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谷幽兰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空谷幽兰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0-10
ISBN:9787544249133
作者:比尔·波特
页数:304页

章节摘录

在整个中国历史上,一直就有人愿意在山里度过他们的一生: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什么的。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中国人一直很崇敬隐士,没有人曾经对此作出过解释,也没有人要求解释。隐士就那么存在着:在城墙外,在大山里,雪后飘着几缕孤独的炊烟。从有文字记载的时候起,中国就已经有了隐士。中国人说,他们的历史要上溯到五千年前的黄帝时代。黄帝是目前人们所知的最早的黄河流域部落联盟的首领,后来这些部落的人民把自己称为中国人。但黄帝是从两个隐士那里,学会了怎样战胜敌人和延年益寿的。从公元前2700年到公元前2600年,他统治了一百年。大约与此同时,埃及建造了第一批金字塔。黄帝乘龙回归了仙班。此后,中国新生文明的领导权又经历了几代人。大约在公元前2300年的时候,传到了尧的手中。两千年以后,孔夫子称赞尧是最有智慧的人,因为他略过了自己家族的成员而选择了一位隐士作为继承人。公元3世纪,皇甫谧在他的著作《高士传》中,记述了这件事情:尧让天下于许由。曰:“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请致天下。”许由曰:“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不受而逃去。)许由没有接受尧的建议,为了清除这席谈话可能残留的影响,他到河边洗了耳朵。但是尧决意要找到一个品德优秀的人,于是他又去接近另一位名叫舜的隐士。舜接受了尧的禅让,后来他也去找了一位隐士来做自己的继承人。《高士传》又一次记载了这一事件:(及尧受终之后,)舜又以天下让卷(善卷)。卷曰:“昔唐氏之有天下,不教而民从之,不赏而民劝之,天下均平,百姓安静,不知怨,不知喜。今子盛为衣裳之服以眩民目,繁调五音之声以乱民耳,丕作皇韶之乐以愚民心,天下之乱从此始矣。吾虽为之,其何益乎?予立于宇宙之中,冬衣皮毛,夏衣葛。春耕种形,足以劳动;秋收敛身,足以休食。日出而作,日入而息,逍遥于天地之间而心意自得,吾何以天下为哉!悲夫,子之不知余也!”遂不受去,入深山莫知其处。皇甫谧所记载的这两个故事,是从《庄子》以及其他公元前4世纪或更早的著作中择取的。看起来,中国人似乎从开始记录中国文明早期领导者的轶事时起,就已经同时记载了隐士的故事。在过去的两千年里,他们一直重复着这些隐士统治者的故事—如果不竭力去仿效的话,那么他们就将其视为理想人物,珍藏于心中。当然了,密集的群山是不会像人这样做的。但是这些故事的目的不是为了创造一个隐士社会—姑且假定这是可能的—它们是针对那些行使权力的人的。它们所传达的信息是,权力的传递应该建立在美德和智慧的基础之上,而不是裙带关系。这些故事构成了中国最早的政治批评。但是它们不仅仅是故事:真的有人更愿意选择荒野,而不是文明。这正是世界各地隐士传统的基础。而中国隐士传统与众不同之处在于,隐士在他们所遗弃的那个社会中,享有崇高的地位。

媒体关注与评论

《空谷幽兰》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的一部关于中国的“寻隐之旅”。由一个美国人来写当代中国的隐士,着实显得有点突兀,然而,在当今手机号码都要由寺庙方丈来开光的时代,我们有多少人会相信中国真的还有隐士的存在?——梁文道《开卷八分钟》比尔•波特并不凝重的语言像白描一样优美,富有生机和感染力,而且字里行间透露出美国式的幽默,常常会令读者会心一笑。中国人褒贬不一的隐士文化,在他的笔下,是一套趣味横生却又能给读者世事沧桑感觉的文化套餐,道出了一系列鲜为中国人知的传统文化历史。——天津电视台“2010《泊客中国》颁奖盛典人物篇 ”《空谷幽兰》是比尔•波特十几年前寻访终南隐士写成的书,在美国,它的主要贡献是,把人们的视线吸引到这批深山之中的中国修行者,他们甚至不住在寺院道观,而是隐身在山间的茅屋,过着清修而安静的生活。比尔•波特始终告诉西方人:中国的隐士和西方的隐士不一样。西方人主要是因为厌世而隐居,他们想远离社会。而中国的隐士则是社会积极力量的一种。——《北京晚报》

内容概要

比尔·波特,美国当代作家、翻译家和著名汉学家。他将中国古代大量的佛教典籍翻译成英文,在欧美引起了极大反响。他曾经以“红松”的笔名翻译出版了《寒山诗集》,《石屋山居诗集》和《菩提达摩禅法》等英文著作。从1972年起,他一直生活在台湾和香港,经常在中国大陆旅行,并撰写了大量介绍中国风土文物的书籍和游记,此书是最著名的译本,曾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书籍目录

空谷幽兰代序序第一章 隐士的天堂第二章 月亮山第三章 举世皆浊第四章 访道第五章 鹤之声第六章 登天之道第七章 云中君第八章 朱雀山第九章 走过销魂桥第十章 暮星之家第十一章 访王维不遇第十二章 大道入廛

编辑推荐

《空谷幽兰》: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开山之作零距离接触传说中的隐士掀起追寻中国文化之源的热潮2010年全新修订版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说,置身滚滚红尘浪滔天,每天面对无数欲望颠沛,若能保持自持修行的坚韧,遵循品德和良知,洁净恩慈,并以此化成心里一朵清香简单的兰花,即使不置身于幽深僻静的山谷,也能自留出一片清净天地。——安妮宝贝

作者简介

《空谷幽兰》内容简介:空谷幽兰,常用来比喻品行高雅的人,在中国历史上,隐士这个独特的群体中就汇聚了许多这样的高洁之士,而今这些人是否还存在于中国广袤的国土之上?这是一直在困扰着比尔•波特的问题。因此,他于20世纪80年代末,亲自来到中国寻找隐士文化的传统与历史踪迹,并探访了散居于各地的隐修者……

《空谷幽兰》作者比尔·波特1972年去往台湾。在一个佛教寺庙里生活了三年。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天亮前起来诵经,夜晚听钟声,一日三餐素食,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顶蚊帐,没有钞票。如果我的腿太痛,我就读书。
三年后,他离开寺庙,隐居在一个山村里,开始着手翻译一些中国古代隐士的著作:寒山,拾得,丰干,石屋和菩提达摩。但最终,他决定自己亲自去寻访中国隐士,即使岁月流迁,他根本无法预知自己是否能够找到他们。或这种与宗教联结的生活方式是否存在。1989年,他找来自己的朋友,摄影师史蒂芬,两个人一起踏上去往终南山的路途。
后来他写了一本书。《空谷幽兰》。翻译出版是2001年,印了四千册。曾在一本先锋杂志上见到封面。是路途中拍下的照片。作者拄着登山的拐杖,穿蓝布衬衣,摄影师戴斗笠,身上斜背着包袋。两个对东方文化充满激情的成年美国男人。旁边站着年轻的和尚,路途装束,光头,浓黑的眉,左手手腕上绑着白毛巾。他们似正经过峻峭山顶的灌木丛,背后是尖耸的山峰和浓雾。

点击链接进入:
《禅的行囊》
《空谷幽兰》
《寻访终南隐士》

图书封面


 空谷幽兰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曾经有个信基督的姐姐极力向我说信仰的重要性,可惜我冥顽不灵。我总觉得信不信教,信不信佛,总不影响我做一个向善的人。那么既然我能成为一个善良的人,我为什么一定要信基督、或者佛教呢?在最初接触这本书时,我是带着一种崇敬的心情去看的。作者是值得人尊敬的,一个外国人,即使对中国的传统文化再精通,对中文再熟悉,也改变不了一个人在异乡独自找寻的孤独感和茫然。作者追随者隐士的足迹,由此引出了佛教的教义、道教的教义等各方面的知识。由于个人对这些教义之类的不甚熟悉,所以有点一知半解。很想再去找点这些方面的书看看,但是终因为害怕自己太过沉迷而放弃。最终我把这本书看成了带着一点文化理想的旅游攻略书。说攻略也不太准确。因为我根本不会跑到深山处去寻找隐士。书里也对当时中国的宗教作了一点描述,令人汗颜的是,很多方面已经迷失了本义。总觉得让一个外国人看到我们自己的一些不好的东西就很羞愧。但是这就是现实。接着《禅的行囊》暂时看到一半。和《空谷幽兰》的时间比起来,社会、宗教等等产生了更多的问题。对于宗教,我始终是一个执念太深的人,无法深入体会。
  •     寻访隐士《空谷幽兰》波特是个美国人,先读了他的《禅的行囊》以后,才回过头来读他的第一本书《空谷幽兰》。波特现在七十多岁了,年龄和我的母亲差不多。在美国靠救济金生活,两个孩子都在社会的最底层,女儿在服装厂工作,想要当一个服装设计师,可是却没有钱去读大学,可见波特家有多困难。波特上过大学,上大学的时候,一不小心选修了一门外语改变了他的一生。他选的是汉语,那个年代汉语还不热,所以只有四个人上课,其中还有两个是国防部代培的。因为汉语的原因,波特认识了一个纽约的和尚,并且拜在他的门下,从此一生都和禅宗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波特向往中国的时候,大陆还不开放,于是波特来到了台湾,在台湾的寺庙里面,偶尔把中文典籍翻译给英语世界,挣点钱。可是波特翻译的书销量并不大。九十年代初大陆开放,波特也进入了中国旅行,到很多地方去寻访寺庙,并且来到终南山,寻找传说中的隐士。那是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了,波特当时正值壮年,50多岁,长着一脸大胡子,走进深山,发现被中国人忽视了几十年的隐士,其实一直都躲在深山之中,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波特的理想是走遍中国去寻找隐士,不过最终只去了终南山、华山一带,就遇到了很多隐居深山的隐士。于是波特就写出了这本书《空谷幽兰》,书是用英语写的,估计波特说汉语还可以,可能写汉字还有点问题,所以他的书都是用英语写的。可惜书在美国并没有人重视,等到翻译成汉语以后却成为了畅销书,因此波特的女儿也得以上了大学去学习服装设计。以前屡次拒绝波特的古根海姆基金会也大方的资助了波特的下一次行程,也就是《禅的行囊》的那次旅行。波特也成为了一个畅销书作家。他的命运从此改变。这期《华夏地理》也就是美国《国家地理》的中文版,主打文章就是“再访空谷幽兰”,算起来这本书写的故事已经过去22年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已经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变化,那些波特遇到的深山中的隐士怎么样了呢?还在人世吗?这次调查发现,终南山上的游人越来越多,很多原来隐士们居住的茅棚,都已经成为了旅游景点,波特遇到过的隐士多数都已经离世,但是隐士的传统却从来没有断绝,很多隐士走进终南山的更深处,去修行。不仅是僧人,还有知识分子也进入了深山,隐士这一源远流长的传统,还将延续下去。只是在一个美国人的寻访中,让他们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些终南山中的空谷幽兰。
  •     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人尊敬的人。——《空谷幽兰》去年11月再次游历至西安时,郭兄说起,他有朋友在哲学系,每年都会去终南山拜访一些隐士,问我想不想一起去?有这样的事,想都不用想,我顺口就说,如果有机会请一定通知我。虽然那个时候终南山在我印象里只有诸如全真教、活死人墓这样的词语,但我依然想去对隐士的世界探个究竟。几个月后的今天,我拿到了一本书,名叫《空谷幽兰》,隐士的世界忽然间跃于纸上。作者波特是个美国人。“他1972年去往台湾,在一个佛教寺庙里生活了三年。他这样描述自己的生活:天亮前起来诵经,夜晚听钟声,一日三餐素食,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顶蚊帐,没有钞票。如果我的腿太疼,我就读书。三年后,他离开寺庙,隐居在一个山村里,开始着手翻译一些中国古代隐士的著作:寒山、拾得、丰干、石屋和菩提达摩。但最终,他决定自己亲自去寻访中国隐士,即使岁月流迁,他根本无法预知自己是否能够找到他们,或这种与宗教联结的生活方式是否存在。1989年,他找来自己的朋友,摄影师史蒂芬,两个人一起踏上去往终南山的路途。”我总感觉自己在未来的某一天也会成为隐士,或者过着一种隐居的生活。但为什么不是现在呢?这可能就是“尘缘未了”吧。什么时候这尘缘能了,我也不知道,但我知道在生命最后一段时间,我终归能属于这个远离嘈杂人世的自然。“作者在书中采访了一些道教和佛教的代表性人物。年龄最大的已经九十多岁。他们大多常年在山上居住。过最简单的生活。自己种土豆,蔬菜,吃松树的松针和花粉。遵循严格的戒律。戒律就是自己对自己的要求。戒律使修行成为可能。如果你对自己不作要求,修行就会一无所获。……他们或者承担深重的孤独和贫寒,栖息在僻静无人抵达之处,或者在寺庙里忍受着游客喧嚣,琐碎杂物,无所事事,或者疾病缠身,平静等待死亡降临。他们的生活里并不是没有任何缺陷。而唯一相同的是,他们拥有灵魂深处纯粹而坚定的一簇火焰,那就是坚持和相信自己的修行。”对我来说:为什么修行?为生死悲痛敬畏,为自身的渺小感到深深恐惧,为人类反思本质的意识甚为困惑。所以,我选择修行作为个体独一无二存在的途径。为什么隐居?个人独处有利于入定沉思,与自然的融合能体验到强大的力量与喜悦,与宇宙精神合一的时刻便增进了对生命的理解。为什么现在仍身处尘世?不知道。只是感到时间未到。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本书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的一部关于中国的"寻隐之旅"。他通过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亲身探访隐居在终南山等地的中国现代隐士,引出了中国隐逸文化及其传统的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并将其与他正在采访的现状相对照,表达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向往、怀恋,并写岀了他所看到的中国未来发展的希望。虽然是“寻隐之旅”,但本书的风格并不凝重。比尔就是在描写被摧残的老树时,也要同时让读者看到老树残干上的嫩芽。本书的语言像白描一样优美,富有生机和感染
    力,而且字里行间透露着美国式的幽默,常常会令读者会心一笑。因此准确地说,这是一本关于中国传统文化复兴的“希望之旅”。
  •     早就知道这本书了,但是由于自己的肤浅,以为这是一本传教的书,故没有理会,后来发现再版,很好看的封面,通过这个就可以证明我是多么肤浅的一个人,呵呵是一个美国人写的,关于中国的隐士,终南山,还有我永远都叫长安的那个地方西安,推荐给队长看,知道是他喜欢的类型,完后告知:看完了别出家去就行。封面上说:说话不多,留下来的文字更少,也许只有几首诗,一两个仙方什么的。肤浅的我估计是被仙方吸引了!!呵呵!还是很好看的书要读几遍才可以看进去。
  •     追寻隐士的脚步
  •     浪漫又朴实。
  •     这些人,够不上隐士之名吧?
  •     中国还有这样一群隐士,为了修道,生活在深山中。
  •     书名很吸引人!真的是一部不错的书!隐士离现在的社会才来更遥远了吧!佛在心中的幽静生活,真的很向往!很感动一位外国人记录下来我们中国伟大的隐士们!内心的修行真的好需要!
  •     体会道教佛教之微妙不同。一本静心之书。
  •     这本书是在图书馆偶然看到的,看一眼就完完全全的把你吸引住,他更像是讲一个动听的故事,让你毫无招架之力,好书,必须是五颗星
  •     很难想象一个美国人可以讲中国隐士文化如此中国味道的娓娓道来。隐士两个人已经凸显出这个群体的特征,隐以修道,士是古代人们对于他们的敬意。处天地淡泊之地,修身养性。
  •     好看,好玩儿
  •     质朴得近乎枯燥
  •     当代高士传。行文有趣。讲相关历史的文字太多了,讲隐士的部分浅显了些,必然有很多更深度的东西只有自己亲身去探寻才知道。
  •     陶渊明在他的《桃花源记》中,记述了一个族群,他们的远祖为避秦祸,带领族人来到了与世隔绝的湘西武陵桃花源,数百年来,中国朝代已是几经变更,但他们安居乐业于世外桃源,“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当今之世,在崇山峻岭,或者远离人群的地方,也隐居着一些清修苦练的人,他们有的是道家练气修真之士,有的是佛门明心见性之客,有的也许非佛非道,也许亦佛亦道,避开尘俗的羁绊,乐于心灵的清静,他们无论隐于山岳,还是隐于寺院道观,还是和光同尘而隐于城市,都有一个共同点:甘于淡泊,坚持自我,与世无争。隐士,一个独特的边缘人群,以前,我们只能在释道儒的典籍,古人的著作和笔记,或者在当代的武侠小说中,才看得到这些山林隐逸的身影,很高兴也很庆幸,这几天我从赤松居士的《空谷幽兰》里,看到了当代的山林高士,赤松居士从一九八九年的春天起,几度走进终南山(书中泛指秦岭山脉),寻访了数百名隐居深山独自修行的比丘、比丘尼、居士、道士,了解他们的生活方式,与他们作哲学的探讨,作心灵的沟通,为我们保存了当代隐士的一些珍贵记录。纵观我国的历史,上下数千年,从黄帝问道于广成子,到尧、舜时代的许由和卷,下及百年前的虚云大师,几乎从有文字记载起,就已有隐士。隐士大至分为好几类:一类是绝对的隐居,独自修行,寄居于尘世之外,悠然自得,不再摄履红尘;一类是在悟道前隐居清修,悟道后入世教化,以出世之心,行入世之事,如三国的诸葛亮,如百年前的虚云大师;一类不一定隐于山林,也许是隐于城市,也许就是我们身边的很普通的朋友,他们和光同尘,但又能独立于天地之外,如列子;一类是当国家有难之时,出世拯救万民于水火,国家安定的时候,不留恋荣华富贵,退隐泉林,“功成遂退”,如汉代之张良,唐代之李泌。但有一类,却是以隐为名,以隐求名,以名博官升,此所谓“终南捷径”,这便不知道算不算是隐士了。赤松居士是美藉洋人,洋名比尔•波特,从一九七二年起,在台湾和香港修行和生活,有浓厚的国学底蕴,曾经将寒山的诗和一些佛教典籍翻译成英文,在欧美引起很大的反响。在《空谷幽兰》里,他以写实的笔法,写出作见所闻,兼插古人的诗词散文和笔记,遇到不尽如意的事,以幽默的笔法,让读者心领神会,不禁抚卷微笑。很敬佩真正能够处世而独立的隐士,他们无论是隐于深山,还是隐于闹市,自性清净,自心便是清净丛林,甘于淡泊,不以物喜,不以物悲,如空谷之幽兰,清净雅致,散发着淡淡的幽香。天雨流芳http://xwgzi.blog.163.com/blog/
  •     这本书是高中的时候一个有信佛倾向的语文老师推荐的,拖了很久,现在才看完。这本书就是“寻隐士手记”,里面也记载了和部分隐士对话的语录。翻译得很不错;内容来说,现在的我看不懂也看不透。不过一贯对隐士的感觉就是好像高深但多半属于“自欺”,明明活在尘世中却要弄德很出尘╮(╯▽╰)╭
  •     很好的书,作者寻访到那么多的修行人,让我得以知道了解他们,学习他们的思想。
  •     书中描写的当代隐士,也许境界不如中国历史上的那些隐士,但他们确实是当代的修行人。看完以后,很佩服作者。一个老外,一个很能吃苦,很懂中国文化的老外。书中也能发现很多有趣的信息,例如:马英九对大陆的宗教环境有偏见;我们的安全部门还是很负责任的;CEO治下的少林寺似乎在修行人圈里遭到不屑...
  •     小隐隐于野,大隐隐于朝,佩服大灾变后夹缝中生存的隐士们的顽强生命力/半梦半醒间,短暂告别浮华又迅速复归焦躁,出世与入世间必须做出抉择/虽然借外国人之口唱出一曲传统社会的挽歌,但真心相信清贫乐道的隐士们依然不会消亡
  •     比尔。波特的《空谷幽兰》,从它所介绍的人物和时间来看,这是一部史书;从它所描绘的景点景色和地域来看,这是一部国家地理杂志;从它电影文学剧本般的叙事方式和语言的洁净程度(这一点显然应该感谢译者)看,这是一部诗集或者散文集;从它所叙述的知识内容来看,这是一部中国宗教的科普书。
    但是,这其中任何一种,都不能准确定性这本书。因为这本书既有历史的深度、地理的广度,又有文学的魅力、宗教的神秘。
    它就像书中反复探寻的“道”。
    就像一个性命双修的隐士,就像它的书名,是空谷中的一朵幽兰。
    一口气读完,是需要时间的。这使我非常羡慕书中隐居的各位仙人,只有他们才有这样的时间。
    花费连续的时间来通读这部书,是一种享受。当我真正忘记一切,用两个工作日读完它的时候,忽然发现,我也拥有如此大把的时间。以至于我不得不回望我们所处的纷繁复杂的世界——
    这是一个步履匆匆的时代。太匆匆。因为太匆匆,步和履已经离异。因为太匆匆,负重的心一再颠沛和漂泊,最终流离失所。太匆匆,是因为道路太平坦,是因为道路太开阔。平坦和开阔,又导致了拥挤。拥挤使我们不得不反过头来看待崎岖和艰难。也许崎岖和艰难,才能给我们足够的空间去让我们自由伸展,自由呼吸。这本书为你提供了有效的办法,使你无论是假身或是真身,无论是性情或者是精神,都能合理地缓慢下来,安顿下来。它会使你知道,节奏决定着生命的质量。
    这是一个过于质感和坚硬的时代。横流的物欲,正在无情地挤压我们的胸腔。我们的心,我们的精神,我们的灵魂,正在遭受前所未有的侵略和威胁。我们不幸沦为工具和武器。钱的工具和武器,欲的工具和武器。肉和肉在争夺肉。行尸和走肉在强拆灵魂的栖息之地。忘记灵魂和抛弃灵魂是我们最炫酷的时尚。我们为此引以自豪。在这样的喧嚣和迷茫中,比尔波特是一个特例。他的特立独行,让我们感到清新,让我们的呼吸感到自然和放松。在他简洁的文字和清新的叙述中,灵魂因为有氧得到了还原。
    这是一个奢侈的时代。烧钱,堆楼,架桥毁桥,无休无止的核试验……在爆炸性的奢侈当中,最具代表性的奢侈,是信息的奢侈。信息掩盖了信息,信息淹没了信息,信息屏蔽了信息。信息造成了信息的丢失和毁灭。在此情形下,许多有益的事情,我们无法得知;许多生动的地方,我们失去方向;许多真正感动我们的高尚的人,我们不知所在……而这一切,又是我们滋养生命所不可或缺的。我们需要去伪存真,需要去粗取精,需要在纷繁复杂的信息之中找到自己的真要,需要在饕餮的奢侈中找回简约的精神家园。《空谷幽兰》所努力呈现的,就是这份简约。
    总之 ,这本书使我知道,在现实的深山之中,有一批人,心甘情愿甚至义无反顾地离群索居,过着古老而全新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因为清净而高贵,因为艰苦而神圣,因为简单而幸福。他们用生命去追寻生命的意义,用时间去丈量时间的价值,用心去探究心的真谛。
    更加具有实际意义的是,这本书还告诉我们,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也有一座终南,我们可以像书中的所写的那些人一样,干净、宁静、简洁、幸福地生活在这座山中。
  •     怎么说呢,总感觉隔了一层。
  •     看这本书的现实目的颇为功利:《天龙八部》中有这样的段子:萧远山、老慕容成天潜入少林寺藏经阁看武学秘籍不亦乐乎,武功禅学皆匪夷所思的扫地老僧发了慈悲心,给他们放些佛经。可老萧、老慕容过于执着,置之不理,终于走火入魔。我这几日应于现实,在看《砍掉成本》、《门口的野蛮人》。《空谷幽兰》拿来护心来着。如此浮躁的世事,隐士自隐,中华文明幸甚!书中说了,隐在心,修行在心,德在心。尘世中人,至少应有些许静心。
  •     重见中国隐士,终南山! 再读比尔波特的其他书不免流于浮表,
  •     作者不容易
  •     还可以吧,觉得一老外对中国历史了解这么深入,自愧不如。
  •     本书的作者将所有隐入山中修行的人都称为了“隐士”,虽然这并不是隐士的确切含义。但是,作者寻访到的,的确是一群值得尊敬的帮助的人,毕竟他们又这样的决心和胆量,特别是出家的女众。他们是了不起的一群人。人其实最耐不住地是孤独,能孤独的人说明他们的内心已经不孤独了。他们不需要人们过多的拜访,但是,他们如果能够得到朋友们的援手,对他们是很帮助的。
  •     别人推荐的书,据说是最了解中国古典文化的美国人对中国当代隐士的一些寻访,在现在如此功利的社会里,还有人能做到远离尘世喧嚣,觅一方净土去发掘内心的本源,实为可贵
  •     适合安静的时候读,就像在寂静幽深的山谷循着清香,寻找藏于山涧的兰花一样。
  •     对中国的道教和佛教隐士文化有比较详细的事例介绍 令穿插的历史事件也比较正确
  •     前一段时间在当当上买书,看到《空谷幽兰》的介绍:“中国人一直很崇敬隐士,没有人曾经对此做出过解释,也没有人要求解释。隐士就那么存在了,在城墙外,在大山里,雪后飘着几缕孤独的炊烟。从没有文字记载的时候起,中国就已经有了隐士。他们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他们弃平原之而取高山之烟霞;他们历史悠久,而又默默无闻;他们孕育了精神生活之根,是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社会中最受尊敬的人。”这段话让我很感兴趣。记得上高中的时候,语文老师讲到竹林七贤的故事,我立刻就被吸引了,之后不时会想起他们在翠绿的竹林中打铁,下棋,饮酒,作画的场面,那是何等的洒脱。我一方面羡慕他们的风骨,一方面考虑着出世与入世的问题。带着我的疑问,看到了这本由一位著名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的书,想看看他一位外国人是如何寻访当代的隐士,就买了此书。翻开书页,读着文字,并没有感受到一般译本的语言生涩感。这得宜于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和理解及译者深厚的翻译功力。我跟随作者的文字来了一次“眼睛想旅行”。了解到许由是中国最早的名隐士,他对尧让天下于他的回应是:“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矣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不受而逃去。)他没有接受尧的建议,为了清除这席谈话可能残留的影响,还到河边洗了耳朵。我对他的行为十分赞赏。在中国古代,选择隐居生活并不总是意味着艰苦的生活。除了宗教苦行者和真正的穷人之外,还有一些富有的隐士,他们的艺术感受力促使他们走出城市,走进附近的山里。但是在现代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还有真正的隐士存在吗?随着作者的寻访,我了解到现代居住在山里的隐士多是为了自己的宗教信仰修行的佛道两教的出家人。他们吃得很少,穿得很破,睡的是茅屋,在高山上垦荒,种菜,采松子或采集草药来自足。只有在不得以的情况下会下山去买些米面油盐等基本生活用品。作者寻访的路线是沿着钟南山脉(这是他了解到的隐士多居的地点),虽然沿途劳累,有些地方甚至险象环生,但他还是有毅力的走了下来。寻访了沿途的寺庙和山间的居士,书中记录了很多他们的对话,让我对他们的现状和对修行的理解有了新的认知。作者也有他非常喜欢的中国历史人物如王维等,他会追随他们的足迹前去遗址拜访,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敬意。文中穿插了很多典故诗文,这对外国人了解中国文化很有帮助,也传播了中华文明,让我们重温了祖国的瑰宝。通过这本书,我了解到道教现在是分为全真派(主要是北方)和正一派(主要是南方)。道教教导我们要清心寡欲,过一种宁静的生活,不偏不倚,要自然。佛教分为八宗:三论宗,唯识宗,律宗,净土宗,华严宗,密宗,禅宗,天台宗。使我对佛道两教有了进一步的理解。发现一些佛教的修行方法,如净土宗的观想和现代心理学有些观点不谋而和,原来古今中外很多东西是相通的,甚觉趣味盎然。我一直坚信自己的唯物主义价值观,之前旅游到寺庙等处就只是在外匆匆一睥,未做过多了解。看完本书觉得宗教也是中华文化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今后若旅游前去拜访,定会先做好功课,对这些场所多观察了解。但是话说回来,游客的来访打破了寺庙的宁静,不利于住寺人员的修行,所以他们搬到了大山里,成为不希望被人们打扰能够潜心修行的隐士。就像净业寺的宽明所说:“我们不出售门票,不让人们进来除非他们是来拜佛的……”所以在此提醒大家今后旅游到寺庙等地一定要保持安静,切勿大声喧哗,还寺庙作为修行场所该有的那份宁静。看到书中记载的当地2个村民为了一些小利,雨夜翻入净业寺把1300年前道宣(律宗创始人)亲手种植的杜仲树皮剥掉卖钱,使1300年的古树枯死,真是让人心痛。希望人们提高保护古物古迹的意识,不让此类的事情再发生。总之,看完第一遍后我还是对本书恋恋不舍,隔日就又拿起重读。能够不出家门,让比尔·波特带你去你可能一辈子都不会前去的地方,寻访隐士倾听他们的谈话,与之坐而论道,的确十分惬意,让我倍感值得。
  •     《空谷幽兰》,以书名达意,意蕴深远,这是一本可以为人进行心灵洗涤的书籍,或者更似是清幽中的一声钟声、蝉声、木鱼声,是天籁的声音,是远古的声音,书中的隐士总是与我们的生活保持着若即若离,同时间的相处,却不同空间的对望;同空间的相邻,却又不同时间的相隔。
    每当看着书本上的照片,我亦彷佛拿着书卷,坐在煤油灯下欣喜般阅读,直至内心平静的时候,总是想象着身若处于幽谷,头顶一盏明灯,身旁一缕檀香飘起,其臭如兰。
  •     (轉評) “隐士”是一个不合时宜的词,中国人已经不相信还有什么隐士存在,但天真的老外却对此不死心,比尔·波特便是不死心的一位,在上世纪一九八九年左右来到中国大陆寻找隐士,其过程写下来,便是《空谷幽兰》一书。 比尔·波特在1972年离开美国来到台湾,在一座寺院中生活,他这样描述:“天亮之前就起来诵经,夜晚听钟声,一日三餐素食,一个房间,一张床,一顶蚊帐,没有钞票。如果我的腿太痛了,或者对禅垫感到‘深恶痛绝’的时候,我就读书。”
  •     序是安妮宝贝写的,有点意外
  •     我们这里有鱼。
  •     e
  •     难得有外国人喜欢中国的隐士。书中的隐士与历史中的隐士有区别,大都是佛教高僧,我觉得高僧不是隐士,因为他们本身就是一个避世寡居的修行者
  •     一群坚持自己选择的人,自食其力,求道于野。作者值得人敬佩。
  •     很遗憾没有早点发现这本书。用空谷幽兰来比喻真正的隐士再合适不过了。本书给我的收获更多的来自于对道教和佛教的修行方式修行目标有所了解,以及对宗派之间的差别和相似性,以及关于禅的知识,深刻的内容和思想是隐藏在作者与隐士的对话中的,字里行间需要细细品味思考,建议有时间并对静心、参禅等感兴趣的人可以去看看。一定会有所收获的。会再考虑买几本送同道中的朋友的。
  •     这是比尔在中国寻找隐士的第一本书,还是80年代的中国,从书中可以了解当时的社会,中国人在一个外国佛教徒的眼中是什么。给人最大的启发是“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尤其喜欢找到各种隐士的路途艰难。现在的华山也是一样难行。
  •     这本书是我在和朋友说了终南山隐士后她介绍我看的写的是比尔探访中国隐士佛法与道教的历程。非常好的一本书细细的看了很久很是喜欢。
  •     何为隐,为何隐。何为禅,禅为何。在这个如此喧闹的世界,想寻找一个安静之地观自在,也变得如此之难。
  •     之前是看到国家地理杂志上有一篇关于终南山修行者的专稿,就是对那些当年被比尔波特采访过的修行者们的一个回访,包括对终南山附近修行现状的一个总体介绍,看完之后,马上把这本书买来一口气读完,两下一对比,很是感慨,真正修行的人是越来越少,信仰曾经的纯粹在这个物质世界里所剩已经无几,在最后的修行人仙逝之后,谁能从真正意义上继承他们的衣钵?尽管书本身写得妙趣横生,但仍让人忍不住时时叹息。
  •     一直以为中国已经没有隐士了,看了这本书,对“隐士”的含义有了全新的理解,其实,世间从来就不乏隐士,只是现在利欲熏心的年代里,人们忘却的隐士可寻可做。不确定性太多的时代里,当人们想起这件事的时候,可能隐士会很多,甚至会成为一个群体一个阶层。
  •     是看安妮宝贝书中提到的,买下静静看,终南山,隐士这个独特的群体中汇聚了许多高洁之士,比尔•波特于20世纪80年代末,亲自来到中国寻找隐士文化的传统与历史踪迹,并探访了散居于各地的隐修者,借此表达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赞叹和无限向往。好书,值得阅读。
  •     这段时间以来,一直忙于工作,身心俱疲。买了这本书也一直放起,没有时间看。上个周末,终于有一天休息,这才翻出来读。没想到,一下就吸引了我。书中,一个外国人,谈古论今,对中国文化会如此精熟,让我这个中文系的都觉惭愧。再比照隐士的生活,发现我们是不是追求的太多、欲望太强烈,被物质迷了眼,蒙了心?我们这一生,真正需要什么?想要留下什么呢?我想,这是每个人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     寻找中国的隐士,原来我们的生活之外还有这样的一群人。
  •     很早有人推荐此书,我犯了经验主义错误,一看这种充满文艺青年惆怅范儿的名字就有了偏见,迟迟未读。近日机缘巧合,与友人深聊此书,速速入手,读来只叹相见恨晚。这是一个美国学者写的关于中国隐士文化的书,比较客观和严谨,典型的美国风格,与国人写作风格大不同。其中有些典故无法考证其真伪,怎地我们和国际友人看到的文化还是有差异的。
  •     很认真填写,但是还是把空谷幽兰的评论写到了心经里,说实话心经还没有看完,但是应该很不错,看了比尔的空谷幽兰之后每提到一次某本书的名字我都买回来看,因为我从内心里已经把这位外国的汉学家视作自己的导师,所以他认为不错的书我基本全买回来看了,确实很不错,除了黄河之旅是游记更合适以外其他的书真的很好。比如空谷幽兰,禅的行囊,六祖慧能解的金刚金,华严经,楞伽经,比尔版的心经还没看
  •     一直以来我都以为避世自省的姿态在现实中只能停留于一种想法罢了,作者的足迹和那些隐士们让我震惊,原来真的有人选择去深山与世隔绝,吃很少的食物,修行,跟自我跟自然对话,真的有人过着这样的生活。反思自己的生存状态让我开始看得清那些不快乐都来源于填不满的欲望,当人渐渐被欲望主宰,就根本不知道为什么活着怎么活着,这本书让我开始这种反思,什么是有意义的人生,让我清醒,我的追求的到底是什么。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或会去做隐士,但是这些隐士的存在会让尘世中人反省自己的生活,我认为这是这本书的意义所在。现在距离作者当时的拜访经历已经过去很久了,不知道经济建设大刀阔斧的这些年里,那些隐士们的家园是否还存在,他们走进了更深的大山还是消失在终南的云海~~
  •     无意看到某篇文章中提到了比尔·波特专门寻访中国隐士之作《空谷幽兰》,细细品味后发现:隐士,还在。隐士们独居深山,远离世俗,只求一僻静之处悟道、参禅,寻求生命的真谛。也许真如某科学巨匠所言:当物理学家们通过量子物理等高深理论攀上科学顶峰揭开宇宙奥秘之时,佛学大师已在上面等候多时。
  •     这个老外还真是个中国通
  •     有那么一群人,或在自己的世界里,幸福对他们来说,其实很简单。为数很少的书会关注他们。这算是一本还不错的。
  •     空谷幽兰,不芳而香。谢谢比尔波特那大胡子爷爷,让人们在这样的浊世仍能心生美好。
  •     《空谷幽兰》是因为我看了一部有关比尔波特前往终南山寻访隐士的纪录片,才买了此本一读,可能是因为我去过终南山,而我又是生活在西安这座古都,所以读起来感觉非常亲切,对终南山隐士也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不错,这两天准备再买几本,以备送给来西安的友人赠阅~~
  •     一直在等精装本,貌似等不到了,便买下了这本。
    空谷幽兰,书名就给人一种极美的感觉。
    隐士是中国文化中的一个独特现象,也是中国文化风骨传承的一种方式。隐居山林,独自感悟自然,感悟本性……
    现代社会是一个浮华喧嚣的世界,每个人都在为各种事情忙碌着,追逐着。“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往往,皆为利往”。在这样的时代,获得一种心灵的宁静,似乎就更有必要。
    也许我们做不到像那些隐士那样隐居终南山,但是我们完全可以从这本书中获得一点心灵的隐居与宁静,给自己一点心得自由。
  •     看完对道家、佛家有了些了解,震撼于修行人生活的艰苦,更是佩服作者对这项工作的热情和对中国古代历史的熟悉。虽不算枯燥,但要静下心来才能看。
  •     穿插的关于中国文史的部分太干巴了,小小地烂尾了
  •     智者何存
  •     看到安妮宝贝作的序,当时我内心是抗拒的,但坚持读完了。典故和人物轶事的引用都很尊重史实,但作者对宗教和隐士精神的理解还停留在表象的层面上,行文中规中矩,比较平庸,适合外国读者。
  •     我居然看完了这么久都没标记过?
  •     包装精致,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的一部关于中国的“寻隐之旅”。很喜欢。
  •     比尔博特第一部关于中国隐士的书最早在2001年翻译出版,时隔11年,我才有幸在朋友的推荐下开始阅读这本书。自大学毕业以来从未如此酣畅痛快地读过书了,《空谷幽兰》这本书有一种神奇的魅力吸引我一直读下去,和作者一起遍访终南山。
    作者没有掺杂过多个人情感,只是从一个行者的角度来记录自己的终南山之行。山路难走,却阻碍不了他坚韧的意志。他对每一个采访过的寺院,比丘,比丘尼都熟记在心。
    在当时较为严肃的政治环境下,比尔能够遍访终南,拜访那么多隐士,展示几千年前的佛道体系下的历史文化、诗词歌赋、通过古今对照的方式铺展开一幅佛家道家修行的画卷,真是妙不可言。
    看完以后,小做诗句
    吾生仅剩几十载
    须臾了识道德休
    但求清宁扰烦减
    光息捻碎灰入尘
  •     一本在寻找终南山隐士过程中写成的书,其中不乏对道教和佛教的描写。外国人对中国的文化如此着迷,有些东西是超越国界的。
  •     可以从文中读出作者经历之不易,但丝毫没有去抱怨或去过多的描述,这才是一个真正的禅者。阅读此书之前从没想过当今时代还会有隐士,更没想到还会有这么多的隐士。而且告诉我们这个结果的居然是个外国人,作者对中国文化的热爱让我等汗颜。
  •     先看了这本书,才买来收藏。比尔波特笔下的隐士更像我们理解的修行者
  •     作者做为一个美国人,在中国寻找隐士,并且如此的执着,让我很是佩服,更让我敬佩的是他能都中国的历史文化理解的如此清楚,并能够潜心研究这么多年。当然里面的一些观点,及文字写作不一定很流畅,但这并不影响我们追随着他的步伐去寻找中国源远流长的历史精髓。
  •     发人深省,对于城市中的人来说,置身滚滚红尘浪滔天,每天面对无数欲望颠沛,若能保持自持修行的坚韧,遵循品德和良知,洁净恩慈,并以此化成心里一朵清香简单的兰花,即使不置身于幽深僻静的山谷,也能自留出一片清净天地。
  •     这本由美国比尔·波特所著、明洁翻译的作品,内容平实,客观的记录了隐者的生活,繁华的都市生活边缘还有这样一些人摒弃名利,承担孤独与贫寒,寻求修行之道。第一次读后道一个“静”字,平复了自己近期不安的情绪。这本书值得反复拜读!
  •     当我们在为工作 失恋 肥胖而沮丧对朋友喋喋不休抱怨的时候 我们可以想想这些人 比如采菊东篱下的陶渊明 比如梦蝶的庄子 比如骑青牛消失无踪的老聃 还有比尔伯特遇到的当代隐士 一箪一瓢隐居在深山茅屋无思无虑 却也悠然 有时食不果腹 衣不蔽体 至少 不会有我们这些烦恼 我不想说我们的烦恼是庸俗的 因为这是几乎每个人都会面对的 但是在某种程度上的确是庸俗的 比如我自己最近所放不下的事情 其实我们所烦恼的表面看是钱 是事业 是爱情 是性 其实本质上就是一口气:要争口气 放不下,出不来这口恶气等等。我们不必隐居深山 但是当我们为这口恶气而胸闷 哭泣 要死要活的时候 不妨读读这本书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 欲辨已忘言
  •     山中的隐士,寺庙中的隐士,道观中的隐士和城市中的隐士,我在看到这本书以前从来没有这么明确的概念,以为就是一些避世者,过着艰苦的与世隔绝的生活,甚至觉得其中有些人挺厌世的,但其实他们的世界没有那么虚无缥缈,作者遇到的隐者中甚至还有一些很健谈的人,只是无论怎样,他们的世界显然更加安静,能令他们看的更透彻。
  •     关于隐士与佛道的一本控寻之作,作者虽为老外,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相信比80%的国人都要了解,值得推荐
  •     寻访隐士   波特是个美国人,先读了他的《禅的行囊》以后,才回过头来读他的第一本书《空谷幽兰》。波特现在七十多岁了,年龄和我的母亲差不多。在美国靠救济金生活,两个孩子都在社会的最底层,女儿在服装厂工作,想要当一个服装设计师,可是却没有钱去读大学,可见波特家有多困难。     波特上过大学,上大学的时候,一不小心选修了一门外语改变了他的一生。他选的是汉语,那个年代汉语还不热,所以只有四个人上课,其中还有两个是国防部代培的。因为汉语的原因,波特认识了一个纽约的和尚,并且拜在他的门下,从此一生都和禅宗和中国结下了不解之缘。     波特向往中国的时候,大陆还不开放,于是波特来到了台湾,在台湾的寺庙里面,偶尔把中文典籍翻译给英语世界,挣点钱。可是波特翻译的书销量并不大。九十年代初大陆开放,波特也进入了中国旅行,到很多地方去寻访寺庙,并且来到终南山,寻找传说中的隐士。那是二十多年前的故事了,波特当时正值壮年,50多岁,长着一脸大胡子,走进深山,发现被中国人忽视了几十年的隐士,其实一直都躲在深山之中,早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波特的理想是走遍中国去寻找隐士,不过最终只去了终南山、华山一带,就遇到了很多隐居深山的隐士。于是波特就写出了这本书《空谷幽兰》,书是用英语写的,估计波特说汉语还可以,可能写汉字还有点问题,所以他的书都是用英语写的。可惜书在美国并没有人重视,等到翻译成汉语以后却成为了畅销书,因此波特的女儿也得以上了大学去学习服装设计。以前屡次拒绝波特的古根海姆基金会也大方的资助了波特的下一次行程,也就是《禅的行囊》的那次旅行。波特也成为了一个畅销书作家。他的命运从此改变。     这期《华夏地理》也就是美国《国家地理》的中文版,主打文章就是“再访空谷幽兰”,算起来这本书写的故事已经过去22年了,这么多年过去了,中国已经发生了有史以来最大的变化,那些波特遇到的深山中的隐士怎么样了呢?还在人世吗?这次调查发现,终南山上的游人越来越多,很多原来隐士们居住的茅棚,都已经成为了旅游景点,波特遇到过的隐士多数都已经离世,但是隐士的传统却从来没有断绝,很多隐士走进终南山的更深处,去修行。不仅是僧人,还有知识分子也进入了深山,隐士这一源远流长的传统,还将延续下去。只是在一个美国人的寻访中,让他们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让更多的人知道了这些终南山中的空谷幽兰。
  •     寻访现代隐士。如果我有追求,我会获得更多。
  •     记录很真实 但是少了一些深度 不过外国人能够了解至此已经是让人感慨万分。道很神奇 越来越想看道德经了 也想终有一天去一趟终南山。隐士不灭 一个有趣的角度。
  •     从百科中获知,我这是一本美国汉学家写的关于中国现代隐士的生存状况,一定会很有意思的~~~~
  •     只是觉得要是我能在50年代出生的话,那么我那时也就30岁左右的话.我也能去拜访那些隐士了.可是现在呢,就算我有经济能力了,也不同了,在这个摩登社会还有多少在深山中的隐居者呀?心中不免寒战.不过我相信还是有的.这种人能够冲破现在社会的种种诱惑!!这本书的确值得一看.里面还出现了,当时的马英九呢.还可以了解一点关于当时的大陆与台湾间的时势.
  •     一个外国人,比大多中国人还要对中国的文化热爱。
  •     这位美国人写的一本关于中国隐士的书.很有趣,没有想到,在中国会有很多人在山中过着很艰辛的生活,而让自己在精神上获得自由,获得感悟.
  •     第二次读这本书。你总可以看到有一些人再追寻一些你不理解的东西,但也隐隐觉得,这些人是值得敬重的。
  •     还行吧
  •     隐士似乎离我们很遥远,仿佛只是在古代的诗文歌赋中才可以找到他们的模糊的身影!然而,一个美国青年,凭着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执着与信念,踏上了寻找隐士的艰难旅程,他找到了这些如此珍贵的现代隐士的踪影,并且使我们确信在那皑皑的太白山深处,还有避世更深的隐士们存在——找到他们?这一点并不重要!而在现代熙来攘往、匆匆忙忙、逐利而居的人们来说,抽一点闲暇,品一品此书,或许真能从内心嗅到“空谷幽兰”那淡淡的幽香!
  •     这是帮朋友买的,朋友非常喜欢!首先,伯特先生并不是为了写这本书而深入山林寻访隐士,他为了寻访这些隐士频繁往来于中国的山麓和他的国家之间,过后他有所体会有所感悟,觉得很想把这些写出来!相比较有些为了写书而写书声称四个月时间走过了秦岭后而写的书,那内涵自然是不一样的。其次,作者心中有激情,有感动,更有平静的思考。而这些是自然而然发生的,没有丝毫的矫揉造作。在写隐士这么狭小的题材范围内,依然可以激起读者的兴趣!再者,书中叙述极为平和,让人愿意读,那语言是用隐士一般的思维思考出的!所以我的朋友非常喜欢,也比较推荐!不过,这书更适合有些年龄有些阅历的人细细体味!
  •     美国人的视角看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缺的隐士生活。平实的讲述,很吸引人。
  •     我曾经向往过在深山之中偶遇那些隐士,比尔波特走过的那些山我也基本上都去过,却没有他的境界。这本书用一个外国人的眼光看待中国历史文化中这些飘逸于深山的隐士,视角很独特,读起来有一种别样的感觉。
  •     写法太琐碎,关于隐士,作者主要寻找的是佛道教徒的隐士,但在中国的传统文化,更关注的是文人士人的“隐”。
  •     《空谷幽兰》是著名的一本介绍中国隐士的书籍,它在欧美各国掀起了一股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连我们单位的老外都听说过这本书。 看起来十分的 有味道。
    只是在这物欲横流的现实下,欲望都市里何处存有这样的隐士呢?
  •     西安周边地区旅游深度指南。
  •     此间堪避世,箕坐已忘年。
  •     老美的幽默加上汉学功底,可读性极高。
  •     作家是一位生活在中国台湾和香港的美国作家,这本书图文并茂,讲述了作者在中国寻找隐士的经历,是本可以清心的书。封面设计典雅大方。
  •     写的太烂,没有主次详略
  •     虽然里面有游记的影子,实则是为了衬托环境的不利,但更是为了让我们知道“隐士”为什么要在脱离世俗的地方生活。作为一名国外人,却对中国如此的了解,实属不易,但或许他前世也是一名中国人吧。

    隐士说的话,是世间最难追求的东西,只有经历过风雨的人才能体会其中的哲理。慢慢体会吧,值得我们去思考。
  •     大道至简,修道就是回归于无。读来净化心灵,可毕竟六根不净,连随缘度日都不尽能。
  •     近读美国作者比尔.波特著中国译者明洁译的《空谷幽兰》一书,我也想到:中国是一个有悠久隐士传统的国度,现在中国还有隐士吗?小隐隐于山,大隐隐于市,人们现在是否都隐在城市呢?时代毕竟不同了,现在和未来最吃香的人是那些勇于表现自己的人,有才能的人如今走终南捷径已经是走不通了,你纵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躲进深山老林,只有鬼才会去找你,现在的达官显贵已经走不了山路了!其实,隐者亦未必单为走终南一途,下面这段出自《后汉书》的话颇能说明隐退山林者其意图往往非一:“或隐居以求其志,或曲避以全其道,或静已以镇其躁,或去危以图其安,或垢俗以动其概,或疵物以激其清。”
  •     空谷幽兰》是美国汉学家比尔·波特写的一部关于中国的“寻隐之旅”。
    长知识
  •     总是忍不住去想:这个写中国书的外国老头是不是不小心投错胎了?其实他本该是一个中国人,一个有慧根的中国智者? 哈,回到书本身,跟着比尔去“旅行”,风拂长松静,泉响落花香,古道生幽草,梦钟渺仙乡,差不多二十多年前的寻访记录,关于那群与时代脱节,却并不与季节脱节的在山里安静度过一生的人,他们弃平原之尘埃而取高山之烟雾,默默无闻。比尔的叙述平淡宁静,这也是值得感激的地方,对于这么一群孕育精神生活之根的人,太多花哨的溢美之词真的不适合,所以如此简洁明了的记述,随着时间的打磨,显得愈发明亮有力。 而读一个外国人眼中的中国隐士,又平添了几分趣味儿。
  •     一个美国人,寻找中国隐士的旅程对中国文化非常了解,文字清新,质量很好,赞
  •     一个外国人来到中国,几经寻访中国当代隐士的书,写的非常好!
  •     带人走进另一个世界。虽然是写给外国人看的,但可能大多数中国人都不能理解这样一个世界吧。
  •     “那些隐藏着的人,终有一天会大放异彩。”看过这本书呢,算是看到了隐士的一点眉目,为从小的武侠梦和隐居梦,寻着那一点点的玄机。我有松风卖,与尔一葫芦。 不管是终南苦道还是终南捷径,路在脚下。
  •     前部分关于萨满的有点怪异。不能说有多好,但总想读下去,读完又有点失落。N年前郊区一次户外中,爬了很高的一段山,去到一个破败的道观,门口有颗树,终于到了树下回望时的感觉,印象深刻。看这本书的时候我想到了那一刻那个感觉。
  •     现在凤凰网上看到终南山隐士的故事,感慨自己在终南山下读书几年,同学几人春秋时节多次登上郊游,看到庙宇道庵,当初竟然不知此山如此有名。
    再次度空谷幽兰,读到一个个熟悉的地名,仿佛又回到那些一起爬山的年代。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