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我们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现在的我们

出版社:四川美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04
ISBN:9787541038129
作者:殷波,王国平,陈维
页数:320页

章节摘录

插图:青城后山的最高峰华山,海拔1900多米。那个位置很特殊,它可以眼观三方,紫坪铺、后山全部、前山山顶、水磨和映秀局部。我们这里有个习俗,每年到了5月份,就要上山去打老鹰,因为每年这段时间,也就一周时间,有上千只老鹰云集在蓥华山上空,这个习俗已经有几百年了。5月12日那天,我去打老鹰就是因为那天上午天气很好,但是下午两点过几分(钟)天一下就阴了,还落了几点雨。我们觉得天没对,几个人就到一个叫做“南天门”的庙子里休息。突然,我就听倒了“轰轰轰”的声音。地震了?我还以为那边矿山叉放炮了,我们就出来看。吓死人了,从水磨白云顶隧道那里,就看倒房子就跟倒放鞭炮一样,“啪、啪、啪”房子像被一条看不见的线拉着一样,依次垮过来,但速度不是很快。大约好长时间?大概泡(略多于)10秒。垮完之后,就开始垮山,那个声音非常大,一下就看不倒了,黄色的烟子就起来了,那是山垮了之后的灰尘。平时天气好的时候,可以看倒那边的云海,结果当时啥子部看不倒了。黄色的灰尘持续了多久?大概笼罩得有两分钟时间烟子才慢慢散,映秀那边才慢慢地看得倒,绝大多数房子都垮丝(完)了,只有几栋房子还立起在。

媒体关注与评论

当时我们的感觉可以说是极端痛苦的,但是我们毕竟从绝对逆境中活下来,并且能在现在享受学习,享受生活,还能享受晚餐,这就是人生的一种幸福。可能我们真正追求的东西,在一般的时候体会不到,当那一刻来临的时候,我才感到我们平时非常计较的东西,在那一刻纯粹是轻得不能再轻了。应该说,那一份感悟改变了我啥子重要、啥子不重要的看法。    ——粗犷翰文,1994年生,都江堰市景源中学初2009届一班学生当回忆这些事的时候心里都有一种颤抖。有一个经历唐山地震的人对我说,你五年过后就会把这次地震忘掉,我说但愿。说不一定这是我一生都忘记不了的,因为咋说喃,我是亲眼看倒一个个生命就在眼前消失掉的。    ——任隆富,1968年生,都江堰市向峨乡海虹村四组村民我想说,虽然我们分离得很远,但是我们的心永远在一起,不管你们走好远,我都是你们的朋友,希望你们在另外一个世界会比我们以前过得更好。    ——贾佳,1994年生,曾就读都江堰市向峨中学初2009届一班那天我跟我女儿两个开玩笑,我说,你爷都不行,你们爷都没遇倒这些,你看嘛,活了几十岁,死了都还没遇倒地震,没玩过这东西,我们还玩了这东西,这地震。    ——黄勇,1966年生,都江堰市巴士有限责任公司经理这次大地震之所以震撼人心,不只是死亡,可能还有一种已经忘记很久的被突然想起来的,包括各地的志愿者行动,就是这种东西,地震以极端的方式提醒我们,人类是否应该调整一下自身?我们活着的人应该去慢慢地想一想。    ——马明林,1965年生,都江堰市法院审判员

后记

我亲身经历了这场旷世灾难,承受了刻骨铭心的伤痛,度过了那段艰难岁月。地震后,我片刻也不想离开这个满目疮痍、空寂无声的城市。我想知道我身边究竟发生了什么?想知道地震究竟是怎么回事?在灾后那些相依为命的日子里,几乎每天,我都会听倒一些朋友和同事谈及他们自己或他人在地震那一瞬间的传奇经历,以及他们现在的生活。这些人物和故事令我震惊,让我久久难以释怀。我惊讶于他们在巨大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勇气和力量,以及他们继续生活的那份镇定与坦然。我发现生命在灾难中竟然会如此顽强,平凡的人们在灾难中竟然会显现出如此伟大。我被深深地感动了,我突然产生了将这一切记录下来的冲动。10月的一天,我把这个想法告诉了诗人王国平,他一听,觉得很好,我们就请新华文轩的朋友吴鸿来帮我们策划一下。10月16日吴鸿来都江堰,有陈维先生和黄迅先生同行。在玉垒山下我的办公室,我正绘声绘色地给他们描述地震时我光着脚丫冲下楼去的情形,这时沙发突然一阵摇晃,一阵余震袭来,仿佛有意要他们体验一下我当时的感受。陈维说:“刚才震了一下。”我有点尴尬,生怕弄坏了他们的心情。随后,我陪他们去看了城区几处地震遗址,拍了不少照片。下午五点,我们又约了朋友崔巍到南桥河边喝茶,聊天。我和国平谈起了我们的见闻和想法。初次见面的陈维也很激动,他认为地震过去了那么长时间,到了该做点事情的时候了。大家谈兴正浓,又一阵余震袭来,大家相视一笑。就这样,一本书,在余震中酝酿。第三天后,陈维先生来电话,问我的决心如何,问是否一定要做此事。我大受鼓舞,于是约上国平到成都德兴酒楼咖啡厅和陈维见面。我们讨论了这本书的内容和形式。在都江堰,我们拟筛选出50位不同经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幸存者,与同是幸存者的国平和我进行交谈。这是幸存者对幸存者的交谈,仅有主动者和被动者之分。我们一起梳理地震的经历,进入一种深度交流,把他们对地震的伤痛引向对生命的叩问,重建生活的信心。我们用录音、录像、照片记录下交谈的全过程,然后进行编辑、剪辑,以图书和影像的形式出版,在“5.12”周年祭前推出,以期建立阅读互动效应,让更多的读者参与和幸存者“交谈”,把对生命的叩问引向公众。“5.12”大地震,对人类来说是千年不遇的灾难,对每个幸存者来说也是他唯一的经历。与50位幸存者交谈的记录,就是地震灾难的50个见证,将作为人类灾难的50个样本被永远记载在历史里。11月4日,在秋雨中的易园,我们组成了四人团队,有陈维、王国平、摄像师林晓东和我。11月6日,我们开始在板房、在危楼、在乡镇、在山村艰难地寻访幸存者。我们曾三上虹口乡深溪沟,因为道路排危不能通行,我们绕道彭州进入虹口。当车子路过大的塌方路段时,国平闭上眼睛不敢看窗外,还叫大家不要高声说话,说声波会把山上的石头震下来。冬季的深溪沟被雾霭笼罩,显得静穆而神秘。这条沟地表断裂,山体移位,公路扭曲,留下了地震造成的所有地质特征。我们坐在村民汤朝芳搭建的小木屋里,烤着柴火,听她讲述地震给她带来的伤痛,以至于我们久久不愿离开她那有些凄凉却又有些许温暖的“家”。访谈中陈维很想去距震中映秀直线距离仅三公里的龙池湖,因道路垮方严重一直未能如愿,这仿佛成了他的心病。12月的一天,我碰见刘俊林书记,他说他刚去过龙池湖,说看见山上有丢弃的越野车,当时一定遭遇了地震,我这才得知龙池的道路终于打通了。第二天我们就迫不及待地踏上了去龙池湖的道路,天飘着大雪,道路被冰雪覆盖,越野车在新推出来的山道上艰难爬行,遇到塌方的路段,不时要下车去搬开路上的石头,同时还要惊恐地抬头望望不断滚下石头的山体。一到龙池湖,我的两眼顿时噙满了泪花,曾经是多么宁静美丽的龙池湖啊,如今满身伤痕,露出它千涸的湖底,湖岸倾倒的树枝和芦苇在风雪中摇曳。随行的音乐人尘土,默默地跪在湖堤上祈祷,为地震后病逝在帐篷中的父亲。他说如果父亲还在,今年还会到龙池湖来写生。陈维执意要去寻找地震中垮塌的龙王庙,要去拍摄龙池湖旷世凄美的挽歌。2009年春节前夕,我们终于结束了访谈和拍摄。我们访谈了64位幸存者,整理文本达四十多万字。我们还拍摄了三千多分钟的访谈现场和外景素材。但由于出版篇幅限制,能够编入本书的访谈人物仅38位,剪辑的访谈短片也仅有35分钟。本书是一部来自民间的口述灾难史,文本充斥着大量的方言和叙述无序的口语特征。我们在整理的过程中对方言做了校注,最大限度降低读者的阅读障碍,但又尽可能保持民间口述实录的鲜活语境,如对方言词“倒”的保留。“倒”在四川方言中读音dao,相当于普通话的“着”或“到”、“住”等,如果我们在口述语境中把“倒”替换掉,不仅鲜活的方言荡然无存,反而会让阅读更显别扭。在这里我们要感谢都江堰市企业家董国森先生和编辑陈锦先生对我们的倾力支持和无私援助。感谢吴鸿先生对本书的贡献,还要感谢马及时老师、余涛女士为我们四处寻找访谈对象。还要感谢出版社的牟薇女士和顾求实先生以志愿者身份参与本书的编辑工作。在此,特别要感谢我们访谈的64位地震中的幸存者,是你们和我们共同成就了这本书。虽然书中只收录了38位幸存者的访谈内容,但其他26位幸存者的见证仍将以另一种形式载入历史。

书籍目录

安炯,1975年生,都江堰市龙池镇滴翠庄农家乐业主我认为地球是一个妈,天就是一个爹马明林,1965年生,都江堰市法院审判员朵朵,地震了,爸爸可能……贾佳,1994年生,曾就读于都江堰市向峨中学初2009届一班我要亲自看倒你把我的手截下来李成,1977年生,都江堰市青城山镇泰安村十一组组长哪个妖怪这么凶乐刘会,1986年生,地震前在都江堰市普罗旺斯咖啡屋工作我只能像蚯蚓一样过梭李国华,1944年生,都江堰市商贸公司干鲜店退休会计我想他是不是神仙哦任隆富,1968年生,部江堰市向峨乡海虹村四组村民不如把我杀了来换取他们的生命冯翰文,1994年生,都江堰市聚源中学2009届一班学生Don't Let Yesterday Used up too Much of Today黎民泰,1962年生,都江堰市市委统战部干部命运就像一本连环画李俊忠,1968年生,都江堰市玉堂镇永固村村支部书记赖斯说:“李书记,英雄!英雄!英雄!”释圣智,俗名刘忠全,1967年生,都江堰市般若寺主持地震中我们一直在诵《金刚经》罗玉和,道号浩玄子,1972年生,青城山老君阁道士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每一劫都躲过了陈昌碧,1965年生,都江堰市卫生局办公室主任就跟坐电梯一样,就到了一楼陈锐,1964年生,都江堰市百货公司职工最大“512”,过年的时候才打一下刘绥滨,1965年生,道号信玄,青城派第三十六代掌门人救人不是武术的强项唐海,1977年生,都江堰市龙池镇南岳村党支部书记我回头一看,妈呀,整整一座山就停在我旁边王勤,1964年生,曾任中国银行都江堰支行副行长活着的人实际七在某些方面还更难一些黄勇,1966年生,都江堰市巴士有限责任公司经理你当时选择了跑,我当时选择了没跑王奉雷,1965年生,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外科医生现在就觉得医牛这个职业还是很崇高徐荣星,1946年生,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退休职工平平淡淡一生才是最好的杨琳,1993年生,都江堰市聚源中学初2009届八班学生奶奶说了,她在向上天祈祷吴平勇,1968年生,四川省都江堰管理局工程处处长都江堰的伟大之处在于它道法自然庄平,1957年生,中国科学院华西亚高山植物园主任人本身是自然的产物徐勇,1963年生,青城山一都江堰旅游景区二王庙秦堰楼维护班班长我们这个地球等于是我们一个景区马文强,1965年生,都江堰市虹口乡光荣村十三组村民我到市政府去赶(送)信曾令舂,1960年生,都江堰市人民医院外科医师你要放松了我们才能把腹膜给你缝倒刘良志,1976年生,都江堰市殡仪馆馆长活着真好周龙军,1955年生,都江堰市幸福中学退休教师奇遇当然就是“5.12”刘丽华,1964年生,都江堰市原振华公司下岗职工怏点过来,死嘛死一堆嘛明光福,1957年生,都江堰市汽车运输公司下岗职工吓归吓,信心还是有的陈启香,1959年生,都江堰市紫坪铺镇望江村三组村民这足大地震,闹不得罗玉芬,1905年生,都江堰市青城山镇五里村五组村民103岁的罗玉芬汤从芳,1942年生,都江堰市虹口乡深溪村五组村民我痛啥痛,没都没得了我痛啥痛马兴琴,1972年生,都江堰市紫坪铺镇盐井滩养猪场兽医我想它们可能已经绝望了,就不想跑了张兴蓉,1962年生,都江堰市虹口乡妇联主席今年的秋天却是一个凄凉的季节李启明,别署青城山叟,1918年生,都江堰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道可道,非常道尼玛泽仁,1944年生,十世班禅亲赐的班禅画师那天我正在画《佛灯》刘俊林,1961年生,成都市市长助理、中共都江堰市市委书记敬畏,感恩,家园后记/殷波

编辑推荐

《现在的我们:“5.12”大地震都江堰幸存者口述》将关注的目光投向了那些在地震中坚强勇敢、顽强自救的英雄的幸存者们。《现在的我们:“5.12”大地震都江堰幸存者口述》采访者和摄影者耗时数月,访谈了64名不同经历,不同年龄,不同性别,不同职业的“5.12”大地震都江堰市幸存者,以口述历史的方式进入这场灾难的内核,直达内心,触及灵魂,还原地震发生瞬间惊心动魄的惨烈场景、千奇百怪的逃生经理、暗无天日的废墟生活、无比震撼的内心世界和地震后生存、生活和心理状态,并从中选出38位幸存者的口述文本,收入《现在的我们:“5.12”大地震都江堰幸存者口述》,以此见证历史、记录历史,再现历史,保存历史。  收入《现在的我们:“5.12”大地震都江堰幸存者口述》的38位幸存者实际上就是38个不同的灾难样本,他们大都不为媒体所关注。其中既有经历叠溪地震、松潘地震和汶川地震三次地震的百岁老人罗玉芬;有亲眼看见自己老公被20多米高的巨浪卷进水库的农民陈启香;有地震时站在青城山顶,看见映秀的房屋像放鞭炮一样“啪啪啪”倒下的农家乐老板李成;有在废墟下度过三天三夜“地下”生活,从未放弃的打工妹乐刘会……

作者简介

殷波、王国平著、陈维摄影的《现在的我们:“512”大地震都江堰幸存者口述》(四川美术出版社2009年4月版),看到许多受难的细节,忍不住又落下泪来。一年来的灾难历程中,经历、看到、听到许多美好与丑恶的物事,真是令人难过和难忘。
目录 011 安炯,1975年生,都江堰市龙池镇滴翠庄农家乐业主
我认为地球是一个妈,天就是一个爹
019 马明林,1965年生,都江堰市法院审判员
朵朵,地震了,爸爸可能……
029 贾佳,1994年生,曾就读于都江堰市向峨中学初2009届一班
我要亲自看倒你把我的手截下来
041 李成,1977年生,都江堰市青城山镇泰安村十一组组长
哪个妖怪这么凶
049 乐刘会,1986年生,地震前在都江堰市普罗旺斯咖啡屋工作
我只能像蚯蚓一样过梭
059 李国华,1944年生,都江堰市商贸公司干鲜店退休会计
我想他是不是神仙哦
067 任隆富,1968年生,都江堰市向峨乡海虹村四组村民
不如把我杀了来换取他们的生命
079 冯翰文,1994年生,都江堰市聚源中学2009届一班学生
Don't Let Yesterday Used up too Much of Today
089 黎民泰,1962年生,都江堰市市委统战部干部
命运就像一本连环画
099 李俊忠,1968年生,都江堰市玉堂镇永固村村支部书记
赖斯说:“李书记,英雄!英雄!英雄!”
109 释圣智,俗名刘忠全,1967年生,都江堰市般若寺主持
地震中我们一直在诵《金刚经》
117 罗玉和,道号浩玄子,1972年生,青城山老君阁道士
我觉得自己很幸运,每一劫都躲过了
125 陈昌碧,1965年生,都江堰市卫生局办公室主任
就跟坐电梯一样,就到了 -楼
133 陈锐,1964年生,都江堰市百货公司职工
最大“512” ,过年的时候才打一下
139 刘绥滨,1965年生,道号信玄,青城派第三十六代掌门人
救人不是武术的强项
147 唐海,1977年生,都江堰市龙池镇南岳村党支部书记
我回头一看,妈呀,整整一座山就停在我旁边
……

图书封面


 现在的我们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刚刚从青川回来,爸妈让我看这个书。这本书访谈了几十个都江堰地震幸存者,他们都是平凡的人,这次经历让他们从死亡边上逃过,他们是死亡的见证者。这本书的形式是很好的社会学研究范本,采用访谈形式还原受访者最原始的体验。我没有经历过这次地震,只是从媒体上,从父母,从亲朋好友那里一次次听到那一刻他们的经历,他们怎么跑,怎么逃,日后又是怎么的痛苦。在这样一次一次的冲刷之下,512地震在我心上也留下了一道一道伤痕。这种伤痕最大层面是对家乡的,四川人这两年经历了挺多苦难;这种伤痕另外一个层面或者说更大或者说更小,就是深深体会死亡是转瞬即逝的事情,无法预料无法避免,人间的所有爱恨情仇在这一刻都化为乌有。有时候,会觉得死的人走了,一走了之,而活着的人却承受着更多的痛苦,但是,活下来又是一种幸运。死亡是什么?是到另外一个世界了,还是就是消失了,失去了,再也没有了。对于活着的人来说,一个是但愿和释怀,一个是客观的现实。地震,让我们去考虑死亡这个终极命题,即使仍然考虑不清楚,但最后得的出一个结论那就是要珍惜“还活着”。本书让我产生了许多对命运的思考。我还是有点相信命运的,但也相信变数,相信因果论。该是你的就是你的,不该你遭就轮不到你遭。人类的坚强在地震时候被放大了,也被培养了。四川人是不是变得坚强了?心态变得跟随遇而安,更加无所谓,更加淡然?我们可能更易于满足,只要活着也就够了。人类在自然面前的高大形象在这里微不足道,这对四川人整个群体的心理影响是深远的。四川人乐观,好安逸,甚至说比较懒惰,地震之后,四川人应该会变得更淡定。我在青川的时候,一个重物从楼上落下来砸在面前,我心想差点死了,旁边的小女孩说,哇,哈哈,没事!不知是我太敏感还是什么,那一下我突然体会到很多事情在经历过这次地震的人看来都是“没事”。“没事”这句话轻盈飘忽,显得很淡然。除了这一点,“没事”两个字也有一种面对大灾害无可奈何时的让步,除了平静面对还能怎样?关于他人的痛苦,我们在阅读他人的痛苦时会有同感,会有另外的痛苦,也就是这种同命相连产生出温暖。摘录书中的一些话,有的话出自小学生,也许只有经历了这次生死考验才能说出这样朴素却十分有份量的话。以下都是受访者说的话:近三个世纪以来,全世界发生了50次死亡10万人以上的这种自然灾害,中国是最不幸的,占了26次。命运并不是事先设定的,但世间一切都是有因果的。住板房。没有家的感觉。有家的形式,但没有家的魂。人如果没有寄托了,和死亡是没有区别的。我尊重所有有信仰的人,非常尊重。我们之所以内心恐慌,实际上是内心没有找到依傍,是空的,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是人生最恐怖的事。只有死亡的舞台每个人是一样的,这是最本质的平等。我们六楼上住了两位老人,一个老人半边瘫痪,他的老伴守到他,一起死了。Don’t let yesterday used up too much of today.都江堰修建以后,它的自流灌溉,这么一种很简单的劳动,通过简单的劳动就可以获得比较富足的衣食,这么一种形式它给人们带来了很多恩惠,同时也造就了川西平原的人比较懒惰,不求上进啊,小富即安啊。“先天靠命,后天靠运。”“阳极生阴,阴极生阳。”地震之后,可能山区经济受到了一些打击,到们更希望不要以恢复经济的一个口号去搞太多的人为干预自然,尤其是大型的公路啊、桥梁啊,或者在旅游区大兴土木,我觉得是不合适的。
  •     在此刻阅读德国美学家阿多诺有这样一句名言——“在奥斯维辛之后写诗是野蛮的。”然而在“5•12”地震之后,读诗似乎也成为了一件野蛮的事情。我们即便能够理解奥斯维辛发生的苦难,也无法亲身体会,然而现在,我们不会再将“感同身受”仅当作一个文本来说出,它真实地刻印在每个国人心中。2008年“5•12”之后的几天,我每天都在问自己,十万生命消逝,你怎么能如此地安静坐在书桌前,读书。这个问题困扰了我一年,直到最近读到了梁文道先生新书《我执》,一本私人日记形式的文化读本。在后记中,作者讲述了爱尔兰诗人希尼(Seamus Heaney)的《契诃夫在萨哈林岛》(Chekhov on Sakhalin)中一个故事。“契诃夫和鲁迅一样,是位医生作家。不同的是,这位短篇小说的王者不只以文字诊治俄罗斯,而且从未放弃过行医救人。饶是如此,他仍深深愧疚于自己的失责;世间苦难深重,他却放纵自己的艺术才华,这实在无异于一种轻佻的冒犯。于是他决定走一趟萨哈林岛(也就是今天的库页岛)。那是沙俄时期的监狱岛,囚禁的全是政治犯和“暴乱分子”。契诃夫要为岛上的犯人写一本书,描述他们的故事,转达他们的声音。很明显,这是一趟赎罪之旅,而且是非常艰苦的旅程。因为从莫斯科到远东,中间是西伯利亚的苦寒荒芜,行程至少六个月。起行之前,朋友赠给他一瓶顶级法国白兰地。他就把这瓶昂贵的琼浆放进行囊,一路摇摇晃晃,在登陆岛上的第一个晚上,他才终于打开了这瓶白兰地。希尼如此形容那一刻:“作家正在享受琥珀色的白兰地。在周围弥漫着迫害气息和残酷音乐当中,他品尝着浓郁的醇酒和奢华的放纵。”那瓶酒,不只是朋友的礼物,也是一位艺术家的“天赋”(gift)。契诃夫在脚铐撞击的声音中,尽情享受创作的欢愉,释放自己天纵的才情。因为这一刻他心安理得,他的赎罪之旅已然结束(却也同时开启)。在两座险峻悬崖之间的铁索上,他找到了几不可得的精巧平衡。”旁观他人的痛苦关于讨论人类痛苦经历的书很多。典型的如苏珊•桑塔格(Susan Sontag)《旁观他人的痛苦》。在这本书中,有“美国的良心”之称的桑塔格讨论了战争影像的典型和对社会观点的影响,并尖锐地指出了由于体现战争痛苦的影像在今天的电视媒体中泛滥,影像的内容已经逐渐被观众漠视。关于这一点,我想诸位的观感也是同样的。每次看CNN的中东新闻,武装分子,美军在伊拉克的行动,我都有一种观看好莱坞制作的感觉。一方面是新闻传播技巧的运用,无论新闻片的画面拍摄还是剪辑,都渗透着好莱坞式的暴力美学,如此以往,观众便麻木,那是由于大脑皮层在长期刺激导致的麻木——即便明知是真实的惨状,也如看电影般,无动于衷。另一位受人尊敬的知识分子,爱德华•W•萨义德(Edward Waefie Said),有一本图文集:《最后的天空之后》,书中配合了些许吉恩•莫尔的黑白照片,同为读者旁观他人痛苦的文集。“在最后的国境之后,我们应当去往哪里?在最后的天空之后,鸟儿应当飞向何方?”这句马哈穆德•达威什的诗文无比完美的契合了巴勒斯坦民众的感受。萨义德通过图文配合的方式,回顾了从1948年开始,巴勒斯坦民众不断被放逐,文化被消灭的历史。从字里行间能够看出,作者面对西方世界的偏执与无耻,始终带有一种无奈的悲愤。亦如那些同样充满伤感色彩和悲愤的照片,其中没有巴勒斯坦人被屠杀的照片,只有平凡的百姓,只有一双双纯洁善良的眼睛。究竟什么样的照片才算有冲击力。难道一定要有抱着孩子尸体对天哀号的母亲,难道一定要有遭受屠杀的人群,难道一定要有被摧毁的家园么?在萨义德的书中,我们看到了另外一种痛苦和哀伤。最大的力量或许就来自默默地叙述,近似乎沉默,无论结果是爆发还是死亡,作为一个旁观者,读者都不会再是一个因为视觉疲劳而无动于衷的看客。为了记忆的阅读我们时常会担心集体失忆。比如,如果我们将北京的四合院都拆除,兴建高楼大厦,说不定我们就会忘记曾经居住过的地方。渐渐地,北京和上海、香港,没有了区别。而我们的后代,更是难以区别城市间的差异,北京没了。然而那些忘记北京的人是不会感到痛苦的,他们已经习惯了自己生活的城市,无所谓哪个北京,而痛苦往往留给了那些不愿意忘记曾经记忆的人。这也就是常说的,痛苦来自记忆。然而有些痛苦是必须要记住的,否则失意带来的惬意将很快被新的痛苦所取代。我们反复观看这些痛苦,为了不忘记他们,目的就是防止痛苦的再次到来。这也就是纪念日的意义。在很多国家,纪念日不仅需要大家聚在一起,用语言和文字重复那段历史,而且还有些表演,让人们不断地重复观看似乎真实的历史。在“5•12”地震一周年前夕,殷波、王国平著、陈维摄影的《现在的我们:“5.12”大地震都江堰幸存者口述》出版了。和很多记录人类痛苦的书一样,这本书同样是图文对应的“画册”。说到画册,不禁想起几乎每次经历灾难,便会有一些书籍,大多是些画册。比如1998抗洪的画册,2003抗击SRAS的画册。而每本照片集,免不了有解放军战士抗灾,国家领导人指挥。然而在《现在的我们》中,不仅没有山崩地裂的地震场面,也没有人们悲伤的场景,还没有激昂的救援实况。书中出现的唯有脸孔——38位大地震幸存者的脸孔。这些幸存者年龄、身份各异,有百岁老人,还有上学的孩童;有政府官员,也有小本经营的商贩。当这些人活生生地站在书中描述他们的经历,他们的感觉,他们的情感的时候,你会觉得这本以老百姓为主角的图书甚至比以大人物为主角的图册更加伟大。本书的作者殷波和王国平,平日生活在都江堰。都江堰又是距离震中最近,破坏相对严重的城市。那里不仅有举世闻名的都江堰水利工程、青城山、二王庙,也有因地震而众人皆知的聚源中学、新建小学……在这样一个环境中,作者本着对生命的尊重,对事实再现的心态,采访了50多位经历了地震生离死别的灾民。真是要为作者的勇气和努力表示敬意,很难想象在残垣断壁的废墟上,在简陋的板房中,他们如何以记录人的平静心态,甚至幽默的态度,和每一位受访者完成对话。无论是写这本书,还是拿过来读它,我想,目的只有一个,就是防止我们忘却。地震似乎突然离我们远去。从何时开始,电视中开始洋溢奥运的喜悦,不再报道灾区的境况,不再公布死亡数字。我们似乎乐于忘记,因为当我们把头埋进沙子,我们的心中便不再充满悲伤、恐惧、彷徨。然而事实是无法因为看不见、听不见而改变的。阅读这份来自民间记忆的文稿,亲历地震遭遇的人活灵活现地重述地震发生时的恐惧,我们便可以了解到一个完整而真实的地震。采访因为没有中心思想,没有事前的布局,加之采用了国人都能够接受的“方言”撰写,虽有些天马行空,但却毫不让人厌倦,让访谈充满了鲜活。那些特写的人物肖像,配合书的尺寸,给人感觉这些人就在面前。虽然很多老百姓对地震的认识在专业层面有所缺乏,不免一些笑话,但就是这种邻里般的对话,朴实无华,没有通常采访中的油腔滑调。题目名为《现在的我们》,确实让读者感受到了:这场刚刚逝去的灾难,是怎样改变了我们的生活。让我难忘的断片断片一:地震到底有多凶?虽然亲身在灾区行走,但远远望着璇口(震中附近)山峦的坍塌,始终无法理解它所造成何种伤害。《今天的我们》中唐海回忆山崩地裂的感觉,不能不让人惊诧这巨大的力量。幸存者唐海:“……我赶紧爬起来,抬头就看倒(原书有很多类似乡音,很有特点)一片黑翁翁的东西飞起过来,是什么东西没有看清楚,空气中海弥漫着石头摩擦的味道。然后,我的人已经腾空而起,在空中飞起来了。……我就已飞过公路,飞过一块田,直接冲倒一匹椽子上……”记者:“你估计当时飞了好多米?”“公路8米,加上公路边离房子有5米,一共13米,纯粹是被气浪推起在空中飞哦。……我回头一看,妈呀,真正一座山就停在我旁边,山上的树木和草都还长得上好……”断片二:试想如果你在狭窄黑暗的空间等待三天……通过这次地震的救援经历,我们有了震后72小时是灾害黄金救援时间的常识。即便是72小时,我也不敢想象自己在黑暗狭小的空间,四处飞扬着尘土,身旁熟悉的人生命力逐渐衰微直到离去的场景。然而,这种绝望之境是很多幸存者的亲身经历。幸存者乐刘会:“我那阵才真正体会到了‘伸手不见五指’的意思。”记者:“三天三夜怎样度过的?”“没有吃,没有喝。我肚子还是饿,特别是听倒江姐(和幸存者压在同一狭窄空间)的肚子‘咕’的时候,我的肚子更饿。”“13号晚上,挖挖机都没有挖了,我听到她的手在抓石头。我从小在农村长大,很多事情都晓得,她在抓石头了,她肯定没得救了。”“是那样慢慢地抓……就像手指抽筋那种感觉,仿佛手指是一根一根慢慢蜷起来抓的,我就不敢喊她了,他也没有跟我说任何话,然后突然就没有声音了,我方佛感觉倒石头在她手里慢慢的散开。”断片三:敬畏自然几乎所有的受访者都谈到了对自然的敬畏。然而地震过后呢?我们还是继续看到矿山垮塌,矿工被埋的新闻。正印证了幸存者感言:“不要过分对自然索取。”断片四:重新审视生死有一些行业,他们的从业人员对生死的认识从来就比其他人深刻。比如医生,比如牧师,再比如殡仪馆的工作人员。但即便如此,他们经历了这种灾难,会再次审视生死。幸存者刘良志:“我所从事的工作,让我有机会接触倒各种死亡。我想,有一部分人就把活着当着一种累赘,或者把活着的意义只限于为名争利啊。我干这行工作,我不是这样想的,我觉得人活在世界上是非常美好的一件事情,既然是一件非常美好的事情,那么我们就应该每天活得很开心,与人为善,宽宏大量,这种就是最好的。”记者:“这次有很多学生遇难,他们美好的生命才刚刚开始,他们的未来还在梦中,他们的生命就消逝了,学生遇难对你的刺激是不是很强烈?”“非常大!……我的小孩也只有六岁,我太能理解这些孩子的家长了。当你看倒殡仪馆四十亩地的坝子里,家长们三五个一堆把遗体围住,把坝子占满,那种场景真的很震撼。当时干这个工作是已经没有考虑累不累了,吃没吃饭,当时那一段时间纯粹忘完了,心头只有一个愿望,就是要把这些学生火化好,尽我们最大努力减少家长的悲痛。”断片五:他们临危不乱在这样大的灾难面前,你是否相信有些人是可以临危不乱,一直静坐,直到完成使命。2008年5月12日恰逢“佛诞日”,都江堰市般若寺的信众正在师父释圣智的带领下诵读经文,四五十人在地震其间一直静坐未动,直到《金刚经》诵读完毕。这便是信仰的力量,实在令人叹服。幸存者释圣智:“这跟佛教中讲的‘正念’有非常强大的关系。所谓正念,就是正气,正确、正直的念头,它在紧要关头就会发挥出它的力量。这和一个人在极度恐慌、紧张、惊吓的情况下爆发出超人的力量是一样的。通过学佛,我得倒了一种内心深处的宁静……如果你心慌意乱,说不定你还会觉得摇得更凶……学佛的目的,就是从恐惧当中,烦恼痛苦当中解脱出来……”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https://www.douban.com/review/2167551/ 还活着
  •     毕竟有些民间访谈的味道,还是值得读读的。我给个四星吧。
  •     扣掉的一颗星是因为访谈者,同时身为亲历者那不可避免的”伟大使命感“。因为它导致了半结构式访谈法的某些僵硬,限制住了幸存者口述历史的生动性和复杂性。
  •     简单的反映了当时的我们,四川人民的觉悟好高,什么共产主义宏观调控。
  •     活着比什么都好
  •     与这次大地震的震中距离最近的大城市是都江堰市,仅仅十几公里,这座国际闻名的3A级旅游城市,80%的建筑,包括二王庙被摧毁,而汶川县距离震中70公里,损毁较轻,这次地震应当更名为龙门山大地震。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