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泉高致

当前位置:首页 > 文化 > 中国文化 > 林泉高致

出版社:中华书局
出版日期:2010-9
ISBN:9787101075250
作者:(宋)郭熙
页数:205页

章节摘录

插图:《论语》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指礼、乐、射、御、书、数。书,和画是同源的。《易》中的《山坟》、《气坟》、《形坟》,出自三皇之手,《山坟》近乎山,《气坟》近乎气,《形坟》近乎形,都是绘画的草创阶段。黄帝创制衣裳,有图案,有数目,或绘出,或绣出,都是绘画的本源。所以舜所创制的十二种图案,有山、龙、华虫等等,据他说都是“观古人象”所得。《尔雅》说:“画,象也”,提到了物象与图画的关系。《周易》有设卦、观象、系辞的说法,《论语》有“绘事后素”的说法、《周礼》有“绘画之事后素工”的说法,可见绘画的起源非常久远、崇高。自古以来探讨伏羲画八卦,都把“画”解释成“今汝画”的“画”。“画”的意思是“止”,这就让人很难理解“画八卦”的意思了。所以“画”就是绘画的意思,只不过如今的绘画属于后来的发展,当时只是绘制符号而已。再如现在可以看到的古文、篆书、籀书、鸟书,都有象形的特征,其创制的方法也与象形画一样。我童年时侍奉先父游览山林,每当挥笔作画,先父一定说:“画山水有一定的法度,怎能草率。”我每听到一条教训,立刻录于笔端。现在收集整理,大概有几十上百条,不敢丢掉,想把它们留给同好。唉!先父年轻时修习道家学问,练习吐故纳新之术,本来逍遥于世俗之外,也没有绘画的家学,可能因为天性相近,于是潜心绘事,并由此成名。然而对于孝友仁施这样的伦理德行,先父是终生遵行的。他的这番志趣,也应让子孙知晓。

前言

南宋学者邓椿讲过一个故事:先大父在枢府日,有旨赐第于龙津桥侧,先君侍郎作提举官,仍遣中使监修。比背画壁,皆院人所作翎毛花竹及家庆图之类。一日,先君就视之,见背工以旧绢山水揩拭几案,取观乃郭熙画也。问其所自,则云“不知”;又问中使,乃云:“此出内藏库退材所也。昔神宗好熙笔,一殿专背熙作;上即位后易以古图,退入库中者不止此耳。”先君云:“幸奏知,若只得此退画足矣。”明日有旨尽赐,且命皋至第中。故第中屋壁无非郭画,诚千栽之会也。这个故事大意是讲邓家同郭熙的一段因缘。邓椿的祖父在枢密院任职时,皇帝降旨在龙津桥畔赏赐一座宅第。这宅子直到邓椿父亲那一代,还没造完。宅子中满墙的图画,都是画院画师所作的翎毛花竹及家庆图之类。一天,邓父去视察,看到裱画工人用破旧的绢本山水画揩拭几案,拿来一看,才发现是郭熙的作品。询问缘由,都说不知道。再向宫中使者打听,回复说:“这是宫中库房里清退的藏品。以前神宗喜欢郭熙的画,宫殿墙壁上全是他的作品;当今皇上即位以后,用古画取代郭熙的作品,因此被清退的郭画还不止这些呢。”邓父说:“麻烦你报告陛下,如果可以得到那些清退的郭熙作品,我就满足了。”第二天,皇帝下旨,把库中所有郭画赐给邓家,用搴送到宅子里。所以邓家墙上全部都是郭熙的画。

内容概要

郭熙,北宋画家,绘画理论家,字淳夫,河南温县(今属河南)人。工山水。出身布衣,好道学,喜游历。善画,初无师承,后在临摹李成山水画中受到启发,笔法大进,亦能自放胸臆,笔势雄健,水墨明洁。画山石多用卷云或鬼脸皴,画树如蟹爪下垂。熙宁(1068-1077)间为图画院艺学,后任翰林待诏直长,成为宫廷画院重要成员。于画论方面亦有建树,总结出对四季山水的审美感受及山水构图三远法等。[1]创作活动旺盛的时代正是宋神宗在位的熙宁、元丰间(1068-1085年)。

书籍目录

郭氏《林泉高致集》原序
山水训
画意
画诀
画题
画格拾遗
画记
许光凝序
附录一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林泉高致集》
附录二
山水诀
山水赋
山水诀
画龙辑议
附录三
《宣和画谱·郭熙传》

编辑推荐

《林泉高致》是中华生活经典。

作者简介

《林泉高致》是北宋时期论山水画创作的重要专著。作者郭熙,字淳夫,河阳温县人,著名画家。《林泉高致》由郭思编述其父郭熙的创作经验和艺术见解而成。
《林泉高致》产生在中国山水画充分成熟的时期,集中地论述了有关自然美与山水画的许多基本问题。郭熙认为,山石林泉胜景是“君子”所向往的,但他们不愿因渴慕自然风光而远离君、亲,面对山水画就可以“不下堂筵,坐穷泉壑”,充分领略自然山水的美,以解决“君子”厌烦世俗事务而又留恋功名的矛盾。用观画代替欣赏自然真景的所谓“卧游”的思想,早在南朝的宗炳就已提出。但宗炳是谢绝仕途的隐士,而郭熙却是为宫廷服务的山水画家。因此他对自然美的看法,既不同于宗炳,也不同于以纵情山水求得精神解脱的文人画家。
在绘画理论史上,郭熙最早明确而具体地提出,山水画家应当努力创造一种美的境界,使观者“如真在此山中”,产生可游、可居的感觉,得到精神上的满足。同时,境界的创造,又与表现山川“意态”的美不能分离,所谓“春山淡冶而如笑”、“冬山惨淡而如睡”等说法,表明郭熙看到了山水的“意态”美,同人的感情与自然景物的交流密切相关。他和同时代的苏轼,都看到了诗画在意境上的相通点。郭熙还强调画家不应单纯模仿一家一派,也不应拘泥于一时一地的景色,而应“饱游饫看”,广泛摄取山水美的“精粹”,而后加以熔铸创造,这和西方绘画中强调实景写生很不相同。郭熙在探求山水画的艺术美的过程中创立了“三远”说,即高远、深远、平远,在理论上阐明了中国山水画所特有的三种不同的空间处理和由此产生的意境美、章法美。
《林泉高致》存世的古版本有北京图书馆藏明抄本、《四库全书》文津阁本和文渊阁本等。

图书封面


 林泉高致下载 精选章节试读 更多精彩书评



发布书评

 
 


精彩书评 (总计1条)

  •     读《钱钟书与他的时代》,其中谈及钱钟书在《谈艺录》中引用五代画家郭熙的《林泉高致·山水训》中的一段话:“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达矣”。后来读过此书,颇有感触,此番意境大有“山穷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意趣。山高水长固然玄妙非常,但如果没有云雾烟霞、山林掩映,就显示不出其高远的意境。故而行云流水般的旨趣,虽是难求,但山光掩映其间的水脉,更是让人神往。作画论诗是如此,感受天地自然的风景,亦是如此。前人有所谓“曲笔”、“婉约”、“隐晦”之说,便是在此。观山瞰水,如若尽窥其妙,则其韵必大减。而如果半掩半显,“犹抱琵琶半遮面”,更显出山水的韵致出来。想来古之隐士,终日在山水之间流连忘返,而其中意趣,凡俗想必未可尽知……古人的那番情境,今人恐怕难于体味……正是时过境迁,可天地之精华尤在,飞鸟宿沙诸,云烟趋清风,这般境界真是让人神驰不已。读书偶拾佳句,心中生出万千感慨……而今人处世,多耽于金钱、物质带来的愉悦,少有读书、游兴、冥思之乐,真是可惜!然而,古人内心的那片静谧超俗的意境,為何走不进现代人的思想?真的是因为时势使然?清风白云、梦绕山泽的意趣,在我心中盘桓不止一日。欲效徐霞客之远行,终有许多羁绊,但是,流连山水,崇尚天人合一的意境却从来都不曾抛却……意境究天成,韵致随秉赋。读万卷书,犹如行万里路,何其快哉!

精彩短评 (总计101条)

  •     国学经典,中华生活经典,大部分是选取了经典古文篇章,辅以图文解释,其实就是古文今译。是很好的入门书
  •     很雅致
  •     这也太业余了吧,当当上连作者都写错?
  •     在烟霞锁其腰,掩映断其脉中体会山高水长。在山水和山水画间行、望、游、居。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养生不如养气。
  •     宫廷画家郭熙的思想虽受道家影响,但儒家尤其是新儒家才是其根基,《林》代表着中国山水画史上第一次由隐者的立场向士大夫阶层立场的转变,在这里山水画是满足入世儒者对自然山水的向往而出现的精神安慰媒介,也是儒者借此陶冶心性的工具。郭熙借“养”强调了画家终身的品性修养、画家创作当下的陶养以及作画鉴画对胸次的陶养,平素“主敬”修养成君子才能成好画家,作画时“主敬”持一才能出好画作。画中的三远是境界的远,是为了“养”画家和观赏者的胸怀之远,其中平远最佳,平远之境最少压迫和距离,主客最能融为一体从而实现儒家的存养之学。可行可望可游可居中可游可居最是人的性灵安顿之所,“四季山水”说明人的心灵和外在自然具有节奏化的对应关系,这是自然山水可以安顿性灵的基础。
  •     值得玩味,当沉潜反复。
  •     书内容没的说,很好。就是感觉封面怪怪的,很粗糙的样子。里面倒挺好。
  •     嘴上说什么林泉之心隐逸情怀,但身体还是很诚实嘛郭巨巨……《山水训》干货太多了!好评!
  •     怎么这么厚?
  •     山形步步移,山形面面看。所谓山水,尽出己心。
  •     没什么了,道理讲来讲去就是如此。接下来就做了
  •     好书
  •     经典,反正要读的
  •     《林泉高致》是北宋山水画巨匠郭煕艺术创作的经验总结,由其子郭思编订,非常好的生活经典。从编辑设计到印刷装订舞步精美。本套丛书有30本之多,即可收藏又可学习、赠友。建议全部购买。
  •     林泉,山林泉水。在这里是指归隐林泉的志向,神游物外的渴望。然从《画记》篇可以看出,郭熙并不赞同真正的归隐,而很是在意“宫廷和台阁”。本书虽由郭思编著,然主角却是其父郭熙。除去两篇序言外,共分六篇。《山水训》篇幅最长,亦最能表现郭熙的美学思想。《画意》谈创作心境的陶养,《画诀》谈布局和笔墨技巧,《画题》罗列虽多,但不免使得创作程式化,为艺术的悲哀。《画格拾遗》提到“隐喻”的传统体系。此版本附录三篇,补充资料,可谓用心~
  •     性之所爱。
  •     有古文,有译文,有解析,还有很多图片,对学习国画的人很有帮助。
  •     “此怀素夜闻嘉陵江水声而草圣益佳,张颠见公孙大娘舞剑器而笔势益俊者也。”
  •     中国古代生活源出艺术,艺术浸润生活。
  •     美在意境
  •     很地道的知识
  •     郭熙的确是厉害啊
  •     无话可说
  •     真山水、三远、四时变化等一系列山水理论外加郭熙本人的画目和家族轶事
  •     图不清楚,但是文字有译文还可以。。。
  •     好书须慢慢品味
  •     内核居然是儒家的,对比着道家式的画论看更有意思。
  •     书包装,印刷很好,送货速度也快。
  •     这本书总结了北宋著名画家郭熙的山水画创作方面的独到见解,论述了自然与山水之间相互关联,只有充分领略自然山水之美,才能寄情于其中,使创作更加自如。此书抒发的一种山水理想,代表大家之言,由此可窥见历代文人墨客的山水情怀由何而来。
  •     封面不错
    内容大致翻看了一下,比较详细
  •     好书,一本中国山水画理论经典,值得好好研究
  •     想到了一个最笨但很可能最有趣的翻译方法
  •     怎么这么薄?
  •     既是郭熙美学思想(画论)的总结,又谈及多种作画的基本方法,也可当做欣赏北宋山水画的一种参照,文笔不错还可以当成文学作品来读。版本很好,注释详实,配图十分有代表性。《山水训》无疑是最重要的一章,挑着背一背。
  •     好书,一览古人高雅逸趣
  •     评注蛮好的……
  •     不错,古人的智慧。很了得
  •     不错的一本说,图文并茂,虽然增加的图片占了较大的篇幅,提高了成本和价格,但是还是可以学到很多东西
  •     学画一定要读的。印得好,纸质也挺好。
  •     文章超棒,注解到位,舒服
  •     排版清晰,整体很清新。但一部分古文分段时逻辑有点混乱。内文搭配的山水画,个人觉得有点鸡肋,没很好地表现出山水画的效果。但这样的尺寸,黑白,能出这效果,已经不错了。
  •     还可以吧……
    关于中国古代山水画,文字不错,只可惜配的图小了点。
  •     这画、这山、这林等无不代表着中华文化的内涵,无不体现着那种作为我们内质的东西,含蓄、内敛、淡淡的风格,这也正是我所要追求的人生目标,也是我心向往之的终极点。只有民族的才能在世界之林占住脚跟,才能真正拥有自己,不会迷失自己的方向,才能永保我们“内质”的东西,才能真正是我们自己的“我”。这样宏扬民族的好作品应多多出版,以飨读者。
  •     精彩!值得研读
  •     画中留天地,云雾显山高,隔断现水远,四时不同,东西两异
  •     质量不错,入门学习
  •     好书,经典,值得一读
  •     拿到书看了看,书很不错,无论送货、刊印还是内容,要是还能便宜点就更好了
  •     中国古代哲学著作周易中,常用往复,来回,周而复始,无往不复等词语,中国古诗常用盘亘,周旋,徘徊,流连等词语。周易中所说的"无往不复,天地之际也"说的就是中国人回旋往复的空间意识,以中国生命哲学为基础,一阴一阳谓之道,阴阳气生成万物,万物皆由气而生,生生不已阴阳二气组成一种有节奏的生动。无论俯仰观照,还是远近往复,在中国诗人,画家的眼中,"深广无穷到宇宙来亲近我,扶持我,无庸我去争取那远穷的空间。这种空间意识,形成中国画家的"三远"说。在山水训中郭熙曾言:"“山有三远:自山下而仰山巅,谓之高远。自山前而窥山后,谓之深远。自近山而望远山,谓之平远。"观赏中国绘画,视线应该是流动的,转折的,自高远转向深远,再横向于平远,形成了节奏化的律动,用俯仰往还的视线,抚摩之,眷恋之,一视同仁,处处流连。
  •     还好
  •     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但可行、可望不如可居、可游之为得。
  •     “山欲高,尽出之,则不高;烟霞锁其腰,则高矣。水欲远,尽出之,则不远;掩映断其脉,则达矣。”好美啊这些句子,可是怎么翻译成英文做paper啊。真头痛。
  •     中国经典文化,闲来学习学习,提高点文化素养。
  •     经典收藏。多读书,不求甚解。
  •     9年来在身上不断撕裂着我的中西文化精神的矛盾终于看到了消解的道路了吗?感谢董豫赣老师让我在山水的感悟里重拾少年时代沉浸于精神故乡的初恋欢悦 郭氏父子原著句句含英,段段华彩,今人的编撰注释以及山水画的选图都相当见功力。林泉之心是心灵发展自然的归宿 在往返南北两京的旅途中徜徉神往
  •     没用的注释、译文、点评、插图太多了
  •     没有对比过其他版本的林泉高致集,不敢妄评优劣。不过这本却是中华书局这个丛书里面最好的一本之一,译注都不错,点评也到位。
  •     今年讀過最好的書。
  •     前半部分比后半部分好,有一张专门写自己怎么受宠的,没细看。讲画画心得的部分很好,后面的点评也颇见功底
  •     很雅致的书
  •     美好的古典生活~
  •     很棒!
  •     是这个系列中的一本,可以置于案头闲来时时翻翻,不错
  •     休闲阅读的好选择,古文有意境
  •     对于修心养性很有帮助
  •     神交古人是一件令人兴致盎然的事。经过千百年沉淀的经典绝对不是现代花里胡哨的快餐读物可比。文字的主要功能在于跨越时间和空间传播文明。支持经典!
  •     本书能作为,闲暇无事,消遣读物。
  •     太喜欢了,慢慢品读
  •     除了画要娱人这个观点以外,大部分理论我是极其认同的。一尺半幅尚要上留天下留地,何况为人呢。
  •     从书名就可感觉到。当时在李泽厚的《美的历程》中看到了这本书,就决定了买下来。真的不错。
  •     若雅士园林,从容淡泊
  •     《林泉高致》是宋代著名画家郭熙的山水理论名篇,当初学画的时候就熟知其“三远”和“四时之景不同”的理论。当今的山水画家还是多研读、继承一下传统精华再动笔比较好~
  •     高远,平远,深远
  •     好是好只是有几页的画装订的我不满意
  •     非常精致漂亮的一套书,收齐。
  •     再拿出来读,还觉得是历代画论中的第一名,太好看了
  •     我国古代经典的绘画论著之一 通过概述郭熙的绘画经验和理论 展现出中国古代山水绘画的美学和哲学 前人总结出来的智慧 我们要好好珍惜和品读封面装帧很舒服 内容是双色印刷 原文是养眼的深绿色 不过配图是黑白的 如果是彩图就完美了
  •     论文章只能算一般,论艺论算是有代表性吧... ...
  •     山水有可行者,有可望者,有可游者,有可居者,画凡至此,皆入妙品。
  •     内容丰富,含金量很高的一本书
  •     买了中华生活经典系列5本,感觉内容上还可以,缺憾在于看看就好没有收藏价值
  •     文笔很美,可以从古文中感觉那份远古的文字魅力!
  •     山水画,甚至国画的经典解读!!
  •     关于中国文人山水画有何规则如何构图为何意先缘何不同的精要叙述,对于我等门外汉实在只可观不可解,却是被其精神自然所吸引。
  •     还没有读 不过从以往的购买本套书的经验来看,是不错的
  •     当年读完的时候为什么没有做笔记啊啊啊!现在只能背出“春山澹冶而如笑”......无法和长物志对比起来啊!!紧急只有抄的boss的笔记能救我了!!
  •     编教材的时候选用过几句,还是很有意思的。
  •     虽然不懂山水画,但读这本书学到的是一种学习钻研的方法与态度,很不错,推荐
  •     有些书是用来珍藏的 很有品
  •     画中诗,诗中画,景致为一
  •     林泉高致
  •     山水与美学
  •     中华书局出的这套书很好,装帧清雅美观,内容很高雅并有一定深度,书内附了些不错的图。当然,前提是只有情却高雅的人才会喜欢阅读。
  •     不可不读的国画理论经典,无论是专科人士还是外行,丰腴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滋润你的心田,让人变得卓尔不凡,儒雅华贵。
  •     并没有看完一整部
  •     从注解中获得很多额外知识
  •     专业必读书目。蛮重要的吧。还没看。
  •     春山澹冶而如笑,夏山苍翠而如滴,秋山明净而如妆,冬山惨淡而如睡。
  •     郭熙对看画者的假设和自觉/对山水画功能的定义/以工匠自居的艺术家(…)
  •     完全被这种林泉之心震惊了..... 郭熙说画四季的水色和天色都有大分别,今人无缘得见实在太遗憾了TAT
  •     那天为了凑钱,结果买重了,好像当当有退换货的服务,不知道能不能帮忙解决
 

外国儿童文学,篆刻,百科,生物科学,科普,初中通用,育儿亲子,美容护肤PDF图书下载,。 零度图书网 

零度图书网 @ 2024