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少了一味药》书评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中国,少了一味药

出版社:中国和平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
ISBN:9787513700665
作者:慕容雪村
页数:246页

读《中国,少了一味药》

两个早上的时间,在书店的坐凳上,看完了慕容雪村的这本书。这是我第一次读慕容雪村的东西,一开始拿起书就不可收拾,二十三万字两个半天读完。书中讲的是作者二十三天卧底上饶传销的故事。对于传销,只有耳闻,但到底它是一个什么样的东西,我缺乏清晰的认识。读完之后有了大概的印象:思维控制,洗脑,与外界封闭隔绝的环境,只想通过欺骗来发财,缺乏独立思考能力,等等。这些都是传销的标签。看书的时候觉得有些情节不可思议,比如说那些什么“总”的说辞,漏洞百出,稍有常识的人想想都会识破骗局。传销组织中那些洗脑的东西其实很小儿科,但为什么现在中国有上千万的人被拖入到这股恶流之中,其中还不乏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和生活阅历丰富的成年人?有句话不得不承认,“谎话说了一千遍,说谎的人也会觉得那是真理”。不断被灌输着这些荒谬的理论,一段时间后人总会麻木,而人一旦麻木,就会放弃思考去全盘接受。这种思维的流毒一旦确立,再想要去改变,很难。所以为什么在最后作者报案后把小琳从中解救出来,想要让她认清楚这个骗局时,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写到这里,我不得不从心里佩服慕容雪村。在那样的一个环境里,他没有对自己这些年所确立的最基本的价值观产生动摇:人饿了就要吃饭,困了就要睡觉,天上不会掉馅饼。能影响人一生的往往就是这些很朴实但蕴含着生活真谛的话语。慕容雪村在书中数次提到了王小波。王小波是我很喜欢的作家。我觉得王小波在他的杂文里所提倡的独立思考精神是这个时代最缺乏的。太多的芸芸众生把思考交给了别人,让别人代替自己思考。我不奢望所有人都能独立思考,但只要有一部分人能依靠常识做出判断,通过自己的思考做出决断,那么传销在中华大地也不会流毒甚广。但悲哀的是,这个时代就是这样,开启民智总是政府所避讳的事,出了事情不是去追根朔源,而是掩耳盗铃敷衍了事,老百姓永远接触不到真相。政府言论控制的这么厉害,怎么可能开启民智?当然,传销这么泛滥,还有很多原因,如果这个社会是积极向上的,人们凭着双手踏踏实实地做事就能创造幸福生活的话,也不会有那么多人抛妻弃子跑到小阁楼里去过三毛五一天的生活。就像韩寒在《青春》一文里评价富士康跳楼事件一样,年轻人跳楼并不仅仅是因为血汗工厂剥削没有人性(实际上富士康的条件待遇还算是好的),而要与整个社会大背景联系起来。传销也一样,只有这个社会是不健康的,才会有那么多的人铤而走险选择愚昧。豆瓣上有网友说读这本书的时候总感觉慕容雪村想表达点别的意思。怎么说呢,我觉得一个稍有历史感的人,都不会仅仅把传销当个案来看待。四十年前的中国,整个国家就是一个传销。手法和今天的经济邪教如出一辙:思维控制,洗脑,与外界封闭隔绝的环境,愚民政策等等。我们的民族我们的国家能从那样的地狱里走出来,实在是民族之幸。要避免那样的人间悲剧发生,只有开启民智,坚持独立思考。最后想说点对中国作家的看法。好的作家就应该是这样,扎根生活,写出有生命热度的东西,而不是像余含泪郭大师那样无病呻吟,只会抱权力的大腿。就此收笔。评分8。

我们缺了一味药

传销人员最喜欢的事业伙伴就是:人生失意但是又有一点余钱,渴望在这个物质社会发财的人。人性是贪婪而恐惧的,然而这样的屁民更是放大了这样的弱点。我一个朋友在2009年左右也被他妈妈带入了广西的传销,当我看到慕容雪村这本书真是十分亲切,因为我在和我朋友聊天的时候,他给我说的这些东西居然都和书上一致,包括给的钱,成功的案例,国家暗地支持等等。其实他是个聪明人,但是居然也深陷传销不外乎,因为太想有钱了。在这个物欲的社会,如果有50%的几率得到100块,0.1%的几率得到100万,我想大部分人宁愿选择100万,搏一搏单车变摩托。换言之,是我们浮躁的心态让这些骗子获得了生存的空间。然而传销不同于其他骗局的是:每一个人上当受骗的人都愿意充当下一次的骗子,也就是说,人人都是骗子,那么就不存在被骗这种概念了!当时的红军也颇有洗脑的嫌疑,所以大家都拼死命,将自己的利益生死置之度外。其实人人都是理性经济人,如果能做出违背自身利益的事,那么都是洗脑的结果。传销的人都很有信心,因为无时无刻他们接受的信息都是我相信我能成功。所以我应该更相信选择大于努力这句话,虽然传销的老总们也常常也写句话。向一个正确的目标努力,坚定信念一定能成功但是像一只无头苍蝇,南辕北辙,虽然有信心,但是也是个傻蛋所以反省自己,选择对了吗?有足够的信念吗?另外,传销的人是营销的大师,或许我们也可以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加以利用!

我与传销那些日子

我也曾经被一个美女骗去山西玩,临汾。在传销组织呆了大约7天。一、我大四的时候,大约是2003年11月份左右,当时天津还算是比较冷。一天晚上无聊上qq,碰到了一个高中同学,美女,真正的那种。老乡见老乡,还是老同学,分外热乎,于是乎聊了很久,话语中她透漏了目前在山西临汾,和朋友开了一个电脑公司,帮朋友打工,日子还算不错。我就信了,因为高中时关系就挺好,也不见外什么的。下线前留了电话号。这个女的是我高中同学,姓邱,很巧的是,大学上的也是跟我一个学校,不过是自费。大二大时候经常骑自行车(天津盛行骑自行车,学校里遍地都是)带她在校园里逛,吃饭聊天啥的,那时候傻,不知道发展个啥的,主要是咱没自信,觉得差距太大(主要是外在上)。回头还被我们社团的某女撞见了,过些天开会的时候还酸溜溜的挖苦了我一通。话归正传,还是说正事,有了电话,于是天天和邱同学黏黏糊糊发短信,过了大约10天吧,她约我去她那玩玩,当时工作也签完了,考试也完事了,没什么事,那就去吧,没准还能发展发展啥的,弥补一下当年不自信。第二天就买票了,收拾个包就上火车了,临行前跟我兄弟交代,如果我一周之后回不来,让他报警。天津到临汾大约是十七八个小时吧,学生时代穷,买硬座。绿皮车,又冷又慢。第二天中午熬到了,邱同学到车站接的我,去一家面馆吃面,顺便聊聊这几天的变化什么的(这地方到处都是面馆,我呆的7天做梦都想吃米饭,到走的时候也没吃上),吃完了饭,带我到处溜达,临汾不大,到处看看也挺新奇,到了晚上,得回家啊。好吧,也不打车,也不坐公交(其实那小地方用啥公交,估计跟农安差不多大),七拐八拐到了一栋居民楼,上4楼,一进门,好嘛,屋里大概10个人左右,我一看,年纪都相仿,看气质基本上都是学校出来的。这阵势,我就感觉不对劲,可既然来了,就先进吧,到底什么样得先保持镇定,摸清状况再想对策。屋里一一自我介绍了一遍,情绪都挺亢奋的那种,待人接物相当的热情(传销也挺牛,能把不同性格的人都培养成那样,如果不是传销,人们都这么热情,我倒觉得是个非常好的事)。介绍完了之后,我拉着邱同学到卧室,把门关上了(列位别瞎想),我就问她,你怎么做这个,你不知道传销这个东西。。。。。。。此处省略若干字,大致意思就是用我们所知道的传销的若干罪证质问她,并且劝她明天跟我走,回天津(我不否认我对这个女的有意思)。她表示不会走,接下来就是她说,先跟我说她这两年都怎么过来的,又说挺不容易的,让我理解她。然后就是用传销的那套模式给我洗脑。传销洗脑那套词是固定的,她讲的,大课上讲的,什么乱七八糟所有人讲的都是一样,一个字都不差,讲到哪用什么语气都不差。很佩服编这套词的人。听她讲完,我大致也明白了,她们打的是天狮集团的高钙素(天狮大家应该听说过,还给我看了她们的产品,确实是真的高钙素)。在这呢,先不用传销这个词。时间太长了,大约也回忆不起来内容了,就大致说说吧。她们推行的叫网络营销,也叫直复营销,意思就是去掉中间环节费,由天狮直接供产品,他们直接销售,每天她们都要到固定的地方去“工作”,去销售他们的产品,其实当时我还是挺单纯的,听她这么说还以为他们真的有点面,可能和我们所听说的传销不大一样。(在这里我的理解就是,网络营销要靠网络,要么是电脑网,要么是工厂销售网,跟连锁店差不多,从现在理解就是所说的工厂店)。我提出明天要跟她去上班,去他工作的的地方看看。她答应了。当晚聊完了也挺晚了,作罢,今天就这样,拉你回头还得花时间。我与其他四个男生住一个屋,他们女生住一个地方。没有床,就是榻榻米铺在地上,被子倒是不错,由于我是新人,对我非常照顾,什么都让我用好的。先穿插一下吧,介绍一下他们的传销阶层和规矩,好让大家理解。阶层很简单,就是五级三阶制,哪三阶我记不清了,各位可以百度,五级就是ABCDE,金字塔型,A最大,E最小,当你有两个下线时,你就是D,你的下线升级为D时,你就是C,以此类推,邱同学现在就是C的级别,据说离B不远了。顶层有出局制度,就是说,如果两个B升级为A的时候,现在的A就要出局,重新来。分工也很明确,有宣讲法律的,有宣讲国家政策的,有宣讲产品的,当然,最多的还是讲那一套洗脑的固定稿子。二、第二天早上,邱同学和其他女生起来做饭,忘了说了,邱同学是这几个人的家长,因为这十几个人里她级别最高。我因为没睡意,于是就早早起来跟他们忙活,饭菜很简单,主食就是大米饭,还有在早市买的馒头花卷,菜就是土豆炖白菜,米确实是好米,菜也不是电视上宣传的那样捡的破烂,都是秋菜,成袋子买的。大约半小时,饭快好了,男男女女都起来了,我就跟邱同学忙活盛饭盛菜。吃饭也没桌子,就是地上,小板凳,做一圈。谁也不能先动,等大家到齐了才能吃,有时候吃饭前还先要唱个歌,唱什么无所谓,独唱合唱都行。吃起来就无所谓了,大家随便吃,吃饱了为止。早饭后大家就出门了,他们先走了,我和邱同学单独走,一路上拉拉扯扯嘻嘻哈哈,也像对小情侣。走路不远,大约20分钟,一个小区里,进了两个门,到了,说实话,我头一次见识到这场面,大约200平米的大厅,除了中间一个过道,两面全是小板凳,坐的全是人,台上有人正在唱歌,唱的是《请你抱我吧》,我当时是头一次听到这个歌,印象相当深刻,因为有句歌词是“就要分东西”,我理解成:这是有事啊,要分东西了啊,分什么呢。奶奶的,后来才知道,不是那个意思,我复杂了。里面出来了一个西装革履的男生,我一看,也就是25岁左右,热情的跟我打招呼,并作自我介绍,邱同学介绍说:这是我朋友。好吧,我也不能太装弹了不是,我就说我叫赵岩(其实是假名),很高兴认识你。邱同学一愣,但也没说啥。然后就请我去里面坐,我脾气倔,坚决不到里面。我就在乎邱同学一人,哈哈。我说我就在门口站着就行了,他也没强求,于是邱同学也陪着我在门口站着。刚才那位男生上台了,开始演讲,边说边写,就是那套洗脑的固定稿子,慷慨激昂,真的,不说别的,就演讲那劲头让我十分佩服,丫跟李阳差不多嘛。大约半个多小时,讲完了,掌声雷动,经久不息,比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掌声还要长,还要响亮。我问邱同学累不累,她说不累,以前经常站着,我开玩笑说,美女就站着好看。因为我不想回去,于是我和邱同学就在外面找餐馆吃了顿饭,奶奶的,面食。。。。。我不喜欢,我想吃大米饭。吃饭时,她跟我说下午带我去另一位家长家里,那位家长是学法律的,他会跟我解释一下他们做的这个到底违法不违法(因为昨天晚上我在法律层面跟她说了,他们这个组织也在意这个)。我说行,那就去。这位家长也跟我一样大,一问,好嘛,一个学校的,丫还真是学法律的(传销组织牛逼啊,这人都能忽悠上套)。邱同学让我跟他单独交流,她就去另一个房间跟别人交流去了,(再穿插一下:他们每天的事就是几样,一、上午下午互相去对方家里交流,交流什么呢?当然是怎么样把那套洗脑的固定稿子讲好,再就是把亲朋好友骗到这里来的方法;二、去大讲堂听高级人物慷慨激昂的讲那套洗脑的固定稿子;三、在自己家里互相交流学习,再就是围在一起唱歌),这位哥们就开始跟我讲他们的事业到底违法不违法。也不大记得清了,大约总结了几点:1、他们做的不是传销,叫直复营销,所以跟传销不同,是国家允许的,像安利雅芳的模式一样(我当时心里想,靠,安利雅芳是什么货色);2、警察不管,曾经有人举报过,但是警察就来教育了一下,然后就不管了,所以,他们做的不触犯法律;3、他们的制度很严格,不偷不抢怎么怎么地。4、即使遣散了也没用,回头他们再集合,当地政府也不管了。反正最后说来说去他自己都矛盾了,也没能说服我,但我听出来了,这套词也是洗脑的固定稿子啊。走的时候我留下两句话:我说,校友,你的法律没白学,可惜用错了地方导致漏洞百出;另外,我来这里不是跟你们干这个的,我是要把邱同学带走的。从他们家出来大约5点多,冬天的时候已经挺黑了,邱同学也没什么话说,挽着我往她家走。途中路过了一个超市,我说进去买点东西吃吧。其实我想去买方便面和饼干,我实在不爱吃面食啊。超市里我推着车,她在旁边跟着,我就趁机说:我就喜欢这个状态,你说以后我们两,晚饭了出来散步,悠闲地购物,多好。(两个意思,一个是把她往回拉,另一个不用说你们也知道)。她在旁边笑,不说话。三第三天,她说带我去见她妹妹,我说你连你妹妹都往里拉?她跟我说,她不光拉了她妹妹,她老妈也在她的下线,妈呀,你是2啊还是2啊还是真2啊,但我没鄙视她,我深信她是被洗脑的,我要把她拉回去做我的压寨夫人,即使做不成压寨夫人,我也算大功一件啊,拉她脱离苦海啊。她妹妹还不是家长,于是在另外一个地方住,从临汾南走到北,反正我看挺荒凉了,一个小区,住六楼,她妹妹家里也是大约10个人左右,照例,每个人都异常热情的过来做自我介绍,并我对我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她妹妹家的家长也是我们学校的(自费,注意是自费啊。我们学校很好的,不出这类人),这哥们挺帅,是被邱同学骗过来的。后来还跟我聊他是怎么从不理解到理解,也跟着干这个的,我心里想,靠,丫也是被洗脑了呗。山西不愧是产煤之地,我从南走到北,到她妹妹家,一扣鼻子,全是黑的。她妹妹个子挺高,也是个美女,但哥们看不上,哥们就认准她姐了。过会其他人出去交流了,剩下我、邱同学、她妹妹还有他那个家长在家,开始聊,聊什么呢,他们三给我洗脑,当然,用的还是那套洗脑的固定稿子。我呢,越听越生气就不断的反驳,其实当时我还是年轻挺冲的,按照东北我那样说话,估计就要干起来了。但他们还是平静的给我不停的讲,后来我也没力气也没心情反驳了,反正不管我怎么反驳,她们也要把那套洗脑的固定稿子讲完。我耐着性子听他们讲完,我说回家吧。邱同学完成了任务,于是很爽快的答应回家了。到家了,我说我哪也不去了,被他们洗脑洗的闹心,邱同学也不勉强,她带着女生出去了,于是这一下午,我就跟他们家的5个男生聊天玩游戏(其实他们5个是邱同学安排留下来的,估计一是怕我跑,二是怕我自己没意思,三是继续给我洗脑)。我看着这五个人,我也没什么心情跟他们聊,但他们倒是很热情,不跟我聊传销的东西了,开始聊别的,聊家乡的、聊过去啊,聊爱好啊。聊这些,我稍稍提起点精神,也符合着跟他们扯扯。然后,他们让我唱个歌,强烈要求,外带恳求,那语气和表情难以拒绝啊。这不是吹,别的哥不在行,可唱歌没问题,好歹咱也是北洋合唱团的成员。于是唱了一首汪正正的《超越梦想》,唱完之后,这几个哥们肃然起敬。于是强烈表示要推荐我去他们大会上去唱,绝对震翻全场,扬名立腕。我说,我那你们几个当朋友,跟你们几个唱,别往外面车j8蛋。你们还别逼我,别看我干巴,我个性宁死不屈(我当时才130斤,现在不行咯)。那几个哥们一听,作罢不再提此事,但晚上吃饭的时候还是忍不住跟邱同学说了,邱同学和其他人就要求再唱一遍给他们听,我说,我唱完了,你跟我不。她不吱声,我说那唱啥,吃饭。于是大家接着吃饭。四说实话,传销的厉害之处不是他们的洗脑那套东西有多厉害,而是每天不断的给你灌输那种思想,你一天不接受,两天,三天,十天,早晚能把你洗了,再有一点就是,给你洗脑的同时不让你干别的。我自己也承认,在第四第五天的时候,被洗的也有点赞同他们了,现在想想,如果我不是呆7天,而是强制被洗一个月,我只有两种可能,一是被他们折磨疯,二是被成功洗成他们的人。第五天的时候,说来也巧,邱同学家的出租屋到期了,房主不再出租,于是,邱同学的家庭成员被分成了两份,那份分到哪我不知道,邱同学带着我被分到了她妹妹一个小区一栋楼,她妹妹家6楼,我们4楼。这个家由于邱同学到来,原来的家长走了,去带新的成员了。这个房子条件比上一个好,面积也比上一个大,三室两厅,女生那屋还有床,客厅里有沙发,据说原来还有电视,但是被他们要求房主拿走了。这个家算上原来的人大约15个左右,有5个女生,就这时,我认识了一个女生,印象里应该是姓苗(她是邱同学的妹妹的下线),我老乡(兴安盟的,大家知道这个地方吧),就是因为她,我放弃了对邱同学的幻想(拉她回头和爱情),愤然的买了回天津的票,本来计划能呆半个月的,这段呆会再说。这两天事挺多的,这个家里,我对两个人印象很深,但现在也没多大印象了,人不记得,但是事记得。其中一个是个小胖子,怎么被骗来的我忘了,他父母在家里给他打电话,问他做什么,他说在这帮朋友做电脑公司(我靠,感情这也是固定模式之一啊)。他父母不信,非要来看看才安心,于是他父亲就来到了临汾,和邱同学接我的流程一样,他带他父亲在城里溜达了半天,晚上带回了家里。他父亲大约40多岁,那小胖子按我估计也就是十七八,农村人,口音听不出来哪的人,主要是我也不会听。穿的挺朴素,但挺干净。一进屋就暴跳如雷,也难怪,傻子都看出来怎么回事了。当时就把小胖子往门外拉,变拉边说:你tm这是什么玩意,赶紧给我回家。我心想,这要是东北这边脾气不好店的爹,直接就开揍了吧。邱同学一看情形不好,就示意其他人先把大叔连拉带权回来,如果再吵吵,对面人知道,肯定要报案。架不住人多,大叔被拉到了屋里,邱同学开始安慰:您先别着急,你儿子做什么你先听他解释解释,然后您再决定,别生气,气坏了身体。这位大叔脾气应该是挺好,气愤愤的坐下了,小胖子给他爹倒了一杯水,不说话。我也在旁边看着,我也不能说啥。大叔跟我们一起吃了晚饭,吃完之后,我到女生的屋里和邱同学还有我那个老乡苗同学聊天,小胖子拿了一块黑板给他爹上课,上课的内容就是那套洗脑的固定稿子,但是小胖子明显没练的滚瓜烂熟,但是也讲下来了,讲完之后跟他爹说明天带他去大会上,去好好了解他的事业。他爹听完之后,好像没那么生气了,也平静很挺多,农村人见得少,真的很好忽悠(我也是农村的,不是歧视,真是这样)。我跟邱同学和苗同学聊天,苗同学有个妹妹,想过来跟她姐姐一起也做这个,她妹妹被她骗了,已经同意了要来,但是他父母坚持要跟来看,她父母给苗同学打了个电话,大致的意思我听到了一点,意思就是她父母已经知道她是在做传销,苗同学怕她父母跟她妹妹过来是缓兵之计,她如果去接,就直接把她带上车弄回家了。邱同学于是出主意不让苗同学去接她的父母,而是她带着她妹妹还有一个男生(印象里是挺高挺瘦的)去接,先接回来再洗脑,像小胖子的给他父亲洗脑一样,苗同学同意了。好像大致就值这个情况,念头太多了,实在记不清了。我记得在这我就十分不理解,我当时认为,人家的父母来,就要本人去接,至于后果是什么,那是人家自己的问题,你这样去接是什么意思。当晚和邱同学发生了争吵(这段实在是记得不太清纯,所以逻辑上有些乱,但过程就是这样),我当时十分生气,于是摔门出去,跑到二楼,楼道里不是有窗户嘛,大家知道二楼单元门有个台,我就把窗户打开到台上坐着,吹晚风缓解心情,我高中大学有个习惯,心情不好使就到山顶,大学时没山顶就在我们学校的湖边坐着,吹晚风,实在没风或者天热,我就跑到游戏厅去打街机(圆桌武士我一币通关)。邱同学也没出来,我坐到10点多,苗同学出来了,让我回去睡觉,我就问她你觉得邱同学的做法你认可么,她说她不知道,她想去接她父母,但是又怕她父母把她带走,就不能再干这个了。我说你这么大了有点主见,这个事也不是什么好事,你也不一定非干这个,她来了一句干这个挣钱快,一年就能百万富翁了,听完了这句,我心里很不是滋味,传销编制的梦很美好,一个弱弱的小女孩也能够幻想自己一年内百万富翁。回去睡觉吧。在这我还是新人,所以我睡沙发,其他人睡地上,依旧是没有床,只有榻榻米,小胖子和他父亲挨着睡。和我挨着的是一个小男生,壁灯之后跟我聊天,说他这个月发了1000多块钱,下个月就能发2000多了,因为他的下线又增加了一个,我问他,你发的钱是谁给你的,你真有这个钱么,他说是真的,钱是邱同学带回来给他的。我姑且半信半疑,我现在没心情去思考这个问题。觉得挺乱,就没多说,睡觉了。五第六天一早,小胖子带着他父亲去大会了,就是我第一次去的那个地方,我说我心情不好,我想去上网,邱同学应该是对我昨天发飙的事有点失望(我后来分析是因为我有可能不能成为他的有一个下线了),就让苗同学陪着我去上网。找了半天才找到一个网吧,我玩,苗同学在旁边坐着。我看网页,上qq,看看有没有同学在,报告一下情况(04年刚流行学生带手机,当时手机还很少)。也没谁在,于是又打开魔力宝贝玩了一会。大约半个多小时,我自己也觉得没意思,主要是也没心情,就跟苗同学说走吧,出去溜达溜达。苗同学还担心她父母的事,也急着去其他家里交流,哎,中毒很深啊。我说那我就陪着你吧,她听我这么一说,她说那去找邱领导吧(传销组织把C级以上的人都叫领导)。我说行,于是她带着我到了另外一个大课堂,和我第一次去的那个一样。我们到的时候,邱同学和其他2个女的在外面站着聊天,看我来了,邱同学就把我介绍给那两个人,那两个人也分别自我介绍,依旧是热情洋溢。苗同学自己进去听课去了。我把邱同学带到旁边,我说:跟你直说吧,我来就是奔你来的,你跟我回去,我们两好好处,我对你们的事业,什么直复营销一点兴趣也没有,如果你非要坚持做这个,我也支持你,但是你不行了的时候你回天津找我,我是无法在这陪你,我虽然能够接受你们的事业,但是我不能接受你们这么骗人的做事方法,我在这陪你也行,但是我不发展下线,我不入伙,就单纯陪你,如何?(其实这个时候我被洗的不怎么讨厌传销这东西了),我当时就当是最后的努力了,直言、反驳、辩论都不起作用(在那种环境下,能够什么用),感情攻势吧。邱同学这回干脆了,说她梦想就是能够得到鲜花和掌声,她看到了一块价值40万的钻戒,希望结婚的时候能靠她自己的努力买到,她说女人一辈子结一次婚,她希望她在结婚的时候是世界上最幸福,最漂亮的。我说,最幸福最漂亮就等于40万的钻戒么?她说她现在没别的追求,他马上要从邱C升级成邱B了,她的梦想马上就要实现了(传销真是太牛了)。得,咱也别幻想了,人家要的根本不是感情。哥们也别往自己脸上贴金了。我说那算了吧。抱抱吧,于是抱在一起了,时间很长。我也不知道是什么滋味,这个女孩还是挺好的,奈何上了这条船。完事我又问她,苗同学的父母谁去接,她说你别管这个事了,我们有我们自己的做法。我现在也掰扯不了这个事了,索性就拉倒吧。再掰扯也是给自己找气生。中午回来的时候,小胖子他父亲生气的样子没了,看样子是被同化了,中午的饭是我和苗同学做的,没做米饭,在市场买了一大袋馒头(山西的面食不是盖得),炖了冻豆腐,另一个依旧是土豆炖白菜,只不过我们两做的比他们做的好吃,苗同学最后放盐的时候放多了,于是土豆炖白菜咸了,好在泡馒头吃也挺好。吃过午饭,小胖子送他父亲去火车站了,大叔自己回去了,我和邱同学说,把钱给我吧,我去买票回家(刚来的时候半开玩笑的把钱给她保管,说是给当家的保管,自己就留了200),她给我了,我跑去车站买了票。回来的时候只有发1000工资那哥们在家,问我真要走,我说是,他嘀咕了一句多可惜啊。我也没回话,直接躺沙发上睡觉了。走的时候邱同学送我,记得当天她穿的是白色的羽绒服,披肩长发,我在车上看的时候,已经没那么美了。她最后一句话是,想好了再回来。回来你妹!后记回到天津之后,我记得是早上5点多种下的火车,又冷又困,我在床上躺了足足一天,没吃没喝,也不跟别人说话。我哥们吓得够呛,也不敢碰我。等我晚上9点多起来了才问我怎么了。我说没事。说实话,这件事对我精神打击挺大的,传销组织里那种封闭外界环境的洗脑只要是正常人,基本上抵御不了,我如果不是因为对爱情有幻想而失望,再加上对他们做事方法的不赞同,基本上也是完蛋那伙的。很长一段时间我都后怕这个事。我也算比较幸运的,一是邱同学对我不管怎么说,还是有感情的,再加上还有老同学老乡老关系的感情,对我比较宽松。二是,这个传销组织不怎么限制人的自由,我到了之后,钱也没被没收(我自愿上交的,表示嘛),手机也没被没收,其他的自由都不管。要是真是电视上报的那样,也不好办。就得等警察救我了。我很佩服传销组织的这套模式,能把无论什么性格的人都能弄得热情洋溢,对人热情,我时常想,其他地方怎么就不行呢?那个时候我头一次知道,安利、雅芳、还有最初的中国保险业都是靠传销起来的,虽然安利雅芳有店面,但幕后还是有这样的行为。那个时候也是我第一次知道天津有个天狮集团,有个高钙素,后来还出了名,老总还上了电视,但是我一看到那个老总那副腐败的身材我就想吐。回来之后,再也没有联系过邱同学,至于她最后什么样,我也不知道了,是戴上了40万的钻戒还是一贫如洗,都跟我没关系了。最后,跟大家说,传销很可怕,千瓦别接触,也不要认为自己定力好,去接受洗脑。

何止一味药

喜爱慕容雪村的笔锋,不留丝毫颜面,不打麻醉,直指病患之处,这次依然如此。这本小说可以说是纪实文学,或者说就是实录描述,所以一些情节是否设计得吸引人就不在讨论范围之内了,相对过去的作品,议论似乎少了一些,但也不乏经典之处,例如:该组织有两大法宝:言论控制、思想禁锢。不允许争论、不允许质疑,先把人变成哑巴;再禁绝一切外来信息,把人变成瞎子和聋子。没了参照物,也就没了方向感,人们跋涉在茫茫沙漠之中,走得再远也只是原地打转。该组织通过思想禁锢和野蛮灌输的方式,不断降低人的智力水平,从而达到洗脑的目的。 一直在封闭培训,结合环境,总感觉慕容雪村在通过传销指代什么,仿佛鲁迅在说的,不知道他是不是真的那么想过,不过慕容岁数也大了,棱角不知道被磨平一些也是可以理解的。

少了这味药

刚拿起这本书的时候,想的是那些传销组织是怎么洗脑的,竟能让如此多的人上当受骗;想那些被传销的人是如何急功近利的,竟能相信如此简单的骗局。读到最后,尽是凄凉。故事中那些宽厚善良的人,最后都变成了“伥鬼”,那个善良的女孩也是执迷成了恶魔……,让我想到《天龙八部》里的阿紫,再恶也不过是个纯真少女,让人怜惜,然仍然让人咬牙切齿。这是斯德哥尔摩症候群所能概括的么?!教人变得愚蠢是最大的恶,最大的恶对于也是受害者的他们是抓,是驱?驱了又聚,情何以堪……

阴森的世界

我被忽悠到异地城市,用直销名义搞的低端传销。在那里呆了一天就回来了,晚上没有同他们一起打地铺,自己在外面住宾馆。在他们这个圈子里,有自成体系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逻辑自洽但同时荒诞不羁,他们是一个稳定的生态系统。只要他们愿意,他们可以一直蜷缩在那个地方,过着虚度光阴又自欺欺人的日子。无处不在的洗脑让他们觉得这种生活再正常不过。而且还不止于次,他们反而还有优越感。因为所有传销有一套高明的骗术——宏观调控。他们会把那些不愿意进来的人称为胆小鬼,懦夫,心胸狭隘的人。谎言重复一百遍,是个人都会动摇的。人心脆弱,真理难得。我没有勇气在那里继续呆下去,我厌恶那群人的气质,即便他们也是受害者。他们好像是一群失去了灵魂的木偶,聪明但是缺少灵气。只是可惜了叫我去的人。在我正常生活的周围,充斥着太多像极了传销的伎俩手段。传销是毒瘤,是因为社会生了大病,毒素集中在某处,生长出来瘤。就像这遍布神州大地的雾霾,就是老天爷在发怒,用天象在警告。人心的霾不除,那天气的霾也不会散。恍惚间,我时常怀疑我所处的这个世界,是不是也是若干虚幻和谎言拼凑起来的,就像楚门的世界。我不敢肯定,缺少肯定。

人,没有了思考,没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与禽兽何异?

看了《中国,少一味药》这本书,我的人生观有一次被颠覆。我不敢相信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这个看似美好,看似文明的世界竟然有如此荒谬,如此弱智的事情发生。一千万的人,用他们的青春,健康,去追寻一个虚无飘渺的梦,去践行一个弥天大谎。人,没有了思考,没有了辨别是非的能力,与禽兽何异?

你怎么可以如此愚昧

记得在大学的时候,老师给我们讲过一个事情,说民国初年袁世凯就中国当前宜帝制还是宜共和咨询他的法律顾问古德诺,古德诺是毕业于哥伦比亚大学的政治学权威,当时古氏以中国国民民智未开之由,给袁世凯建议中国宜帝制不宜共和,虽不能说袁世凯后来的复辟帝制和此言论不一定有必然联系,但从中也可以看到国民当时确实是民智未开,尚无民主共和之观念。慕容雪村是少有的几位著作我全读的作者之一,这次的新书之前也有所耳闻,记得当时网上的报道说这本书的名字是《你怎么可以如此愚昧》,但是今天在书店看到书名却改为《中国,少了一味药》,从书名之变能感受到作者对于那些愚昧之人无奈之情,那些人可能离那些自以为受了些教育的知识分子很远,但是他们同样和你在一个国度,和你互相称兄道弟,你怎么能对他的愚昧无动于衷?作者在书中说,我有一个希望,就是希望常识能在太阳下行走,确实,他们不是愚钝,他们只是无知,缺乏的是在这个社会上生活最起码的常识,而导致他们的无知,责任不全在他们自己,同样也在这个社会,可能社会就是这样,总是有各种各样的人,包括那些无知的人,我们没办法要求所有的人都像精英一样优雅的生活,可能这才是一个真实的社会生态,但是社会同样要做些什么,那就是在我们尚未完全完成常识启蒙的同时,要尽可能提高国民常识的中位数,当然这个中位数是越高越好,就好比作者这结尾中写的那些,虽然那些做传销的人在被抓后,可能最后还是会像以前一些聚集到一些继续无知,但是我们不能因为他们这样继续无知而无动于衷,哪怕只有些许的改变,终归是有作用的。当前报道国人素质底下的新闻还是还是不绝于耳,因为中国的人口如此之众,民智启蒙也不是几十年久能完成的,可能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的努力才能完成,当我们羡慕于港澳政府之高效,路面之整洁的时候,那是因为港人民智启蒙已经早早的走在我们的前面。我们要赶超人家,那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古德诺当时可能没有意识到,当时国人虽然民智未开,但不能以专治愚,而是要推共和,启民智。同样袁世凯虽然圆了几十天的皇帝梦,但是背了个千古骂名,留着让人耻笑。

荒谬从未真正终结

前几天听一个学长说他差点被骗去搞传销,我不禁有些吃惊:以常识都会知道传销是非法害人的,报纸电视天天讲,怎么还这么不小心还会被骗?这似乎是我们的共识,传销似乎是蠢人才会上当的把戏。我们的媒体、我们的师长经常以无数痛彻人心的案例告诉我们传销是害人的,有多可怕。然而,对于传销,我们除了“恶”的印象,却知之甚少。本书作者慕容雪村卧底传销,以自己的亲身经历揭露传销黑幕,告诉我们那些抽象的数字背后的故事。 本书书名来自一则真实的故事:1960年安徽凤阳的武店公社有个医生叫王善生,那时正是大饥荒时期,许多人患有浮肿、闭经和子宫下垂,公社干部找王医生来治疗,他看了看,说治不了,因为“少了一味药”。那味药就是粮食。是的,就是这么简单。我们以为复杂的事情用常识即可解决。本书以作者在传销卧底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传销这种社会之病久治不愈,原因也是少了一味药,这味药就是常识。相信许多人都听过一则在传销团伙里广为流传的故事:有个人曾找朋友借钱去传销,被朋友拒绝后自己死命传销,最终挣了几百万,为了报复这个朋友,他运了五十万硬币去洒在那朋友门口。敢情这不是报仇而是无产阶级大无畏报恩呐。这个故事本就这么不靠谱了,更不靠谱的是还有这么多人信并流传着那位哥的传说。传销者编织的美丽谎言在正常人那里看来完全不堪一击,而在受害者那里确是笃信之至的真理。究竟是什么力量让他们摒弃常识,成为狂热的信教徒?所谓的洗脑真的有那么大的威力吗?很多人都有同样的困惑:一个好好的人,怎么就能被别人洗了脑?作者以卧底传销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洗脑是再容易不过的事,只要合适的环境、足够的时间,给一个人洗脑不会比格式化一张电脑磁盘更困难。人类的理性貌似强大,实则从来都不可靠。所谓洗脑,就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把鹿当成马,把马当成猪,把猪当成人生导师。只要坚信谎言,草根树皮也远胜山珍海味。他们都是雷打不动的战士,怀着满腔热情把脑袋洗空,把身体洗垮,最后连味蕾都洗坏了,宁吃行业内的芋头,决不吃行业外的牛肉。在我们看来,连小孩子都知道的“饿了要吃饭”的简单道理在传销的信徒那里却成了“违反规定”、“不低调”、“吃不了苦”的体现。这就是洗脑的威力,能够让人相信一切怪诞。作者以其亲身经历告诉我们,传销洗脑有两大法宝:言论控制、思想禁锢。不允许争论、不允许质疑,将人当做接受组织条例的机器看待,将传销的荒诞思想硬性灌入成员脑中。先把人变成哑巴,再把人变成聋子、瞎子。他们禁绝一切外来信息,禁止读书,禁止看报,禁止收听广播。没有了参照物,没有了方向感,人的智力水平在这种思想禁锢下就必定会降低。因为只有要求成员放弃独立思考,他们的荒谬才会有人相信。和所有的愚民统治一样,他们痛恨智慧,仇视一切聪明的脑袋,只要求成员忠诚。希特勒说:“民众不思考就是政府的福气。”作者在这种封闭愚昧的环境下,也曾一度对自己产生的怀疑,你说可不可怕呢?任何时候我们都不能高估了理性的强大。作者在传销组织中卧底,描写了不少组织中形形色色的人物。我们可以看到,几乎所有传销者都会经历着这样的蜕变:前三个月抵触,中三个月怀疑,后三个月相信,再给他三个月,他就会狂热地崇拜。把正常人变成白痴,不需要天打雷劈,只需要短短十二个月的思想禁锢和野蛮灌输。把虚假的语言重复上成千上万遍,你就会相信。所以作者所在的组织的《业务洽谈》虽然拙劣不堪,漏洞百出,传销者却都视之为圣经,容不得半点质疑,甚至要打击一切反对质疑者。这让我想起“文革“中那声震云天的呼喊:“文化大革命就是好来就是好,就是好!”王小波说:“因为狂信,人就不想讲道理。我个人认为,无理可讲比尸横遍野更糟;而且,只要到了无理可讲的地步,肯定要尸横遍野。”对书中讲述的一个叫郑杰的大学生印象深刻。这个大学生参加物理竞赛获过奖,讲起物理来滔滔不绝。然而他却相信在饱受饥饿、没有任何娱乐活动、信息隔绝只是一天到晚背诵组织信条的传销组织中,有天会财源滚滚来。当作者提出到馆子吃一顿时,郑杰却指责作者“违反规定”、“不低调”之类。作者感慨道:“郑杰,当代的典型产品,一个高智商笨蛋。他受过高等教育,谈起相对论来如数家珍,却看不破最简单的骗局;他知道什么是黑洞、什么是白矮星,甚至知道什么是普朗克常数,却唯独不懂最简单的道理:饿了要吃饭。”本书所讲全都取自现实,在传销组织中,恋人中没有半分风花雪月的浪漫,人与人之间亦没有真心实意的温情,有的只是被褥发臭咸菜发酸的恶劣生活,有的只是振臂一呼的激情,有的只是拉你下水的假热情。他们中有涉世未深的学生,有年过不惑的中年人,有小学都没毕业的文盲。而他们竟然全都相信那些经不起推敲的传销神话!这是怎样的愚昧无知?传销,我们总以为离自己很远,通认为它们只是在见不得光的腐臭中进行,从未想过它也可以在光天化日之下横行一时,让人难辨真假。在这种“名正言顺”下,本不坚固的理性之垒更是难以守住最后的防线。本书让我想起前几年轰动一时的“万里大造林”。 3万多人 ,13亿元。这是“万里大造林”诈骗的数字。其中的成员不乏名人,有著名小品演员高秀敏,写出《刘老根》《卖拐》的著名编剧何庆魁,它的董事长更是拥有多项政治荣誉。这个传销组织大张旗鼓地利用明星效应和政治资源,让不少人坚信不疑,甚至在该传销组织被打击后,不少成员还在马不停蹄地未它奔走呼吁。洗脑把一个原本正常的理性之人变成了一个偏执的狂热教徒。看过一个日本小短片《23分钟的奇迹》,它告诉我们改造一个班学生的思想只需23分钟,在众口一词的狂轰滥炸中,本坚持自我的一个小学生最终也加入了狂热的队伍。加拿大电影《浪潮》亦是说明了建立一个纳粹速成班其实很容易。希特勒曾说:“凡是一种理想寄托的,无论什么组织,它的伟大,就是在于它的宗教狂热,和那不能容忍的固执精神,他们攻击其他的组织,并且坚信着人家都是不对的,只有自己才是对的。如果理想的本身合理,再加上这种武器,那么,这种理想,奋斗于世界之上,必定是所向无敌的。”纳粹、文革、不都是如此吗?在旁人看来他们的逻辑是如此不值一哂,但于他们自己,这狂热的信仰却是如此崇高,不容质疑。人类的理性之垒远没有想象中坚不可摧,任何时候我们都有可能掉入荒谬、狂热中。

打开一个了解传销的渠道

因为关于传销的讨论而看到这本书,花了几个晚上翻完,有些收获。怀着一个固定的观点去看这本书,很难评价这书的好坏,总觉得说理有些直白,大量的立场和批评,会有一些认同,但是,就本书内容而言,不能称之为纪实文学,书中值得推敲的部分很多,甚至,有些内容可能是作者因为种种原因不能到清楚,而另外一些,可能只是为了吸引眼球,论证说理吧。对于所述事实的怀疑,是必要的,但对于书中所讲观点,还是可以参考的。传销的盛行,不仅仅是个人知识阅历积累的不足,也是时代的产物,极度追求价值,无视伦理道德,人本性的贪婪,自我的麻醉与背叛,种种因素串连起来,最终,才有了传销这一种骗术。屡禁不绝,有种野火烧不尽的气势。这在短时间内是不能解决的。但是,对于传销人员的特质想想还是让人心里发凉,倘若多一些常识,多一些自律,提高一点道德,或者理解一下逻辑,可能传销未必这么猖獗。不过反思起来,是不是传统教育中的有所谓有所不为是有作用的。是不是在科学进步的阶段,道德真的没有赶上这个节奏。中国,少了一味药。不止一味药,中国少了很多,民智未开才是关键。百年前,多少人大呼着开启民智,而今天,已久是民智未开,不得不感叹,科技的进步,何时能带来思想,何时能创造好的生活。看到传销中人都乐在其中,也难免思考另外一些事情,人究竟需要的是什么,为什么最近本的道理可以忽视,自己能背叛自己的逻辑,自己能背叛自己的精神。理智思考真的很难吗?我想是的,面对足够的诱惑,面对十分的欲望,理智和逻辑用于居于次位。常常想着,自己是不是也会和这些传销者一样,只要使时间久了,被告诉的多了,就会被洗脑,而洗脑是不是真的那么容易,我开始害怕。人真的有自我吗?

另一种风格的慕容雪村

他的书我一本没拉的看过。这本跟以前的风格完全不一样。没了以前的冷嘲热讽,倒有点老大爷般的悲天悯人。可能这是亲身经历,也可能那大部分都是社会底层,基本都是受害者,尽管他们都不以为然......还有我铁定出版前他删了老大一节,有些事没敢说透,让咱在黑夜里回味不已。

你的身体中是否也飘荡着一个名叫“传销者”的幽灵?

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在传销中执迷不悟?是太穷?太没有知识?一种心理的自我催眠?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有趣的是本书的题目是“中国,少了一味药”而不是“传销者,少了一味药”。不过在我看来传销不是传销者身上才有的毒瘤,也不是中国的,而是人类社会的毒瘤。在国外,也有取缔不尽的传销组织,伎俩有所变化但是核心都是不变的,利用人和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爱情,利用人对于金钱的贪欲,利用人对于不劳而获的妄想,这些都是人性的弱点,是不分国界的。 传销者中大致分为两类,第一类是心里清楚传销的是个什么东西,但是他们早已把灵魂卖给了魔鬼,他们相信自己能够最终成功成为百里挑一千里挑一的金字塔顶端,通过吸取别人的鲜血来发财致富,于是睁着眼睛说着瞎话,誓要做得传销组织的人上人。第二类是良民,他们真的相信传销组织的那些鬼话,他们真的相信自己在做正正经经的行业,像纯洁待宰的羔羊,被屠宰前还温柔缠绵地厮磨着刽子手沾满鲜血的手。的确,不可否认,幕后黑手和少数的金字塔顶端的传销者的确会赚到钱,也就是传销者眼中的“成功”。但是让我们仔细想想,这是什么样的一个价值观人生观定义的“成功”?上平台,有钱有权有政府撑腰,荣华富贵的下半辈子。对,有钱有权有政府撑腰,荣华富贵的下半辈子。这是很多人的人生理想,终极目标,不限国籍,无关受教育程度。如果除此以外你别无所求,那你也是传销的高危人群,如果你是个精明的投机者,你会成为第一种传销者;如果你是一个朴实的农民,你会成为第二种传销者。怎么抵御传销的诱惑,其实很简单,首先找一点除了金钱权利以外其他的人生乐趣吧,爱韩剧爱日剧;爱足球爱篮球;爱动画爱漫画;爱逛街爱k歌;爱旅游爱ml,只要你热爱的是生活本身,就不会接受那些枯燥乏味弱者无聊的传销生活了。再加上一点点常识,任何看似复杂的事情其实都不那么复杂,用简单的话说就是交了3800,然后在街上游荡两三年后就可以不劳而获?贪官都要在噩梦里出一身冷汗不知哪天就被双规呢。

饿了,要吃饭!

其实,缺少的那味药,仍旧是粮食!我们不能否认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各方面取得的巨大成就。但是辉煌背后,仍旧一大批人生存在温饱线的边缘。因为饿怕了,所以他们投机,盼望着天上掉馅饼。你见过甲级写字楼里的投注站吗?在越繁华的城市里,城中村里面的彩票投注站数量越多,生意相当红火。这些人都盼望着早日脱离城中村,荣归故里。日益巨大的贫富差距,使得底层的劳动人民渴望翻身。一部分人利用政策优势,先富起来,这是共识,亦是常识。所以,在传销者被告知他们所从事的是国家帮扶的行业的时候,他们才这么容易信以为真。被骗者缺的不是生活常识,而是经济和法律知识。从目前的媒体报道来看,国家的打击力度不够,精力或者警力不足是一个原因。死灰复燃是传销的常态,国家其实也不敢彻底消灭传销。一旦这批人完全被“解救”出来,国家又不能为其提供工作机会,这么多的闲散人员有可能造成更大的社会危害。所以,国家在一定程度上放任和纵容他们祸害自己的家庭和亲人。谈及传销的DNA,“拉人头”来赚钱是其突出特点。广义来说,那些靠拉人头壮大其势力的政党和宗教组织亦可划入其列。任何事物的合理性本身都具有时限性,该阶段不合理、不合法的事物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有可能被正名。或许,到了真正的共产主义阶段,“传销”这一模式不失为一种不错的扩张人际财富的工具。

那味药叫知识

一个偶然的机会读到作者的文字,觉得这个人写字幽默深刻,就找本书来看。作者曾经卧底一个传销组织,写了一本小书,好吧,就开开见识。说实话,防骗宣传已经挺多,在学校,在警察局,在公安局,在银行,甚至在出租屋的白墙上,也贴着“防范十种骗术”,“严打非法传销”。海报上打击传销窝点的图片几乎都是在个黑暗的出租房里,一帮男女老少被反绑或蹲坐地下。然而我很疑惑,传销到底是什么?什么人会被骗进去?进去了干什么?我不知道来龙去脉怎么确定自己不会被骗?按本书的定义,不销售产品,只拉人头,就是传销。传销有很多名目:连锁销售、资本运作、直复营销、框架营销、连锁加盟、网络营销……很多人说安利和无限极这些直销公司是合法传销,其实还真不一样。印象中,传销组织都是限制人身自由,动不动就打人的组织。这本书倒是告诉了我一个“温柔”的传销组织(传销组织也有很多种流派)。这个组织名目是连锁经营,有一套行事规范,还有洗脑教材,每个行动都有预谋,目的就是拉人头。以各种名义骗了人过来之后,就天天上课聊天洗脑,还不给吃饱饭,睡烂棉絮,交3800入伙,然后不断拉下线,自己就升级,五级之后就是老总,就可以月入六位数数钱了。不用生产产品,就只管拉人头,就可以发财!其实一个人只要头脑清楚,受过点教育是不会上当的,然而这套洗胃洗脑程序可以让清楚的人糊涂,糊涂的人更糊涂。明明是个破地方没饭吃,却觉得是组织磨练自己;明明天天不干活不生产不销售产品,却觉得能赚钱;明明是拼凑过来经不起推敲的理论,却觉得是真的;明明是地下组织不见得光,却觉得能运行是因为国家支持。因果论证、循环论证、诉诸权威,逻辑如此混乱的话语还能被骗,真是醉了。然而被骗的人通常是不经世事、单纯可爱的人,被亲朋好友骗来,洗胃加洗脑。传销攻击是那些无知的人、贪婪的人,还有有知但贪婪的人。有的人不被骗,是因为能够一眼识穿骗局,知道不可能有什么“短平快”的生意,然而很多人知识有限,缺乏辨别能力。什么富婆重金求子、路边分摊捡来的巨资、修改银行密码、补发社保金,能识破的人直接就挂电话,不能识破的人只会一步一步坠入陷阱。不过我觉得前面的骗局比较简单,骗你一次你就醒了,而连锁经营比较高级,因为它能让人陷进去,一旦相信就是彻底的相信,还觉得其他人不干这“行业”是你走宝!像中了魔咒一样,即使被警察解救了还是有很多人回到组织怀抱,继续坑骗亲戚好友。作者最后安全离开了传销“大家庭”,联合警察捣毁了窝点,除了2个人彻底离开,其他一百多人还是执迷不悟回去了。作者能解救的是他们的人身,却不能解救他们的思想。可悲。上网搜索了一下连锁经营,很多网站还在运行。微博上更是很多广告,他们一直辩说自己跟传销的区别,却不知道自己就是传销本身。可悲!

转载:困困<现实比虚构更离奇>

出生于美国喧嚣的1930年代,一直游荡在文学界边缘,当过报社记者和杂志社讽刺小说作家,在他真的写出一部小说之前,他已经是一位拥有大量读者的名人了。他是个有才能的表演者,一个自己作品的解释人,穿着标志性的白西服,看上去有点像花花公子,这套西服跟他的嘲讽智慧同样闪烁着光芒。他常常受到攻击,却从不显露自己的创伤,而对别人的轻慢和妒忌,倒是很敏感,并且,他并不总是相信自己会流芳百世。 他是美国“新新闻”主义的代表人物汤姆.沃尔夫。“新新闻”一词并非由他第一个提出,据说出现于1887年,英国学者马休.阿诺德在一篇文章中斥责小报对英国文化的损害,而“新新闻”则能干,新颖,灵活,敏锐,富于同情心且无所不容,它唯一的缺点是华而不实。随后在这篇文章中,学者又用同样的辞汇形容了“民主”。汤姆.沃尔夫1972年在《纽约》杂志上重新阐释了“新新闻”,它对应的是旧新闻——以快速和传递信息为目的的新闻报道,同时属于“非虚构写作”的变称。 汤姆.沃尔夫在为“新新闻”选集所写的序里,列出四项“新新闻”借用小说的技法:(一)事件始末通过情节而非概要说明来呈现;(二)以对话代替叙述;(三)通过事件中人物的视角,而非旁观者视角来陈述事件;(四)和写实小说一样结合诸如人物外貌,服饰,私人财物,肢体语言等细节描写,点明人物的社会阶层,个性,地位和社会环境。 汤姆.沃尔夫的浮夸风格一开始就获得了恶作剧般的成功。他的成名作,发表于美国版《Esquire》的“桔片样的糖果色流线型娃娃”,是一篇长达49页的意识流备忘录;另一篇关于纽约格林威治村女子监狱的报道,开头使用了40个“啊——”,描摹女子监狱的女囚朝着窗外大吼调戏过路小伙子的场景。“新新闻”运动的参与人还包括诺曼.梅勒,盖.特立斯,亨特.汤普森等,受其影响,1968年杜鲁门.卡波特创作了了日后被奉“非虚构写作”典范的《冷血》。由于他们中大部分都精于表现,擅长塑造自我形像,又以争吵和互相攻著称,他们的主张往往和他们肥皂剧一般的丑闻纠缠在一起。 诺曼.梅勒在1965年提出一个观点:美国一直没有产生像托尔斯泰或者司汤达那样的伟大作家,因为在经历了“英雄的失败”之后,美国作家为自己创造了个“独立的和平环境”,满足于玩弄文字比喻,并把解释美国社会的任务留给了新闻记者。相形之下,汤姆.沃尔夫的努力弥足珍贵,虽然诺曼.梅勒并不瞧得上他的技术。 1968年,诺曼.梅勒创作了以美国五角大楼下的反越战游行示威为主题的《夜幕下的大军》,获得当年普利策奖非虚构类奖。他在结尾写:“我们的国家,昔日她美貌无双,如今她长满天花.她怀着身孕---无人知道她是否偷了汉子.她身陷地牢,四周是无形的墙.现在可怕的分娩期到了,她开始痉挛,这痉挛会持续多久,知道的医生还没出生.她会产出什么?世界上最可怕的极权政权?还是一个属于新世界的婴儿,一个智勇双全刚强多情的孩子?” 非虚构写作兴盛时期的美国,是个现实比虚构更离奇的时代。震撼一个接一个发起冲击,一个危机还没有消逝,另一个危机已成为报上头条。民权运动不断加强;有节制但绝不妥协的黑人穆斯林运动以及他们的领袖马尔科姆被杀;人们不得不认识到社会富裕与日益严重的普遍贫困化确实共存;肯尼迪在稀奇古怪的混乱情况下遇刺;牵连进越南战争中……所有发展都超出人们的想象,步调神速,以5年为一代的历史分期法已经显得太粗疏了。这样产生了个后果——人们强烈想知道,这到底他妈的是怎么一回事?人们一边寻求解答,一边对于讲事实,有资料,可靠的,带分析性的东西产生兴趣。这成为非虚构写作的沃土。 并非所有人都对这种文体持乐观态度。评论家兰德尔.贾雷尔在《超级市场的伤心人》里说:“我们这个时代是个文章充斥的时代,我们在铺子里买文章,看杂志里的文章,在文章的缝隙里,在专栏、访问记、图片文章、记录性文字,在缩小为标题或者扩展为非小说畅销书的事实里,在真人真事的夹缝里求生存。”

是的----常识

这与自己的经历有关,上次去桂林旅游就碰到这样的问题啦。这本书是昨天在书摊上一口气读完的,正如《How to ask the right question》中所提的一样。现在这个社会缺少批判性的思维,很多智商很高的人,但是连基本的常识都不知道。其中就讲到许多大学生呢。印象最深的就是一个能将物理中那些复杂的理论讲的头头是道,井井有条的人居然分不清其中的骗局。另外一点也揭露出中国现阶段存在的一些问题。本书开始没在我的计划中读的,只是逛得时候无意看到。-:)

读后小感

一口气读罢整本书。关上网页,有种脱离受控的感觉。环顾四周,仍是我所熟悉的办公室和同事,一切仍然井然有序。我悄悄的呼出一口气。感觉自己刚从一个黑暗阴冷的地洞爬出来,外面是明晃晃的正义之光,照在身上暖暖的、平和的,真是说不出的欣慰和轻松。真心开心自己只是个“看客”,可以抖抖衣袖轻拂而过。转而又悲哀书中的一切都是真实存在的。无疑的是,在这么阳光明媚的日子里,仍有个阴冷的角落,正在真实发生着书中一幕幕的残酷和愚昧。

何以愚昧至此

两天的时间读完了慕容雪村先生的《中国,少了一味药》,在读之前,对于传销只是有个大致的印象:在电视里,被警察冲破的房门,蹲满了面容呆滞的传销者,环境脏乱不堪仅此而已。他们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我都不清楚,只知道这是国家大力取缔的东西,还是不碰为好。慕容雪村先生2010年2月出的这本书,貌似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对于敢于亲自去探查真相的勇士,我素来非常尊重。那么卧底传销组织23天,受尽折磨的慕容雪村先生写的东西,自然是要读上一读的。这是一个不怎么精彩的故事,没有帅哥美女也没有雪月风花,有的只是发臭的棉被和没有咸菜的稀饭。这是一个腐臭的角落,每一个人都留着口水露出丧尸一般见血就想吸的目光。他们有涉世不深的青年,也有已应不惑的中年,有着拿着小学文凭的半文盲,也有大学本科毕业的高材生。原谅我的代入能力不够强,就算读完了这本书我也死活无法理解他们的思维世界,何以愚昧至如此?也许就是贪婪吧,期待着一夜暴富的神话,而最终走向黑暗的深渊。可是读完之后我却在想,究竟是什么原因致使传销这样的污流在中国汇聚成江海湖泊?1000万人的传销规模,牵扯到1000万个家庭和3000万人的幸福,这是何等可怕的几个数字!可这的确是中国的现实。慕容雪村先生的书名叫《中国,缺了一味药》,一味什么药?从书中得到的是“常识”之药。可我们为什么缺少“常识”之药?九年义务教育,职高教育,大学教育甚至研究生博士教育这么大规模的投资这么长的受教育时间,为什么连最起码的“常识”都没有学好而去相信传销者连篇累牍的谎话?在我看来,问题并非这么简单。传销只是一个社会的现象,它是社会意识的一种客观的反应。中国人缺少最起码的原则意识,没有权利和义务对等的观念,不知道得到多少就要去付出多少的基本概念。继而造成了目前社会腐败横行、全面拼爹的混乱局面,也在无形中催生了“传销”这种畸形的诈骗形态。“传销”的参与者不是手握强权的官员,而是本身淳朴善良的劳动者,他们无法通过权力和关系为自己牟利,而常年的贫穷却最终逼迫他们相信了这张花在墙上的炊饼。这是社会的悲剧。慕容雪村给我们展现了“传销”组织的行为形态,但是我觉得这还远远不够。虽然说这是个令人警醒和思考的故事,但是仅仅陈述这样一个事实无疑太过单薄,以致于最后快速扫过了50多页直接读了结局。我想要了解到作者对于传销行为原因和解决方法更深层次的讨论,但是遗憾的是本书只停留在浅层次的感慨抒发上,并没有太多建设性的观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有些让我失望。毕竟慕容雪村是为数不多的亲自体验传销并记录于文字的作家,他更有资格对于这个问题发表深入的看法。希望以后能读到他本人的观点吧。Ps:慕容雪村的签名很不错,比刘瑜好多了。欢迎光临我的博客:http://blog.future4ever.com/kira/

《中国少了一味药》慕容雪村

《中国少了一味药》慕容雪村昨天快下班的时候拿起这本书,看了二十分钟,就带回家继续看,刚才终于看完了。有很多书很抓人,一旦打开就让你放不下,有点时间就想看,早上醒了就想知道下面怎么样了。要是没有这样的书,读书人是不可能维持那么快的阅读速度的。相比之下还有一摞书在我的床头都放了快一个月了,还没看完。也许不能用是否抓人来衡量一本书的好坏,有吸引力的书往往都是小说,都是有情节的故事,而一本哲学书,一本心理学,再深刻再动人都无法达到这个地步。传销这么多年也陆续听说过一些,不过具体的内幕还是不堪了了。慕容雪村在书里详细描写了自己走进传销内部的详细过程,二十三天也许对我们普通人并不是一个很长的时间,可是作者却通过自己的观察、记录把上饶他所在的传销系统摸得清清楚楚。十几个地点,上百人,最后报警,并且和警方一起查封了这些地点。可惜的是作者刚进入传销体系中,还仅仅是金字塔的最底层,所以知道得还有限,很多内幕,后面真正的操控者都没见到过,也不可能就这么简单的抓到,所抓到的这些小喽罗最后也只能够放出来,所以传销者们,换一个地方还会死灰复燃。这就是传销的可怕之处,把被骗的人,一点一点变成了骗人者,帮助别人继续骗人,而躲在幕后真正的骗子却深藏不露。那么卧底者就不能更深入一层来接近幕后的真凶吗?想要深入就只有一个办法,那就是骗人,骗更多的人,骗自己的亲戚朋友,骗自己爱人孩子,骗自己的父母兄妹,所以作为一个有良知的人,明知道是骗局,又怎么能参与其中呢?所以有正义感的人,想要揭开黑幕的人,就这样永远也走进不了真正的黑幕。看到那些骗子们的各种材料,看到他们制定的各种方案,看到他们为了对付一个来的新人,从制定计划,分析,讨论,制定方案,到打电话问候,打电话刺激,打电话邀约,到如何到火车站迎接,如何进门,房间中怎么安排,同住的人怎么分工,等等一点一点都安排得非常详细,让你在这些安排下一直走下去,直到你一点一点也开始参与其中,并沉浸下去。换句话说,传销就是一个培训骗子的基地。你一旦被列入其中,就很难逃脱。在《诊疗椅上的谎言》中心理学家亚龙描写了一伙国际专业骗子,他们一旦选中目标,就会进行详尽地策划,而且行骗的数量让你很疼,但是却并不是让你倾家荡产,最后还让你哑巴吃黄连,无法报警。当书中的主人公上当以后,骗子们竟然冒充警察再骗了他一次,面对那么专业的技巧,那么复杂的行骗手段,我承认,我可能不相信传销,但是不可能不进入他们的圈套。只是有一点,那些国际诈骗集团,相中的都是有钱人,而中国的传销团伙,骗去的几乎都是没有正经工作,没有什么收入的穷人。慕容雪村估计在中国参加传销的人有一千万,书中没有提到他是怎么计算出来的,只是估计在上饶他们的体系有近二百人,整个上饶有一千多。即便没有一千万,但是也绝对不是一个小数,这些都是想要改变自己命运的农民、小商贩、刚毕业的学生、打工者……传销集团从他们身上榨取了最后的钱财,并且让他们把自己最亲的人都骗来,总有一天,当他们被骗得一无所有的时候,他们连退回到本来就很贫困的生活,都不可能了,传销毁掉了他们的一生。

传销来袭,大家注意

昨天晚上上课,班长和在一块上课的另一个班的班长每人拿着厚厚的一叠免费电影票,电影是2010年11月16日上映的《生化危机4》,由于电影早已上映,多数人已经看过了,也就没有多大兴趣了。今天上课,又看到辅导员发的短信:电影票是传销组织搞的,让大家别去。传销又进校园了?这是我的疑问。前几天看了作家慕容雪村潜入江西上饶一个传销团伙,卧底23天后写的纪实文学《中国,少了一味药》。作者针对传销屡打不止的现象,在书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五十年后(针对1960年的一个例子),有一种社会之病久治不愈,原因也是少了一味药,这味药就是常识。慕容雪村在书中讲到一个传销者:他大学毕业,曾参加过物理竞赛,能把黑洞、白矮星、普朗克常量、狭义广义相对论讲得条条是道。但他却秉承着传销行业“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宁愿肚子饿得呱呱叫,也不愿破坏“行业规定”而接受作者请他在肯德基饱餐一顿的好事。他竟不知道任何人都不能限制我吃饭、阻止我吃饱,这是最起码的常识。所以他就是那种高智商笨蛋。读到这里,我试着解释相对论,描述黑洞,却感觉知识匮乏,我还不如他。书中还提到四十位各色人物,都奋斗在那里,什么也不干,却想着自己的出头之日。想起大一那会,学生会一个干部把一舍友叫去说是有份好的兼职。根据室友回来的描述,那里的一切俨然就是一个传销,上的课就是传销必修:洗脑。而且还在那里看到了另外几个学生会的风云人物。这也成为我蔑视学生会的一个原因。但我并没有瞧不起那几个同学,因为他们也是受害者。而在这个国度里,有着1000万的传销人群。让人悲痛的是,传销并没有因为作者慕容雪村的举报,公安的打击而消失,他们只是换了一个地方继续做着自己的发财梦,还未到他们的梦醒时分;继续骗着别人,也被别人所骗,知道家破人亡。这是一部纪实文学,跟别的小说不一样,我们可以根据自己的期许赋予一个完美的结局,它的结局就是这样,无法更改。电影票都是从班长那里来的,估计也就从某处同意领取的,这可能就是源头。如果这个消息属实,大家拿着电影票兴高采烈的去看电影,结果有一部分却走上迷途。正如梁文道在《常识》中所言:“本书所集,卑之无甚高论,多为常识而已。若觉可怪,是因为此乃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不是我小看现在大学生的阅历和判断力,是因为我们本就生活在一个“常识稀缺的时代”。3月17日的抢盐风潮已经过去好几天了,这几天那些抢到大批量盐的百姓又想方设法去退盐,但多被告知盐为食品,退换回来没经过安全检测,不利于在上架。我已开始想着最好别给退货,给这些见风使舵、趋之若鹜,缺乏常识的“愚民”一个大大的教训。但后来一想,还是希望在必要时政府插手,把买的太多的那些盐给退了。其一,因为有的竟抢到13000斤,吃不完暂且不说,很有可能他们把身家性命压在了这个上面,他们还需要生活。其二,对于如此众多的缺乏常识的民众来说,这一次事件对他们也起不到什么作用,因为这些疯抢者里面不乏2003年非典时期抢盐风潮时的老面孔。从韩寒的博客到梁文道的《常识》,他们都在用最明了的话语向我们讲述着急需却最缺乏的东西——常识,这或许也是他们受到尊重的地方吧。2011. 03. 25 西南大学楠园

不合村长在网络上的大名

名字起的很大,第一次读他的书,没有心理准备,却没想到是这样的情节安排和文字功底,一段平铺直叙,一段歇后语,县城小报的水平,比不上冯唐十七岁写的骚包小说。如同书中说的,道理,谁都会说的,说道理的人也不定懂得这个道理,讲些假大空的话唬人,人家一看又是曾国藩,又是康德的,心里发毛。但愿其他几本书能有些情节,有些安排,有些文字提炼,让人读起来不觉得那么无味。

真人真事真心

读完慕容老鬼的这部新作,已经有两周了。只是一直忙于布置公司年会,没空写心得。说实话,看这本书,没有读《红尘》时那种欲罢不能,却又无言可喻的感受,也许是书中的内容太过于写实,现实毕竟没有那么多巧合与冲突,情节上来说没那么吸引人。然而,读过之后偶尔还是会在脑海中浮现出书中的情节、人物,尤其是小琳这个年轻的姑娘,说傻不傻,说聪明也谈不上,按说她也算是有点文化的人,懂得些常识,然而懒惰、自私、冷漠、不求上进、渴望一夜暴富——这简直是对大部分国人的写照。也只有在这种整体心态之下,才会让骗子那拙劣的手法所向披靡,在人群中制造愚蠢、传播邪恶。郝哥(容我这样称呼慕容雪村)在我心中是个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前辈,既不怨天尤人,也不妥协退让,更没有谄媚阿谀,保持着自己的观察方式,冷静而不失热情,执着而不冲动。此书即是对传销者的描写,更是对他自己的一次刻画。因为是纪实,在书中郝群也是生活中的郝群——谨慎、渊博、聪明。其中有一段关于“印度师兄”的描写,可乐而又无奈,关于交钱多交一百块的描写,更是体现出他临危不乱,还能清晰的思考与观察。细看此书,写的即是传销又不是传销,由这本书,能看到洗脑的容易,能看到组织的方式,能看到缺少常识的善良的老百姓一个个丧失了人性,欺骗自己的亲人与朋友,这本书未必读着畅快淋漓,却是发人深省,引人思考。原来民众就是这样被鼓动的,原来愚蠢就是这样被传播的,原来人们的是非观这样就能被打破。不再赘述,只愿更多的人能看到这本书,更多的人能够了解传销,不明真相的群众们能够远离传销!

贾总”的那句话,我想了好久

村长的书就是这样,每次看都有不同的感思。所以村长的书我通常都看个七八九十遍的。这本书刚在网上看了几章,不全,当地的书店也还没上架。年末了,估计在网上买的话,快递送到家也慢的要死。所以,等等吧,年后再去买一本。昨晚七点吃过饭就开始看了,一直看到11点钟。其实这几章不是很长,村长的文风朴实很多。看得十分纠结。为小琳,为嫂子,为管老爹,为大学生郑洋~~~他们中多数还很年轻,但大好的青春就浪费在这些充满欺骗谎言世界里,不能自拔。而他们还在坚持着那个年薪百万的梦。。真的很同情他们!书中有这么一节,小琳他们带村长到一个“贾总”那里上第一节洗脑课,贾总,一个南方的中层管理,因不满老板的剥削,毅然放弃“有头有脸的生活”,奔向了这条发家致富的捷径。村长说,原来她不恨资本家的剥削,恨的是自己不是资本家。我愕然。。仿佛觉得这句话似曾相识,回想起,曾经也有个人,向我大倒苦水,说老板是怎么变态,怎么剥削,怎么抠门,末了加上一句,“想想还是忍了,就当学习经验了,等以后我当了老板,也会这么做~”是的,我们不剥削别人,因为我们还没有那个能力,等我们有条件了,我们会变本加厉。多年的媳妇熬成婆。。。。所以,我们的父母深切地教导我们,别去给私人打工了,考公务员吧,奔向党的怀抱吧。。。。党和人民是不会剥削你的。然后,千千万万的年轻人,奔向了另一项伟大的组织~~~~无意多说什么,写几个文字,抒发感慨。

让人震撼的真实

佩服慕容雪村的勇气和胆量,尽管书里还是一贯有慕容雪村怪异的逻辑。另外,从内容和陈述上也情绪化,当然,在让人极度气愤的事实面前,这无法避免,任何一个人也许都一样。看这本书,不禁怀疑,是否我们这个民族天生就容易被愚蠢笼罩甚至统治?从愚昧时代到狂热时代直到如今。独立人格和思维的缺失,这可能是这个国家如今统治方式最大的问题,从书里描述的事实也可以看到,草民对权威,尤其是以“政府”、“国家”名义出现的权威的极度依赖。

一声叹息,一句呐喊,一剂药,救不了传销者

读完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是2013年12月一个阴冷的傍晚,天空飘着小雨,一阵阵西北风扫过门前的老梧桐树,大片大片枯黄的树叶随风飘落。我的心情很沉重,想了很多,越想越觉得悲哀。没有亲历过传销的人,恐怕永远无法理解传销带给一个人的伤害有多深,即使读完这本书,依旧难以体会其中滋味。很多年前,早在慕容雪村写这本书之前的2006年,我从小玩到大的伙伴,从贵州一个叫六盘水的传销窝点逃回家,在家里闭门不出整整三个多月,才渐渐走出阴影。时至今日,我还清晰的记得他逃回家的那天晚上,我第一眼看见他的情形:他佝偻着背脊,头上戴着一顶脱线的毛线帽子,上身穿着一件脏兮兮的灰色外套,下身是一条洗褪了色的牛仔裤,脚上一双球鞋扑满灰尘;他已经瘦的可以用芦柴棒来形容,脸上没有一丝血色,双眼呆滞、无神,充满了恐惧;他不停的抽着劣质香烟,嘴唇不由自主的颤抖着,却说不出一句话来,只是看着我,满眼饱含着泪水。   我是受他妈妈的托付,来看他,劝他,但不论我说什么,问什么,他都充耳不闻,只是一个劲的抽烟,蜷缩着身子,打着冷颤。当我失去耐心,将要转身离去,决定放弃这个一起长大的小伙伴时,他拉着我的手,摘掉头上脱了线的帽子,露出光溜溜的光头,说了两句话。   一句是:别丢下我,我心里害怕。   一句是:求你别再骗我,我已经一无所有了。   大约因为我有这样的经历,所以我对这本书相见恨晚,对这本书充满了期待,几乎是一口气读完,只用了一天一夜的时间。很难想象,一个成名的作家,为了写这本书,花了23天的时间,潜伏在江西上饶一个传销窝点收集写作素材,但这本书,确确实实带给了我很大的震撼。   在这本书里,慕容雪村用直白的语言,详尽的记叙了他从踏入传销窝点开始,到求助媒体端掉了传销窝点结束,期间他认识的形形色色的人,切身感受到传销组织里愚昧而疯狂的洗脑过程,以及传销者不为人知的凄惨生活状态。   慕容雪村说,中国有将近一千万人在从事传销这个行业,而且人数逐年在递增。   慕容雪村说,传销者都是善良的好人,他们被骗入行业后,从抵触到迷茫,从迷茫到相信,从相信到狂热,他们先骗自己,再骗自己的父母亲戚,人连着人,根连着根,背负沉重的债务,等发财梦破灭的时候,年轻的可以去做苦力,去偷去抢,去卖血卖身,年老的体弱多病的老人和尚在襁褓中的孩子怎么办?   慕容雪村说,传销者每天的菜钱才三毛五,他们崇尚节俭,终日游手好闲虚度光阴,吃不饱穿保暖,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他们为了一个虚无缥缈的发财梦,倾家荡产,六亲不认,父子反目,亲人成仇人,还一意孤行,简直愚蠢至极。   慕容雪村说,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身陷传销无法自拔,是因为他们缺乏常识,不明白类似于“人饿了要吃饭”这样的基本常识,好高骛远,总想着一夜暴富,宁可相信传销者的谎言,欺骗自己,欺骗别人。   这本书,融入了作者太多情感。对于那些善良的被骗的人们,慕容雪村忍不住扼腕叹息,对于传销这个坑害人的东西,慕容雪村满腔怒火,振臂大呼,声嘶力竭的呐喊。为了让人们远离传销,他给传销者开出了一剂药,希望人们能提高思想觉悟,明白生活中的基本常识,希望能挽救更多的传销者,悬崖勒马,回头是岸。   然而,他的这一声轻叹,一句呐喊,一剂药,救得了传销者吗?很可惜,救不了。他的叹息改变不了传销者最终凄惨的结局,他的一句呐喊惊醒不了传销者的发财梦,他开出的一剂药远远不足以治愈传销者迷失的心智,更治愈不了国人旁观者的冷漠心态。   三年前,这本书曾引发过轰动,不过不是在传销者之间,而是在文学圈和媒体界。文学圈人士盛赞慕容雪村引领着非虚构写作的潮流,媒体界津津乐道慕容雪村不惜性命深入传销窝点,其勇气值得推崇。这是慕容雪村的悲哀,更是那些还在传销陷阱里苦苦挣扎着的人的悲哀。   我认为这本书还没有写完,我很想知道慕容雪村描述的那些善良的传销者们,那些2010年曾与他有过一面之缘的传销者们,如今他们是否摆脱了传销的纠缠,如今他们是否过着正常的普通人的生活。

仅仅是纪实

书中仅仅是纪实,没有剖析出深层次原因,全书内容重复较多。只是记述了传销中的一部分真实内容,缺乏更高层次的思考。为什么传销在中国盛行?传销体系中对人思想的掌控和组织建设中的关键点在哪里?。。。。。。这些问题都没有给出来回答,只是说了传销中怎么做,以及那些人如何上钩,缺少了一些深度。

为大众写的书,火力再猛点就更好了

其实我是怀着心理学角度的好奇心去看的。很好奇传销者用于洗脑的是怎么样的邪恶技术。看完了,说真的,有点失望。相比NLP什么的,他们的方法太简陋太粗俗了。而也因此如此讽刺,因为它是如此。。。。“有效"。至于里面说的有多么刺激或振聋发聩,倒值得斟酌。个人还是喜欢这种白描的纪实文学方法,只恨它不够猛烈,恨该买这书的人,恐怕没这闲钱和闲心。当然,这是废话。开启民众的智慧,向来是个伟大工程。“人饿了要吃饭”,确实如此。填饱肚子的问题是如此的重要。我们从这里可以看到个人之力量微薄。但,恰恰是你,我有意无意做出的一点点善行,一点点维持正义真理的努力活尝试,在影响着社会。书中说的明白,什么“连锁销售”是个好词,丫就算传销,任它怎么改头换面。如果你去百度知道搜搜“连锁销售”,再看看它的解释,http://baike.baidu.com/view/446833.htm会发现不知所云,其实。。。。就算传销。可笑的是,似乎没人来处理这么不和谐的信息。哎呦呦·~少有揭露者: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1d10ea01000cs5.html。有时我在想,到底那些人是用了什么心理学的邪恶技术,把人洗脑的?现在觉得这个问题太过。。。这么说,太过简单。填饱 肚子要紧。中国也许一百年都不需要心理学家,但一刻都不能没有推动经济、改善民生的人。

精神胜利法

“皇帝的新装”故事大家都已经耳读目染。但是现实却是就有这么一批人宁肯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当谎话在说过一千遍以后也就成真以后,每个人开始放弃思考,在成为体制化的人之后,开始指鹿为马,并且还裹挟他人以至陷于万劫不复之境。不仅是个人的悲哀,其实更是社会的悲哀。一个社会太过浮躁,当机会主义大行其道时,个人境遇的不公平进而导致一部分人开始陷入深深的迷茫。恰好有人投其所好,在一步步的构陷陷阱以至于得其门道而入。社会的冷漠与之形成鲜明的对比,在这个集体中大家开始寻找到自己的定位,在发现自己的角色和感受到集体的温暖之后,进而对虚伪和谎言熟视无睹,你已经开始放弃思考了。每个人在虚妄的谎言中不能自拔,并且开始麻痹自己,成为一个机器遵循着既定的程序开始工作,依靠着亲情,友情和爱情纽带一步步构造自己的经营圈,自成体系,由此一个轻而易举的假想构成了自我欺骗的逻辑,而这样的假想逻辑又进一步证明了假想,使他成为牢不可破的真实。也许刚开始会有些负罪感或者内疚,但是人最怕习惯,当你熟悉一个环境之后,认识的人,了解的事,进而慢慢左右了你,你会安之若素,你会感同身受,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觉其臭,你已经被同化了。人在最绝望的时候其实是最盲目的时候,如果不是生活所迫,或许不会那么迷信物质与金钱了。我们总是用精神胜利法,不断的给自己提供心理暗示,不断的强化记忆,终究随风摇曳,你已经成为一个高智商的机器了。思想的光芒不在,注定又是一个悲剧。见过太多的传销“妻离子散”“家徒四壁”,但是这座“围城”仍然只进不出,有时候又是一种意念在支配着大家,其实我们都是物质主义者,太注重实利了,并且都那么自私,那么爱自己.......这味药,中国人是不是该好好补一补呢? 曾记得梁晓声在《中国人,你缺了什么》中写道中国一直缺了对公共道德的遵守,其实探究更深层次的是缺少信仰,没有内心的操守,没有外力的制约,聪明的人开始伪善,而普通人则开始平庸,在最好的时代与最坏的时代之间,我们都变得面目可憎,在不遵守规则的世界里开始变得不自恃,而随波逐流只能南辕北辙,当离当初的你更远时后,哪些逝去的时光是否依旧值得回忆?我想,是该反思或者自责罢了。也许正如鲁迅所言,去改造我们的国民性,或许恢复传统,或者中体西用,也许新儒家中有好多精神财富是该我们重新汲取罢了

好看的故事

这是一本卧底传销组织长达23天的故事,我对作者慕容雪村的了解并不多,依稀听过这个畅销作家的名字,却从未读过他的作品。一个很偶然的机会,在一档谈话节目上,主持人说到电话诈骗,不知怎么的就提到了传销,进而提了一下这本书。我的第一反应就是,竟然有这么个人,冒死潜进了传销团伙,这是多强的好奇心和献身精神才能做出的事,于是兴致勃勃地买来,一读,发现根本停不下来。故事是这样的,2009年末,作者遇到了一位刚刚被骗进传销组织的朋友小庞,闲谈之下决定混进去看看,于是写了封遗书,发了条微博,料理好一切收拾行囊出发,开启了卧底之旅。传销组织地点在江西上饶,作者在小庞的带领下顺利和团伙成员接上头,进入了他们的“窝点”。这是个老旧而破败不堪的居民楼,传销团伙就住在其中一间。房间里灯光昏暗,卫生级差,散发着霉味、馊味和各种难闻的味道。这些人节俭得很,省钱省出了境界,每人每天只有三毛五的菜钱,从来不烧热水,被子破破烂烂,整天蓬头垢面地谈着赚钱的伟大理想。作者被安排好后,开始了各种各样的“上课”,今天见这个“总”,明天见那个“总”,鼓吹的都是行业美好的前景。他们将这种商业模式称之为“连锁销售”,是一种国家的新兴事物,为了在萧条的经济大环境下占据一席之地,能够和国外进行有效竞争,国家秘密培养了这群“高素质商人”,只需要缴费3800到36800不等,即可加入“行业”,缴费越高,起点越高,此后每拉进一个人都能提高地位,等到混上了高层,就可以拥有每月六位数的收入(但对于这六位数是怎么变出来的,所有人都含糊其辞),先苦后甜,未来就可以坐着数钱了。这些看似再拙劣不过的谎言却骗得上至大学生,下至普通劳动人民纷纷陷入其中无法自拔,甚至最后当警察向他们说明缘由时,这些人仍然矢志不渝地相信他们的行业神话,将警察视为异类。这些传销组织的人们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主旨,过着常人不能想象的节俭生活,每天吃不饱饭,穿不暖衣,在寒冷的冬天用冰凉的水洗衣洗菜,双手都生出了冻疮,仍然在想着光明的未来。究竟是怎样一种魔力,能将蛊惑人心达到如此惊人的地步?在这本故事中,作者依稀给出了解答。第一,传销组织以国家扶持作为骗术的根本,大谈有的没的经济形势,表明他们是国家秘密培养的一群未来商人,蛰居在此地卧薪尝胆,未来一定有一番大建设;第二,传销组织当中流传着众多“神话”,某某人最终离开此地攀上高位,过着每天数钱的阔绰日子,以此让人们对前景有着无限地向往;第三,对人们关于“连锁销售”的传统看法进行辟谣,言明他们做的并不是传销,只是很多传销组织歪解了连锁销售的含义,而这里做的是正规的销售;第四,营造一个超级有爱的大家庭,在这里虽然日子清贫,但人们对待行业伙伴都如同家庭一般温暖,试问在残酷的社会中哪里还能找到这样的组织?第五,除了讲课的对象和生活的伙伴组织内部人员断绝一切外界联系,生活中时时刻刻都在接受这种思想的洗脑,在群体的力量下,再理智的人也难免有所动摇。进入传销组织后,除了每天规律的作息以外,还要熟悉某种叫《业务洽谈》的行业圣经,顺便读点不知道谁编出来的励志读物,最重要的,就是要接受各种各样的授课。“行业”中出色的人才每天为新人变着花样进行洗脑,这些人有一套了不起的话术,说起经济形势来头头是道,也不管说得对不对,偶尔被别人拆穿,只管搪塞而过,转移话题。课后回到窝点再由伙伴进行安慰辅导,七嘴八舌地对你进行劝慰,等到课上得差不多,就开始交钱了。初始价格是3800元,最多可交36800,交得越多,起点越高,当然,行业也是有规定的,最多只能交36800,你想交更多也不可能,交钱之前他们会对你询问再三,“想好了吗?”、“是自愿交钱的,我们可没逼你”,等到人们交完了钱,下面就可以去拉人头升职了。作者为了能在团伙里混得更久,交了3800元,在步入“拉人头”这个档位时以去骗人为由离开上饶,联系了媒体与警察,准备将这群团伙一网打尽。最后的结局并没有想象中的惊心动魄,但却在意料之中,刑侦队出动了多人进行抓捕,《江南都市报》的记者也跟踪报道了这件事,最终抓捕了近40号人,但却都是一些小角色,而真正的罪魁祸首早已逃之夭夭。这些人在警察局里接受了反洗脑课程,却依然对他们的行业怀有希望,只将这一切当成是国家的“宏观调控”,考验他们意志力呢。几个月后,这个团伙从江西搬到了湖南,其中有几个人离开了,但大部分都还在,他们继续住在破烂的房间里,食不果腹地怀抱着发财的梦想,而这些人,在全中国有数千万计。作者采用了回忆式的写法,详细记录了二十三天里发生的故事,甚至细节都描述完善,间或引经据典与增加自己的观点,严格来说,这种个人色彩浓厚的写法并不算客观的纪实文学,但文字之生动却让人读之不想放下。评论略多,思想略少,不够严肃是评论家对这本书的普遍看法,且将它当成一本故事,事实上它真的是一本故事,还不错的故事。这本书的名字叫《中国,少了一味药》,书名的由来是这样的。“1960年,安徽凤阳的武店公社有个医生叫王善生,那时正是三年困难时期,许多人患有浮肿、闭经和子宫下垂,公社干部找王医生来治疗,他看了看,说治不了,因为‘少了一味药’。那味药就是粮食。”而如今,传销这种社会之病久治不愈,原因也是少了一味药,这味药就是常识。 一个荒诞不已的发财梦,让多少人前仆后继,倾家荡产,而如果连最起码的常识都没有,这种悲剧还会继续上演。微博:@木本缺一

《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一)——什么是传销?

至打我进平安开始,身边的人反对的占80%,说我被洗脑的不下于10个。有时候,我真的很寒心,有时候又觉得很委屈很受伤。不过,我并不打算退出,因为我不喜欢认输,我自己选择的路我自己会走下去,不是想证明我多了不起,我只是想争一口气,这条路,就算不适合我,就算千难万阻,就算头破血流,我也会用身体和拳头,硬生生的将它打通!三年!我只需要三年!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见证吗?你们等得及吗?你等得及吗?有人见不得我发一些励志的话语,有人见不得我传递一些正能量的东西,好像我说了什么话都是被洗脑了,好像我就不应该这么积极向上的生活?你这是多么阴暗的心理啊!他们说保险就是合法的传销,就好比银行就是合法的高利贷一样。我相信他们一定是道听途说,绝没有亲身经历,既然没有亲身经历,为何我要相信他们的话?况且“合法”和“传销”本就不兼容,既然合法,那就必然不是传销;如果是传销,那就必然不合法!合法的传销,那只是某些人的歪理而已。再说了,如果平安真的是一个传销组织,那么这个传销组织为何能成为世界五百强企业,中国最大的金融集团,那就真的值得各位深思了。至于什么是真正的传销?我也不知道,不过今天偶然读了一本书,算是了解了一点点,作者慕容雪村,是我很喜欢的一个作家。这一次,他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得知朋友差点被骗进传销组织,于是决定将计就计,混进传销组织,亲身经历,然后还读者一个好故事。离行前那天晚上,他翻书读到一段话很有感慨:两个和尚讨论生死,一个说:“生则一哭,死则一笑。”另一个更加豁达:“世间无我,不值一哭;世间有我,不值一笑。”于是他在电脑上发了一条微博,算是给读者一个交代:“消失一个月,拿老命开个玩笑,若回得来,还你一个好故事;若回不来,舍我一副臭皮囊。人间寂静,无非慈悲喜舍,无需唱经落泪、春秋祭扫,既造种种业,须尝种种果。留偈在此:风华如梦,倏忽百年,鸟归夕阳,月满青山。”并且给弟弟写好了遗书:我父母双亡,只有一个至亲的弟弟,那时他也在三亚,我把衣物、手机和银行卡都给了他,还偷偷地写了一封信,交在一个朋友手里,跟他说好,如果两个月后没有我的消息,就把这封信交给我弟弟。那封信原文如下:  志安:  如果你收到这封信,我大概已经死了。如果遗体找不到,不必费心去找。如果找得到,一火烧化、挖坑埋掉即可,身后事务必从简,不起墓、不造坟、不立碑,不搞任何形式的悼念活动。如果有人联系你要写我的生平,不要答应他,也不要接受记者采访,我的死不是大事,不必惊动世人。我目前有七种著作,版权期都已届满,我死后,《成都》、《深圳》、《贪婪》、《红尘》四本可以再版,《葫芦提》、《遗忘在光阴之外》和《唐僧情史》不要再版。国内出版可以跟路金波联系,我还欠他一点钱,请他从版税中扣除。国外出版可以跟Harvey联系,他们的电话都附在后面。  如果五年之内版税能达到一百万,我希望你能将这笔钱捐出来,成立一个文学艺术基金,不必冠以我的名字。如果不到一百万,你自己留着用。  我活了三十五年,虽死不为夭,你不必过于伤心。你为人忠厚,但不适宜经商,以后多多保重。这些年我一直对你很严厉,没怎么关心过你,甚至没跟你好好谈过几次话,现在想说也来不及了,你不要怪我。  母亲的骨灰还寄放在成都,你找时间把她葬了吧,春祭秋扫,你多替我尽尽孝心。  替我谢谢×××和×××,祝她们幸福,其他不必多说。  你多保重,少抽点烟,少熬点夜,不要太固执,尽量不要与别人起冲突。我们早年都很不幸,你吃的苦更多,希望你能平安幸福地过一辈子。2009年12月29日,作者开始了卧底生涯。“在传销窝点潜伏二十多天,总算活着出来了。”2010年1月27日,消失多日的他,在微博上发布了第一条消息。此后,他根据此次亲身经历,创作了一部纪实“打黑”作品,名为《中国,少了一味药》,于2010年12月出版发行。卧底二十三天,慕容雪村逃离传销窝点,凭借翔实的举报材料,协助江西上饶警方端掉了23个传销窝点,抓获传销人员157人。但这并没有让他快乐一点,他已经深感到传销的可怕,“如果时间再长些,把我终日浸泡在谎言之中,所见无非恶人,所闻无非歪理,我会不会变成一个狂热的传销徒?”接下来是一篇网易新闻,来源于南都周刊,里面的内容有关于本书的精华摘要,有兴趣者可以一读,http://news.163.com/10/0422/09/64S5TL4A00014AEE.html

如果不想无知,请丰富你的常识

慕容雪村卧底传销组织23天而呕心沥血创作的良心纪实小说!!看完之后对这些深陷传销泥沼的人们一声叹息——你怎么能如此无知!按照慕容自我剖析,他是一个喜欢吹牛的人,因此可以理解为这23天他所经历的人和事已经经过相当一部分的艺术处理和美化了……然而这意味着什么呢?我可以保证慕容雪村碰到的仅仅只是传销团伙的冰山一角,在这个领域中的黑暗谎言远不止他这23天所接触到的这些。所以这也就意味着传销组织远比书中所述的更邪恶,恐怖!!慕容在书中反复强调了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拯救那么多的执迷不悟的传销者们,或许他到了那个思想阶段更多的是一种绝望了。正如狗改不了吃屎,在赌桌上败下阵来的赌徒即使倾家荡产依然想着翻本……传销者就像壁虎一般,即使在一次打击中断了尾巴,但是它不会死的……阅读本书,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和阅读慕容雪村之前的三本小说不同,本书从一开始定下的基调就是深深的绝望和无尽的悲哀。可以说,这本书出现的所有传销人物,从登场那一刻开始我们都知道是一个个的悲剧,他们不会有未来,但他们却坚持愚昧地相信自己拥有美好的未来。可怜之人的可恨,在这本书展现的淋漓尽致。为了传销,亲人,同学,朋友,师生之间互相欺骗,在撕去自己身上最后一块遮羞布的同时也为中国埋下未来人际交往信任危机的炸弹。归根到底,慕容总结这些深受传销荼毒的人缺乏的是常识。他们自以为自己参与了最先进的销售模式,自以为得到了很多锻炼,自以为口才了得,自以为得到了幸运女神的垂青,自以为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以为上级许他们的美好未来即将到来……却不懂得最简单的常识——饿了要吃饭。天上不会掉馅饼,永远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你不想如此无知,请你丰富自己的常识!仅以此言献给那些即将误入传销地狱的朋友们!

原来传销是这么干活的

读了那么久的书,也读了那么多个作家的书,至今为止能让我反复阅读,并熟记于心的书只有两本《中国,少了一味药》《原谅我红尘颠倒》。这两本书都是同个作者写的,他还有两本比较出名的《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天堂在左,深圳在右》。他就是慕容雪村,十年前网络上当红的作家,现在被网络封杀了,可能书读得多了,厌倦体制了。《中国,少了一味药》,就是能让你一口气读完,停不下来的那种。该书讲述作者慕容雪村于2009年底潜入江西上饶的一个传销团伙,并在其中生活了23天,掌握了传销人员的活动规律和大部分窝点的分布情况,并据此向公安机关报案,协助公安机关捣毁了这个团伙,共解救出157名传销人员的故事。故事很简单,没有丰富的情节,没有使用任何手法,也没有感人的情节,有的只是心酸、可笑和愤怒。心酸于那些六七十岁的老人还被孩子骗过来一起几十个人挤在一间三十平米的房间,打地铺,喝白粥,吃剩菜叶,整天做着百万丰富的发财梦。可笑的是只有小学文化的所谓经理级人物那简单的头脑,想给人家洗脑连自己的脑子都没有多少水,连基本的经济常识都没有的人还在糊弄人。下面摘抄一些书中对话供大家看看。他一竖大拇指:“哥真聪明,就是传销!所以说,销售模式分为三个发展阶段:传统销售、连锁销售、传销。传统销售最低级,所以被连锁销售取代,而传销最高级,又取代了连锁销售。可在一九九○年,我们国家犯了个大错误,越过连锁销售,直接引进了传销,可是我们的生产力水平、国民素质都跟不上啊,最后怎么样?”他掰着手指头自问自答,“假货泛滥、偷税漏税、绑架勒索、打针吃药……最后国家没办法了,只好在一九九八年明令取缔,也就是在同一年,又花七亿元引进了另一种更符合中国国情的销售模式,那是什么?就是我们现在干的连锁销售!”我实在忍不住了:“你等等,这东西怎么还要花钱引进?这七亿是付给谁的?”他一挥手:“这个不去管它,引进连锁销售之后……”我打断他:“还是说清楚比较好,销售模式这东西,既不是生产设备,又不是专利技术,怎么还用花钱引进?只要发个批文,一堆人争着抢着干,怎么还用花钱?而且这钱付给谁啊?这玩意儿又不能申请专利,谁敢收这个钱?”这下把他问傻了,不过这小伙很机灵,用一个虽然--但是的转折句,一下子岔开了话题:“哥,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不全面,就像我刚才说的,我们国家引进连锁销售之后,先在政府机关内部试行了一年半,效果非常理想……”我说对不起,我又有点疑问,你说“在政府机关试行”,不太可能吧?据我所知,政府机构里面全是公务人员,而销售是商业行为,法律规定公务员不准经商,怎么可以在政府机关试行?他愣住了,半天答不上来,我心想不能闹僵,赶紧给他找台阶下:“哦,我明白了,肯定是在政府直属企业里试行的。”他一拍大腿:“对!试行之后,效果非常理想,于是在广东和广西搞试点。”张总长叹一声:“现在咱们国家经济不行啊,这个……供大于求,产大于销,啊,这个GDP每年都在下降……”我眼都瞪圆了:“等等,你说什么?GDP下降?不可能吧?你听谁说的?”张总异常自信地微笑:“哥,你肯定是被电视和报纸骗了,他们说GDP增长,啊,你就相信增长?聪明点吧,啊,我告诉你,我跟一个法国回来的博士、一个中山大学的教授,啊,都谈过,他们都同意我的观点,啊,这GDP肯定是在下降!”我又气又笑,想想还是不能发作,耐着性子跟他讲道理:“这GDP吧,不可能下降,电视上不一直说要保八吗?保八是什么意思?就是保证GDP每年至少百分之八的增长率。”他鄙夷地看着我:“哥,我知道你见过世面,可今天我能坐在这里,啊,就肯定有我的道理!我说GDP在下降,啊,它就肯定在下降!”我实在忍不住了,斜着眼问他:“你知不知道什么是GDP?”这下把他问傻了,张总嘴巴大张,半天说不出话来。我说:“GDP是个英文缩写,翻译成中文就是国内生产总值。这些年中国经济发展很快,有目共睹,我可以负责任地告诉你,这GDP一定是在增长,绝不可能下降!”小伙儿脸红了,赶紧岔开话题:“哥,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不全面,就像我刚才说的,啊,这个,就算这GDP不断增长,可CPI不断下降,你没觉得有什么问题吗?”这帮家伙受的都是同样的教育,假话一被戳穿就这么转圜: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不全面,就像我刚才说的……我心想这不是瞪着眼说瞎话吗,你他妈什么时候说过了?旁边小庞对我连使眼色,我气头之下也顾不得许多,梗着脖子继续抬扛:“CPI是物价指数,我怎么没觉得它下降?前些年猪肉多少钱一斤,现在多少钱一斤?如果真像你说的,GDP不断增长,CPI不断下降,那只能说明一个问题:这个国家经济运行出现奇迹了!”他脸红如漆,还在硬撑:“哥,你……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不过……不够全面,啊,就像我刚才说的,我刚才说的……”小庞脸都青了,皱着眉头对我挤眼,我突然想起了自己的真正目的,赶紧低下头。张总结巴了几分钟,元气渐渐恢复,嗓门也越来越高,讲经济现状之恶劣、国际形势之严峻、连锁销售之贡献、国家期望之殷切,人民拥护之热烈。我不断点头:“对,你说的有道理。”“哎呀,你这么说我就明白了。”一直讲了半个钟头,下课了,我拍了个异常肥腻的马屁:“张总,你不可能小学没毕业吧?就你这口才,当个大学教授都没问题啊。”他异常真诚地回答:“不骗你,哥,真的是小学没毕业。我这口才吧,都是在咱们行业中练出来的。”我感慨:“你呀,多亏生在现在,要是生在过去,肯定得让人打死。”他愕然不解,我笑着解释:“一个小学没毕业的人能有这水平,这要放在过去,你不得成精啊?”小伙子笑得眼都眯了起来,握了握我的手,无限甜蜜地送我出门。书中很多这样的案例,很多这样滑稽可笑,经不起推敲,经不起理论的谬论,每天都在上百号人中传播扩散。看完这本书后,你就会发觉,你的智商突然高了起来。有些书我真的看不下去,特别是名著,是不是太高深,我难以读懂,也不知道。这本书,可以说是浅显易懂,读来让人不舍得放下。这本书,在百度搜索就可以看到全部的电子版,无需下载,很方便,你也可以去看看。

慕容不再雪村

慕容雪村的七本书我都读过,当然这一篇也不能落下。但就故事来看,这一篇不算精彩。虽不可否认的可以感觉出来作者并没有在功成名就之后胡乱码字赚稿费,但的确第一人称、没有变化的单调说教叙事多了些。虽偶有点睛之笔、仍旧是冷眼看闹世的慕容大哥,可是缺少了鲜辛冷峻的雪村味道。最最担心的是,慕容雪村不会是为了百度的事劳神过度,江郎才尽了吧?不过似乎是先有的这书,后有的五十联盟谴百度的事。Anyway,我还是会继续支持慕容雪村,如饥似渴的拜读,哪怕撞了电线杆子也罢,哪怕膀胱不要了也罢。。。只求雪村多出精品,类似《葫芦提》、《遗忘在光阴之外》、《唐僧情史》再加上这部 《中国少了一味药》,版权到了,拍拍屁股数数钱,就不要再版了。

子非传销人,安知传销乐

传销坏,这是确定无疑的,反正大家都这么说,我也就信了。那为什么这些做传销的,一个个乐在其中,打也打不走呢?现在的公司都喜欢给员工洗脑,让他们多做贡献。美国有家互联网公司叫谷歌,很擅长整个。谷歌宣传口号很漂亮:“不做恶”,“只雇最聪明的人”,“来一起做又重要又酷的事情吧”等等。可稍微想想,以它并没有竞争力的待遇,怎能招揽最聪明人?大公司重视流程,螺丝钉式岗位,既不重要也不酷。至于不作恶更是笑谈。如果说传销是针对低端人群的骗局,那谷歌的公司文化就是给高学历打工者设的蜜糖陷阱。很多谷歌员工每天从事枯燥繁琐的工作,活得焦虑、紧张、压抑,却依然以“改变世界的天才”自居,和书中那些自欺欺人的传销者并没两样。天才设局制定规则,强者在规则中力争上游,弱者随波逐流被规则剥削,人类社会历来如此,政治、商业、文化都不例外。在传销里,始作俑者是天才,“上平台”的“高级业务员”们是强者,而金字塔底的传销者就是被剥削的弱者。有多少人,一边嘲笑传销者花冤枉钱,同时却对名牌皮包、高档汽车趋之若鹜呢?都说传销者花巨资买“产品”是蠢,那么一块透明的石头,配上钻石恒久远的宣传,怎就抵得上几个月的收入?一个爱马仕皮包带给女性小白领的光彩,一辆卡宴带给男性小职员的荣耀,让他们心甘情愿的比传销受害者掏更多的钱,受更多的罪;而他们之间或明或暗的攀比,不啻发展传销下线的行为。可这些小市民们却反过来在嘲笑、同情搞传销的农民,难道不讽刺吗?某种程度上讲,买钻石结婚的青年男女和传销者没什么区别。钻石的用处是可以炫耀,满足社会期望;但传销也有好处,它让人有了成功的幻觉,就像谷歌公司为员工制造的天才梦。人生不过梦一场,幻觉其实也挺宝贵的。

制造愚蠢比制造聪明容易得多

看慕容的书有个好处,就是他时不时会把前面描述的事情做一总结,而且十分到位。以下摘几段:“先创造出一个真空环境,禁止成员接触任何外界信息;然后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所谓“行业就是一个大家庭”,使成员放松警惕、消除顾虑;还有宗教般的仪式、军事化的管制,使人无条件服从,并能从中体会到宗教般的神圣与狂热;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这些谎言要讲上一百遍、一千遍、一万遍,在全国各地,在大江南北,在每个城市的黑暗角落中,这些荒谬的理论和言语不断地被重复、重复、再重复。我说过,人是虚弱的动物,而语言的暴力就是最大的暴力,这是与世隔绝的黑暗洞窟,当狼牙棒高高举起,再坚硬的脑袋也只是一堆血肉之泥。”“经过了二十多天的洗礼,我的自信被打垮了,我在里面时间很短,而且时时警惕,可偶尔还是会动摇,有时甚至会暗自思忖:他们说的这么肯定,会不会真有其事?我相信,只要假以时日,把我终日浸泡在谎言之中,听的全是歪理邪说,见的全是职业说谎家,我肯定也会动摇以至相信,如果时间够长,在这个完全与世隔绝的谎言之国,我肯定也会变成一个狂热的传销徒。”“愚蠢不是天生的,而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在所有蠢人背后,有一个肉眼看不见的黑暗之地,那就是愚蠢加工厂。那里烟囱林立,黑烟滚滚,正在加班加点地炮制愚蠢。很多人都会困惑:一个好好的人,怎么就能被人洗了脑?答案非常简单:只要隔绝了信息,再控制住话语权,洗脑是再容易不过的事。反正没有第二个声音,我说什么都是真理,根本不必在乎什么逻辑,更不需论证,只要拳头够大,嗓门够高,我说一加一等于几它就等于几,把骡子说成人类始祖你也得无条件相信。”这三段话都有一个共同的关键词——隔绝。

我們應該客觀看待傳銷

作者對傳銷過於極端,文人都這樣,用一條腦筋思考問題。且作者在寫作前,查閱的資料極少,我建議他進入台灣學術期刊網等一系列學術網上仔細查,先弄明白傳銷的歷史,再弄清楚什麼是傳銷,北京工商幹部管理學校成立了傳銷課題組,寫了一些列文章,那才叫客觀,才叫寫作。文學形式不過是一種作者發洩私憤的方式而已。

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淋漓的鲜血

这本书是一个叫慕容雪村的作家写的,我记得我在高中的时候就看过这家伙的一部小说《伊甸樱桃》,写的很黑暗,很恐怖,讲的是一个人如何在金钱的欲望面前沉沦的,还有复仇的心理让人性的扭曲得不成样子,对于环境和人类的未来等等作者也是以一种近乎恐吓的态度在向我们描述。对于那时的我来说是一本过于黑暗的书,但是不得不承认,书中的一切都不无可能。一直在学校这种相对“单纯”的环境中生活的我,难以想象作者经历了何种的现实,才会有如此的绝望。但是这一本书,可以说是纪实文学,讲的是作者本人深入江西上饶的一个传销窝点,经历传销洗脑,最后成功逃脱出来,并报警将窝点打散的经历。由于是纪实类的书,感觉作者对于这种无法加入想象力的题材,文笔真的很一般,而且对于传销的内容描写了非常多,而这些东西读来真是索然无味。但这些事又是如此真实地发生在我们身边,酿成一个又一个悲剧。关于传销,很多电视、杂志和报纸也有连篇累牍的报道,但是很少有人如此全面地把这个问题讲清楚,所以这本书对于一些传销的伎俩、洗脑的手段和传销者的生活点滴都做了深入的探讨,我觉得这是一个有良心的文人写出来的东西,所以值得推介。作者在前言中说:诗人马雅可夫斯基常在自己的书里写一句话:供内服用。我希望本书能够作为一剂苦药,可以在人们心中植下清醒的抗体,帮助他们抵抗传销病毒。这邪恶的瘟疫肆虐已久,世间苦无良药,但愿我能够为此做些什么。中国,少了一味药,这味药就是常识,作者如是说。前几天在校内看一个神帖,讲的是基督教的来历,也充满了各种洗脑和大清洗的历史,法西斯仅仅因为教义的不同,就可以对别人整个犹太民族进行灭族,文革的时候,仅仅以为成分不好就可以把人批斗劳改甚至整死,而且只有毛的思想是永远正确的,正如现在,只有dang是先进的,什么马列毛邓三才是永远正确的,别的思想都是不适合中国国情的,连和尚道士尼姑都得入dang唱红歌。这和传销不也如出一撤吗?前一段时间,被别人说我老是太挑剔,太理性,也被人说过我很苦逼,常常笑但都是苦笑。这些批评我觉得都很中肯,但是这是我性格的一部分,算是缺陷也算是特点吧。我一直是一个怀疑主义者,但是我觉得每个人都应该有这种独立思考,敢于质疑的能力,我也常常对我的弟弟这么讲。《中国,少了一味药》中说大文豪萧伯纳写过一个剧本叫《巴巴拉少校》,剧中有个富二代叫斯蒂芬,和大多数中国的富二代差不多,这个斯蒂芬 终日游手好闲,无所事事。有一天他爸爸教训他,说你天天这么游荡不行啊,一无所长,将来怎么办?斯蒂芬回答:我的长处在于能够明辨是非。他爸爸听到这话大 为生气,说明辨是非是世上最难的事,科学家和哲学家终生思考,也未必能够得出什么结论。你这么一个东西,凭什么就能明辨是非?明辨是非虽然不容易,但是我们也要努力做到,至少常识性的东西要清楚吧?《赤壁》里的诸葛亮有句口头禅蛮有意思——我需要冷静一下,所以三思而后行,吾日三省吾身,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这都是圣人言,现在觉得很有道理。 即便满世狂热的时候,你也要保持一颗冷眼旁观的头脑,即便拯救不了别人,也能拯救得了自己 。再回想起去年看的科幻小说《三体》,以宇宙的尺度看待我们现在的世界,一切的一切都是浮云,而人的生命亦如蝼蚁一般,在怎么挣扎,也不过是浮光掠影几十年,所以可以理解宗教对于人类的意义,因为科学永远都无法解释一切,而宗教貌似可以。《西游记》中孙悟空求长生,从东胜神州渡过两重大海,一个南瞻部洲,历经几十年,向菩提老祖学艺,老祖说,道字门中有三百六十旁门,旁门皆有正果,不知你学哪一门?悟空说悉遵师意,老祖说了“术”门,可趋吉避凶,悟空问可得长生,老祖说不能,悟空不学;老祖又提“流”门,可朝真降圣,悟空问可得长生?,老祖说如壁中安柱,大厦将倾势必颓矣,悟空不学;老祖再提“静”门,可入定坐关,“动”门,可采阴补阳,悟空问可得长生?老祖说如窑头土坯,水中捞月,悟空又说不学不学。老祖怒而起,在悟空头上敲了三下,暗中让他三更时分去学长生之术,这才开始了冲破一切藩篱的齐天大圣!小时候看《西游记》并没有看原著的书,但是央视的连续剧中的台词也已然和原著中很相似了。人的一生也可以学学悟空求长生的态度,在享受美好的生活并努力把生活变得更美好。所以,要不断地提高生活的新鲜感,提高自我的能力。本来是想用鲁迅的名言“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结尾的,写着写着聊到了孙悟空,就借用今何在《悟空传》的名言结尾吧,霸气一点:我要这天,再遮不住我眼,要这地,再埋不了我心,要这众生,都明白我意,要那诸佛,都烟消云散!

善良的愚昧是最无可救药的……

美丽的谎言重复一遍又一遍,以至天花乱坠,南北不分。你要说哪些被骗的都很愚蠢嘛?不是,他们有自己的追求,能够吃苦,能够耐劳,能够做一些智者所做不到的事情,然而却逃不脱自己为自己设下的阴影……

不只一味

本来对故事的结局很失望,但是因为是事实,这个现实的结果也可以接受~文章很纪实,所以缺少了他以前小说中的渲染力,但是看完很给力!买书不看宣传不看题目不看封面现在只看作者~宣传都是浮云雪村写的小说一直没让我失望难怪我想最近怎么不怎么出书了 原来无间道去了!作者很与时俱进 (盗墓的作者盗过墓,黑道的作者是里面出来的)现在雪村也去第一线 收集写作材料了!不得不顶一下!

消灭愚昧

真是巧,看完这本书当天办公室就来了个活着的样本。他说,10个下线,终身关联他说,我们这个是新生事物,国家扶持他说,吃我们这个产品不用去医院了他说,有空可以来一下,有老师给你上课他说,有空来坐,先走了我一方面惊讶于此人居然胆大包天敢来机关,另一方面又有点怀疑书中所说中国有1000万传销者的说法可能是真的了。这是慕容雪村卧底传销集团集团一个月,逃出升天后写成的纪实文学。作者在最后牛逼轰轰的附上了文中出现过的一系列传销“学习资料”,还声称纯属事实如不雷同欢迎来战。这种气势,我觉得这本书里写的大部分应该是真实的。先解释一下书名,少一味药的说法可以追溯到三年自然灾害时期,人们普遍浮肿,贫血,有人去问某著名医生该如何治疗,他说:治不好的,因为少了一味药。这个药在当年指代食物(饥饿),而在文中则指的是常识(愚昧)。所谓常识,就是与生俱来,众所周知的知识,比如天上不会掉馅饼,就算掉了也不会刚好砸上你。做传销的骗了你,一定会说,我是找你一起来发财,可是谁都知道人是利己的,有一口肉吃谁还会拉你来分一份羹?传销的盈利是建立在卖家升级的基础上,也就是说它不是以销售产品为盈利手段,这怎么可能是正常的买卖?常识的匮乏,是落入传销深渊的主要原因。其次是人的贪念。传销集团内部的理论都是可笑粗糙经不起推敲的,甚至连学习的材料都文法不通错字连篇,稍微用脑子想想就知道肯定有问题。但是传销者拒绝思考,放弃思考,上位、月入6位数的狂热情绪让他们宁可看不见眼前的一切,任何与他们的信条背道而驰的都是想害他们赚不到钱的谎言。再次是传销集团博采众长的管理方式。。。从书中可以看出,传销集团有些学的邪教,部分取经自军队,还有些。。。居然是中X党组织的那一套。。。密集化的洗脑,宣传,若非意志坚决,普通人即使开始不信,最后也难以逃脱被同化的命运。有意思的是,书中提到做传销的有三不做。在校学生不做,公务员不做,警察不做。这三者刚好是警惕性或者受教育程度比较高的,可见要消灭传销,首先要消灭的是人的愚昧。

珍爱生命,远离传销。

#2013也读#标记一下,慕容雪村《中国少了一味药》,11.30~12.21,除掉中间没怎么读的日子,凑整数这本书读完大概花了20天吧。最近阅读状态不太好。简要记录下阅读感想:1,这本书介绍的是作者以卧底的形式混入上饶的传销团伙河南帮中,潜伏了23天,描写的是传销人员众生相及各种传销内情体系专业名词等等,可谓一本传销的大百科全书。最让人佩服的还是作者的勇气,这在我知道的作家中是不多见的。2,我一直很难理解为什么人会被洗脑,尤其像传销这样的低级洗脑,这本书算是解答了我的一些疑惑。为什么会被洗脑,因为人丧失了自己的思考。不会思考不想去思考的人,真是可怕。为什么会相信传销,希望通过付出较少的努力获得高于付出的N倍回报。贪念作怪。3,珍爱生命,远离传销。4,如果你朋友或亲人,突然跟你说他在开饭店之类缺人手,让你过去帮忙或找你借钱,多半是在做传销。5,看书持续时间太长,真是容易忘记啊。另外pdf格式扫描的电子书用手机看看的我好累啊啊啊!感觉再也不想看pdf格式的书了…

恐怖

那是个什么样的世界啊!与外界隔绝,不准看书,看报···把一本语法错误百出,狗屁不通的所谓什么“文章”当圣经!而洗脑的方式却是愚蠢至极,竟会有如此多的同胞为之疯狂!恐怖至极啊!!

本书的相关新闻

http://jndsb.jxnews.com.cn/system/2010/01/29/011299251.shtmlhttp://jssq.vnet.cn/default/earlybird/84920.shtmlhttp://ent.163.com/10/0727/05/6CITO2FH00032DGD_6.htmlhttp://news.163.com/10/0128/07/5U3L1T4F000120GR.htmlhttp://bbs.beijingww.com/thread-43455-1-1.html

最深的绝望

读过慕容雪村的成都和红尘,可这一本才真的算得上彻头彻尾的绝望。在灯红酒绿中麻木的灵魂,和一点点淌出身体的悲悯善良,是成都和红尘叙事里人物的众生相。一切都是金钱和利益,西装革履却猛于危机四伏的莽荒旷野。故事的人物,在社会和命运的牢笼里,凝视着血腥和铁锈,逐渐忘却了善的味道。而在这本书里,人性变得复杂地多。他们幻想通过自己的努力赚钱,却对没有人真的赚到钱视而不见;他们在自己的行业和生活里勤劳朴素,却可以忍受每天无所事事的消极;他们分明喜欢锦衣玉食的生活,却可以抛下尊严去捡烂透的菜叶;他们知道自己是在骗人,却仍然无比坚信自己在做好事;他们待人老实和善,却可以狠下心来让自己的亲人家破人亡。莫容雪村说,当某种罪行以光明的谎言煽动人群,那些缺乏常识、头脑昏聩、对“善”极度迟钝的人就会汹涌其中,世上最恐怖的事物就是缺失了同情心的狂热,一切集体暴行都出自于此。而在“善”之前,传销已经摧毁了“真”。一切黑的成了白的,一切恶的成了善的,一切丑的成了美的,一切禁锢的成了自由的。摧毁了真相和说真话的勇气,免于愚昧就成了一个残破不堪的微弱旗帜。没有了免于愚昧的自由,人的一切就已经无处生根。即使是作者,在传销窝点的这二十多天里,居然也会对那些漏洞百出的低劣谎言产生动摇。这是一个没有使用暴力的组织,却比所有暴力更加可耻和可怖。他们用简单粗暴的工具,拆开那些原本良善聪慧的头颅,一点一点用锉刀磨平每一个用于思考的突触,每一个产生感情的细胞,把所有人性的美好一股脑全部摘除,一点不剩。最后,他们满意地凝视着千疮百孔的大脑,露出贪婪邪恶的微笑。暴力,也许会产生一个畏畏缩缩的残破身体,而洗掉真和善,却会产生一个只会嗜血的行尸走肉。读者一定会想我一样,一直等着结局的到来,等着这些原本善良的人回心转意。可是,抓捕行动只能沦为一场作者和公安部门的作秀,刚从深渊爬出来的人们却又一次跳入了深渊。给你指明了光明的出口,你却坚信那光是黑暗,这就是我能想象的,最深的绝望。

荒谬的年代从未走远

这本书让人毛骨悚然,我们突然发现那些我们刻意无视的历史并未走远,它每天都在上演,一切都是那么相似。群体压力,对自己权利的漠视,虚伪而崇高的口号,鼓吹仇恨,无谓吃苦画饼充饥,情感的泯灭。被骗到传销组织里的人在谎言里失去理性,在狂热里走向疯狂。他们变得虚伪、冷漠、自私,每天想着倾轧和算计。和几十年前的一样,人性被压榨出最丑陋的一面。一边翻书脑子里一边哗哗闪过上个世纪中国的影响,整风、三年“自然灾害”、反右、跃进、WG。想起法国大革命,想起奥威尔,想起大清洗,想起古拉格群岛,想起一片片铁青色的天空恐怖的年代。中国不缺乏ZZ运动的土壤,也不缺乏传销的土壤。我不认为这是什么“国民性”,人本质上是非理性的,理智在反复洗脑下溃崩,这就是人性,诚然脆弱,但不可耻。然而人并不是没有丝毫从蒙昧中走出来的能力,有人逃出了传销组织,即使在最疯狂的年代,仍不乏林昭、张志新、遇罗克等清醒的头脑。但是我们的教育能给人清醒的头脑吗?书里那个参加过物理竞赛的大学生居然没有分辨这种简陋骗局的能力,回想清华当年的七二七事件不觉怵目惊心。现行的教育本身就灌输的方式,自小熟悉认可了这种接受认知方式的学生很难抵制洗脑。急功近利的目的论,单一的价值取向让年轻人变得目光狭隘,无怪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在传销者眼里还是傻乎乎的肥羊。教育不能杜绝愚蠢和狂热,汉娜阿伦特正是在目击了纳粹德国军官艾希曼的审批之后写下了《责任与判断》。然而就像鲁迅所言,多喊醒一个“铁屋子里快要闷死的人”就不能说绝没有摧毁这个铁屋子的希望。《狂热分子》的作者霍弗认为群众运动的追随者以失意者为多,他们通过认同一种神圣事业而获得自豪、信心、希望、目的感和价值感,他们宁愿追随贩卖希望的人,而不愿追随施与救济的人。讽刺的是,传销组织里把脱离者叫做“懦夫”,而事实上他们才是真正没有勇气的人——不敢正视现实,自我麻醉。书里说“尽管现实很残酷,却是我们唯一的家乡。”“卧底”传销组织的确是一件很惊险的事,撇开人身安全不谈,能否在强大的洗脑下坚守理智是件蛮难说的事。即便像慕容雪村这样抱着严防死守的心情,最后也惊觉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已经随风潜入夜——理性不可靠,观众切勿模仿。精神鸦片的力量绝不下于真正的毒品,一旦沾上了只会越陷越深。人的认知能力残破到无法被说服,只能被煽动,真正重要的已经不是他所依附的大业的本质,而是他渴望有所依附的情感需要。我们的时代虽然是无神的时代,却不是无信仰的时代。金钱和消费主义取代了上帝,“忠实信徒”无处不在,他们昂首阔步列队前进,要通过语言和激励手段按他们的形象塑造世界。也许我们就是他们,但是无论如何都应该尽量多的了解他们的特质与潜势。

文字玩得哗哗转,但就是缺少辨证和论证。

从文章后面作者“报案端掉“的举动来看,他是想去开一副药的,结果开出的方子在治疗的过程中就让他自己觉得这副药非常浅表和无用。作者说传销的洗脑很武断,但他定义传销的姿态更武断。不少小民营企业的所谓企业文化建设也充满了成功学和病态励志的影子,如果不把这部分拎出来做一澄清,而将其简单地盖上”盲目“的帽子,有失客观。韩十州先生的一段话:”中国目前的语言水平总体还处于修辞法阶段,但就是缺少辩证和论证。“书里的文字是很精彩,但只是用来证明作者的清,从而印证窝点的浊。

没有陷阱,只有贪欲

2015年8月份去了三天香港亮碧思传销刚刚从所谓的大学同学的销售模式里面出来,如果有人能够看到这里,希望能百度一下:亮碧思集团。以及亮碧思贴吧,看看里面的真实受害。现在有了这种新型的营销模式:不控制你的自由,允许你自由向外界联络,但是是让你去香港听所谓的商品介绍会。亮碧思贴吧有很多详细的过程,我就不一一赘述了。刚刚回来时候想:识人不深,害己不浅后来仔细想想,要不是自己一开始想要更加轻松的赚大钱,怎么可能会上当?只不过去到那里后就发现所谓的介绍会不过是几百人一遍又一遍的重复能赚到多少钱多少钱,你的推荐人会一遍又一遍的在你耳边附和。那里严禁新人交流防治影响别人。

冰冷的社会就是传销的温床!

放弃思考,把希望寄托给别人,太可怕了!人不可能背向世界,也要抱团取暖,在梦碎之前虽然是假的也愿意。把他们的生活用品砸碎,抓起来,放回去??????????我觉得冰冷的社会就是传销的温床!

痛心之后,继续无奈,但至少还有人清醒

一向冷眼刻薄的慕容雪村痛心疾首的真诚呼唤,在这一次,他冒着危险,完成了一部伟大的纪实文学创作。虽然20多天的经历,他的揭露也很有限,但这样的创作经历很值得尊重,本身就配得上伟大一词,尤其是在中国大多数装逼作家盛行的情况下。这是一个有良知有正气的作家的人格境界。超强的观察力、调侃的语言和丰富的联想思考支撑起了这个并不算多么精彩的20多天真实经历。读到最后,我跟作者一样无奈,向警方报案又怎么样呢?幕后大佬根本逮不着,下面的受骗者还怪你“背叛”。他们之后又迅速聚拢,继续着传销的悲惨生活,因为他们的脑子已被彻底洗清,他们在变态的生活中,还坚持着自己的可笑美梦。政府不可能不知道传销的危害,但打击的难度之大也是事实。这一群体虽然庞大,真正的头目却极难被逮到和得到应有处罚,而其中的大部分,则是书中哪一个个活龙活现,本性善良却又愚昧可悲的普通百姓。作者很无奈,他仅仅是一个清醒的有良知的人,他也仅仅能从世道人心的方面大声呐喊,可就算当头棒喝又怎么样呢?这个国家最可悲无奈的地方,就是麻木。就像书中那句:“中国缺的不是知识理论,缺的是常识”,当时看到这里,我还想起余杰曾经的妙论:“谁否定人的正常需求,不管他的调子有多高,我都十二分的警惕”、“中国不缺少知识,缺少的是反思知识的知识”。现在电视报纸杂志和网站上,这么多的专家、教授,个个舌灿莲花,书店里无数的成功励志书作者,恨铁不成钢对你耳提面命,告诉你这样那样,可就是没有几个人去在乎身边成堆的垃圾,无数的恶习,无数的欺骗,无数的不公。要是哪一天,我们吃不到地沟油毒大米了,我们走在路上不用担心踩着叩痰,开车见不到乱加塞儿的,看不到从车窗外乱扔垃圾的,看不到开着七十码称自己爸爸是李刚的,要是我们的街上的店铺里,洗浴场所都变成书店音乐店小剧场,打开电视手机,要是再收不到那些垃圾广告诈骗信息,要是我们的房价油价物价都骤减,要是我们的高校都不强调英语过级,教授都不再凭职称,要是我们的政府都大量公开信息,广开言论采纳雅言,要是我们的工厂都给工人健康保障都对排污进行处理……你是不是会觉得反而不太真实?

珍视独立,享受思考

“把一个字写上一百遍,你就会觉得那个字不像正确的字;把愚蠢话说上一千遍,你就会觉得蠢话也有道理。当人们在谎言中变得麻木,也就混淆了是非,泯灭了善恶。”“传销团队中少见正常,多见荒谬,而最荒谬的就是要求成员放弃思考。和所有的愚民统治一样,他们痛恨智慧,仇视一切聪明的头脑,只要成员忠诚,绝不鼓励独立思考。为了达到这一目的,他们禁绝一切外来消息,禁止读书,禁止看报,禁止收听广播,先把人变成聋子和瞎子,然后再篡改历史、捏造事实,把荒谬的说教、邪恶的理论一条条灌输到成员的脑子中。”读这本书之前,听闻传销组织的神秘与恶毒,书中一个个无奈的人物生命,催人心酸。传销组织对人身躯以及思想的禁锢,毒人入骨。任何时刻,不要放弃独立思考的能力。

更多的无可奈何

感谢作者的大胆冒险精神与朴实归真的语言描写,让我们看清了传销的真面目,让我们了解了文明社会下被疏忽的人群与他们的无知,这种责任归咎于谁,我想认真读罢全书的读者都能清楚的认识到。我们站在读者的角度体味到更多的无可奈何,我们的知识水平与能力,在面对被“洗脑”之后的传销者,变得一无是处。我们局外人看的很清楚,他们局内人看的更“清楚”,同样的是,每个人都在追求梦想的路上行走着,只是传销者认同的方式有点像某些干部视察某地的PS照片一样,变得脱离现实,飘了起来。无可奈何,让我们多读些书,多思考些问题,多回归现实少脱离实际。 中国可以的,汉文化可以的!

值得静下心来看的一本书

这本书当时看完后给了我很大的震撼。它让我思考,我们学到的这点知识到底有没有用,答案当然是肯定的。不过,我们究竟怎样把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我们在学校里成绩不错,但不代表我们就能够在生活得合格了。书中有句话讲的很好,我们现在缺少的不是知识,而是常识。缺少常识的我们,在生活中很容易就上当受骗。而造成这个结果的很大一个原因就是现在的人不愿意思考。书中的人们是因为被强制与外界隔绝,造成他们听不到外界的声音而认为自己听到的声音都是对的,这和中世纪教会对知识的垄断是一样的。而现实中的我们,耳边充斥着各种各样的声音,因为不想被落伍,而不断接受外界的信息以至于没有时间可以静下心来自己思考。可以说这本书给了我一个当头棒喝。我们在拼命接受知识的同时,也不能失去自己思考的心。这或许也是为什么现在的中国很难出诺贝尔奖得主的原因了吧,我们现在的教育是拼命填鸭式的,而不是让人学会自己思考,也许什么时候我们的教育方式改变了,整个社会都会发生质的变化吧。

传销——害人不浅

这本书看了两遍,之所以看这本书,是因为家里很亲近的一位长辈掉进了这个害人不浅的深渊,搞得整个家里鸡犬不宁,上上下下都沉浸在一种郁闷,悲伤的情境之中,为了搞清传销,并能够在了解敌人思想的前提下去劝服我的长辈,开始阅读这本书,以期能够使其幡然醒悟,远离传销。这本书读完后,给我的感觉是对传销的流程以及所谓洗脑的过程有了一定的了解,知道传销体系大概的运作方式,但是我感觉作者好多东西没有说透,总感觉有些皮毛,深入的东西没有,整本书就是在说传销窝点通过言论控制,思想禁锢等方式让人变得愚蠢,最终让传销者变得人格扭曲,藐视道德,仇恨社会。而这些方法在作者看来都是很小儿科的谎言,经不住推敲,一点就破。所以看完这本书我一直有一种“不好”的感觉,如果作者慕容雪村事先不知道他是去调查卧底传销的,可能也会经过一系列的洗脑而成为一名传销者。因为按他所说,传销者的谎言太明显,怎么会有这么多人上当受骗,按这个逻辑,这些人被骗之前也应该就是社会的渣滓,愚蠢之人。这是我的个人看法,因为如果是我,我可能就会沦落进去。还有就是在本书中出现的传销者,我发现大部分都是河南的(这里绝对没有黑河南人的意思),可能作者卧底的是河南的支派吧。在书的最后,作者说有人说他做了一场秀,传销窝点根本没有被端掉,只不过换了一处,也可能还在原地,言外之意说做作者做的无用功,这点我不敢苟同,就好像打击犯罪,因为犯罪一直存在,就不要去管一样,这种就是我们社会现在存在的一种现象,和“倒地老人无人扶”一个样,多么的悲哀。总的来说,这本书还是值得大家一读的,最起码能对传销的一系列洗脑过程有一个认识和了解,不仅能让我们提高警惕,还能对身边被骗的亲人有一份理解,并能积极劝服,而不是一味的抵触,批评,从而老死不相往来,甚至发生悲剧。书里有许多值得大家品味的话,我提出其中一句“当下的社会之病,人们不缺理论,只缺常识。最无知的人也知道几个“主义”,却很少有人能够明辨是非。”确实我们谈了太多大而空的主义,而忽略了实事求是。

我曾经历过的传销

我见识过三次传销,经历过三次所谓的善意的谎言,第一次是出于无知而被同学骗进去。那年是2000年五月份,去的是广东吴川市,同学说在那打工,主动联系还在家里待业的我。到了之后感觉太不靠谱。想立马走人。不过,大家都在劝我多考察几天再走。我暂时没走成,只好陪他们去听课,每天看着不同的人在讲台上演绎,感觉蛮新奇。呆了九天之后,终于腻了。由于一直以来我的表现都很热心,里面的人都以为我动心了。我终于找到离开的理由:我要去茂名市找我那开砖厂的叔叔,只有他能帮我说服我的家人。吃住很差,走之前我补缴了二十九块钱的个人伙食费,然后顺手带走了一本学日语的书(房东家的子女遗留下的)。那本书值四十元。第二次遭遇是2006年,女朋友被骗入局,还傻乎乎的相信能挣大钱,然后把我骗到贵州省的清镇市。到了之后,才知道她骗我。那时年轻,不懂得如何处理感情的事,便在独自回来之后,决然分手。第三次是2007年,这次不算被骗,因为猜到了是什么一回事。本意是想去把朋友捞出来,结果没捞着,只好自己回来。一年多以后,朋友把自己的表姐骗了进去,后来实在没钱维持下去,只好回家。哦,是被他舅舅赶到后接走的,他舅舅报警了。警察到了之后只是驱赶众人,并没拘捕谁。没几天,那些人又回来了。这些后面的事,是另一个朋友告诉我的。朋友出来后,很迷茫了一段时间。由于曾骗过不少亲戚朋友进去,他变得内疚和孤独。他妈妈怕他再次进入,每个星期给他打一次电话,问他的工作。然后,他只好每周给母亲大人做一次工作汇报。很痛苦。他说,身边的人不再相信他的话。是啊,他的诚信被自己那套“善意的谎言”给搞没了。这三次经历,我都没加入,也都安然的进出。我没加入不是说我有多精明,而是认为那套骗人的方式太损,害人害己,得不偿失。即便真能骗到钱,我也做不来,过不了自己的心坎。若强行装着,也骗不了人。而我能安然出入,一是幸运,我所遇到的传销团伙都没有黑社会性质;二是我足够理智,不冲动。我始终认为,只要对方还保留人性,无论是何身份,都能沟通,无非是时间长短而已。

有这么一种组织

该组织有两大法宝:言论控制、思想禁锢。不允许争论、不允许质疑,先把人变成哑巴;再禁绝一切外来信息,把人变成瞎子和聋子。没了参照物,也就没了方向感,人们跋涉在茫茫沙漠之中,走得再远也只是原地打转。该组织通过思想禁锢和野蛮灌输的方式,不断降低人的智力水平,从而达到洗脑的目的。别多想,我说的是传销组织,以上第一段文字,选自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http://book.qq.com/s/book/0/23/23030/31.shtml )。我因为机缘巧合,也碰到过一些传销从业者,也阅读了不少亲历者的文章,那是一个看不见的“地下”世界,暗流涌动,阴森可怖,被骗入其中者无不终日惶惶,事实的残酷程度远超想象。根据我的阅读,发现国内的传销基本上一模一样,说一模一样,不仅仅指他们的那套说辞,无论广西江西,不同的传销组织甚至每“股”的定价都一样,都是3300元,“服务费”也一样,每次都是500元。不同之处在于,广西的传销侧重于“高端”市场,21股起售,加上服务费每份一共是69800元,而且这种传销是“纯资本运作”,即购买者花了近七万块后甚至得不到一份所谓的商品;全国其余地区的传销则相对更贴近实际,1股起售,也就是3800元,还会假模假样地给加入者一套劣质西服或是化妆品之类的东西。广西的传销因为较高端,不限制加入者的人身自由,被骗到其余各地的传销者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我认识一个人,被骗到东莞传销窝点,近一个月的时间里失去人身自由,如坐监牢,还因为不肯加入而被打得遍体鳞伤。这也是我读慕容雪村书产生的疑点,他混入的是江西上饶的传销组织,却并未失去人身自由。不知是否作者下笔时有所顾虑,曲笔所致。传销者们被洗脑洗得非常彻底,无论外界发生什么,在他们的体系里都有应对方案,譬如有新闻媒体曝光,传销者们会说这是国家在进行宏观调控;有人退出传销组织,则被认为是上了“平台”,到别处发大财去了。除非一个传销业者自己认识到这个骗局,否则以他们被洗脑的程度,任何人都无法将其劝服。更可怕的地方是,传销者不遗余力地洗脑或许只是为了3800块,给被洗脑者带来的伤害却远远不止这些,除了失去了钱财,这些人的价值观变得极度扭曲,仇恨、怨愤、人与人之间的不信任纷纷因此而起,除了“组织”,他们不肯相信任何人,无论是媒体、朋友还是家人,他们感到整个世界都是敌人。而据估计,这样的人有一千万。他们依靠着固执的信念活着,一旦信念破灭,不知等待着他们的是什么,等待着这个社会的,又会是什么。–附几个链接:“象牙塔外的黑暗与光明”:一个大学毕业生的被骗经历,作者刚好常常在“晋江文学”上写东西,逃生之后写了详细的经过: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442336“惊魂24天”:此文作者被骗到江西南昌参加传销,经历与慕容雪村相似: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900953.shtml“肆无忌惮的南宁传销”:这篇写的是广西南宁的“高端”传销,起步价69800的那种,极为翔实:http://www.tianya.cn/publicforum/content/free/1/1509758.shtmlhttp://liumiao.com/blog/1337.html

中国,不只少一味药

这几天,薛蛮子老师发起,在微博上轰轰烈烈地展开搜孤救孤地活动,这是善举,应当大力颂扬,但是它同时让人反思:为什么需要搜孤救孤?为什么在新社会里,竟然有这么多的孩子被拐卖?被致残然后成为别人致富的工具?昨天,在香港,从中环码头的天桥上,我也看到类似的情景:残疾人匍匐于地,行乞。如果是以前,我会给钱,但是现在,是急趋避开,我也特别留意了四周,似乎没有看到控制他们的人。为什么?世界上有太多的疑难问题,是我们所无法回答的。很多残疾儿童,是被控制,是不得已,但是,很多看上去心智健全的成年人,为什么也要走上传销的道路?这个问题,我仍然不明白。一般人,不明白也就罢了,但是有些人,不明白,就要身试。慕容雪村是这样。所以,先要向慕容老师致敬。他曾来过深圳,在中心书城做一个新书发布的活动。我本来是想去的,只是当晚天气冷了些,我就却步。但是江西上饶,腊月,相比海南,可谓两个世界,慕容雪村去了,卧底近一个月,然后写成这本书。这样的精神,相去何止以里计?除了勇气,还有智谋。要拿到谜底。并不容易,鱼龙混杂的环境里,什么样的人都有,什么样的事都可能遇到,一般人可能有想想的能力,但是缺少实做的能力。而这个人,他去做了,并且,幸运地,全身而退。他自己退出来了,那个团伙也被端了,但是,事情就这样就可以了么?我不知道看这本书的人还有谁,是否有传销团伙中的人,看了这本书以后,能够迷途知返,是否有些人,在看到后,能够阻止身边的人加入传销,或者,是不是能够识别来自亲友的召唤,不让自己踏进那个泥淖。我自己的亲友,有人做直销,但也还好,不是传销。我自己,也曾经接触热心的人,在一大早,找到我,送一本关于成功的书;在路上,热情地攀谈,然后认识,然后邀请我去参加一场改变人生的聚会。我承认在开始的时候警觉性也不强,很感动于那种心意,虽然,到了后来明白到,在那个心意背后的热切意味着什么,我也去参加过聚会,有的是中途退场,增强了辩识能力,明白到别人的善意,未必是真正的善意。慢慢地,我也变成了举止有分寸的人,不表现过份的热情,以免被人误解,也不接受过份的热情,因为怀疑背后也许是有企图的。为了增强对直销和传销的了解,我阅读大量的资料,包括视频、亲历的记录,我也总结我所接触到的这些人的共同特征,我所参加过的活动的特征,一方面增强自己的辩识能力,能够不涉入即明白是怎么回事,一方面,也希望能够帮助到别人一点,当别人问及我意见的时候,当然,也挺遗憾,并没有人来问我,因为也许,当一个人铁了心要加入一项伟大事业时,是不需要任何意见的。我也还记得,我在苏州工作时,有一次一位同事劝我去听听安利的讲演,他说,可以去了解一下,为什么人们那么相信。我当时是有些好奇,但是没有到想去的地步,我想,现在,我已经明白了,人们为什么那么相信。答案在这本书里。不能否认社会环境的因素,在社会转型期,人们因受到冲撞而迷茫,一如原始社会遇到现代文明,但同时,也需要明白,人性的贪婪和愚昧,仍然起到主导。有些人也很穷困,但是欲求少,不容易被鼓动,而有些人,虽然开始时意志坚定,但是经不起一再的诱惑、经不起那种洗脑式的教育,于是沉沦。他们,原本都是善良的、上进的人们,原本有着美好的情感,但是,在一个不切实际的幻梦的引导下,日复一日地沦陷,并且把自己的亲人,也拉进其中,形成一个巨大的欺骗链环,并且,随着时日的递增,越发不可自拔。从个人层面,这无疑是让人叹息的行为,慕容雪村可以端掉一个窝点,可以救出一些人,但是更多的人呢?那其实还是靠社会制度的保障,靠整体环境带来的希望,固然,一方面要责备这些人们的轻知、冒信,但如果他们的生活本身充满了希望呢?如果种田、小生意可以带给他们幸福呢?他们的希望,到底在哪里?那些抛荒的田地,并非毫无理由,浅层的原因在他们,而深层的原因,可能是无人敢于触及的疮疤。在这方面,中国少的不只是一味药,是少了太多的药。这些药是什么,都懂得,只是给不了。

《中国,少了一味药》,作者说的药是,常识。

《中国,少了一味药》,作者说的药是,常识。可笑,人们可以因为无知和愚昧被传销彻底洗脑,因为完全的封闭和即使是谎言重复一千遍也可以成真。其中不乏有可以将物理定律掌握的熟练至极的大学生(这也不禁引人思考,中国的教育到底教了他们些什么),更多的是妄想天上掉馅饼的无知之人。人生观和价值观可以被扭曲,事业理想和未来也可以不那么笃定轻易就歪斜。这些人是受害者,他们可悲,可怜。但这些人也去害人。于是形成了易见的恶性循环。教育家晏阳初说:“人免于愚昧的自由。”这句话看似简单,真正想实现,需要一个人具有多么坚定的灵魂透过黑暗重重来探索真知,需要一个社会、一个国家,拥有如何富强的精神力量。

读《中国少了一味药》

慕容雪村卧底传销组织,历时二十三天,之后用笔记下了所见所闻,就是这本书。当然,也有不同的声音,有人说这不是纪实的,而是小说,是作者虚构的,理由是传销组织没有限制他的人身自由。不去分辨它的真伪,只说说对这本书的看法和感想。洗脑。恐怖的洗脑。进入这个组织之后,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对新人进行洗脑。办法有很多,断绝与外界的联系,强行灌输,周围的人重复暗示,自己重复加强暗示……正所谓三人成虎,第一个人告诉你这样能赚钱,你不信,第二个人还这样说,第三个人……之后还会让你看到一些活生生的例子,一个例子,老总现身说法,第二个例子,第二个老总现身说法……如果你对这方面并不是很了解的很,是很容易被那些“事实”所说服的。组织内部等级森严,下级无条件维护上级的权威,没有是非,混淆黑白,指鹿为马……信息封闭会导致人变得愚蠢,丧失判断力。在一个四外无人的空旷场所,放眼望去,四周能看到的只有地平线,你想向一个方向前进,可是结果往往会走偏,因为没有参照物,没有对比。他们总是说过去是多可的糟糕,来衬托现在是无比的美好;他们说现在虽然糟糕,但是将来必将美好……慕容雪村写的是传销组织,为什么我想到的是天朝,是一九八四。

如果不想无知,请丰富你的常识

慕容雪村卧底传销组织23天而呕心沥血创作的良心纪实小说!!看完之后对这些深陷传销泥沼的人们一声叹息——你怎么能如此无知!   按照慕容自我剖析,他是一个喜欢吹牛的人,因此可以理解为这23天他所经历的人和事已经经过相当一部分的艺术处理和美化了……然而这意味着什么呢?我可以保证慕容雪村碰到的仅仅只是传销团伙的冰山一角,在这个领域中的黑暗谎言远不止他这23天所接触到的这些。所以这也就意味着传销组织远比书中所述的更邪恶,恐怖!!   慕容在书中反复强调了自己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去拯救那么多的执迷不悟的传销者们,或许他到了那个思想阶段更多的是一种绝望了。正如狗改不了吃屎,在赌桌上败下阵来的赌徒即使倾家荡产依然想着翻本……传销者就像壁虎一般,即使在一次打击中断了尾巴,但是它不会死的……   阅读本书,我的心情非常沉重。和阅读慕容雪村之前的三本小说不同,本书从一开始定下的基调就是深深的绝望和无尽的悲哀。可以说,这本书出现的所有传销人物,从登场那一刻开始我们都知道是一个个的悲剧,他们不会有未来,但他们却坚持愚昧地相信自己拥有美好的未来。   可怜之人的可恨,在这本书展现的淋漓尽致。为了传销,亲人,同学,朋友,师生之间互相欺骗,在撕去自己身上最后一块遮羞布的同时也为中国埋下未来人际交往信任危机的炸弹。   归根到底,慕容总结这些深受传销荼毒的人缺乏的是常识。他们自以为自己参与了最先进的销售模式,自以为得到了很多锻炼,自以为口才了得,自以为得到了幸运女神的垂青,自以为宝剑锋自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自以为上级许他们的美好未来即将到来……却不懂得最简单的常识——饿了要吃饭。   天上不会掉馅饼,永远不要想着不劳而获。如果你不想如此无知,请你丰富自己的常识!仅以此言献给那些即将误入传销地狱的朋友们!

饿了要吃饭

最基本的生活都没有保障,整日在街上转悠转悠,穿着体面的去菜市场,垃圾箱翻找烂菜叶坏蔬果,过着猪狗不如的生活,却还揣着一个定会“发财”的白日梦...这是怎样残酷的洗脑。最终让人沦落成连“饿了要吃饭”这点常识都不知道的人。它像是一警钟,敲醒尚未丧失常识的人,却无法完全去挽救那群已经被沦落的人。

《中国,少了一味药》读后感(二)——精华摘要

写在前面的话:二零零九年末,我混进了江西上饶的一个传销团伙,在其中生活了二十三天。那是一个未曾经历的世界,就像《西游记》中的盘丝洞和狮驼国,或者是爱丽丝穿过兔子洞到达的那个古怪去处,每件事都很荒谬,远远超出了我的想象。  在那黑暗的二十三天,我看到善良的好人被骗子愚弄,过着悲惨的生活;我看到人们离乡背井,为一个谎言虚耗时光;看到被践踏的伦理和情感,每个人都在欺骗自己的亲人;我看到病体孱弱的老人、营养不良的青年,他们经过了邪恶的教育,越发乖张和贫穷,对社会抱着深深的敌意;我看到家破人亡的惨剧,也看到洗脑的严重后果。  我始终在问自己:为什么一个愚蠢的把戏竟能欺骗如此多的人?为什么传销者竟敢明目张胆地行骗?为什么传销一打不绝、再打不绝、总打不绝,甚至连打击本身都成为了行骗的借口?  最后我不得不承认,这就是一片适合传销的土地。所有传销者都有相同的特点:缺乏常识,没有起码的辨别能力;急功近利,除了钱什么都不在乎;他们无知、轻信、狂热、固执,只盯着不切实际的目标,却看不见近在眉睫的事实。这是传销者的肖像,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肖像。传销是社会之病,其病灶却深埋于我们的文化之中,在空气之中,在土壤之中,只要有合适的条件,它就会悄悄滋长。  二十三天中我看了很多,也想了很多,现在我把它写成一本书,书中没什么过人的见识,只有一些平常的人、平常的事,和一些人人都该知道的家常话。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剂苦药,可以在人们心中植下清醒的抗体,帮助他们抵御传销病毒。这邪恶的瘟疫肆虐已久,世间苦无良药,但愿我能够为此做点什么。  传销不算什么新鲜事,大多数中国人都听过,很多人都有切肤之痛,电视、报纸连篇累牍地报道,人们听多了,见惯了,就把它当成一只烂苹果,既不问它为什么腐烂,也不在乎它烂到什么程度,轻挥手就把它丢到脚下,任它在那里彻底烂透。  这是一个公开的秘密,就在每个人眼皮底下,却极少有人愿意真正睁眼看看。传销者不了解传销,因为他们格式化的脑袋已经无力辨别;普通人也不了解,因为他们离得太远,而且根本就不在乎;连那些神通广大的媒体人也缺乏真正的了解,他们报道传销、拍摄传销,却常常忽视传销,很少把它当成一个真正的问题。没有人明白其中的道理:传销到底是个什么东西?它怎样洗脑?洗脑又是怎样实现的?为什么传销者竟会为了一个愚蠢的谎言如此狂热?根据可信的统计,到二零一零年,中国大陆的传销者已经接近或超过一千万,这数字还在不断增长。这些人大多都是受害者,最终将一无所获,两手空空。他们经过了长期的邪恶教育,都患有程度不同的“善迟钝症”:人格扭曲、藐视道德、仇恨社会。接下来将是一个无比艰难的困局:在不远的将来,就在我们身边,将有一千万个赤贫而且走投无路的人。一千万个。  按照《刑法》,普通诈骗罪的最高刑期为无期,盗窃罪甚至可以判死刑,而“组织、领导传销罪”的社会危害更大,对人的摧残更深,量刑却明显过轻,对普通传销行为只处以“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才处以“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在我看来,这样的刑罚似乎过于仁慈了。与它所犯下的巨大罪恶相比,除了死刑,再重的刑罚都不算过分。我们虽然在一九九八年取缔了传销活动,但大多数国民都对此问题不清不楚、不明不白。常见的误解主要有以下几条:  一、认为传销在国外是合法的,只有在中国才是被禁止的;  二、认为传销是进步的新事物,而传统的卖场销售是落后的旧事物;  三、认为传销本身不是坏事,只是因为人的素质不高,好事才变成了坏事;  四、认为传销分为两种:合法传销与非法传销;  五、认为传销确实能够赚钱,只是政府不允许。  这些全是错的。我们平常所说的“传销”,其实就是“金字塔诈骗计划”,它在哪里、在任何时候都是犯罪行为。除了幕后最大的黑手,普通参与者不仅赚不到钱,反而要赔光一切,赔上时间、金钱、健康,赔上亲情、友情与爱情,甚至还要赔上生命。  这是经济邪教,也是恐怖的瘟疫。为了洗脑,传销团伙编造了大量的谎言,这些谎言可以分为三大类:  首先是“合法性谎言”。为了证明自己合法,每个传销团伙都会竭力与“传销”本身划清界线,把自己说成是一个“新生事物”,国家支持这个新事物,引进他们,暗中扶持他们,并且为他们制定了大量的行业标准和行为规范,大到入伙费交多少钱,小到每顿饭吃多少米、吃几瓣蒜,全是神圣不可侵犯的国家法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还会编造大量的领导讲话、会议精神、媒体报道,把层层光环都扯到自己身上,然而我们知道:这世上能发光的不仅是太阳,污水里冒出的肥皂泡也会偶尔泛出微光。  其次是“伟大使命谎言”。此处他们要虚构一个黑暗的社会现实:经济危机、物价飞涨、民生凋敝、企业破产 而更加不堪的是中国居然加入了WTO,洋货即将大举入侵,到时没破产的也要破产,破了产的再破一次,真叫个“千钧一发,危于累卵”。正是这种种内忧外患,国家才破例引进了他们,要靠他们振兴中华、抵御列强、发展经济、造福人群 一句话,中国的未来就指望他们了。为了这个伟大的使命,大多数团伙都会强迫他们的成员饿肚子,即使饿得要死,这些可怜的人们依然觉得自己在拯救国家。  再次是“美妙前景谎言”。每个团伙都会以百倍乃至几百倍的暴利来引诱新人:投入三千八百元,两年回报三百八十万;投入三万六千八百元,回报一千五百万 为了证明这不是天上掉馅饼,他们还会虚构出许多有名有姓的发财故事,把马云、黄光裕这样的企业家也指认为传销英雄。这本来只是个单纯的金钱骗局,但在传销者口中,它还同时是一个国家培养人才的摇篮,成才之后,国家会扶持他们做官,扶持他们经商,甚至会安排他们免费出国深造。这些话是如此难以置信,但是他们每个人都信以为真。  除了谎言,传销团伙还有一套完整的洗脑程序:先创造出一个真空环境,禁止成员接触任何外界信息;然后营造出温馨的家庭氛围,所谓“行业就是一个大家庭”,使成员放松警惕、消除顾虑;还有宗教般的仪式、军事化的管制,使人无条件服从,并能从中体会到宗教般的神圣与狂热;最后的也是最重要的:这些谎言要讲上一百遍、一千遍、一万遍,在全国各地,在大江南北,在每个城市的黑暗角落中,这些荒谬的理论和言语不断地被重复、重复、再重复。我说过,人是虚弱的动物,而语言的暴力就是最大的暴力,这是与世隔绝的黑暗洞窟,当狼牙棒高高举起,再坚硬的脑袋也只是一堆血肉之泥。接下来的内容都是我关于本书的摘抄,有兴趣者可以一读:以前我很好奇为什么有那么多人沉迷传销,后来渐渐明白:原来谎言真有无穷的魔力,只要坚持说谎,天天讲、月月讲、年年讲,再坚强的人也会动摇,再荒谬的事也变成真理,不仅能骗倒别人,连自己都会信以为真。开车的柳师父很健谈,说他有一次被朋友拉去听一堂直销课,听到中午十二点,他说饿了,要吃饭,朋友不让,说课还没上完,先唱歌,唱着歌就不饿了。柳师父大怒:“这他妈的算什么事?不正常嘛!唱歌能当饭吃?”这是最朴素的道理,也是最重要的:饿了要吃饭。我在上饶见过六十多人,有一些算得上阅历丰富,有一个还是大学生,他们了解历史掌故,精通各种深奥的理论,却唯独不懂这个:饿了要吃饭。嫂子非常贴心,特别嘱咐:“哥,你终于到了,给家里打个电话吧,报个平安,省得家人惦记。”我心想这姑娘年纪不大,想得倒挺周到。后来才知道这是传销团伙接待新人的规矩:见到新人,第一件事就是让他给家里打电话。因为接下来会有许多不可想象的事,等他进了传销窝点,发现事情不对,一个电话就可能酿成大祸。在“电话管理”方面,每个团伙都有一些出人意料的“高招”,有的甚至会把新人的手机骗走,然后拨通昂贵的声讯台,一直打到欠费停机,到时求助无门,只能老老实实地任他们摆布。传销团伙内有一条铁的纪律,叫做“低调”,不能穿奇装异服,不能留怪异的发型,不能成群结队上下楼,最多两人同行;走在楼内不能大声喧哗,不能唱歌,在街上不能扎推聚谈 一句话,尽量不惹人注意。凡是违反上述规定的,都叫“不利于低调”,那是要挨批评的。不过当时我并不明白,只觉得他们鬼鬼祟祟的,一看就知道没干好事。根据我后来学到的知识,刘东是我的“引导人”,小琳是我的“推荐人”,看似无意的“出去逛逛”,实则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步骤都早有安排。这正是传销的阴毒之处:一群人处心积虑地对付一个人,除非那人有极大的定力,否则很难保持清醒。当所有人都说你错了,你就会觉得自己真的错了;当所有人都同声赞美某件事,你就会觉得那件事确实值得赞美。所以中国历来缺少敢言的勇士,缺少敢于挺身而出与众颉颃的痴汉,大多数人都是趋利避害的君子 万众怒吼时,他也跟着怒吼;万马齐喑时,他也乖巧地闭上嘴。我在传销窝点中跟很多人聊过,他们也会抵触某些传销的荒谬理论,可面对整个组织,没有一个人敢稍有微辞,最多只是低下头默不做声。这就是令人闻风丧胆的“洗脑”了,因为我不是骗来的,而是主动咬钩的鱼,所以省了一课。按惯例,第一课主要解释谎言。他们把谎言分为两类:恶意的和善意的,恶意的称为“黑色谎言”,善意的称为“白色谎言”,还有一句口号:世界因谎言而美丽!如果我是被家人、朋友骗来的,他们就会这么跟我解释:你被自己的朋友骗了,肯定很生气吧?我劝你消消气,因为不光你是被骗来的,他、他、他,还有我,全是被骗来的!不光我们,这里还有大学教授、硕士博士、国际刑警、黑社会老大、身家千万的大老板 我告诉你,全是被骗来的!人家大学教授都能接受,你为什么不能接受?你仔细想想,他骗你钱了?骗你人了?他图什么呀?无非是看到一个好机会,想拉你过来一起发财,你有什么可生气的?为什么不跟你明说?嘿,明说你会信吗?你现在工资多少?一千?两千?如果我告诉你,现在有个机会,可以让你每月赚到万元收入、六位数,你会信吗?这番话对大多数人都有效,主要是因为迎合了人们的从众心理,如果所有人都是骗来的,我就觉得自己也该被骗;被骗不是好事,可如果几万人都被骗,我就只是“骗”字的几万分之一,没什么大不了的,更何况还有那么多大人物,人家大学教授都能被骗,一个小小的我又何足道哉?这是无可奈何的弱者逻辑,也是自我安慰的借口,我想主要原因是许多人习惯了漠视自己的权利。赫尔岑有句名言:漠视自由即为堕落。而漠视权利也同样堕落。其实道理很简单:坏事永远是坏事,不能因为被骗的人多了,就把骗人当成无所谓之事,更不能把它当成好事。大学教授生不生气是他的事,我被骗了就应该生气,他要愚蠢让他自己蠢去,我可不能跟他一起蠢。这是传销团伙内唯一的价值观:不计人品,不问贡献,赚到钱就是英雄,赚不到钱就是垃圾,宁当土财主,不做孔圣人。小琳的说法很有趣:“她刚来时也不太会说话,现在好多了,都是在这儿锻炼出来的。”这话看似随意,其实也有玄机,是传销团伙内惯用的说辞。如果我夸一个人厉害,他们就说:都是在这儿练出来的;如果我说一个人差劲,他们就说:他原来更差劲,现在已经好多了。总而言之,“这儿”是个好地方,没本事的人可以学到本事,有本事的人更加厉害,好像进了太上老君的炼丹炉,废铁也能炼成精钢,所以根本没必要兴办大学,几个骗子就能栽培出千万精英。“小琳,你跟我说实话,你是不是在这搞传销?”小琳施了一招叫做“迂回攻击”:“郝哥,说实话,我也有点怀疑,一直拿不定主意。你见多识广,要不你多留两天,帮我和小庞考察考察,再帮我们分析分析,看看这行业究竟能不能干。如果能干,我们就一起干;如果不能干,我们就跟你一起走。”这是传销团伙欺骗新人的重要手段,如果不能“晓之以理”,那就“动之以情”,先用亲情、友情把人留下,然后慢慢地做工作,很多自负聪明的人就是这么上当的:听着他们似是而非的歪理,一天比一天糊涂;听着他们的恭维,一天比一天自大。再加上宗教般的仪式、军队般的纪律、日日灌输的谎话,再坚定的人都会动摇,从怀疑到茫然,从茫然到相信,从相信到狂热,一步步落入彀中。吃完饭回到住处,他们都在看中央台的元旦晚会,每个人都很高兴,出来一个明星就鼓掌喝彩,好像在看现场。王浩级别最高,站在旁边一本正经地发表评论:“什么叫成功?对我们这个年纪来说,成功就是上电视!”我暗暗好笑,心想我倒是上过电视,可真不明白这有什么成功可言。中央台的晚会实在看不下去,我拉着管老汉聊天,听他讲农村的情况,管老汉一个劲儿地感恩,说现在农民的日子好多了,不用交公粮,也不用交农业税,种地还有补贴,买家电都有补贴。说到情浓时,拉着我的手大发感慨:“哎呀,真要感谢共产党,没有共产党,哪有今天的好日子?”他儿子管锋在旁边插话:“在毛主席那个时代,楼上楼下、电灯电话就是最高理想,现在我们农民全都过上了这样的日子!”  我平时经常对种种社会现实有诸多抱怨,坦白地说,管氏父子给了我很深的触动。在此后的日子里,我不断问自己:究竟谁更有资格代表中国人说话?是我这种自命不凡的知识分子,还是人数更为庞大的、善良而朴实的农民?他是老实人,从来不敢违反纪律,被骗进传销组织快一年了,没吃过几顿饱饭,也从来不敢偷吃。他小时候没饭吃,很饿;现在五十多岁了,还是没饭吃,很饿。我在上饶认识了六十多人,他们大多都是管老汉的同类:善良、质朴、心地无邪,一生不曾作恶,一生与苦难为伍。他们被人欺骗,可同时也在欺骗别人。在此后的二十多天,我一直有种深深的无力感,不能叫出声,不能说出口,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这群善良的人一点点沦落为恶虎之伥。世间骗局,大都因贪心而设,由轻信而成。传销也不例外,也是个利益陷阱,用贪欲引诱人,用谎言蒙蔽人。对大多数人而言,只要不去幻想一夜暴富,就不会给他们可乘之机,遇事多打几个问号,就不会轻易上当。传销团伙内有个说法:“连锁销售”是利国、利民、利己的好事,可以推动经济发展,可以让国家多收税、老百姓多赚钱,还可以解决就业问题。这当然是假话。传销不创造任何价值,只是一种财富分配方式 把多数人的钱集中到少数人的手中。这个团伙有两个说法:第一,只要加入这个行业,人人都能成功;第二,一个人要成功,至少要拉够六百个下线。这是最简单的数学题,却有那么多人算不清楚:一个人成功,六百人垫底;六百人成功,三十六万人垫底;三十六万人成功,两亿多人垫底;两亿人要成功,要有一千二百亿人垫底,那时地球上的人已经不够用了,要想成功,只能去火星发展下线。  有学者做过计算:在传销的金字塔结构中,只有最顶端的、不超过百分之二的人能赚到钱,其余百分之九十八都是炮灰。我在上饶接触过六十多位传销者,他们坚信自己终将成功,而我断定他们中的大多数都是炮灰,最终将一无所获。他们大多都是农民,根连着根,人连着人,一家连着一家,我见到很多人全家被骗,甚至是整个家族,上到五十多岁,下到十八九岁,连着七大姑、八大姨、堂亲表亲,全都在从事传销。  等到这场戏落幕之时,他们已经搞垮了身体,耗尽了积蓄,家里的地荒了、房塌了,身上背着重重的债,他们重视名誉,所以有家难回,而且已经习惯了游手好闲的生活,那时身强力壮的可以去偷去抢,年轻貌美的可以去卖血、卖身,可那些疾病缠身的老人呢?那些嗷嗷待哺的孩子呢?  这当然是愤激之言,我相信,他们中的大多数都会回到正常的、合法的生活,下田耕种或者进工厂打工,但在一场破灭的财富梦之后,这一切都会无比艰难,正如鲁迅所言,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梦醒之后无路可走。这就是洗脑的威力,夫妻不再是夫妻,父子不再是父子,人们眼里没有亲人,只有领导,他们老实、听话、坚决服从组织安排,吃不饱、穿不暖、断绝一切社会关系,甚至抛弃了性别。据说蚁群中的工蚁没有繁殖能力,只知干活,绝无非分之想。我们可以设想:如果传销能够永存,世上一定会出现第三种性别:男人、女人、传销者。如果时间足够长,他们甚至会进化成蚂蚁。这帮家伙受的都是同样的教育,假话一被戳穿就这么转圜:你说的有一定道理,不过不全面,就像我刚才说的 我心想这不是瞪着眼说瞎话吗,你他妈什么时候说过了?传销团伙内有个说法:虽然你是我们骗来的,可自从你下了火车,任何人都不会对你说一句假话。弦外之音是:虽然我骗了你,但你要相信我。这就是传销团伙迎接新人的基本法则:不能让他独处,不能让他闲着,闲下来他就会胡思乱想,想得太多就容易起疑心,起了疑心就会一走了之。所以一切都要以新人为中心,时时刻刻围着他转,没话也要找话说,没事也要找事干,一个不行就来两个,张三不行就换李四,总之一句话:要齐心合力、不惜任何代价把新人拿下。那时我只觉得他们过于热情,没去想其中的玄机。后来才知道,原来这套房子就是一个精密的陷阱,自从我踏进门,就已经深陷埋伏之中,看似无意的举动,都经过周密的策划;看似平常的闲谈,都出于精心的安排,每个人都是组织上精心挑选出来的。这家人居心叵测。只要我一转身,他们就在背后窃窃私语。我表现好,他们嘿嘿偷笑;我表现不好,他们紧皱眉头商量对策。组织上也很关怀,随时打电话询问我的状况,然后紧急调派人手,针对我的思想动向,围追堵截、穷追猛打,务要把各种不良苗头消除于萌芽之中。后来想想,这简直就是传销者的人生:与世隔绝、忍饥挨饿,自以为学到了很多、进步了很多,其实只是在原地打转,空耗一年甚至几年,只是为了证明一个虚伪的谎言。这样的天堂太过美妙,心地龌龊的成年人不配享有,只能去想想次一等的博尔赫斯,老博是我很喜欢的小说家,一直用他的优雅和博学跟整个世界捉迷藏,最后他赢了,干得漂亮至极。(注:为什么我喜欢的作家都非常崇拜博尔赫斯?为什么我看得懂我喜欢的作家的小说却看不懂博尔赫斯的小说?那多,蔡骏,慕容雪村都在自己的小说里向博尔赫斯致敬)还问他们:“今天怎么没馒头吃?”一群人都笑,嫂子告诉我:“以后都没馒头了,早饭只有这个。”我皱眉抱怨:“这怎么能吃得饱?”管锋来了一句:“饥饿才有力量!”管老汉笑起来:“这饭吃不饱,可这饭有好处,你看我,吃这饭一年多了,原来那些毛病呀,糖尿病呀,高血压呀,全都没了。”后来我接触到比较正规的解释,才知道这叫“行业饭”,虽然吃不饱,可益处多多,一盆清水貌似平凡,却可以清肠胃、理浊气,还能保持头脑清醒,简直就是传说中的万能金丹。英国作家乔治?奥威尔有句名言: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承认一加一等于二。不承认一加一等于二,则什么事都可能发生。(注:这应该是在《1984》里面说的,相反我更喜欢他的《动物农场》,前者太深奥,是给有阅历的人读的,后者比较想寓言故事,我读起来很容易)可就是这么一份破东西,传销者都视之为“圣经”,每天早上朗诵一遍,还必须背得滚瓜烂熟,我在里面二十三天,几乎能背下来了,他们都夸我聪明,我不这么想,只感觉智商嗖嗖下降。他们把传销称为“行业”。按照惯常的理解,“行业”是个很大的词,比如家电行业、IT行业,但在上饶,就是这么一伙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人,居然撑起了一个行业,实在可惊可叹。这个行业是“干”出来的,还有许多激动人心的口号:行业干的就是一个团结!行业干的就是一个听话!行业干的就是一个吃苦 最后,行业被他们干完了。按照梁总的介绍,行业首先要干一个谦虚。不管学历高低、悟性好坏,只要比我早加入行业,哪怕只早一天,他也是我的老师,所以我要虚心请教,努力学习行业的知识。学习得差不多了,我就要干一个发展,交三千八百元的入伙费,然后发展我的业务员,国家规定,每人最多只能发展三个直接业务员,那时我就成了他们的推荐人,简称“老推”,老推不易做。我要接着干一个复制,把我学到的知识一滴不漏地传授下去,把我的业务员培训得像我一样听话,然后再指导他们继续发展,这样一层层发展下去,我的官越做越大,收入越来越高。这时我要干一个管理,让我的团队乖乖听话、乖乖交钱,等到行业干得差不多了,我就可以躺在钱堆里睡大觉了。梁总气壮山河地鼓舞我:“二十多万,一个月就赚二十多万!哥,你是做生意的,你自己说,你一个月能赚到那么多钱吗?”像大多数神话一样,钱树锋的故事也是骗人的鬼话。可他们都这么说:你放心,自从你下了火车,我们任何人都不会对你说一句假话。这段唱腔激昂,嫂子越唱越快,在最后的段落明显动了真情,脸上潮红一片,两眼闪闪放光,酷似国产电影中的有志青年,可惜志气用错了地方,没在农村大干四化,却跑到城市大干传销,一天到晚瞎混,挖空心思骗人,白瞎了英雄们的教诲,千万先烈悲壮的头颅,敌不过一句轻巧的屁话。传销常被称作“经济邪教”,其中确实有一些宗教般的仪式,我眼前所见就是一例:先把信徒们聚到一起,唱赞歌、做祈祷,然后派来两位大主教,一个讲上帝的圣恩,让信徒们心怀感激;一个讲神圣的戒律,让信徒们心怀敬畏。人们向来迷信权威,套用龙应台的名言:任何人只要坐在柜台后就是老板,站在讲台上就是老师。更何况还有这么盛大的排场、如此隆重的仪式。等两位大主教布完道,再来两位更大的大主教,伴着圣洁的乐声,迈着威严的步伐,堂堂皇皇,其冠其冕,信徒们目醉神迷,早已失去了辨别能力,只觉得心头激荡、两腿发软,吹个口哨就会匍匐在地,争抢着去抱大主教的细腿裤吻他们的脚。传销团伙把洗脑视为系统工程,其中最重要的举措就是“分享成功经验”,我在上饶游荡多日,听过许多类似的故事,我不敢说它们全是假的,但肯定都经过美化和修饰。分享经验的大多是二十岁出头的年轻人,文化水平不高,也没什么社会阅历,对“成功”的理解更是大有问题,当他们半是炫耀、半是夸张地讲起自己的经历,仿佛就是明代王龙溪那个不恰当的比喻:穷措大抱着家中黄脸婆自夸好色,情状十分可笑。上完厕所出来,王总的发言依然未完,我耐心地听了一会儿,原来他也是一片好心,说他刚来时年少气盛,不听话,结果吃了很大的亏,走了很长一段弯路,后来翻然悔悟,可惜时不待人,白白浪费了大好时光。现在他身居高位,不忍心看着我们重蹈他的覆辙,所以谆谆教诲:“说实话,叫你来的人不是你的亲戚,就是你的朋友,你不听他的话又听谁的话?听他的话很丢人吗?他会害你吗?还不是为了你好?说实话,咱们来到这里,都是为了开创一番事业,不管你以前是什么人,干过什么事,既然选择了行业,就必须遵守行业的纪律,不想干你可以走,没人留你!”这活动就算结束了,李总郑重交代:“现在已经深夜了,咱们注意保持安静,下楼时三人一组、两人一组,不要一哄而下,也不要谈天说笑,别影响周围居民的正常休息!”话音刚落,一群人飞奔着冲向厕所,门口有个小伙站起来维持秩序:“哎你们先下,哎后面的等一等!”众人老实排队,每隔两三分钟下去一批,显得极有秩序。所谓洗脑,就是颠倒黑白、混淆是非;把鹿当成马,把马当成猪,把猪当成人生导师。只要坚信谎言,草根树皮也远胜山珍海味。他们都是雷打不动的战士,怀着满腔热情把脑袋洗空,把身体洗垮,最后连味蕾都洗坏了,宁吃行业内的芋头,决不吃行业外的牛肉。这就是传销团伙最令人痛恨之处:他们只顾骗钱,几乎没有丝毫人性。只要有人想离开,不管是亲人死亡、房子起火、孩子失踪,他们都会想尽办法阻拦:“反正你回去也帮不上忙,不如留下来好好干行业。”“人死都死了,你回去有什么用?干行业就要抓紧时间,你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小庞第一次离开上饶时,小琳就曾这么挽留他:“你真狠心,说走就走,难道一点都不在乎这段感情?”  事实上,她根本就没想和他发展什么感情,也从来没喜欢过他,甚至还有点厌恶。这哀婉忧伤的告白,不过是她“干行业”的手段。她只有二十岁,原本是个善良的好女孩,自从被骗进了传销团伙,就一点点放弃了她的善良,跟着别人说谎,跟着别人行骗,为了拉小庞入伙,她甚至会出卖自己的色相。后来我在网上读到署名“长恨秋”的传销纪实,才知道传销团伙中无奇不有,为了这虚妄的“成功”,女性可以卖身,男的可以偷盗。而小琳只差一步,只要迈出这一步,她就会变成妓女。作为新人,要想尽快成功,只有四条道路可循:高起点跑得快、听话跑得快、谦虚跑得快、想得简单跑得快,此之谓“四快”。传销团伙中少见正常,多见荒谬,而最荒谬的就是要求成员放弃思考。和所有的愚民统治一样,他们痛恨智慧,仇视一切聪明的脑袋,只要求成员忠诚,绝不鼓励独立思考。为达到这一目的,他们禁绝一切外来消息,禁止读书,禁止看报,禁止收听广播,先把人变成聋子和瞎子,然后篡改历史、捏造事实、伪造圣贤之言,把荒谬的说教、邪恶的理论一条条灌输到成员脑中。任何事情都只有一个答案、一种声音,成员必须无条件接受、无条件服从,绝不允许持有自己的观点,更不允许质疑和反对。  这是最简单的道理:如果有人极力拉拢你,却又要求你别想太多,甚至要求你放弃思考,那么他一定是想骗你。聪明的人自己思考,愚蠢的人让别人替他思考。忠诚可敬,愚忠可怜。这也是传销骗局屡屡得手的原因:因为愚忠,所以老实;因为不善思考,所以轻信谎言。郑杰,当代的典型产品,一个高智商笨蛋。他受过高等教育,谈起相对论来如数家珍,却看不破最简单的骗局;他知道什么是黑洞、什么是白矮星,甚至知道什么是普朗克常数,却唯独不懂最简单的道理:饿了要吃饭。传销者利用的正是这些“美德”,他们祭起“爱国”的法宝,打着“利国、利民、利己”的旗号,以“两年赚五百万”为美妙前景,以“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为道德蛊惑,把“成功”奉为至高无上、可以超越亲情、爱情和性别的第一准则,把一批又一批善良的人拖入泥潭,迷乱其心智,操纵其行为,扭曲其人格,堕落其道德。传销洗脑有两大法宝:言论控制、思想禁锢。不允许争论、不允许质疑,先把人变成哑巴;再禁绝一切外来信息,把人变成瞎子和聋子。没了参照物,也就没了方向感,人们跋涉在茫茫沙漠之中,走得再远也只是原地打转。清末严复说八股文有三大害处:“其一曰锢智慧,其二曰坏心术,其三曰滋游手”,这说的简直就是传销。思想禁锢必然会降低人的智力水平,所有传销者都在经历着这样的蜕变:前三个月抵触,中三个月怀疑,后三个月相信,再给他三个月,他就会狂热地崇拜。把正常人变成白痴,不需要天打雷劈,只需要短短十二个月的思想禁锢和野蛮灌输。在传销团伙中,只要过了最初三天的适应期,每天的生活都是同样的:早晨六点钟起床,七点钟喝一盆清水,七点十分开会,读《业务洽谈》,读《羊皮卷》,学习《二十条》,九点钟准时出门,半小时洗脑,其余时间全在无所事事地游荡。十二点吃午饭,下午再洗半小时脑,继续游荡,六点钟吃晚饭,饭后两个小时说笑打闹,九点半准时洗脚,十点之前必须熄灯睡觉,真个是“心中无一事,空腹满街游”。这些人表面看起来忙极了,实际每天有效利用的时间不过两个小时,然而这样的教诲却时时响在耳边:“行业是个短平快的行业,要抓紧时间!”“为什么不能看书看报看电视?怕你分心!干行业要抓紧时间!”“行业不等人,一步赶不上,步步赶不上,要抓紧时间!”这是传销团伙著名的“过三关”之一:面子关。只要加入行业,“自己”就消失了,只剩下一个空无所指的“集体”,他们强调集体利益、团队精神,却极少顾及个人需求和个人尊严。行业格言:过了面子关,你就成功了一半。另外两关是行动关和冷水关。行动关指的是真抓实干,不能只看着别人赚钱,心动就要行动,必须拉下面子、抛开良心,去蒙、去骗,掘地三尺也要把亲朋好友骗来。更残忍的是冷水关,我们体系有个不成文的规定:哪怕地冻三尺,也只能用冷水洗衣服洗菜,女性月经期间也不例外。“他现在想不通,过段时间就想通了,我要给他机会,这都是为了他好。”他们从不以为自己行事卑鄙,反而有种圣徒般的情结,觉得自己在牺牲、在奉献、在为国出力。后来我在上饶的派出所里和小琳聊天,我问她知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她一直强调一句话:“我没觉得我在做坏事,我没做坏事!”我虚心受教,王总大发感慨:“行业其实很简单,没有别的经验,真的,没有别的经验,就俩字:听话。”这样的教诲我至少听过一百遍,不由得腻烦起来。王浩大概也看出了一点苗头,转了个话题,开始讲行业的妙处:“我开始和你一样,也不太相信行业,你说就这么一群人,一没能力二没本钱,凭什么月入万元?凭什么一个月挣六位数?”这话说到我心里去了,心想是啊,凭什么啊?王总微微一笑:“那话是怎么说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吧?直到我上了经理,到了发月绩的时候,哎呀,我才相信行业确实能赚钱,你猜第一个月我发了多少?一万多!”他的两只小胖手拍得啪啪直响,“一万多的现金!哥,不怕你笑话,那是我这辈子第一次拿那么多钱,事实就在眼前摆着,你说我还有什么理由不信?”根据我后来的了解,这番话未必是假的,可他也没有完全说真话。这是连锁销售骗局中的一个重要秘密:虽然《业务洽谈》中写得明明白白 每骗来一份三千八,经理就可以提成四百五十六元。可事实上从来就没有这个四百五十六,最多只能拿到三百零四元,等他下面再上来一个经理,他就只能拿一百一十四元;上来两个,就只能拿七十六元;等第三个经理也爬了上来,他就只能拿一点可怜的津贴,勉强够他自己过活。在有些团伙中,甚至连这点活命的钱都没有,不仅没有收入,他还要承担“经理室”的房租水电,要帮下线垫付各种“经营费用”,还要硬着头皮充门面。一句话:不仅赚不到钱,还要往里贴钱。或许有人会问:既然万元收入是一句空话,他为什么不肯离开?答案很简单:他还在期待平台上的六位数。这是一个无比荒唐的笑话:第一次被骗,他留下了;第二次被骗,他不肯走;第三次、第四次、第无数次被骗,他依然相信骗子会信守诺言。吸毒会上瘾,传销者被骗都能上瘾,真是人间奇观。聪明人不会在同一个地方跌倒两次,而传销者就站在那里,跌倒一次、两次、无数次,最后连爬都爬不起来,可还是不肯离开,依然坚信那是自己的福地。恕我刻薄,动物中也很少有这么愚蠢的东西。正应了那句话:聪明的人只反对愚蠢,而愚蠢的人什么都反对。在传销团伙中住了二十三天,我总结出一个道理:愚蠢不是天生的,而是人工制造出来的。很多人都会困惑:一个好好的人,怎么就能被人洗了脑?答案非常简单:只要隔绝了信息,再控制住话语权,洗脑是再容易不过的事。反正没有第二个声音,我说什么都是真理,根本不必在乎什么逻辑,更不需论证,只要拳头够大,嗓门够高,我说一加一等于几它就等于几,把骡子说成人类始祖你也得无条件相信。小琳给我讲过一个流传甚广的故事,说有个人被骗进了行业,这人太穷了,连三千八都交不起,只能四处借钱,可谁都不肯借给他,最后求到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知道他在做传销,不仅不肯借钱,还把他羞辱了一通。这人当时就记下了深仇,咬着牙挺了下来,疯了似的干行业,两年之后终于上了平台,赚了几百万,可胸中怒火始终不熄,念念不忘当年的胯下之辱,一心只想报仇雪恨。不知想了多久,终于想到一个妙计:去银行提了五十万,全换成一元一元的硬币,然后雇了辆车,把这五十万个硬币哗啦啦全倒在朋友门口,好大一座钱山!满村的人都惊呆了,这位英雄沉冤得雪,心中豪情激荡,在众目睽睽之下仰天长啸:某某某,你给我看着!当年我跟你借五千你都不给,现在,我给你五十万!说到这里,小琳像是想起了自己的遭遇,咬牙切齿地总结道:“我们在这里干行业,肯定有很多人不理解、不支持,甚至还会有人嘲笑我们,不要紧!成功以后再让他知道我们的厉害!”这故事肯定是编的:既然五千元没借到,那五十万就没必要还。另外我也不相信他能拿出那么多钱,就算能拿得出,换五十万个硬币也是一件挺麻烦的事。费了天大的劲,只为搞一场没啥意思的行为艺术,看来英雄果然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如果不是得了失心疯,就肯定是脑袋被驴踢了。然而仔细一想,其中仇恨之意还是令人不寒而栗。用一个字来描述我的传销生活,那就是“饿”,不只是肠胃之饥,而是肉体与灵魂的双重饥饿,吃不饱固然难受,更煎熬的却是精神上的匮乏与空虚。我相信一个道理:一个人的富足不仅是金钱之富,更要看他心灵中能容纳多少与自身无关的东西。同样,一个民族的强大也绝不仅是GDP的强大,更要看其在精神领域有多少发明创造。

避免被洗脑

说到洗脑,每个人的第一反应是“傻子才会被洗脑。我是聪明人怎么会被洗脑呢?”看了村长的书以后忽然反应过来,人人都会被洗脑,“比格式化一张硬盘容易”。文革是历史上洗脑的标准范本,衍生出令人难以置信的荒诞和暴力,传销是现代社会的洗脑的标准范本。我一直在想如何避免被洗脑。首先,无论何时都要独立思考,不能因为周围的人怎么说就放弃思考的权利,伽利略说:我不认为上帝赐给人智慧是为了让人弃之不用。第二,要尽量避免将自己陷入一个封闭的环境,无论别人给你说的东西是多么好,多么的伟光正,都要千方百计去听听反对的意见。第三,警惕洗脑者,洗脑者必然要让被洗脑人与周围环境隔绝,只能容许一种舆论,不能接触到除他以外的其他信息。如果在一个舆论开放、言论自由的环境内,要洗脑是非常困难的。真正的真理是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以及反复辩论的。所以,无论再困难都要翻墙去看看,不然自己就会不知不觉被洗脑了。

可能不止是愚昧

记得在我的孩提时代,刚刚传入中国的传销的确是热极一时,我身边的许多人都曾投身其中,年幼的我甚至还曾经“享用”过传销的商品,那些被传销者吹得天花乱坠的商品当时可是被当作无上佳品,被人们互相推荐、馈赠,及使用的。在那个全民经商、赚钱至上的年代中,传销这件事自然炙手可热。只不过最后骗局逐渐被揭穿、国家也将之列为非法,当然最重要的是当年那些信心十足、轰轰烈烈地投身其中的人们,几乎无人赚到钱,甚至还有不少被坑得倾家荡产的,传销自然也就渐渐地消声灭迹了。原本以为这些骗人的勾当已不复存在,但在看了诸多报道之后,我才知道传销这骗人的把戏,或改头换面、或转移地下,总之是始终未曾退场,而更令我惊讶的是,其骗人的伎俩虽未见有多大进化,甚至有的还退化了不少,变得更加愚不可及,但却依旧能招徕大批的信徒,而信徒们的执迷、狂热与投入,比之当年可谓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有时,我真的是大惑不解,究竟是什么让一干人等愚顽至斯、堕落至斯呢?说实话,阅读这本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的目的,就是想寻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首先我不得不钦佩作者的勇气,在不明前景和几乎没有支援的情况下,敢于去到一个陌生的城市,去到一群疯狂的人中充当卧底,向来如果没有作者这样的勇气,我们也就无缘读到这样一本有趣的书了。而且作者也在书中对于传销这个问题给出了一个自己的答案,那就是常识缺乏而引起的愚蠢与愚昧,而即便你有点小聪明,也会在传销者的轮番洗脑下变得愚蠢。常识的缺乏成了那些被骗入传销组织的人的致命的、相同的弱点,如同在细菌和病毒面前没有抵抗力的人一样,很容易被洗脑而沦为传销的牺牲品。从某种程度上来讲,我也是比较赞同作者的观点的,缺乏常识是目前中国社会的通病,只不过随着社会的开放和民智的开启,这个病症已经渐渐好转,缺乏基本常识的人也越来越少,但是毕竟是人口基数太大,哪怕是很小的比率,依旧是个惊人的数字,这便给了类似传销这样的鬼蜮伎俩以生存的空间,所以作者的想法应该是很有道理的。只不过,我还有一些想要补充的地方。我曾经自认为十分聪明,动脑筋绝不会输给别人,只不过年岁渐长之后,我才慢慢发现其实我一点也不算是聪明人,最多也就是一个平均水平上下。混社会几年后,自己也总结出来一条真理,那就是永远不要以为别人愚蠢,永远有人比你聪明。所以,我就在想像传销这样的骗局,以我平平的智商尚能发现其中的一些问题,那么那些深陷其中的人真的就一点也察觉不出来吗?哪怕不是所有的人都能察觉出其中有诈,那么至少应该有一部分人能想明白吧?那洗脑术再怎么高明,终归也是骗人的把戏,而且有时还被愚人使得不伦不类,那么它有什么威力使那么多人俯首帖耳呢?我想其中一定有人能看出破绽,而这些看出破绽的人却依旧对传销不离不弃,我想肯定还有别的原因吧?我想那原因也许就是归属感和认同感吧!虽然我没有真正接触过传销,但那种低潮期所急需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我却曾经体会过,那是在年少迷茫的时期,我上大学后的成绩并不好,一度很难毕业,按理说我应该打起精神奋起直追,可是恰恰相反,有一段时间我却是更加萎靡,可也不想上,书也不想去读,除去打打篮球外,终日与一些与我成绩相似的人厮混,看他们玩游戏我也去玩,看他们不去自习我也不去,做什么事情也总是一起行动。后来我仔细想了想,其实我与他们的关系并不是十分亲密,没有共同爱好,也少有共同话题,把我们联系在一起的就是我们的成绩一样的差,我们的前途可能一样的暗淡。而这让我们有了彼此之间的认同感和归属感。所以,当我读到书中描写某些传销者一起生活的情节的时候,突然有了一种似曾相识的熟悉感。我们的社会是变得越来越现代的同时,竞争也在变得越来越残酷,观念也在变得越来越趋同和狭隘,尤其是对诸如成功啦、理想啊之类的领域,我们认同的标准变得越来越单一,对于身份和地位的渴求似乎也越来越极端,似乎只有有钱了、有身份了、有地位了,才会被社会认同,才能有权利要求一份归属感,而像书中或现实中的那些传销受骗者,他们又该向哪里去要一份认同感和归属感呢?是向这个社会吗》恐怕他们得到的更多会是冷眼、嘲讽和羞辱吧?是向自己的内心吗?在大势如此的环境中,那要内心强大到什么地步才能做到呢?试问我们中又有几人能够做到呢?可是这样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传销组织却可以给予他们,即使都是虚假的,所以,也许有人已经看透了其中的骗局,却还沉溺其中,恐怕就是那些虚假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在作祟吧?我想如果这里面真有这样的原因存在,那么这也就不单单是个人的悲哀了,而是我们整个社会的悲哀!

难道我们不是被生活传销了吗

rt,所以的一切都是暗示,被朋友被亲人,当我们一出生生时,当我们还是一张白纸时,为什么要有人告诉我们,天是蓝的,云是白的。草是绿的?再说为什么这玩意叫草,那玩意是云,再说,我为毛高兴是要笑,难道不能哭吗?

关于洗脑、传销、教育与现代国家

二分法学多得坏处就是你看哪一个观点都能说得通,哪一个立场都无所谓正确与否,屁股决定脑袋,于是在众说纷纭之中,你就没有了立场,因为哪一个观点都可以被说得通,从不同的立场上,哪一个观点都是正确的。于是,你就会发现,所谓独立思考,不过是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第一步,真正的精神独立和思想自由还有一个更关键的问题需要解决——你的立场。你站在哪里?这个问题在逻辑上其实很好解决,但在事实上却很麻烦。因为信息传达的核心内容完全不在于内容本身,而在于传达方式。核心内容完全不同的两句话,却有可能被解读为完全不同的意思。举个例子:某甲对某乙说,那天你被罚站,你同桌某丙笑得很开心。如果某甲对某乙说,那天你被罚站,全班都笑得很开心。你会发现,在这两句话中,某丙笑得很开心这一内容都被包含了。第一句中却并未提到全班也笑了这个事实,对于某乙来说,这两句话所包含的内容就有了很大的差别。信息传达中的误解是很容易发生的问题,但是如果用传达中的错误把你的立场给混淆,你就很难拥有常识或者理性。关于这个问题我所知道的最为经典的比喻是:可悲的不是作为一只狗拥有骨头的思维,而是作为一根骨头却拥有一只狗的思维,爱狗,喜欢狗。这就是通过信息传达的方式把骨头给洗脑、同化,让骨头爱上狗,并自愿献身。关于这个问题最好的例子就是传销,还有邪教。正如慕容雪村在他的《中国你少了一味药》中所说的:“人是虚弱的动物,而语言的暴力是最大的暴力,当狼牙棒高高举起,在坚硬的脑袋也只是一堆血肉之泥。”封闭式的洗脑是一种可怕的思维暴力,如果站在国家的立场上讲,这是极端有效地维持秩序的方法,简单易行,并且完全可控制,更完美的是真正的从精神上消灭了一个人,减少敌人的力量的同时增加自己的力量。甚至这种方式曾经被考虑过预防犯罪,体现在一部叫做“发条橙子”的电影里,而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一种叫做社会防卫论的理论。关于“发条橙子”和社会防卫论诸位都可以求助百度娘。我就不再赘述。这种方式真正的危险是在于对于人性的阉割,并且很容易走入极端。因为通过这种洗脑式的方式改造罪犯很容易让社会恢复秩序,看起来能够迅速的造出一个和谐社会,但结果却很危险。因为这种方式与其说阉割了人性,不如说是一种精神上的谋杀,远比肉体的消灭更为残酷。因为作为一个人来讲,最为宝贵的就是他的精神自由,即使监禁了我的肉体,可我依然具有自由的灵魂。如果将自由的灵魂扼杀,那么肉体的存活又有什么意义呢?国家终究是由人组成的,将精神扼杀的国家,又有什么希望?殊为可笑的是,我们生活的时代是最好的时代,也是最差的时代。记得一百年前,日本人考察了辛亥革命之后的中国得出了三句话:官是贪官,民是刁民,兵乃兵痞。于是得出了中国可以征服的结论,说这话的人叫做石原莞尔,是九一八事变的主谋。一百年后的今天,前两句仍然适用,而最后一句则是因为我没有过从军经历,没有发表意见的权利。著名作家柏杨曾经发表过《丑陋的中国人》一书,尽管书中指出了很多中国人的缺点,但我仍不认为说到了根本。因为内斗也好,不讲卫生也罢,都算不得危及民族发展的大毛病。我认为,真正的毛病在于,不自尊,不自信。一个被打断脊梁骨的民族是永远站不起来的,不论这个民族多么富有,归根结底不过是一群猪猡罢了。而自尊自信则来源于独立的精神自由的思想,人们有了自己的想法并且对自己的判断有了信心,人们才会一步一步的相信自己的判断。这是小学教学中对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最简单的方法。可是他仍旧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只有人民自己手中有了判断的权力,有了实施判断的权利,并且从中得出教训吸取经验树立信心,人民才能有自信,一味的洗脑式教育,培养出整齐划一的声音,出来的也不过是一群传声筒罢了。因为他们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做自己的想法,而那些知道什么是自己想法的也从来不会去验证是否真正可行,而那些有了可行的想法的也不敢轻易尝试,这才是最大的悲哀。我们总说建设法制国家,建设现代社会,可是国家也好,社会也罢,归根结底是由人组成的,没有一群具有现代化思维的公民,一切都是空中楼阁。而培养现代公民的开始,就是让他们懂得权利,懂得方圆。好吧,我们总是走极端。我们自1986年开始普法以来,看看我们都做了些什么事,法官帮助讨债,法官帮助写诉状等等。我们恨不得将全国人民都教育成法律专家,可是这样必要么?我们不需要13亿法律专家,我们只要告诉他们,要起诉找律师和法院,刑事案子找公安局就够了。再看看我们的英语教育,我们需要13亿人懂英语么?同样不需要,我们只需要一部分专业的翻译人才就好,用不着每个人都懂英语。每个人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教育的目的在于让需要的人学习需要的知识,而不是整齐划一的浪费大家时间,更不是让上个世纪的过时理论指导我们现在的行为。我们总说创新,创新其实是个说简单也简单说难也难的事。我的历史老师曾经说过一句挺朴实的话:“你总是琢磨一个事,一直琢磨,然后一段时间后你就通了。”其实这玩意既可以说成是学习,也可以说成是创新。你找个喜欢的领域,然后花时间琢磨,琢磨透了也就通了。那些你琢磨出来的别人没琢磨出来的就是创新。你会发现创新挺简单,你喜欢他,然后花点时间琢磨琢磨,然后就创新了。问题不在于创新本身,而在于我们对创新结果太功利。我们总是希望有计划的创新,我想要个特殊钢材的创新,然后你2个月就得给我创新出来。这东西是你说创新就能创新出来的么?你能计划创新?那是不是说你还能有计划的做梦?你看看美国人、日本人的发明,估计你立马脸就绿了,因为好多东西没用,更因为创新这东西可遇不可求。就好比格拉斯的发明,蒸汽机在俄国的改良,这些都是创新,可是当时都没用,你能说以后就没用么?我们只看现在,而不看将来,这很危险。辛亥革命花几十年割掉了中国人脑后的辫子,可是心里的辫子却还留着,还要我们这些后代们花几十年上百年割心里的辫子。一个现代国家不是一群奴才能建立起来的,胡适这话说得好,可是我得补上一句,也不是一群愤青能建立起来的。现代国家归根结底是国民的现代,要自尊自信,而不是狭隘偏激。我们总喜欢拿汉唐祖宗说事,可汉唐盛世不是由GDP构成的,而是一个民族的精神和脊梁迸出的火花才让这个民族充满进取心,充满创造力。附:写的有点乱,有些想法还很不成熟,以后有空会再改。

震撼过后是悲凉

大多罪恶之事,都是假借伪善而行。来自狼群的任何甜言蜜语都是为了将你更容易的吃掉。谎言重复千遍虽然依旧是谎言,但足以使一个心智健全的人动摇。千里之堤溃于蚁穴,只要你动摇了,恶魔就会潜入你的内心,慢慢将你蚕食。在这些罪恶面前,血浓于水的亲情、忠贞不渝的爱情、如钢铁般坚硬的友情都是那么脆弱不堪,非但不能帮助消灭罪恶,反而成为行恶的工具。一个“贪”字,蒙住了多少人的双眼,这些人丧失了理智,丧失了辨别最简单的是非的能力,成为罪恶的帮凶,为其摇旗呐喊。作者说有些伤感:那些人梦醒之后,发现已然一无所有,还背负一身的债务,该做何感想。(原话可能不是这样,不过差不多意思吧,我忘了这句原话在哪里了。)其实我想的:可怕的不是梦醒之后的事,而是这个根本不能醒来的梦,也许有人一辈子都还是相信这个谎言。悲凉的不仅仅只是书中作者经历的事,而是我们身边,有多少类似的事情?斯德哥尔摩其实离我们不远,你没看到那金光闪闪正在向你招手吗?有多少人有能力抵御?我只想说:远离那些自称“伟大”的东西,对它们的一切保持警惕,我们不一定要让自己做个多善良的人,只要不作恶就好了,即使被迫于要作恶来保全自身,也请能少作就少作。

《中国少了一味药》多了一份高高在上

看过慕容雪村的一些文章,但没看过他的小说。他的文章,针砭时弊,大气磅礴,极富感染力。在我的心目中,他一直是和李承鹏、韩寒放在一起,作为中国为数不多的敢于说话的作家,他的文笔也是我所欣赏的。但现在,在看过《中国少了一味药》后,我要收回我的赞赏了。我以为《中国少了一味药》这本书对不起慕容雪村的名声,这本书说的是中国传销界的一些现状,种种光怪离奇压抑人性的东西。我猜测作者是想通过这样的一本书来警示人们,提醒人们对传销的警惕。但是这是怎样的一本书啊~~~全篇的流水帐,全篇的高高在上的批判。让人看了,非但没有什么警醒,反而更多的是对作者的反感。至少我是如此。看完此书,我除了知道有传销这个行业的存在之外(要知道我早就知道有传销这行业了),毫无所得,更无所感。作者自以为高明的解说,在我看来更像居高临下,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下的谴责,让人恶心。我以为,要是想让人警醒更应该写一些细节,或者是某个人物作为核心,通过某些小人物反映整个传销行业。这样不是更容易打动人么?可是作者写的是整个行业,一整片的人物,而且没什么细节。整本书给我的感觉就是精制滥做,这是小说么?更像一部纪实文字吧。居然是纪实文字,拜托不要以小说的名义来出版吧。反正这本书彻底让我对慕容雪村失望,想不明白,这样的东西好意思出版么?是为了表示自己有多牛逼,亲身经历过传销么?如果真要说收获,这本书给我的意义就是,以后看书除了看豆瓣评分高的书外,如果还要看其他的,那么就看一些作者的成名作吧,那些不在成名作的书,还是慎重再慎重吧。

无能为力的感觉真不好。

其实看的时候某个瞬间觉得像编的 因为对话什么的都好详细( No offense ) 这是题外话看的时候 是觉得可怕看完之后 就传销的事情跟同学讨论了一下 最大的感觉是愤慨令我愤慨的不是那些被骗来又骗人的人 他们不过是无知愚蠢到悲哀 我更在意的是 我们对他们根本没辙 不要说警察不管了 就是想管他们也管不了什么 最后他也报警了 但是有什么用 抓到的都是信息封闭的底层受害者 你能对他们怎样 关个几天 教育一下 还不是得放了 他们已经被洗脑了 你说几下就能改变他们经年累月被固化的想法吗 放出去之后他们还是再聚在一起 再干老本行 之前做的全是无用功!更过分的是 他们组织中有一种说法 国家是偷偷支持他们搞传销的 说什么禁止传销是说给外国人听的 抓抓他们只是“宏观调控” 抓了他们又放掉正好成了他们这种谬论的支持!TMD我都要骂人了!想不出办法 唯一想到的就是法律加重刑罚 可是问了下学法的同学 他告诉我 传销判五年在我国已经是重刑了 重刑你妹啊重刑!这种一害就害人一辈子害人一家子丧尽天良的事情只判五年!而且那个跟我讨论的同学告诉我 她看过央视的一个关于传销的直播 记者发现了他们在活动 打110报警 接线员竟然说他们下班了!下班你妹下班!你以为你是114吗 连114都7*24小时啊拜托! 问她工号说没有 有也不会告诉你 告诉她是央视记者她竟然挂了!我怎么感觉这不是警察局的电话 而是某些违法机构被电视曝光电话采访时的表现!好无奈如果每天都知道一件这样的事情而我又无能为力 我觉得我总有一天会厌世这个世界真的好复杂 为什么这样丑陋的事情 跟那些安静美好的小幸福 会同世共存

你所不知道的传销

在看这本书之前,我曾多次听到大家谈论传销这个东西。但是始终抱着一种不以为然的态度,觉得那是一种离自己很遥远的东西。真正让我与之产生交集的只有两件事。第一件事是我在大学期间的一个室友,大学毕业后由于种种原因,她开始她的玫琳凯之旅(传说中的直销,网上说就是变相的传销),现在我不能说什么,至少我觉得现在的她是快乐的。对于我这样一个向来崇尚快乐的人来说,什么都无所谓,只要快乐就好了。(好吧,主要是自己混得也不咋滴,不好对别人的选择做任何的评价)。但其实一开始知道她做的事情是类传销的事情,我是很惊恐的,一则是因为我害怕她真的会误入歧途,另外也是因为自己的无知所带来的恐惧。总是听到各种关于传销的留言,现在的很多人都是谈传销色变的,尤其是一些传统的家长。真的很害怕,甚至不敢应她的邀约,害怕自己没有定力,事实上我可能真的是没有的。没常识嘛~谁知道呢?另一件事是我自己,上个月我辞职了,恰逢上海每天都下雨,整天呆在出租房里,苦闷的心情可想而知。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得知有个大学朋友宁夏那边做义工旅行,然后她向我发出了邀约,然后我一口答应啦,然后,就然后拉。当时那个激动的心情啊,真的是难以言表。但是激动过后是什么呢?随后,我把这个消息相继告诉了一些人,每个人都劝我,不要误入传销组织啦,一开始是有些害怕啦,但是旅行的魅力还是要大一点啦。那个时候我无知无惧,一心只想赶紧脱离这座让我窒息的城市。(现在想想,这个套路还真是有点像传销的手段啊,但是我是主动去找人家的~~真的掉入陷阱也是自找的)我想了想,幸亏那个时候我没有因为惧怕和恐惧就放弃了一时冲动。我用三天时间把房子租出去,搬好家,坐上从上海到宁夏中卫的火车(32个小时的硬座啊),横跨大半个中国,开始了我为期一个月的旅行。现在想来也是一次永生难忘的经历。一次次地挑战了自己,呃呃呃~~好像跑题啦。好吧,我想说的是就是因为有这么两个经历,我才会对这本书有兴趣,才会对传销这个东西有那么一点想了解的冲动。但是读完之后,我觉得很受教,让我对传销的世界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让我开始对常识这个问题引起了重视。(好吧,我承认自己是一个没什么常识,活在虚无当中的人)我们说传销这个东西恐怖吗?它不恐怖但是却又很恐怖,我向来是反对思想禁锢的,对作者在文章中描述的,传销者之间的洗脑,思想束缚,看得我真的是咬牙切齿。不敢说,作者的文字写的有多好,但是内容还是真实的,看完之后会有一种跟作者在传销组织走了一趟的感觉,读完仿佛从一个世界走出来了,终于可以呼吸一口新鲜空气的感觉。不能说看完了就是能对传销有多么深的了解,但是至少说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不至于盲目地害怕和信仰,我们还是要加强自己的常识。大家都去看看吧~~~

书是不错,但还不够

有意思也有意义的书。但就像书名一样,这本书也缺了个东西——正面的对传销理论的分析和危害的阐释,特别是在末尾作者也认识到自己卧底的做法并不能真正帮走火入魔的人脱困之后,那么,真正有用的、能让“常识在阳光下行走”的办法就是,告诉人们常识是什么,而不是用一种不值一驳的态度在《业务洽谈》里随意发泄。另外我好喜欢嫂子啊!!!

传销,一种社会形态

联想最近的新闻:海归大学生被传销人员打死,觉得传销组织的确灭绝人性。同时也很惊奇,是什么让这些普通人变成禽兽?传销,其实不仅仅是一种邪恶的销售组织,它是一个缩影,一种大的社会制度的缩影。比如纳粹德国,其实就是一个传销组织。再比如,欧洲中世纪的教会亦然。传销组织给人洗脑,让人丧失避免愚蠢的自由,进而滋生恐怖的罪恶,他们是怎么办到的呢?1. 以谎言迎合欲望:比如一个月轻松赚20万元。2. 营造虚假的实现欲望的环境:树立权威,严肃纪律,隔绝外部资讯,泛化口号。这一切的目的是,为欲望树立光辉的正形象,让人在环境中丧失自我。3. 制造狂热,消灭常识:人饿了,需要吃饭 --> 人饿了,需要喊口号。这一切的目的也是最终的目的是,使人愚蠢。什么是愚蠢?愚蠢就是把自我的行动能力托付给别人的脑袋。愚蠢的人就是大脑死亡,但是身体依然健壮的人。这样就能把人洗脑了么?看似仍然难以置信。人是这么聪明的动物呢!不妨翻开近现代历史,看看那些性质如同传销的大事件,那些大规模的狂热和理智丧失,不难知道:人,其实是愚蠢的动物,洗脑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

There's alway choice.

郝师兄在后海开了个新书发布会,我不认识他,他更不认识我,也未能有时间去参加。熟识的老师帮我要了本签名书。看到扉页华丽丽的赠XX同学,我很惭愧。我已然不是XX同学了,可这无意义寄语是否还包含着这位老师兄对下一代的殷切希望?远了。他只是顺手帮忙而已。字倒是还不错。阅毕,与【红尘】相比,我愿意相信慕容雪村超越了自己,或者开辟了新的风路。我愿意认为,这是他由为了揭露黑暗而在言语上登峰造极哗众取宠,而向革命老一辈纪实文学记者的朴实转型。【成都】,看的时候很小,不太记得内容,却留下了好几天的阴沉感受。【红尘】,已经可以笑看这些描绘出来的黑暗世事,并且麻木习以为常地向别人推介宣讲——看,就是这样,take it or die.而这味【药】,语言少了那么多刺眼的辛辣,很朴实,很写实。看,这个国家,还有那么多的人,那么广袤的地方,在首都华丽天阶和豆瓣骚情的视野以外,过着我难以想象的生活。这书里太让我感怀的竟是那句——到底是我等自视清高的知识分子,还是这些人数绝对多数的老农民,更能代表中国人民的感受?!我不能等待着慕容先生像侠士一样,用血代价的故事唤醒世人的麻木。也不能期待着雪村大哥继续卧底体验一行揭一行,到头来只是为人平添生活之外猎奇的谈资。传销令人愚昧,教人愚昧是极罪。可看了这书,又玩味一番,无可作为的读者呢?我真的不知道我能做什么。无力感会吞噬一切。可谁愿意承受清醒的痛苦?选择性麻痹,选择性愚昧。然后彻底把自己交出去。别让我这样。谢谢你的书。

。。

我曾经有个很要好的同学,在他大学毕业那一年被另外一个同学骗去传销,半年多才回来,他对那半年多的生活讳莫如深,直说是如一场梦而骗他去的那个同学把自己弟弟也骗过去,那幕后组织只许他们兄弟两人中的一个在过年时轮流回家探视父母我的表姐,在结婚后不久,丈夫外出作生意,打电话回家说发现了很有潜力的行业,未免他人占先机,让表姐筹钱速速寄过去,表姐将自己婚前的积蓄和向朋友借的银行贷的合计几十万汇过去,石沉大海,再接到表姐夫电话时,依旧还是说需要钱,以后收益很大,表姐觉得不对,千里迢迢跑到广西,发现表姐夫在做传销,怎么劝怎么不回来,后来表姐夫的母亲一起去劝,足足在广西呆了半个月才将心不情不愿的表姐夫带回,而他已经在那所谓的“行业”中耗光了家里的积蓄,性格也变得消沉。我曾经以为一切是那么不可思议,为什么那么正常的一个人居然会被“洗脑”,这本书揭露的事实也可能就是朋友和亲人们亲历的一切,人性比我们想象的软弱。

我们需要思考

传销,一个看似离我们很远但实际却很近的词,被“郝老师”搬到了他的著作中,文章既幽默可笑,也不缺乏对传销背后原因的反思。“郝老师”在书名中所说明的这个药,便是“常识”,我个人认为很有道理,但是我认为还不全面:除了“常识”,我们还需要勤于思考,对我们面对的荒谬提出质疑。从众心理也许大家都有所耳闻,其存在的原因在于大家做出的选择往往是正确的,人们在没有想法或情况紧急时为了让损失最小化,就做出随大流的决断。我认为,传销大多也都运用了大家这样一种心理进行洗脑。常识大家或多或少也都有一点,毕竟和作者这样阅历无数的人会有不少差距。但是有少数“聪明”的人他们来到传销团伙后便自己离开了。我认为他们不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知道的多多少,而是他们不会简单的听信传销者的满口胡言。我们都有体会,思考是很费脑子的,很多人不愿意动脑子。别人直接跟你要钱然后不还你你会直接找那人去算账,但是如果别人编造了一个美丽的借口让你把钱交出来然后没有还你,你可能还会对他感恩涕零。也许这个谎言多想一想便能识破,但是因为个人的惰性以及周围的人都在诉说着相同的谎言,我们不会去思考,也许我们足够聪明悟出其中的骗局,但是出于从众心理我们也会被周围人的言行打败。读书可以看作是和作者的一种交流,在“交流”中我感觉我们的“郝老师”在生活中应该属于那种很有自信,喜欢表达,对错误观点会强烈抨击之人。机智并且“带刺”的作者在文章开头也说有几次几乎快相信了传销者的谎言,课件传销中的洗脑是有多么的恐怖。印象中在知乎上看过一人写其朋友被骗入传销团伙的经历,他的朋友因为专业是金融学,能一眼看出其中的骗局,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得以逃脱,但是普通人也很少有丰富的金融学知识。这更需要我们对别人所说的话细细品味,不能盲目的听之信之。陷入传销之人是可怜的,同时他们也是可恨的。他们为了一个虚无的谎言放弃了自己的一切,同时他们又为了这个谎言骗来了自己的亲人朋友,出卖自己身边的人。也许我们能多一些思考,多一些质疑,我们便能不被其蛊惑。正如作者所说的,这是一片适合营销的土地:他们缺乏常识,没有起码的辨别能力;他们急功近利,除了钱什么都不在乎;他们无知、轻信、狂热、固执,只盯着不切实际的目标,却不见近在眉睫的事实。也许一个人被洗脑之后,说再多也没有用了,但是在被洗脑之前,我们可以通过我们的常识,通过我们独立的思考,免收被洗脑。

相信自己并且适当不听话

几年前,家里来了一位许久不见得阿姨,原先信佛,后来奉道,听说在辟谷,对我们甚是思念,所以来见见。带着儿子来,我给小孩巧克力,小孩眼睛大大的,怯怯的去看妈妈不敢接,那阿姨说:“苹果你也爱吃,吃苹果吧。”小孩听话的换了,阿姨说:“巧克力吃多对身体不好,吃苹果好。”阿姨是私立小学老师,说每周都要给孩子开班会,要孩子写自己的优点出来,想不出就多想想,想想就会有了。又说在教授小孩孔孟之道,谦卑、礼让等等。我就问:“在小学内,您是可以保证他学习的是孔孟,小学毕业后,社会是万分复杂的,您如何让他们坚持呢?”挺平常的一句话,结果她怒了。觉得这么多年我退步了,要我去看看一本叫《秘密》的书,说看后醍醐到不行。丝毫没发觉,儿子偷着把巧克力塞到了嘴里。同慕容雪村说的一样,最朴素的真理:饿了就得吃。小孩肯定嗜甜,你可以告诉他吃多牙不好,但不能决定他的好恶。那阿姨席间说得意了,语出惊人地说,有时候给孩子们讲李白,说李白没什么了不起,那些诗只是抒发情感罢了一点用都没有。我鉴于老父以及她老夫在场,没有发作。你可以欣赏不了,但不能说你没法欣赏就去诋毁。对于那些自我知识范围之外的事物,有兴趣,就理性探索,没兴趣,情感也无须极端。但最操蛋的是,不能用一种价值观凌驾于所有价值观之上。在她没喷出李白之前,其实我对阿姨挺有好感的,自己跟其他老师如何不同,为了孩子做多少事。我信,小时和她待过,确实人不错。法国勒庞写了一本《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里面有一节讲“群体的理性”。“不能绝对地说,群体没有理性或不受理性的影响。但是它所接受的论证,以及能够对它产生影响的论证,从逻辑上属于十分拙劣的一类,因此把它们称为推理,只能算是一种比喻。群体推理的特点,是把彼此不同,只在表面上相似的事物搅在一起,并且立刻把具体的事物普遍化。”这也是为什么慕容雪村听到的比方不是我们做生意比赛卖西瓜、赛跑之类的。他们的脑力范围之内想不出更多的。更多的对群体也不需要。不得不承认,人在群体中会变笨,人面对庞大群体中会感觉弱小。这是人群居的天性。所以,传销多是批发式的,必须安排大场面,几十个人一起洗脑,或者十几个人洗一个。人有从众心理,明知是错,但只有从众才安全。1994年3月20日,日本,早晨上班的高峰时间,东京地铁系统中的日比谷线、丸内线、千代田线的5辆列车、16个车站被同时施放一种叫“沙林”的毒气。造成12人丧生,5000多人受伤。事发后据东京警方说,当时是有76人在医院处于危险状态,46人伤势严重。总共有4695人因中毒而被送进105家医院治疗。放毒气的是一个叫“奥姆真理”的邪教组织,教主麻原彰晃宣称现代人积的都是“恶业”,必须收回灵魂,才能获得新生。在鼎盛时期,该组织的出家修行者有1400名,在家信徒达到1.4万人。信徒们对麻原崇拜到了痴迷的程度,有一位骨干信徒曾说:“在奥姆真理教中,只要是为了麻原彰晃,就是杀人也会有功德的,因为对于被杀的人来说,是不让坏事继续反复……”同样,日本警方对此也相当无力,麻原彰晃直到2006才被判处死刑。不过,随后,法律更新得很快,立法防止此类事情发生。不像天朝对待吉林大贤李老师,只动用武力,而不绝后患。传销敢如此明目张胆也有其不可推卸的责任,说到底,除非这些没脑子的玩意敢触及不该触及的范围,这帮人就会在一个极短的时期内一干二净,书,我是一晚上看完的,边看我就感觉以前的种种画面回到眼前,我可没那么好命,体验生活顺带减肥。而是恍惚觉着,这些“老总”跟慕容雪村说的话,我的无数位老师、家长、亲戚都曾如此对我说过,后背一阵阵冷。进入传销团伙只是从一个大范围进入到一个小团体,这令我对群体就有一种恐惧,认为有群体的地方就有愚蠢,有愚蠢就有传销。传销的人多偏执和狂信,王小波说:“因为狂信,人就不想讲道理。 我个人认为,无理可讲比尸横遍野更糟;而且,只要到了无理可讲的地步,肯定要尸横遍野。”尸横遍野不会,只会是行尸走肉。玉树地震的时候,没有出现汶川地震时人们的哭天抢地,因为人们信教,坚信死去的人会上天堂,一种静默的力量,让我觉着有信仰挺好。但如果有一种信仰能不剥夺我独立思考的能力,并充满理性,那是最妙,可惜没有。人要适当的不听话,相信自己,并敢于做出决定。可惜,我们很少受到这样的教育。

我们所需的是文化的沉淀

看这本书时我一直在想,是什么驱使着这些人在这么糟糕的环境下,这么荒唐的骗局里执着坚持他们所谓的梦想?这世界上怎么会有如此愚蠢之人?正如贫瘠的土壤很难长出丰硕的果实一般,一个浮躁而愚昧社会土壤无疑是滋生传销的温床。作者说中国少了一味药,我想这味药就是文化熏陶,包括知识积累,秉性修养,文化沉淀。不得不承认逐渐强大的中国,仍然存在着相当大数量的人们,他们善良、诚实,但却连基本的常识都不具备。在经济实力逐渐雄厚时,我们的国民素质仍有待提高。在被言论控制和洗脑教育后,慢慢的连做人的底线也开始丧失。当传销者被骗时,我们可以哀其不幸,但当他们开始欺骗其他亲人朋友时,那对他们注定失败的人生只能是怒其不争。没有思想的生活,没有艺术的修养,没有文化的浸染,有的是信用卡的数字,关注点是资产多少,兴奋点是消费购物,愉悦感来自购买力。这种充实感到底能持续多久?于贫困中富足,孱弱中坚强,困顿中怡然自得的,应为音乐、书籍这些精神粮食,否则,人也只是空有一副躯壳而已。

有顽疾是人,不是政府。

前面我看了很多书友的评论,竟发现一些人面对传销竟然指责说这是政府的过失,更有甚者留言:“传销就是做了政府想做但不敢做的事。”难道千千万万个中国人投入传销活动全是政府的过失?不要一出什么事就把责任推到政府身上。传销问题症结不在政府不作为而在人性之鄙陋!传销者就是利用人性的懒惰,贪婪,盲目来侵蚀千千万万的百姓。人本来就有光明面和阴暗面的,所以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迷途的羔羊”,并不关乎知识,财富,阅历。要不使自己迷失只能靠自己心中的光明,绝不能依靠政府的打击惩处力度。所以,顽疾在人心深处,不在政府机关。

这就是现实

中国,少了一味药,像天方怪谈,难以想象这是我们现实生活中发生的,且活灵活现,更为不可思议的是这是个数目庞大的群体,关系错综复杂,上至老人,下至少年,用仅存的卑微顶礼膜拜地活着。在没有外界信息媒介的接触,有着严格话语权控制的等级制里,他们被虚无的信仰、谎言、过激的正义、子虚乌有的崇拜一次次地被洗脑,被施以根本不可能存在的理想王国,其实,我想说,中国少了不只一味药,仿佛灌过孟婆汤,信仰信念乃至基本的价值观都摇摇欲坠,撑着巨大的倾颓的身躯想要直立行走,孰不知,没有灵魂的空壳子还能走多远。言归正传,感谢慕容雪村,让我了解到传销的真实一面,几乎是难以置信,却又不得不承认,这是现实,作者亲历的现实。当看到朝鲜人民的「激情」,曾深深得困惑过,为什么他们可以这样天天像打过鸡血一样。当了解到传销的世界时,一切已是那么清晰可见,当所有的人失去思考和判断能力时,俨然谎言就是真理毋须讲一千遍。每天吃着三毛五的饭菜饿得饥肠辘辘却反复得说这是成功所必须的受苦阶段还乐此不疲,闻着美味已垂涎三尺却仍然说国家规定不允许乱花钱将口水往肚子里咽,在巨大的饥饿面前还能满怀信心得叫嚣着他们的伟大事业,他们已无丝毫反抗,已经无可救药得贩卖愚蠢,所有的人性之真善美已不复存在,只有赤裸裸的利益,被欺骗的被害人在加入这个庞大组织的一瞬立即被糖衣炮弹的谎言迅速洗脑又成为施害者,如此反复循环又愈演愈烈,最后的结局是父母兄弟姊妹丈夫妻子儿女纷纷被拖下水,且还感激涕零得为「事业」要不遗余力奋斗终身。最可怕的不是愚蠢,而是愚蠢得无可救药,被人卖了还在为他卖力得数钱,被解救出来仍信誓旦旦得说没有骗人,当所有的质朴被罪恶所掩盖,我们还能说什么?他们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他们手无寸铁,他们知识文化水平不高,在信息隔绝和高度话语权控制下,他们已然没有判断能力,已然不会思考,他们还在做着有朝一日发财的黄梁一梦,他们不撞南墙不肯回头,在谎言的漩涡中越陷越深无法自拔,只能再积极得拉下线,然后总有一些人,带着种几年黄土地积攒的所有积蓄纷纷跳入火坑,土地荒芜了,老屋卖了,家庭分崩离析了,如果他们被遣返原地,又能够以什么的心态来度过他们的余生岁月?在没有亲情可言的严密组织里,监视和洗脑,用周密的组织系统为你布置一个个天罗地网,用一个个漏洞百出的谎言构建他们的乌托邦,当所有人相信时,你的反驳是苍白无力的,你只有相信那就是真理,他们重复的所有谎言已无懈可击,这就是洗脑,连反抗的力气都没有。在严格等级制度中,施虐者的一点小恩小惠都会让跪着的人感激涕零,而在没有思考判断的组织里,顶礼膜拜、虚妄的信仰和过激的正义将他们牢牢系着,他们就像西西弗斯,不停得奔跑,失去了停靠的能力。这样的组织是可怕的,这样的民族也是也是可怕的,当一个社会丧失了真假能力时,后果不堪设想。被灌输的激情,滥用的激情,饥饿的激情是怎样一幅惨状?当所有的人瘦骨嶙峋形销骨立之时还念念不忘那所谓的纲领规则之时,当那些质朴的感情被禁绝得只剩下利益时,我深深得恐惧。兄弟反目,夫妻成仇,好言相劝反被告密揭发并选择自杀的也不甚其数,所有的语言都是苍白的,一个个破绽重重的谎言构织了如此一张大网,还让无数人前赴后继,其中不乏对相对论熟稔的大学生。我深深的恐惧,为所有人。

《中國,少了一味藥》讀後感

(原載於本人網誌:http://blog.zty.cc/?p=1541)  在同濟大學上的第一堂課,是這邊文藝學專業導師郭春林的「大眾文化研究」。這門課剛開始很自由,從「自我介紹」開始,檢視每個人過去一年的社會實踐、學習歷程,並從中討論有關議題。有位同學去了西藏,講到信仰與社會文化;有位同學轉了專業過來,於是探究「文化」能做些什麼(已經是哲學議題了)。不知為啥,我們討論到了「傳銷」。  關於這一議題,大伙兒還挺有興趣,我也時不時的插嘴討論。因為「傳銷」不但結合了信仰、教育,也十足是一項當代大眾文化的一項畸形產物;不是說它不好,而是無論從任角度看「傳銷」的設計,都是有問題的。與之相關的,是「保險」、「連鎖銷售」等各類衍變商業生態鏈。討論到一半,老師推薦了慕容雪村所撰寫的《中國,少了一味藥》。  「一九六0年,安徽鳳陽的武店公社有個醫生叫王善生,那時正是三年困難時期,許多人患有浮腫、閉經和子宮下垂,公社幹部找王醫生來治療,他看了看,說治不了,因為『少了一味藥』。  那味藥就是糧食。  五十年後,有一種社會之病久治不癒,原因也是少了一味藥,這味藥就是常識。」(摘自本書第七頁)  短短幾句話,揭示了本書書名的由來,也道出中國社會早期及現今的悲哀。不論何時的「一味藥」,既簡單又平常,卻不可缺失,缺容易忽略。  必須先指出,雖然在臺灣的「直銷」、「保險」(「保險」業除了販售保單以外,還發展一種拉業務員下線的行為,在我看來與「傳銷」無異,都是以階級「金字塔」式拓展少數人利益的行為)等行業,經過很長時間的檢討調整後,相對於規範許多,不如本書中描寫大陸「傳銷」,壓根是詐騙,但其中運用的許多手法及「規則制度」,我看還是大同小異的。也因此,書中的許多觀點值得我們學習,包括在臺灣從事相關行業的人員。我們並不否定規範、正當行業的存在,也不貶視該行業的從業人員(前提是合法),但不可忽略人們常容易一時迷惑,被美麗糖衣包裝的草芥(乃至毒藥)吸引。為了說明方便,我將「傳銷」、「直銷」、「保險」、「連鎖銷售」等一切制度類似的行為,統一稱之為「傳銷」,講的都是一種階級制、金字塔制的「商業模式」。  「傳銷」的概念,有點像是納粹或早期極權GC主義國家的宣傳畫,簡潔、清楚、動人,很容易將複雜的概念用符號形象植入人心。就國家政權而言,建立在人民希望有個「強大國家」的心理上,用各種口號、行動,來支持信念、建立精神;就商業模式而言,建立在百姓有個「發快財」的心態上,所使用的手段也是很雷同的。我曾經看過,某「傳銷」集團在逢甲大學裡拉下線,把一群人分了幾個小組(單線傳授),並且用極大音量「討論」些成功厲志的案例,不斷鼓吹著自己「終有一天能成功」。另外,目前很紅火的某些「大會」、「演講會」,也都是「傳銷」集團在建立下線的「精神戰力」。  重點來了,「傳銷」一類行為,首重從業人員的「精神戰力」。例如從業人員會透過一系列「講座」、「課程」、「測驗」、「活動」,以「證明自己很厲害」或「有成功的潛力」。但是商業行為除了人員素質以外,應該重視的是「產品」本身。我們很少看到蘋果公司需要給營售人員上一大堆厲志課程(頂多是產品訓練),也沒聽說宏達電的員工必須要建構「我很厲害、我很成功」的信念,原因無他,就是這些公司有貨真價實的「產品」,足以支撐其營運及獲利。「精神戰力」並非不可靠,而是「精神戰力」並不能取代「實際戰力」,話說國軍仰賴「精神戰力」多年,也沒見他們成功反攻DaLu,反而早年美軍顧問團在參觀演習時,見到大多數設定都是「精神層面」時,才無奈問出:「請告訴我這支軍隊從甲地到移動到乙地的準確時間,而不要告訴我靠著『精神戰力』能成功。」  好吧,有些「傳銷」公司是有商品的,無論是保健食品、美容品、代餐或保險種種,比起「空運轉」的詐騙式「傳銷」好多了吧!是啊,產品是好的,或是獨特的、特效的,但為啥不把心思花在建立一個有效、準確且有品味的傳播系統上呢?而是要培養一群人們,對這一公司體系產生信仰,進而先消費了時間、再消費自己的人脈,把這些「好產品」「推廣分享」出去呢?原因無他,只是因為這些公司想發快財,於是掌握住大多數也想發快財人們的心理,研發出一種「金字塔制度」。  所有「傳銷」類行為均同,都是仰賴著「金字塔制度」而生的,這樣的「金字塔」可以分成五個以上的階層,有的體系分得多、顯得更為複雜、更為(偽)秩序,這樣的階級一被劃分,就給從業人員有無限的暇想與泡泡,美麗的泡泡老是顯現出「當我升上哪一級,就有什麼待遇」,事實上任何的「傳銷」體系,也都會灌輸最底層、最廣大的從業人員,你們是有機會晉升的,因為你們都是最優秀、最有可能成功的!但是既然叫做「金字塔」,它就不會是個方形、矩形,而是越來越縮小成為一尖點,是一項「菁英」式的殘酷選拔。就像電影《赤裸武器》一樣,一群少女被騙到島上,經過無數的訓練,應該都是高手吧!但最後經過殘酷的搏鬥,只剩下二人深得M夫人的喜愛;喜愛又怎樣呢?M夫人仍然無情地對這二女展開「深入」訓練,使他們成為冷血無情的殺手。  簡而言之,在「金字塔制度」下,「傳銷」體系的從業人員不但不會像宣傳所說的:「我一定會成功」,反而是「大多數人都不會成功」。就如《中國,少了一味藥》所揭示的,「傳銷」體系實際上是一種財產轉移,將多數人的財產轉到少數人手上,因此的確有些少數人「成功」了,但多數人是被忽悠了。想發快財的公司,作法是不會太端正的,所以找來一堆想發快財的人們,用著不太端正的作法「推銷」產品。  當然,《中國,少了一味藥》所描寫的,是江西、廣西一帶「詐騙性質」的「傳銷」,沒有商品、沒有買賣,只有純粹上下線的「老鼠會」。目前臺灣有許多「傳銷」體系漸漸看似規範,是因為注重商品本身了,雖然其中從業人員的心態不見得純正……但我覺得「傳銷」一類最大的問題,是在於人們心理價值觀已經扭曲了!要注意,「發快財」本身就是不正常的事兒,但是人們最亟欲得到的事。商品再好,公司等不及賺錢而求快,所以找來一堆「傳銷」人先承包走這些商品;這些人想求快,又找來下線包走一部分。這麼一轉二轉三轉,都圍繞在「發快財」上,那麼人類除了錢、發財、發快財以外,難道沒有別的追求嗎?  曾經在學校某間教室的電腦裡,看到某「傳銷」組織留下的厲志影片,大意是:某個畢業生,加入了該組織,在幾經奮鬥後,終於「成功」了,於是有了iPhone、能出國考察(影片刻意拍攝iPhone及護照等「符碼」),行頭打扮相當入時……。但是,我們真的能從現在開始,就想好「成功」究竟是什麼嗎?二十歲的「成功」、五十歲的「成功」,乃至八十歲所想的「成功」難道是同一件事嗎?就算是,又都只是「錢」而已嗎?難不成,我們還要繼續做一個「窮的只剩下錢」的人?  其實,我認識不少很正派、也不止是為發快財的「傳銷」體系從業人員,有些人是真心誠意、踏踏實實工作的,只是工作性質及體系恰屬此而已。不過,也遇見不少一進「傳銷」體系,就變了樣的人,每次看到有這種「好友」出現,我只能避而遠之,因為價值觀差太多,實在無法對話。雖說價值觀沒有對錯,但社會上總有個最大公約數吧,至少我不大相信目前的公約數被銅臭佔領,我還是相信人不能為了擁抱錢而放棄靈魂。  我們應該想想,人為什麼要工作?從基督教信仰的角度而言,是因為亞當、夏娃吃了禁果,被上帝懲罰,於是男人要工作、女人要懷孕生產。這則故事除為生命的維持與延續找了個理由外,還警示著人們應當要踏實地做些事情,才能過上好的生活,乃至於回「伊甸園」裡。但人真那麼簡單嗎?能吃禁果,就一定有貪念;一有貪念,就不會踏實。人能不踏實、小團體能不踏實,倘若出現不踏實的團伙公司,就形成「傳銷」了。他們不斷地張揚「精神戰力」,缺乏核心內容;不斷地「分享推廣」,少了內斂沉穩;不斷地「井然有序」,缺乏了原本人性。要知道,靠什麼「話術」、「xx學」(《中國,少了一味藥》中描寫的「傳銷」,有五大學問,如交際學、演講學、經濟學等……也很像臺灣類似體系傳播的內容),是沒有多大用處的!「口才」不是「話術」,而「xx學」弄到的也只是皮毛,培養自己、投資自己最好的辦法,就是「讀對的書」及「社會實踐」,而不是疊床架屋、架出一堆空中樓閣。  本來嘛,「買賣」那麼簡單的事,幹嘛要冠上個「分享推廣」呢?切記《荀子.正名》裡說的:「無稽之言,不見之行,不聞之謀,君子慎之。」

中国,不止少了一味药

故事的最后,作者去报案,但遇到了很多麻烦,他通过关系才让这件事引起重视,但警方以人手有限为借口,没有做好部署,只抓了部分下层的人,只是把窝点的门锁了,生活用品毁了,很多人换个地方又可以继续行骗。即使那些被解救的人,他们或许是恨作者的,因为他打扰了他们的梦,像小琳还以为只是国家的所谓“宏观调控”,根本没有意识到那是犯罪,也没有对所谓的六百万产生怀疑。作者是凄凉的,因为他只能短暂的打扰他们的梦,而不能打碎,不能把他们从梦中摇醒。生活在梦中的人是幸福的,因为他们有希望,哪怕这希望在梦醒之人看来只是绝望。梦外的人,孤独、无助又无望:企图做一件好事,却发现比做坏事还难,遭到那么多的不理睬、误解与讽刺,真真是正义者的悲哀。故事的结局并不完美,但我喜欢这个结局,结局得那么真实,真实得那么无可奈何……中国,少了一味药,少的不仅是常识,更是良知……

“非虚构”的真实性与思想性问题

载《文学报·新批评》《人民文学》从2010年第2期起推出了“非虚构”专栏。何为“非虚构”?《人民文学》2010年第9期“留言”说道:“我们感到,与其坐在那里守着电视感叹世界复杂文学无力,不如站起来,走出书斋,走向田野。走出去了,没有路的地方就有了路,看不见或看不清的事就尽收眼底。……我们认为,非虚构作品的根本伦理应该是:努力看清事物与人心,对复杂混沌的经验作出精确的表达和命名,而这对文学来说,已经是一个艰巨而光荣的目标。”不难想见,“非虚构”强调真实,强调现场感,强调作家亲历性。用李敬泽的话说,当代作家普遍“懒”,缺乏好奇心,写作素材多是二手资料;“非虚构”对“真实”的重视,是对文学陷入空洞虚假的泥淖的写作倾向的一种发拨[i]。随着梁鸿《在梁庄》(2010.9)和慕容雪村《中国,少了一味药》[ii](2010.10)的发表,“非虚构”终于打出了名号,引起了极大轰动效应,梁鸿、慕容雪村的作品引来了评论界的啧啧称赞;一时间“非虚构”成为了当下文坛的最热点,并引领着一个新的创作指向[iii]。“非虚构”果真如此完美,值得评论界蜂拥而上高唱赞歌吗?我不得不遗憾地说,“非虚构”创作自始至终为两个问题所困扰:“非虚构”所提倡的在场的“真实”,不过一种虚幻的假象;并且,其作品的思想性相当单薄。我将以梁鸿和慕容雪村大热的作品为例展开探讨。一、虚幻的“真实”对“真实”的强调历来有之,然而“非虚构”更重视作家的在场与亲历性。梁鸿是执教于大学的教员,为写作《中国在梁庄》,她利用2008-2009的寒暑假,返回故乡,整整五个月期间,亲自走访;慕容雪村更是冒着生命危险,在传销组织卧底23天。他们都采用了第一人称“我”。即便叙述学“文本自主性”的提出,使得“作者已死”的观念横行,人称转换被视为叙述者与其故事之间相对位置的调正;然而,第一人称“我”却不仅仅是一个叙述者。“第一人称同时还表明我是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当叙述者与角色在第一人称之下相互重迭之后,换言之,当‘我’的行动、视角、陈述行为融为一体之后,第一人称的意义则溢出了叙事学层面。这时,角色的动作之一——说话,严格地说是讲述自己的故事——将产生叙事功能;而叙述者则在纯粹叙事学范畴的基础上被人格化,或者说,叙述者开始某种程度地迈出叙事学而‘活’起来。……人们不知不觉站在叙述者的角度上看待角色。第一人称将制造一种自述的语言气氛,叙述者与角色‘我’的合一将有效地俘获人们的同情之心。”与此同时,第一人称有靠近“真实感”的天然优势。“‘我’将以角色身份为叙事话语出具一份担保真实的证明书。人们将这些叙事话语视为某个角色的自述,实际上亦即获得了某一个体在人格、信誉、良知与道德方面的负责。”[iv]更何况,“非虚构”中,叙述者、角色以及作家本人是“三位一体”。《中国在梁庄》中的“梁庄”,便是梁鸿本人的故乡,它可以精确在地图上找到位置;而“我”所走访的人,都是故乡人,是“我”往日的伙伴、亲人;包括人类学的调查方式、录音的完整呈现等——无疑都确保了真实感和现场感。慕容雪村《中国,少了一味药》,更是采取了卧底形式;卧底之前,给弟弟留下的“遗书”,在微薄上公开留下慷慨悲壮的“遗言”;卧底之后,“我”的所见所听所感,事无巨细地一一呈现,在细碎庸琐之间,真实感密集地喷薄而出。第一人称叙述的天然优势似乎保证了真实。只是,叙述上的“三位一体”也有需要警惕的地方。当作家“我”与叙述者重迭之后,如何避免“我”的情感过度干扰叙述?就像梁鸿在《中国在梁庄》序言里自我反省的那样:如何悬置“我”先验的意识形态与文化观念?因为“我”的价值观将引导着“真实”的走向。这是“非虚构”创作面临的第一个难题。尽管梁鸿事先有着努力的尝试,然而,故事一开头,当“我”和儿子下火车,步入梁庄,还未深入调查和探访,但一种事先预设的观念已经形成,尽管它被隐藏地很深。比如:儿子显然有点被吓住了,他不知道,这是一个内地县城最普通、最常见的场景。外面的世界在不断“提速”,生活节奏、城市建设,包括火车的物理速度,但是,对于穰县来说,那些只是风景而已。县城火车站的落后与肮脏最典型地体现了这个保守小城内在的顽固性格,它也是中国内陆县城的基本缩影。儿子从火车下来之后很不习惯火车站的脏乱,于是,“我”立即在后面发了一通议论,“由小见大”“粗暴地”对梁庄进行了定性:落后、保守、顽固。李敬泽颇为得意地认为,“非虚构”与某些纪实文学相比的优点在于,作家是怀着敬畏、谦卑的心态而接近真实,而不是“习惯了下车伊始,哇啦哇啦,真理在握,比谁都高明”。可是,梁鸿不就是一下车,便“哇啦哇啦”了吗? 而有些时候,叙述者“我”也不自禁地采取了第二人称“呼告”式的口吻,以一种说服性的语气,带着不容置疑的意味,对读者说:从八十年代到现在,在中国的大地上,你能找出几条没有被污染过的河流?我们只有爬山涉水,到无人区,才能找到一片能够倒映蓝天的、清澈的水,而一旦被人发现,那一片水,离它的“死亡”之日也不远了。 强烈的反问,背后是判断的决绝。这暴露出了叙述者的野心。她在让你看到世界的另外一面,看到你所不熟知的“真实”的同时,她还企图说服你,这是“唯一”的“真实”。但梁鸿的《中国在梁庄》还是相对克制。到了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不客气的说,则充斥着大量的、赤裸裸的说明和议论。我觉得以下的题目可能更能代表着文本的内容——《以我的亲身经历告诉你们传销是什么》。笔者进行这样一个统计,在文本的前面的6万字里,涉及有关传销议论说明的,高达1万字。一般是这样做的,作者扮演的更像是一个解说员,他一边经历着种种怪现象,一边马上掉过头来向读者进行详细的解说。这时,往往以“这是……”开头:这是传销团伙欺骗新人的重要手段……这就是洗脑的威力……这就是传销团伙迎接新人的基本法则……这就是传销团伙最令人痛恨之处……这是传销团伙著名的“过三关”之一……这是一个无比荒唐的笑话……读者将这些材料进行整合,将发现会是一篇相当可靠的有关传销的说明文。而他也不忘随时随地地对传销者所编制的谎言进行嘲笑,常常引经据典,硬生生地要写成辩论文章:萧伯纳的剧本《巴巴拉少校》……我不太赞同这个老头儿的意见……报道编得可笑至极,而且多处文理不通,一听就是假话……我平日与媒体人交往很多,凭常识就知道这些话靠不住……古人评价文字拙劣有三重境界:放狗屁、狗放屁、放屁狗……在我看来,给这文件取名叫“业务洽谈”的那厮就是第三境界中人……他们把传销称为“行业”。按照惯常的理解,“行业”是个很大的词……但在上饶,就是这么一伙衣衫褴褛、食不果腹的人,居然撑起了一个行业,实在可惊可叹。《笑林广记》中有个著名的笑话……同样,传销团伙中的“成功经验”也不值得相信……金庸有句名言:欲练神功,挥刀自宫。而在这场可笑的骗局中,当传销者……西谚有云……虽然《业务洽谈》拙劣不堪,传销者却都视之为圣经……此外,还有:中世纪的欧洲历史证明……根据最新的《劳动法》……亚瑟·史密斯……“纳粹屠夫”阿道夫·艾希曼审判……高中时读《史记·项羽本纪》……真是餖飣獭祭,没完没了。“我”简直就像鬼魅一样,无处不在。慕容雪村无法管住自己的情绪,他扼住了叙述者的喉咙,不加节制发出的都是自己的牢骚;那种说明文式的写法和辩论体的议论,无时无刻不在炫耀着自己多么的“高明”。但这样的“我”在多大程度上是可靠的?“非虚构”强调作家的行动,强调作家的亲历性,但是,这种亲历性,却不幸地沦为了“个人性”。《人民文学》编辑部说:“‘行动’不是为了作者的自我炫耀。纪实作品的通病是主体膨胀,好比一个史学家要在史书中处处证明自己的高明。纪实作品的作家常常比爱事实更爱自己,更热衷于确立自己的主体形象——过度的议论、过度的抒情、过度的修辞,好像世界和事实只是为满足他的雄心和虚荣而设。”[v]然而,梁鸿和慕容雪村的写作不恰恰是他们所谓的“纪实作品”的毛病吗?可以说,“非虚构”所谓的看清事实和人心,不过是一种虚幻的假象。二、思想性的贫乏不必讳言,“非虚构”的提倡有着强烈的问题指向。《人民文学》主编李敬泽在采访时说道:“‘非虚构’这个词包含着一种争夺的姿态,争夺什么呢?争夺真实。它是在说,我比你那个虚构、你那个小说拥有更多的真实。”“而非虚构和虚构,它们都各有一套应对我们的‘真实感’的策略和伦理,小说的了不起在于,它居然在‘虚假’——‘虚构’的基础上建立起了强大的‘真实’的权威,但现在看来,似乎小说的这种权威性出了问题。”[vi]不难看到,倡导“非虚构”的原因在于:小说通过虚构建立真实的权威性已被质疑,而“非虚构”因为作者的在场感,为读者提供了真实。这种看法为多数评论者认同。他们纷纷表示,我们所处的世界里,虚构已经是一种社会表征,虚构的魅力下降了,因此小说没落了,所以我们要诉诸于真实。可以这么说,“非虚构”是传统文学内部对于文学没落的一种拯救的努力,它的药方便是真实,“在场”的真实。只是,小说的没落是否在于我们的世界周遭的世界太“虚构”?或者小说建构真实的能力已经丧失?这种说法似是而非。在我看来,中国小说的致命缺陷,不是在于不够真实,有些时候倒是真实得可怕。阎连科的《风雅颂》大学的没落够真实吧,《一亿六》的精子危机够真实吧,但是这样真实的作品却无法打动人心,它确实触及到了问题的核心,但只是停留在对问题毛糙一面的暴露,问题有多粗俗,文风就有庸俗。反观西方蔚为壮观的“非虚构”写作,不难发现,“非虚构”的根本魅力和价值根本不是“真实”本身,而是建构在“真实”基础之上的思想性;不论是“虚构”还是“非虚构”,它们都只是为到达思想顶峰采取的不同手段而已。杜鲁门·卡波特的《冷血》成为世界名著,决不是它如何真实展示了1959年美国堪萨斯州的那一场灭门案,而是通过对杀人犯佩里成长经历的描写,让我们亲眼看到梦想,希望,美好,是怎样与罪恶浑然一体,并最后变得肮脏和卑贱;他写出来了人性的复杂,在杀人犯身上让每个人看到自己的影子。这便是思想的高度。显然,不管是《人民文学》还是“非虚构”写作者都没有认清这个问题,他们天真的以为:掌握了真实,也便掌握了真理。这导致的结果是,他们既没有提供所谓的“真实”,又疏忽了对思想性的追求。我们再次回到文本。可以试着回味下,《中国,少了一味药》告诉了我们什么?无非两个问题:第一,传销是多么可恶,它完全是骗人的;第二,那些进传销组织的人是多么愚昧,他们少了一味药:常识。一个“缺乏常识”便四两拨千斤地把一个重大社会问题说清了。大学生进传销,因为缺乏常识;农民工进传销,因为缺乏常识;农民进传销,因为缺乏常识……然而,这结论会不会显得太轻巧了?一个如此严峻的社会问题,到最后竟被转化为个人的素质问题 ——你进传销,无非是你缺乏常识,干国家社会什么事?只是,如果说大学生毕业顺利就业,如果农民安居乐业,如果农民工能够有身份归属感,他们为何选择又苦又累的传销?传销如此迅速地传播,它与中国的当前的经济结构有着怎样的纠缠?它又反应着当前中国人普遍什么心理?当一个读者抱着这样疑问阅读这个作品,他无疑会感到失望。这部“非虚构”代表作的深度,只止于调查的深度,除了作者所见所闻,他根本没有无暇再深入思考什么。《中国,少了一味药》艺术性远逊于一般文学作品,思想性又不及一般的社会学著作。用“四不像”形容它似乎有些苛刻,不过还有什么比这更贴切的称谓?那么梁鸿的《中国在梁庄》呢?必须承认,《中国在梁庄》几乎触及了中国农村存在的所有问题,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对于留守儿童、留守老人、环境污染、农村孩子的教育、“性”福危机等的描写也确实触目惊心。但是梁鸿与慕容雪村一样,当她面对着一堆问题时,她立即便为问题的表象所迷惑。或者说,梁鸿面对这些问题时,她也深感无力。细心的读者会发现这样一个规律,即梁鸿在采访完一个人之后,会有一段抒情议论性的总结,这些总结往往是以反问的方式出现的:但是,第二代呢?更年轻一代的乡村青年对乡村的感情非常淡薄……他们又将在哪里扎根呢?是啊,让他们挣俩钱,却把地、生态,把一个村庄的环境给破坏了。……当农民数着花花绿绿的钱时,有没有想到他们失去了什么?他们这一点获得与失去的是否成正比?我可爱的家乡,我的那些可爱的孩子们,难道只能在奔波中完成自己最初的教育?难道他们必须忍受与父母分离,必须在爱的缺失中成长?难道他们命中注定只能成为漂泊在外的打工者?或者,如果一所小学的消失是一种必然,那么,有什么办法,能够重新把这已经涣散的村庄精神再凝聚起来?能够重新找回那激动过人心的对教育、文化的崇高感与求知的信心?我们的政府、媒体,包括知识者,在探讨农民工问题时,更多地谈及他们的待遇问题,很少涉足他们的“性”问题。仿佛让他们多挣到钱就解决了一切问题。仿佛如果待遇好些,他们的性问题就可以自觉忽略不计。可是为什么?难道他们,成千上万的中国农民,就没有权利过一种既能挣到钱、也能夫妻团聚的生活吗?反问结束,故事也就结束了。把这些反问句改成肯定句,梁鸿所说的,也无非一些口号式的宣传:要保护环境啦;要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啦;要重视教育的作用啦。陈剑晖对此有过一段批评很是到位。他将此书与美国学者杜赞奇的《文化、权力与国家——1900-1942年的华北农村》进行比较,指出梁鸿讨论的问题都非常表层,后者在大量的统计学社会学考察上,用“闸”这个充满象征性和隐喻性的词语透视中国乡村各种复杂的关系,包括宗法、文化等各个层面,而梁鸿只限于现象的罗列。[vii]不错,梁鸿所提出的这些问题,我们早在各种社会新闻中“见识”过了,如果非得说有什么独特之处,那无非是她将这些问题聚集起来,我们如此集中地“看”。我不由想起了鲁迅小说中的“看”与“被看”,如果我们仅仅只是带着同情和自以为的怜悯在“看”,那我们与《示众》里的看客又有何差别?这种“看”鲜明地体现在对好友菊英的采访上:说到帮砖厂拉人那一段生活,菊秀的脸通红,泪都要出来了,反复告诉我,这是她的秘密,不能写出来,不能让别人知道。我想,我明白菊秀的意思,她为这段生活而羞愧,这也是她干不下去的原因。“我”明白了她的意思,但是“我”为了故事的震撼性,“我”还是要写出来。梁鸿带领我们鉴定、甚至是“赏玩”别人的羞愧和痛苦。在对春梅之死的采访时,堂嫂对梁鸿说:我只给你说这些,你可千万不能告诉别人。这几天,我心里不美哩很,可难受,说起来,春梅的死也怨我,与我有关。但梁鸿还是一五一十地告诉别人。这样一来,她那些看似饱满深情的反问不仅苍白无力,甚至不免让人觉得带有“为赋新词强说愁”的“做作”。她那锐利的眼光直视着村里人的艰难的生存和不可告人的秘密,却缺乏一种惺惺相惜式的彼此承担和分享,她那样果敢地把别人的痛苦暴露出来。因为没有必要的提炼和深思,一切只是止于表面,那种这些对农民的怜悯之词就变成了一种低廉的伤感:“不伤肝不伤肺。在物质主义的现代社会,日常生活复杂繁琐,已经把情感切割得非常细碎而易消化。”[viii]这部文本大概也如同通俗都市晚报的文艺副刊的短篇小文,看过,就可以丢了。至此我们可以看到,“非虚构”盛名之下、其实难却。它所谓的“真实”不过是一种幻觉,而它的思想性,又那样单薄。然而,我对“非虚构”的批评并非意味着将这个概念一棍打死。事实上,我热烈欢迎《人民文学》关于作家走进“吾国吾民”的呼吁,当下作家确实离现场太远了;只是走进现场的目的不是对这些社会问题做调查报告,不是将文本“化约”为廉价的问题小说或者个人感伤录。文学的独特魅力在于,它对个体与人心的持续关注。思想性这类东西,并非是具象、可以如同挤牙膏般挤出来的,也绝不是几段议论或者抒情可以打发的;有些时候我更愿意相信,它是一种近似无形的东西,是一种气氛,或者说“场”,它需要作家身体的“在场”,更需要的是“心灵”的在场,不只是“看”,而是与书写对象有一种将心比心、相濡以沫的生存关联,当你真正“成为”他们,你便“了解”了他们。而这时,蓦然回首,真理已停靠在你的肩上。--------------------------------------------------------------------------------[i] 参见陈竞:《李敬泽:文学的求真与行动》,《文学报》2010年12月9日。[ii] 《在梁庄》2010年11月便出版了单行本,名为《中国在梁庄》,江苏人民出版社。慕容雪村的《中国,少了一味药》也在2010年12月由中国和平出版社出版。本文讨论的文本内容以书籍为主。[iii] 2010年10日,《人民文学》杂志宣布了一项名为“人民大地?6?1行动者”的写作计划:向全国公开征集12个非虚构写作项目,各提供1万元资助经费,并且在年度人民文学奖中增设两个“非虚构作品”奖项,奖金各1万元。半个月过去,申请者超过了200人。[iv] 南帆:《文学的维度》,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年,第138页。[v] 《人民文学》,2010年第10期,卷首的“留言”。[vi] 参见陈竞:《李敬泽:文学的求真与行动》,《文学报》2010年12月9日。[vii] 参见《散文:在场精神的时代意义》,《文学报》2011年9月29日。[viii] 王安忆:《王安忆小说讲稿》,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997,第357页。

中国还有个最大的传销组织还存在着并且将长期存在着

一个虚无但又美好的产品,众多狂热的信徒,也是最先从欧洲传过来,这个产品曾经风靡世界,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经疯狂到极致,他的一套洗脑体系,无比强大,他可以重新定义正义和邪恶,这个传销组织你们懂的!!!!

这不仅仅是传销,这就是我们的生活

(一)这是怎样的状况?“缺乏常识,没有起码的辨别能力;急功近利,除了钱什么都不在乎;他们无知、轻信、狂热、固执,只盯着不切实际的目标,却看不见近在眉睫的事实。这就是传销者的肖像,也是我们大多数人的肖像。”“很多自负聪明的人就是这么上当的:听着他们似是而非的歪理,一天比一天糊涂;听着他们的恭维,一天比一天自大。再加上宗教般的仪式、军队式的纪律、日日灌输的谎话,再坚定的人都会动摇,从怀疑到茫然,从茫然到相信,从相信到狂热,一步步落入彀中。”以上摘自书中。这是我们见过的世界,也是我们所经历过的世界,并不是一个陌生的世界。可就是这样,通过不同的排列组合,就产生了不同的效果。这不仅仅是传销,这就是我们的生活。太多的似曾相识了。(二)“聪明的人只反对愚蠢,而愚蠢的人什么都反对!”“聪明的人只反对愚蠢,而愚蠢的人什么都反对!”与“话怎么说都对”之间的相通性。什么都反对,因为总有反对的理由,正如话怎么说都对,因为站在不同角度看待问题,造成话语都保持了一定的正确性。但这是片面的看待问题,换个角度可能就截然不同了。如何在多种角度中寻找一个平衡点,或说是全面分析、权衡利弊后的关键点,面对缺点或者对立面如何进行处理,解决主要矛盾,而不是每一个矛盾都当做“主要矛盾”。(三)无知与“度”自己是否无知?我想谁也不会回答“是”。因为至少在某些方面可以找到“不无知”,但终究这是一个相对的问题。找到中间临界的那条线,即是“度”。日常生活中,那条“度”是一个平均水平。那自己在平均水平之上,还是之下?比如,这次的“抢盐事件”。

《中国 少了一味药》读后感

读完全书,看到了很多传销组织惯用的手法,书中有很大的篇幅在写传销组织的洗脑内容。很多内容看上去漏洞百出,骗术也极易识破,只是当局者迷,旁观者清。所以作者以一个第三人的角度潜伏在这个组织中,对于洗脑的漏洞不便点出,骗术也无法说明,只能看着别人,跟着别人不断的被洗脑。   根据作者的描述,传销组织中大部分人都来自农村,他们可能知识水平不够高,更容易受到金钱的诱惑。也因此,传销组织中特地设置很多规则,对生活作息,饮食水平,言谈举止等方面都做了很多限制。可以说,是限制了人的思考能力,传销者失去自主思考的能力,每件事都必须严格按照要求去做,想也不用想,如有违反就会阻碍自己的事业进程。   其实,我们读者作为第四者的角色在看本书,并不能像作者那样可以直接的与传销者接触,与他们交谈。可读这本书时,就感觉好像在和他们交谈,接触一样。因为书中的人物每一个都那么真实,每个人都那么实在。可以说,他们不是坏人,他们只是被人骗到这个组织,在这个组织的轮番洗脑加诱惑后决定加入组织,然后自己在骗更多的人来加入这个组织,称为自己的下线,这样来成就自己。每个人都在想自己每个月能分多少钱,从不想这样的艰苦的生活有什么意义,也不去想这样的行为是不是在骗人。对于被自己欺骗的亲友,他们只会说”我虽然骗了你,可我也是为了你好啊,给你一个赚大钱的机会,这有什么不好吗?我有什么不对吗?”   作者的23天传销生活虽然面临着很多困难,生活水平不高,还要接受无知的洗脑,这是多么让人崩溃。在23天结束后,作者报案,举报这个传销组织,可是处理的结果却是那么让人无奈,作者也无能为力,也只能借着自己的经历,写下,让更多的人知道,让更多的人远离传销。   每一个被骗参与传销组织的人无疑例外都是受到金钱的诱惑,幻想自己有朝一日成为月日六位数的富豪,所以在这样的机会面前失去理智,失去判断。可事实上,略微保持清醒的头脑,以及抵制者金钱的诱惑,又怎么陷入其中。我相信,天上不会掉馅饼,机会面前也许保持理智,甚至别人所说的机会,对你来说算不算是机会还不一定。唯有通过自己的判断,才能做出选择。

被魔鬼洗脑的人

慕容雪村很大胆,奉劝常人不要冒此险。洗脑要比我们想想的容易得多。任凭你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意志坚定岿然不动,所处在一个荒唐的环境下,都极易被洗脑。从近处说,二战的纳粹,日本军国主义,中国的文革,成千上万有志青年一头扎进阴谋者张开的口袋里,心甘情愿沦为一台机器,被扭曲的理论充斥的脑子里,没有一丝容纳仁义道德伦理纲常空隙。这并非都是愚昧作祟,一来人类对世界的认识太有限,遇到未知强大的事物难免会有敬畏,从而精神防御薄弱。二来人性中的“阴暗面”蠢蠢欲动,加以适当的引导,便会全面爆发,吞噬一切。我向来坚定的认为:人生来是带有动物属性的,人性本来的面目并非善恶就能概括。掠夺资源,为自己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这是动物的天性。这也就是婴孩为什么有时像魔鬼?他们可以踩死蚂蚁,扯断蛐蛐的头,拧打兔子,同兄弟姊妹争夺母亲的爱。不要企图他们生来就带有怜悯、正直、羞涩,那些都是父母慢慢教导的。我大学时看到佛洛依德研究婴孩的性欲的时候吓呆了,可仔细反思自己年幼时零星的记忆片段,才赞叹大师高瞻远瞩。约定俗成的道德体系把我们每一个人驯化到知道何为对错,自私冷漠那自然是不好的,宽容仁爱是值得鼓励和赞同的。这些都是我们后世学来的,我们人性中的动物属性依旧根植在灵魂最深处。所有我们现在视为美德的品质在更强大的精神力量的灌输下,短时间内就会化为乌有。人被洗脑变身为有“智慧”的动物。倘若只变为动物也到罢了,慢慢驯化就是,老祖宗就是这么过来的。可化身为动物却依旧有人的“智慧”——掌握超乎动物的生存本领——这便十分可怕了。坑蒙拐骗杀人放火,而且还可以借助高科技,把动物本性发挥到极致,威胁到其他人的生存,人类社会就容不下了。我们中国人骂人:你这个畜生。仿佛畜生便是丧尽天良坏到底了。畜生哪里能算坏呢,它们依据自己的本能存活于世,不知道德为何物,也就无论善恶好坏了。以后再骂人,就可以骂他:你这个被魔鬼洗脑的人!如果觉得不解恨,可以再加一句:呸!

含沙射影,指桑骂槐

其实,作者想说,xx党才是最大的传销组织我最早深入了解传销组织是看了一位大学同学的博客,他写了被另外一个同学骗到天津蓟县的三天恐怖经历,从那时开始关注传销,我读过《传销洗脑实录》、《两年讲师,我有资格解密传销》等书,还有很多网上的新闻文章等,传销的那套制度和策略包括做事认真的态度对我触动很大,太厉害了,如果应用到其他方面,肯定会成就非凡。慢慢的发现,其实很多组织都包含传销的基因,后来我看了高华的《红太阳xxxxxx》一书,感觉似曾相识,后来才意识到,这个政党不就是一个传销组织么!!!政党的理论叙述,就像传销的讲故事,都有一个远大理想,批评与自我批评,组织生活会,树榜样……后来,所谓的企业文化、宗教、买保险的、都是含有传销的DNA,充分利用人性的特点、编织一个完美的不易识破的故事或者谎言,精心准备、严密组织,一步一步把人引到xx(不一定是陷阱)里。待续……

看得很g2不爽啊

一切都是谎言!!全部是人性的弱点。书中的注释11提到的那个网站现在还在运营,并且该网站在淘宝上买书,都4钻了!只要在淘宝上搜索“连锁销售”,你就可以看到慕容提到的那些传销“圣经”。连锁销售网http://www.chlsxs.cn/留在这里,做个标记,就看看哪天可以打不开。

独立思考之意识

看完这本书的时候,正好又看到关于广西来宾的火热传销的报道,偌大的广场,在夜色灯光中聚集,退休干部,大学生,小商小贩。。。有两点第一,传销人员的洗脑功夫,在以前我刚知道传销中有为数不少的大学生时,有点吃惊,受过这么多年的教育,却依然毅然加入传销组织,自欺欺人的跟随一个编织的神话。追名逐利不算错,把家人朋友拉入就不对了。人身上的弱点真的是容易被挖掘和利用,人真的是很脆弱,强大的价值观输入真会重塑一个人。简单理解了一下传销的手法,忽然发现跟市面上充斥的各种成功学惊人的相似。第二,你受骗了,有两个方面意思。第一,你运气不好或者怎样;第二,你自己本身也有问题。我想这和我的教育体制有莫大的关系。我们学习的是知识,生硬的知识,而不是学习建立健全的独立的客观的思考体系。话说回来,即使教育不给你,自己也应该自我反思,改善不过说实话, 有机会我很想体验一下顶级传销人员的洗脑功夫,看他们是否可以如我所愿的挖掘并利用我的弱点,成功的忽悠我。

迷茫

希望看到这本书的从事传销的人们能够醒悟 。希望再没有人受此毒害! 希望看到这本书的从事传销的人们能够醒悟 。希望再没有人受此毒害! 希望看到这本书的从事传销的人们能够醒悟 。希望再没有人受此毒害! 希望看到这本书的从事传销的人们能够醒悟 。希望再没有人受此毒害! 希望看到这本书的从事传销的人们能够醒悟 。希望再没有人受此毒害!

夜夜低哼镇魂歌

哥——哥——哥——Oba!搞传销的人倒很哈韩,管谁都叫哥,就差后缀思密达了。随便拿上手来翻阅几下的书,没想到会在接下来的几小时内念念不忘继而全部读完,算是第一次读慕容雪村就收获的大惊喜。于是引发的连锁反应是默默搜索慕容雪村的所有作品,以便在日后数个寂寞的夜晚一一拿下,虽然让我对慕容雪村下这份决心的,可能并不是纪实文学的写实态度,而是传销这个行业的神秘感。一想到传销,脑海里出现的总是妻离子散家破人亡等等悲惨人生的字眼,而且作者还引经据典,俨然一副要思索人生的严肃脸孔。幸好读下来,发现全书轻轻松松,其中一些小小幽默还引我发笑。可能面对这种悲剧的真实写照,说幽默显得残酷了一点。但我想作者的目的应该是达到了。这样的主题为什么不让我们笑呢?笑什么?笑悲惨,还是笑无知?书中描写的那些传销生活中让人匪夷所思的生活细节,无一不是笑料。从我开始笑了,我也才明白过来,噢,原来人能够这样做的。随便翻出几个情节来:经理:我国花七亿元引进了一个销售模式。 作者:这货还要花钱引进?这七亿是付给谁的? 这时经理心里肯定在画圈圈诅咒作者。厕纸全裁成扑克大小的纸片,又小又薄,全都散乱地装在一个破旧的红塑料袋内,以作者的话说就是,拿着它上厕所简直就是冒险,除非有高超的手艺,否则一定会出现技术事故。经理:我跟一个中山大学教授和一个法国博士聊了,人家都说我们国家的GDP是降了,你别以为是升了。 作者:哦,请问GDP是什么? 经理红着脸…… 作者:我给你解释下,GDP是XXX…… 经理:这我知道,你知道CPI吗 ,CPI可是降了。 作者:你给我翻译翻译,神马叫他妈的CPI……传销团伙里广为流传的一个故事:有个人曾找朋友借钱去传销,被朋友拒绝后自己死命传销最终挣了几百万,为了报复这个朋友,他运了五十万硬币去洒在那朋友门口。感情这不是报仇而是无产阶级大无畏报恩呐。这个故事本就这么不靠谱了,更不靠谱的是还有这么多人信并流传着那位哥的传说。我要借用春晚上小沈阳的话来概括:以下省略几万字。因为这全部都是笑料,全部都是可悲的常识错误,全部都是我们不能以正常人思维来思考的世界。所以细细回想起来,我被这个充满神秘的话题所吸引,到后来也被作者自己的一些观点所吸引了。书里作者引用了乔治奥威尔的一句话:一切问题的关键在于承认一加一等于二。这样正好很清楚地说明了传销者面对各种不平常后处之泰然的原由。只要让你相信一加一不等于二,那么接下来,你能月进二十万,跟比尔盖茨当邻居,地球是方的,明天咱要去火星杀马镇,好吧,一切都不是问题。乔治奥威尔还说,接受一种正统观念,永远意味着继承许多尚未解决的矛盾。何况传销带来的还是多么不正统甚至违背道德与常理的观念,那能给人多少矛盾就不言而喻了。《业务洽谈》总让我想起《1984》里描述的《寡头政治集体主义的理论与实践》,《业务洽谈》虽是狗屁不通的坑爹之作,但似乎还颇得寡头政治的真传。传销头子靠着给予狂热集体的概念,将每个参与者都困在那个简陋的租赁物里了。于是各位组织高干成了par –ty,下达的命令嘛,自然也就至高无上了。人群的麻木从这个时候就渐渐开始了。众人的麻木与愚昧亦有关联,看书时还想起《七武士》里农民。武士被带回村庄时农民们躲着家里不敢出来;当被要求拆掉桥,让河对面的三户人家舍弃房子,农民们还是很不理智地选择要以单薄的实力去保护自己的房子;农民们敢去杀掉落魄的武士夺取他们的武器,面对马贼却提不起勇气。农民们一方面看似有判断力,一方面又丧失判断力。想一想我们现实中的人也同样有着愚昧的种子,只是随着时间的不同,环境的不同,开出来的花结出来的果不一样而已。如今的中国钱才是排第一,理想和爱情都要靠边站。书里就有例子,那个想成为职业玩家的物理男没有去实现梦想因为没有钱,于是来了传销。当然我们稍微有点判断力的都知道,这理由跟任何不以结婚为目的的恋爱都是耍流氓一样操蛋。但我想说的是,人们终究还是输在了对金钱的愚昧上。物欲横流让人淡化判断力,这才给了在传销里丧失判断力以可乘之机。各种滋养愚昧的温床还包括生活中比超级女声还唱得响亮的口号。书里描写的各种口号,虽然二了些,但对于那些早就神智恍惚的人们来说,还是十分有效的。而我们身边的口号,虽然喊起来不那么二,但对于我们这些神智不那么恍惚的人来说,依然十分有效。近来某地叫出了口号,我弱弱地就说一个。宜居某地,这是个目标,也是个口号,面对各处街道上到处如此书写的标语,我暂且这么以为了。于是主城开始绿化了,工厂开始搬了(当然弄得满城飞尘的房子还是在建的),和谐某地开始了。最终工厂搬到了俺们那旮旯,污染什么的接下来大家都懂了。原来俺们那旮旯区县不算这省市的呀,主城才算是吧。于是我安慰自己,好歹咱是社会主义的先驱呀。好歹我也给自己上个双重思想,嗯,没那么难受。把总书记真情关怀化作强大动力,加快推进科学发展富民强省进程。这是人民网的一个标题,我用它当了好几天的QQ签名。书里描写的一个现象,我印象非常深刻。传销者们饱含的苦水和泪水,在夜晚的肮脏的被窝里,才得以小声地宣泄,一切哭泣和呓语,因为被洗脑,被愚昧,而咬牙收在痛苦的隐忍里。我不知道谁能唱给他们一首歌,复生他们假死的灵魂,作者也最后也没有给出。可是,谁能唱这么一首镇魂歌呢?

少的不止是药,还有信仰

传销是在开放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背景下产生的。90年代以至于到现在,不断扩张的经济,物质世界的充实,让那些依旧在处于贫穷线上的千万百姓有无限的遐想。金钱主义放在第一位,被骗也就有了根基。三十年代鲁迅就疾呼开启民智,现在依然需要开启民智,这也正是书中不断强调的。除了开启民智外,更需要的是中华儿女的信仰,信仰的不是金钱,而是一种让整个民族有一种与众不同的气质东西。当然,没有强大的物质基础,这些精神层面的东西有时候看上去很苍白。但是,当我们看到那些那些宗教的信徒,他们的信仰与贫富无关,只是发至内心的,一种灵魂上的依赖。全书满满的写了两个字“吃人”,而且是然你心甘情愿的主动送上门被活活的侵吞。不敢想象现在身边还有多少这样的人,但那些血淋淋的事实,还是让我无法平静。哀其不幸,叹其不争

不是犯罪的犯罪

我本科的时候是法学专业的,为什么说这个呢,是因为我在想,什么才是真正的犯罪。从我们的法律来看,法律保护两种利益,一种是财产,一种是人身。可是,荼毒心灵的行为,却不被定义成犯罪。你看,传销这么可恶,可是真的抓到了,也判不了多重的刑。所以,传销这根毒草在中国的大地上屹立不倒。我说这些当然不是想法律把伤害心灵的行为也入法,只是单纯觉得有点无奈。我们的国家给予个人的保护已经足够了,剩下的一半靠教育,一半靠思考。所以,传销在我们的大地上屡禁不绝。我们的基础教育只教会了个人知识,却没有交给我们的常识;我们的思考只通向成功、赚钱,没有留给心灵一点空隙。文中给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他们怎么可以这么淳朴、善良,却又如此无知。“其实我有感受到一阵寒意,如果不是出生在城市里,顺利上了大学,我难道不会变成一个善良无知的人吗?我们有那么多的农民人口,不是每个人都机会接受高等教育,他们的环境决定了他们接触到的都是这个世界最原始的部分。而世界原始之初就是愚昧和无知啊。当看到智识上不如我们的人时,真的应该去责怪吗?想想造成这种局面的根源,难道不会为自己的所得感到有一丝羞愧,对自己无法改变这种局面感到无奈?我能体会到慕容雪村的无奈,他想去拯救,但是发现被拯救的对象并不明白他们处于一个被骗的困局之中。谁去打破这个梦幻,谁就是他们的敌人。世界上最大的恶,是制造愚蠢的行为。

思想的统治

传销组织里的人大多数来自农村,他们渴望通过自己的双手致富,他们来到城市,看见城市的繁华,自己家庭的窘迫,儿子娶不到媳妇,孩子没钱上学,没钱穿好衣服,他们想改变。可是现实生活他们只能做最底层的工作,拿着微薄的工资,他们看不到希望,他们不知道什么时候能通过双手改变生活,未来那么迷茫,当有朋友老乡告诉他们在这里可以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他们抱着看看的态度来到这里。他们在这里感受到了温暖,他们在社会上受了太多鄙视不屑的目光,在这里突然有人把他们当人,把他们奉为座上宾,每个人都那么友好,想起海底捞的案例,有人说为什么海底捞的服务员都那么热情笑容都那么真诚,因为海底捞把他们当人。传销组织也做到了这一点。他们都是最朴素的农民,你对他们好一分,他们会回馈给你十分。他们抓住了人性。如果让传销组织的人去企业里组织培训,那一定是好的培训师。对一个人思想的统治就是给他希望,给他迫切想要的,并让他坚信他继续走这条路一定会得到他想要的东西。所以当警察把他们抓起来,他们依然不相信那是个骗局,从警局出来他们又回去,他们觉得你们这帮人为什么要阻止我们发财致富。这是中国社会发展畸形导致,这些人没受过良好的教育,很多很简单的破绽他们看不见,他们相信人性的善良,巨大的贫富差距,社会的歧视让他们想过富人的生活。看着这些人的家庭蛮可怜的,可是中国就是这样,不是凭借一己之力可以改变的。

哀莫大于心死,不懂才会被人骗

记得小时候看到爸爸收过一条短信,香港某公司周年庆中了一等奖,奖品是小轿车和三星的笔记本,请速来深圳XX地领取,若有疑问请致电XXX-XXXXX。爸爸看完后哈哈大笑,鼓励我说打一个试试吧。我紧张的拨通了电话,直到手心里冒出了细汗,一个操着南方不太标准普通话的男人才接起了电话。我:您好,请问是香港XX公司么?对方:是的我:我收到短信说我中了一等奖,奖品是......可是我家离深圳很远没办法领怎么办?对方:哦这个不要紧的。我们给你邮寄就是了。我:哦!那谢谢了。对方:不过,邮寄费得你自己承担,还有得缴纳个税,共计1万XX元。我:我现在没那么多钱。要不这样吧,三星笔记本不要了,就当交邮寄费和个税了,您把车寄过来就行。对方:哎呀。。。这。。。那可不行(这时听到小孩哭闹的声音和主妇哄孩子的声音)我:怎么有小孩哭的声音?不是在公司么?你们做婴幼儿产品的么?对方当即挂断电话。。。-------------这是差不多十年前国内长途一分钟7毛我爸花费近十元人民币对我进行的防骗教育。知名作家慕容雪村卧底传销窝点23天得出的感慨是:中国,少了一味药。这味药不是知识,是常识。作者描绘了一个惨绝人寰的世界。传销者们终日食不果腹,精神匮乏;自欺欺人,逼良为娼;肆无忌惮的亵渎着亲情友情和爱情,却怀抱着日进斗金的黄粱美梦。一个个如行尸走肉,牵线木偶,失去了理智,失去了情感。他们对谬论深信不疑,对真理望而却步。的确,没有信仰是可怕的,信心比黄金还重要。然而,这种对近似于邪教的传销组织的迷信和崇拜,正在无情的蚕食着他们最后一点良知。天上真有可能掉馅饼么?没准儿路前面的是陷阱呢!天下真有免费的午餐么?也许是鸿门宴也说不定呢!世间真有一年轻松赚几百万的好事,你这么无私介绍给我?是你踢驴脑袋了还是驴踢你脑袋了?日剧《欺诈猎人》随意一集都能秒杀天朝低智商诈骗不解释。可是,这些凭常识就能判断出来的错误,为什么还有那么多人前仆后继的上当受骗?常识?常识?常识?常识从哪里来?随机提问,有多少人到现在还以为纽约是美国首都悉尼是澳大利亚首都的?有多少人对高收益零风险的投资始终抱有期待?又有多少人深信水变油点石成金绿豆能治癌?不要不屑这些简单的问题,在我上的一所二流大学里,就有认为“可口可乐是国货”“奥巴马是好莱坞影星”的大学生。不要觉得大学生是知识精英的代名词。学会计的不知道资产按流动性如何分类的例子比比皆是。常识不仅仅靠思维逻辑,常识最重要的来源是知识!按几何级数递增的提成的确诱人。你发展十个下线,然后这十个下线每人再发展十个,然后再发展再发展。话说模型设计还有很多限制条件呢,按他的说法,那还可以抢银行啊,假如我抢的那天没人报警,假如报警了警察恰巧不抓我,假如抓了我但却不判刑,那我岂不是比“干行业”还赚?几何递增的提成,是在诸多的假如成立的条件下才能实现,问题是这些假如怎样实现?像细胞分裂似的?我看是精神分裂才对吧。有多少人倾家荡产骗了所有能骗的人一年才拉了一两个下线。要知道,毕竟不是所有人都这么愚昧。传销者张嘴闭嘴国际政治经济局势,动辄宏观调控,GDP,WTO学了几个经济学名词就拽文的不成,时而晓之以情动之以理。但凡学过点初高中政治,也不会让这些新闻联播常用词汇唬住啊!高收益,零风险。你让威廉夏普情何以堪啊。风险与收益对等,高收益伴随着高风险,根据各人的风险偏好不同才做出了不同的决策。资本家为了300%的利润还可以冒着绞刑的危险犯任何罪呢,那你这一本万利的事让资本家都汗颜啊,这么“先进的”连锁销售还至于去外国引进么?如此的低智商犯罪都能骗出一个千万人员“从业”的行业,那么面对西装革履,怀揣THINKPAD在高档咖啡厅里大讲idea的人,你又拿什么分辨呢?仅靠常识,是无法最大程度上抵御诈骗的。真正的传销组织都极力撇清自己与传销的关系,说连锁销售的有之,直销营销的有之。换汤不换药,披着羊皮的狼,单单具备常识的人,是很难透过现象看本质的。凭常识,你可能觉得书中上饶的诈骗手段很容易被识破:交了3800连收据都没有空手套白狼啊我肯定不信。那么,如果有的“公司”不仅给你发票,还给你点廉价日化用品推销,你是不是就斯德哥尔摩综合征爆发稍稍感动一下了呢?如果有的公司不仅给你发票送你高质量商品,前几个月还奖励高回报,你是不是就抱着反正推销不出去还有东西可用而稳赚不赔的想法呢?如果有的公司不仅给你发票送你高质量商品奖励高回报,公司的董事长还逢年过节看望孤寡老幼做慈善,你是不是真的怀揣梦想抛家舍业跟定这厮干行业了呢?但是,如果知道,只要是通过发展人员,要求被发展人员发展其他人员加入,形成上下线关系,并以下线的销售业绩为依据计算和给付上线报酬,牟取非法利益的行为都是传销,那么给它披上再光鲜亮丽的外衣也于事无补,违法终究还是违法的。一个自信的眼神,几个装X的专业名词,几句早已熟稔的空话套话,骗骗外行人还有点可能,在行家眼里不过班门弄斧的小丑。看吧,全民炒股,赚钱的仍是懂行的庄家。金融危机,衍生和创新金融产品的大鳄们却早就赚的钵满盆满。再看传销,金字塔塔顶的人才是赢家。传到你那已经是下下线了还白日做梦。知识改变命运,至少知识让你远离愚昧!可悲的是,全民知识的匮乏将导致专家变砖家。这令人迷惑的从众心理到底是无知惹的祸啊!不懂才会被人骗,我们潜意识里会敬佩乃至迷信比我们懂得多的人。因此,只有通过教育才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指点江山,而不会被侏儒指手画脚。教育是立国之本,现在是将来也会是。重视教育,社会可能并没有更好。然而没有教育,世界会更糟。我们不能因为有大学生干传销入邪教就否定大学教育。正如科技进步,原来高精尖端的电子产品,也逐渐的飞入了寻常百姓家。如果全民族的科学文化素质都得到提升,那么知识就会逐渐转变为常识。如果大家都能识破骗子的诡计,那么传销的金字塔顶再诱人,也是有价无市。最后贴上一段《龙樱》的台词,你我共勉。“社会是有规则的,人都是活在规则之下的。这些规则都是聪明人制定的,知道这意味着什么么 ?这些规则都是那些聪明人为了方便自己而制定的,把那些不利面很好地隐藏起来。比起只会遵从这些规则的人,那些聪明人更回利用这些规则,比方税金、养老金、保险、医疗制度、疗养设施,那些聪明人故意把这些规则弄的十分繁琐,从笨蛋那里刮得更多的钱。就是说像你们这些从来不用脑子的笨蛋,只会一生被人骗走大把大把的钱.........聪明人骗人捞钱,笨蛋被骗送钱给人 这就是这个社会的现状。所以如果你们不想被骗,不想被利用就给我好好念书!”---------------------------------------------------------------------------假如生活欺骗了你活该没知识就一辈子被人骗

阅读传销

了解到慕容雪村有些偶然,在网上看吴澧的文章,他推荐了慕容雪村在香港接受记者采访的时候作的一篇发言,吴澧给出的英文版,读了一篇,了解了大概的意思,知道慕容先生是位敢言的人,但却仍然充满了无奈,以致于拒绝了一个奖项。能有如此作为的人,必然有不平凡的举动。于是找到了他的博客,看了一下,上面有《中国,缺了一味药》的前言。发现他是冒险进入的传销组织,写下了这部书。能够让自己买这本书,还是因为他的一句话,传销在中国有深厚的土壤。这一点是感同身受的。传销有些神乎其神,因为那么多的人都沉迷于其中不能自拔。中间有最重要的精神方面的因素,能够让人相信这么做一定可以成功。人的精神力量有的时候很奇特,或许我们一直处于这种预期之中,未来一定会美好。但是现实是很明显的,未来不一定会美好,或者像歌里唱的那样,牵了手的路也不一定好走。如果未来不美好,这是肯定的,那么活下去的意义是什么,这里需要对宗教有个更富同情心的理解。在这样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忍受现实的琐碎生活,同时不失掉信心,努力过一种尊严的生活。关键是我们一定要承认现实就是苦难的,现实中无路可逃。怎么办?在这个具有绝境的问题上,传销出现了,因为传销给出了一个预期,几年之内就可以脱离现实的苦难。并坚定的告知,这是真理。于是,人就进入了荒谬的生活,脱离了真的生活。《中国,少了一味药》,慕容雪村反复地强调,人应该有精神的生活。精神生活的重要性在这本书里表现的非常非常的重要,以致于对自己的生活有了重新的看法。就像有的朋友说的,如果不继续读书,那么早就买房了,生活也会很顺利了。可是多读书的愿望却是生命的渴求,如同久旱逢甘露,这种生命的原动力推动着一定要在人生最好的年华去读书。读那种对Being的理解,这对生活有什么意义。但是不能否认,意义确实存在。这本书,非常好,作者的文学修养非常好,应了吴澧的说法,读书多了,文笔自然就上来了。最重要的是这本书让自己对生活更多了一些理解。生活,不只只是房子等等,还有精神,这同样重要。

我觉得我就像在传销

我通常把我所在的行业叫做教育,虽然有实体店,但也没有什么产品,所做的事情只不过是给一批又一批的新人洗脑,让他们知道接受行业的学习可以改变他们的一生。我管上课的“对面老总”叫做老师,而“推荐人”和“初级业务员”叫做班干部、班长。对面老总定期会安排一些通过平台的成功案列来给我们做榜样,我把他们称作“师兄、师姐”。我们好像一家人。我们也有“羊皮卷”,不过数量颇多,但学科也就那么几门。每天的生活都很有规律。劳其筋骨,饿其体肤。早晨是晨读,有抄写业务洽谈的时间,有大家针对羊皮卷和国家政策的概念提问的时间。大家反复从头到尾地诵读一本书,直到印在脑髓。而上午是对面老总时间,对面老总一遍都会微笑地给你做一个专题讲座,有的偏好循循善诱,有的偏好粗俗比喻,有的直接来个满堂灌。如果一旦你质疑其中的概念,老总马上会告诉你:你懂什么,你能比得上那些学者教授吗,这是国家政策,考纲会骗你吗?当你表现出放弃的想法时,他会开心地说:这就对了,你早就应该这样想,专心课本才是唯一的出路!下午是自由活动,自主学习。有的同学会选择聚在一起,讨论今天的学习心得,并完成转网日记。转网日记内容很简单,只需要热情地阐述今天学习的收获,畅所自己又离成功近了一步。对面老总高兴的时候,说不定会给你的日记一两句批语,诸如:有志者事竟成!行业对我们的要求很严格,不准看除课本以外的多有数,不能听歌、看电视、玩游戏,不能接触外来的一切事物,大家专心学好行业提供的几本书就好了。同学之间不能发展恋爱以其他所有关系。有的时候,老总还会饶有兴趣地问我们,你们觉得国家这样安排合理吗?此时,所有的同学都异口同声地回答道:科学且合理!然而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我也终于熬到了头。过了平台,似乎可以过上老总们告诉我的那种无忧无虑的生活了。然而实际上,短暂的三个月间,我获得的唯一奖励不过是用于购置行头的一万块钱。之后,我反而回到了还不如从前的那种平庸的生活里,慢慢地消失在人海之中。老总有的时候会打电话给我,让我给新人做做培训,让他们知道获得成功,出了平台的人是怎么样。我只能拿起那条平时不怎么带的金链子,穿上唯一的名牌西服,打着领带,走上当年那个我曾经羡慕的讲台,用一种我自己也分不清楚是现实还是魔幻的语言描述着一种我也说不明白是成功还是失败的人生,呆呆地沉沦在台下雷动的掌声中。


 中国,少了一味药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