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友兰自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冯友兰自述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4-11
ISBN:9787300059884
作者:冯友兰
页数:289页

内容概要

冯友兰(1895-1990)哲学家。河南唐河人。 
  民国七年北京大学哲学系毕业。民国十三年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后曾获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哥伦比亚大学名誉博士学位。民国十二年起历任中州大学文学院院长、哲学系教授,广东大学哲学系教授,燕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清华大学秘书长、哲学系教授兼教务长、文学院院长。民国三十七年后,任清华大学校务会议代主席、校务委员会主席、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四九年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
  著有《中国哲学史》、《新理学》、《新事论》、《新事训》、《中国哲学史论文集》、《中国哲学史新篇》。

书籍目录

自序
第一部 社会
第一章 清末帝制时期
第二章 民国时期
第三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第二部 哲学
第四章 二十年代
第五章 三十年代
第六章 四十年代
第七章 五十年代及以后
第三部 大学
第八章 北京大学
九章 清华大学
第十章 西南联合大学
第四部 展望
第十一章 明志

作者简介

历尽百年沧桑之后,世纪哲人冯友兰先生以一种淡定的态度,娓娓道来自已求学、治学的经历,同时也展现了作者面对那个西风落叶的时代所怀有的心态,以及同时代一批学人轻舟激水,奋发图强的精神。 

  本书是世纪哲人冯友兰先生在晚年回眸自己学林春秋的自述传记。历尽百年沧桑之后,冯友兰先生以一种淡定的态度,娓娓道来自己求学,治学的经历,同时也展现了作者面对那个西风落叶的时代所怀有的心态,以及同时代一批学人轻舟激水,奋发图强的精神。全书分社会、哲学、大学、展望四部分,分别叙述了作者的人生经历,学术成长、求学教学过程以及对“旧邦新命”的殷切瞩望。

图书封面


 冯友兰自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6条)

  •     其实也不算读过吧,只是在图书馆翻了翻。像我这种专心不起来的人,拿着六级的书去图书馆,见到这本书被摆在一个书架上,就随手拿过来,六级就一眼不看了。翻这种书,总觉得切合那句:清风不识字,何故乱翻书。这种书是肤浅如我者读的么。一点也不爱智慧的人,去读哲学家的自述,是有点逾越了。不过,我一向是将高中政治书当笑话书看,将传播学概论当八卦杂志看的,这本书就更不在话下了。原来冯友兰有个女儿叫宗璞,我们以前学过一篇写紫罗兰的课文就是她写的。应该是紫罗兰吧,记不清了。冯友兰先生其实是个软弱的人。他的生活哲学跟他的哲学明显水平不一致。他从众,人家叫他签名他就碍于情面签了,也不管是什么签名。人家叫他入党(此处指国民党),他就入了。他说建国时觉得社会主义是崇仁的,就兴冲冲从外国回来了。然后他的命运就改变了。你说一个人如果被逼抛弃之前形成的成熟人生观世界观,那是多么悲惨的事。他不得不很真诚的接受思想改造,去学习马克思主义,还写信给毛主席,说要用马克思主义再写一本中国哲学史,然后收到毛主席的回信,叫他老实一点。大约从毛看来,冯这种立场不明确的文人是不够老实的。冯骨子里其实是典型的中国旧式文人,却避免不了被卷入时代洪流。冯友兰的胡子原来是去西南联大路上留的,后来就没有剃了。闻一多的胡子也是,后来却没有机会剃了。还有一个细节是冯友兰说西南联大校歌是他写的,还附上了考证的资料以证明自己记忆的正确,真是可爱。冯友兰虽然软弱,但跟郭沫若不一样。他很真诚的。真诚的人都很可爱,很可敬爱。
  •     好读老人书。本书讲述冯氏身世、学问和教育事业。为自序如对镜自照,所见必不完全。然老人多经验,少浮辞,足以弥补之。传记是史一支,冯氏历经丧乱,兴学参政,以史观之,极有价值。于近代之学术思想史多有涉及,评及胡适之书,顾颉刚之史等,亦多可鉴。其中或有春秋笔法,留待日后再悟。冯素有名位,功利投机之心时一现之。然虽有辩词,又颇坦诚。亦多纪大作,张岱所谓名根坚固也。文革文体随处可见,感慨时代对人摧残之深。
  •     研究哲学的人,通常都比较看通世界上的人事万物。所以做人就有点像红楼里的宝钗,懂得乖巧。冯友兰就大有点大智若愚的味道,不仅在他对待不同政局政治之间表现得明显,在学术上也是如此。 中庸中庸啊,只是明灯恐怕还是有的,只是他在心里罢了。

精彩短评 (总计46条)

  •     勉强4
  •     我本是一个哲学盲,曾被“人为什么活着”这样的问题困扰到几乎崩溃,于是远远地躲着哲学。读这本书是冲着自述,至于冯友兰何许人也,原本并不知晓,只是有一个模糊的印象,似乎在哪里听说过这个名字。从作者简介和照片里知道这是一位哲学家,于是想看看一个疯子的自述会是什么样的。并不完全赞同先生的一些观点,但先生的确向后人展示了一段历史,或者说,好几段历史。“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哲学家应自期许者也,学者亦是,年轻人亦如是。当初去昆明的时候,怎么没人跟我推荐去西南联大旧址看看?
  •     冯先生的博学是令人景仰的:从幼年时传统文化的积淀,到成年后的严谨求索治学……我看到了一位学术泰斗最平实也最厚重、最淡泊也最动人的人生。正如他所愿,只想办好大学。然而在那些血风腥雨战乱的年代,一个人能踏踏实实治学育人,以此为中华民族贡献一份力量也是难能可贵的。尤其面对,那些错综复杂的政治格局时,尤其在文革的批判斗争中,一位学者的无力与无奈,是很容易屈服的;而他总是那样淡定,有着“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胸怀。这样的他,是真正的学者,真是人们崇尚的“教师”
  •     看这本书的很多瞬间是觉得有些悲凉的。文人,毕竟是文人,柔弱的文人。
  •     我国近代最著名的哲学家之一。
  •     很好的一本书,值得看
  •     文笔亲切,读着如亲聆大师口述
  •      厚着脸皮说这位贞元六书的作者还是华师的校友呢……可与《上学记》相互比较阅读,便知个中趣味。(何兆武当时为西南联大学生,冯友兰是西南联大的教授)
  •     有冯友兰自己讲述生平事迹,如游于近代风俗化境。娓娓之语如近在耳畔,又如远在梦间
  •     喜欢老爷子质朴的文风。http://www.tspl.cn/book/book.aspx?cno=0004375
  •     第一三部分好读,从中也可以一窥过去的学界风格
  •     冯先生在1989年拍的那张照片,有含义
  •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     我不满足于学殖万卷的经师,还要去寻找立命安心的'人师',为轻舟激水的人生找一注脚,为西风落叶的时代找一归宿(陈映真)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张载) 三史释今古,六书纪贞元(冯友兰)------这就是冯友兰的一生吧。
  •     即1981所作《三松堂自序》。看到第二部“哲学”第六章“四十年代”和第七章“五十年代以后”这两章的时候,我高潮了。话说,金岳霖的审查报告,以前好像还没完整看过一遍。
  •     最精彩的还是冯先生解放前在清华的经历。
  •     从清末活到文革后,上过北大,还留过洋。
  •     易云:修辞立其诚。
  •     郁闷这么好的一本书竟然没人理爱书的人都来顶一下吧老冯虽然在文革犯了不可饶恕的错误,但人非圣人
  •     好友的礼物,虽然有些生涩的文字,可以看到一位老人娓娓道来他的一生,思想。
  •     其实还挺好看的。其中有金岳霖阐述到的一个观点,“同情与赞成”。同情不等于赞成。对一切时间、经历可抱“同情”态度,赞成与否则是自己的主见了。这样看人看事,我觉得还是妥当的。另,哲学本身必是迷人之物。可怜可惜我没能力懂呀呀。。再另,天地之间,独自一身,也很迷人,而且要紧。
  •     老人的智慧源自老人的天真
  •     冯老先生确实是学者的料,他的经历与交往也足以令人神往。瑕不掩瑜,文革中的错误,我更相信是一个不谙政治的学者所犯的,更多的可能是大环境的问题。
  •     喜欢听那个年代的故事。第一部分的历史社会变迁,第三部分的北大清华轶事,都还不错~
  •     文风晓畅的冯老,看着很舒心
  •     好人,才能写出来这样的好书。
  •     确是一本好书
  •     记得是在高中的化学书上的前言里有他的”为天地立心…‘虽不能至,然心往之’ 那时一下子记住了他,大学抽空读了他的自述,他的那好几本经典自不多说 一个民国到建国时的大文人
  •     49年遗失了很多宝贵的东西,其中有一样就是冯友兰先生,空间上的遗失尚不可怕,这是纯粹的遗失
  •     像是冯友兰在给你讲故事,讲他这辈子的经历,除了哲学那部分都比较容易懂
  •     前半部分不错。看完送给大人了。我读过的书就会忘,这是和东藏记,南渡记同时期读的一本书
  •     优秀入厕读物 NO.5
  •     非常喜欢,大家之作,朴实的文字就将事情描述的非常清楚,不仅思想好,文笔好。真的就如少林高僧一样,普通的长拳就可以显示威力,冯老也可以用近乎浅白的文字写出不一般威力的文章。叹为观止,很喜欢
  •     中国哲学史,开天辟地,大凡伟人总是在为世间做贡献,北大,清华,燕大,西南联大,那段历史的记述,那真是个群星璀璨的时代啊
  •     了解大师的思想前先了解一下大师的生平;有智慧有善终!
  •     大师级作品
  •     能看到冯友兰对于中国的热爱,写得那么真实,一点都不装~
  •     冯友兰身世、教育事业、思想
  •     说当时的北京挺有意思的
  •     哲学大师的人生经历
  •     一生经历颇为传奇,可谓“名人世界”。有过交往的——蔡元培,胡适,老师杜威,罗素,唯特根思坦,蒋介石,董必伍,周恩来,毛泽东。。。。。。
  •     初一
  •     从本书中找到了不下二十个流传很广的关于老北大和西南联大的段子。
  •     我怎么觉得这本比他的哲学简史还好呢,冯友兰真是个奇怪的人啊,在文革中被虐成这样,事后还是不肯说实话,回忆录里好几处都有遮掩痕迹 还有很多细节想不起来了 总之他这个人很值得玩味
  •     1918年6月,冯友兰毕业于北京大学。毕业时同学们与校长蔡元培、文科学长陈独秀及教授马叙伦、梁漱溟等合影。
  •     每天下午,我都会坐在映秋院前面的石椅上,开始我一天的阅读。小径曲幽,花香弥漫。光阴像乒乓球,斑驳地梦幻地,在地上跳跃,忽隐忽现。前面是一片宽阔的柔软的草坪,松树高耸入云,小孩子喜欢奔跑其中,像自由的小马驹。松鼠们则在松林间欢快地相互追逐,调皮捣蛋,经常有一两只跑到我的足边与我瞪眼相望,我知道这些小家伙想要干嘛,可惜我忘记带零食了;唧唧喳喳的小鸟们成群结队,一次次把我包围。在这美好的天地里,冯老与我面对面,向我讲述他的人生。很多有趣的人和故事,历史在这里与个人重逢。那些风雨吹烛火的岁月呵,都化作了黄昏中金灿灿的夕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