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育与村落文化·一爷之孙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生育与村落文化·一爷之孙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
出版日期:2003-7-1
ISBN:9787503923630
作者:李银河
页数:422页

内容概要

李银河,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美国匹兹堡大学社会学博士、北京大学社会学博士后。
1952年2月生于北京。主要著(译)作有:《同性恋亚文化》、《生育与中国村落文化》、《中国人的性爱与婚姻》、《中国婚姻家庭及其变迁》、《中国女性的性与爱》、《他们的世界—中国男同性恋群落透视》等。李银河研究员是中国第一位研究性的女社会学家,也是当今中国最著名的社会性学家之一,并于1999年被《亚洲周刊》评为中国五十位最具影响的人物之一。

书籍目录

前言
一、生育文化类型
生育文化的定义
生育文化类型
我国的三种生育文化类型
人口学的困境
宏观人口学的描述
微观人口学的解释
农村养育孩子的成本与效用
贝克尔理论不适用于中国农村
三、村落文化
村落文化的定义
村落与宗族
村落文化如何影响生育行为
四、生育的物质动机
孩子的直接经济效用
孩子的养老保险效用
老年自养问题
……

作者简介

本卷收入的两本书是我在家庭社会学领域的一点探索心得。《生育与村落文化》写于20世纪90年代初。该书以我国南方与北方各一个村庄中所搜集到的资料为依据,比较了生活在不同生活环境的人们在生育观念上的巨大差异,并探讨了这种差异所具备的理论上的意义。
《一爷之孙》是通过对北京一个大家庭(六代百余人漂自同一位祖先)的研究资料写作而成的。书里描述了这个典型的中国家庭的人际关系及其模式变迁。由于这项研究采用的是深入访谈的方法,当然就得到了不少有趣的故事。对于费孝通先生所说的社会学研究要“出故事”的教诲,我始终念念不忘,并且引以为研究的真谛和乐趣之所在。

图书封面


 生育与村落文化·一爷之孙下载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4条)

  •     很好的书,想推荐给某人,引导她从事社会学研究的,最终遗憾没有做成。这书是我09年读过最有益的书,家族家庭与夫妻家庭,呜呼,吾人治学,不幸为学所治。
  •     这是一本讨论中国村落生育文化的书,在书的开始作者便给生育文化下了定义,她将其定义为:“人类生育这一问题上的一整套观念、信仰、风俗、习惯及行为方式。”马克思唯物辩证主义哲学认为世界观决定方法论,所以我以为在目前中国面临着严重的人口压力的前提下,只有当我们充分了解到中国人目前的生育行为有哪些特征,人们分别受到哪些因素的影响而会自主地选择多育、少育或不育,尔后才有依据去谈及如何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以达到缓和人口压力,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我国,由于国家的计划生育政策这一外力的作用下,人口增长率已经有相当程度的下降,但由于人口基数过大,并不太高的生育率仍然使人口的每年绝对增长数达到惊人的程度,在这当中,占人口大多数的农民做出了最大的“贡献”。根据生育文化的三种类型(多育型、少育型和不育型)来划分,多育型(三胎以上)大多盛行在农村,当然这并不是否认农村也有许多计划内生育的二胎子女家庭。在本项研究中,作者选择了三组调查对象。其中,传统型(多育型)选择了山西沁县南山头村;政策性少育型选择了浙江余姚南阳村;不育型则由北京市区的自愿不育夫妇及独身者来作代表。作这种选择的一个依据是,从能够较好反映生育水平的出生率来看,浙江省是仅次于上海(10.31%)和北京(13.01%)两个直辖市的全国各省中出生率最低的省份,其出生率仅为15.33%,比天津(15.61%)还要低一些;而山西省的人口出生率在全国各省中虽不太高,却高于全国出生率的平均值21.06%,为22.54%。在分析村落文化之前,作者首先试着用微观人口学的内容来对中国农民的行为进行解释,并为此引用了微观人口经济学的“孩子成本效用理论”,其代表人物是里宾斯坦和贝克尔,他们对生育孩子的行为作了成本效用的分析。这里的“成本”包括了父母生育抚养孩子的全部花费外加父母投入时间的影子价格。贝克尔是在这个理论上颇具代表性的人物,他首先从一个经济学的普遍规律出发,即任何一种商品的需求数量与该商品的价值呈负相关关系。在此之上,他进一步提出了将孩子视同于耐用消费品和耐用生产品的观点,他说:“对大多数父母来说,孩子是一种精神收入的来源或满足,而用经济学家的术语来说,孩子将被看作是消费品。孩子也许有时可以提供现金收入,那么孩子同样是一种生产物品……我将试图阐明,在分析对孩子的需求时,耐用消费品的需求理论是一个很有用的结构。”当养育孩子的成本超过效用时,孩子可以视同于耐用消费品;而当效用超过成本时,则可以将孩子视同耐用生产品。如果将这个理论用在中国的话,那么可以推测,正是因为在中国生养孩子的净成本(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之和减去孩子为家庭提供的货币收入和服务的现值)是负值,所以中国人才绝对要生育,并认为生得越多越好,那么只要能够设法使孩子的净成本在中国变成正值,中国人就会少生孩子,降低了对孩子的需求,困扰着中国的人口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然而,这种人口经济学的成本效用逻辑大致只属于个人本位的社会,而村落文化显然是不符合个人本位社会文化的两个基本前提的:一、家庭是个理性的决策单位;二、这个决策单位是根据类似市场的原则来决定自己的生育行为的。相比之下,在以家庭为本位的我国现实社会当中,在村落文化这一特定的生活环境中,生育行为还远远不是一种按照商品经济的规律在运行的经济行为,而常常表现出一种不计经济后果的性质。村落中的人,仿佛在用自己的一生作一个终极的赌博,赌注就押在孩子身上。他们把一生的全部心血都押上去之后,所期待的收获是孩子的良心。他们把一生的全部心血都押上去之后,所期待的收获是孩子的良心。碰上孝顺的孩子,他们的晚年就会富裕幸福;碰上良心差些不太孝顺的孩子,他们的晚年生活就拮据凄凉;大多数人处在中间水平。也就是说,微观人口经济学难以对中国农民的生育行为作出完全的解释。在此我想说说我的一些想法。我是家里的独女,说到给父母提供一个良好的养老环境,其实压力上是挺大的。想一想,当父母退休之后,我应该也到了生儿育女的年龄,这样如何能顾及双方呢?虽然父母早就跟我说,他们老了之后能够自理,但是身为唯一的女儿,照顾他们自然是义不容辞的责任。想想,如果家里有几个兄弟姐妹,这种压力或许就没有那么大了。其实在国外,亲子关系的表现跟在中国有很大的区别,他们独立的思想更加强烈,比如说成年之后孩子便不会再向家里要生活费,而是自己打工去赚取生活费。而他们的亲子关系是更为平等的一种关系,一般结婚后子女与父母都是分开生活,各自打理。我认为,这或许会是更适合现代城市人,特别是独生子女家庭的生活方式,当孩子成年之后,家长应该试着锻炼孩子自立的能力,而不是像我现在,每个月还是拿着家里给的生活费。当然我现在也在积极改变这种状态,比如去做家教,但是如果要完全脱离家里的资助,似乎又是不现实的,面对的就是这样的虽然心里清楚,却很难付诸行动的矛盾命题。中国的父母应该是全世界最负责任的父母,特别是现在计划生育的政策下,许多家里都只有一个小孩,所以父母更是把所以的爱心倾注在这唯一的孩子身上,但是我觉得这对于孩子的成长实际上是非常不利的,特别是对儿童社会化和人格发展产生了一些消极的影响。比如说,身心发展迟缓、情绪不稳定、忍耐力差、依赖性强、缺乏远大目标、缺乏独立性和创造性等等。在我家教期间就能非常强烈的感受到这一点,学生家里的条件应该是在广州来说非常富足的家庭,学生是高二的男生,学习成绩差且态度非常的不认真,最喜欢对妈妈发脾气。有一件事是这样的,某日学生的手机被高中的老师没收了,学生非常的不开心,回到家就把书啊,文具啊等跟学习有关的东西都能撕的撕,能扔的扔,学生的爸爸妈妈非常无奈,但是又不舍得打骂孩子,便为了让孩子消气,当即带他去买了一个新手机,这样他才愿意上课。得知这件事之后,我终于明白了他那么恶劣的性格是如何常年累月形成的,他的父母的纵容和溺爱,令到学生认为只要发脾气,只要以不学习相要挟,就算是天上的星星,父母也会毫不犹豫的去摘。教育是要掌握时机跟事件的,如果在老师没收手机之后,家长能够好好地教育以及为学生分析为什么老师要没收手机,手机对学习的不利等等问题,我想这对学生的成长应该更加有利。所以我认为,这一点也是计划生育执行过程中应该考虑的因素,而不仅仅是对人数的限制。特别是在城市,许多人是有能力抚养多个孩子的。试想,当富裕的家庭当中,如果有多个孩子,那么父母对每个孩子的关注度就会相对分散,这样或许会更有利于孩子的成长。以前我曾经读过一个例子,是对比中国家长与美国家长的。某一天家长不满足孩子的愿望,于是孩子在吃饭的时候决定绝食以表抗议,中国的家长此时可能会有两种情况,一种是家长会先劝孩子赶快吃饭,饿着肚子对身体不好,如果还是不听此时忍无可忍的家长可能就要动手了,最后小孩只能含着眼泪伤心地吃饭,另一种是家长不舍得打骂孩子,看孩子不吃饭十分着急,后来就承诺实现孩子的愿望,于是孩子就开开心心地吃饭了。但是在美国,孩子不吃饭家长不会管,只会叫其他的家庭成员继续吃,从早餐、午餐到晚餐,最后孩子实在饿的受不了了,就只能自己硬着头皮吃,因此事情也就这样解决了。如果是我的话,我其实会更倾向美国家长的教育方式,同时我也会跟孩子解释为什么不能满足,让他去想其他的办法,而不只是伸出手问家长索要。在此,其实我是想表达计划生育政策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这也能被总结为宏观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计划生育工作效果的关系问题,而导致的情况是在最不需要降低出生率的地方,出生率在自然地降低;在需要降低出生率的地方,要靠强制的计划生育来把它降低;在最需要降低出生率的地方,连强制的计划生育也没有效力。这是我自己的一些思考,现在回到书中来。在前文中,我们已经说明了微观人口经济学难以对中国农民的生育行为作出完全的解释,但是作者为什么又选择了村落这种独特的文化环境来解释中国生育文化的特异之处呢?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村落文化的概念。它是相对于都市文化而言,指以信息共有为其主要特征的一小群所拥有的文化。在这个小群体中,每个人对群体内其他成员的情况都谙熟于胸;发生于这群人之间的一切事件都不会逃过每个成员的视野;一言以蔽之,小群体中的一切信息都是共享的。在这个特点的影响下,很容易感到本村的事和村外的事在村民眼里是不一样的,前者有一等的意义,后者只有二等的意义。故而仿佛有一道壁垒,立在本村落与外面世界的地理边际处;也立在村里人与村外人的心理边际处。壁垒内是个很近的世界,外面的世界很遥远。这样的生活环境就生成了看问题的方式的不同。举个例子,假如世界小了,自己就变得更加重要,自己的宗就会变得大起来,家也会成为一个相对较大的单位。在这样一座人际关系的孤岛上,有关自己的一切都被放大了。由此产生一些作法,在其他环境中是不可想象的。因此,中国传统文化的大多数特异之处,放到村落文化的背景下,都显得格外合理;故而用村落这种独特的文化环境来解释中国文化的这些特异之处从理论的角度来说或许比其他解释更加接近真实。具体来说,村落文化对生育行为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因“人多”可成“势众”,从而鼓励了大家庭多子女;二是因“竞争”的规则,使村落中人全力以赴,投入生育的竞赛;三是因“趋同”的规则以及村落中人对公平的强烈要求,形成一股相互制约的力量。其中,在大多数情况下,所谓“人多势众”是一个不争的事实。家庭人口的多少同一个人在村里的势力之间往往有着正比关系。人们的生育动力在很大的程度上来自这种村落文化中人际关系的需要。在村落中生活的人面临着这样一个现实:要想有势力,首先就要有人。家庭人口众多,亲戚阵容庞大,在传统社会中绝对具有正面价值。每一个希望变得有钱有势的农民都是把生育当做一种改善生存现状的机会来看待的。而“竞争”的规则,在我看来是在一种近乎畸形的村落文化规范的压力下所产生的,的确是身为一个都市的我经过深入的思考才能理解。在生儿育女、婚丧嫁娶、盖房修墓这些大事上,村落文化中的每个人都受到压力,要求他们按既定规矩来办,而且争取超过别人。在作者的调查中,她提到:农民在所有这些事情上似乎全都显出一种“身不由己”的样子。为什么一定要生儿子?因为别人要骂“绝后”;为什么婚事一定要大办,甚至不惜倾家荡产、负债累累?因为“丢不起面子”。在村落文化的狭小空间里生活,人们不仅仅是被周围的环境胁迫着去循规蹈矩,而且会全身心的投入进去,加入整个村落的竞争“游戏”,这是一种以人的一生为单位时间的投入。相对于农村人,城市人尽管也有压力,但远不如村落文化中的从众压力那么强大。在农村人心目中重得不得了的生育压力,在城市人当中已经轻了许多。一对在婚前就商定自愿不育的夫妇(妻子做过人流),在回答如何作出不育决定这一问题时写道:“商定过程很简单,因为两厢情愿”这对夫妇在作出不育决定的过程中虽然受到过父母和其他亲属的反对,但他们认为并未受到太大的社会压力,没有人公开讽刺或暗示过他们无生育能力,他们也没有担心过别人会这样想。而在村落文化中,生育的压力比城市要大得多,使人难以超脱。一个人如不按照规范办事,就会蒙受沉重的失败感,而且有些会成为终生的失败感,就像我们在南阳村见到的那位全村唯一的老单身汉那样——他是全村人怜悯的对象,是给村里所有年轻人作出的一个活生生的反面榜样。或许他的生活方式有他的理由,有他的好处,甚至他可以自以为活得潇洒,但他无力改变村落中人认为他的一生是个失败这种看法。在那样一个狭小的环境里,这种压力实在是一般人难以承受的。在目前中国的大都市中,人们已经可以自愿选择参加哪些比赛,而不必像村落中人那样,几乎是被迫的走上每一个赛场。似乎只有在城市里,富裕才意味着个人享受更好的生活。几千年以来,中国一直是个农业社会,虽然近年来工业和城市有所发展,农民人口仍占80%。作者总结道,如果要在控制中国人口和改变国人生育观念上举出一个最终的解决办法,那就是在未来的数十或数百年间,将城市人口从目前的20%增加到80%、90%,以至更多。换言之,使更多的人脱离村落文化的环境,进入都市文化之中。作者的结论是无可厚非的,而这个过程也肯定比想象中还要艰难许多,但舍此之外,别无他途。
  •     写的很真实,现在中国的村落还真像书里写的一样,经过这么多年也没有什么变化,中国人的观念被厚重的伦理所压迫的已经成了习惯,希望有朝一日能够幻醒当代人。

精彩短评 (总计17条)

  •     村落文化可以说是一种耻感文化。正因为人生活在这样一个没有陌生人的地方,每个人都熟悉他,注视他,评说他,他才会在做‘错事’时产生羞耻的感觉。因此可以说,村落文化既是耻感文化所产生的源头,又是它的载体。在生育这件事上,罪感文化不会促进生育,因为不生或少生并非犯罪;而耻感文化却可以促进生育,因为它对于非罪的行为也作出了规范——人人都要生育,不仅如此,还要多多生育,生育男孩。不愿这样做或做不到的人就会蒙受耻辱。
  •     每每简简单单的几句话就勾勒出一个人的一生,透出无数纸背后的沧桑,其实人和人都差不多,就是墓志铭,悼词里的那几句,平凡而琐碎的生活大多是一而再,再二三的重复,是那么的渺小,在这个世界上留不下一丝痕迹,就像湖面上的涟漪,稍纵即逝
  •     数据分析很不给力啊 ethnography还是比较enlightening的
  •     研究呈现的内容有些过时,比如很多调查是80-90年代做的。但你会惊奇的发现,很多结论又没有过时。
  •     村文化~
  •     从理论、方法看都没有太多惊喜,也许功力在于扎扎实实地把故事讲出来,把一种也许带有偏见的洞见讲出来,而且不太容易被驳倒。文风有小波的影子,狡黠而老辣。
  •     以儿养老的转变与货币经济的发展是紧密相关的,当多口人不过锅里添碗水自然是多生多个劳动力。没道理要双亲拿自己的养老钱给子女婚嫁。中国人太多了,降到10亿以下那是极好的。老龄化都是因为以前生太多现在又没生那么多,可若有人说宁愿像几十年前生好多个也不要老龄化那我只能认为这人脑残片吃多了。中国既然经历过人口红利了必须想到为经济发展做出贡献的劳动者也是会老的,而且人口红利的结束将逼迫经济转型,血汗工厂统统消失吧,让劳动者得到应有的尊重,难道中国人有口吃的就能任所欲为了吗?为维系国家的存在将大部分人维持于很低的生活水平作为劳动力来榨取剩余价值然后鼓励继续产生下一代作为源源不断的劳力,我深恶这种卑劣。国家和家族只能是人的生活的组织途径而非目的。说起来都是自作孽……还是把人口第一的桂冠让给印度吧。
  •     90年代初的研究已然洞见:传统文化强制性在弱化,少生育和不生育才是符合女性自然选择的。
  •     生育与村落文化很棒,有好些有意思的话
  •     虽然作者的很多想法我都不怎么能同意,但书中所描述的很多细节的东西还是很不错的。
  •     起点在于反驳贝克尔《家庭经济分析》中的孩子成本效用理论,通过对沁县南山头村,浙东余姚南阳村以及北京城市居民的调查研究,得出了,生育观是村落文化的产物,与经济的关系并没有那么密切。要消灭农民,消灭村落,把农民变成城市人,使他们脱离村落文化的环境,这样生育观才能大变的结论。
  •     较清楚阐明了1、是什么影响了我们的生育观念;2、现代家庭的组织关系是如何发生改变,它又将去往何方?
  •     对写书很有帮助。因为秉持“家丑不可外扬”中国家庭的成长速度始终堪忧。
  •     对我来说是很好的书!因为我要参考用!不用多说,李教授和她先生的作品都是好书,都是大师级,有品质
  •     讲故事也是研究社会学的哲学
  •     赶紧把这些书清了吧,都没时间看专业书了啊啊啊啊啊啊....
  •     李银河不是作秀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