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田洋灾难亲历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牛田洋灾难亲历记

出版社:广东人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9-7
ISBN:9787218061726
作者:陈树仁
页数:235页

章节摘录

  第一章 初识牛田洋  (一)特殊的毕业方案  到了1968年中期,面对革命摧残造成社会的毁败,大家心中产生许多困惑。当初满怀激情横扫旧世界的狂热开始消退。个人前途成为每个大学生最为关切的命题,共同的忧虑是大学毕业后去向何方。  我是一个海外归侨学生,1949年回国,1964年考入华南农学院农学系农学专业。  三年级上学期,“文化大革命”的浪潮席卷中华大地。学校的宁静被打破,造反的呼啸、打倒的狂潮,荡涤一切原有秩序和规矩。  华农平静的校园格外骚动。校内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家庭,窘迫的生活环境,粗笨的田间劳作,成就农家子弟天不怕地不怕的豪爽性格。在“文化大革命”的特殊土壤气候条件下,华农的革命行动走在高校的前列。  张贴大字报;揪斗教授、校领导;成立造反组织;造反派间的武斗;抢夺枪支、抢夺手榴弹;清理阶级队伍。每个历史阶段都有华农学生的出色表现。不同派系积怨很深,明争暗斗,气氛紧张。同学问互不信任,时刻提防对方的袭击和陷害。校园里弥漫着压抑的气氛。  我是归国侨生,有海外关系,出身成分中农,明白参与这样的政治运动,跟别人“冲冲、打打闹革命”很危险,中学生时代曾看到“犯右派言论错误”的老师的惨景,很多“出身不好”的知识分子,就是因为不懂什么叫“政治运动”,对现状存在弊端“多嘴多舌”,以致惹来横祸。  到了1968年中期,面对革命摧残造成社会的毁败,大家心中产生许多困惑。当初满怀激情横扫旧世界的狂热开始消退。个人前途成为每个大学生最为关切的命题,共同的忧虑是大学毕业后去向何方。  当时的社会惯例,凡是进入大学校门的学生,毕业后的工作由组织以“国家”名义统一安排。流传的15号是“我是革命一块砖,党向哪搬往哪搬”。这种工作安排的方式,可以保证得到党组织认可的同志进人机关、企业的重要岗位。每个人的学识高低、兴趣爱好,都只能作为组织参考的次要因素。政治忠诚才是选拔的最高标准。任何个人不可能摆脱这个“国家分配”的大网,因为有着严密的户籍管理制度,丧失户口意味着没有生存基本条件。从粮票、布票到煤票、糖票,所有生活必需品都凭票证供应,票证领取必须拥有户15。大学毕业生进入社会获得户口,必须先从学校“毕业分配办公室”领到“毕业分配证”,才能按照硬性规定的去向,到就业当地公安派出所“报户口”,才能成为合法居民。这张薄纸关系到一生命运,大学毕业生几年寒窗,最后等待的就是这张“毕业分配证”。  处在“文化大革命”非常时期的大学,许多旧规矩都被摧毁,统一分配的惯例却依然如故。可是分配去向发生根本改变。毕业生不再可能去大城市机关、企业坐办公室当干部或工程师。当时有着不少传闻和猜测。大家内心忐忑不安,焦急等待答案。  1968年中期校园广播站的大喇叭响起雄壮的革命歌曲:“到边疆去,到农村去,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这是一个信号,传达强烈的暗示,毕业分配即将开始。从这一天起,这激越的旋律响彻校园,直到全部毕业生离开学校。  小道消息终于传出,进驻学院的最高权力机构“毛泽东思想工人宣传队”(简称“工宣队”)组成“三结合毕业分配领导班子”(工宣队、解放军军管代表、教师代表三部分人员)将要开展在校毕业生分配工作。  又有消息说,分配原则根据伟大领袖关于学生要学工、学农、学军的最高指示制定。华农毕业生分配方案划分为三种去向。第一部分“学工”的毕业生分到广东省农垦单位的国营农场(其时包含海南岛,属广东省建制),与农场工人一起生活、学习和劳动,接受工人阶级再教育。第二部分“学农”的毕业生为数不多,全院校只有十余人。是从出身好、政治觉悟高的毕业生中精挑出来的政治精华,安排到广州市郊的花都县、从化县农村生产队插队落户,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许多人猜测这些骨干可能是重点培养的政治后备力量。第三部分“学军”毕业生的人数最多,分配到广州军区属下的汕头牛田洋军垦农场、台山烽火角军垦农场、惠阳潼湖军垦农场,接受解放军的再教育。  “工宣队”通知我们班级集中开会宣布分配结果。主持会议的“工宣队长”是来自广州造船厂的老钳工。他挥舞着长满老茧的粗手,粗声大气地讲话:你们知识分子要到部队这个大熔炉里好好改造,你们现在是一堆废铁,用烈火才能炼出钢材。  随后宣读名单。我的心仿佛被一只巨手攥住,既紧缩而又疼痛。终于听到了我的名字,我被分配到汕头牛田洋军垦农场。我松了一口气,庆幸能得到最理想的安排,回到距离家乡潮州不足百里的汕头牛田洋军垦基地。那时内心没有别的奢求,只要眼前得到安顿就已知足,对于以后的人生道路根本不敢于作任何想像。  (二)“红卫轮”  轮船驶过距离香港大约十几公里的海面。我明白许多人也有投向罪恶深渊的渴望和冲动,但是严酷的政治环境和眼前冰冷汹涌的海浪,隔断了他们内心隐藏的欲望。  1968年12月20日,离开母校的日子到了。同学们各自匆忙地收拾行李,与相处四年的老师和同学告别。“文化大革命”造成的派系和争斗,在同学间留下许多隔膜和怨恨,面对别离更有说不出的滋味。  中午时分,分配到牛田洋的同学在广州黄沙客运码头乘搭“红卫三号”客轮出发。没有热烈的欢送仪式,没有激动的惜别场面,同学各自默默地挽着行李登上舷梯。  汽笛鸣响,轮船缓缓离开码头。我的鼻子突然一阵发酸,四年前在父老乡亲的殷切期待中,我豪情满怀地踏上广州的土地,四年后在茫然惆怅的无奈顺从下,我垂头丧气地离开广州的码头。  别了,广州;别了,母校。那一年我才26岁。  晚间10时许,轮船途经香港海域。站在甲板上的同学,突然见到天际黑暗中闪烁着一片灯火璀璨的夜空。一位船员悄声细语地告诉大家:“那片灯光就是资本主义的香港”。因晕船在客舱中休息的同学,听到消息,也都振作精神,纷纷来到甲板眺望。望着远处五彩缤纷的繁华场景,仿佛见到了传说中的瑶台仙境。不少人惊讶地张开大嘴,内心不断感叹。但是没有一个人说出赞美的话,谁敢肯定,今天无意发出的议论,今后不会被人揭发、成为批判斗争的靶子?大家默不作声。  轮船驶过距离香港大约十几公里的海面。我明白许多人也有投向罪恶深渊的渴望和冲动,但是严酷的政治环境和眼前冰冷汹涌的海浪,隔断了他们内心隐藏的欲望。  经验丰富的船长,见惯了这种场面,为了避免惹出麻烦,开始加速马力,尽快驶离这个是非之地。人们激动的情绪在凛冽海风的吹拂下逐渐平复,甲板上聚集的人群慢慢散去。  我依着船舷上的围栏,望着渐渐远去的绚丽灯火,脑海里浮现出远去的人生岁月。  深夜降临,轮船在黑暗中驶向外海。迎着风浪进入驶往汕头港的海上航线,夜晚的天空乌云密布,船外漆黑一片,轮船颠簸前进着,在风浪和机器的共鸣声中,我被震得昏昏沉沉,渐渐进入梦乡。  睡梦中仿佛来到一个奇异境界,在缥缈的云雾中看到的是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世外桃源,近处有焚香抚琴的童颜鹤发长老,远处有轻歌曼舞的妩媚仙女;到处安详恬适,空气中漂浮着时隐时现的幽香,绿树环绕,碧草连绵。我惊讶地发现,这里没有铺天盖地的标语、大字报;没有震耳欲聋的高音喇叭;没有武斗留下的累累弹孔;没有令人心悸的揪斗批判。我陶醉在这怡人的美景之中。  突然一阵狂风吹来,洪水席卷而来,我被漩涡卷进大水深处。我无法呼吸,憋得透不过气来。我不甘愿就这样送命,求生的愿望鼓舞我在水里手舞足蹈地挣扎。  此时,睡在旁边的同学莫名其妙被我双腿胡乱猛蹬的动作震醒吓坏了。睡梦中好似听到有声音在呼喊着我的名字,同舱的伙伴把我从梦中摇醒过来,当我睁开眼睛,证实自己只是做了一场噩梦。我庆幸刚才遇到的险境只是一场虚幻。我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同学们问我是不是在做梦中打架?有的同学用诙谐的口吻告诫我:最高指示说“要文斗不要武斗”。我向同学讲述梦里见到的情景,大家哄堂大笑,没有人理解我内心的感受。  窗外传来汽笛一声长鸣,“红卫三号”已在黎明时分平安抵达汕头港。汕头港多年疏于管理,港内泊位泥土淤积,大吨位客轮无法停靠码头,我们的轮船只好在海中下锚静待。采取“蚂蚁搬家”的方式,用小轮渡分批驳送上岸。  ……

内容概要

陈树仁,广东省潮州市人,越南归侨,1942年出生于越南南部金瓯市。1949年返回家乡潮安县意溪镇读书,1962年毕业于广东潮安高级中学,1964年考入华南农学院农学系。
  1968年大学毕业分配到广东汕头牛田洋军垦农场锻炼,在牛田洋遭遇特大台风海啸时,参加抢险教人,荣立三等功。1970年3月结束在牛田洋军垦农场的劳动锻炼,分配到广东省南澳县农林水利局工作,任农业技术员,从事农作物病虫害防治及迁飞性害虫测报工作。此后调至广东省潮州市农林水利局,先后任潮州市种子公司副经理、潮州市枫溪镇镇长、潮州工艺品进出口公司总经理、广东省工艺品进出口(集团)公司经理。长年热心冬泳,担任潮州冬泳协会名誉会长和中国冬泳协会委员。

书籍目录

引子 记忆拒绝遗忘第一章  初识牛田洋第二章  灵魂深处的革命第三章  海滩上的青春和鲜血第四章  炊事班的故事第五章  誓死捍卫“五七指示”的发源地第六章  没有硝烟的战斗第七章  生死劫难第八章  悲壮的悲剧第九章  灾祸过后的噩梦第十章  给历史一个公道附录后记

作者简介

一段湮灭的文化革命历史悲剧    一场遗忘的台风海啸人间惨祸  以真实的名义,再现惨痛的历史    40年过去了,这段以众多生命为代价的悲痛历史已远离人们的记忆,但作为亲历者,我不能忘也不敢忘。查证、收集83位牺性的大学生战友资料工作量的艰辛远超任何人的预料。很多绝望的瞬间我差点放弃。但是有一个声音始终在飘荡:83位烈士背后尚有多少来为人知的悲伤故事?我知道那不仅仅是这些年轻的亡灵的呼唤!    从牛田洋走出来,世界上再也没有什么苦不能吃、再也没有什么坎不能过的了!

图书封面


 牛田洋灾难亲历记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6条)

  •     写得非常好,我父亲当时是一名军人,亲身经历了牛田洋灾难,他读完后感触很深,书中提到了好几个他熟识的战友.
  •     “七*二八”
    一段湮灭的文化革命历史悲剧
    一场遗忘的台风海啸人间惨祸
    以真实的名义,再现惨痛的历史
    这段以众多生命为代价的悲痛历史已远离人们的记忆
  •     不准备读完。因为我爷爷就是这83人之一。
  •     牛田洋遭遇特大台风时我正在广东白藤岛军垦农场下放锻炼。原预报这次台风是在白藤岛登录,可天有不测风云,当天上午9:00突然转向牛田洋登录,夺走鲜活生命无数。惨啦!我找了四十多年终于找到这本记录那场灾难的书了。感谢陈树仁先生!
  •     权当了解下历史.......
  •     终于找到了,找了很久了。翻了一下,很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