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有病,天知否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人有病,天知否

出版社:人民文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1
ISBN:9787020080847
作者:陈徒手
页数:428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插图:善哉新时期到来,大家对假大空烦透了,提倡说真话。一声“真格的”,无不喝彩。向真、仿真的自然沾光,连乱真也能“炒”一阵子。知识分子有个天职是说话,不论用嘴还是用笔,若一声不响,是失职;若做假,是渎职,严重了还是公害。但知识分子深知说真话的难处,那不是好玩的,搭上自家性命都不稀罕,因此又有商量;真话不能说的时候,也不说假话。沉默未必真金,可有含金量。说真话的文字与日?增,虽不见得势不可挡,但不可逆转,已如春水东流。捎带着泥沙俱下,草叶纠缠,暗礁回旋本不可免。好比千百人四面坐着,同时同地同看一场球,人人是见证人。你喊了好球,他看见犯规动作,这嫌哨子吹跑了,那挑吹早了,吹漏了,吹腻了……都可以是座位不一,角度不同,人人亲眼所见,各各参差。史家与作家,又有“英雄所见”“大略不同”。史家以为史无“如果”,不能“想象”。也有竟把“虚构”与“戏说”一同挨“嗤”。有不搞“主义”的,有不取值道德的,有拿人说事的……。有作家说:史书除人名是真,别的都是假的;小说馀人名是假,别的都是真的。电视有个栏目开头说:历史有两种,一种是理性的历史,写在史牛上;一种是感性的历史,在艺术作品里。这两种要是打起官司来呢?电视不管,或者没有官司好打,原是大路朝天,各走各边。

媒体关注与评论

在中国现当代,作家是一个很受注目的职业,文学曾经时时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成为发动大的政治斗争阶级斗争的由头或藉口,文学成为政治的风向标、晴雨计。作家的戏剧性经历后面隐藏着的是中国的社会变迁史,也是人性的证明。陈君的文章就是现当代中国的重要的“人证”。而且他的文章写得细,生动,材料挖得深而且常有独得之秘至少是独得之深与细,他的文章十分好读。  ——王蒙《人有病,天知否》以大量原始材料独家报道了沈从文、老舍、丁玲、俞平伯等作家1949年后鲜为人知的故事。作者所采用的大量原始档案和往来书信均为第一次面世,属于绝对的独家报道,向人们展示了许多长期以来一直为人们所渴望了解的关于个人和中国文坛的“故事”。  ——孙郁

书籍目录

善哉
人证与史证
旧时月色下的俞平伯
午门城下的沈从文
老舍:花开花落有几回
丁玲的北大荒日子
1959年冬天的赵树理
郭小川:党组里的一个和八个
郭小川:团泊洼的秋天的思索
汪曾祺的文革十年
浩然:艳阳天中的阴影
浩然的历史场
严文井口述中的中宣部、作协琐事
林希翎女士
果戈理到中国也要有苦闷
后记
再版后记

编辑推荐

《人有病,天知否:1949年后中国文坛纪实》:当个人的历史成为社会史的一部分,私人记忆与公众记忆重合的时候,个人史的抒写、私人回忆的辑录,就显示出重大的意义和无法取代的价值。“人与岁月”丛书于是应运而生。

作者简介

本书根据当事人的口述.以及大量档案、会议纪录和口述史料,真实地再现了俞平伯、沈从文、丁玲、老舍,赵树理、郭小川、汪曾祺、浩然等作家在一九四九年后的遭际和故事,以及他们的心路历程,让读者了解到那些尘封的如烟往事。
作者以一种极大的善意敬意写这些离我们不远的作家们,不溢美也不隐恶,不粉饰也不歪曲。于是,读者就可以从本书中发现许多生动鲜活的、却也是强大而可畏的真实,进而可以揣想,有哪些真实可能是被有意无意地删略了?

图书封面


 人有病,天知否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5条)

  •     历史没有绝对的真实。如何寻访,关乎执笔人的能耐与心思。十分欣赏林斤澜的序,他说:作家这边,身边的真实以外,还有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也许是可能的生活,也许是不可能的生活。有的作家半生蹭蹬,却不愿发生半句凄苦。这在作家,是修养,是境界,也是风格。史家若问真不真?作家反问:美不美?看陈先生的整理资料,眼里闪过一个个老先生们,会想起一句话:“安危显大节,琐事见性情”,只是,只是,更多的,是想起孤独。怎么也忘不了沈先生那封未发出的信:关门时,独自站在午门城头上,看看暮色四合的北京城风景……明白我生命实完全的孤独……因为明白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望……
  •     “一声鸡啼,一辆水车,一个花瓶,几茎小草与几叶浮萍,勾起作者人生行路难的幽微感喟。”这是《沈从文散文选》中编后记里的话。总觉着这里面有那种“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味道。的确,沈从文的一生是寂寞的。寂寞也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品位。当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提倡过大众风格和通俗文艺,那是一种为了权力而战斗的精神火药或暴力美学,充满了践踏一切柔软的咬牙切齿,四溢着诋毁一切精致的粗俗。看上去生性懦弱的沈从文先生,在50年代初的思想改造中,之所以曾选择过自杀,或是源于他在审美上与毛式暴力美学的格格不入。沈从文在审美上的敏感、细腻、雅致和忧郁,如同湘西山间茂林中的溪流,有种清澈透明的深邃,根本无法忍受从红色延安一路滚滚而下的暴力浊流。何况,那浊流不是黄河之水的天然浑浊,而是混合着独裁者的残忍和无辜者的血泪的浑浊。沈从文先生在他近一个世纪的金色年华里,以无比惊人的毅力,独守寂寞,专心致志,竖立了两座耀人眼目的丰碑:一座是属于文学的,一座是属于考古的,都一样光芒四射,永照千秋。他从文学上大撤退时,还是表现出了难于割舍的依恋之情,几乎是含着泪水说:“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听起来,真是催人泪下。我们可以想象着一个人,在热闹的大都市中,在彬彬有礼的文化人的圈子里,他是那么的孤独,那么的寂寞。他总是发现,自己虽然穿着城里人的衣服,用着城里人都用的物件,甚至,说一些城里人的话,可怎么也难以放弃自己乡下人的本质;他总是发觉,自己的创作底蕴无人知晓,他缺少同伴,缺少知音。一个乡下人,没有了土地,没有了林木和水流,他是真的寂寞着。人群中,他孤独的站着,并一再的感叹:“乡下人太少了!”如今,沈先生静静地卧在故乡的土地上,日夜聆听沱江的歌声,总不会再感到寂寞了吧。尽管他痛苦过,他徬徨过,但最终赢得了胜利。正如他所说:“一个战士要么战死杀场,便是回到故乡。”是的,他回到了故乡。家乡人民将其骨灰安葬在“听涛”山下。沈家主动自理安葬费。只是,走近沈从文先生墓地,我倏然感到一阵酸楚。这座一如百姓墓,甚至不如一些百姓墓的坟墓,远远边缘于我的想象。坟墓没有围栏,也没有传言中的五彩玛瑙石墓座墓碑,只是极随意地在长满荒草的土石间。说得明白些,就是一块简单的碑石,状如云朵,周围没有宏伟的雕塑和阁楼,也没有一排排青松翠柏。也许,这正是先生所希望的罢。“听涛”山距离县城中心一公里半,正所谓远离闹市,环境清幽,四周是青绿的树木,山下是脉脉的沱江之水,岩泽气通,也算是清净了。碑石的正面,是先生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碑石的背面,是先生姨妹张充和撰联并书:“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墓碑前,落花散落一地。除了满地碎花,还有一排整齐码放过的烟头——那大概是来找先生“忆往西,述衷肠”之人留下的,烟头之多,可见那人逗留之久。有一年四季开不败的鲜花伴着他,一个个崇拜者的脚步走近他,这也算是莫大的安慰吧。现在他寂寞地守候在家乡的土地上,或许他什么也没有再想了,他实在太辛苦了,让清清的沱江为他唱着歌儿,他在歌声里闭上眼睛睡了……
  •     陈徒手著,大三十二开平装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二零一一年一月第二版第一次印刷,印数一万册,系该社“人与岁月”系列之一种。 此书寒斋存有一册初版本,惜乎书室过乱,翻检不易,近期偏偏又对这段历史大感兴趣起来,只得于网上购得此册。作者在“再版后记”中有言:“此次本书再版,与出版社商量,补进了我这几年间写的几篇短文”,这其实指的应该是正文部分的后四篇,即:《浩然的历史场》《严文井口述中的中宣部、作协琐事》《林希翎女士》和《果戈理到中国也要有苦闷》,只可惜初版本不在手头,无法比照。未知其与出版社是如何“商量”的,然则在我看来,此四篇于全书来说,却多少有些蛇足之嫌。尝闻书友谓之笔法老到,此余也未敢认同,乃至怀疑,作者的文字、包括标点的使用等基本功是否过关。此外,此书写到的作家,只有俞平伯、沈从文、老舍、丁玲、赵树理、郭小川、汪曾祺、浩然等九人,诸君固是文坛翘楚,但是否能够代表和反映彼时文坛的整体情境,也还大有问题,倘若考察一下彼时几个掌控文学体制、权力的大腕,问题就很清楚了,故而认为此书的副标题却有些大而无当了,是否使用“管窥”一类的词会更恰当些?至少是可以商榷的。 鄙意,倘说此书记录了一些彼时文坛的史实,毋宁说它仅仅提供了一个可贵的文本,它的意义恰恰在于突破。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知道了中国文学真实的一面。
  •     很好的题材,读起来还是很沉重的
  •     每个人的角色都在不断变换,整人者和被整者,到底是谁的错?这是一个绞肉机,每个人都会被吞匿;这是一个大染缸,每个人都不能独善其身。
  •     书是好书,就是读来太沉重,至少对我而言是很难一口气读完的……
  •     心疼老舍。
  •     在社会变幻下的作家们的遭遇,鉴。
  •     不错的书,正在读。。。。。。。
  •     阅沈从文 、老舍、汪曾祺部分
  •     作者很有心。做个好人
  •     史料充足啊作者辛苦了。人不多,咋个不写周扬和郭沫若?
  •     作者挺投入的
  •     口述历史,自然有古板的教科书般的历史不能比拟的真实感。
  •     有些硬货,但是顾虑还是太多
  •     真实反映49年后的知识分子的历史处境,好
  •     一切就像是电影,比电影还要精彩
  •     大三时老师就布置看的,一直对文学史都提不起兴趣就没看。老舍永远是最让人心疼的作家啊。大半夜的,看着他说,他们不知道我有用啊,我可以写快板,当天写晚上就能排出来。
  •     内容绝对值得一看,印刷也非常好,就是给压坏了,希望下次注意!
  •     读完也怀疑以自己这一代人平凡浅薄的阅历能否知人论世地理解上个时代的作品及作家们。
  •     这是新中国文坛上的悲剧,他们在毛泽东时代的极左路线下,遭到了无情的打击,不公正的对待,使他们的才华过早的逝去。在那个年代,本书所反映的这几位只是那众多受迫害者中的沧海一粟。我们要认真的反思那个年代的许多问题,肃清其影响,还需要人们去努力!
  •     只是挑了一些认识的人看,有很多我并不知道的历史,这本书讲得清。看了真心痛。
  •     书很好,包装很好,物流慢但是覆盖范围还不错,我这里算是很偏僻的都覆盖到了,所以基本上还算满意的
  •     沈从文,汪曾祺。
  •     告诫自己不能中文革的毒,比如这书翻后以为不甚值得我长久的期待。(-7)
  •     睡前看几篇~夜夜大逃亡~!
  •     十年前买过第一版
  •     本书对1949年后文坛的一些事情做了披露,让人了解了政治对文学创作和作家生活的影响,有一定意义。但资料堆砌多,影响了阅读快感。
  •     以记录为主。看人间众生相
  •       只是一点原文 沈从文的信件节选
      
      “关门时,照例还有些人想多停留停留,到把这些人送走后,独自站在午门城头上,看看暮色四合的北京城风景,百万户人家房屋栉比,房屋下种种存在,种种发展与变化,听到远处无线电播送器的杂乱歌声,和近在眼前太庙松柏林中一声勾里格磔的黄鹂,明白我生命实完全的单独。就此也学习一大课历史,一个平凡的人在不平凡时代中的历史。很有意义。因为明白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可望,那么就用这个学习理解‘自己之不可理解’,也正是一种理解。”
  •     喜欢这样做学问的。内容丰富,史料翔实,并且以访谈为主,感觉更为真实。观点全摆出来,对与错由读者自定。很好!
  •     看看吧,很有意义的。
  •     历史可以忘却 却不能篡改 有些东西 我们要铭记在心
  •     豆瓣在审核我的书评,我靠,不要这么敏感。。
  •     现在看反映文革的书,对不人道之遭倒采取冷观察;作家际遇置诸眼前,他们畏葸的并非皮肉之苦,更多的是当他们跟不上政治形势变化时表现出的茫然惶恐,这才最让人心疼。不去批判历史,而是潜心寻求时代中的悲剧因素,这本书做得很好。
  •     如题。 —―青灯黄卷, 善哉善哉.
  •       看这本书的过程中,心里一直在呼唤一句话。这一句话直到翻到《林希翎女士》篇章末尾时才清晰开,因为此篇章末尾的一句话极贴近我心里模糊的那句话---提起林希翎这个名字来,现在很多年轻人已经不知道了,也没有兴致去打听。我却忍不住想问,这个曾经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叱咤风云一时的人物,是否应该被人们记取呢?
      
      “当年北大政治运动的中心地---大饭厅已经全部拆毁……1957年鸣放时这里热闹万分,成为世界瞩目的新闻焦点……隔了半个世纪,在有些妩媚的春光里,她在自己人生中最重要的‘革命’现场找不到记忆中的一点痕迹……”
      
      “林希翎在小平房里翻着这些涉及个人坎坷命运的复印件,半天不出声,只压低声音问了一句:‘一生如此,值得?’……”
      
      这些又让我想到此书在讲述郭小川的一生时提及到的一个人,这个人在我这学期选修的乒乓课上祖师爷也提到过。听祖师爷说起他那时,是第一次;抚书看到他名字时,心里跳动了一下。那人,有谁听闻过?我们年轻的一代,了解么?那人,庄则栋。中国乒乓球第一人,第一位在国际上拿到冠军。独创中近台两路攻法。推动了中国乒乓的神奇之路。有一些国家的人认为这是世界乒坛里程碑的地位。然而,十多年前国家体委评选出的建国五十年最优秀运动员名单里没有他的名字。
      
      为什么?他钦佩郭小川,视郭为偶像。可是同时他又被江青青睐。一位简单、单纯的人,在复杂的政治环境中,不容自己的评断,一切听上级【我们现在的社会环境包括世界各国(包括发达国家)的社会环境统统如此】。
      
      “笔者问起当年批王猛、郭小川的事情,他眯着眼,在暗红色的夕阳光线中颇为深沉地说道:‘江青插进来了,你说我听谁的?江青说王猛是大军阀,说郭小川是修正主义分子……’”
      
      对文艺有独特见解(的确当下很少见)的江青的某些角色被后人无限扩大。历史的涂抹性有时使人模糊了真实,也许一辈子也解不开。历史实在太复杂了,所谓历史教科书不过一家之言,不过一剂小小的毒药。宁愿客观不做评价,让历史的复杂运满整个胸腔。
      
      过去文坛上的恩恩怨怨,细致开来,有些不免由于身处环境的无奈而造成双方或几方半辈子的仇恨的死结。
      
      过去文坛上的老人,有些在当下仍如雷贯耳,有些在当下早已化作尘沫。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中有些的如雷贯耳仅是他们一生中的某部作品,其中有些人一生仅凭一部作品撑起他长久的名誉。拨开名誉,发现血痕斑斑。文学与政治,在过去某段时间或者说翻开中国历史,因太紧密的缠绕,而奏出多少令我们扼腕的曲调,况且我们与那些老人因“时间的错位,失去了取得历史旁证的最佳机会。”
      
      又有多少在那时处于政坛、文坛中心的老人在晚年欲写却“写不出”那段历史以及其反思?不是他们反思不得,不是他们文笔竭尽,而是因为某些原因,实在有难度。
      
      看到《林希翎女士》最后一段,我实在忍不住,重新打开电脑输入了以上这些话,不吐不快。有太多被我们忘却的人,有太多我们所不知的历史以及教训和反思,这些都该怎么办?
      
      过去的殊荣,就算被记载下又怎样?后人有多少认真对待认真记忆?拿来随便当做考试答案,拿做他们的工具锻造属于他们自己的殊荣。过去的“帽子”又如何?后人又有多少在认真反思?微博上传来传去的大多都是几年前传过的东西,而深埋在历史里的那些人有些在生存困境里苦苦挣扎,过去的黄金岁月被时间吞噬。需要记录的不仅仅是俞平伯、沈从文、丁玲、老舍、赵树理、郭小川、汪曾祺、浩然等作家在一九四九年后的遭际和故事(我看后内心长久不得平静),还有一大团一大团被尘封的如烟往事正离我们越来越远。正如南京大屠杀的记忆和幸存者正远离时代。
      
      一想到这,难免觉得生之不轻,娱之不乐。人在这世界上微渺到一定境界。时间浪费在哪?生命的郑重应放在哪?想必会有些督促产生。
  •     非常好,克制而隐忍的文字。
  •     作者搜集了大量独家资料撰写成书,比第一版增加了几篇文章,是好书。缺点是用光面纸印刷,着墨很浅,而且多有深浅不一处,看着费劲。
  •     快递速度还行,书本很好,奶奶很喜欢。一直都在当当买书,物美价廉!
  •     还没看完,正在看中。。认为绝对是本好书!
  •     作者进行了大量地史料档案收集和访谈,提供了现代文学大家建国后工作中的各种情状,只是略感材料组织得有点无趣。
  •       我发现,只要进入体制内生活,我的关注点便不由自主的转向。一向连新闻联播都看不懂的人,在2009年间才读懂了《1984》,以及《古拉格群岛》。在内心深处对这种体制下人的心灵扭曲和际遇离奇感到激愤,一方面又因为生存的被迫,在这夹缝中找不到该何去何从的道路。而在文革中的知识分子,其生活又集中的反映了我自己当前的遭遇和心态,这虽然没有那么惨烈,也没有极端,但是其性质和内中的运作根源是一致的。我是一个不善于从周围的人身上寻找搭救,而总是悄悄默默的从书籍的记录里,寻找一个细微的方向。
      一旦一个问题成为我思维的阻滞,我便很难迈动步子走路,这些就很快变成我头脑中的毒痈,让我日夜难安。在日常中,我时常像是一个漂泊的局外人,而在年龄愈加加深的时候,却越来越被动的开始,不得不注意和讨好集体中的个人。实际上,集体是没有个人可言的,这个误解我之前从来没有认识到,而当一个人可以仰头看见集体的迫感,那么生存的状态可能已经非常卑微了。
      一些在日常状态中看似人性中的小卑琐,在非常时期就被放大的了,他们从表面上看来是不同的,但是从本质上是一种东西。只是在类似文革活类似战争这样的状况下,人的求生本能将一切都逼的纤毫毕现,只有在相对宽松的条件下,一些温情脉脉才可能有生存空间。而实际上,无论是在 什么时候,丛林法则都是最终决定人类生存图景的规则所在,无论经过文明的修饰,人类给自己包裹了多少礼义廉耻的华衣。
      通常来说,人类中的知识分子,总是会保持较多的,或者顽抗较久的,保持他们个人,他们的本性,而这些人的沦陷或者对抗方式,又是尤其耐人寻味的。
      在文革中,冲击较少的冯友兰,除了北大哲学系斗争氛围不浓之外,他本身的那种全身避害的生存哲学保护了他。当别人要批评和打击他的时候,他总是能够顺着这些人的毛捋,然他们觉得自己说的被认真的接受了,不但如此,他还会针对别人的批评,提出一些自己的意见,据此保住自己的地盘,双方往往就这样一来一往,打平了输赢,而达到了一团和气的目的。而私下里,他自己就利用自己学术地位所获得的特殊待遇,每周去高级饭馆吃两餐有肉的饭,保持住了体力。所以,当年很多北大教授因为激愤而死,有些饿到快死,只有他从文革中活出,长寿到了85岁。诠释了什么叫做不卑不亢,完整敦厚,保全根基,长久光大。
      而丁玲作为解放后风头无两的文联最高官员,却在无数次的向党表忠心而不得的情况下,在北大荒生活八年,但是总算避免了再秦城监狱被迫害致死的可能。解放后凭借《太阳照在桑干河上》获得斯大林文学奖,后任中国文联主席的丁玲,可能正因为位置重要,成为了周扬等人认为务必拔去的钉子。当丁玲被周扬辱骂后,坐三轮车哭回自己家,从此去了北大荒之后,这个空缺的位子,就为周扬等人所占有。所以丁玲的惨剧,在于她所占据的位子。可将在人类资源的抢夺中,一个人所占有的资源越多,其所可能受到的攻击和迫害就越大。丁玲无疑是一心向党的,在北大荒时丁玲每月向组织汇报思想,据作者陈徒手所说,丁玲8年北大荒生活,文字能力不断退化,不在有趣,不在雷厉风行,改造的结果如此明显,真没有什么好说的了。
      丁玲从北大荒会京参加会议,时人个个自危,无人敢搭理她,只有老舍问她身体可好,老舍作为人民艺术家在文革初期还一直是比较受欢迎的,直到最后突然连老舍这样的人也被拉出去批斗,所以老舍之死,跟他内心所感受到的委屈很大,也是有直接关联的。此时丁玲立刻卑微地从位子上站起来,回应老舍的问候。而49以后一直不太得志的沈从文在拍照结束后,跟丁玲说话,丁玲也不敢搭理,立刻走掉了。我在想,假如这个时候,老舍也是混的很不得志,那么丁玲也是不会搭理他了。一方面特殊年代折射出人人自危的境况,另一方面也看得出来,丁玲的意志所向,是真诚的向着党,而认为沈从文他们是不入流,不值得交往的吧。人性本是如此,叫人感觉无奈,唏嘘。此时是感觉尘归尘,土归土,气上水下,人世间的一切都是有它的规律可循。很多表面看似让人无法理解的悖理之事,多数时候只是折射了人在艰难环境中,依从丛林法则生存,而出现的必然状况。
      49以后,沈从文作为一个自甘寂寞在博物馆里,沉寂20年的不求进步的作家,在以往是觉得,他可能是被迫的如此郁郁,后来发现,这其实是他遵从自己内心选择的做法。“作家写他所能写,无所谓应当”,因此,写作是人内心最为自由的表达,如果连这点都做不到,作品不能够纯粹,他便难以真正具有真正的价值。一个好的作家,必然不能够图解符号,必然不能遵命服务,在他自己的作品中,他是自己的帝王。这是一个好作家内心的自觉,也是一种本能,写作必须达到精神的赤裸,作家最好不要受到某种生硬指使。不然,他的写作生命就算是了断。沈从文49后 曾经尝试写作但终究不成功,无论从题材还是写法上,都是不对路了。虽然当时高层对他也颇为重视,创造了条件让他写作,但是始终都未能真正写成一篇完整的东西。“我是乡下人”,这是沈从文的名言,此时他所赖以生存的土壤,他的语言方式,跟这个时代都是不搭的,他继续写自己,怕招致祸患,他图解符号,跟文学本质冲突,于是或许不写是最好的方法。一个陈词滥调的看法,紧随潮流,可以临时变化的写作者,写出的是用品,写作有它自身的规律,破坏这个规律的作家是不诚实的,可鄙的,这样的东西或许能够换得某种短期的现实好处,但是作品本身就只是一个工具,没有自己独立的价值。沈从文受到了家里人的集体误解,所有人都投入到新社会的建设中去,只有他仍然有些问题思索不清楚,成了拖大家后腿的人。他自甘躲进博物馆,做一个淹没在群众中微不足道的分子,这个或许也是对他来说最合适最简便的生存之道。他延续自己另一个爱好,中国服装史、陶瓷史、山水画史等等,他可以日复一日的在没有办公室的午门城楼上做枯燥工作,过手几十万件文物,搜集大量专题资料,始终以寂寞保持了自己的纯粹。回看沈从文的家书,他在时代中过着最简朴生活,身处边缘地带,对当时热闹的同行,当时惨烈的斗争,有种看透一切的狡黠,也有隔岸观火的庆幸,有着内心绝大的狂妄和自尊,也有着对自我世界完整的绝大的坚守。这个人,可以说是内心如狮如虎的,但从外表来看,他怯懦,内向,整个人摇摇晃晃,不起眼。当然,他在49以后,是孤绝的,无人搭救的,只有他自己,用难以想象的力量,坚持了一个完整的自己。沈从文《中国服装史》在周恩来的关心下,获得出版,而其他的专题作品,如今也不见问世。所以,这本身就是功利的世界,也无可厚非,一切都事出有因,一切也都有踪迹可循,每个人的性格早就了每个人的际遇。
      在一个如狼似虎的世界里,你自己是谁,你是否知道,在一个实际上从来都没有真正进化的原始丛林中,每个人坚持这饮啜同类的血,来获得自己生命的延续,而这个时候,你是选择做一个冯友兰式的藏拙的人,有进有退,守住自己。还是选择做一个丁玲式的, 向当权者奉献自己的热情,成为一个图解符号的功利主义者。又或者向沈从文,甘愿做一个底层的不足道的人,以对世界的放弃来获得自我的最大成全。我可能还是会偏向沈从文所选择的道路。
      在沈从文的一封家书里,这样写道,那时我的作家朋友们正在世界各国飞来飞去,参加会议接见外宾。而我清早即起床,吃一个馒头,步行至天安门,开始一天登记文物的工作,到了6点钟,从午门城楼上看黄昏日落,即步行回家。有时天雨,即披一个麻袋。
      从字里行间,这种生活却是富有诗意,最是一个作家本分的。
      
      
  •     神明、民众
  •     我绝这本书比这个作者13年的那本民国写的好多了
  •     数质量还行,就是有点偏贵
  •     看大时代中各色人等一一表演,或趁机而起,或蛰伏自保,或晕头转向,或热情遭冰,或见风旋转,明明是文人,却都在一缸政治的浑水中游来游去,偏偏又是数千年历史上最肮脏几十年的政治酱缸!想摘除自己身上的污点,任是任何历史洪流都无法洗刷干净。人人都有病的时代啊!
  •     很偶然的机会知道了这本书 内容很震撼
  •       一个受害者,往往是另一个故事里的帮凶。有视政治为生命的,有视艺术为生命的,求生则是本能。由这一本能所使的趋利避害的种种手段,可以归结为时代造成的人性扭曲,然而,很难说这就不是人性的本来面貌。当所有约束都消失的时候,许多人心底的私欲都在蠢蠢欲动吧。
  •     这种书近来出来很多,究其根源应是出自于世说新语呀!
  •     本来以为这本书能让我明白点什么 可是看了还是对那些事还是一头雾水
  •     有堆砌口述访谈之嫌,适当的分析能增加文章的可读性。
  •     人在做,天在看。
  •     1、意识形态与文学的关系,与作家的关系,与世界的关系,与人性的关系;2、满纸充斥着两个大字:整人!可怜可悲可怕!
  •     原版已买不到,这本增订本很不错
  •     切入歷史細節,很好
  •     老舍先生一段尤为辛酸,心里沉痛
  •     个人历史从来不仅仅是个人的
  •     有点流水账的感觉,没读完,7分。
  •      政治因素干预之下,性格不同的知识分子们的人生百态,但毫无疑问,对他们都是毋庸置疑的戕害。
  •     当年主要读的是沈从文
  •     看过《典型文坛》,里面多次提到这本书。所以一定要买来看看。
    有收获,有启迪。
  •     我把这本当成了一本了解当年大知识分子的书,没事的时候翻翻,感觉那个年代的无声的刀光剑影。
  •     史料充实,叙述客观。一个匪夷所思的年代,洗濯出不同的人性。文人天真的浪漫和固执的骄傲,注定在政治风雨中脆弱易折。
  •     知识分子的命运坎坷
  •     一本值得认真读的书
  •     沉重了点
  •     中国社会人文环境就是这样被污染的
  •        历史没有绝对的真实。如何寻访,关乎执笔人的能耐与心思。十分欣赏林斤澜的序,他说:作家这边,身边的真实以外,还有艺术的真实。艺术的真实,也许是可能的生活,也许是不可能的生活。有的作家半生蹭蹬,却不愿发生半句凄苦。这在作家,是修养,是境界,也是风格。史家若问真不真?作家反问:美不美?
       看陈先生的整理资料,眼里闪过一个个老先生们,会想起一句话:“安危显大节,琐事见性情”,只是,只是,更多的,是想起孤独。怎么也忘不了沈先生那封未发出的信:关门时,独自站在午门城头上,看看暮色四合的北京城风景……明白我生命实完全的孤独……因为明白生命的隔绝,理解之无望……
  •     书的质量很好,内容也很有价值,很值得一看
  •     看完他们的遭遇心塞,都是才华光芒四射的人,被划左划右文革折腾,期期艾艾畏畏缩缩求生存。话不能乱说,文章不能乱写。
  •       人有病,天知否?
      
      一个天地玄黄般的大题目。作者凭借私人关系走访了很多现当代知识分子,但可惜的是,大量的采访与口述在作者的文字编排下,显得乏味与杂乱。很难有效的串联,对文字与口述内容的驾驭能力不足。
      
      在阅读这些老人的口述历史时,我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口述的历史,能够作为历史么?或者说,口述历史,能够还原真实的历史么?
      
      在我看来,口述历史,最多只能作为还原历史的佐证。
      
      就好像高华先生所讲,研究林彪,对林豆豆的回忆要持谨慎态度。对于家属的回忆及评价,我们不能照单全收。
      
      可惜了这么多一手的采访信息,作者的文字驾驭能力,亟待提高。
  •     看到沈从文篇的最后哭了 很感动
  •     一场文坛浩劫
  •     复杂的历史与人性
  •     写的一般,就是掌握了第一手的材料。
  •        陈徒手著,大三十二开平装本,人民文学出版社二零一一年一月第二版第一次印刷,印数一万册,系该社“人与岁月”系列之一种。
       此书寒斋存有一册初版本,惜乎书室过乱,翻检不易,近期偏偏又对这段历史大感兴趣起来,只得于网上购得此册。作者在“再版后记”中有言:“此次本书再版,与出版社商量,补进了我这几年间写的几篇短文”,这其实指的应该是正文部分的后四篇,即:《浩然的历史场》《严文井口述中的中宣部、作协琐事》《林希翎女士》和《果戈理到中国也要有苦闷》,只可惜初版本不在手头,无法比照。未知其与出版社是如何“商量”的,然则在我看来,此四篇于全书来说,却多少有些蛇足之嫌。尝闻书友谓之笔法老到,此余也未敢认同,乃至怀疑,作者的文字、包括标点的使用等基本功是否过关。此外,此书写到的作家,只有俞平伯、沈从文、老舍、丁玲、赵树理、郭小川、汪曾祺、浩然等九人,诸君固是文坛翘楚,但是否能够代表和反映彼时文坛的整体情境,也还大有问题,倘若考察一下彼时几个掌控文学体制、权力的大腕,问题就很清楚了,故而认为此书的副标题却有些大而无当了,是否使用“管窥”一类的词会更恰当些?至少是可以商榷的。
       鄙意,倘说此书记录了一些彼时文坛的史实,毋宁说它仅仅提供了一个可贵的文本,它的意义恰恰在于突破。
  •     读到沈从文的手稿在印刷厂散落一地与废纸混在一起,而在美国大学里做讲座还为国家说话,敬佩而心酸;读到老舍满腔热血兢兢业业却默默地将游船时的玩笑话一语成谶,看着小标题“花开花落有几回”叹息垂泪。。。
  •     都是有才之人,但是,在有病的年代有才之人变成有病之人。
  •     看完,有一种感觉,可能有些文人真的有某种原罪感,真的想改造自己。但更多的是对当时处境的无奈,自己都不知道怎样就卷入了那个漩涡之中了。但是现在的中国文坛坛状况又是怎样呢?虽没反右文革那么严重,但是恐怕也如叶圣陶所说“希望出些题目,指明那些方面该注意,值得写”。大量资料性的东西,可能当时浩然、严文井等作家还在世,作者与他们有直接接触,所以叙述起来有点主观情绪。
  •     沈从文前半生文学创作,后半生文物研究,跨界都至巅峰。这大概是我年幼无知时的粗浅认知,还以为楷模。若非刻意探寻,后人又怎知有情作者在时代背景下无奈转行的灵魂苦闷~
  •     越读越有味
  •     这本书已经买了N本,都被人拿走了,很深刻的一部著作。
  •     没有特别好看,一般般
  •     中国特色。
  •     看着有点难过
  •     之前找了好久的书,终于又出版了
  •     长叹一气,扭曲的时代,不知如何安放的文字
  •     看到第二页一群文人对俞平伯被批判说的话的时候,莫名觉得太好笑,简直笑得停不下来。但心里又清楚地感到悲哀。从前无知得只知道大革命,却不知道中国的知识分子在建国后早已经轮受太多风霜。更才知道,老舍和郭小川这种发自内心拥护的人,和沈从文比未必更好。而沈从文所羡慕的老舍之流,也自有其极痛之处。在这种大革命中,没有人可以全身而退。此刻风光的,将来遭人鄙视;过去名震天下的,此刻孤寂,未来或许也一直孤寂。看这本书的时候,看到很多平日里在教科书中的人露出这样或失落或卑劣的面孔,内心总是怆然。不过,其实这历史最告诉我们的是,大多数人之间其实只是性格有不同,而人格几乎完全听凭历史的使用。无所谓人格上真正的卑劣和高洁。
  •     文艺圈里多是非,作者对这些当事人均有一种历史学家式的温情,唯一不足是背景介绍实在太少,合卷后我还是没能了解”丁玲、陈企霞案“的始末。
  •     思考历史和文学的另一面
  •     难怪以前的语文课本上老出现某些人的文章,原来他们都曾是作协领导
  •        “一声鸡啼,一辆水车,一个花瓶,几茎小草与几叶浮萍,勾起作者人生行路难的幽微感喟。”这是《沈从文散文选》中编后记里的话。总觉着这里面有那种“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的味道。
       的确,沈从文的一生是寂寞的。寂寞也是一种美德,也是做人的品位。
       当年,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毛泽东提倡过大众风格和通俗文艺,那是一种为了权力而战斗的精神火药或暴力美学,充满了践踏一切柔软的咬牙切齿,四溢着诋毁一切精致的粗俗。看上去生性懦弱的沈从文先生,在50年代初的思想改造中,之所以曾选择过自杀,或是源于他在审美上与毛式暴力美学的格格不入。
       沈从文在审美上的敏感、细腻、雅致和忧郁,如同湘西山间茂林中的溪流,有种清澈透明的深邃,根本无法忍受从红色延安一路滚滚而下的暴力浊流。何况,那浊流不是黄河之水的天然浑浊,而是混合着独裁者的残忍和无辜者的血泪的浑浊。
       沈从文先生在他近一个世纪的金色年华里,以无比惊人的毅力,独守寂寞,专心致志,竖立了两座耀人眼目的丰碑:一座是属于文学的,一座是属于考古的,都一样光芒四射,永照千秋。
       他从文学上大撤退时,还是表现出了难于割舍的依恋之情,几乎是含着泪水说:“我和我的读者都行将老去。”听起来,真是催人泪下。
       我们可以想象着一个人,在热闹的大都市中,在彬彬有礼的文化人的圈子里,他是那么的孤独,那么的寂寞。他总是发现,自己虽然穿着城里人的衣服,用着城里人都用的物件,甚至,说一些城里人的话,可怎么也难以放弃自己乡下人的本质;他总是发觉,自己的创作底蕴无人知晓,他缺少同伴,缺少知音。一个乡下人,没有了土地,没有了林木和水流,他是真的寂寞着。
      
       人群中,他孤独的站着,并一再的感叹:“乡下人太少了!”
      
      
      如今,沈先生静静地卧在故乡的土地上,日夜聆听沱江的歌声,总不会再感到寂寞了吧。尽管他痛苦过,他徬徨过,但最终赢得了胜利。正如他所说:“一个战士要么战死杀场,便是回到故乡。”
       是的,他回到了故乡。家乡人民将其骨灰安葬在“听涛”山下。沈家主动自理安葬费。
       只是,走近沈从文先生墓地,我倏然感到一阵酸楚。这座一如百姓墓,甚至不如一些百姓墓的坟墓,远远边缘于我的想象。坟墓没有围栏,也没有传言中的五彩玛瑙石墓座墓碑,只是极随意地在长满荒草的土石间。说得明白些,就是一块简单的碑石,状如云朵,周围没有宏伟的雕塑和阁楼,也没有一排排青松翠柏。
       也许,这正是先生所希望的罢。“听涛”山距离县城中心一公里半,正所谓远离闹市,环境清幽,四周是青绿的树木,山下是脉脉的沱江之水,岩泽气通,也算是清净了。
       碑石的正面,是先生的手迹:“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认识人。”碑石的背面,是先生姨妹张充和撰联并书:“不折不从,星斗其文;亦慈亦让,赤子其人。”墓碑前,落花散落一地。除了满地碎花,还有一排整齐码放过的烟头——那大概是来找先生“忆往西,述衷肠”之人留下的,烟头之多,可见那人逗留之久。
       有一年四季开不败的鲜花伴着他,一个个崇拜者的脚步走近他,这也算是莫大的安慰吧。
       现在他寂寞地守候在家乡的土地上,或许他什么也没有再想了,他实在太辛苦了,让清清的沱江为他唱着歌儿,他在歌声里闭上眼睛睡了……
      
  •     更喜欢也更心疼老舍了。
  •     有史料价值,很有意义
  •     个人回忆、个人历史反映大时代。最近一直偏好这方面的文字,不错看。
  •     那样的日子一直在继续,暗流涌动
  •     很多的小故事。可读性较强。看了会更了解那个时代。
  •        《人有病 天知否》,陈徒手著,三联书店,2013年5月第1版。
       与《故国人民有所思》一样,还是这个题材,只是更详细了。当然,从结构上讲,比例不恰当,有长达百页的,也有短至两千余字的。
       象知识分子这种臭老九,打江山时用处不大,但好歹还能跟着摇旗呐喊、打鼓放炮;一旦江山底定了,歌舞升平一下就谁都会了,谁还要他们做什么用?因此,只能在一次次运动中走向肉体与精神的消亡。欲亡其国,先灭其文化;而欲亡其人,先灭其精神。精神往往又甚于肉体。因此,结果只能是驯服。而灭其精神的重要手段之一便是发动群众斗群众。与土改时一样,只有发动了群众内斗,领导才能站在高处,坐收奇效。
       这些文人们,无论是谦退无锋的,还是张扬跋扈的,结局也差不多,只争来早与来迟。用汪曾祺的话最有代表性:既感恩戴德,又诚惶诚恐。这些人都不在了,但革命传统代代传啊。
  •     其实,天灾人祸又何止十年
  •     基本就是作协内部大乱斗,笔杆子歪一歪,就是一场腥风血雨。这些老先生们在那段时间里各种不同的处世之道,很值得玩味,几个人物连着读,对比特明显。原本我不爱看文革,后记里倒是有一句话:你应该感谢这个时代,它使你可以对历史多一份理性,对未来多一份期待。看完书反而对两个没有展开叙述的人最感兴趣,一位是林希翎,另一位则是周扬。
  •     材料堆积
  •     书中是按照一个个具体的文学巨匠来分类的,大都是一些人的口述和评价,可读性较差。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