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大地震亲历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学 > 纪实文学 > 日本大地震亲历记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1-6
ISBN:9787535451415
作者:张志浩
页数:187页

前言

  序  两年前,百年一遇的经济危机让我在股市里面损失了一些金钱,我很懊恼,很想扳回来,那时的我觉得钱很重要。  两天前,我乘坐中国国际航空CA929航班来到日本。踏上日本国土的第二天,就遇到了千年一遇的日本大地震,9.0级,比汶川大地震还大数十倍的能量在顷刻间宣泄而出,整个大地如海浪般起伏不定,虽然在离震中200多公里的东京,想在地震的那一分多钟内在房间里站立起来,依然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  我从未离死亡如此之近,近到我的生命完全由上天掌握。其实不止是我,整个东京上千万性命是否会顷刻间灰飞烟灭,全掌握在上帝的一念之间。当时的我觉得生命原来如此可贵。  9.0级地震,风云为之变色,东京在地震的一小时内下了一场怪雨,震中之一的福岛更是三月飘雪。  整个福岛的状况可以用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来形容。海啸卷走了列车、飞机,还有无数的轿车,数千栋房屋在海啸中不见踪影,而残存的建筑中,炼油厂在燃烧,煤气泄露的民宅大火熊熊。但最让人揪心的却是,福岛核电站是否会变成第二个切尔诺贝利到现在仍然不得而知。天灾虽然惨烈,但日本政府和民众的应对却很从容。余震未到,直升机已经升空巡视,救火车也已进入各个街区防止次生灾害发生。福岛所有自动售货机震后自动转换成免费模式,而三菱银行则为每个丢失了银行存款证明的人发放10万日元救急金。3月11日夜整个东京地铁停运,数百万人滞留,地铁站满是等候的人群,但没有一个人暴躁地叫骂,大家都很理解地铁需要检修后才能运行;去接丈夫的车辆造成了东京有史以来最大的塞车,所有道路无边无际地堵着,但是,整条道路听不到一声不耐烦的喇叭,听不到一句抱怨的话,你能听到的,只是决定步行回家的丈夫们坚定而整齐的脚步声。  很多人到家,应该已经天亮了吧。地震当晚余震一夜未息,我被房子的摇动惊醒了4次,但起来之后,整个东京,依然静谧美好。  尽管煤气还未恢复,手机信号也不稳定,丧失了三分之一电力的东京短期内也无法灯火通明,但是,灾难终将过去,人类还将生存。地震第二天下午,我背着相机去寻找生命中的美好,也许,这才是我人生中真正应该留意的。  2011年3月12日 星期六  于日本东京不知疲倦的余震中

内容概要

  张志浩,专职法医,业余作家,移民日本第二天就遭遇了9.0级大地震,随即亲赴灾区做志愿者,同时创作《日本大地震亲历记》。平日痴迷看书与摄影,已出版畅销书《我是法医》第一季,该书被誉为国内第一本由法医写就的经典案例。即将出版我是法医第二季《面具》,正在创作《我是法医》第三季《太极》。

书籍目录


第一章 今夜无人入睡
  决定我们走向何方的是命运的安排而不是我们的意志。而我这次来日本的经历就仿佛是命运的一个嘲弄,它再一次用轻蔑的神情向人类证明,你们怎么想的完全不重要。
第二章 距离地震24小时
  纵横交错的地铁线把新宿变成了一个庞大无比的地下蚁巢,如工蚁般形色匆匆的路人并不知道死亡原来已经离他们如此之近,24小时后,昔日鲜活的生命或许转眼就会灰飞烟灭。
第三章 地震了!命运,不可抵抗的命运
  在天灾面前,人类所做的一切努力如同儿戏,10余米高的海啸腾空而起,向岩手、福岛、宫城等地袭去,深入陆地10余公里,轻而易举地推开战机、卷走汽车,把4列运行中的火车如同玩具一样抛到一旁,更将数万座房屋夷为平地,也将万千生灵带回海洋。这场剧烈的海啸甚至在太平洋横行一圈到达美国后,还将至少5人卷进了海里。
第四章 核能危机——怪兽在咆哮
  余震和核电危机,如同暗夜中隐藏的两头吸血怪兽,已经磨尖了的利爪发出令人恐惧的寒光,低沉的咆哮在它们的喉咙里滚动。它们随时都会从黑暗中跳出,择人而噬,而我就在近处,已经听到了它们压抑的怒吼,甚至听到利爪在地面摩擦发出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声音。
第五章 恐惧如暗流涌动
  日本人真的不怕吗?回答是否定的。地震之后,特别是核危机出现后,种种迹象表明日本人的集体情绪在悄然发生变化:男人们虽然都在坚持工作,但很多人已经悄悄将老婆、孩子送回了老家;担心再次地震后地铁停运,汽车变成唯一的逃难工具,东京一度又出现了排队购买汽油的现象;LV、古驰等奢侈品商店一改以往的门庭若市,变得门可罗雀;伊势丹、高岛屋、西武等百货公司销量一跌再跌,旅游公司业绩惨淡;各种放射性医疗机构的电话被打爆……
第六章 征召——面临生离死别
  3月15日凌晨,我被妻子的电话铃声惊醒,在日本,大家一般都很尊重别人的私生活,单位也好,朋友也好,这个时候打电话自从我到日本以来绝无先例。半分钟后,妻子挂断了电话,淡淡地对我说:“全单位被征召去应对福岛核危机,汽车已经在单位门口等了。”
第七章 核扩散——汇入逃难的洪流
  走出门外,我亲身体会到工作时无法体会到的东京人恐慌的气氛。不仅是酒店客满,往大阪方向去的新干线也是人潮涌动,东京所有进入新干线的重要中转车站,东京、横滨、町田购票的人都排起了长队,队伍转了几个弯,都延伸到了车站外面……这情形简直和中国春运有得一拼了。
第八章 第二个切尔诺贝利
  车厢的电子信息牌还在不断地播放着坏消息。由于长时间灌注海水到高温的核反应堆上,核燃料棒外面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盐,重量以吨计算,这使燃料棒散热更加困难,必须立即用超纯水代替海水灌注了。可现在需要的纯净水不是几瓶,而是数百数千吨,哪里有这么多的储备?更糟糕的是,外壳已经破损的核燃料棒周围的盐那还是盐吗?那简直就是放射源,这么多放射源怎么处理?
第九章 穿越死亡之城——福岛
  现在的福岛因为核危机已经划出了30公里的无人区,任何人不敢进入,就连日本媒体发布的关于福岛第一核电站的所有图片都是在30公里之外用超级长焦摄像镜头拍摄的,这里是我们无法到达的区域。……要进入灾区其他两个县的话,我们必须从福岛县中央穿过。
第十章 寻找生的希望
  我们临时决定到附近的难民安置中心去看看,寻找一些生的希望。在路边,我们发现一栋只剩下半截的房屋,上面用斗大的字写着:“别弄坏了,屋主启!”这不仅仅是对自己过去生活的坚守,这是如同施瓦辛格在每部电影最后“我一定会再回来”般的男子汉宣言。有这样铁打的性格,灾区总有一天能重现光彩。
第十一章 樱花——生之绚烂
  重见东京的繁荣美丽,我们简直有一种恍若隔世的感觉。
今年的春天来得特别晚,往年3月就该漫天开放的樱花直到前几天我离开东京的时候还很寂寥,现在终于铺天盖地地灿烂了起来。
  虽然知道生命短暂,但樱花就这么决绝地开了,开得是那么的灿烂,灿烂得不计成本,灿烂得没心没肺,灿烂得扣人心弦。
后 记

编辑推荐

  如果你爱日本,你应该看看这本书;  如果你恨日本,你更应该看看这本书;  如果你思索生命的真谛,你就绝不能绕开这本书;  中国作家日本地震惊魂记 重生与发现之旅!

作者简介

《日本大地震亲历记》内容简介: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并引发海啸,地震导致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爆炸,引发核危机,核辐射向全世界扩散……这是被历史永远铭记的一刻。这一刻,让一个与日本有着血海深仇的中国人与16年前经历了关西阪神大地震的年轻人诹访太一戏剧性相逢。命运,不可抵抗的命运,让他们一起共面灾难,又一起深入灾区见证灾难。
他们之间会发生怎样的碰撞?地震后,官方报道之外,日本的真实情况是怎样的?海啸真是日本海底核试验引起的吗?东京电力公司到底隐藏了什么见不得人的秘密?中日救灾机制有何差异?日本年轻人如何看待那场几十年前给中国人带来的比地震危害还深重的侵略战争?请让作者用震撼的镜头和客观的笔触带给你真实的答案。

图书封面


 日本大地震亲历记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刚带这本书去课室时,很多同学就问我为什么要看小日本的地震,要看就看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自己国家都没搞好就管别人,还是小日本呢?说实话,本人自从小学学了“王二小”那篇文章后,我就觉得日本人都是坏人,日本人都该死。但当我看了香港台的一个节目后,我发现原来不是每个日本人都该死,该死的只是那一小部分煽风点火的人而已。当我听到旁白说日本人为了赎罪将南京特有的紫京花(大概是这个名字)洒满日本的大街小巷时,我坚信了十多年——日本人都是坏人的信念打破了……这本书的作者是中国人,而且他的祖先有被日本人伤害过的,所以以他的角度描写这场他自己亲身经历过的地震是绝对客观不过啦!当作者问到太一对于日本侵华事实的感受时,他说的话使我很震撼,虽然历史已无法考究,但我更宁愿相信这个一直与我们交好的邻国带军队到达我国的初衷是好的,只是彼此都误解了对方,才导致一直至今的悲剧……

精彩短评 (总计27条)

  •     看过作者的很多书,感觉收益不少、
  •     很真实的一本书,值得一看
  •     为了写毕业论文买了这本书,里面有很多我想要的内容。很满意!
  •     说实话,这本书比较失望,读完后没有能够从中学到什么,看一看还好。不过发生这样的灾难,心情还是很沉重。
  •     本来我也就没有什么仇日情节,可以说我自己本来就是一个比较中立的人,好的、坏的我都知道,想要了解,反正对于日本我就觉得人家的秩序,组织性都比部分国人强就是了
  •     重生与发现之旅

    ◎陈怡

    诚如作者张志浩在前言中所说,本书用笔和相机忠实地记录了人类历史上“足以让灾难片《2012》相形见绌”的一场大浩劫——北京时间2011年3月11日发生于日本东北部海域、震级高达里氏9.0级的大地震,及其引发的巨大海啸和举世瞩目的福岛核危机。作者用惊心动魄的文字和上百张亲手拍摄的图片,介绍了他极富个人色彩却又相当能引起国人共鸣的旅日之旅,从漂洋过海的犹疑无奈到亲历地震的惊惧惶恐再到探访灾区的震撼感动……这种诚恳直白的心理剖析和微妙幽深的情感体验,无疑使本书超脱了一般的灾难纪实或报告文学:它生动的故事性和直面现场的冲击性取代了平铺直叙的枯燥与刻板,让人跟随作者回忆的步履不时陷入愤慨、忧虑、恐怖、同情、敬佩、感动等种种情绪的波澜中。每一个读者都会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由自主地完成从冷静的看客到精诚的思考者这一角色转变,也许这也正是本书的最大魅力之所在。
    张志浩是一名中国法医,他移民日本第二天就遭遇9.0级大地震,这种不知道该不该称之为“有缘”的奇遇,既是本书得以诞生的契机,也是作者本人人生经历和价值观念发生重大转折的引子。缘何一名祖上与日本结下了血海深沉的中国人会在地震发生后主动请缨亲赴灾区做志愿者?这个一直对日本怀有特殊敌意却不得不对现实妥协移民去日的中国人,怎样克服了背井离乡的惆怅、展开异地生活的迷茫,怎样化解了夫妻间的不满和矛盾从而挽救了濒临失败的婚姻?这场灾难在其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他从大地震中学到了什么?……种种疑问和悬念像磁石一样吸引着读者迫不及待地翻开书页,投入到对东日本大地震的私人化解读和揭秘中。但是作者的用心显然远不止于此,他通过安插诹访太一这条叙事辅线不动声色地串入日本人自己对阪神大地震的回忆与反思,大大丰富了本书的内容与层次。另外,诹访太一也是一个独特的取材和审视对象,他是一个拥有独立思想、满怀抱负、具有国际视野的年轻人;他家境殷实,就读名牌大学,是个名副其实的“富二代”;他亲眼目睹了阪神大地震带给亲人同胞的创伤和痛苦;他屈从于父亲的压力学习了不喜欢的专业,为不能自主地选择未来而郁闷彷徨……正是从诹访太一的本地人视角出发,本书在记录灾难的基础上对日本人的国民性格和危机观念进行了深层解析,虽然这种解析因为时间、条件有限(作者本人遭遇了地震,之后又亲赴灾区救援灾民,该书是其救灾途中所写)缺乏系统的归纳整理和严密的逻辑推理,显得有些散乱,但就其借鉴和启发意义而言,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通过作者的描述,我们认识到地震的次生灾害往往会给人类的经济、社会发展造成更大损失,比如地震引发的海啸是人员伤亡的主因,大火和爆炸则加剧了形势的恶化,能源供应的中断和交通的堵塞是灾后修护、重建的最大难题,核能危机则使全世界特别是周边国家坐卧不安……作者特别提醒我们要警惕灾难后的深层危机,即受灾地区经济资源、人才和信心的流失,尤其是软实力的流失会导致整个社会失去活力。前车之鉴,后事之师。中国也是一个自然灾难频发的国家,我们的政府在灾后重建的规划与实施中,除了财政、行政扶助等常规应对之策,还应格外重视“地域文化的重现”和“地域性格的重塑”问题。地震发生后日本社会迅速而有效的通告、修护机制,健全而成熟的灾害管理、操作流程,以及日本民众的危机意识和职业道德值得我们学习。但我绝不赞成一味地“是人而非己”——极力褒扬日本政治的成熟而大加批判中国体制的缺陷;极力夸赞日本公民的道德品质而大加挞伐国人的素质。部分媒体和知名人士的评论甚至上升到民族劣根性的高度来进行自我批评,着实有些耸人听闻和不负责任:一则无视了中日两国政治、文化、民众心理的差异,二则于实际行动和具体操作上无丝毫帮助。“拿来主义”不是空话,政府应在国情允许的范围内择取好的行政管理方法和法律法规学习之,我们每一个公民也责无旁贷,从现在开始逐渐培养起危机防范意识,形成独立思考的能力——懂得如何筛选信息、自主决策。惟其如此,我们才能抵制谣言、防止动乱,提高保护自己的能力,让安全落到实处。
    跟着作者的笔触行走,你会发现这不仅是作者本人的日本大地震亲历记,也是我们每一个读者的日本大地震亲历记,我们和作者一起认识和发现熟悉而又陌生的日本和日本人,从而完成了一个自我审查、自我解惑、自我提升的心灵旅程。
    日本是一个说不尽道不明的话题,它是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也是中华文明的学习者、后继者;它曾经在中国的土地上制造了无数的杀戮和劫掠,也曾为中国的民主主义运动提供了范例和榜样……如此漫长而复杂的历史纠葛让我们对它又爱又恨、感情复杂,但无论你是爱它还是恨它,它都是值得我们关心的对手或者朋友。即使不到日本,即使没有经历过大地震,你也能从《日本大地震亲历记》中探查到一些你想知道或者应该知道的秘密!
  •     买这书久违了用作论文资料的 用上了 好书~!
  •     因为做过法医,作者面对灾难和生死时更加冷静和豁达;因为是作家,作者的笔触和图片更加激情。他客观而又深情地叙述了那段惊心动魄的历程,感叹生命的渺小、人类的无助、自然的伟大和残暴;感佩日本人面对生死的态度和西西弗斯似的精神。生命只有一次,相信看过这本书的人都能从书中体会到生命的价值与意义,并引发人类与自然该如何相处的思考。
  •     世界太小,地球上的每一个伤口都让我们疼痛,唐山大地震、汶川大地震离我们并不遥远,灾难的警钟,并非只为日本人敲响。作者反思了人类该如何利用高科技、人与自然应该如何和谐相处、生命的尊严与意义、中日灾难文化的差异性问题,还是很能启发读者的。该书值得一看。
  •     一般,对我写论文没帮助
  •     1945年的日本。广岛、长崎遭受原子弹袭击后3天,两地的电车就恢复了。这次日本遭受人类史上最高震级的地震之一,福岛核电站泄漏,人们还是次日就照常上班。地震之后,即使是社会最纤细的血管也在冷静流通。日本邮局仍然在准时送包裹。因为特殊的地理位置,日本是个灾害频发的国家,对待灾难,日本人仿佛安之若素。其实,日本人并非无惧地震,而是一如他们的建筑和桥梁,弹性生存已经嵌入到这个民族当中,使之在其社会受到冲击时,依然能通过摇摆和弯曲来适应。忍耐力、生存以及复兴所持有的集体荣誉感,使得日本尽管先前饱受毁灭与经历原子弹爆炸的惨状,依然能在1945年后渐渐地复原,并且取得经济上的奇迹。不管我们对日本抱有何种复杂的心态,不得不承认的是他仍然是我们可怕但也可敬的对手。
  •     只是讲了些经历,词藻太过华丽,很多事在新闻上也可看到
  •     一场巨大的灾难折射出这个民族诸多值得我们学习和深思的闪光点。祈福!
  •     写得还是不错的,但是书中有些内容不是很客观,还是有些亲日的。
  •     之前没有注意到有这本书,看到后购买,希望对防灾有一定帮助,还没有看,有空的时候再看。希望多些实际的实际例子,少些文字上的无用的东西。这样可以作为资料保存。
  •     没有煽情,只有灾情。没有表扬,只有批评。没有赈灾晚会,只有保险公司“受灾各位尊贵的客人一定要和我们联系”的叮咛以及遍布每个社区小超市的捐款箱。 整个人类历史上从未发生过这样的情况:全世界这么多人,欠这么少人如此之多(福岛50人)
  •     日本在灾难面前的表现值得我们深思
  •     我比较敬佩日本人在如此大的地震海啸后的行动,他们的有条不紊令我惊讶
  •     看完了这本书了,现在想想,还好只是小时候才有过抵制日货。并非每个日本人都该死,不管是不是遇到灾难,所有的生命都是平等的。挺有感触,反正就。。。。推荐!好书!期待@我是法医的围脖 的第三本法医系列「太极」。
  •     有序、含蓄、集体主义,这些中国人也有,但是日本人做的更甚。
  •     国难可以看出一个民族的真实素质
  •     不错,很真实,作者的的情感到位
  •     主要内容是作者亲历,胜在真实.可以当见闻看
  •     因为亲历 所以真实
  •     再一次被浩哥的文字所感动!重新认识了日本人!
  •     多个角度看日本
  •     写的很好,很好。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