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中国人文观察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当代中国人文观察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
ISBN:9787301164907
作者:陈平原
页数:308页

章节摘录

民间办学改变了原有的教育体制,民间赞助文化学术,则将强化人文学者的独立精神。目前赞助学术的方式大致有如下三种:第一种基本上只出钱不问事,完全委托官方机构代为办理,如李嘉诚的资助汕头大学和霍英东的设立教育基金;第二种由前党政要员挂帅故能吸引海外资金,有众多学者参加具体操作故能从事比较切实的学术活动,如肖克任会长的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和叶选平任会长的中华民族文化促进会;第三种是境外基金会直接支持没有任何官方背景的学者的研究计划,如日本国际友谊学术基金会(筹)的资助出版《学人》集刊、德国大众汽车基金会的资助若干中国学者围绕“中国经济发展中的非经济因素”展开研究。第一种资金最为雄厚,但纯属官方控制;第三种民间色彩最浓,可资金来源有限,不该寄予太大希望。绝大部分捐资者希望以某种形式获得补偿,纯粹出于文化理想者实属凤毛麟角。资助官方或半官方机构可以得到某种回报,起码也能成为变相的广告,而直接资助学者个人则几乎没有任何社会影响。目前最为流行的是争取官、民兼顾,既出学术成果,又有社会影响。明知“企业赞助文化是一种远见卓识”②,只是国内企业家还没有阔到捐资时可以不计工本不讲实利的地步,大都要求有直接的广告效果。因此,电视剧制作、体育比赛和文艺表演都很容易找到厂家赞助,而人文研究则基本无人问津。《中国文化》集刊的出版,以及“505中国文化奖”的设立,都曾得到国内企业家的大力赞助③,这总算开了个好头。

前言

与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行的初版本相比,北大“增订版”的最大差异是,减少了《“五方杂处”说北京》与《“通俗小说”在中国》二文,增加了《“学术文”的研习与追摹》、《学术史视野中的“关键词”》、《重建“文学史”》、《中国大学改革,路在何方?》、《大学中文系的自我定位》、《校友与大学文化》等六文,另外,还有十六则议论当下的“学术随感录”。为何加一括号,以“续”相称?那是对于“八十年代”青春激情的呼应。1988年,我曾放下手头的研究,为《嘹望》周刊及《人民日报》撰写《关于“学术语法”》等六则“学术随感录”。这组短文,收入《学者的人间情怀》等书,在学界影响颇大。不同于昔日的一鼓作气,这回的写作,断断续续,只是表达了一介书生对于“当代中国学术”的持续关注。

内容概要

陈平原,广东潮州人,文学博士,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及系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香港中文大学讲座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会长。近年关注的课题包括20世纪中国文学、中国小说与中国散文、现代中国教育及学术、图像与文字等。曾被国家教委和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为“作出突出贡献的中国博士学位获得者”(1991),获全国高校第一、二、三届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著作奖(1995、1998、2003),第一、二届王瑶学术奖优秀论文一等奖(2002、2006),北京市第九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006),第三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2006),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人文社会科学)一等奖(2009)等。先后出版《中国小说叙事模式的转变》、《千古文人侠客梦》、《中国现代学术之建立》、《中国散文小说史》、《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大学何为》、《北京记忆与记忆北京》、 《左图右史与西学东渐》等著作30种。另外,出于学术民间化的追求,1991——2000年与友人合作主编人文集刊《学人》,2001年起主编学术集刊《现代中国》。治学之余,撰写随笔,借以关注现实人生,并保持心境的洒脱与性情的温润。

书籍目录

新版序
初版自序
近百年中国精英文化的失落
一 商品经济大潮与通俗文化的挑战
二 文化精英的社会角色及经济地位
三 泛政治意识、革命崇拜以及平民文学的迷思
当代中国人文学者的命运及其选择
一 人文学者的失落感
二 三个时期三种研究心态
三 文化人与学院派
四 重建学术自信
学术史·知识分子·民族主义——与东京大学渡边浩教授对话
一 学术史
二 知识分子
三 民族主义
(附录)“民族主义”及其他——答吴晓东问
网络时代的传统文化
一 “传统文化”在“当代中国”
二 关于“两种文化”的论争及其超越
三 网络时代的文化承传
四 答听众问
当代中国的文言与白话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学风的转变与文言的重现
三 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的顺利推广
四 关于高考作文《赤兔之死》的论争
五 如何感受纳兰性德
六 怎样看待文言之“模仿秀”
大众传媒与现代学术
一 “学者在电视上露脸”能否“得分”
二 人文学者如何面对大众传媒
三 大众传媒能否赞助现代学术
四 在“拒绝”与“同化”之间
武侠小说与功夫电影
一 关于游侠的想象
二 武侠小说作为学术课题
三 从武侠小说到功夫电影
四 打斗场面与特技表演
怀念“小说的世纪”——《新小说》百年祭
一 “小说的世纪”
二 政治与文学的纠葛
三 漫无涯际的文类
四 “新世纪”的困惑
[附录] “文学”如何“教育”
“学术文”的研习与追摹
一 关于“学术文”
二 何谓“Seminar”
三 作为训练的“学术史”
四 什么是“中国现代学术”
五 学术文章的经营
[附录一]“现代中国学术”课程阅读文选目录
[附录二]学术史课程的理念与实践
学术史视野中的“关键词”
一 幽灵一般的“关键词”
二 《关键词》之进入中国
三 不同的工作目标
四 从“词汇的结构”到“观念的历史”
五 “新训诂学”与外来词研究
重建“文学史”
一 学术史视野中的“文学史”
二 可爱但又可疑的知识
三 知识、趣味与技能
四 以“阅读”为中心
五 “重写”抑或“重建”
中国大学改革,路在何方?——答《书城》记者问
大学中文系的自我定位——答《上海书评》记者问
校友与大学文化
学术随感录(续)
一 坦然面对新世纪
二 有感于“学术腐败”
三 谁来监督中国学界
四 学问不是评出来的
五 《读书》的文体
六 大学的“实”与“虚”
七 “有话”为什么不“好好说”
八 怀念“小书”
九 大学以精神为最上
十 “剑”是怎样“磨”成的
十一 怀想三十年前的“读书”
十二 请加入这道“风景”
十三 “博雅清谈”开场白
十四 “中国作家北大行”开场白
十五 “学术”谁来“评价”
索引

编辑推荐

《当代中国人文观察(增订本)》:博雅英华·陈平原著作系列。

作者简介

与2004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刊行的初版本相比,北大“增订版”的最大差异是,减少了《“五方杂处”说北京》与《“通俗小说”在中国》二文,增加了《“学术文”的研习与追摹》、《学术史视野中的“关键词”》、《重建“文学史”》、《中国大学改革,路在何方?》、《大学中文系的自我定位》、《校友与大学文化》等六文,另外,还有十六则议论当下的“学术随感录”。为何加一括号,以“续”相称?那是对于“八十年代”青春激情的呼应。1988年,我曾放下手头的研究,为《嘹望》周刊及《人民日报》撰写《关于“学术语法”》等六则“学术随感录”。这组短文,收入《学者的人间情怀》等书,在学界影响颇大。不同于昔日的一鼓作气,这回的写作,断断续续,只是表达了一介书生对于“当代中国学术”的持续关注。

图书封面


 当代中国人文观察下载



发布书评

 
 


精彩短评 (总计14条)

  •     不管自己愿不愿意,立场果然还是会影响视角啊……
  •     该作者的书都值得一读
  •     文化人,时代人,不是人。
  •     很不错,但是被容比较杂,体系不够完整,属于片段性质的随感
  •     刻录机高搜丢hi刚i不放屁usa能够恢复好撒
  •     观得多了,也就能察了。
  •     相对来说学术性差一些,但本来也不是学术著作……
  •     关于怎么做学问,讨论学术方式的章节选题视角不错,其他部分只是学者级。
  •     心得需慢慢品得
  •     此书表现陈先生的深思一面
  •     多年前的文章,其中谈到的问题与现象现在看来不仅不过时,依然是悬而未决。
  •     学者的人间情怀
  •     陈平原先生将随笔与学术论文分的很清楚。人文学者可以通过随笔介入现实,而从事学术则要保持专业性和客观性。谨记谨记。
  •     忧患同情。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