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道兵之歌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铁道兵之歌

出版社:云南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1
ISBN:9787548205531
作者:杨昆宁
页数:292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   同登人民对中国人民无比感激,对中国军队无不敬佩。 月台上,一片掌声,一片呼喊,又是一片欢笑,哇哇哇哇,划破了火车头的轰鸣声,海啸一般震天响。一些越南的男女青年们一边热情地伸出大拇指,一边用越语欢呼着:“感恩早懂记中国!”(越南语:“感谢中国同志!”)“中国早懂记!”(越南语:“中国同志你们好!”) 列车下,有一些热情的同登民众,带着菠萝、香蕉、椰子等礼物,前来车站慰问和看望中国士兵和自己的老朋友。站在列车下的越南姑娘们索性一个劲地往火车上扔菠萝。战士们激动地用不流畅的越语说道:“谢谢!谢谢越南人民!” 火车加了煤,上了水。更换了车厢,调度到1.435准轨。 “呜……” 汽笛声,铁轮摩擦的钢轨声,火车头的排气声,闷罐车离开了越南边关小站同登。 驰骋许久。列车驶入友谊关,在祖国大地上奔驰起来…… 火车头司机房里,老司机坐在司机座上,满脸浮着喜悦,他两眼直视着前方,不时抬起右手抓住汽笛的绳索,往下一拉“呜……”年轻力壮的司炉拿着大铁铲,弯着腰把煤一铲一铲地送进炉口,锅炉里熊熊燃烧的火焰,把他的脸孔映得通红。师傅们驾驶着火车在祖国大地上飞快地奔驰…… (画外音):经过几年的艰苦奋斗,完成了首批援越抗美的战斗任务,这时,闷罐车里的几十名指战员,不管是1964年、1965年入伍的老战士,还是我们1968年入伍的新战士,内心都格外的激动。

前言

2011年,是我们参军四十年,同时也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六十二周年。在这大好、大美、大庆的日子里,杨昆宁处心积虑创作的纪实体电影小说《铁道兵之歌》激情问世,为伟大的中国共产党、伟大的共和国和我们伟大的铁道兵献上了一份厚礼。    2011年3月,杨昆宁将刚刚脱稿的纪实体电影小说《铁道兵之歌》的电子打印稿交给了我,托我给小说写个序,盛情难却,我欣然地接受了。    作者杨昆宁是我的战友,也是一位有成就的大学教授,而且还是一位生性乐观、性情中人,他快人快语,快侃快谈,朗朗说来令人时儿惊,时儿悸,时儿捧腹,时儿感叹,乃至拍案而起,理论天下。杨昆宁创作的纪实体电影小说《铁道兵之歌》,可以说是他多年来的一个夙愿,也是我们很多战友多年来的一个企盼。当我第一次从杨昆宁的手中接过打印好的小说手稿时,我就被小说的名字深深地打动了,在阅读小说手稿的过程中,真实的故事情节,令人阅之陶醉;鲜活的人物情怀,看后为之动容。读完小说,我感慨地对着儿子说道:“记住喽!孩子,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飘扬的‘八一’军旗上,永远铭刻着这样一支部队‘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    《铁道兵之歌》是一部以铁道兵“援越抗美”、“修襄渝”、“战沙通”为历史背景,以20世纪60、70年代共和国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为脉络,以铁军生活为题材的纪实体电影小说。小说里描写的几位“文革”时期“五零后”的新一代铁道兵,都是我们身边活生生的人物,反映了主人公们少年投笔从戎,来到铁道兵部队,在部队的培养和教育下,一步一个脚印成长起来的人生经历。我很欣赏这本书的艺术风格和特点。小说的故事,短小精悍,历史空间广阔,题材磅礴大气,语言色彩丰富,三言两语,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幅画面,一个个人物,令人联想叫绝,也让人触景生情,浮想联翩。小说里衬托的一首首耳熟能详的革命歌曲,感人至深,让人随阅而哼,纵情歌唱。    此外,小说的名字取得好,取得大气,取得贴切,取得有咱们铁道兵的精神气儿。只要一看到这几个字,我们就有力量,就感到无比自豪;只要一念起到这几个字,我们每个战友都会情不自禁、不约而同地唱起这首铁道兵的军歌《铁道兵志在四方》。当年,我们无数青年就是在这支歌的感召下跨人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行列,奔赴到祖国铁路建设的战场,将我们的热血和青春献给了共和国国防铁路建设。今天,当我们每个战友们唱响了雄纠纠气昂昂的旋律,吐出乐观豪迈的歌词,仍会把自己带到当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可以说,杨昆宁是昨日的武小子,今日的文状元。高深的文化层次和艺术修养,使得他写的小说,虽没有传统小说那样结构细腻,平铺叙述,情节丰满。可他的小说结构简单、明了.既可通读,又可以选读,断续的谈话,使读者轻松,另外,小说里时而插入画外音,增加了点评功能,读起来好像一部电影的剧本或者分镜头剧本的画面。杨昆宁谦虚地说自己的这本书只能算是一部“拙著”,拙著出版后想广泛听听战友们和大家的意见,再用几年的时间,努力将拙著打磨成一部视听影视的佳作,奉献给每一位铁道兵的战友们。    也许众多的社会读者会以为纪实体电影小说《铁道兵之歌》只是一部讲述铁道兵的书。没错,《铁道兵之歌》既是一本了解铁道兵、知道铁道兵历史伟业的军书,同时也是共和国国防铁路建设发展的一本前世今生的断代史。    总之,此书贵在史料真实、人物鲜活,好在说的都是我们自己身边的故事。这是一本很好看的书,乐于介绍给大家。

后记

在讲到我是怎样创作纪实体电影小说《铁道兵之歌》之前,我先介绍一下自己。我叫杨昆宁(云南大学教授),曾用名:华蕾;网络实名:华蕾·杨;QQ呢称:“我思故我在”。我的祖籍是云南安宁,1956年3月12日生于昆明,少年时期成长在楚雄,至今不会说家乡话,爱听相声;喜欢拉小提琴,操一口夹杂着北京方言的普通话。1971年1月,初中二年级就参加了中国人民解放军,部队上首长叫我“红小鬼”,20世纪70年代一直驻防在北京怀柔。所在部队番号:铁道兵十三师六十三团修理连。1979年1月,退役回到云南。80年代初,踌躇满志的我开始了自己的大学哲学教学生涯。大学时期,开始笔耕,处女作《西方哲学家生活与思想研究》。一度担任中共党校教员、民营心理医院院长、大学教授,人生经历颇为传奇。现还身兼崇高职衔。    “但屈指西风几时来,又不道流年暗中偷换。”我已经迈人天命之年,开始向老境迈步了。不敢奢望大展宏图,也不敢往后回顾,只想趁着天色还大亮的时候再做些事情。从年轻到现在,我一直将自己比喻为一个淘金者,开始时总是从那些几乎无路可走的丛林草莽中披荆斩棘,寻找出一处埋藏着金沙的沟壑沙窝,然后奋力淘尽数百吨的沙石土渣,希望能找到几粒金屑。虽然,我无法向一个淘金者那样,把我的探索、辛劳、酸楚和欢乐留给后人。但这几粒小小的金屑,则是我耗尽了毕生之力而淘之得来的,看着手心里的几粒小小金屑,不禁暗自发笑。辛弃疾描写元宵佳节的一首词《青玉案》下阕,颇能感慨这一切:“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写一部以铁道兵军旅生活,铁军战士情怀为题材,以自己为原型的纪实体电影小说,这是我多年来的一个愿望,也是战友们的一个期望。    在这里,我要提及一点。所谓电影小说,就是由两个名词构成:电影和小说。电影小说的特点,就是小说简单、明了,读起来好像一部电影的剧本或者分镜头剧本的画面。但小说形成电影,给人的感觉是电影形成的这部小说。电影小说的发展空间很大、很广。    我的小说中的大多数人物,用的都是假想的名字。如小说里的主人公李滇生就是笔者自己,向天舒、姚建军、刘怀京、孟夏楠、姚雪都是我身边的战友,尽管他(她)们的名字是假想的,但故事是真实的,人物是鲜活的,事迹是可信的。    在创作《铁道兵之歌》,的过程中,我深入襄渝、沙通,涉足大山铁路,探访战友人家,采访铁军前辈,凝听铁军故事。成书之时,我特别感谢姚正雄、杜志刚和马利昆等战友,百忙中审阅书稿,提供一些修改意见。    在此,我还要特别地感谢刘佳奕给予本书出版的鼎力支持和赞助。

内容概要

杨昆宁,云南大学教授,出版著作有:《中国茶文化艺术论》、《古滇茶录》、《午夜1+1心理诊所》、《中华古玩艺术》和诗歌、影视纪录片创作及学术著作十余部。从事哲学及心理卫生学研究和教学三十二年。云南铁道兵联谊会发起人之一。

书籍目录

第一部 援越抗美
 主席号令
 国门誓师
 越池大桥
 凯旋而归
第二部 军旅春秋
 历史转折
 备战备荒
 投笔从戎
 新兵连队
 襄渝记事
 转战燕山
 北京岁月
 退伍前夜
 志在四方
第三部 告别军旗
 军委决定
 集体转业
 山花烂漫
 军旗飘飘
后记
  

编辑推荐

《铁道兵之歌》是一部以铁道兵“援越抗美”、“战沙通”为历史背景,以20世纪60、70年代共和国发生的一些重大历史事件为脉络,以铁军生活为题材的记实体电影小说。《铁道兵之歌》故事短小精悍,历史空间广阔,题材磅礴大气,语言色彩丰富,令人联想叫绝,也让人触景生情,浮想联翩。

作者简介

《铁道兵之歌》将他们的热血和青春献给了共和国国防铁路建设。当年,无数青年就是在《铁道兵志在四方》这支歌的感召下跨入中国人民解放军铁道兵的行列,奔赴到祖国铁路建设的战场,今天,当唱响这雄纠纠、气昂昂的旋律,吐出乐观豪迈的歌词时,又把我们带进了当年那个激情燃烧的岁月。

图书封面


 铁道兵之歌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