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遗产(第三辑)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民族遗产(第三辑)

出版社:学苑出版社
出版日期:2010-12
ISBN:9787507736908
作者:文日焕,祁庆富 主编
页数:251页

章节摘录

版权页:虽然弱势文化可以接受强势文化的合理影响,但是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改变强势文化对其挤压的处境。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身份的基本依据,是民族母体文化,是一个民族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根”。如果失去了“根”,也就失去了民族特性和持续发展的动力。所以,李瑞环指出:“一个国家要实现文化的繁荣,必须注重研究和继承民族文化的优秀遗产。在深刻的社会变革过程中,文化的内容和形式必然会有许多新的变化,但优秀的民族文化不能丢。”我们保护即将失传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是要努力为受到现代文化冲击的传统文化开辟一块繁衍生存的绿地,使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念、道德伦理和生活方式)还能为当代和我们的子孙后代绽放出丰硕的精神花朵。二、现代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统一性及表现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基础。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国办发[2005]18号)指出:“保护和利用好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对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经济社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国家和民族发展的需要,也是国际社会文明对话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往往凝聚着这个民族对客观世界的历史认知,积淀着这个民族深沉的精神追求和价值准则。这种精神力量和价值观是民族振兴的强大凝聚力和动力源泉。当下中国,在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的现代化建设道路上,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所承载的民族精神不容忽视,应当更好地珍惜、保护、传承。人类历史发展的过程,就是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千百年来,古老的中华文明,持续不断地为世界进步作出了不朽的贡献。历史的车轮滚滚向前,全方位深层次开放的当代中国更加积极地参与着国际对话,与祖先相比,我们更应该向世界展示和输出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非物质文化遗产应该更好地得到保护和传承。现代化建设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重要目的。我国现代化建设是一项艰巨的伟大任务,需要凝聚全民族的精神力量,需要最大限度地学习掌握古代先贤留给子孙后代的不朽智慧。民族精神是民族生命的外射,是民族特性的显现。“一定民族的民族特点一定体现在该民族的历史当中。”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映射着我们悠久的历史、饱含着中华活态的民族精神,它构成了维系民族成员的心理纽带,是民族生命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凝聚民族精神、团结奋进的重要性来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同现代化建设紧密相关、休戚与共。在数量繁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祖先留给我们的不仅仅是自信心和自豪感,还有认识世界、解释世界、开拓未知领域的手段、方法和技巧。

内容概要

文日焕,男,朝鲜族,文学博士,1951年8月28日生于辽宁省抚顺市。现为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文日焕教授长期从事朝鲜古典文学研究与教学,在教学理论探讨与学术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大成果。文日焕教授1977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大学朝鲜语言文学专业并 留校任教,1982年至1988年赴朝鲜金日成综合大学师从金春泽教授攻读朝鲜古典文学副博士学位,获文学副博士学位,1984年至2001年在延边大学师从郑判龙教授攻读朝鲜文学博士学位,获文学博士学位。
祁庆富 教授,博士生导师。汉族。1970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朝鲜语专业;1981年毕业于中央民族学院民族研究所,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后留校任教。曾任民族学系副主任、民族研究所副所长、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专家工作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民族学、民族文化遗产研究。代表作有《中国少数民族吉祥物》(获第三届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朝鲜诗选校注》、《西南夷》、《民族文化遗产》(主编)等。主要讲授中国文化通论、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民族学调查方法、中华民族吉祥物等课程。

书籍目录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沿话题
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概念阐释与地方文化传统的重建
论“文化空间”
试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活态保护的内涵和原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数字化管理
——以湖北宜昌市非物质文化遗产数据库建设为例
现代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系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研究
从“泥人张”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称谓的知识产权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立法建言
传统工艺技术研究
试论传统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开发
中国鄂伦春族桦皮工艺文化的传承和振兴远景
艺术与科学的完美结合体
——中国民间香包
传统物质文化研究与现代设计艺术
现代“韩山苎布”的织造以及存续危机小考
年画传承人口述史田野作业的方法与思考
再论中韩两国陶瓷、冶炼行业人祭传说的比较
表演艺术研究
灯节与秧歌
——关于秧歌起源的历史地理学研究
贵州傩戏宗教性、神秘性、戏剧性简论
脱离与融入:近代都市社会街头艺人身份的建构
——以北京天桥街头艺人为例
传统节日与仪式研究
从“改正朔”到“废旧历”
——阳历及其节日在民国时期的演变
仪式与舞蹈
文化母题:蕴藏于传统之中的生命动力
——以七夕的牛郎织女传说故事为例
颜文姜庙会信仰文化圈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博物馆保护
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中博物馆的地位和作用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民间知识
《齐民要术》中的农业减灾技术研究
民间知识解码:传统婚制“舅姑”称谓之秘
非物质文化遗产表述文法研究
节日纪念物与传统节日现代性的建构
《民族遗产》约稿函

编辑推荐

《民族遗产(第3辑)》由中央民族大学“985工程”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与保护中心和中央民族大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办。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概念阐释与地方文化传统的重建论“文化空间”从“泥人张”看非物质文化遗产称谓的知识产权保护试论传统工艺美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保护与开发博物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作者简介

《民族遗产(第3辑)》是一本专业的民族遗产论文专著,介绍全世界民族遗产的研究、前沿话题、保护等。《民族遗产(第3辑)》内容包括《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心概念阐释与地方文化传统的重建》《现代化建设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关系研究》《中国鄂伦春族桦皮工艺文化的传承和振兴远景》《贵州傩戏宗教性、神秘性、戏剧性简论》等。

图书封面


 民族遗产(第三辑)下载



发布书评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