,算是了解了一段历史
  •     这是一本属于个人但同时也属于集体的历史记忆 虽然读起来不轻松 还是咬牙读
  •     “总理遗言”案其实案情是非常简单的,精彩的部分在对父母及哥哥刻画。
  •     这本书中的真实的人和事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事件通过作者从一个个不同侧面对当时历史还原,让我看到了一个个立体有血肉的当事人. 对在那种大的社会背景下,个人力量的无力和无奈,命运的起起落落只有深深的悲切;对于每个人所选择的面对态度也有不小的感怀,而个人的心态对自已人生和命运的影响也提醒读故事的值得每一个人去思考. 不过,对于书中作者对有的人的行为所抒发的主观评论不太喜欢,如果只写事少加评论或许更客观,再少些重复性的语句,这本书会有更高的阅读价值. 总体来说不失为一本好书,作者的文笔功力还不错,一点点的揭开事件的真实情况,沉重之中给人以思考.我很喜欢.
  •     写论文,需要它。还没看,既然没条件查到一手史料,就查它吧!封面不是很吸引,还是看看吧
  •     人总是倾向于相信他们愿意相信的,当真与善对立的时候,希望我还有勇气站在求真的一边
  •     只记得那一年大地震、大人物去世、政治风云等等。是个龙年,多事之秋!
  •     这奔书勾起了我们很多回忆。
  •     看到书的名字就可以回想到曾经的年月,那时候我还很小很小,但是1976年确实是发生很多很多的大事,这本书不错
  •     前面很棒,简洁劲道。但从“老运动员”那章起,就有些浅碎碎,情感也不够克制了。毕竟,还是蛐蛐儿的故事最动人。
  •     写的很混乱
  •     有点絮叨,牵扯不清的
  •     算是做个书摘,作者写她父亲的时候有一句话,“他可以如此坦然平和地回首自己的过去,而我却不能抹去我写这篇文章时渐渐积聚在心中的创痛和困惑”。当我们因为关注而置身其中不断关注回忆的时候,遗忘了坦然接受并继续向前本身携带的力量
  •     光看名字觉得是属于70年代人的书,呵呵,朋友说想看,就专门买了,打算等他看完了,评价不错的话也看看
  •     以前在《收获》杂志上看过连载。这是一本很厚重的书。
  •     在收货上看的连载
  •     这书开篇写得很好,从亲历者角度感情真挚地写起,看着有些沉重。但是整体来说,稍嫌过长,而且旁枝末节有点多,有点削弱整个主题。
  •     38年前的几个年青人几个家庭惊心动魄的尘封命运,与国家的历史紧紧相关,是如此不幸,又是幸运,至少还可凭吊亲历的记忆。
  •     相对比现在网上流传的虾跟大便一起吃会产生砒霜,为妈妈大两个罩杯请转发等谣言都弱爆了。
  •     其实我非常羡慕那个年代的青年能够真的将国家社会一肩扛,虽然是过于理想主义了但总比我现在还没老已经觉得老了好。今年看过最好的报告文学。
  •     无话可说,
    那些成为不被官方历史重视的历史是那样沉重。
  •     总体来说,这是一本好书。虽然讲述的是历史,但是并不会很枯燥,我一拿起来就舍不得放下手,越看越想看。不过到后来没了,总觉得看不够……但是,我觉得,由于某些原因,这本书还是有些避讳,措辞还是比较委婉的。历史总有一天会揭开真相,就留给后人说吧。
  •     读罢之后的震惊是真的。这不是小说,却可以比小说更让人体会到那深入人心的一股湮灭与悲凉。
  •     对于那段历史很多人是沉默了很多年的他们选择在最想说话的时间沉默不语这也是大概的一群人在当时的年代当时的环境下能够做的吧。。故事的主线围绕着那封总理遗言。但是时间转眼就过来了这么些年,一些事情早已面目全非。唯一能够记得的事情,就是好好的活下去,回忆以前的岁月,已经是一段需要记得的历史,如此而已,书中我一直对一张照片发愁,想那主人公当时是何等的风华正茂,意气风发,才是短短的30年时间,足够让一个刚出生的婴孩变成成人的年纪。如今确实这样的今非昔比,每个人都有老的那一天吧。作者的语言不是很啰嗦,只是很朴实的一个回忆。
  •     原来还发生过这件事,我真是无知
  •     很值得看。那个年代的典型的事件。一代风华少年才俊只能是如此的命运。
  •     最震撼的是人性而描述的历史因为我之前有接触过那时候的一些资料,会有一些心理准备,所以并未太过震惊、我是87年的,我的同龄人很多都不关心历史,更不用说那些历史历史是一面镜子,应时时照一照,看看有什么需要改进的地方
  •     打开就是扑面的历史厚重感。
    服务态度超好的~当当加油!
  •     很为蛐蛐儿的命运惋惜,那么有才情的一个人,居然晚景凄凉,终日与轮椅相伴。造成蛐蛐儿命运悲剧的不仅有历史原因,也有蛐蛐儿自身懦弱的原因。
  •     那个年代不能被遗忘
  •     这段历史不容忘记,政治的牺牲品
  •     1976高中毕业,告别父母、离开同学,到 一个满山遍野都是冰雪的地方去当兵。1976是我的人生转折,在我的人生中有非常深的烙印。
    书中的事件是知道的,也曾是传抄大军中的一员,只是传抄件早就不在了。我和书中人年龄差不多,读此书让我也重返了1976。很亲切
  •     很打动我,还是留下很多神秘
  •     那时候在市图书馆借到这本书,一些情节有印象最近常常想起来,可是书名记不全。现在终于在豆瓣马克到了。
  •     以史为鉴.
  •     这本书我是一口气看完的。描写的挺真实的,反应了那个年代的社会现状。
    书的印刷质量也可以。
  •     对核心事件挖掘得不够,但是作为一部家族史和个人回忆录却很好看。
  •     写的很真实文笔、结构也非常好少有的一本好书
  •     比小说还有意思
  •     对文革那段历史比较有兴趣的,这个事件应该了解。
  •     几十年前的事还是不能全往外讲啊!
  •     很真实的感受那个年代人的生活

    觉得我们还是比较幸福的
    但因为我们的幸福,杀死了我们的激情
  •     非常有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值得推荐的好书。
  •     刚刚看到书名,以为单单就是回忆文革的事情,看了之后才知道,这是发生在作者身上及家人、朋友,真正遭遇的事情,以及他们经历了牢狱之灾后的生活。看过这本书后,让我回味很久很久!!
  •     蛐蛐,有多少人的青春死亡在并不属于他自己的时代,什么时候国人才能主动选择啊。
  •     学习作者对历史的态度
  •     在经历一场重大的劫难后,该如何拾起自己残破的灵魂。
  •     感觉很真实很亲切, 能触摸到那个年代年轻人的脉搏...
  •     以大量当事人的口述和作者自己的亲身经历讲述了“总理遗言案”的过程和当事人的生活轨迹,真实而不矫情。读后留下一声叹息。
  •     值得一看的书。作者的感情真挚,文笔平实、细腻,图文并茂。有历史的厚重感。对人物的描写比较真实,有正义感。政治性较强,但不是说教。我几天内就看完了。特别对其中“总理遗言”作者命运的描述,使人感慨万千。那个黑白颠倒的年代毁了多少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啊!希望还能再看到这样的描写文革那个特殊年代的纪实性的作品。
  •     书写得一般 但却总有种莫名的即视感~几个杭州的FGM分子 或称爱国青年 一腔热血便倒腾出如此大案 天网恢恢 肥而不腻 诸兄可别让我送牢饭啊~
  •     显得有点旧,不知道是不是书的封面设计的原因,还是收到书的时候两个角有那种包装造成的凹陷。纸张比较粗比较白,要是用稍微发黄一点的纸印刷效果可能会更好,字体大小适合阅读。这书不是主旋律小说,讲述了小人物在动荡下年轻时的真实的激情燃烧和坎坷命运,值得慢慢看。
  •     知道吗?书里那个为“伪造”“总理遗言”而付出青春、健康、家庭代价的可爱的年轻人蛐蛐儿——李君旭,刚刚离我们远去了。。。
  •     新中国,有一段历史,讳莫如深。当然,教科书里自有一套说辞,但,那是历史的真实么?《重返1976》让我们从另一个角度走近那段历史。
  •     同龄人,重温那段历史,很有教义。
  •     “二十年内我们谁都不要说这个事情。”历史的真相需要时间慢慢揭开。
  •     书的质量很好,这么书很喜欢
  •     还可以,只是对这段历史比较感兴趣,所以买来看看,作者内心的感受谈的比较多。
  •     几年前在《江南》上读的全文,这是一个集沉重、曲折、荒诞和痛苦于一身的故事,尽管难以置信,它却是不得不相信的真实。
  •     总理遗言案
  •     对于写这段历史,作者的这个位置刚好。 局外人,没有切身的感受,没有第一手资料,肯定会增加很多臆想和主观;漩涡深处的人,始终无法直面心里的这道伤口,或者选择性的遗忘。
  •     1976年的那些事都经典重现了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