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录中国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纪录中国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版日期:2003-07
ISBN:9787108018496
作者:吕新雨
页数:344页

内容概要

吕新雨,1965年出生,文学博士,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主要研究方向:媒介与社会,影视理论、戏剧美学等。主要著作、论文有:《神话.悲剧.<诗学>――对希腊诗学传统的重新认识》;《戏剧传统在大众传媒时代的命运》;《媒体的狂欢――对台湾传媒生态的观察与思考》;《解读二00二年“春节联欢晚会”》等。

书籍目录

导言 在乌托邦的废墟上――新纪录运动在中国
上部 对话
1 个人化写作方式――吴文光访谈
2 与痛苦共鸣――康建宁访谈
3 独立制作,我选择的生活方式――段锦川访谈
(略)
下部 独语
1 人类生存之镜――论纪录片的本体理论与美学风格
2 中国纪录片:观念与价值
3 我们为什么需要纪录片?――对中国电视纪录片发展现状的反思
(略)
附录 什么是新纪录运动――吕新雨访谈
后记

作者简介

本书是对近十多年来在中国掀起的“新纪录运动”的实践上的展示与理论上的分析。上半部以访谈、对话的方式,让这个运动中的多们主将――吴文光、康建宁、段锦川等――现身说法,回顾和盘点自己的纪录片创作的心路历程;下半部是作者从理论上对中国的纪录片实践进行系统分析,认为只有具备了底层精神,平民观点,历史意识和社会责任感,中国的纪录片才能走出以往宣传片和专题片的老路,以自己独特的方式、深厚的人文关怀、理性和批评的视角,来纪录中国,为今人提供思索的途径,为后人留下珍贵的历史档案。

图书封面


 纪录中国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2条)

  •     这是一本对中国新纪录运动实践和理论上都有很好展示的书。作者实际上在前言部分就已经梳理了这个过程,她认为,新纪录运动承接着80年代的独特精神血缘,是站在时代的废墟上,承担了历史的使命。基本上新纪录运动具有代表性的人物都被列入了采访名单,从吴文光,到康建宁,到时间……然而,这不仅仅是采访,这里面,还有很多作者与纪录片作者观点的碰撞和交锋。感谢作者诚实地保存了这些讨论,甚至是争议,读者从中,自可得知。看完全书,不仅了解了新纪录运动,还有其他。从一个又一个独立的纪录片导演身上,可以看到那些独立的思想,那些与痛苦的共鸣,那些对历史断层的无奈,那些体制内的挣扎和突破。还有反思。访谈中呈现了很多导演的反思,“独语”部分有作者的反思,我想,这本书外的,应该是读者自己的反思。
  •     之所以淡漠的说,并不是因为感情上的亲疏而是指,看过这书已逾一月。当时备受启发的思考,欣然的赞同,以及那些个人的看法都淡漠了许多。可是决定要说几句,因为这么一本好书居然还没有评论的,可惜了。吕新雨的文字,我很喜欢。研究美学出身,写起文章来丝毫不显学究,而是精妙浅显。诸如她形容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像一枚坚果,干透了,掉到地上会嘣地一响。”“……一个喧哗和躁动的世界,它被关在坚果的里面,日日夜夜地歌唱。”这里她强调那种隐藏在片子中作者解读政治的欲望,贯穿着,形成的坚定有力的结够。有观念的形式珠落玉盘掷地有声,只有形式而无观念,便是具无灵魂的躯壳。学了很久的纪录片了。说起纪录片,那似乎是我们电视系的骄傲似的。从络腮胡子的苏六大叔,到慈祥勤勉的任远爷爷,矍铄的羽君奶奶,音调高而乐于自嘲的雅欣姐姐……历史、现状、创作方法等等,都学了一遍。无奈乎那时候的懵懂的我们,对于这些条条框框,那些发黄的旧片子,怎么着也思考不了许多。现在,我仍旧不能说,我懂得纪录片,更不会像大三DV创作课的时候,说我们拍的是纪录片。那时候,我们纠缠于纪录片的定义,纠缠于真实。似乎纪录片就是纯客观的。然而到底,纪录片同样是作者的作品,哪怕你声称是多么的隐匿于生活,多么的客观,不可避免的,仍旧掺杂了作者的挑选,作者的观点,并且作者的存在影响了拍摄的生活。我不再纠缠于真实了。吕新雨在书中提出的客观真实和价值真实,值得思考。“真实的背后是观念”。吕新雨贯穿全书的观点,大约是纪录片是观念,纪录片是“历史之镜”。纪录片的真实依赖拍摄手段来保证是靠不住的,纪实手法并不能保证它就是纪录片。在这里我要举的片子是《总统之死》,完全纪录片的手段跟形式,然而全是虚构。也许纪录片的底线是非虚构。这么多年的发展,从一开始双机拍摄都会被指责为不真实,到现在搬演、“真实再现”的盛行,纪录片观念进步的迅猛。吕新雨也为纪录片的真实划了底线,把纪录片的真实性与历史使命联系在一起,“强调纪录者的立场和道德良心在纪录片中的重要地位”。纪录片是“我个人的,某一视角下的真实,并不代表‘绝对’的真实”。吕新雨以及书中的受访者都同意的是,“跟腚”不是纪录片。你以为你在客观纪录,其实那是最低级的手段,作者都不晓得表达些什么,或许碰巧抓到些什么,然而那只是碰巧。回想之前自己的得意之作,拍者观者皆感动,然而雅欣姐姐却不称赞,问我们说,你要表达什么?我们答道:只是表现他们的生活很辛苦,只是展现生活……对于雅欣姐姐的不认可,我们当时不以为然。如今想来,同情本身便已经将我们跟被拍者差别为高低两种姿态了,我们本身不但打破了人家的生活,并且同情可以成其为纪录片的观念么?汗颜。抓住生活的片断来拍,就以为我们是正义的化身,是社会问题的揭发者。自己高高至于精英的高台上而不自知,未寻到价值真实的真缔。我只是个学生,并且,这样的毛病并非只存在于我自己。很多纪录片者也是逐渐摸索过来的,更加沉潜更加成熟,比如说蒋樾的从“彼岸”到“此岸”。吕新雨很推重两部片子。段锦川的《八廓南街16号》和康健宁的《阴阳》。她称段锦川得了怀斯曼的真传,而康健宁是“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对于段锦川,我不大喜欢。语言虽然总不能完全准确表达其内心的想法,但必定能描摹其人。段锦川毕业于鄙校,不出意料的,是个狂人,特立独行,才华横溢。去过西藏(不少纪录片人的共同经历),简历后面获奖一大堆。不屑于鄙校,并且不恋家,过家门而不入。看来我对伊是真有偏见了。段锦川的题材多集中于公共性的东西,对隐私的兴趣较少。另外,他认为“新人在重复你走过的路,他不能在你的基础上再往前发展。”我倒希望大师们可以百忙中抽出时间来,莅临鄙校,同大家交流交流,也好使新人们不至于重复。康健宁,我喜欢。性情中人,言语中尽是朴实豁达。待人之道我赞同,那种为纪录片可以舍弃一切的劲头最为难得。好吧,我承认我看哭了。难为这么一个真真的人,如何做得了那体制中的副台长。现在,他在哪里做什么?副台长倒是早已卸任了。前阵子carrie同学在大礼堂听报告,见到了“络腮胡子”陪同的陈晓卿。书中陈的言辞乐观,对历史观的见解颇有心得了。而再看时间,却是理想照进现实的无奈,纪录片艺术化?呵呵,尊重他的理想,但是不同意,“精英的艺术的纪录片”,遥远得很吧。 书中的访谈大约在1997年到2000年之间,成书于2002年。现在,2008年了,中国的纪录片人还好吗?前阵子在豆瓣上看到某活动,纪录片短训班,授课者居然皆是书中人物。收费不菲,恩。不过机会难得嘛,第一手的知识。有时间再读一次好了,大约对很多人的观点又有所改变。

精彩短评 (总计48条)

  •     有些讨论还是很有意思的。
  •     只看了孙曾田的访谈
  •     纪录者的眼,纪录者的选择,呈现的是观念
  •     对于90年代生长起来的我,这本书满足了我了解这些历史的渴望的同时又延长这渴望,我想趴在地上不断朝那年代挖过去,那时的纪录片是什么样子的,集体语言全面崩塌之前的纪录片又是什么样子的
  •     个人主观印记太浓,作者强调纪录片所应承担的历史使命,但实际上落入了另一种形式上的窠臼。前面的访谈要精彩于后面的独语,个人认为。
  •     也要批判的接收
  •     毕竟还是新闻学院老师写的书,不够深入,不够严谨,不够精短。
  •     为了毕业论文查阅的参考书。纪录片还是很有意思的,原因之一就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把纪录当做自己的生活、风雨无阻的。现在也会突发奇想,自己慢慢拍些生活的片段,以后拼贴成半成品,哈哈…书分上下两部分,上部分访谈各路知名制片人,下部分独语,总结自己的研究心得,上部分更有价值。
  •     我对纪录片的启蒙读物
  •     蛮不错的
  •     有货。
  •     访谈比较有意思,更有意思的是访谈对象大部分都来自体制内,作者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看在体制内寻求空间发出自己声音的作法,不过从另一方面来说,这种“空间”这种“自由”不过是另一只软性的“socical control”,Deleuze说我们现在已经从福柯的discipline-based社会转性到control-based社会,这种控制变得更加隐形和持久,体制内的这批纪录片导演编导们或许就变成了一个有意思的观察对象。
  •     有个人风格的访谈录。新雨老师真是有情义有担当
  •     ……没基础看不太懂……以后再说之~……直觉是一本好书……但是貌似不太对我胃口?
  •     新纪录运动作为一个主张被正式提出,大概可以从1992年的一个非严格意义上的聚会开始。在张元的家里,出席的人有十来位。当上主要讨论纪录片的独立性问题,运作的独立和思想的独立,并且希望大家有松散的联系,以互相鼓励。并没有任何宣言或者纲要之类。当然,那年我爸妈还没结婚我也没出生,可那时的独立纪录片创作却是真正出于根本与朴素的态度,跟如今逐渐变味的很多独立电影创作日渐不同。90年代之后,电影死了。伯格曼。
  •     难怪中国纪录片不好看
  •     这是一本好书,不只是为了介绍一段独立纪录片崛起的日子,更多是提供了一种思考的可能性。强烈推荐。
  •     中国新纪录片总结
  •     又是一本看过就忘得一干二净的书,说是读过,实在心虚
  •     到底什么是真实?
  •     如果选择一本书为中国纪录片树碑,我认为该是这本。
  •     想要了解中国纪录片,应该从这本书开始看。
  •     采访做得还是很有趣的,体制内外的互动也很引人注目
  •     呵呵
  •     除了和时间那段儿在打太极,和其他人的交手还算实招。可能作者赋予纪录片的使命感和社会责任太多了,让访谈失去了类似纪录片应有的亲切幽默。
  •     了解80-90年代中国纪录片运动与纪录片人心境变化的一本坦诚的书
  •     挺有意思的
  •     吕新雨博士关于纪录片的访谈和文论
  •     是一本文集,关于中国纪录片的问题和何去何从的思考。读完对作者油然生敬。踏踏实实的有社会担当的知识分子,建构性地思考电视台纪录片的可能性。一本书写得语气平和内容扎实,就像纪录片应该是的那样。比起只会玩弄解构主义theory并且犬儒主义地看待主流影像的文化研究学者来说,应该向她学习的东西实在太多了。
  •     读这本书的时候做了很多笔记,对纪录片的内在算是有了一个入门的认识。“新闻的改革不可能是领导告诉我们的,同志们,禁区开放了。永远没有这种时候。干新闻干一辈子的人会有体会,新闻的改革永远是撞机反射,不是别人给你东西,而是你做出来的东西,让人认可。”
  •     大一第一遍读;大四因申请学校在万圣书园重读。吕新雨在「研究」领域很专业,纪录片人自述也有意思。「纪录片其实是一种生活方式」「它的电视专题片化」「故事很重要,选对拍摄对象更重要」。九零年代纪录片运动是一股青春的荷尔蒙。「怎样找到对被拍摄对象的持久关怀力」是坚持下去的重要动力吧。
  •     放了五年才读,真是本好书
  •     文字洗练,观点深刻,今人可重温八十年代的理想热潮和九十年代的余温,纪录片不过是时代多棱镜中的一面
  •     很想看里面提到的记录片,很难找到,很难很难……
  •     朋友说她现在从复旦跑去了华师 想去找她谈谈
  •     真挚,真知。
  •     新纪录运动需要有人来记录
  •     这本书真是混乱到令人发指——前后观点矛盾,对于“运动”的定义和梳理极其主观。关键它还是国内很多纪录片初学者的入门教材和海外纪录片研究的重要文献。扶额。
  •     关于纪录片很不错的书,值得一读!
  •     老师的书
  •     前面的访谈比后面的论文精彩得多。
  •     很好 不错 只是文中的片子都很难找
  •     访谈部分好
  •     印象深刻的是对蒋樾的采访,也是从这本书改变了对某些个纪录片人比如吴文光的印象~~
  •     这人文笔相当不错,有深度有情怀。尤其是吴文光的那段访谈,两人真是互相激发,估计谈完之后都会觉得有成长。
  •     访谈看了一些,之后就想自己玩了
  •     一本好书,难得学院中人关注独立影像
  •     对纪录片的真实性、人文性和历史价值的反思很有启发。note.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