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守望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7301178188
作者:费振刚
页数:244页

章节摘录

插图:《叙目》和《跋》反映了游先生的研究经历,同时我们也可体会到随着时势的发展,游先生的思绪和心情。《楚辞概论》按着陆侃如先生所说是“把楚辞当作一个有机体”来研究,是全方位、多角度的,体现的是游先生对楚辞的总体认识,高屋建瓴,视野宏阔。而《读骚论微初集》除《屈赋考源》仍是《楚辞概论》的延伸,继续表现了先生对楚辞的总体认识,其余八篇,凡十九个细目都体现了先生对有关楚辞的具体问题的深入认识。“读骚论微”之“微”字有细小义,也有隐微义,这既体现了先生为人为学之谦虚,又体现了这一时期先生学术追求的侧重。《论九歌山川之神》、《离骚后辛菹醢解》、《天问启棘宾商九辩九歌何勤子屠母而死分竟地解》、《天问昏微遵迹有狄不宁何繁鸟萃棘负子肆情解》、《天问古史证(二事)》等,都是代表游先生这一时期学风的论著。1926年,《古史辨》第一册出版,标志着继“五四”新文化运动狂飙之后,中国古代历史研究,也兼及中国古代文学、古代哲学研究发展的重大事件——古史辨派正式形成。他们继承宋、元以来疑古思辨思潮,又以西方的学术理论和方法为武器,大力破除“于传有之”的对古代典籍文献的迷信,以求还原历史的本来面目,成果斐然,影响巨大。另一位对中国古代历史、古代文学、古代哲学研究影响巨大的是王国维。1927年,王国维于颐和园投昆明湖自杀,人们除了对其自杀原因有种种推测外,更重要的是对他生前所取得的学术成就有了进一步认识。王国维的古史研究与古史辨派把历史还原为神话假说相反,他以甲骨金文、汉晋简牍证实古史,为《山海经》、《天问》中一些传说找出历史的实证。古史辨派与王国维的古史研究一破一立,看似矛盾而实则相辅相成,同样接近了历史的真实。游先生既不是古史辨派成员,也不是王国维的弟子,“读骚论微”写作时已年过而立,学术已臻成熟,面对不同风格的研究思路和成就,他清醒地做到了“以我为主”的吸收和借鉴。

前言

  后记  我个人时常以为,在百余年的近现代史进程中,北大中文系的存在,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她不唯是一国文化传统的守望者、传播者,也是处于时代前沿思想重镇,见证了百年来中国教育界、思想界的云卷云舒,远非一个“系”字所能涵盖。因之,对北大中文系相关历史的追忆及研究,也就不仅仅是-“家”-“姓”之史,而是大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更为深远的历史意味。  也许是距离不光产生美感,也会产生客观,超越了时空的拘束,意识形态的制约,曾经尘封良久的沙滩、红楼时期的北大,因为有了近二十年来民国大学研究的热潮,其面目日渐清晰,相关资料也越来越多。然而,百年北大、百年北大中文系,“沙滩”不是她的全部,从时间上说,燕园里的北大也有近一个甲子的时间了,这一时期,她同样处在时代漩涡的中心,风云际会,见证了共和国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对这段历史的追忆、记录以及反思,或许更为迫切,更意味深长。  史以人传,最鲜活的历史莫过于当事人的亲身经历。《守望:我的北大五十五年》,讲述的正是一位历史当事者所亲历的一切,是费振刚先生在北大中文系求学、教书五十五年的所见、所感、所思,是燕园北大的活历史。

后记

我个人时常以为,在百余年的近现代史进程中,北大中文系的存在,有着极为特殊的意义。她不唯是一国文化传统的守望者、传播者,也是处于时代前沿思想重镇,见证了百年来中国教育界、思想界的云卷云舒,远非一个“系”字所能涵盖。因之,对北大中文系相关历史的追忆及研究,也就不仅仅是-“家”-“姓”之史,而是大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更为深远的历史意味。也许是距离不光产生美感,也会产生客观,超越了时空的拘束,意识形态的制约,曾经尘封良久的沙滩、红楼时期的北大,因为有了近二十年来民国大学研究的热潮,其面目日渐清晰,相关资料也越来越多。然而,百年北大、百年北大中文系,“沙滩”不是她的全部,从时间上说,燕园里的北大也有近一个甲子的时间了,这一时期,她同样处在时代漩涡的中心,风云际会,见证了共和国几十年的风风雨雨,对这段历史的追忆、记录以及反思,或许更为迫切,更意味深长。史以人传,最鲜活的历史莫过于当事人的亲身经历。《守望》,讲述的正是一位历史当事者所亲历的一切,是费振刚先生在北大中文系求学、教书五十五年的所见、所感、所思,是燕园北大的活历史。

内容概要

费振刚,1935年生于辽宁鞍山,1955年进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学习,现为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前任中文系主任。曾任《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编委会委员、秦汉魏晋南北朝分支编写组副主编。1961年参与主编《中国文学史》,另有《全汉赋》、《全汉赋校注》等著作多种。

书籍目录

题记一史封皮三易色在战斗中学习和成长我们是怎样编写《中国文学史》的高举毛泽东文艺思想的红旗不断前进在战斗中学习,在群众运动中成长北大中文系1955级毕业四十周年聚会纪实《中国文学史》后记《中国文学史》再修订后记揭示文学发展中的内外联系《中华文学通史》出版座谈会上的发言当噩梦醒来时——写给中文系1977级文学专业同学真理标准讨论中的寻思从讨论真理标准所想到的文学学科规划会议大会发言稿古典文学研究的问题对中国古典文学研究的一些认识我心中的典型闻一多先生的《诗经》研究闻一多的中国文学史研究游国恩先生学术成就评述哲人日已远典型在夙昔——为纪念萧涤非先生百年诞辰作在纪念杨晦先生百年诞辰暨杨晦学术思想讨论会上的讲话(提纲)林庚先生的学术个性与同学共勉《全汉赋》前言《汉赋辞典》后记《全汉赋校注》后记《怀亲诗》前言《古代游记精华》前言《汉魏六朝名赋诗译》序《中国历代名家流派诗传》总序《诗经类传》后记《古瓦集》读后《中国文学史纲》序及后记《先秦两汉文学研究》后记《两汉文》前言《从诗到经——论毛诗解释的渊源及其特色》序言《唐诗比较研究新论》前言《魏晋南北朝文体学》序《朱熹诗经学研究》序《校勘学大纲》序《从菩萨蛮到沁园春》序《民族特色文化与行为心理定位》序《淮南子考论》序授予黄珮玉博士客座教授仪式上的发言稿一点希望北大中文系九十周年系庆感言《守望》读后(代后记)

编辑推荐

《守望:我的北大五十五年》是由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

作者简介

费振刚先生是北京大学中文系成就斐然的1955级学生中的代表性人物、著名的文学史家,26岁时就由周扬亲自点名作为老中青三结合中的青年代表,与游国恩、王起、萧涤非、季镇淮一起主编了影响深远的蓝皮本《中国文学史》,蜚声海内,成就了那个时代的传奇。本书相当篇幅即是围绕这部文学史所发生的故事,为研究这段学术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全书分 “一史封皮三易色”、“真理标准讨论中的寻思”、“我心中的典型”、“与同学共勉”四辑,收录费振刚先生记录其北京大学五十五年经历、思考的文章四十余篇,从一个独特的视角折射出北京大学中文系半个世纪的沧桑。作者以《守望》名书,是想借以表达其对中文系历史、百年传统和未来的护卫、坚持、期待的心志,以及对那“仿佛是无言之美” 的“难忘的岁月”的深深怀念。

图书封面


 守望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