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我七十年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鲁迅与我七十年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01-9
ISBN:9787544219563
作者:周海婴
页数:374页

章节摘录

插图

书籍目录


记忆中的父亲
大陆新村九号
阿花与许妈
父亲的死
兄弟失和与八道湾房产
建人叔叔的婚姻
朱安女士
“不卖血”的朋友
初入霞飞坊
霞飞坊邻居
母亲的被捕
我家的房客
几位朋友
母亲娘家的亲戚
坚守上海
胜利前后
到解放区去
从沈阳到北平
我的学习经历
我的婚姻
母亲入党
必需说明的真相
鲁迅手稿事件与母亲的死
我给毛主席写信的前前后后
长子周令飞的婚事
父亲的遗产
再说几句
后记

作者简介

这是鲁迅的儿子周海婴撰写的回忆录。
不为尊者讳,不为亲者讳,是此书的特色。海婴在谈及上一代的纠葛时,持超脱公允的态度,一颗平常心跃然纸上。此外,他的关于“鲁迅之死”的大胆质疑和推断,拨开了过往历史的浓浓迷雾,具有史料和研究价值。今天热爱鲁迅的人们,当得知鲁迅可能是被人用残忍的手段暗杀而不是正常的不治而死时,心中会是怎样的滋味?作者在这里把现代史上一桩特大悬案客观地推到世人面前。
书的一开头用整章篇幅追叙幼年和父亲在一起的短暂而甜蜜的时光,许多细节描写令人感动。如鲁迅习惯于夜间工作,早上睡觉,因此每天早上许广平都要叮嘱海婴轻手轻脚,海婴常在临出门上学之前,悄悄溜到楼上鲁迅房间里,给鲁迅的烟嘴装上一支烟。周海婴在六岁时,经历丧父之痛,那时的他可能还不知道,父亲的巨大阴影将笼罩他的道路。他在世人过于苛刻的目光下,陪伴母亲奔赴解放区,走进新中国建设的滚滚洪流中。他按父亲的教诲,“不做空头文学家",却要时时面临如何处理父亲留下的丰厚文学遗产的纠纷……
书中的180幅图片皆是鲁迅家属的珍藏,大部分是首次公开。

图书封面


 鲁迅与我七十年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1条)

  •     末篇《再说几句》,有段叙述:1957年,时值“反右”,毛泽东在上海小住时,罗谡南曾问他:要是今天鲁迅还活着,他可能会怎样?毛泽东答:以我的估计,(鲁迅)要么时关在牢里还是要写,要么他识大体不作声!有学人对此进行了考证(陈晋《罗谡南1957年在上海和毛泽东“秘密对话”质疑》,载《作品与争鸣》2004.12),从当事者的身份、会议史料、历史背景等多方面否定了毛罗这一问答的真实性。但文中也考证出毛泽东确在1957年就“鲁迅活着会怎样”发表过看法:3月8日,毛泽东召集文艺界代表座谈时,说道:鲁迅不是共产党员,他是了解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的……他的杂文有力量,就在于有了马克思主义世界观。我看鲁迅在世还会写杂文,小说恐怕是写不动了,大概是文联主席,开会时候讲一讲,这33个题目(指此前中宣部印发的《有关思想工作的一些问题的汇集》的会议材料,其中编入了33个人们关心的问题——引者注),他一讲或者写出杂文来,就解决问题。他一定有话讲,他一定会讲的,而且是很勇敢的。3月10日,中国共产党全国宣传工作会议后,毛泽东召集新闻出版界部分代表座谈,说起:你们赞不赞成鲁迅?鲁迅的文章就不太软,但也不太硬,不难看。有人说杂文难写,难就难在这里。有人问,鲁迅现在活着会怎样?我看鲁迅活着,他敢写也不敢写。在不正常的空气下面,他也会不写的,但是,更多的可能是会写。俗话说得好:“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鲁迅是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是彻底的唯物论者。真正的马克思主义者,彻底的唯物论者,是无所畏惧的,所以他会写。现在有些作家不敢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我们没有为他们创造敢写的环境,他们怕挨整;还有一种情况,是他们本身唯物论没有学通。是彻底的唯物论者就敢写。鲁迅的时代,挨整就是坐班房和杀头,但是鲁迅也不怕。现在杂文,怎样写,还没有经验,我看把鲁迅搬出来,大家向他学习,好好研究一下。——以上这些都发生在“反右”前,时值中央大力推动“双百方针”的贯彻实施,反复宣传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思想文化界处于出现短暂的活跃中。稍后,就开始了“反右”运动。所有的美好一夜成了灰烬,一切的不可能成为了事实。谁,还可信任?要么关在牢里,偷着写;要么识大体,不作声!发聋振聩的声音,不管是不是毛泽东的,一直充斥在几代知识分子的耳里吧……震得聋了……十聋九哑了……
  •     1.第99页,倒数第六排,“贵处要用我还可以给兑回一部分去”不通,应于“用”、“我”之间加一逗号。2.第122页,倒数第十一排,“受到同席老餮的钦佩”有误。”“老餮”按俗应作“老饕”。3.第149页,正数第五排,“那种设备是不足以有把两膝烧焦的”,为病句。应删去“有”字。或在后面加上宾语。4.第216页,倒数第五排,“这条船为了安全总共才上三十几个人”不通,应于“全”,“总”二字间加一逗号。5.第317,正数第七排,“她这一番淫威当然吓不倒傅、刘两位”不通,应加上宾语。但由于后句有“傅崇碧同志……”,所以加“先生”、“同志”皆不宜。最好是在“两位”前加“这”字。将“傅、刘”变成宾语。另,还有一处页码已忘,偏书后。将萧红、萧军称为“二肖”,不知是配合后文时间,还系误作。不过我在这里指出来,只是希望大家做个参看。因为前面皆作“萧”。这些瑕疵,如是作者误写,可为代注,或恐非。可见编者大意。
  •     鲁迅的每本书我都喜欢看,关于鲁迅的一生更是迫不及待的想知道。但这本书很乏味,像老太太自言自语的唠叨,听着抱之一笑,就无下文了。我只是看了一半,兴趣全无

精彩短评 (总计52条)

  •     除去照片,文字可以忽略.
  •     撑着看了一半 实在看不下去了 前边还行 私生活里的鲁迅 后面就是和许广平的生活了 尤其是主观情感后来越来越浓 身为名人之子考据意识也太强了 失败
  •     有有趣的地方。其实这就够了。
  •     可叹……
  •     有年代感的文字,技术宅儿子。四星是因为开头几章独家记忆。
  •     小朋友时候的书~给了我鲁迅最初的印象~
  •     儿子眼中的老子是另一种样子,鲁迅,作为平凡人的鲁迅,作为父亲的样子。
  •     回忆父亲鲁迅
  •     把对鲁迅的光环放在他的后代身上是非常愚蠢的。
  •     文笔不好。照片有趣。
  •     可以更加真实的了解鲁迅先生的生活及其后人的生活。
  •     还不错,从一个儿子的角度谈鲁迅,也使得我更了解一点周家三兄弟,从一个更加亲近的角度看,没有读完,最近心情太差的缘故
  •     很少看这样一类的书,很琐碎的一件件事,还有因为某件事的解释,分析,辩解。就是一个老人回忆前尘往事,颇多无奈,可能还有不甘,但是只能自己对自己说,都过去了。 很喜欢其中的一些细节描写,特别是写鲁迅在世的时候的种种场景。即使是鲁迅,生活依然是琐碎的。在孩子眼中,鲁迅就是一个认真工作,待人热情,心疼自己的父亲,一个温暖的父亲。 后文有很多因为历史原因的无奈。只说说周令飞。尤其欣赏鲁迅的长孙周令飞,为爱不顾一切的勇气,不当“鲁迅”孙子的决心,都让人敬佩和感动。
  •     刮股疗亲让人有点毛骨悚然了。
  •     那个斗士也会溺爱孩子
  •     鲁迅过去是一面左翼文化的旗帜,今天在我的心中把他作为一位睿智的文化老人。读他的人生、读他的作品,对需中国人文滋养的人来说,都是一种学习和修炼。
  •     周海婴作为鲁迅的儿子 肯定骄傲 必也是有许多的无奈 虽然鲁迅只陪伴了他短短七年的时光 但是能有这份不可多得的温暖陪伴也是很幸福的事了
  •     初中时读的,还不错~~
  •     竟憨直。@嵇康@嵇绍 ||八卦如此劲爆 吓得我都坐地上
  •     作者想让大家接受鲁迅其实也是一个普通人的观点。写得很真实,但是可读性欠缺。主要是作者的文字功力问题了。还是值得一读的。
  •     朴素的文字,浓浓的爱.
  •     当年读它,比较关心的是“鲁迅之死”。究竟如何,也还不清楚。
  •     书的第一句话很好玩,也促使我终于决定借这本书。
  •     看的签名本。
  •     七分。乱,细节,客观,但和鲁迅有点远。与鲁迅有关的事情不太客观,毕竟爱鲁迅,所以不懂党和日本等。
  •     文字中有怨气。却也不够淋漓尽致。
  •     很久很久以前看过的……
  •     依旧童年回忆,当时最喜欢周海婴回忆儿时生活的篇章,很有童趣。图文并茂,也有自己的观点,作者对存疑的地方态度也严谨,算是一本很不错的回忆录了。现在斯人已逝,八十多年了啊。
  •     似乎与鲁迅关系不大,许广平的笔墨倒是不少,可能因为鲁迅去世的早;兄弟失和的部分有失客观,而且对解放后的生活感触怨气深厚;
  •     2011年4月7日凌晨,鲁迅之子周海婴在北京逝世。周海婴是鲁迅和许广平仅有的儿子,生于上海。
  •     遥想大二见了一面周海婴,只觉得酷似某人,当时无知,却不知是鲁迅之子。。。
  •     总说周作人的不好,我看未必
  •     读书时看过。海婴忘记了鲁迅先生的遗训:不做空头文学家。
  •     回忆录至此,足矣。
  •     鲁迅先生的书看得很少,私以为在字里行间里能看出周海婴跟父亲的政治理念有一定的差别。比如书中提到鲁迅一位友人至死未说过他与鲁迅交流过的政治看法。
  •     海婴给爸爸挑信纸一段把我看笑了,倒霉的研究者啊!
  •     在以往的印象里,觉得鲁迅先生是严肃的、不可侵犯的,举着新文化运动的大旗走在时代思想的最前沿的,可是看了这本以其儿子的视角去描述他眼中的“父亲”鲁迅时,我觉得这个父亲是慈爱的,是在用着真心去关爱、呵护着他的儿子的。这本书极大地满足了我对鲁迅先生除了文学之外日常生活中的好奇心,就如其夫人许广平所言,鲁迅先生其实也只是个普通人而已。后半本还没读完,本打算带着在车上读,可是因箱包容量,最终还是仔细选了本最耐读的《诺贝尔文学百年概观》,我想我在回来之后再继续读肯定会有一些新感受的。
  •     一般
  •     #2016-3-24于宿舍#辛辛苦苦写的几句书评手一抖操作失误全没了,然后回忆半天一点感觉都没有了~就好像读这本书后半部分关于鲁迅身后恩怨纠葛的阅读体验——遗憾与心酸郁结于心而难发。“当我沉默着的时候,我觉得充实;我将开口,同时感到空虚。”宝宝心里不止空虚,还有苦
  •     作者之才,庸;但是文中“骂”周作人,爽!我也不喜欢周作人!后半部意思不大,基本就是罗列其母“保护”鲁迅遗物的事,还有长长的民主进步人士名单,很难记完全。鲁迅的基因可惜了!幸好海婴自己也知道这一点
  •     高中时看的。 应该是在上海书城买的。
  •     不是回忆录本身有多好,而是可以理出两个政党与鲁迅及其家族的关系,对理解鲁迅何以有如此之高的地位有些启发,很有意思。
  •     那天失恋了
  •     想家的时候再读一次
  •     听说第二版(文汇出版)有改动
  •     就是好奇,小时候背鲁迅先生的文章太多了,提到他的名字还哆嗦呢
  •     以“我是意外降临于人世的。原因是母亲和父亲避孕失败。”开篇。
  •     周海婴的回忆录。
  •     真坦荡。另外鲁迅的育儿法其实和今日流行的“爱与自由”之理念不谋而合啊。
  •     多角度 多侧面的了解
  •     这也是我买给爷爷的书,爷孙俩一起读了
  •     高三语文老师推荐的,你们上了大学,有机会一定要读一下这本书。我的高三,只记得语文老师的这句话了。的确,鲁迅的儿子,在政府要求他登报和自己的儿子断绝关系时决然拒绝,让读了十二年教材的我,大开眼界。原来,那是自己的生活,不是事事都要屈从于大人的。什么是风骨,不违心。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