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室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明室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1-1
ISBN:9787503922916
作者:(法)罗兰.巴特
页数:187页

章节摘录

  并非刻意为之的画面  某些细节可以“刺痛”我。如果不能,那大概是因为那些细节是摄影师故意安排在那里的。  在威廉·克莱因拍摄的(1961)《夏诺希拉,战斗的画家》里,人物的那颗畸形脑袋引不起我的兴趣,因为我看得很清楚,那是拍摄手法造成的。背景有两个修女的那张士兵照片,已经被我用来当作例子,说明在我眼里什么是“PUNCTUM”(这一点,确实是初步的);可是,布鲁斯·吉尔丹把一个修女和几个乔装打扮的人并排地拍摄在一起时(新奥尔良,1973),那种刻意的(不说是过分强调的)对比,对我没起任何作用(如果说起了作用的话,那就是厌恶)o因此,使我感兴趣的细节,不是、至少不完全是有意为之的,很可能,必须不是刻意为之的。  有些上了画面的东西,作为一种补充,既不可避免,又很优美,这种东西不一定要显示摄影师的技巧,它所表明的,只是摄影师曾经在那里,或者,甚至只是表明,摄影师不能在整体拍摄一件东西的时候不拍摄这件东西的局部(凯尔泰什怎么能把土路和在土路上走着的那位乡村小提琴师“分开”呢?)。摄影师超人的视力不在于“看得见”,而在于他处身于那个地方。尤其是,他以俄耳甫斯(希腊神话里的人物。妻子被蛇咬死之后,俄耳甫斯不甘心,靠自己的音乐天才,求得冥王将妻子放还,但他违背了,出冥界前不许回头的告诫,功亏一篑)为借鉴,没有回头看他领回来和给了我的东西!

媒体关注与评论

  本书分为上下两篇,有照片的特性、难于归类的摄影、以感动为出发点、摄影师、幻象和看照片的人、被拍照的人、看照片的人:趣味混乱、摄影如奇遇、不受拘束的现象学、二元性、“STUDIUM”和“PUNCTUM”、“STUDIUM”、传递信息、绘画、出其不意地拆除照等。  

书籍目录

上篇
1 照片的特性
2 难于归类的摄影
3 以感动为出发点
4 摄影师、幻象和看照片的人
5 被拍照的人
6 看照片的人:趣味混乱
……
下篇
25 “一天晚上……”
26 历史像分界线
27 辨认
28 在暖房里拍摄的照片
29 小女孩
30 阿里阿德涅
31 家庭,母亲
……

作者简介

《明室:摄影纵横谈》分为上下两篇,有照片的特性、难于归类的摄影、以感动为出发点、摄影师、幻象和看照片的人、被拍照的人、看照片的人:趣味混乱、摄影如奇遇、不受拘束的现象学、二元性、“STUDIUM”和“PUNCTUM”、“STUDIUM”、传递信息、绘画、出其不意地拆除照等。

图书封面


 明室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32条)

  •     朋友去苏格兰,两周后寄来照片一张——变化自然不大:洁净面庞,忧郁眼神,双手习惯性插进口袋——只是,她从国内带走的拇指刀伤(切黄瓜切的),如今愈合与否,我无从知道。这是照片的缺憾。第一,它不会说话。第二,它是附在相纸上的平面图象。也就是说,即使是那么一个近在咫尺、“面对面的东西”,我也没有办法将那只手从口袋抽取出来。但是,话说回来,“受伤的拇指”不是我对照片感兴趣的真正“理由”。朋友寄来照片,也不是为了请我验证“伤口”吧。否则,我收到的应该是一张拇指大特写。她肯定知道,我关心的不过是照片背景——苏格兰啊,多么新奇的地方,因为你在那里。背景是朋友上班路过的一条步行街。看起来,那地方简朴、干净、又不失贵族气。与我想象中的“苏格兰”几乎不差毫厘。捧着照片,翻来覆去研究,第二天,便跑出去向另一些朋友介绍她的近况。我说,她很好啊,单位离家不远(朋友信中告知),气候不错,尤其是那条步行街——提起它,你们倒说说看,苏格兰那地儿吧,是不是从来就不生产混凝土?(众人爆笑)喂,别笑嘛,千真万确,那里只有砖——砖房,砖柱,青石板砖,砖砌挡墙……苏格兰没有高楼,那里有两层左右的楼房——清水的灰色砖墙,砌法很毛糙,几乎不勾缝,房子显然是造得久了,墙根已经微微冒出青苔。墙角立一根裸露的白铁水管,管子未作防护处理。窗子方方正正,窗框白色,玻璃被它隔成十五小块……朋友们听得入迷,显然,他们惊讶极了。他们纳闷我何以对苏格兰熟悉至此,简直是了如指掌。但是,很遗憾,就在这时,我没有“下文”了。关于“苏格兰”,我只能跟他们“点到为止”。原因很简单。对于苏格兰,实际上我知之甚少。而所谓的我的“介绍”只是对朋友那张照片的主观解读。换个说法,我只是看了一张有关苏格兰的照片,里面那个“沉重,僵化,固执”的“苏格兰”,它原本是死去的——罗兰.巴特这样认为,他说,“无论怎样努力地把照片设想得栩栩如生”,最终,它还是一个“脸上涂了脂粉的哑角”,于是,“在那张呆板的脸庞之下,我们看到的是死人”——而在我的理解和讲述中,它奇迹般复活,被重新赋予一个生命。这个“生命”,也就是我滔滔不绝向朋友们描绘的“苏格兰”,尽管极有可能已经改变它的原有个性。以上不但印证了照片的功能之一:传递信息,再现情景。同时也暴露了照片的另一个缺憾:引发过于主观的想象。我算不上什么摄影爱好者。可是一旦发现美的,有趣的,总也抵不住“按快门”的冲动。曾经在玉龙雪山脚下乱拍一气。你知道,只要把相机抬得足够高,摄入镜头的一切都该是美的——蓝天,白云,雪山。仅仅是蓝天,白云和雪山。蓝和白,无比纯净的美。很久以前,当我在旅游杂志上看到类似一张图片,便梦想着有一天是不是也能登上玉龙雪山。是的。我终于如愿以偿。在山脚下,我看到相似美景——但是,它很有限,只有透过相机小孔,最多是显示屏吧,才可以找到边界分明的一方纯净。而镜头之外,照样是马粪,乱石,枯草,裸土……出乎想象的杂乱(事实上,关于照片和现实的差距,理应值得原谅。),完全不是纯粹的蓝白色系,而所谓的先入为主的“蓝白色系”想象,毫无疑问,源于旅游杂志上的那张图片。受骗了吗?其实没有。后来我想明白了。玉龙雪山不是不美,它的美始终存在,只不过,美不是遍地开花,而是——仅仅存在于某个角度。先前的判断误差,原因不外乎有二。第一,过于主观的想象(我最容易犯的错误。)。没错,照片总是令人想入非非。第二,镜头的选择性和排异性。从而引出另一对矛盾,即局部和整体的矛盾。照片,它反映的总是局部。由于取景的局限性和随意性,对于规模宏大的景物来说,比如一座山,一个乡村,就很难把“整体”放入同一张照片。就拿“苏格兰”来说吧。事实上,我看到的只是镜头里的部分苏格兰。可当我凭着主观想象,顺理成章把它当成整体的时候,问题就出现了。因为“局部”有时不但代表不了“整体”的风格,而且极有可能跟“整体”风格相悖。现在想来,几乎所有照片——即使身份、寓意何等厚重,呈现于观看者面前的形态,无非都是一张张被随意摆放的“图象”。而每一张“图象”的复活,即如何在观看者眼里变得“栩栩如生”,重新让对方觉得它是“一个人”,“一段往事”,“一所旧居”,重新找到照片的发光点,它的价值,必定得依赖双方之间发生的“反应”——隐藏在观看者身上的某种东西被照片里的某一点激发出来——从而达成情绪上的互通。如果借用时下较文艺的表达方式来解释“反应”,大概就是:他(她)被它“击中”了。“击中”,在某种程度上,我想就是罗兰.巴特提到的“PUNCTUM”——照片里那些往往不被人注意,却往往又能把人刺伤的小细节,如儿童嘴里的一个龋齿,如令人嫌恶的指甲,如一个眼神,等等。这些天,除了上班,就是读罗兰.巴特的《明室》。很奇怪,作为一本谈论摄影的书,它既不谈技术,也不涉及社会学和历史学范畴,只跟“感动”有关,即“PUNCTUM”。“PUNCTUM”是一种极偶然的东西,文中提到几张照片,如美国摄影家海因的照片——新泽西学校的两个瘦弱的学生。据罗兰.巴特自述,当他面对照片时,他关注的不是背景里隐隐约约的建筑物,不是两个学生脚下的草地,更不是隐藏在两个畸形脑袋和可怜侧影后面的深沉的社会问题,他关注的细节无非是小男孩丹东(法国大革命时期政治家)式的大领子和小女孩手指上包扎的纱布。“丹东式的大领子”和“小女孩手指上包扎的纱布”就是照片里的“PUNCTUM”,它们吸引了观看者罗兰.巴特的全部注意力。而一张照片,因为有了“某种东西”的印记,它就不再“普普通通”。当然,所谓的特殊是相对于受到“震动”的观看者而言的。照片因为观看者变得“栩栩如生”,观看者的精神状态也可能因为相片而“激活”。我之所以迷恋《明室》,是因为迷恋罗兰.巴特一直强调的摄影的“疯狂”——充满“PUNCTUM”的照片的独特个性。是啊,观看照片的感受极其私人,评价一张照片的“好”与“坏”,每个人不可能在某种标准的制约和指导下达成共识,无论是技术性,还是审美观,还是文化意义。
  •     这本《明室》让我忍不住写点什么,作为在这里的第一篇书评。罗兰•巴特说,影像破坏了日常生活中观看和被看的方式,也削弱、甚至消解了真实与虚幻的界限。而本来,拍照这一过程应该是“脐带”的角色。然而这不是新观点,也没有特别闪光的思辨。读过有关摄影的论著中,似乎无出桑塔格之右。但每读一本,总会有新鲜之处。这本《明室》便是。起初是被“明室”之名吸引,因为自己曾在暗室享受摆弄胶卷、放大纸,再看着它们浸染着药水,图像从一团黑漆漆的空虚里无到有,一点点变得鲜活。罗兰•巴特却把这个幽暗的梦境诞生地叫做“明室”(La chamber claire)。所以,这就有意思了。如果说这本书是论文集,那么,罗兰•巴特最主要的论点就是:照片是为了证明曾经存在过,而非证明如今的不存在。不过,这根主线在全书中实在显得不太起眼,“明室”一词也仅出现了屈指可数的几次,倒是枝枝蔓蔓爬出的许多语句,成为点睛之笔,松松垮垮地缔结出一张关于摄影的网。从漫漫的阅读中拉起来,每个网眼上还挂着晶莹的水珠——这每一个网眼都似是而非地扮演着“重点”的角色,但实际上,《明室》一书没有刻意设置什么重点,而隔三岔五抛说一些令人欣喜的观点:比如“明室”,比如“盲画面”,比如关于摄影是“punctum”(刺激)还是“studium”(研究)的思辨,都尽显奇趣。罗兰•巴特善于归纳,论述一针见血。这就是《明室》的亮点。光是好看的照片,只会让人喜欢,而真正好照片,会让人打个激灵,从身到心都在刺激之下激动起来。照片或许不能完全反映真实,但绝不否认真实,就算是刻意营造,那也是真实的假象。这是摄影的重要特性。随着摄影的普及,新手法、新观念层出不穷,正常生活受到干涉,习惯被吞噬。人们活在影像中,被打着“真实”幌子的虚幻支配着——想想《盗梦空间》就明白了。对于摄影这件事,社会的眼光必须经由纯粹美学这个通道才能通过。但摄影本来就是化学家发明的东西,被人驯化之后变身为艺术,再变为一种规矩,普及到越来越多人的生活中。当镜头后的摄影者,依靠无与伦比的器材和技术,制造着越来越好看的照片,也就是逐渐与图像中的人、物、事失去联系。摄影的原则是什么?书中概括了五种“出其不意”,又进一步指出,这些“出其不意”,是要向现实挑战,最终目的是令人思考,甚至让人不知道为什么而拍摄。摄影真的可怕吗?至少罗兰•巴特这么觉得。它们有时候是,却又可以很可爱。我们都知道摄影是“减法的艺术”,不过,这只是针对拍摄者而言。对观者来说,应该做加法。照片是小小一片,真正值得看的,是照片外,被取景框隔离了的想象和情感。但真正的照片要把人的目光和欲望转移到图像之外,成为一种刺激感官也刺激思想的“热媒介”。照片说得太多,展现无差别的社会,就成了“冷媒介”,观者的兴趣得不到调动,自然就冷漠。罗兰•巴特没有讲构图、用光,我甚至怀疑他会不会摆弄相机。但他洋溢着的热情的拍摄与观看之道,似乎能唤起照片丰沛的立体之美。摄影本身和关于摄影的论断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没有高下之分,也有新旧之别。只不过《明室》打破了一些固化的思维,在摄影观念上来了一次小小的洗牌。写了这么多,还是没有点出书名“明室”的真正含义。何必说呢?这本书好看,却并不深沉晦涩,薄薄一本,读过便了然。另外,这本书的插图选得很棒,也算是大师对“punctum”的直接注解了。
  •     版本:这似乎是唯一的简体字版本了。如此印刷质量和版面精致的怨言都可以忽略不计,除非我能够买到许绮玲的台湾的繁体字版。比较:阅读的时候,我总是爱与桑塔格的《论摄影》比较,《明室》似乎人性化一点,不那么严肃。而‘论摄影’如桑塔格的所有作品一样晦涩,我不是搞理论出身,《论》的很多段落要读两三遍才能领会。书名:本已了解“明室”是相对“暗室(或暗箱)”,总不能参透巴特的初衷是什么。最近在网上搜罗才发现一些说法(也是写这个评论的来头)——“其实,巴特之所以提到明室,也是因为联想到暗箱,想到人们总把‘摄影’与‘穿越黑暗’想在一起。他的观点恰是相反,引布朗修 (Blanchot) 的话说:‘影像的本质完全在于外表,没有隐私,然而又比心底的思想更不可迄及,更神秘;没有意义,却又召唤各种可能的深入意义;不显露却又表露,同时在且不在,犹如美人鱼西恒娜 (Sirenes) 的诱惑魅力’。换言之,摄影从来不是穿越(隐藏的)黑暗而来,它比任何描绘工具更能展现真实。与其把相机视作‘暗箱’,还不如借用以前的‘明室’呢。”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找这本书好几年了,终于盼到了。书非常好,对于照片的思考有了很大的拓宽,是摄影人必读的书。
  •     这是罗兰巴特感性与理性交织的一本书,那些往昔那些幻想那些无法追逐的时光在笔下一一展现,质地精美细密,令人叹息折服。
    书的印刷稍微不太理想,纸张太薄,但对阅读基本无碍。
  •     读了前一半,行文虽散,却仍是摄影新世界的大门
  •     看到最后一页,发现铅笔写的两行字: 很多地方不知所云 看了两遍也一样 2005.11.8 还看到几处用铅笔划了杠杠。
  •     比《论摄影》容易读,要是早接触到这些摄影理论就好了…最后一章提出的问题:如何重拾摄影的力量?
  •     有太多的地方看不懂了(也许是蹩脚的翻译使我看起来十分眼累,有些地方有奇怪的感动。a shot带来的刺痛
  •     是有點難懂的事,需要先了解一下他的寫作方法,然後好好深思的一本書
  •     我只能说,翻译得实在是太差了。译者标点符号的使用让我有了阅读原版的冲动。
  •     后现代文艺大师教你如何脑补,翻译君我不知道你在说什么。。。
  •     这本书是假期两天时间就读完的,放在和符号帝国一起,罗兰巴特的东西永远不能当作工具书和方法论册子来读,他是给人启发性的。他所谈到的摄影中的studium 和punctum 理论就带有浓重的语言结构主义符号学的色彩。我觉得在田野有所发展也具有难得的启发性~
  •     不知道说什么。
  •     读的第一本关于摄影的书.
  •     “我以为我明白了,在摄影、疯狂和某种我不知名的东西之间存在着某种联系。我开始把这种东西称为:爱的痛苦。说到底,难道我没有爱上费利尼的那个木偶人吗?没有爱上某些照片么?然而,又不完全是这样。这是一种比爱的情感要广泛得多的东西。”
  •     影的本质(如果有的话)只能是“新奇”,摄影的出现就是新奇事物的降临。


    情感
    是我不想减少的东西,因为情感是不能减少的,我就想,我就应该把照片化为情感;但是,我们能够抓住情感的意向性吗?看到一件东西立即产生情感,或喜爱,或反感,或生怀旧之情,或者感到惬意,这种意向我们能够抓得住吗?

    二元性形成艺术张力
    我立刻明白了,这张照片的价值(它的“奇特”之处)就在于,它同时显现了两种毫无关联的要素,这两种要素不同于同一个世界,是不同质的(但也不必一定要到形成对照的程度):大兵和修女。照片具有颠覆性,不是因为有的照片吓人、让人看了容颜失色,甚至不是因为有些照片谴责了什么,而是因为,那照片是“发人深省的”。

    静谧
    对我来说,风景照片(城市的或乡村的)应该是“可居住的”,而不是可参观的。面对这些我偏爱的风景,我觉得就像“我确实”在那里呆过,或者我要到那里去一样。可是,弗洛伊德说过,除了母体以外,“没有别的地方能让我们有把握地说,我们曾经在那里呆过。”风景(根据爱好选择的)的实质可能就是这样:使“母亲”(一点也不让人担忧)在我身上复苏。

    照片应该是无声的(有些照片很嘈杂,我不喜欢):这不是个“审慎”与否的问题,而是个音乐问题。绝对的主观性只在竭力保持安静的情况下才能达到(闭上眼睛,就是让图像在寂静中说话)。照片能触动我,但我得先把它从高谈阔论中拉出来:“技术”、“实在性”、“报道”、“艺术”,等等:什么都不要说,闭上眼睛,让那个细节自己在情感中浮现。

    “影象的本质全然是外在的,没有内里的东西,可是,比起最深层次的思想来,影象的这种本质更难以以接近,更显得神秘;它没有意义,却能唤起各种最深层次的意义;它是不能显现的,却明白无误地摆在那里,因为它的这种若有若无具有吸引力和蛊惑力,就像那个歌声诱人的美人鱼。”(布朗绍)

    召唤
    脸上的“神情”是不可分的(一旦我能够把脸上的神情加以分解,我就会证实或否认。简言之,我就会怀疑并背离,摄影的本质是明显:明显乃是一种不“愿”被分解的东西)。神情不是示意图似的东西,剪影是,但神情不像剪影。神情也不是简单的“相似”——不管相似到什么程度,所以神情也不像“相像”。都不是,神情是一种奇特的东西,是个“小灵魂”,是个个体的小灵魂,它在一个人身上是好的,在另一个人身上是坏的。

    神情(姑且先这样把真实的表情称之为神情吧,因为没有更好的叫法)是人的身份之不可或缺的补充,是无偿地提供的,是不带任何“重要性”的:神情表现主题,因为主题本身不突出。
    说到底,神情也许是某种精神方面的东西方,一种把生命的价值神秘地反映到脸上去的东西。


    如果一张照片不能表现这种神情,就如同人没有影子,而影子一旦被剪除,这个人就像神话中的那个无影女人似的,只剩下一具不孕的躯体了。摄影师就是通过这样一条纤细的脐带赋予人像以生命的;如果他没做到这一点,或是因为缺乏才能,或是因为不走运,因而没能给透明的灵魂以清晰的影子,照片上的那个人就永远死了。


    可以说,摄影把专注从感觉中分出来了,它赋予的只是专注,然而没有感觉又是不可能的;这是件反常的事,是没有思索对象的思维,是没有思想的思想活动,是没有靶子的瞄准。然而,正是这种其说不一的演变,能够产生神情最为罕见的质。反常现象在于:眼看着照相机的镜头,不去思索一些能激发灵感的事物,怎么可能有聪明的表情呢?这是因为,在集中视力的时候,目光似乎被某种内在的东西吸引住了。


    如果眼神坚持不变(尤其是,如果眼神持续着并通过摄影穿越时间),它就总有一种潜在的疯狂因素:它的效果既是真实的,也是疯狂的。


    摄影的“命运”可能就是这样的:在使我相信(真的,我在多少次里相信一次呢?)我找到了“真实完整的照片”的同时,它也把实在(“这个存在过”)和真实(“好啊!就是这个。”)完全搞混淆了;它既表示确认,也发出感叹;它使人像达到了疯狂之点,在这点上,情感(爱、激情、哀伤、冲动、欲望)成了存在的依据。这时,摄影就实实在在地接近了疯狂,与“疯狂的真实”酷似。


    摄影就这么两条路。是使摄影的场面服从于完美幻想的文明寓意,还是正视摄影不妥协的真实性的重新活跃,就看我如何选择了。
  •     说实话,看完了但是没有完全理解,也许是翻译的问题?
  •     翻译完全乱来
  •     摄影作为一个现代的艺术手段,或许已经有很多的书籍介绍它,然而巴特却给我们打开了另一扇窗,在那个世界我们将在真实的背后触摸到时间,记忆,时代,以及文字与语言符号所不表述不了的乐趣。在如此客观的艺术展现手法(摄影)中,却又带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和主观角度。也许这也就是摄影的魅力所在,它留住的是一个个“不可能再触摸的真实”。
  •     不管罗兰巴特多神棍 但是到最后视觉影像反而是东西方殊途同归
  •     很薄的一本书,没有多余的一字。在ps泛滥的今天,看这本由黑白照片和较少修饰的文字组成的小册子,觉得回到朴实的年代。不讲理论,不讲技巧。在怀疑和肯定中徐徐道来,关于摄影和我们应该珍视的人生。
  •     看书的时候感觉罗兰巴特真的是很自恋呢,也可能戳到他的PUNCTUM戳不到我...结尾他说,另一种使摄影变规矩的手段,就是把摄影变得平凡。这不就是我们的时代吗。然而摄影的愤世嫉俗,它的疯狂,真的被掩盖了吗,疑似是的。
  •     总能在当当找到很难买的学术书籍受益匪浅
  •     STUDIUM和PUNCTUM
  •     随处可见死亡的阴影与巴特自身的多情,也时时有金句,我却发现自己不爱读这种个人情感化的片段论述了,算一种进步吗?
  •     翻译没分
  •     这本的译文不是很好~!如果可以的话找到台湾版,那本才是上品~!
  •     视觉有着极大的影响力,每个时代都有对影象的传承创新,理论的结合,重温经典。
  •     作者是个忧桑的悲观主义者。
  •     本以为是彩页像是一个孤单老者的无病呻吟买了相机,看到说业余的摄影师最接近成功的摄影作品的评论后悔了
  •     喜欢摄影,但从不知道还可以这样看待照片。巴特是奇才。
  •     挺好看的,再买本送朋友
  •     爱上摄影爱上真实的自然的生活的心中的画面所以爱上摄影爱上胶片
  •     烂
  •     有些观点挺新颖的,被驯化了的摄影……
  •     照片的真谛是“这个存在过”。
  •     老Gay的深邃思维,曾影响了一代人。不过对我个人而言,它只让你在读的时候思维天马行空,读完以后似乎只留下这一点记忆。原因应该是罗兰的书都缺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它比较像PC程序的补丁,不过偶尔打打还是有好处的。
  •     我竟然看完了这本这么闷的书还做了摘录
  •     包装,翻译得都不错
  •     还不错,挺好的,书很薄
  •     【摄影是一门“不怎么可靠”的艺术】在巴特研究历史、文化、美学的时候,他不接受艺术家风格一类的简单概念。对摄影下过一番功夫后,他体察到了那些摄影家的作品的隐晦、偶然性和杂乱无章,因此,他说:我感觉到了摄影是一门“不怎么可靠”的艺术,会和研究喜欢的或讨厌的人体这样一种学科(如果有人想建立这样一种学科的话)完全一样。【二元性——同时显现两种毫无关联的要素】巴特看到一张反映尼加拉瓜起义的图片:堆满瓦砾的街道,3个巡逻的戴钢盔的士兵,2个路过的修女(其中一个向士兵这边观望着)。巴特看到的“奇特”之处就在于,这张照片同时显现了不属于同一世界的、不同质的、两种毫无关联的要素:士兵和修女。【偏离中心的细节】一些照片上的东西也许是微不足道的,但有时一个偏离中心的细节会吸引注意力,并引起内心的震动。【照片应该是无声的】巴特不喜欢嘈杂的的照片,认为照片应该是无声的:这不是个“审慎”的问题,而是个音乐问题。先得把它从高谈阔论中拉出来:“技术”、“实在性”、“报道”、“艺术”,等等,什么都不要说,闭上眼睛,让那个细节自己在情感中浮现。贾努克对卡夫卡说:要看图像,先决条件是视力。卡夫卡笑了笑,答道:我们把一些东西拍下来,为的是把这些东西从头脑里赶走。我的麻烦在于闭眼的方式。【摄影真谛的说法应该是:“这个存在过”】关于照片,它既非“艺术”,也不是“消息”,而是“证明”,证明才是摄影始创范畴里的东西。【照片的证明力胜过其表现力】巴特认为,研究照片是不是相似的或者有寓意的,都不是分析问题的正道。重要的是,照片具有一种证明力,这种证明针对的不是物体,而是时间。依照现象学观点,照片的证明力胜过其表现力。【离摄影真谛最近的,正是业余爱好者】以前我就想,特别是在中国,一个有想法的摄影者是不会接受“摄影家”、“摄影师”、“摄影发烧友”之类头衔的。在巴特那里,业余爱好者的定义是“不成熟的艺术家”,一个不能——或者不愿——掌握一门专业的人。但是,在摄影活动领域,是业余爱好者达到了专业的顶峰,因为离摄影真谛最近的,正是这种业余爱好者。【影像的本质全然是外在的】这是巴特引用的布朗绍的一段话里的。布朗绍说:影像的本质全然是外在的,没有内里的东西,可是,比起最深层次的思想来,影像的这种本质更难以接近,更显得神秘;它没有意义,却能唤起各种最深层次的意义;它是不能显现的,却明白无误地摆在那里,因为它的这种若有若无具有吸引力和蛊惑力,就像那个歌声诱人的美人鱼。【摄影在需要弄虚作假时才使用技巧】因为任何一张照片都是一种证明,存在的证明。摄影所允许的少量人工技巧是不能起证明作用的,相反,那是些假东西。【神情是某种精神方面的东西,一种把生命的价值神秘地反映到脸上去的东西】但是,在我看过的人像、肖像照片里很难找到具有巴特所说的“神情”的照片,每人在照片上都呈现一种“既定模式”——使劲表现自以为是的美好的一面。【是使摄影的场面服从于完美幻想的文明寓意,还是正视摄影不妥协的真实性的重新活跃。摄影就这么两条路】社会有两种可用的手段将摄影变得规矩:一是把摄影变成艺术,因为任何一种艺术都不是疯狂的。这样一来,摄影师就可以一味地和艺术家去竞争,让自己专心致力于画面的修饰和曝光模式的考究。二是普及摄影,使摄影“合群”而变得平凡,直至与任何图像相比再无突出之处,不能再显示它的特点,它的愤世嫉俗,它的疯狂。摄影被普及之后,打着彰显人类世界的幌子,将这个充满矛盾和欲望的世界彻底虚化了。我们是按照一种被普及了的想象出来的事物生活。*括号内文字引自【法】罗兰·巴特《明室》
  •     "刺痛我" 真让人心碎。
  •     文字简单,因为有段时间喜欢摄影才买来看的。
  •     给我男友买的书,感觉挺不错的~~~
  •     一种全新的角度来思考和看待摄影和照片,受益匪浅!
  •     对于这样的书,正常人的反应是看的不轻松,如果你看一遍通读,而且理解,那我想你是个傻瓜。因为谁也没认真读过法文的原版,对于中译本的问题大家都说翻译很差劲,真的是这样。思想通过语言传达时,语言尤其重要,重要过思想本身。我是看了3次很艰难~~~但是我爱极了它里面的每一副照片,很喜欢.
  •     读起来很轻松愉快,没什么废话,很多想法都有很大的发展空间,随便展开一下就能搞出来一本很像样的专著,也不知道有人干过这个事情没有。想起来了一个说法,第一流的数学家都是提出问题的,能给二流三流的数学家留一个几十几百年的饭碗,不过貌似搞艺术理论的学者并没有给别人填坑的习惯。。。
  •     很有内容的小册子
  •     这个版本的印刷和版式设计都不太好,如果是对这两方面要求比较高的读者,还是考虑一下再买吧。
  •     挺好的一本书是老师推荐的呵呵对观看照片有很个人的见解
  •     摄影区别于绘画的地方就是它的戏剧性
  •     对摄影概念个人化非常规的理解和定义,是最原始的意义也是最深刻的意义,不要忘了我们为什么要拍照片。
  •     照片是这样一个东西:它从时间随手中切了一个面,让你仔细回味和专注,拼命想看出些什么,直到最后被自己蛊惑、刺伤。
  •     客观不重要,传达特征和情感才比较重要
  •     巴特的最后一部著作,照亮后人,我喜欢!
  •     这次蛮快两天就到了,书还不错,不过翻译不好,在市场上买不到的书在这里能有也算庆幸
  •     走眼不走心,扫过。
  •     Studium & Punctum Studium是情感,是人类对于照片的感情认识和对摄影师意图的直观感受。 Punctum直译为刺。是细节,是冲击,是呐喊,是时间,是直击内心的刺。 “Punctum的作用不管如何即时,如何尖锐,总能与某种潜伏之物相适应。”
  •     “Studium”和“Punctum”
  •     要忠实地表现一个对象,必须要使他察觉不到你的存在。
  •     “(照片中的)任何人都永远只是个拷贝的拷贝,不管是真的还是想象出来的。”
  •     散文一般的哲学
  •     朋友推荐的一本书,关于摄影的书
  •     巴特的生活方式
  •     适合出行时候看,反复的看
  •     值得读的一本书,而且每次阅读,获益不同
  •     摄影与思想的融合
  •     很不错的一本摄影理论书.
  •     我学摄影的也看不懂,不知道是不是翻译得太生硬了
  •     很难读懂,但很经典
  •     看到十七章时觉得罗叔是在卖萌吧,结果二四章时他果然坦白自己是来卖萌底。下篇起1.相像与确凿无误的区别2.即使知道照片属于外在层次,其本质也是难以接近和深化滴3.要期待在观看时的重新发现与亲历那种“震动”状态4.生于颠倒,缺乏活力,我们按照一种被普及了的想象出来的事物生活
  •     《罗兰.巴特---明室》刚看过,封面设计尚可,内页设计不像学术著作!感觉不太爽!影响读书品质!几年前都在关注此书,今天得到,感觉并无深意!所谓“一种全新的角度来思考和看待摄影和照片”,其实就是用新生儿的眼光对待新事物,此书好像尚未做到极致,另外语言也不够爽朗,也不知是翻译的原因?相信大众的眼光吧!此书不及桑塔格的《论摄影》!那是当年全美的畅销书。一些学界公认的著作,就像真正的美女,大家都认可的,如丹尼尔.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米尔肖夫《视觉文化导论》等,都是不错的佳构。罗兰.巴特之类充其量是二流作者,正像二等美女,是有缺陷的,此类作者要么论述偏狭,要么斤斤计较,虽有所谓学术价值,但与现实关联不够,不足为用耳!真是小萝卜头儿,鸡肋啊!难得有前面书友抽出精华几句,供大家醒目,令鄙人感叹了!
  •     用文字去解释摄影和照片,这本身就是一次自相矛盾。可是罗兰巴特先生确实这是么做了,而且做的很好,因为他在这本小册子里,始终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结论。他先是教我们如何去欣赏一张照片,然后开始说别的,并没有告诉我们,他到底想告诉我们什么。
  •     “刺点”理论的提出也奠定了Roland Barthes在摄影理论史上的重要性,但是就对于“刺点”我觉得这个理论弱化了摄影师在摄影这个过程中的地位,强调了”摄影的发现“与照片中细节的重要性,随着摄影的普及,相信Roland Barthes这个理论也是一个非常有前瞻性的猜想。
  •     随笔吧,谈摄影的层面无非带上了现象学的基本观点,更多是停留在“照片”周围层面,不过瘾啊,除了结尾的预测比较准外,没发现什么特别好的思考啊?
  •     完全是在大师的引荐下才关注的,也看了一些评论,还是买一本吧,收藏也不错呢,呵呵。说的质量不错,内容待论....
  •     说实话,前半部分基本上看不懂他要说什么,后半部分看懂了部分小节。太哲学了这哥们儿,脑袋跟我们不一样。
  •     摄影
  •     里面的设计排版太难看了`--但是看在巴特的面子上`还是值得买的`
  •     花了几乎不间断的10个小时 看完这本书,虽然很薄,但被译本中繁琐复杂的语句绕的有点晕,所以每句话都读了有2、3遍。 就像副书名(摄影纵横谈)写的那样,并不是技巧性实用性的书,而是以质朴的语言来“谈”摄影。摄影的人,被摄影的人,看照片的人都可以尝试看看。很欣赏作者“Studium”和“Punctum”的见解,这本书看的时而顺时而顿,常会有共鸣产生,说出了内心一直有却没有正视的问题。在读文字的时候,对自己不会法文不能看原版感到伤心,作者的语言让我感觉到他是一个自信且稍许自负的人(个人见解),很有趣。有机会拜读一下英文版。
  •     感觉翻译是真的差,巴特老爷子洞见犀利,但是文风奇葩。
  •     很不错的一本书,阅读它是一种享受
  •     这本书以一种客观的方式体现了罗兰巴特的真情实感
  •     罗兰巴特不仅仅提供个人观点,而是提供一种思维方式。不仅仅针对摄影,而是针对其他对象。
  •     有思想有内涵触及摄影本质!
  •     意思很好,翻译一般(我更想说很烂)。又一个世界的大门被打开了。
  •     帮同学买的。没看过。应该还不错。
  •     家庭相册就是你的艺术品。
  •     依旧多情。“探寻摄影的性质...是从它和我们罗曼蒂克地称之为爱与死的关系上着眼。” “语言的不幸(或者乐趣)...在于语言不能自证。而摄影就是这种自证的真实......但同时又只是一种偶然。是仅此而已。”
  •     翻译太差 虽前半本像个自大狂 狂妄的以自我为中心批判事物 后半本话风急转 对于人像摄影的感触颇多
  •     有点深奥不是很明白不过很有用
  •     享乐得通过图像
  •     我拿到书后,一看传说中的明室居然是这么薄的一本小册子,而且书的印刷极差,有些失望!
  •     不管怎样,都是值得一看的摄影评论书籍。
  •     巴尔特的文笔不用说了,他的思考到今天仍具有启发性,尤其是对于摄影的“本质”的解读。这本书是我最喜欢的书之一,片段性却又意味深长,可读性强又能引导我深入思考摄影的实质,而不是仅止于观念的传达。很好,值得一读,一睹为快。
  •     作者如喃喃自语般的讲述,是一种精神层次的解读,又如只能意会的禅语。
  •     还不是特别懂
  •     好书,不过桑塔格的《论摄影》更专业。
  •     我觉得这本书是一个启发性的东西但并不是学术性的。
    怀有对摄影的怀疑和兴趣,可以看这本书。
    深究什么的话,这本书只能是从个人最根本的体验出发来最表面地写。看不到深究。
  •     重读《明室》。好多年前是当摄影理论读的,难怪读不通。
  •     对影像本质的探寻。一种在Studium和Punctum,即个体性与结构之间伸缩回荡的张力。
  •     很多年前的摄影知识,有点收获
  •     刚收到,正在看。感觉文字有点难懂,不太好理解。书印刷不错,发货也挺快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